第一篇:关于赴华润百色希望小镇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华润百色希望小镇的考察报告
发布日期:[2013-03-19 10:46:48]点击次数:[154] [关闭此页]
市政府:
近期,由市政府副市长卯辉带队,市发改(统筹办)、农工委、经委、财政、住建等市级部门,以及雨城区、名山县和华润三九相关负责同志共19人,赴广西华润百色希望小镇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北乐村,距百色城区20公里,面积4.15平方公里,辖4个小区7个居民小组348户1428人。小镇由华润集团员工及下属企业捐资建设,是全国首个由央企无偿捐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镇总投资6900万元,其中,华润集团捐资5800万元,当地财政投入600万元,居民自筹500万元。于2008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0日落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民居环境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组织重塑等。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实现了生态、有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建成具有发展活力、文明特征、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全面改造“水、电、路”网,建成人工生态湿地、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路灯、休闲广场、综合服务楼、幼儿园、小学、文化站、敬老院、卫生院等市政设施。在民居环境改造方面,完成民房风貌改造,每户配套建设一间配有三级化粪池的卫生间、一间厨房、一座配有养殖棚的沼气池。在产业扶持方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426名股金40万元,建有育苗厂、家禽孵化厂、生态猪养殖场、农资配送中心、日用品超市等利润实体,培育千羽以上林下养鸡户14户5万余羽,种植西瓜1000余亩、小番茄700余亩,芒果低改1600余亩,建成百色市首个土地流转示范基地——华润希望农庄。2010年合作社盈利23.6万元,社员分红3.46万元。在组织重塑方面,建立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实行城镇社区化管理;创建“农事村办”服务平台,实现网络化办公,居民实现办事不出村;推行“四议两公开一报告”、“居民议事会”民主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居民自治水平。目前,小镇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成为“宜居、人文、活力”之镇。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项目工作的领导。市、区、乡三级党委政府把建设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作为一项重大政治、经济任务来抓。市委、市政府成立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华润希望小镇建设的指导,右江区委、区政府成立区协助华润集团建设希望小镇领导机构,区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地检查、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从区、乡抽调30多名干部组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协调、产业帮扶、社区管理、土地流转等四个工作组驻点开展工作,全方位做好督促、协调、服务。
(二)竭诚做好项目的服务、协调工作。扎实做好前期工作。项目一落户,即组织规划设计、宣传、教育等9个部门深入实地调研,全面摸清希望小镇区域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状况,了解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为规划设计提供第一手详实资料。在工作组入驻开展工作时,及时为其落实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生活用具和交通工具,提供外出考察学习的便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制定了涉及房建出资比例、分户条件、户型类别、用地调整、宅基地分配和群众配合等工作方案,经群众及华润项目组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中做好了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市、区联动解决了学校、警务室、应急办、农事村办等服务机构设置,以及电力改造、广电通讯网线入地、农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等重大问题。
(三)充分发动群众。在小镇建设中,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借助华润的力量,与广西农科院合作,邀请专家常驻现场进行种植、养殖、村级民主管理、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提高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镇建设占用的土地,群众无偿调让,影响规划建设的厨房、猪栏、牛舍等附房、旧房群众主动拆除。
(四)坚持产村相融。把产业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为新村夯实产业支撑。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种养,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及收购协议,实施芒果低产改造1626亩52962株,引导群众种植小番茄680亩。不断扩大本地鸡、鸭和香猪等特色养殖规模。二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购农产品,解决售销问题。三是开展土地流转、整理工作。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出的土地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农户可获得土地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分红,还可以在专合组织内务工。四是实行“农超对接”。将希望小镇产业与华润集团旗下超市对接,对小镇产出的商品按保护价收购。华润万家帮助农民树立产品分级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分拣、包装、装车等工作,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
(五)开展组织重塑,强化新村管理。希望小镇在建成后突破了原有的行政管理区划,华润创新性地引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一是重塑组织管理构架。成立了华润百色希望小镇社区,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二是搭建“农事村办”服务平台。开设了政务、法律、生产服务等窗口,实行网络化办公,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党组织关系接转、建房审批等事项15项。三是推行“四议两公开一报告”民主管理模式,成立居民议事会,探索和完善居民议事决策机制。四是引入物业管理模式。华润将城市物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小镇的公共事务管理之中。物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从村民中选出,由华润置地派专人培训后统一着装上岗,采取“华润置地物业指导+居民自治自律+社区公约”的管理模式,对小镇公共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社区内的环境卫生和其他公共秩序。经过组织重塑,希望小镇片区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屯、村、乡三级行政管理框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
三、启示与建议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的建设是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成功典范。近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以生态村落为特色的现代新村建设在扎实稳步中推进。然而我市新农村建设仍存在建设资金短缺,机制创新不多,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对华润百色希望小镇的学习考察,结合我市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以及省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对我市下一步推进新村建设有以下几点启示与建议。
(一)创新建设模式,探索政企携手共建新村模式
如果没有大企业的介入,“华润希望小镇”模式的大规模复制实际上很难完成,新农村建设首先面临成本难题,只有低成本的运作模式才具有可复制性。我国企业数量庞大,属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就达130多家,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将迎来新的局面。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大有可为。围绕我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设目标,按照省委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目前需要明确三大途径来引导和激励全市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着眼提升农业综合功能,引导企业参与建设产业结构优、经济效益高的新农村。要坚持“龙头带动战略、品牌建设战略、弱项突破战略、组织合作化战略”四大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优化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着眼提升农村综合实力,引导企业参与建设生活环境好、幸福指数高的新农村。要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要求,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对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的转变。
3、着眼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增收渠道多、保障水平高的新农村。要围绕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增收渠道多、保障水平高的新型农民的目标,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农民增收水平和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在更深层次上参与新农村建设。
(二)注重规划引领,构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风貌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能做到宜居宜业,产村相融,是科学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结果。我市要以打造具有雅安特色的生态村落为核心,综合考虑村落民居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衔接配套,按照“三打破、三提高” 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统筹做好新村的规划和设计。统筹做好规划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全域性规划。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屯、村、乡三级行政管理框架,是一个跨区域、大范围、综合性的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把产业基础、资源优势、项目建设、领导力量整合起来,实行区域统筹,大范围、大规模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了投入建设的整体效应、联动效应。希望小镇突破了传统新农村建设中立足乡村及县市行政单位的建设模式,显示新农村建设正从点到面、区域整体推进的动向。
2、做好顶层设计。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就要注重顶层设计。任何一个成功的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单项的农村建设试点和实验。要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就要按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规划设计中要体现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环境整治与村镇建设为抓手,最终要达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目的。
3、规划要有创新性。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要更上一层楼,甚至达到“坐电梯”的速度更上几层楼,那么规划就必须坚持先试先行,大胆探索,致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在规划之初就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视为小镇建设的动力之源。雅安在新农村的规划中要考虑到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探索和建立促进土地流转和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机制以及创新和探索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加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各乡镇建设起集村务、商务、服务等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切实解决农民办事难的问题。
(三)强化产业支撑,促进新村可持续可复制发展
如果没有产业帮扶作为支撑,那么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有机的方向转变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最终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转变。根据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的内涵和“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做大做强雅安农业产业:
1、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坚持市场导向。脱离城市建设新农村是没有出路的,农业本身很难让农民富裕起来。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也是先建镇,再说发展产业,必须通过城乡互动来建设新农村。根据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要主动创造条件承接中心城区转移、辐射和扩散的产业,与中心城区建立起合理分工、互为支撑、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紧密联系的产业布局体系,实现城乡生产层面的衔接。同时,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企业能办的,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解决的,政府就不包揽。政府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供战略规划,实施分类指导,集聚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
2、选择关联、互补产业,发展集群、链条经济。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学习到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在区域分工体系中合理定位,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区域内外密切协作、互通有无,形成良性互补的关系。在乡(镇)或村等较小区域内集中生产某种产品,把就近出现的自发性专业市场改造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物流基地,吸引众多的企业集聚在该区域投资生产,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板块经济,在市场与产业互动中培育产业集群,企业间进行分工协作,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3、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循环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县城和农村的重点建制镇要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发展规模化的加工业和具有地方风味、特色产品的小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主导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4、加速发展农村新型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农村信贷、财务、技术服务与推广、职业介绍与劳务输出等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使农民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
格、消费心理等方面,能够获得及时、充分的数据和资料,能够以此分析和判断应该种什么、养什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5、分步实施产业帮扶,加快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步伐。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化、生态、有机、绿色现代农业的产业帮扶思路。在整个产业帮扶中要坚持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方法,将产业帮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产业帮扶第一阶段:统购统销、引导起步。
产业帮扶初级阶段建议采用企业对农村现有的种植、养殖品种进行保护价收购开始的,统购统销可以一次性地提高农民收入,在统购统销中选拔经济带头人,逐步引入合作经营理念,为组建合作社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在收购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帮助农民树立产品分级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分拣、包装、装车等工作,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
产业帮扶第二阶段:优化品种、合作经营
统购统销工作初见成效后,企业可以开始帮助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并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对现有的农产品进行优化改良,大规模开展农产品和农资的统购统销,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并鼓励农户资金入股,让入股农户得到相应分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产业帮扶第三阶段:土地流转试验
此阶段需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由企业引导村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下成立土地流转分社,组织农民开展适度规模化种养,首先把部分易于连片开发整理的分散农田流转到土地流转分社中来,统一规划、整理,形成小型试验种植园,并按面积付给农民相应租金。通过土地流转试验,让村民切身体会到 “合作经营大有好处”。
产业帮扶第四阶段:农超对接基地建设
农民合作社可以在试验种植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流转整理了相邻的土地,并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联合企业成立果蔬农庄,为国内外知名超市建设一个高端果蔬农超对接直供基地。并且企业还可以引导村民将合作社覆盖范围内绝大多数土地都纳入果蔬农庄统一种植,并借鉴果蔬农庄的模式,开展山林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林下养殖业,引导农村发展现代化、适度规模化的生态、有机农业,最终将农村产业帮扶与农超对接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可持续的共赢发展。
通过逐步实施产业帮扶的四个阶段,可以实现农民三层盈利,一是通过种植蔬果获得收益,二是通过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三是通过土地租用获得收益。同时,也完成了当地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的过程。
(四)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合力推进。
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从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要准确定位,在发动群众、制定规划、搞好协调服务上着力,引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才是真正的动力。因此,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才是关键。新农村建设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首先就是要彻底改变小镇村民的居住环境。通过改造要让农民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农民的生活、医疗、教育及休闲娱乐环境,促进当地农村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建设小镇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素。通过产业帮扶,大力扶持富有地方特色、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种养业,运用创新、改革、科学的方法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农业方向转变,从而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民得了最大的实惠,当然也是小镇建设最有积极性的主人翁了。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实践“家园共建”的建设理念,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下,鼓励村民合作建屋、互助建屋、以工折现,培养村民的参与感、成就感与归属感。
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年12月25日
第二篇:华润集团企业帮扶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典型案例
梦开始的村庄
——华润集团帮扶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典型案例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隶属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距百色市城区20公里,地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澄碧湖畔,属农村社区建制,辖4个小区7个居民小组348户1428人,面积约4.15平方公里。小镇是华润集团在国内捐建的首个希望小镇,于2008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经过统一规划和就地改造重建,于2009年9月20日竣工落成,当地居民的世代如一的生产生活随之发生了梦幻般的改变。2011年,小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233元。目前,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已成为广西建设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第一章 源起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十多亿的人口总量中,约有70%的户籍人口生活在农村。几代国家领导人都曾明确指出:中国的问题实质就是农民的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2008年春,正值华润集团成立70周年,加之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日益关注,华润集团宋林董事长提出了利用华润自身资源优势,利用华润企业和员工的捐款,尝试到贫困地区创建希望小镇的想法。
2008年4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郭声琨书记率团访问华润,宋林董事长与郭书记就华润在广西捐建希望小镇的想法产生了强烈共鸣,双方签署了《关于华润集团在广西贫困地区捐建华润希望小镇的备忘录》。5月5日至7日,宋林董事长亲率考察团赴广西实地考察百色、崇左等地的贫困县区,最终选定在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西北乐村片区捐建首个华润希望小镇。
第二章 变革
董事会通过希望小镇项目后,各公司立即抽调年轻专业人才组成项目组常驻百色。外部很多专家顾问纷纷请缨或受邀参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伟强教授主持完成了希望小镇规划设计方案;长期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担任项目的产业发展顾问,并多次就百色希望小镇发展组织调研。最终,华润集团明确了帮扶思路:通过统一规划,就地改造、重建,彻底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通过产业帮扶,利用集团自身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组织重塑,突破原有的行政管理区划,形成一个全新的功能齐全的城市化管理农村社区,把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建设成为生态、有机、绿色,和当地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具有农业发展活力、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生态原貌基础上改造家园
受发展起步较低、经济环境较差的制约,2007年,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2360元,仍属国家划定的贫困地区。在华润百色希望小镇项目启动之前,这四个自然屯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硬化率偏低,农宅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规划,给排水管网不规范,医疗卫生条件一般、教育水平不高,整体居住环境不尽如人意。
华润集团对小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环境改造”。在规划设计总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的主持下, 小镇从规划到改造一直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对当地民居环境在保持生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把四个地域并不相连的村屯打造成一个具有统一功能的社区,让农民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新生活,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农民的生活、医疗、教育及休闲娱乐环境。如小镇用于处理居民生活废水的人工生态湿地,巧妙地利用地势自然高差,将污水经管网统一收集到村口的“生态湿地”中,经过矿物质吸收、紫外线杀菌、生态植物降解等几道工序,达到排放标准后,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再如小镇上建造的生态养猪场,配备了200平方米的大沼气池,用来供应卫生院、学校、敬老院等公共设施用气。还有太阳能路灯,每晚定时自动照明。项目组还在小镇文化站的屋顶,装上了372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电量可达5万度,其中3万度可以满足小镇所有的公共设施用电,2万度可以并到电网中去。小镇的生态、自然、节能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因小镇位于百色市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华润集团在小镇大力推广种植、养殖、3
沼气生态循环工程,积极指导农户使用沼渣制成有机肥还田,尽量避免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在产业帮扶中造持续发展之血
对华润这样的大企业而言,一次性投入建造一个现代化村镇并不困难,然而,变外部输血为内部造血,通过产业帮扶,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华润集团的目标。
