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

时间:2019-05-13 00: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

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

华蓥市人民政府

——2009年10月28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2005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6年2月经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现将《纲要》执行情况作如下评估。

一、“十一五”规划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六大战略”,“五大跨越”不动摇、加快“四大”建设(全省县级工业强市、全国旅游名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推进“四化”进程(工业集群化、旅游品牌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6.87亿元,年均增长11%,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9亿元。2006年至2009年6月,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2.9%、14.2%、14.5%、14.9%,分别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1.9、3.2、3.5、3.9个百分点;预计“十一五”期内GDP年均增速14%,超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十一五”末GDP达75亿元,超规划目标31.88%。三年半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81%,年均增速20%以上,预计“十一五”末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0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10%,超规划目标10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5:34。2006年以来,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线,加大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有效推动了产业经济发展,到2008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15.1:54.9:30变为12.7:58.7:28.6。与2005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

(三)财政收入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8亿元。2006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63万元,同比增长20%;2007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39万元,同比增长20%;2008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十一五”期内年均增长20%,比规划目标高7个百分点,“十一五”末达1.7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32.8%。

(四)人民生活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215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29元,同比增加242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同比增加561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99元,同比增加608元;预计“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522元,超规划目标2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1元,同比增长13%;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8元,同比增长17%;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1元,同比增长16.5%;预计“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4816元,超规划目标32%。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五)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5%左右;全市人均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到9年,适龄劳动者人均受教育程度达11年,高中阶段教育达85%,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2006年以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明显改善,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2664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9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2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6.69%。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08%,毕业率达99.37%;教育

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医疗服务条件逐步改善。计生工作常抓不懈,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

(六)粮食总产量。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末实现粮食总产量11万吨。200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9.1万吨,下降10.5%,2007年完成粮食总产量10.2万吨,增长12.3%,与规划目标持平,2008年粮食总产量10.5万吨,增长2.5%,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增长15%,超规划目标4个百分点;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5亿元,增长17.2%,超规划目标3.7个百分点;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亿元,增长21.2%,超规划目标6.2个百分点。预计“十一五”末可达21.8亿元,年均增速18%,达到规划目标的140%。

(八)旅游发展目标。2006年实现旅游收入6.4亿元,增长33.6%;2007年实现旅游收入7.7亿元,增长20.3%,超目标4.7个百分点;2008年实现旅游收入9亿元。预计“十一五”末可达11.1亿元。

二、《纲要》中明确的重点任务实施情况

(一)关于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编制完成“十一五”中后期工业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8年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新建0.5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10户。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广能蓥峰200万吨水泥技改项目正式投产,川铁200万吨水泥项目加快平场,天池100万吨水泥技改项目抓紧拆迁安置,川广100万吨水泥项目平场基本完成,骨干煤矿技改扩能稳步推进。金达机械、大川二期、鑫福寿面粉、正大汽配等项目竣工投产。依法整治污染企业3户、关停小纸厂3户,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2008年市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8亿元,增长58%;工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26.9%;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户,新增产值过亿企业4户。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农业稳市”战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了新产业,打造了新农家,培育了新农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36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2009年, 阳和高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完成1万亩土地流转,建成优质葡萄基地2000亩、特色蔬菜基地500亩、优质柑桔3000亩、速生林竹1万亩,完成园区沟、池、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培育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沼气池建设、天池湖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农业项目,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8年农业实现总产值11.6亿元,增长4.8%,增幅高0.2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4.4%。预计“十一五”末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1万吨。

(三)关于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2006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修编完善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实施华蓥山红色旅游专题规划、天池特色旅游场镇专题规划、石林景区二期建设规划,2008年启动了大石林景区规划和天池乡村狩猎场项目规划编制。扎实推进景区建设,加快石林、宝鼎、天池乡村狩猎场项目建设,华蓥山游击队遗址红色旅游项目一期基本结束,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实施。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油化了城区至小山坝旅游公路,基本建成了华邻路B段、溪口镇到黄龙寺旅游公路;及时维修了旅游公路的水毁路段和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006年建立农资店20个,农资配送率目标全面完成,2008年建立日用品农家店59个,截止2009年9月底,已建立日用品农家店66个,率先在广安市完成村村农家店任务。

(四)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日益完善,2008年我市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了仪华路华蓥段18公里路面改造、30公里通乡公路改造及46公里通村公路建设、170公里村道硬(黑)化,完成3座渡改人行桥、2座病危桥整治。水利设施加快建设,维修整治山平塘140口,新建山平塘5口,新增渠系配套21公里,新增有效灌面6200亩,新增节水灌面7000亩,新增蓄水量60万立方米,天池湖水库枢纽工程和渠系配套工程加速推进,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站12个,集中供水点30个,打机井1820口,解决了13个乡镇50个村5.11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电网建设全面提速,铜堡220KV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营;全市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4座,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超过187.2km,10KV配电线路980km,配电变压器739台,总容量6.049万kVA,初步形成了以220KV为中心,以110KV为环网的供电网络。

(五)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以城带乡、梯度推进、整体发展思路,加快城乡统筹建设,逐步形成区域性城市化格局。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完成了7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详规。房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滨河丽景、星星丽都、华蓥山广场二期等项目如期竣工,圣之佳天下、宏云御景花园、蓥城首座、荟景时代等房地产建设有序推进。高兴、溪口、庆华小城镇建设逐渐培育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镇。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城北旅游城市标志广场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实施城市主干道黑化工程。截止2008年底,华蓥城区面积拓展到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5万人,全市城镇人口13.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9.2%。

(六)关于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工程,华蓥山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有序推进,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06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44.51%,2007年达45.5%,2008年达46%,年均增长1%。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完成造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狠抓环境保护,大力实施清溪河、漩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整治污染企业23户,治理水土流失18.8平方公里;华蓥山酒业有限公司、华禹种猪场、四方电力公司绿水洞矸石电厂、锦春煤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污染企业限期整改。截止2008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实际减排937.5吨,氨氮实际减排30.7吨,二氧化硫实际减排104吨,均控制在规划许可范围内。

