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辽宁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辽宁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省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编制、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十一五”重要专项规划。该规划自实施以来,在强化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基础建设,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保障《规划》进一步有效实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依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刚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辽发改规划【2008】425号)精神,决定对其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开展中期评估是“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必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使规划更大程度实施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累经验、以资借鉴。
对《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遵循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进行。评估期为2007年1月—2008年6月。鉴于该规划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的,中期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报告作为评估结果的总 汇,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二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建议和措施。
一、规划落实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中期预定目标,为全面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安全生产指标
1.总体指标:2007年底,全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32、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4.1,分别比2005年下降40.7%和30.2%,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年下降35%和25%的目标。
2.重点行业和领域指标:
煤矿:2007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2,比《规划》提出的指标2.77低0.57;
非煤矿山:2007年非煤矿山事故死亡138人,比2005年上升21.1%;
危险化学品:2007年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18人,比2005年下降11.1%,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烟花爆竹:2007年烟花爆竹事故死亡4人,比2005年下降20.0%,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建筑施工: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117人,比2005年下降4.9%,低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特种设备:2007年全省特种设备万台死亡人数1.35,比《规划》提出的指标0.8人高0.55人;
火灾:2007年火灾百万人死亡率2.4,比《规划》提出的指标4.2低1.8;
道路交通:2007年机动车万车死亡率6.38,比《规划》提出的指标10.0低3.62;
铁路交通(含路外):2007年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222人,比2005年下降51.1%,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民航飞行:2007年民航运输飞行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0,比《规划》提出的指标0.3低0.3;
水上交通:“十一五”前两年运输船舶重大事故率为67%,比“十五”期间重大事故率上升了109.4%;
农用机械:2007年农用机械事故死亡49人,比2005年下降26.9%,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渔业船舶:2007年万吨水产品死亡人数0.15人,比《规划》提出的指标0.8人低0.65人。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在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07年2月5日,省政府颁布实施了《辽宁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2007年11月30日,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实施了《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列入了2008年立法计划,年底将由省政府颁布实施;《辽宁省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已完成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即将上报省法制办和省人大;根据国家《矿山安全法》修改进程,将适时修订《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
2.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
全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执法队伍不断充实,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断加强。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省14个市、100个县(区、市)全部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省局组建了执法监察处,12个市、86个县(区、市)组建了执法队伍,1175个重点乡镇(街道)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部分行业主管部门补充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行业安全监管力量显著增强。
3.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
煤矿: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加强煤矿瓦斯、自燃发火、煤尘、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努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和企业 投入了21亿元,安排了460个煤矿安全生产改造项目,用于煤矿生产、通风系统及主要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改造,补充完善了瓦斯监测、抽放和防火系统,提升了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有效地预防了煤矿重特大事故;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两个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94期,培训各类人员2.4万余人;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大排查,加大了煤矿监察力度,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煤矿300余家,圆满完成了煤矿关闭任务。
非煤矿山: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各市局和省直相关部门开展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1571家,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组织开展了安全标准化活动。制定了《辽宁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企业考评办法》和《辽宁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企业考评工作细则》,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了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其中12家企业获得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616家获得了省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称号;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两年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6378 个,撤销 223 个。
危险化学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设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实施细则,严格按照程序、标准颁发许可证。目前,全省1250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1272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取得经营许可证,依法关闭不合格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41家;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和隐患大排查。制发了《辽宁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实施方案》和《辽宁省化工、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了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范围、重点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据初步统计,仅去年全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和化工、烟花爆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共发现各类事故隐患9515项,其中8431项已经整改完毕,投入整改资金1.22亿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烟花爆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完成了93家经营单位销售许可证审查和换发工作;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烟花爆竹生产和经营单位产品质量抽检工作,销毁了部分不合格产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整顿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依法关闭不合格生产企业2家,注销29家,其余30家,将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年底前全部退出。