经华润集团和温铁军教授共同研究,决定在小镇产业帮扶工作中运用创新、改革、科学的方法,改良当地的种植、养殖品种和结构,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大力扶持小镇发展富有地方特色、能与华润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种养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有机的方向发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转变。
种植业帮扶可分为收购和改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华润集团对小镇现有的种植、养殖品种进行保护价收购;第二阶段,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扩大提升原有产业。种植方面,2009年初,华润集团在小镇建立了华润万家育苗厂,统一培育品种优良的小番茄、西瓜和芒果等种苗供应小镇居民发展种植。同时,华润集团在小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逐步引导居民少施化肥直至不施化肥,只用有机肥。另外,华润集团采用适度规模化和农作物轮作的种植方式,防止土地板结及病虫害蔓延。
养殖方面,小镇建设之初,华润五丰行有限公司对小镇居民饲养的生猪进行统一收购,在小镇民房改造基本结束后,五丰行又向小镇农户统一发放猪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养猪能手饲养香猪等 附加值较高 的生猪品种。2010年起,希望小镇兴建了华润五丰家禽孵化厂,统一为居民孵化鸡、鸭、鹅等家禽,并与乡政府合作,在小镇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等特色养殖业,到2012年,已建成“百万羽林下鸡”养殖园,出栏肉鸡通过华润旗下五丰行食品分销网络远销深圳、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
华润集团针对小镇居民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和有效的组织与引导这一现状,华润集团确定了小镇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积极探索组织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对小镇现有的土地进行基本农田改造,通过适度规模化的种植模式,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和统一整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小镇最终走上快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0年初,华润土地流转项目启动,由华润集团投资250万元将96户农户的120亩水田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建成。折股计算方式为每亩28股,每股100元,每亩股金为2800元,农户可以获得每年2800元/亩的固定红利和一定比例的浮动红利。随后,第二、三期项目相继启动,土地流转这一经营模式在永乐乡全面铺开,截至2012年6月底,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500亩。流转水田主要种植西红柿、珍珠苦瓜、甜洋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林地主要是发展林下养鸡,并通过合作社与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万家超市实行“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由华润集团华润万家超市有限公司全部收购销往深圳、香港等地的华润万家超市。经两年多的发展,项目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使农户收入由单一种养殖向土地租赁收益、股权收益加分红、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资性收入等复合收益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到2011年,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8233年,较之2007年的2360元增长了两倍多。预计2012年,小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可突破万元。更可贵的是,小镇居民获授以“鱼”的同时,也掌握了“渔”,小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但有外在牵引力,更有内在驱动力。
在重塑的新组织下管理村事
在华润集团的帮扶之下,小镇农民的个人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小镇要能够可持续发展却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集体经济缺失,公共积累几乎为零,这也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展壮大小镇集体经济,在农民个人收入增长的同时逐步实现公共积累的同步增长并保持小镇能够可持续发展,才是帮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项目启动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产业帮扶实践和温铁军教授等工作组的深入调研,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被正式确定为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产业帮扶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载体和平台。华润集团希望通过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来管理农业生产,使小镇农业生产活动由原来的散户无组织的生产,转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进而提高居民收入
经过精心的组织与筹备,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1月19日顺利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大会,每股本金100元,小镇片区农户踊跃入社,入社农民达
424人,户入社率85%以上,自筹本金近20万元。华润慈善基金也是合作社的法人社员之一,合作社由入社农民民主推选的代表担任理事。在理事会的民主决策下,合作社有效组织入社农户统一采购农资,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和养殖业生产,统一为入社农户的农副产品注册了“澄碧湖”牌商标,成功组织了小西红柿、西瓜、生猪等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另外,在产业跨越性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育苗厂、孵化厂、生活及农资超市以及生态养猪厂也由合作社与华润万家、五丰行合资合作经营。
在行政管理方面,小镇建设前,片区内的洞郁、塘雄、那水、那平四个屯分属百色市永乐乡西乐村和北乐村两个自然村管辖。经过改造重组,希望小镇片区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乡、村、屯三级行政管理框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在与百色市有关部门充分协商沟通以后,华润创新性地引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成立新的希望小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永乐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小镇的各项行政及公共事务。乡政府通过在小镇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开设了政务服务、新村建设等6个服务窗口,使小镇和周边的居民不需要到乡里就能在这里办理许多政务,如民政物资领取、新农合报销、信贷业务等业务。同时,乡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在小镇建立社区卫生院、敬老院、警务室、信用银行、移动通信、邮政等代办点以及农贸综合市场和便民超市,居民完全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第三章 启示
多元化企业对接新农村建设
多元化的华润系企业,在小镇建设中大展所长。华润臵地负责居民民居的建筑施工,他们将旧民居原材料进行翻建,环保之余也令新房符合百色地区民风;华润水泥运来了水泥,出工出力共建水泥康庄路;华润电力和华润燃气为希望小镇新建了太阳能发电站和沼气站,利用人工湿地将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净化,以保持小镇的良好生态环境;华润万家超市利用市场销售终端的优势,将市场欢迎且附加值较高的品种引入希望小镇,包括小西红柿、林下饲养走地鸡等。多元化企业对接新农村建设,可利用自身优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角度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帮扶对象的跨越式发展。
大型央企肩负起社会责任
华润集团利用自身的产业和资源优势,投身新农村建设,帮扶捐建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使企业员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可以为一群跟自己毫无利益关系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通过实施希望小镇项目,华润系各企业的员工聚集在一起,践行本企业“与您携手,改变生活”的理念。华润集团通过帮扶项目,实现了传承理念,回馈社会,超越利润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大型企业帮扶贫困地区的意义,是大型企业肩负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温铁军教授认为,华润希望小镇实际上是为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我国企业数量庞大, 仅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就达130 余家。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将会迎来崭新的局面。
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崭露头角
高校具有科研、学科与人才优势,在华润希望小镇的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济大学王伟强教授免费承担了小镇的规划设计,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作为产业经济发展顾问,华润集团联合高校量体裁衣,为小镇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有效地促进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华润集团帮扶华润小镇建设中与高校合作的模式可以为今后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所借鉴。同时,高校可以适当调整科研方向、结构,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解决地方经济和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第四章 愿景
如何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目前国家非常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在当今中国的广大乡村,许许多多居民都梦想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整洁的房子,都希望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能像城市的小区一样有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通过创建希望小镇,华润集团在两年内帮助百色希望小镇的居民实现了毕生的梦想,使他们享受到了城市文明所带来的舒适、卫生与便利,可以说希望小镇的规划建设圆了小镇居民的城镇化梦想。可见,切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像建设希望小镇一样将中国有条件的乡村逐步改造成为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许是一种破解中国城镇化建设难题的双赢之
道。所以,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不光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验,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实践。
华润百色希望小镇,是华润集团在小镇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创作的一幅美丽作品,是企业员工用感恩之心和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是当地居民勇于改变、勇于探索的回报,是在红色的土地上书写的一个传奇。可以预见到,小镇将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百色老区人民带来新的希望,也希望能作为一种可以复制的模式,为国家探索出一条企业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道路。
第三篇:赴**地区特色小镇考察报告
赴江浙地区特色小镇考察报告
借江浙小镇之石
攻张北脱贫之玉
张北县人民政府
李
军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特色小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平台,也成为“四化同步”的新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的新抓手,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性意义。在此大背景下,我县组织7个乡镇和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赴江浙地区,就特色小镇建设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带着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谋求扶贫攻坚新出路、探索农村发展新格局的问题,我们通过走访、踏勘去了解,通过座谈、交流去聆听。就是想要看清楚
“特色小镇”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想要弄明白“特色小镇”究竟是怎样建成的?最终是要谋划好我们的“特色小镇”究竟应该怎样建设。边走边看边想,感受很深,感想也很多,大致总结如下。
一、初见特色小镇印象
7天行程、6个小镇,一镇一景,一镇一品,绝不枉“特色”之名。尽管各具特色,但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产业独特、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内涵深厚。