(七)关于构建和谐华蓥

1、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逐步提高综合科技实力,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规划目标4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5%。积极鼓励研发创新,鼓励申报自主知识产权。2007年全市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项,申报专利4项,授权3项,应用性技术成果的推广率达60%。2008年我市1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广安市科技进步奖,申报、授权及实施专利6项,应用性技术成果推广率达68%。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巩固“两基”成果顺利通过验收。优化学校布局,融合教育资源,全面完成双河小学扩建工程、高兴镇谭家桥村小危改工程、观音溪镇过江村小加固改建工程。夯实教育基础,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全市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享受免费教科书(共计4820.55万元)。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017%,初中入学率为99.08%,初中辍学率为0.63%,所有指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优良指标范围内。完成华蓥一中整体搬迁、华蓥中学扩建工程,实现了普高教育城市化目标。按照“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工学结合”推进职业教育,成功将古桥初中转变为天池职中,兴办了广安市华蓥创新职业技术学校,开办职业学历教育。天池职业中学与广东金凯特电子有限公司、广东中山市诺卫斯光电有限公司,贤明中学与浙江信息工程学院,蓝艺学校与浙江温岭职业中学均实现联合办学,提高了办学质量。

3、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启动“校园警务”和“农村警务”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华蓥”创建活动,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稳定。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成立了市信访和群众工作局,推行信访包案、书记大接访制度,群众初信初访,集信集访大幅下降。广泛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四德”、“四职”、“迎奥运,促和谐”、“五进”和科学发展观学实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成功举办第二、三届“欢乐农家”大赛活动,全市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4、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和业务经办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建立了应急指挥、医疗救治体系和应急监督体系,确保了2006年旱灾、2007年特大洪灾、2008年雪灾和地震灾害的迅速反应、科学处置。2006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三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参合率达96.69%,居广安市前列。市人民医院迁建、蓥城社区中心卫生院、天池中心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高兴、庆华、观音溪、华龙、阳和等乡镇卫生院改扩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5、大力发展广电事业。全市有线电视村通率保持广安第一水平,行政村通率达96%以上,自然村通率达88%以上。加强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了农民传统体育大会、中国华蓥山第三届登山节,全面启动了第三届文物普查工作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滑竿抬幺妹”、“坐歌堂”等民俗文化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日报》纸厂旧址、五星桥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加大投入,确保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2664人,累计劳务输出达到25.92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健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强化基金征缴和管理,建立健全了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制度,失

业保险参保人数(含失地无业农民)达1.01万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从每人每月262元提高到346.5元,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职能转变到规划制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区域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规范行政审批,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法治型、服务型、高效型政府建设。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公共财政收支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设施、城市道路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了公共产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规范交易市场,发展劳动力、土地、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力打造“诚信华蓥”,努力构建投资洼地,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积极组团参加成都西博会、重庆高交会、西部农博会、中国500强企业项目对接会、佛山市三水区经贸合作会等招商活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依托重庆、依托产业转移,强化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实现了与广东东莞、佛山三水及重庆等地的陶瓷、纺织、机加产业对接,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06—2008年,共引进项目194个,到位资金40.8亿元,2008年底全市外贸出口4800万美元,占广安外贸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三、“十一五”规划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年来,我市经济总量增长明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市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不大,骨干产业不强,经济发展仍处于爬坡上坎阶段,财政困难局面尚未根本好转。二是部分重点项目受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项目进展缓慢。三是“三农”问题突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任务重,非农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农民增收渠道较少;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四、“十一五”规划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评估总结

通过对“十一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分析,“十一五”前三年半我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各项规划目标均达到进度目标,多数指标超时序进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虽今明年我市经济增长可能趋缓,但对“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完成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对“十一五”规划总体上不作修订。

第二篇: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2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的实施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较大影响,但《纲要》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各项任务仍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省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在新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预期。2006-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0%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741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完成预期目标的83%;人均GDP33928元,比2000年增

长1.32倍,年递增12.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提前达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目标的93.2%;年均增长30.1%,远超年均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达到13.6%。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累计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接近和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总量。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495.4亿美元,其中出口2036.7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27.0%。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居广东省之后,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1%和16.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6和2007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74.3和2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2.3%和25.6%。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两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2%以上的预期目标低0.3个百分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已累计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0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授权专利31770件,分别跃居全国第二、三位。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列北京、上海之后,跃居全国第三。截至2007年,全省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已达2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设立

独立的研发部门,1/4以上企业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2008年6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97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60000亿元调控目标的48.3%,平均增长18.5%,比“十五”同期增幅减缓5.4个百分点。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富民优先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实践中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富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2007年底,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共有19个指标达到目标值要求,完成率达76%,其中核心指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目标值要求。苏南总体上已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宜兴、武进、扬中、溧阳、金坛、海门、丹阳、江宁等14个县级市(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86.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0604.3元,经营性收入1683.9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7%和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1元,完成预期目标的87.5%,年均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经营性收入2552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53.0%和38.9%。2006和2007年全

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3.19%,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之内。两年间新增就业人数22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5%,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要求。在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标准随物价上涨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长的机制。2007年,全省恩格尔系数41.6%,与40%的调控目标相差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6%,超过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2万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55%,全省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符合通车条件的客运班车通达率99.5%,居全国省区之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1.1个百分点,改厕率达到67%,完成规划进度的83%。

“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步伐,先后投入200亿元新建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规划中的多数文化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

业人员结构27.9: 35.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

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

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

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国际化战略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入后WTO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

为23.8%、28.7%。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2.6%,全省一般贸易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引资结构,在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6.6%。苏中、苏北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占全省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2.6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再创新高。2007年实现出口额265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之后,2007年对荷兰、德国、韩国出口超百亿美元。“走出去”战略步伐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境外投资开发呈现强劲势头。“十一五”以来,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额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7亿美元。国家批准的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我省占据3家,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3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全省的70%,引进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9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4371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近1/3。从业人员654.9万人,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加快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沿海地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沿沪宁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6%,生产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0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沿东陇海线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南北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四项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11家南北共建园区获批准设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项目总投资已达135.1亿元,园区建设转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长三角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专项合作全面深化,“四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随着长三角区域范围拓展为“两省一市”,苏北振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西部地区合作有力推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省城市化水平继续快速提

升,正加速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2007年城市化率53.2%,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55%的发展目标仅差1.8个百分点。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8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分别相差2.5、6.1个百分点。城市化战略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已由城市化外延发展逐渐转向内涵提升阶段,率先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核准的90家承办企业,累计建成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10000个,建成120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18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78%乡镇和65%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以构建“两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

增强。加强人口管理,2006和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30‰,均在4‰调控目标之内。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政策,2007年耕地保有量面积476.38万公顷,比2005年仅下降0.8%,控制在470万公顷调控线以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调控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至213吨,提前达到250吨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与“十一五”规划目标0.55已相差无几。到2007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51.1%和62.7%;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4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分别占全国的2/

3、1/4和1/8。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太湖治理行动方案,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顺利实现了太湖应急治理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13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已有6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江苏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末,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16.9%和42.6%,其中城市绿化率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继续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体制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使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逐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依法理财、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省国有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快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累计达270.68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50.5%,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40%左右的发展目标。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大力推进财政体制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苏办发〔2008〕17号)。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良好,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资本、土地、— 13 —