民用爆破器材: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优化民用爆破器材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制定了重组整合方案,组织召开了整合工作会议,引导企业在平等、自愿、互利条件下实现整合。经过优化重组,生产企业由原来的35家整合成9家,关闭16家;强化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督促指导企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组织开展了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估、建档、申报工作,对生产、储存、运输、配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的地方采取重点监控,有效地预防了各类事故。
建筑施工:完善了建筑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辽宁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辽宁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辽宁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和《辽宁省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建立了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活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合格率和施工现场优良率稳步提高。强化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
特种设备:强化了特种设备监管制度建设,提高了现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加强了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两年来,培训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0万人左右,提高了公众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消除一般事故隐患2303个、重大事故隐患512个,处罚特种设备非法制造21起、非法安装108起、非法使用872起,确保了特别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积极开展隐患治理与排查工作。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组织企业开展了隐患治理排查工作,已排查出各类隐患6570项,整改4511项,其余已列入治理计划,挂牌督办,跟踪治理,有力地推动了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完善了电力突发 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组织部分电力企业和用户开展了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演练;大力推进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组织召开了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会议,完成了17家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工作。
消防安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省消防工作委员会,与市、县(区、市)、乡(镇)政府层层签订了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形成了完善的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体系;积极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定了《全省推行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和12类单位场所建设标准,明确了“三规范”、“四完善”、“四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组织召开了全省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会议,全省有5000余家单位实施了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层次和水平;深入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为重点,实施不间断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减少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火灾事故;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紧紧抓住企业、学校、农村、社区、家庭五大阵地,利用春防、冬防、“六一”、寒暑假、119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
道路交通: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两年来,深入运输企业、学校、乡村,组织开展集中宣传8.9万余场次,提高了公民交通安全意识;认真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两年来,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552.6万次,全省道路交通行车秩序明显好转;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有7个县(市)达到优秀管理等级,16个县(市)达到先进管理等级,3个市被评为全国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成绩突出的100个县区。
铁路运输:强化了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铁路运输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铁路运输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管理与监控,提高了铁路运输安全综合防范能力;加快了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安全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改立交道口工程,无人监护道口改有人监护道口。两年来,新建平改立道口42处,无人监护道口改有人监护道口72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了事故隐患超前防范。
民航飞行:完善了民用航空安全监管制度。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决定》和《航空隐患监控实施办法》;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管理机制,实现了安全管理由“局部到整体、个人到系统、事后到事前、开放到闭环”的转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按照民航总局统一部署,针对机场控制区秩序混乱、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薄弱、违规运输危险品、飞行冲突等问题,采取了跟踪监督、督促整改的办法,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了隐患监控档案,组织开展了隐患治理工作,其中大连机场投入750万元安装了飞行区安全防范系统,解决了机场围界高度不符合民航技术标准问 题。
水上交通:完善了法规体系建设,颁布实施了《辽宁省渡口渡船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水上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逐步建立了水上安全长效机制,促进了全省水上运输健康发展;强化了搜救应急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了水上交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性能优良、具有水上快速救助能力应急救助船舶,提高了应急反应效能和水平。
农业机械:分解量化了农机安全指标,与14个市签订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农机安全目标管理体系,落实了农机安全管理责任;配合省法制办完成了《辽宁省农用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起草、调研和征求意见;组织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活动,重点检查了农机登记、检验、无证驾驶,有效地预防了农机事故。
渔业船舶:完善了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制度。先后印发了《辽宁省海洋渔业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对中小型渔船作业人数实行安全定员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了渔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新建了培训基地,添臵了培训仪器、设备,每年培训职务船员1万余人、普通船员8000余人;强化了船编队生产组织形式。目前,已组织渔船编队生产2000余组,参与编队渔船20000余艘,提高了渔船防范海上事故和自救能力;加强了渔业船舶及其船用产品、渔业生产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测检验,提高了渔业船舶安全保障能力。