首先,“特色小镇”都是发展要素聚集的平台。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两三平方公里左右的规划空间也不同于产业园区的“区”、名胜风景区的“区”,它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质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结合自身特质,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它是“无中生有”的新载体,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通过这次考察,我们了解到,“特色小镇”按照特色元素,有的是拆解原来几个建制镇的一部分组建成为一个新的“特色小镇”;有的是划出建制镇域的一部分做出特色命名;有的是围绕新概念、新业态、时尚生活等巧立名目做特色文章。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特色小镇”,其目的就是极大地吸引同类业态高端要素的集聚,从而形成做大产业、做强块状经济的新优势,打出抱团发展、拼船成舰的组合拳。
其次,“特色小镇”都以改善民生为要务。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因此,小镇的打造不但要体现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更要体现人性化,要做到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由于特色小镇一般选择远离现有繁华城镇,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都要服从于人性化的设计。只有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农村社区。也就是说,特色小镇首先满足的是“当地人”高品质的生产生活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衍生出吸引、吸纳外来人口的功能。我们所看到的几个小镇也都是这样,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优越,民生福祉相对其它地方要高出许多。
再次,“特色小镇”都秉承生态为先的理念。不管是以哪种形式命名的“特色小镇”,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生态绝对良好。考察团所到之处,随处可以见到的最醒目、最入眼的口号,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同当年东南沿海地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宣传口号一样,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国理政理念,在浙江这个“出生地”是真的生了根、结了果,成为了创新发展的根本依据和生动实践。拈花湾小镇为了小镇的“禅意”,就曾拒绝过许多上亿元、有碍生态环境的项目,坚持绿色发展,用生态搭建起“禅意”的框架。一观所有“特色小镇”,品牌取向各有不同,但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路子,都是每一个“特色小镇”固有的核心价值取向。
另外,“特色小镇”都坚持以文化为根基。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特色小镇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只有外壳,而无鲜活文化内涵,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文化植入唤醒小镇活力。浙江在创建“特色小镇”时明确要求,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注意挖掘文化功能,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培育创新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区域特色文化。“特色小镇”在张扬特色文化、传承特色文化中,不断收获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特中寻古,特中创新,在弥漫着或文化或科技气息的环境氛围中,做商业文章,借助创意把普通的消费变成深层次的文化消费。
二、特色小镇是怎样长成的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从概念提出到全面展开,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便取得了骄人成就并成功引领全国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特色小镇的成长之路,大致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多规合一”,规划理念新。
特色小镇区别于一般的工业化小镇和三产小镇,是因为他们建设的标准更高、投入的强度更高;是因为他们在布局上低密度,在管理上高效能。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的规划,他们的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实行“多规合一”。摒弃很多地方“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的做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界定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产业支撑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规划编制极其精细。不仅编制概念性规划,还编制控制性详规、核心区设计规划等,画出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让投资者眼中有未来、让建设者心中有蓝图、让老百姓手中有底牌,确保小镇规划落地。二是“企业挂帅”,运营机制新。
特色小镇的成败不在于政府是否给帽子、给政策,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因此,特色小镇不是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主要是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的工作,不干预企业运营。在创建过程中,摒弃了“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而是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同时,给予小镇独立运作的空间,发挥当地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小镇的规划建设,使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真正主体。三是“政府助攻”,制度供给新。
在特色小镇的具体实践中,政府的主动作为功不可没。他们把更多的功夫下在选定“特色”上、在项目规划、项目引进、环境打造上,上下联动,时刻关注并跟进关联环节和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导向,把实绩作为唯一标准,重点考量城乡规划符合度、环境功能符合度、产业定位清晰度、文化功能挖掘度等内涵建设情况。实施“创建制”,重谋划、轻申报,重实效、轻牌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实施“期权激励制”,转变政策扶持方式,从“事先给予”改为“事后结算”,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给予财政返还奖励。
三、张北的特色小镇应该怎么建
取他山之石,是为了磨好自己家的玉。江浙之行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也给了我们很多压力,毕竟是人家已经先走了很久,并且已经走出很好的路。照搬或创新?模仿或超越?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就个人认知,粗浅归纳以下几点想法:
一是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尽管特色小镇建设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干部群众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我们需要下大力开启创建热潮。要着眼于“打造冬奥会期间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样本”的目标,把创建特色小镇当做当前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当做张北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环境民生大力改善的强大引擎。借助总书记对张北的殷切关注、借组冬奥会的有利机遇、借助国家、省市对贫困县的有力扶持、借助民间资本强劲的投资意向、借助群众对全面脱贫的热切期盼,跳出小打小闹的圈子,突破固有的“乡镇”概念,把农村建设的焦点和落脚点引向“乡村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上,将未来几年乡村体系的一切发展要务揽入“特色小镇”的筐子,把“小镇之事”当做“发展大事”来谋划、来推进。
二是科学谋划、找准特色。
立足于我们正在探讨的“产业主导、绿色发展”扶贫攻坚战略,强化特色小镇顶层设计,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布局规划。规划编制要把握好发展特色产业、挖掘本地文化、服务旅游和便利生活等多重功能,合理构设项目和载体,将产业融入镇区。在找准特色的过程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舍近求远、崇洋媚外和生搬硬套,没有产业基础,硬招商引资;二是选择性“失明”,以为当地无特色可寻、可挖掘。从近年来的发展基础和实际出发,我县特色小镇在“全域旅游”和“高端健康养老服务”上应该大有文章可做。属于我们自己的山水风光、风俗人情、土特产品、独特经济、个性产业、人文历史,甚至于我们过去所不屑的恶劣气候等,都可以成为特色。因此,在“特色”挖掘上,我们既要重视抓住原有特色加以放大,比如进一步放大天路的吸附效应、进一步放大能能源产业的支撑效应等。也要“无中生有”培育特色,在一定资源要素基础之上,挖掘培育新的特色,比如夏洛特小镇、零碳乡村、玫瑰小镇、牡丹园小镇等。通过科学精准的选择,让固有特色更加有内涵,新培育的特色更加有活力,确保特色的“真”与“实”。三是要创新机制、统筹推进。
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发起者,尽管不再亲力亲为,事事挑头挂帅,但政府的助推作用却依然非常关键。要把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统筹整合起来,厘清政府、企业、群众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继而明确分工、细化职责。要联动推进。在成立县级层面领导机构的基础上,由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国土局、扶农办以及各乡镇主要负责,文广、旅游、农水林和宣传部门配合参与。拟定创建规划,充分论证选点,谋定政策环境,共同抓好启动工作。县委、县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特色小镇”建设动员会,下发实施方案,开启创建热潮。要主动出击。既要有耐心,更要有速度;既要顾及基础和现有优势,更要调动企业和市场的热情。目前,我们应该把主动找过我们的企业和初步确定的几个“特色小镇”放在优先考虑的范畴,让企业尽快拿方案,我们组织各方面开展论证,加快合作意向的落地速度。要抓好服务。特色小镇建设虽然以企业为主体,并也不是政府撒手不管,政府要把相关优惠政策清单明明白白的摆上谈判桌,要把各环节的瓶颈问题提前处理好,比如土地问题、比如规划问题,为项目保驾护航,牵头引路。
第四篇:赴迁安考察报告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赴迁安四小培训考察报告
2010年11月1日——11月21日,在迁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四名校级后备干部在迁安四小挂职学习。在此期间,迁安四小校长校长张书民带领我们先后考察了闫家店小学、扣庄寺前小学、旭阳学校。通过深入课堂、广泛交流、查阅资料,对其现代化教育理念、人性化教育管理、校园特色教育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以下对此次考察情况作具体介绍:
一、学校概况
迁安四小始建于2003年3月,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2000名,大多数来源于城乡结合部,与我县四小的生源大体相同。在岗教职工102名,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65%。省、市级骨干教师20名。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学校自建校以来,先后荣获‚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绿色学校‛、‚唐山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迁安市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管理经验
(一)用人性化管理来凝心聚力,突出良好的导向作用 ‚用感情去管理,靠制度来提醒,用典型去带动,靠人格来凝聚‛,这几句话是四小张校长学校管理的经验之谈,同时,也被四小教师们奉为班级管理的法宝。正是靠着这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带出了一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乐岗敬业的教师
队伍,管理出了一个个活泼向上、个性张扬、团结友爱的好班级。
‚思想文化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占领。‛张校长说,‚孩子让他有玩的,有学的,就不会去淘气、耍坏。让他有好的学,他就不会去学坏。良好的导向在师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实验小学以‚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师生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师生经典阅读、‚我与校园文化同成长‛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师生的精神家园。他们十分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校本教研逐步深入,已形成了‚专家引领、主题跟进、互动提升‛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走进新课标演讲赛‛、‚教学反思交流会‛、‚自荐课、比武课、研讨课、异构课‛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找到了自我,提升了自己。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课程多元化,有利于师生个性发展。一页页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一本本教师互动提升的汇集,一片片教师实践生成的足迹,让我们看到了四小发展的轨迹,让我们感受到四小发展的勃勃生机。