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企、政事、政社进一步分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行政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整体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我省总增加值率为31.0%,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2007年占GDP的比重只有37.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仅为31.5%。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偏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69.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重工业占比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同时也给我省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业效益上升不快,工业增加值率22.0%,低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

较小,总部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迄今为止,我省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强,进入中国100强的企业也只有苏宁电器、沙钢集团和华西集团3家。2008年上半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体对外出口的64.1%,外商投资企业占75.5%,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到96%,加工贸易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主,且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环节处于最终产品的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以及部分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这种粗放式、外源型的增长模式,不仅使外贸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冲击,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难度,并给未来外贸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二是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2,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其中出口只占2%,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不仅与江苏经济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而且将严重阻碍江苏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三是低端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偏高,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在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生物、生命科学、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比

重仅为3.2%。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四是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十一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十五”时期虽然增速达77.3%,但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4,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更少,只有1.3%,这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困难。

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目前江苏经济发展仍然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小,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7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比2005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中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2006年仅为28.8%,远低于浙江2006年居民消费率35%的水平,2007年继续小幅降至28.5%,2008年上半年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民增收步伐仍然较慢。2007年农业生产率虽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11000元目标值,但总体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不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还较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幅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2扩大到2.50,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未达到时序进度,2007年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但距2010年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相差1439元,如期达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江苏全面小康的重点地区在苏北,难点地区也在苏北。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比为1:0.52:0.30,地区差异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435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9.6%,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59元。2007年全省52个县(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达100964元,最低的睢宁县仅为7243元,相差13.9倍。开放型经济区域差距更为悬殊,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4.1%和2.5%。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居全国第一,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0.98%,与发达国家的2.5%-4.0%和国内华为、中兴等企业的10%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除医药、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较高外,占高新技术企业数一半左右的通讯产品制造类企业基本无研发投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加工组装型的三资企业,研发设计基本在境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17 —

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1/

6、上海的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不够。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水平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工业基本相当,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不及北京和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

(四)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5、200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幅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2007年全省耕地保有量476.38万公顷,比2005年末下降0.8%,年均减少1.86万公顷。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3亩,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工业结构偏重的状况近年来有所加剧,推动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用电量2088.7亿千瓦时,— 18 —

2007年达2415.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GDP增长速度达15.6%。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发效率不够高。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布局较为分散,产出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近18%,居全国省区第一,而20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3361.4亿美元。

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比浙江、广东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空间开发不够协调,存在着经济与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占62.5%,人口仅占31.5%,苏北地区经济总量仅占19.7%,人口却占44.8%。而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3%,人口占68%,经济与人口占全国比例大体相当。部分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不够,湖泊湿地受到侵占,水面和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是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开发过密,排污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质性缺水较为普遍,城市酸雨频率和酸度渐趋加大,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五)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

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公共卫生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力推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科技两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2.5%和11.7%,低于GDP14.9%、14.8%的增速。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达37.3%,比2006年下降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组与10%的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继续拉大,由2006年的4373元扩大到2007年的6350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攀升。2006年为1.6 %,2007年上涨为4.3%,2008年上半年上涨到7.2%,高于3%的调控目标。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性增收、粮价上涨、劳务输出等支撑条件的提升空间较为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势头仍将延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

境影响,下岗职工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较大,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急需加强,产业扶贫需下更大功夫。按照国际公认每人每天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25%。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

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

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

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

判断之三:居高不下的油价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催化剂”。2008年首日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如果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从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油价飙升难以控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有望于2009-2010年复苏,一旦经济复苏,美元便会止跌回升,油价也因此得以回落。油价上涨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油价上涨而改变,在许多国家,高油价甚至引发各行业的罢工和民众示威活动。

判断之四:由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6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为9.24%,2007年为5.5%,2008年WT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4.5%,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多哈谈判失败使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雪上加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将继续就与贸易有关的汇率问题、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不排除这些手段过度使用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占83.3%。

判断之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上升过快之势已现拐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加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供给保障程度较高,农产品尤其是2008年夏粮大丰收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等因素,总体判断,国内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总水平得到控制并不断收敛是完全可能的。在外部环境变化

与内部调控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即出口减速、消费持平、投资略降,总的增速略低去年,保持在10%左右。

判断之六:人民币加速升值下的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新困境。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据了解,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除人民币升值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加大,加上出口退税、土地等政策调整因素,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适应高成本期带来的调整压力难以抗拒。

(三)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104.6%。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产生一定影响。

1.经济增速减缓。“十一五”以来,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在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大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回落。

2.外贸出口受阻。我省是外贸出口大省,受次贷危机影响,— 27 —

美国市场需求疲软,2007年5月起,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从年初的51.9%降到年底的1.8%。2008年第一季度,美、日对江苏进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乎为零。2008年上半年,我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3.信贷难度增大。“十一五”以来,为落实“两防”任务,央行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目前已达17.5%。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省投资增长有所放缓,截至2008年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比“十五”下降5.4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消费增长滞后。近年来,虽然居民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费率却一路下滑,2007年降至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较低的居民消费率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5.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省比例偏重的工业结构受到较大制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也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为7132家,亏损面为1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5亿元,增长56.5%。

6.收入分配降低。江苏出口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

加值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受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全省新增2160家纺织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1066家纺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停止出口。企业生存艰难,职工收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省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呈逐年走低,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江苏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消费预期,将带来制约影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纵观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在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适时做一些政策上的微调,“一保一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共生并存、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外因素相互传导和影响增强等新情况、新矛盾,但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不足以扭转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大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

价过快上涨”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把保经济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保持经济快速有效增长,才能最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出口增长回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保”与“一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力争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千方百计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在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在调增信贷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微调”的有利时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出口带动型、技术密集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生存困境,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十一五”中后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者是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和激活消费,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二)全面提升“四沿”产业带的整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

1.沿海经济带,走港口建设与临海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海地区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要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规划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服务中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地和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带。突出连云港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海新城和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黄海大港,全面增强区域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

2.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后一个时期,沪宁沿线要以提升经济功能、提高产出效率、打造国际级总部企业为基本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优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先进制造基地,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沿江基础产业带,走先进制造与现代物流相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后一个时

期,沿江地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石化产业布局,走提升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走资源加工与生产制造并重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资源加工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全力承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非金属资源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注重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接纳南北产业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有效途径,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抢占现代产业发展先机。以扩大总量、改善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生

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服务外包国际化、旅游产业品牌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形成15个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达到40%以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学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健全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业链延伸配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重点培育1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100个自主创新型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江苏建成人才高地、创新基础和创业福地。