4.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在省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投资2200万元购买了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原商学院7660平方米教学楼用于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业务用房,并申请了房屋整体装修改造资金915万元,用于房屋整体装修改造,满足中心工作需要。组建了省局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完成了特种设备标准安全技术和化学危害分析与处理技术两个重点实验室建设。非矿山和职业危害两个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实验室将按照国家总局统一部署如期建设到位。
各市局、部分县(区、市)局组建了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备了相应人员和设备。全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目前,全省有25个甲、乙级安全评价机构,3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31家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满足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5.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建立了全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组织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完成了4752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督促指导企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对重大危险源运行情况开展全过程动态监控,定期检测、评价重大危险源有关设施、设备,设臵安全警示标志,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了事故防范和处臵能力。
建立了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建档工作。投入10.2亿元,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消防等行业和领域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尾矿库、采空区、仓储区、公路危险路段、铁路道口、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治理。对尚未得到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予以公示,并按地区、行业领域进行分类,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到人,限期治理完毕,彻底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求制定隐患治理规划,做到责任、治理资金、保障措施、时限要求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6.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
向省财政厅申请了300万元建设资金,完成了省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两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两期工程共开发了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系统、事故隐患管理、铁路道口管理、应急救援信息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职业危害信息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中介机构管理、安全生产专家组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库、铁路道口GIS定位系统、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等15个模块。从系统投入运行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现正组织制定三期工程建设方案,经沟通协调,省财政厅同意分两年追加850万元资金,建设网络平台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视频会 议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墙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车通信系统等5个子模块。
7.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
强化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建设了2家一级培训机构、4家二级培训机构、25家3级培训机构,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共培训企业负责人39183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5101人、特种作业人员182059人、农民工147537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科技周”、安全普法、安全知识竞赛和创建安全社区等活动,有6个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级安全社区。同时,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开办安全栏目,广泛普及安全知识。
8.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省、市和部分县(区、市)局组建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两家非煤矿山救护队和11家区域性煤矿救护队,配备了相应救援人员和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
9.职业卫生
建立了全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登记系统,组织开展了职业危害普查登记,完成了8174户企业普查登记工作,基本摸清了我省职业危害现状;认真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强化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和验收工作,加大了职业危害源头治本力度;加强了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建设,全省有7个市局组建了职业卫生监管科(处)室,配备了相应工作人员和设备,给开展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了条件;组织开展了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了职业危害防治执法力度,重大职业危害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10.安全科技
制发了《辽宁省安全生产科技“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省安全科技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强了科技立项工作,有8项安全科技项目被列入年度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3项安全科技项目被列入省、市政府科技发展计划,获得经费支持。完成了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了我省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科技工作。大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在全省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推广了非煤露天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HAN阻隔防爆技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指标完成进度与《规划》确定的指标还有差距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 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机动车万车死亡率等4项安全生产约束性指标提前两年实现了《规划》目标;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中,有 9项指标实现了《规划》目标,1项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此外,虽然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指标与《规划》设定的指标相比上升了109.4%,但实际每年发生事故总起数与“十五”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非煤矿山和特种设备2 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进度不够顺利,与《规划》确定的指标相比有一定差距,后两年面临较大压力。
2.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尚未完全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 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街道)4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安全生产监管力量显著增强。但是,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县(区、市)、乡镇(街道)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经费不足、设施和设备落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与《规划》提出的“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到位” 还有差距,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和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监管需要。