在迁安四小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忙而不乱,杂而有条,师生都在忙碌中体味着成功的幸福。这与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的做法不谋而合。
(二)打造学校主体型文化——实施‚爱的文化‛教育 把爱的文化植根于学校生活的土壤,使其在全校师生心目中生根发芽,达到知行统一,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1、让师生在物质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迁安四小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精心设计,力争让校园成为一本无字之书,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受到爱的熏陶与感染。景观区域——是一个景观与生态并重、人文与环境并举、清新明快的绿色空间。中心花园中的校园雕塑——‚希望之星‛是本校倡导爱的教育与师生和谐共处的办学理念的充分体现;经典聚焦——‚古诗长廊‛:那图文并茂的名家名诗给师生以古典文化的熏陶;廊架上的小葫芦从藤中钻出之时又使师生体会到一种活泼、灵动之美。藤、柱、诗、径交相辉映,使人赏心悦目;文化启迪——‚每日寄语牌‛:每天一句格言警句在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等各方面启迪师生;寄情留念——‚爱之林‛:是六年级毕业生对母校一种眷念的真情表达。莘莘学子,植树成林,尽抒爱校之意、彰显腾飞之志、寄寓辉煌之情。楼道文化:分楼层体现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成才‛深刻内涵。楼梯间文化:注重从点滴入手、从小处着眼。巧妙地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其中,给师生以启迪。办公室文化:悬挂‚爱的箴言‛使每位教师时刻在心中充满爱,进行爱的教育。教室文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训。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不同,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寄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才艺展示版块,给了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专用教室文化:进行高雅、温馨、独特的设计,充分体现专用教室的特点和使用功能。运动区文化——在主席台前侧张贴大幅宣传标语:坚持健康第一,倡导终身体育。北侧院墙勾画形象逼真的运动形体画,突出一种‚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思想。
2、让师生在制度文化中受到牵引和激励
(1)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形成对爱的文化的认同。一是例
会学习制度:每周一的例会以爱为主旋律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成功范例,经典文章、名家名作。学习的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是领导带头朗诵推荐,有时是各个教研组轮流读文章谈体会。二是教师自学制度:提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读有关爱的书籍,如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以及陶行知、霍懋征、李镇西等教育家有关爱的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相关书籍。读书过程中要求老师们做到读书与反思相结合,读书与评论相结合,每个教师每个学期都要记录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三是读书交流制度:每月的月末,由学校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汇报会,通过交流分享,老师们深化对爱的内涵的理解,提高践行爱的责任意识。
(2)实施‚四小名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是一股坚实的力量,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教师们迅速成长为名师,学校采取了以下步骤:①学名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走近名师、感悟名师爱的真谛。②压担子:建立四小名师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师生评价、领导评价几个层次,促进教师自我加压,快速成长。③展风采:开展多种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示范课、引路课等途径展示四小名师的风采,激励教师奋进。
(3)建立‚星级学生评比制度‛,引领学生文明成长。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展示每一个学生的魅力和特长,学校建立了
‚星级学生评比制度‛,围绕学校爱的文化体系的建构,设立了‚礼仪之星‛、‚感恩之星‛、‚读书之星‛、‚美德之星‛等不同的奖项并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随时授予,学校每周都要对各班的星级学生进行统计筛选,并将优秀事例在校园电视台进行报道。
3、让师生在行为文化中得到锤炼和提高。爱的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爱的行为,是爱的行为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折射,也是学校爱的精神、办学理念、价值观的具体体现。(1)以爱的箴言为风帆,开启爱的课堂。‚用心教书、用爱育人‛,是本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各个办公室内都悬挂着‚爱的箴言‛:‚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等,多年来,‚爱的箴言‛让教师们带着挚诚奉献了爱,让孩子们怀着温暖得到了爱,课堂就是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回旋的舞台。(2)以主题性活动为载体,历练爱的行为。针对学生实际以及爱的文化的实施要求,本校打造出了系列主题性教育活动。文礼教育——‚传承文明,播种善行‛。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班队会、国学操、国庆节征文演讲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陶冶和历练。感恩教育——‚培育爱心,强化责任‛。①感恩父母:如了解父母的心愿和工作;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节日时为父母制作一
份小礼物或写上一封感谢信等等。②感恩教师:如‚爱之林‛活动,让孩子们亲手为母校栽一棵小树以表达深深的爱意和眷恋。③感恩社会:如每年的‚六〃五环境日‛以及世界地球日、重阳节等,组织师生们做专场演出,向社会传递‚爱‛的信息,丰富‚爱的文化‛内涵。把校园附近的明珠社区作为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明珠社区进行志愿活动,清扫卫生、做健康、安全宣传等。
4、让师生在精神文化中得到感悟和启迪
(1)大力开展校园歌曲传唱活动。本校将《飞翔》、《春晓》、《地厚天高》《丰收之歌》等十首歌曲收录为《校园传唱歌曲集锦》,学校统一印刷,学生人手一册,学生在音乐课学唱,并利用课前、集会等时机传唱。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明日歌》、《春晓》、《司马光砸缸》、《锄禾》等多首歌曲定为校园晨曲,每天早晨学生在轻松、欢快、向上的乐曲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感受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蓬勃激情。(2)积极倡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化。让孩子从经典中领悟做人之道,为学之理,从而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本校每学期都会定一个经典阅读的范围和主题,然后通过经典诗文朗诵会、校园电台广播、自编操等形式进行推广,目的在于通过经典文的背诵和表演,使孩子们的心灵和精神受到洗礼。如今,《弟子规》、《三字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已是耳熟能详,高年级学生读上了《鲁滨逊
漂流记》、《朝花夕拾》等文学名著。系列经典阅读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品格与性情。(3)着力开发爱的文化校本课程。预设该课程分礼仪、感恩、关心、尊重、责任和了解等六个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节内容,都是以课堂阅读、交流探讨、文化链接、情意活动、向您推荐等栏目为体例进行编排,通过知、情、意、行的引导和训练,使爱的文化精神成为师生的一种学习、生活、工作方式。
(三)以研促教的教学策略——走循序渐进的教研之路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 ‚专家引领、主题跟进、互动提升‛的校本教研模式。
专家引领指方向——首先采取分期分批送领导和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更好地改变教学现状,加快教改步伐。学校领导先后参加了北师大校本培训的基地项目,并且轮流在北京实验二小、光明小学、史家胡同小学挂职学习取经、参加了‚全国小学高级名师育名师培训班‛,与专家对话,和专家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学完归来,把专家讲座的资料或者优质课的光盘带回来,在学校给教师们做二级培训。组织年轻教师去唐山、秦皇岛、承德、石家庄、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满载而归后与本学科教师、领导一起来研讨,再带着研讨结果与全科教师去落实,带着遗憾和收获人人来反思,一个学习带动全体。最后,邀请专家,面对面指导工作。通过与他们近距离交流、学习,更加明确校本教研努力的方向。
主题跟进求发展——研究课题是引领校本教研水平向纵深
发展的导航仪。本校的思路是:以课题引领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催生课题。在参与‚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各学科的教研组和每一位教师立足自已的教学岗位,都制定了适合自已的校级课题,这些课题是在自已的教学中随时生成的,重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具有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短、平、快‛的特点。学校更关注研究的过程,过程重于结果,因为确立研究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
互动提升创实效——有研究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会有进步。每学期都会针对教学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在互动中交流,在互动中成长:‚走进新课标演讲‛、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说课大赛,分组、分学科的主题性的特色教研活动,如:数学的‚同课异构‛活动,语文的对‚诗词‛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英语的‚情境教学的研究‛等,‚三环节‛备课法初探(集体研讨——个人设计——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不仅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增加了对新课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三、我的思考
(一)学校应该打造自己的特色,成为亮点。迁安四小我们提出了 ‚实施‘爱的文化’教育,打造学校品牌‛的办学思路。
扣庄寺前小学创建幸福校园社团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包括:国画、手工、书法、棋艺、篮球、音乐、文学社、朗读、英语等。旭阳学校为九年一贯制,楼道文化为家乡故事,包括:长城、古树、古建筑、传说、任务人物等。装饰室内布艺、毛线编织、窗台植物角、秸秆工艺。
(二)学校要外有文化氛围 内有精神实质
以文化立校,以科技兴校,以教学强校,以管理治校。学校一定要有直接的成果可以看到,还要有看不见的人文内涵。就是进入校园每一眼都是有生机的,都是有活力的,都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的每一个举动都要着眼于发展学生。
(三)做好高效管理
关键就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有限的时间做更的有效——省时高效,同样的金钱做得更有亮点——省钱高效。
有时候教育本身就是动头脑的问题,一句话,一个思想,一个动作的问题,纸笔就能够出成果。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就是最大的课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带着问题而去,载着收获而归,既看到了先进经验,也更加明确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内涵和操作,进一步坚定了为教育做贡献的信心,拓展了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我深知,学校教育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变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坚持就会出效果,成习惯。
第五篇:赴浙江考察报告
隆阳区招商局赴浙江考察学习报告‘
考察组
(2011年10月25日)
为全面深入开展“桥头堡建设,隆阳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水平。10月15日至11月21日,我局组织考察团,在副局长段克丽的带领下,赴浙江金华、义乌、海宁三地,就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其中重点考察了海宁经编工业园、义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皮革城、浙江茂华投资集团。这次考察时间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收获很大,既有感性的体会更有理性的认识,考察组全体同志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空前增强。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华市是浙江省工业强市。金华充分发挥现有加工制造业的特色优势,实行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举,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并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民营经济与外资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推动大中型优势专业市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市场国际化促进经济国际化,以市场优势强化产业优势,以市场影响力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带动作用。考察组在金华市重点考察了浙江茂华投资集团,就针对在我区投资建设的保山国际商贸城项目的地域条件、资源条件及相关招商引资政策开展了讨论及对接。董事长陈小华承诺派人在11月28日前完成在保山的公司注册,争取12月18日进行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义乌市积极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