3.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太湖水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等五大工程,切实完善监测、统计、责任、监督四个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大力提升外经贸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改变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十一五”后半期推进经济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主要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知识、技术要素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转变出口企业靠以廉取胜、靠中低端、低附加值产品打天下,靠拼消耗、拼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抢占国际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大幅提升出口利润空间,以更好地应对诸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2.加快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

加速转移的机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尽快提升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总体水平。重点是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3.加快形成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对美、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市场走势和技术、环保等新要求、新规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功能、规范贸易秩序等措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开拓东盟、南亚和南美市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降低国际经济波动对江苏出口增长的影响。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海外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支持企业在五个方面加快“走出去”: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到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营销顺畅的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三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及独资等形式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开拓国外资

本市场,做强做大企业。五是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跨国公司、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五)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康建设成果。

“十一五”中后期,要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全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1.把富民作为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和最过硬政绩。进一步解决好经济总量大而老百姓不够富的矛盾,尤其是要在大力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上狠下功夫。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收入正常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和创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把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

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中后期,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2.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鼓励民营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加快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分配政策,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基层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渠道不广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业务运转高效、监督管理完善的省、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微观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强的金融保障。推进农村金融和信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加快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分配制度、公共政策和地方法规,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发展评价、民生净福利指数、收入分配监测和就业失业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综合评价体系,使民生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七)全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江苏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江苏长远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新阶段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由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市化格局,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屏障,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切实保护。

1.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省、市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2.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起步时期,开好头、起好步意义特别重大。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力争在“十一五”中后期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架构。

3.突出主体功能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沿海、沿东陇海和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定范围,加快构建省域内“三大战略”格局,即“四沿”生产力布局战略格局、“两线三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基本农田”为保护重点的农

业战略格局。

(八)实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开展科学评价考核,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苏发〔2008〕13号)为指导,制定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细则,明确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计分方法等,形成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体系“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每年对全省各地科学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纳入到对各市的考核工作中。二是适时完善修订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好考核监督。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履行这项职责,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严肃考核纪律,强化考核责任,保证公平公正。

主题词:规划

“十一五”△

评估报告△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41 —

2008年12月8日印发

第三篇: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十一五”是苏州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水平,逐步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两年多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苏州”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着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椐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规划(2008)410号文件的要求,苏州市从2008年5~6月对《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了评估。评估采取条块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专题座谈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等方式,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各市(县)区政府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各项评估工作。

一、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

据调查,《苏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符合苏州发展实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的20项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较好,规划实施成效显著。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0.9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5.7%。按户籍人口计人均GDP超过91300元,预计2008年人均超过10万元。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完成增加值1970.03亿元,占GDP比重达34.6%,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苏州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运量达180万标箱,软件业年销售收入、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超过250亿、400亿和600亿。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昆山花桥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区。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加快,累计培育命名特色产业基地58家,基地公共服务平台20个。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地、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突破400亿、500亿,2007年达541.82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张家港、常熟、昆山等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位。

(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双向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优化整合存量国有资产,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不断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规范高效的审批运作机制。实施市、区两级环卫体制改革,开展改制企事业单位专项清查和破产企业清算工作,妥善解决企事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2006~2007年境内外成功上市企业14家,1家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4家实施再融资,共募集资金137.5亿元。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私营个体经济年均净增注册资本近600亿元,累计超过2960亿元,上缴税收、完成投资比重已占全市总额的三分之一。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18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189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超过81%和55%;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新增中方企业境外投资1.4亿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2.8亿美元。对内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年引进内资外地注册资本464.6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参与中西部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新步伐。

(三)投资结构逐步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强化规划导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服务业投资完成113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1%。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占比达45%,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6年以来,已建成苏州科文中心、沙洲电厂一期工程、500千伏苏州西变电站、太仓港二期、东南环立交、南环路东延及独墅湖隧道、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长江大桥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平江、沧浪、金阊三个新城、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轻轨一号线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公共交通系统高标准建设,苏州区域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首批市级示范村基本建成,第二批示范村加快建设,农村区域化供水入户率和水冲式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超过90%,到2007年底,累计53%的镇建成国家卫生镇、67%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四)创新环境继续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试点区,苏州科技城微系统园、高博软件学院如期建成,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和苏州大学科技园启动建设。2007年末全市已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27个,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9个,累计认定省市级外资研发机构190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已达1.7%。2006~200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9家,引进各类人才20万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省首位。教育现代化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85%的小学、初中达到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农村村小100%通过市级现代化评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文化强市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艺剧目创作精品迭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健身设施和健身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千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覆盖面达到9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率先完成新一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十五分钟健康圈”基本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7.7%。改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五)富民工程取得实效,社会保障水平国内领先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年均增长1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年均增长超过14%,收入水平分别居长三角十六城市的第1、第6位。2006~2007年新增面向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29万个,2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8%,比2005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覆盖面均达98%以上,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逐年递增。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负担水平降至国际公认合理水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达210元,人口覆盖率达96.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分别提高至320元和200元。城乡医疗救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公开交易制度和工程建设用地定额控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严控新上高能耗项目,突出重点行业和能耗大户节能降耗工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实施一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两年来,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削减2.03万吨和4.22万吨。重点治理太湖、阳澄湖出入湖河流和京杭运河污染,健全省、市、区交界地域协同治污机制,落实县级市、区交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制,水体质量有所改善。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4.8%,其中市区超过81%。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专项行动,强化水质监测,确保饮水用水安全,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99.83%达标。实施“蓝天工程”,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餐饮业油烟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逐步得到治理。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逐步深入。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太仓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吴江市通过国家技术核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2007年,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3,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26天。全市拥有环境优美乡镇占全国总数的9%,省级生态村占全省总数的50%。市区和常熟、昆山、张家港市被列为首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市。

二、主要工作措施实施情况

2006年以来,苏州市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采取各种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让全体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注重规划导向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加强各类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一是编制实施《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等15个重点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以规划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两轴三带”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沪宁东西发展轴和苏嘉杭南北发展轴成为苏州未来经济集聚成长、快速提升的主轴线和中枢系统,沿江、沿湖和沿沪浙三条产业带成为发展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接轨上海、对接浙江的主要区域。二是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召开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会议,建立规划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网络,组织专题培训,加强对上衔接与争取。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试划市域主体功能区,推进太仓市的重点开发,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的优化开发,实现市域空间的结构优化和开发效率提升。三是出台《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根据国家、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实施产业鼓励、限制、禁止、淘汰等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和集聚集中。

