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3.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制度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制度
1、设备科对全院医疗设备的效益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医疗设备,并为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凡价值在五万元以上并可做收费项目的医疗设备必须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3、医院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每月填写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数据采集表,如实填写本科室当
月医疗设备的工作量、月收入、材料消耗、维护费用、人员费用,并于当月28日前交设备科。
4、设备科根据医院各临床科室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当月各项医疗设备的设备折旧、月利
润、月利润率、还本期、上年同期对比,做出全院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月报表和当月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价并呈送院领导审阅。
5、每年做好全院及各临床科室的大型医疗设备月收入、月利润直方图,送院领导审阅。
第二篇: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制度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制度
一、设备科对全院医疗设备的效益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医疗设备,并为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凡价值在一万元以上并可做收费项目的医疗设备必须进行效益分析。
三、医院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每月填写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数据采集表,如实填写本科当月医疗设备的工作量、月收入、材料消耗、维护费用、人员费用,并于当月28日前交设备科。
四、设备科根据医院各临床科室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当月各项医疗设备的设备折旧、月利润、月利润率、还本期、上年同期对比,做出全院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月报和当月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比并呈院领导审阅。
五、每年做好全院及各临床科室的大型医疗设备月收入,月利润直方图,送院领导审阅。
第三篇:医疗设备采购制度
医疗设备采购制度
一、采购员必须按标准的计划积极进行采购,不接受无计划的采购,及未经批准的采购任务,购置合同内容需完备,不出差错。
二、对某些设备经过努力,暂时确定无法计划购置的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向申请部门解释和说明原因。
三、采购员不得擅自更改采购项目和规格型号,特殊原因需要更改计划,必须通知设备科,价款超过原计划用款指标时,须领导批准。
四、购置贵重仪器设备和进口设备应及时备齐各项资料,分别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填写各种表格,要求及时、准确。
五、所购仪器设备在托收承付期内办理验收手续后才能承付,如在承付期内未到货或新产品质量低劣不符合要求时,由医疗设备科提出延期承付或拒付书材料交财务科办理。
六、采购人员必须遵纪守法,不准以权谋私受贿、回扣全部交公。
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各专业科室业务的性质和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按批准计划项目内容进行采购。
2、购置医疗设备前,必须查验供应商提供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等证件复印件必须加盖经销单位公章,并核实证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得购置无证和伪劣产品,严格把好质量关。
3、医疗设备采购以政府采购办批准的方式进行。属于政府采购目录或集中采购招标范围的医疗设备应按规定委托招标采购。对于自行招标的,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对于急需和因特殊情况不适合招标采购的设备,可采用询价或定向单一来源采购,但应报单位领导批准。属政府采购范围的应报当地政府采购部门批准。
5、采购部门应及时掌握采购计划的进度,对临床急需的设备应先采购,以保证临床需要。
6、使用科室不得擅自采购或以先试用后付款的方式采购医疗设备。
7、对违反规定造成的后果,将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作为医疗器械采购部门,在执行采购工作中必须以满足临床实际需要、确保质量安全为前提,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因此,对医疗器械管理做出如下规定:
一、医疗器械的购入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从资质齐全的合法企业进货。严格审核医疗器械及销售人员的资质证明。
二、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
1、使用科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填写购置计划表,大型医疗设备要有可行性论证报告。
2、器材科根据科室的购置计划和论证报告进行汇总和综合平衡,按审批权限,报上级主管领导。
3、按主管领导审批后的购置方案,同时根据资金来源不同,由器材科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中介机构进行公开采购,或组织院内专家进行公开论证采购。
4、采购的所有医疗设备都应签订购销合同及保修协议,并将资料及时归档,由专人进行保存。三、一次性医疗耗材的采购管理
一次性医疗耗材的采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进行。
1、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耗材的管理
近年来苏州市卫生局对通用医疗耗材采取了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因此,要严格执行集中采购制度。(1)凡属于集中采购范围内的医疗耗材均采购中标品种,并由中标配送商配送。(2)严格执行集中采购中标价格,并将中标价及时通知物价管理部门。(3)执行网上采购,并将采购医疗耗材的资料保存。
2、非中标特殊品种的采购管理
不在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内的一次性医疗耗材,按常规采购程序执行。对于新的一次性医疗耗材,采取如下措施:
(1)申购使用新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必须由使用科室提交书面申请。经领导审核同意后,要求供应商提供真实有效的资质证明。
(2)供应商资质齐全后,由使用科室对新产品进行试用。