3.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一是市局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由于受到建设资金制约,14个市局中只有沈阳和大连两市局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大连市局投入2800万元建设了市级安监 大厦和事故应急指挥平台,组建了集事故调查分析、培训教育、安全评价、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大连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其他市局仅组建了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与《规划》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进展不平衡。“十一五”期间,我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两期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期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节点将按照国家总局部署安排如期建设到位。但是,省安全生产监管局与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内网系统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重点监控对象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调度与统计数据库等数据库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和资金制约,目前尚未启动;三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全省现代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培训基地和100个县(区、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受到资金和人员配备制约,目前尚不具备启动条件,预计“十一五”期间无法如期完成。
三、措施和建议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臵,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抓实、抓好、抓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指标能如期实现。
2.要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 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规划》实施的契机,彻底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经费不足、设施和设备落后的问题,确保《规划》提出的“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到位”能够如期实现。
3.要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加快推进规划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工作任务,实现规划确定目标的重要保证。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出发,认清肩负的责任,履行承担的职责,按照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带动规划的全面落实。
4.要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经验教训,特别是对部分安全生产指标和重点工程项目确定过程中对其合理性论证不充分,对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导致部分安全生产指标和项目无法如期实现的责任部门要认真总结,以资借鉴,给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累经验。其中,对于确实能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尚不具备建设条件和资金的重点工程项目,应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可考虑纳入到“十二五”规则中。
第二篇:新罗区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推荐)
新罗区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06年1月17日,龙岩市新罗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实施《龙岩市新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加快构筑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在龙岩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中当好排头兵”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着力民生,着力民心,《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进展顺利,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
《规划纲要》提出我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22项。预计到2008年底,大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较好(详见附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7项指标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主要指标中期执行情况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2008年达129亿元,比增16.5%,总量完成规划目标(168亿元)的76.8%,三年均增长16.6%,高出规划目标(15%)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6.5:43.2:40.3调整为2008年的12.6:46.1:41.3。
2、财政总收入:预计2008年达14亿元,比增19.7%,总量完成规划目标(14亿元)的100%,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三年均增长24.6%,比规划目标(15%)高出9.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达7.8亿元,比增18.3%,总量完成规划目标(7.8亿元)的100%,提前二年实现规划目标,三年均增长22.8%,比规划目标(15%)高出7.8个百分点。
3、工业总产值:预计2008年达188亿元,增长30%,总量完成规划目标(260亿元)的72.3%,三年均增长22.8%,比规划目标(20%)高出2.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75亿元,增长40%,总量完成规划目标(240亿元)的72.9%,三年均增长34.6%,高出规划目标(26%)8.6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2008年完成75亿元,增长43.5%;三年均增长51.4%,累计完成投资159.8亿元,完成规划目标(5年累计120亿元)的133.2%,超出规划目标39.8亿元,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
5、农业总产值:预计2008年达27.5亿元,比增3%,总量完成规划目标(29亿元)的94.8%,三年均增长7.4%,比规划目标(5%)高出2.4个百分点。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008年达65亿元,比增18%,总量完成规划目标(84亿元)的77.4%,三年均增长15.5%,比规划目标(15%)高出0.5个百分点。
7、实际利用外资:预计2008年达11000万美元,比增69.2%;三年均增长60.7%,累计21800万美元,完成规划目标(5年累计1亿美元)的218%,超出规划目标11800万美元,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
8、外贸出口总值:预计2008年达15000万美元,比增76.3%;三年均增长46.2%,累计28534万美元,完成规划目标(5年累计2亿美元)的143%,超出规划目标8534万美元,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008年达16500元,比增11%,总量完成规划目标(16290元)的101.3%(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三年均增长14.2%,高出规划目标(8%)6.2个百分点。
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2008年达8020元,比增13.5%,总量完成规划目标(7900元)的101.5%(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三年均增长12.3%,高出规划目标(7%)的5.3个百分点。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综合能耗:预计2008年达4.3吨标准煤、下降8%,三年累计下降30.4%。
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预计2008年达12%,比规划目标(30%)低18个百分点。
13、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按计生,2008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5.92‰,大大低于规划控制目标(10‰以内);以当前人口规模及增长率推算,2010年全区总人口可以控制在49万人左右。
14、城镇登记失业率:2008年预计达3.19%,在规划控制目标(5%)以内。
15、森林覆盖率:2008年与规划目标持平,稳定在78%左右。
二、“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评估