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培育出服装、饰品、拉链、毛纺、针织、印刷、制笔、工艺品、化妆品、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考察团主要考察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对其运行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查。
海宁经济发达,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
境内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经济文化强市、观潮旅游名市、现代中等城市。现辖8个镇、4个街道,拥有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海宁中国皮革城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皮革专业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通过考察,浙江地方经济迅猛崛起,除得益于自身的区
位优势外,根本的是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关键是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些地方有很多前瞻性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
过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所到浙江各地
经济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核心的是他们的思想实现了真解放、观念实现了真更新。从他们介绍情况看,不论是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还是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可以说他们已经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二)发挥优势,准确定位,确定长远发展思路。浙江各地都把发展的方向定位在发挥优势、发展工业上,并从一开始就着眼长远发展,注重高标准规划。
(三)市场运作,滚动开发,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是他们又一成功经验。
(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艰苦创业,推动经济跨越
发展。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善于认识机遇、抢抓机遇,必须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金华、海宁工业项目开发初期,都经历过土地征用难、拆迁难、群众上访等问题,但他们视困难为机遇,认定目标,永不言弃。开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最终取得了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
三、几点启示 参加考察的同志一致认识到,我区经济发展与浙江各地
等地相比,从表层上看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人的差距,是思想观念、政策环境和实干精神上的差距。浙江各地善于运用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发展经济,其思维境界、知识结构、工作思路、办事效率、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开放、超前、文明、精干的综合品位。通过考察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曾多次到先进地区学习,实际早已看到并不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几年过来与先进地区差距却越来越大,根本的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真正解放,没有完全体现在行动上,影响了发展的速度,必须再次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层层找问题、见行动。浙江之行告诉我们,前几年我区只是低水平、低总量上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谈不上“超常规、跨越式”。当前,保山正在建设走向南亚第一市,正处在一个大追赶和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我区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现实说明,我们的思想解放远远不够,或者说我们思想解放落实得不够,很多时候只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科学明晰的工作思路,才有跨越式的大发展。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期和新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审视大势、分析优势,充实完善发展思路和方向目标,实现大的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我们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所以,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牢牢抓住经济,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充 实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措施,统一全区上下的思想和行动,开展大招商,实现大发展。
第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和市场化的路子,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对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的是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工业项目是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区的经济要保持强劲势头,取得重大突破,必须突出抓了工业园区和城市载体建设,提高了项目承载能力。工业园区是开放的窗口、工业的载体、招商的战场、经济的增长点,是非抓不可的。当前,我们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照先进,重新审视、谋划、优化我区的软、硬环境。要重点抓好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增强财政造血功能。
第四,政策和环境是发展的生命所在,政策和环境越优越的地方发展越有活力。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创造优越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一个地方政策环境好,服务效率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就大。首先要立足于服务城市发展,争取省市里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的发展环境,提高竞争力。其次要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园区内政策再放宽,环境再优化,服务措施再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在权限范围内,政策能放宽的一定要放宽,审批事项能取消的要取消,能合并的要合并,审批时限能缩短的要缩短,要坚决杜绝部门利益、眼前利益,切实为大局、为经济发展尽职尽责。要充分发挥隆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投资者办理手续能够来篇二:关于赴江苏浙江部分市县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江苏浙江部分市县区学习考察的报告
县党政考察团(2008年3月22日)2008年2月23日至3月1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闻宇同志带领县六大班子部分领导成员、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等共54人,先后到江苏省张家港市、苏州工业园、昆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萧山区,宁波市鄞州区、湖州市德清县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后在湖州市召开了座谈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活动,重点考察的是工业经济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开发等,时间紧、内容多,安排的非常紧凑。八天的时间,参观考察了张家港市的城市建设、暨阳湖和梁丰生态园、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张家港市锦丰镇民营科技创业园、向阳社区和协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沙钢集团、华尔润集团、海龙实业等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和沪徕光电集团,昆山市城市建设、小康成果展,杭州市余杭区园区建设和奥坦斯布衣集团、老板电器集团,萧山区开发区、汉帛中国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鄞州区投资创业中心,德清县旅游开发等。
近年来,这些市县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大
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的力度,经济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发展的质量越来越好,发展的环境越来越优,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强盛。张家港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6年增长19.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98亿元,同比增长37.5%。仅锦丰镇一个镇完成生产总值77.47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9.1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8亿元。昆山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01.8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6.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余杭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7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65.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和34%。萧山区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842.86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财政总收入111.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4.9%;已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百强县(市、区)第7位,浙江省第1位。鄞州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520亿元和1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43%;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9元。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总结这些市县区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其经济率先崛起的核心动力。参观的这些市县区,大力倡导“前无先例我当先”、“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发展理念,努力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
维模式,营造了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敢于争先、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张家港人培育、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进入新的世纪,张家港人又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促进了张家港的大进步、大提高。10多年来,这种力量让张家港人走出了贫穷,走向了富裕,张家港精神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成为激励江苏乃至全国人民创新发展的动力。张家港成为江苏省首批gdp超千亿的县市,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三。昆山市始终把富民强市、“两个率先”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定位、总目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精神,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同时,他们发展意识强,善于抢抓机遇、强抓机遇、巧抓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大的发展机遇都被他们抓住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正是由于他们思想解放、抢抓机遇,激起了发展的活力、激活了发展潜力,成为他们实现经济率先崛起的核心动力。张家港市、昆山市的巨变只是我们这次学习考察所有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工业化的理忿和思维已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规的举措,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清、氛围浓、精力集中是其经济率先崛起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昆