(3)试用后如反映良好,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新产品价格的确定。(4)少量采购新产品。
(5)如在少量新产品使用过程中无问题出现,则进入正常采购流程。
四、所有采购的医疗器械应有合法的票据,做到票货相符。
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制度
为认真落实医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实施,规范医疗设备采购程序,严格医疗设备采购活动中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防止暗箱操作及经济犯罪,建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规范的医疗设备采购制度及监督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疗设备采购管理规定,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的科室申请、院长办公会审批、政府招标采购、验收入库的相关工作程序。
二、工作人员不得在医疗设备采购环节中,以任何借口收受供应商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它不正当利益。
三、设备验收、结算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认真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填写相关表格,严禁验收人员吃、拿、卡、要等不正当行为发生。
四、严格遵守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规定,规范填报、整理医疗设备采购全过程相关表格及文件资料。随时接受各级领导及广大职工的质疑、审查。
医院医疗设备、卫生材料采购制度
为规范医疗设备、器械、卫生耗材的采购工作,进一步完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活动公开、公正、公平,杜绝采购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所需的设备、器械、卫生耗材,由使用科室做出计划,提交申请,设备科审查,必要时需经院设备管理委员会论证,经院领导及院长办公会议审批后,统一由设备科采购。
二、设备科负责严格审核供货方提供的相关证件、执照和委托文书,确认是否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办理,并在有效期内。保证医院购入的医疗设备、器械、卫生耗材的相关手续符合国家规定,并认真做好备案登记工作。
三、购置价值1万元以内的医疗设备、卫生耗材由设备科成立科室谈判小组(至少3人以上)进行比选购买,审计科、财务科参加监督。
四、购置金额1万以上至10万以下的设备、卫生耗材采用比价谈判方式进行采购。
五、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以内(不含100万元)的设备采用院内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六、20万元以上的设备须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按规定程序进行。
七、100万以上(含100万元)的设备和年用量在50万元以上的卫生耗材由医院委托招标公司进行招标。
八、参加比价谈判、院内邀请招标人员名单,由纪委在医院专家库内抽取,参加设备谈判人员应本着对医院认真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行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在副合同(副合同内容同主合同)上签名,法人代表见副合同上签名后对外签定购销合同。
九、上级管理机关另有规定的,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四篇: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医疗设备与仪器的维修。由管理组统一安排,其它人不能随便找人修理或自行拆解设备。
二、设备或仪器有故障时,由操作人员及时报告,杜绝各种设备带病运行。
三、经修理后的设备,操作人员要当场测试修理结果,在完全正常时再签字认可并投入使用。
四、操作人员需要随时对设备进行保洁工作,并按所使用的仪器说明和规定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并记录维护情况。
五、操作设备和仪器时按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失误。
第五篇:医疗设备使用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制度
第一条使用科室负责人为该部门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管理。经常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保证账、卡、物相符。
第二条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后勤科负责验收,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使之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自使用。凡初次使用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操作前,不得单独操作。
第三条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良好,使用完毕,应按操作规程结束程序,并由操作人员与专管人员共同检查,关机,放好。
第四条不准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搬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后勤科协助,严禁带故障和超负荷使用和运转。
第五条设备使用部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改造设备。仪器设备(包括主机,附件,说明书)一定保持完整无缺,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后勤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第六条科室之间设备调整需要后勤科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方能进行。科室间调剂使用仪器时,需经主管科室主任批准,双方仪器管理或使用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并规定使用期限,按期完好归还。临床科室因抢救病人需调配设备时,由需求科室提出申请,医务科协调,后勤科无条件支持。
第七条贵重仪器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借出。收回时,由保管科室检查无误,方可收管。
第八条科室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通知后勤科或维修部门,使用部门不得任意拆卸设备。设备使用人员有义务如实向维修人员反映故障现象和故障前后异常情况,以便尽快判断故障所在,并及时排除。使用科室未经批准不得将仪器带往外地维修。
第九条凡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或损失者,后果由当事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