(二)实施“四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重点落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2006年4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制订并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即“苏州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 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每个行动计划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及工作目标任务。各牵头部门认真承担总协调职责,每年年初对行动计划进行分解落实,分解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落实工作职责,平时进行跟踪分析,年终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四大行动计划”针对性强,抓住了苏州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改革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制定对各市、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的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和实施细则,建立了涉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质量的4大类36项指标体系。根据市人代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各地区综合考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量化指标,分进行目标考核。逐年进行考核指标的调整和修订,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来引导转变政绩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切实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该考核体系充分肯定不急于求成,致力于长远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绩。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充分倡导把改善民生质量,提高全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四)优化改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苏州的发展环境。一是以重点项目实事项目为抓手,抓好硬环境建设。2006~2008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12项,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一大批交通、港口、能源、水利、市政以及社会事业设施项目的高标准建设,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苏州区域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同时,每年安排18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意义政府实事项目,集中力量为市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强化政策推动,改善政策软环境。重点在人才引进、自主创新、现代农业、技术改造、名牌产品、软件产业、服务外包、文化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细化各类鼓励政策,设立专项引导资金,落实多项支持措施,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三是建设法治政府,改善服务软环境。强化依法行政,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打响“文化苏州”品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三、规划实施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主要问题有:

1、物价涨幅较大,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受国际输入型、成本推动型影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至近年最高水平。2007年我市CPI上升4.2%,今年上半年又上升7.3%,居民食品支出增长较多。同时,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上升,企业生产成本普遍增加,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2、外来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城市管理难度。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简单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惯性大,用工需求高,低文化、低技能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我市。2007年末全市外来登记流动人口达586万,比2005年底增加207.8万,而大专以上学历引进比例不到10%。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给我市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治安管理等带来了巨大挑战。

3、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服务业占GDP比重、服务业引进外资比重均列全国20个大中城市倒数第1。服务业大项目少,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超过90%,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还未形成集聚效应。现代服务业投资少,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从而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期末完成预测

根椐“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完成情况和当前发展态势,我们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预期目标进行了预测,到“十一五”期末,预计除恩格尔系数等个别指标完成有难度外,绝大部分指标均能完成规划目标(详见评估指标汇总表)。

——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预计呈前高后低态势,五年年均增幅达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可比2000年翻两番。“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4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将超过35%,城市化水平达70%左右。

——社会进步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规模达1000万左右。

——人民生活目标:“十一五”期末,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可能将接近40%,完成规划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均能超额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4000元,两者收入比保持在2倍左右。

——资源环境目标:“十一五”期末,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要达到90分的目标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其余指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左右,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预计均能下降15%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万公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但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指标需要由省里进行详细计算并核定,由于新增产能和外来人口增多等因素,要完成省下达的五年分别下降20.1%、24.9%的目标有难度。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指标汇总表

指 标2010年

目 标2007年

实 绩2008年

预 计2010年

完成预计

经济

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2左右1612以上完成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比2000年

翻两番91346101028完成

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

1个百分点34.636完成

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5以上3334完成

5、城市化水平(%)70左右65.667完成

社会进步

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71.8完成

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5354完成

8、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99898以上完成

9、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997.798以上完成

10、常住人口总规模(万人)1000882930完成

人民生活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完成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30完成

13、恩格尔系数(%)3537.938有难度

资源环境

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0.9630.92完成*

15、COD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8%以上11.980311.5完成*

16、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以上20.119.0完成*

17、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2121.721.7完成

1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74.878完成

19、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4.244.7完成

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9086.387完成

注:1.带*的节能减排指标每年完成数需由省里进行核定;

2.如按省下达的“十一五”期间COD下降20.1%、二氧化硫下降24.9%的目标,则有难度。

五、推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建议措施

从评估情况看,要全面完成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大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调节“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和激发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思想解放、规划导向、产业提升、人口调控、节能减排和富民工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梁保华书记“不能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能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能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开拓进取,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实事求是地寻找苏州的发展差距,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注意学习了解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并从中汲取创新智慧,不断在解放思想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在解放思想中形成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提升规划地位,创新实施机制

提高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有权部门审批通过,各级政府、公民、企业法人都要认真遵守、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类规划、计划要进一步做好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努力使规划计划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科学确定我市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编制苏州市区等6个空间功能区规划,按照上级确定的开发强度等要求,细化具体功能分区,落实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等比例、范围、布局、开发时序和对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划安排和审批项目。依据规划布局各类项目,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和区域集中度,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抬高准入门槛,加快产业升级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形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走出去”步伐,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产业准入的用地、节能、环保、技术、用工等基础条件,倡导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二、三产项目,提高经济素质。以“五个一批”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大对重点集聚区、重点企业的支持与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服务业知名企业,促进服务业量增质升。突出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发展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依托产业优势,探索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来苏设立区域性功能型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在我市发展营销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保障基本粮油、蔬菜副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屏障。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各类人才在生产科研一线创新创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通过创造专利技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改进调控方式,提升人口素质

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外来人口流向,提高流入人口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规范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引导外来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提高收入水平。优化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布局,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民工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继续为外来人口中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培育外来人口正确的生育观,切实保障外来人口中妇女儿童权益,逐步将是否遵守国家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免费义务教育等前置条件,以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抓好专项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外来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试行区域性外来人口总量控制计划制度,严把劳动密集型项目审批关,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规范化管理,加大企业集宿推广力度。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出租房、再生资源回收、无证流动摊贩和社会治安等的综合管理,适度提高生活成本,依法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流入人口的文明素质。

(五)狠抓重点领域,实现节能减排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突出抓好生产和建设两大环节,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围绕节能目标,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特别是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耗能大户的节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建设,认真抓好大型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污染物总量削减控制,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六)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富民步伐

坚持就业与创业并举,社会保障与援助救济并重,统筹推进富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抓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力争最广大社区、村建成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加大免费培训力度,提高城乡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善创业条件,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的市民进行创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将农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实施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减轻参保人员负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水平,并逐步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过渡。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关心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等困难家庭生活,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四篇: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全文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全文 2008-12-24 12:28:20 来源: 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二十四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作的国务院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

——2008年12月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平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

一、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十一五”规划《纲要》后,我们加强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2007年底提出了进展情况报告。在此基础上,依据人大常委会监督法有关要求,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对《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

一是及时组织部署。为扎实有序开展评估工作,年初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对象、方法、组织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组织有关部门和各地区按分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二是确定评估重点。为使中期评估成为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将评估重点放在《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实现情况、重点领域任务进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增强对后两年规划实施的指导作用。

三是开展第三方评估。为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采取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三家机构,分别以各自的独立视角开展了第三方评估。