(三)工业立市、品牌强市是其经济率先崛起的主要支撑。常言道:“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参观的这些市县区,之所以经济发展迅速,关键是始终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优势,打造特色,努力培植骨干企业、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着力培树品牌、名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工业经
济发展速度、比重迅速提升,特色优势明显。张家港市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培植了一批具有强大支撑带动作用、辐射力强的骨干企业。全市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12家,其中销售过100亿元的企业7家,拥有上市企业8家,近50家跨国大公司落户(世界500强企业l9家)。其中,沙钢集团现拥有总资产625亿元,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实现利税150亿元。华尔润集团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69亿元,实现利税7.9亿元。该企业年产玻璃占全国玻璃总产量的23.6%。目前第二产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达64%。昆山市坚持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5300个,注册外资超200亿美元,到帐外资超l 30亿美元。昆山在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的情况下,集聚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七的到帐外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四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余杭区、萧山区、鄞州区、德清县依托民营经济的活力,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健康高位发展,萧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05家,其中民营企业占99%左右;余杭区、鄞州区的民营经济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的贡献额均在50%以上;德清县的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四大支柱产业有75%的是民营企业。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迅速提升,产业升级、产品创牌。昆山市重点提升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两大主导产业,2007年全市笔记本电脑突破3400万台,占全球总量的近1/3。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自创品牌。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篇三:赴浙江考察报告
赴浙江华东铝业考察报告 2010年8月25~28日,受公司、分厂领导委派,曾健、黄金清、卢琳一行3人赴浙江华东铝业为期4天的技术考察与交流,本次出差主要任务为:效验我公司电解质样品成份,考察华东铝业200ka异型槽生产情况,同时了解该公司240ka电解生产情况,考察期间与其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有关技术详细交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公司近期电解质样品分析情况
在电解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好电解质成份,特别是控制好电解质分子比对电解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直接指导意义,但我公司从6月10日起至今,中试室分析一系列电解质分子比与氧化铝浓度偏高,分析二系列氧化铝浓度又偏低,下表列出了电解一、三工段6月10日前后几次电解质分析情况,在6月10前后,电解工段工艺控制几乎无变化,槽温控制也较稳定无波动,另从历史曲线也可看出,一系列电解氧化铝浓度控制应不高,但从化验结果中可看出,6月10日至今中试室化验一系列电解质分子比与氧化铝浓度较高,二系列化验氧化铝浓度又偏低,二系
列多数槽氧化铝浓度化验为零,按常理电解氧化铝浓度低于1.5%会发生阳极效应,但中试室分析结果是多次分析氧化铝浓度低于1.5%,如此低的氧化铝浓度效应频繁发生,单从氧化铝浓度分析上可以判断中试室电解质样品分析有问题。在2003年一期电解投产时,投产初期怀疑公司中试室电解质分析有误差,后来把电解质样品送华东铝业效验,效验结果我公司分子比化验出现较大的偏差,预计近期中试室化验分子比与氧化铝浓度与实际控制出现较大的偏差,所以这次也决定取我公司电解质样品到华东铝业进行效验。
二、华东铝业电解质分析情况
华东铝业质量技术部禹经理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电解质分析情况,华东铝业电解质分子比分析采用电导法,氧化铝浓度分析采用重量法,电阻法不需要标样,且分析较准确,该公司电解厂也常怀疑出现电解质分子比分析出现误差,当怀疑分析有误差时,该公司质量室把电解质样品送郑州轻金属院效正分析,效正结果几乎无误差,我公司电解质样品全分析采用荧光法测定含量,但荧光法分析需要有合适的并经过准确定制的标准样品,如果标样不准确会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为了对比效验准确性,在出发前从我公司随机取了十个对比电解质样品送至我公司中试化验,下表列出了我公司中试室十个对比样化验结果。
下表也列出了华东铝业对比样化验的结果,从化验结果上可以看出,同一个槽的同一个样品,两个公司化验偏差较多,分子比平均相差约0.3,氧化铝浓度平均相差约0.35%,从分析结果上分析,华东铝业分析结果更接近我公司实际控制结果,也更接近6月10日前公司化验结果。
为了更一步效验准确性,我们同样从华东铝业取了5个对比样,下表也分别列出了我公司对这5个对比样的化验结果,与华东铝业对这5个样分析结果。
表中温度为取样时测量的温度,其中测温仪由我公司带去,热电
偶为华铝公司。
三、华东铝业200ka异型槽生产情况 2009年开始,华东铝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平均运行了2500多天的200ka电解槽进行系列停槽大修,其中94台电解槽大修时采用“异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技术”进行改造。该技术采用东北大学冯乃祥教授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专利技术,并根据华东铝业200ka系列电解槽的特点进行改进优化,主要优化点为电解槽底部四周增加了沟槽,有利于铝液局部循环,从而带动电解质循环使氧化铝的浓度更加均匀,电解槽侧部加陶瓷纤维板加强保温,减少热量损失,增加凸台底部梁宽,以提高梁的寿命,在所有槽壳角部围保温砖,以提高角部温度,至2009年9月份该公司异型阴槽槽全部改造完毕。在2009年9月份我初步介绍过华东铝业异型槽生产情况,现就这一年里华东铝业异型槽生产情况做简单介绍,到今年8月份该公司异型阴极槽已
运行约一年多,在这一年多里,异型槽运行较稳定,无一台破损槽,但在生产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从今年6月份起浙江省用电较紧张,在兰溪街道晚上九点前路灯不开,由于用电较紧张,所以华铝200ka电解槽也降电流生产,电流从210ka降至206ka生产,由于压负荷生产,异型槽设定电压又低,所以造成异型槽生产出现一些问题:异型槽电解质收缩严重,部份槽电解质不足15cm,两水平总高的下降,造成换极难度加大,由卡缸堵料引起的效应较多,为维持电解槽的热量平衡,人为上台设定电压40mv左右,现异型槽设定电压在3.77v左右,如图。随着电解槽的运行时间的延长,再加上电解质严重收缩,过热度较低,部分槽炉底沉淀较多,造成炉底压降也逐渐增加。据测量分析,炉底压降比投产初期升高约20mv左右,现炉底压降为310mv左右;同样因为异型槽热稳定性较差,收入不足,造成炉帮偏厚,随着电解质水平下降,电解槽炉帮上口及伸腿也增厚增长,角部易长伸腿,在篇四:赴江苏浙江五市开发区考察报告第二稿(070611)赴江苏浙江六市开发区考察报告
日照经济开发区党政考察团
(2007年6月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八届十五次全委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开创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5月31—6月5日,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克军、管委会主任吴军带领党政考察团45人,到江苏省南京江宁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经济开发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主要采取听介绍、看现场、座谈讨论等形式,重点学习先进地区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新经验、新做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六市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6月,从一个县办自费开发的开发区起步,1993年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开发区,1997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工业园,2002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审批权限。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大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5月正式启动,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昆山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技术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现建有国务院批准的昆山出口加工区,是全国第一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占地面积2.86平方公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区)依托北仑港而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29.6平方公里,是我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绍兴经济开发区紧靠绍兴老城,是国务院特区办批准的重点开发区之一,2006年5月与迪荡新城整合成一区,合署办公,现规划面积15.23平方公里,其中2.4平方公里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近几年,六市经济发展快,综合势力强,特别是昆山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势头猛。所到各地开发区经济运行质量高,工业所占比重大,外向度高,都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期,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都在基数较高的基础上保持高速增长,发展势头猛、后劲足。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实现技工贸(营业)收入1130亿元、生产总值170.5亿元、出口总额3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0.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9%、13.2%、44.1%和13.9%。特别是出口总额增长较快,是2003年的2.3倍。苏州工
业园区近几年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年均增长35%以上,2006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680亿元,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二是产业技术含量高。所到各地都把高新技术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杭州高新区形成“两强两优两新”的特色高新产业格局(“两强”指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两优”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和数字电视产业,“两新”指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产业),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收入885亿元,占全区技工贸总收入的78.3%。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核心技术、先导工厂和龙头项目引进培育力度,全力增强区域整体创新功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0多家,产出占全区总量的70%以上。绍兴经济开发区1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总资产、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五项指标均占全区总量的一半以上。
三是园区建设层次高。所到各地都有高水平开发的区中园(产业园区),靠园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杭州高新区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创建各类特色科技产业园区,目前已形成浙大科技园、东部软件园、节能环保科技园、数源软件园等10余个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已成为该区招商引资、孵化培育的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的拓展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自费创办,由2.3平方公里起步区开始,基础设施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成为南京市建设规模最大、社区配套设施最完善、发展速度最快的开发区,构筑了南京it产业园、江苏软件园等特色区中园,建成了南京出口加工区(南区)和空港工业园区。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亿元,其中区中园实现80.8亿元,占50%。