四是广泛听取意见。为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看法,我们深入基层进行了实地调研,向专家、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问卷调查,召开了有关方面的座谈会,并向全国人大财经委作了专题汇报,及时接受指导。评估报告稿形成后,还召开了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会议,听取咨询意见。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提交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第三方评估报告、问卷调查报告的摘要等,一并提交本次会议,供各位委员审议时参考。

二、《纲要》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 1

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纲要》实施总体进展情况是好的。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看,《纲要》确定的22个主要指标大多数达到了预期进度要求。14个预期性指标中,反映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10个指标完成情况达到或超过预期,反映经济结构的4个指标中,除城镇化率达到预期外,其余3个指标完成情况低于预期。8个约束性指标中,除森林覆盖率指标因缺乏数据难以准确评估、节能减排2个指标进展相对滞后外,其余5个指标均好于规划要求。

——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前两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高于规划预期,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国务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呈现比较平稳和适度回调态势。两年半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028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67%;转移农业劳动力2166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4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的规划目标以内。前两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3.1%,总体保持稳定。但今年前4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较快,随后连续7个月涨幅回落,物价总水平出现波动性变化。前两年货物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775亿美元和2618亿美元,国际收支仍不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前两年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2005年持平,与五年累计分别提高4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相比,进展较慢。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49%,两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与五年提高0.66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有一定差距。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东中西部开始出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局面。城镇化快速推进,200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4.9%,两年累计提高1.9个百分点,快于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

——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两年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完成目标的53%;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02,达到规划预期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前实现目标;节能降耗目标进展滞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5.38%,完成规划目标的26.9%。

——可持续发展方面。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132129万人,年均增长5.2‰,控制在年均增长小于8‰的目标以内;全国耕地面积1.217亿公顷(18.26亿亩),年均减少0.1%,控制在年均减少不超过0.3%的目标之内。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进展相对滞后,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1.57%和0.99%,2007年两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下降,分别比2006年下降4.7%和3.2%,两年完成规划目标的32%和22%。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2007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比2005年提高0.2年,实现规划目标的40%。截至今年6月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1亿人,实现规划目标的7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两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8.4%,均高于年均增长5%的规划预期。

从重点领域任务完成情况看,《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三农”工作得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连年丰收,2007年总产量达到10032亿斤,今年又有望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优质化率进一步提高,2007年四大粮食作物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3%,比2005年提高9.7个百分点。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大幅增加,“十一五”前三年预计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年均增长26%以上,总额已超过“十五”期间的总和。农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大幅增长。培养新型农民取得较大进展。农村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产业规模和出口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振兴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进展加快,大型成套设备国际竞争力增强,2007年产业规模居世界第四位。能源工业结构有所优化,石油天然气工业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交通运输、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发展加快,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新

型业态蓬勃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三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7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有所缩小。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重要矿产资源、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联合重组进程加快,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就业状况改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效显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积极推进。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地位得到强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也在积极有序推进。研究制定了一批促进重点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区域规划。

四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大。通过建立节能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制定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能耗降幅呈现逐年加大的良好势头,前两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1.79%和3.66%,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2.88%。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二氧化硫排放,以城镇及造纸行业污水处理为重点大力削减COD排放,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开始出现双下降。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展开,能力不断提高。

五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前两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增长18.7%和23.5%。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近四分之一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56.9%,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有48.3%来自企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依托行业骨干企业新建了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了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确定的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稳步实施,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取得“嫦娥”探月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等重大科技成果。

六是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减少,规范完善了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经济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开始试行。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信行业重组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正在推进。推行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实施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转型在试点基础上将向全国推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近一半的省份出台了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提高。“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快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规模迅速增长。境外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领域不断拓展,与国内经济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

七是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通过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政府引导,健全市场调节机制,支持劳动者自主择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结构继续改善,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地区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差距明显缩小,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快速增长,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3.32%,比200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面持续扩大,今年6月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1亿人、2.5亿人、1.2亿人、1.3亿人和8450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已形成改革方案并广泛征求了社会意见。

三、《纲要》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新挑战

《纲要》实施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后两年规划实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从需求结构看,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2007年投资率仍高达42%以上,消费率进一步降至48.8%,外贸依存度高达66%以上。从产业结构看,工业增速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近两年,工业增速都在13%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2.2%提高到2007年的43%,其中,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69%提高到70.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服务业就业比重均未达到预期要求。从要素投入结构看,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投入带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二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带来水质、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节能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形势更加严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三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还不到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垄断行业改革总体推进缓慢,竞争性市场格局尚未形成;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进展不快,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不能满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难以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此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也需要进一步加快。

四是社会建设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收入分配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城乡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做实个人账户进展缓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有待完善,城乡间、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事件时有发生。

规划实施所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是后两年规划实施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和调整时期。我国对外依存度已相当高,外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调整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和金融安全等方面受到影响。加之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经济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伴随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就业、“三农”、节能减排、金融领域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可能会进一步显现。这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构成了新的严峻考验。

四、推进《纲要》实施应采取的举措

进一步推进《纲要》顺利实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关键是要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围绕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更好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

取得新进展,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以扩大内需为着力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后两年,有效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要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集中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支持“三农”、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结构优化、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最关键的是要继续增强消费这一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支撑。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定消费预期,提高即期消费水平。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要稳定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继续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结构为着力点,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国际市场收缩、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全面加剧,使我们不可能再走依靠低成本优势推动数量扩张的老路,必须紧紧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延伸,逐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要加大融资服务和技术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利用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把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善城乡结构的两个重要“抓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尽快发布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三是以资源要素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要素价格未理顺、财税体制不完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促进企业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生产方式。同时,通过理顺要素价格、调整盈利预期,扭转资源在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过于集中的态势。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形成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和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一些地方盲目大上工业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的势头。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深化税制改革,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四是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继续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发、推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技术,继续做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土地、水、草原、森林、矿产等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节能减排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对于《纲要》提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的全面完成具有关键意义,各级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强化法律实施和监管,加强行政问责制,坚决打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攻坚战。

五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着力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完成《纲要》提出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任务。后两年,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加快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经济减速带来的农民工失业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的相互衔接,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加快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办

法,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对受灾群众、困难群众等的社会救助。继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多渠道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等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背景下的五年规划,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红线的五年规划,是首次用约束性指标来强化政府责任的五年规划。两年多来的实施情况表明,《纲要》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正确的,规划实施总体上是顺利的,未来两年的任务也是相当艰巨和繁重的。

在巨大挑战面前,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继续推进《纲要》顺利实施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物质和技术基础,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就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较好地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与此同时,我们要着眼长远,及早对后两年难以有效解决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包括能源资源利用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空间开发结构优化问题、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城镇化健康发展问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凤冈县人民政府(2009年7月15日)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较好,绝大部分按照进度要求有序推进。

(一)预计可提前完成的规划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1%,到2010年达19亿元。2008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比2005年增长47.5%,年均增长12.9%。2009年预计增长12%,总量将突破20亿元,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呈加快发展趋势,预计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1倍,年均增长将超过12%。

2.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比2000年翻1.15番。2008年完成人均生产总值4119元,比2000年翻1.1番;预计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4660元,比2000年翻1.3番,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可望达到5000元,比2000年翻1.4番。

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0%。2006—2008年,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6.8%,后两年预计增长12%以上,可提前完成五年规划年均增长10%的目标;2006—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5%,提前两年完成年均增长10%的目标。总量上,200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205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89万元;2009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23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40万元。

虽然财政增收速度超过预期目标,但财政支出压力也随之加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加之偿还欠债和支付项目建设匹配资金,收支平衡压力更大。如200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89万元,增长36.2%,但财政总支出达到63047万元,比上年增长47.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7.9%,教育支出增长54.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0.1%)。

4.工业总产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5%。到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3173万元,比“十五”末翻了1.1番,年均增长28.7%,提前两年实现了规划目标。

5.规模工业增加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20%以上。前三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5%,尤其是2008年增速达到41.5%,突破1.1亿元。2009年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将增长25%以上,达到1.3亿元,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3%左右。2006—2008年年均增长18.3%,从量上看,2008年完成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09年预计达到6亿元以上,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

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7%。2006-2008年年均增长11%,2008年达到8840元,2009年预计达到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6%。200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从总量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2009年预计突破3000元, 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

8.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为45%,随着“天保”、“人工林”、“长防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到200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3.7%,比“十一五”规划高出8.7个百分点。

(二)预计可以完成的规划目标

1.农业总产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5%。到200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6918万元,比2005年增长18.2%,年均增长5.7%。今明两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能够确保年均增长5%的水平。

2.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08年全县人口自增率由2005年的6.17‰降低到3.06‰,总人口425178人。按照目前人口自增率增长的趋势测算,总人口可控制在44万人的目标值以内。3.城镇登记失业率。规划目标为控制在4.3%以内。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8%以内,今明两年,随着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等政策的实施,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到“十一五”末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可控制在4.3%以内。

4.城镇化率。到200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1.3%,比2005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今明两年,随着县城建设的稳步发展,工业园区的加快推进和乡镇集镇扩容建设,到2010年城镇化率可以达到35%。

5.污水处理率。规划处理目标为6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2730万元,日处理污水能力6000吨,该项目已于2009年5月动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投用,建成后污水处理率可以达到65%以上。

6.节能减排指标。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实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能控制在目标值内。

(三)预计难以完成的规划目标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划处理目标为90%以上。我县垃圾填埋场项目总投资1926万元,日处理垃圾60吨,建成后的垃圾处理率可达到90%以上。但目前该工程因选址问题,今年难以动工建设,明年建成投用的难度也较大,预期目标难以完成。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1)农田水利建设。到2008年底,共实施烟水配套工程三期,完成总投资6815万元,修建小水池937个、小水窖100个、整治山塘41座、渠道223千米和管网建设1123千米。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工程,解决了11.16万人的饮水困难。湄凤余灌区、4座病险库治理顺利实施。投资1.9亿元的河头水库工程已列入国家建设规划。

(2)农业生态建设。三年来,以实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为重点,共造林115000多亩。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全面启动,工程涉及8个小流域,治理面积50.41平方公里,总投资340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分三年组织实施,建设内容有水保工程、坡改梯、牧草种植、林业工程、茶叶种植等。同时还对“十五”期间实施的退耕还林进行了补植补造和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共完成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 15048口。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1)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稳粮、强茶、壮烟、兴畜、重特”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在18万吨以上,发展有机水稻5000多亩。茶叶产业规模壮大,知名度提升,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5万亩,产值2.12亿元,比五年规划面积15万亩增加了3万亩,提前两年实现了规划目标。茶叶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在近几年获得国家级金奖24个、银奖7个的基础上,最近在省委、省政府举办的“贵州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中,我县选送的“凤冈锌硒茶”、“春江花月夜牌明前毛尖”、“绿宝石”三支茶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占全省名茶近1/3,全市名茶的3/4。优质烟基地地位得到巩固提高,2008年全县收购烟叶14.7万担,10年来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生态畜牧业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实现畜牧总产值3.65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1%。辣椒、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2)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三年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茶叶、精米、油菜、生猪、烤烟、家禽等产业化经营,逐步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引导企业推进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正在搬迁扩建的食物油脂厂,建成后年增加7.5万吨加工能力;兴阳米业公司成为全省最大的有机米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贷款扶持和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引进了黔风茶业、万发蚕丝厂等,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订单输出”。三年来共培训6万多人,转移输出10多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6.5亿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4)扶贫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针对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顺利推进。200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370万元,完成整村扶贫一类镇1个(土溪镇),二类乡4个(王寨乡、新建乡、石径乡、天桥乡),三类镇4个(花坪镇、永和镇、永安镇、绥阳镇),共实施项目示范点171个,受益人数7万余人。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改革,实现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出台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办法,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农村市场不断开放。加快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规范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改革,探索农村农业保险。成立了农业发展信用担保中心,为推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关于新型工业化建设

“十一五”以来,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县城生态在机工业园区启动实施,《凤冈县有机生态型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通过市级评审,组建了工业园区筹委会,搭建了机构和平台,被市政府列为市县共建工业园区,为加快生态工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省级重点项目年产60万吨水泥厂已于2009年6月28日点火运行;黔风、春秋、寸心草、仙人岭等一批新老规模茶叶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年产20万吨的凤冈净宇生物有机肥厂即将建成投产;油脂厂整体搬迁和新厂规划建设正按协议督促落实;兴阳米业、神农米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3个米业商标被授予全省“放心粮油”称号;新能源开发项目竣工投产;8家整合煤矿正在全面建设;碳酸钡项目完成环评和选址;各类乡镇企业发展加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三)关于以城建和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1亿元,占总投资的6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6亿元。