四是招商引资效果好。各地都十分重视招商引资,靠外力发展自己。在招商项目上,注重项目质量,注重投入产出率,吸引“大、高、外”项目。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357个,合同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6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5家在此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有65个,首期每平方公里投资密度超过10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来自美、德、英、法等56个国家和地区的1627个项目进区落户,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250多个,世界排名500强的企业中已有37家进区。这些项目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高,如园内科宁达电子投资3000万美元,年提供税收2500多万元,占地仅为80亩。五是机制体制政策活。所到各地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多,上级扶持的力度较大。如:杭州高新区(滨江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享有国家特殊的优惠政策,同时作为行政区,具备一级政府的各项职能和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办事不过江、收入归滨江”的特殊政策。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既保留了县级的管理权限,又
享受市对区的优惠政策,区内设有专门的项目审批委员会,全权负责项目的审批和报批。苏州工业园区拥有外资项目自行审批特权、灵活高效的外事管理权和快速的物流通关政策等,管委会所辖4个镇级工业园,同样享受苏州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此外,各地还制定了一系列灵活的激励机制。
六是发展环境氛围优。几天来的考察,感受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经济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所到之处人人不忘抓经济,人人都懂经济,谈起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充满自信、感到自豪,这种经济发展的氛围体现在每个层面和各个岗位上。各地都建有项目服务大厅,大部分项目审批在厅内都能完成。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有21个政府职能部门进驻,为每一位投资创业者提供自投资咨询到工商登记、项目基建、生产经营等全程式服务。苏州工业园区管委投资审批事项只保留8项,一站式服务机构全权代表管委会审批,手续办理快捷方便,从项目立项到开工不超过25天。
二、六市开发区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六市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走在全国各地开发区前列,除得益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外,最根本的是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开拓创新,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六市开发区建设之初,就敢于冲破一切思想束缚,篇五:赴浙江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
赴浙江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 6月14日至6月18日由我校马毅副校长带队,一行四人对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术学院、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杭州市富阳职业教育中心的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学习,由耳听为虚变成眼见为实,由片断式了解变成完整的现场体验。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零距离地接触了浙江省的职业教育德育特色,收获颇多,现将有关观察与思考的体会报告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次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特色,每所学校都有我们的学习之处,都能够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起到固化和提升的作用。
一、学习、考察见闻
第一所学校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师学院
一、校园文化
这所学校创建一种浓郁的育人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入我们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块两米宽两米高的led屏幕,上面会循环播放学校的新闻,现在播放的是《青春的足迹——一个中职生的一天》,这个纪录片分别以下厂实习的学生和高考班的学生为对象,记录了他们的一天,展现了新时代中职生的风貌。每天都有很多学生驻足观看,以纪录片里面的同学为榜样,汲取他们的正能量,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有句话说得好“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走在他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诉说文化的石头、墙壁、黑板与花草树木,学校采购了形态各异的石头,因“石”制宜,通过刻字、上漆,赋予每块石头生机和灵性,置于校园花丛、绿树、草坪、教学楼、实训楼、寝室楼之间,分别以“思”、“善”、“勤”、“诚”、“健”、“合”、“感恩”、“笃行”、“自强”等命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学校还将生态文化、儒家文化、企业文化、温馨提醒融入走廊文化中,借用各学科、各时期、各领域的名人名言,让全校师生都接受名人的教育、大师的洗礼。另外,学校积极创建以“见老师,打招呼;见草坪,绕道行”、“和为善,忍为贵;孝为先,礼为贵”等为主题的提醒语,用以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创建以“中国古代先哲圣贤”、“儒家经典”、“二十四孝图”等为主题的儒家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创建以“名企介绍、名企格言”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走进他们的教学楼,寝室楼,你会看到管理结构图,师生活动照片、墙角花架、格言卷轴、笑脸墙等布置的教室,既温馨又有特色,不仅改善了学习环境,也加强班风学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我们在校园内为同学们创设了自主创业的环境。烹饪班的同学们已经在食堂旁边创设了美食园,机电数控学部和汽修工程学部也创立了学生课桌椅诊所以及洗车服务点。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自主做事的信心,也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为进入职场做足准备。
二、德育特色
一是专家引领
余国良,职教先锋团团长。曾任衢州市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现为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副校级协理员,兼任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职师资培
训讲师,浙江省技工院校德育讲师团成员。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由他牵头实施的“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研究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所撰写的《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看着你飞向幸福树——与中职学生的心灵对话》等著作已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材。
二、“全程启迪教育”的理念
衢州市技工学校,这所具有三十年办学历史的职业学校就是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完善了65个校园俱乐部的活动方案,修订并完善了6本校本教材,德育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200多所学校产生示范辐射作用。在无数个“难教难管”的日子里,摸索出一套伺候差“秧苗”的办法,即“五声教育”和“五自管理”。“五声教育”是指用“笑声、歌声、掌声、口号声、感恩声”来教育学生的方式。
“五声教育”是他们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爱、缺信、缺情、缺勇、缺敬”的“五缺”现象所采取的“缺什么,补什么”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通过五声教育,他们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培养了学生的“精气神”,让他们对人生、对未来有了些好的想法。
他们认为“合胃口”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五声教育”就是我校在无数个“难教难管”的日子里总结出来的一个“合胃口”的教育方式。
“笑声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情商教育。
为了让他们抬起头来,绽放笑容,我们在全校推行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倡导“用我们的爱和我们的智慧教好我们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都笑着给予赏识;学生的行走礼仪,以“点头微笑”作为标准来规范培训;有学生生病就有老师陪在病床前谈心聊天;学校的教育大会改成“心与心沟通,面对面碰撞” 交流会,让学生提问题,老师来解答,在一问一答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向学生的“情感银行”里存足了笑的资本。学校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让学生“抬起头来,绽放笑容,挺起胸膛,直起脊梁,甩开双手,迈开双腿,哼
起小曲,快乐生活”这一主旋律。一时间,一个“你笑我也笑”,“你好我也好”,“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的教育氛围就这样营造出来了。实践证明:在笑声中度过的教育是快乐的教育,在“你好我也好”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少了许多的隔阂、顶撞和叛逆,在“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的过程中,多了一份亲情,多了许多的会心一笑与互动,我们感受到了笑声的无价、氛围的无价。
“歌声教育”是“信”的教育,也是希望教育。
入学时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唱着《心愿》、《相逢是首歌》;纪律松懈时,我们唱着自编的校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感恩老师的季节,我们唱着《丁香花》、《好大一颗树》;寒暑假要分别时,我们唱着《明天再相会》、《同桌的你》„„从那时起,我们年年举办班歌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校园“红歌会”大赛等等,用比赛和考核来实现“歌声唱出希望”的教育目标。现在我校已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会会有歌声、天天有歌声”的良好氛围,许多孩子由进校时的目光呆滞转变为边走边哼起小曲的“喜洋洋”。我们感叹:歌声的魅力真大!
“掌声教育”是“勇”的教育,也是激励教育。
一个孩子能随时为他人鼓掌,也能为自己鼓掌,能祝贺他人,也能祝贺自己,这样就会提升精、气、神。精气神是一个人内外兼修的气质。一个有精气神的孩子,就会有勇气克服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软弱,保证自己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基于这种想法,我们把教会学生鼓掌列入了入学教育的主课程。多年来,不单是有人取得了成绩就有人鼓掌,即使有人犯了错,只要说声“这是我的错”,也会有人为他鼓掌。热烈且有朝气的掌声,是良好会风的前提,也是良好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掌声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低迷情绪,掌声也使他们变得坚强,掌声已成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口号声教育”是“情”的教育,也是目标教育。说起口号声,这是我校“目标教育”的一大亮点。从新生入学就尝试着进行专业引导教育。
我们为各专业编写了琅琅上口的口号,如机械专业是:“机械脏机械累,学好机械为社会,有了技术就有位,赚完国币赚外汇”;服装专业:“针针线线细细缝,大事小事认真做,手拿剪子注意质量,脚踩马达重视安全”;汽修专业:“与奔驰比品质,与宝马比沉稳,与奥迪比大方,与普桑比实用”;电子专业:“电工电子仔仔细细,做人做事认认真真,元件一组组,组组有序,学生一个个,个个艺精”;烹饪专业:“锅碗瓢盆烹出灿烂人生,油盐酱醋调出锦绣前程”;宾旅专业:“宾旅宾旅彬彬有礼,微笑永远时髦,礼貌永远有理”等等。这些口号都能激励及鞭策孩子们学好技术、学会做人,我们要求他们晨练念、做操喊,在这一喊一念中引导他们上进。
为了使学生改变不良习惯,我们也把学校的要求编写成顺口溜的口号,让学生边写边喊边感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变“问答题”为“选择题”。如:针对学生的长发、怪发现象是这样的顺口溜:“头发往前趴,精神比较差;头发往后倒,精神比较好;头发像刺猬,老师就反胃;头发像山鸡,华佗也难医;头发齐刷刷,表现顶呱呱”。如:针对学校的卫生安全问题是“八句话”的顺口溜:“中午躺一躺,下午精神爽;打球勿吊栏,防止人摔伤;寝室扫干净,防止流行病;早上多锻炼,体格会强健;常看课外书,知识会增多;遇事学会忍,心态靠调整;被子经常晒,疾病跑得快;零食少入口,饭菜合胃口”等等,这种不带强制性规定又易记易背的教育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这是德育工作的实招。
“五自管理”是指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自我管理”是变“他管”为“自管”。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主动认识纪律的重要性,主动接受纪律的约束。一所职业学校应该怎么“管”,这是许多职业教育者都在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让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行为习惯差,纪律观念也不强,许多孩子性格犟,不服管。“不管就‘乱’,硬管就‘反’,”仅依靠班主任与几个领导去管,那就等于天天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