1.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坚持以县城扩容和提质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一是《凤冈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获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邀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11个乡镇集镇发展规划通过市级评审,26个重点村规划编制有序进行。二是完成了凤凰广场、步行街、龙凤大道、星港湾等市政工程,城北客运站、县城兰球馆、县城南部新区供水、县城平安工程有序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县城区重点实施了兴阳花园、金苑小区、广湖雅居、石景小区、金久小区、望湖小区以及步行街和星港湾等商业住宅小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按计划实施。四是全县“三创五治”和“整脏治乱”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五是乡镇集镇和农民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创建“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41个,受益2.1万人,完成黔北民居513栋,完成第一批农危房试点235户,第二批1027户已全面动工。村庄整治力度加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三年来,交通项目共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以县际公路、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和乡镇客运站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杭瑞高速公路凤冈段建设前期筹备工作有序推进。“8”字型公路网络和一小时经济圈骨架网络提前三年完成,“一横一纵五联线”路网构架基本实现,全面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完成通乡油路102.7公里、通村砂石路646.5公里,通村水泥路76公里。到2008年我县拥有省道公路41.5公里,县级公路187.3公里,乡级公路103.2公里,村级公路1494公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

3.电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年来,完成无电村、无电户等电网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投资1亿元以上,抗冰保冻、雪灾加固、无电村建设等电力工程顺利实施。邮政、电信、移动、联通、网络等通信业快速发展。新建农村通讯基站100余个,通讯网络覆盖村村寨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和14个乡镇站点建设全面完成,县、乡数字电视平移工程提前三年完成。

(四)关于第三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旺盛,《凤冈县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有序实施,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快速推进,永安田坝村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旅游宣传和推介力度进一步加大,在第二届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会上,凤冈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同时,完成了玛瑙山古军事洞堡综合开发规划,“黔羽枝”古生物化石保护得到省级高度重视。

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物流、餐饮娱乐等健康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税收1470万元。

(五)关于社会事业建设

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兑现,“两基”迎“国检”深入推进,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高中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凤冈中学成功申报为省级示范高中。县职中申报为省级重点职校,正在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重点职校。民办教育和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工作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6.65%,城镇居民参保率达71%。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通过省级验收。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县医院和部分中心乡镇卫生院正在实施规范化建设,14个乡镇卫生院和69所村卫生室全面建成,医疗巡回服务广泛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两个确保”和城镇低保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文明丧葬新风尚正在全县形成。农业普查全面完成,经济普查有序开展,统计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三关”工程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工作发展规划落实较好。《凤冈县志》修编、科技事业、气象服务、档案管理、老年工作、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全面推进。

(六)关于依法行政建设

深入实施县委“三化五能”党建工程,严格执行政府“三问”责任制,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廉政责任制,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反腐倡廉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制定出台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五项制度”。“五五”普法全面开展,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切实加强政府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审计、监察力度,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得到及时纠正。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三、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调整的规划指标 通过对“十一五”规划实施前三年和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充分体现了《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预见性,体现了规划编制“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个别规划指标不能如期实现。因此,特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对以下规划指标进行审议调整。

(一)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目标调整为36∶38∶26。2008年,全县经济结构比由2005年的49∶12∶39调整为40∶16∶44,实现了一产下降了9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分别上升了4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结构调整逐渐趋于合理。但从二产的增幅看,三年才增4个百分点,虽然近年来工业发展增速加快,但总量小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在两年内要达到38%,需上升22个百分点,难度非常大。拟将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6∶26∶38。

(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为年增长25%,五年力争完成投资突破50亿元。2006年—2008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占规划目标的34%。预计2009年和2010年可完成投资18亿元。五年预计完成总投资35亿元,占规划目标的70%。拟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调整为35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四、确保规划目标完成的对策措施

(一)加速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以标准化为引领,以突出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为主要抓手,加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建设,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色名优绿茶基地县。实现“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的目标。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水稻、油菜、畜禽、辣椒等有机产品基地建设,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进一步强化烤烟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力争烤烟产量稳定在16—18万担,巩固提升烤烟支柱产业。

二是突出发展生态工业。着力抓好六大骨干工业项目(年产60万吨水泥厂、年产100万斤“绿宝石”茶叶标准化体系生产能力建设和年产400万斤“春江花月夜”茶叶系列产品及配套建设、油脂厂全面搬迁、20万吨有机肥项目、8家整合煤矿、缫丝厂搬迁扩建和产品深度开发),提升壮大规模工业发展水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和统一企业入驻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确保2010年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型,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大力引进和发展符合我县产业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

三是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将湄潭—凤冈“百里生态茶园观光长廊”打造成国内最大的茶叶观光风景带的重要决策,全面提高以永安田坝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景区建设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集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中心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整体提升凤冈旅游品位。加强“黔羽枝”古生物化石保护和研究成果对接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同时,加快玛瑙山古军事洞堡、乌江流域凤冈段等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努力将凤冈打造成杭瑞和黔北高速大通道上的黄金驿站。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跨越发展的基础能力 一是夯实交通基础。按照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切实按照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发展规划,抓紧编制新一轮公路建设规划,积极配合做好杭瑞高速公路和黔北高速公路凤冈段建设的各项工作。积极申报326国道遵凤段和凤冈—余庆、凤冈至务川、正安、石阡等县际公路提等改造,尽快形成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抓住乡村公路养护费纳入国家统筹的机遇,健全县、乡、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调动乡镇、村、组建设和养护农村公路的积极性,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打破长期形成的低水平内部循环局面。抓住思林电站关闸蓄水机遇,抓紧申报建设河闪渡码头,大力发展航运事业,实现通江达海目标。

二是夯实水利基础。抓住中央和省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深入研究我县现代水利设施建设,科学编制符合我县跨越发展的水利设施规划,着力抓好河头水库、穿阡饮用水源保护、县城新老城区供水管网、龙潭河综合治理、病险水库治理、农村“三小”工程和安全饮水以及田坝旅游风景区饮水等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项目实施,加快实现人均0.6亩保灌田和人人享有安全饮用水目标。

三是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生活保障型用电向经济发展型用电转变,努力构建现代电力设施体系。2009年完成进化110千伏和土溪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2010年基本完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供电质量,增强电力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是提升城镇品味。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三张城市名片为载体,以建设生态文明城镇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创五治”和“整脏治乱”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镇品味,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努力把城乡建成绿色家园。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切实抓好集中饮水源保护,加大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认真抓好石漠化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以骨干公路、主要河流、重点村镇及茶区、景区景点为主的绿化、美化工程,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环境承载力,努力夯实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高度关注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使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别控制在目标值以内,确保计生创“国优”目标顺利实现。巩固提高教育“两基”成果,积极为“双高普九”创造条件,推进县职中、农村中小学改造、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抓好抓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巩固提高城乡参保率、参合率,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推进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继续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扎实抓好城乡低保扩面工作,切实保障群众最低生活水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完成“十一五”规划,仅有一年多的时间,根据分析,“十一五”完成目标既令人振奋,又有较大压力,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纵深推进“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凤冈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加速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高度关注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下载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