“十一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全区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和“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前列”的战略部署,逐项分解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集聚合力,主动作为,努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禽、果蔬、竹木、花生、茶叶等“五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养殖积极性高涨,生猪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预计全区生猪存栏129万头,比增31.2%,出栏211.9万头,比增23%。土地流转工作不断深入,已落实土地流转面积4.6万亩,种植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工程,森华公司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生产线期正式投产,全区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9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年均增长3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45家。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持续提升,标准化养殖场达131家,养殖业对周边环境污染得到严格控制;9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7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城乡共建力度加大。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农村“六大员”队伍管理、培训和考评机制,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区直部门挂钩新农村试点、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共建和村企、居村共建等工作机制深入实施,革命基点村、边远山区自然村和灾后重建等“造福工程”持续推进,人财物等资源不断涌向农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严格落实,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和100个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农村水路、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家园清洁行动”、“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深入开展,袋装垃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广力度持续加大,农村饮用卫生水受益人口达到90%以上;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道路管养体制改革,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
培育新型农民成效显著。区、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及青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农民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2006-2008年新增转移就业15220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预计达6.66万人。
2、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
工业经济质量持续提升。立足本地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紧扣“质量、产业、载体、品牌、创新”五大主题,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4.2,同比提高43.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3亿元,增幅达137.2%。2008年1-10月份,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5亿元,比增54.15%,利税总额15.8亿元,比增45.7%,工业经济效益指数233.49,比上年提高43.21个百分点;3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49.2亿元,比增50%,销售率达97%,实现产销两旺。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促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达36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40家。
主导产业迅猛发展。预计2008年“125”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73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98.8%,完成规划目标(200亿)的86.5%,其中建材、煤炭、医药化工、矿冶四个产业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机械产业方面:以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机械、硬质合金、铸锻件制造等为主的机械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可实现产值38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00亿以上)的38%;建材工业方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可实现产值45亿元,完成规划目标(30亿以上)的150%,水泥生产规模预计达143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可达50.7%,建材企业均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农副产品加工业方面:森华加工100万头生猪冷却肉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产值27.6亿元,完成规划目标(35亿以上)的78.9%;煤炭工业方面:小煤矿联合改造步伐加大,煤炭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预计年产煤量可达480万吨,可实现产值21.3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2亿以上)的177.5%;电力工业方面:坑口火电厂一期、白沙水库电站等项目投入使用,预计可实现产值4.8亿元,完成规划目标(8亿)的60%;纺织服装业方面:以成冠纺织等为龙头的纺织业迅速发展壮大,预计可实现产值2.6亿元,完成规划目标(7亿以上)的37.1%;医药化工业方面:环保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全区规模医药化工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预计可实现产值16亿元,完成规划目标(15亿元以上)的106.7%;矿冶产业方面:资源利用审批制度有效落实,实现了“统一规划、合理布点、依法开采、有序利用”目标,预计可实现产值17.7亿元,完成规划目标(8亿元以上)的221%。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得到充分贯彻,招商引资、工业用地报批、土地征用、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止2008年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区财累计投入10.9亿元,开发工业用地8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累计竣工130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可新增入园企业60家,累计入园企业可达260家、投产135家,预计可实现产值65亿元、税收1.5亿元,其中机械产业产值预计可实现30亿元,占全区机械产业产值的80%以上。硬质合金园、紫金恒发循环经济产业园、光伏光电产业园、竹木产品加工园等专业园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引进硬质合金深加工项目3个。
品牌带动深入实施。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品牌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区域、产业产品、文化、工作和服务党建品牌争创工作扎实推进,中心城市的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二,被亚洲制造业协会评为“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并入选“2007年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区)”、“2008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2008年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洋畬、培斜、西安、溪南四个村荣获“中国特色村”称号。品牌创建与“125”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已获中国名牌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免检产品4家、省名牌产品17家、省著名商标19件,龙岩咸酥花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构建创新体系步伐加快,先后与省农科院、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建立协作关系。创新主体不断增多,“五大平台”(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条件共享、社会创业和创业融资)建设持续推进,“五个十”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截止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市级技术中心13家。
3、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中我区挂钩项目有效推进,城市路网等市政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龙长高速公路、赣龙铁路建成通车,龙厦铁路征地拆迁如期完成并全线动工,城区经龙州工业园通江山公路(含隧道)顺利通车,中心城市要素聚集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中心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城乡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环卫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工程顺利启动,环境卫生工作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经济逐步繁荣。城市功能聚集不断强化,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板块建设有序展开,三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41%。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优先发展,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闽西交易城、闽西饲料城、闽西建材批发市场、海西物流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都市型经济突显,中国·海峡项目成果转化创业园、梅花山总部经济大楼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到2008年底,有5幢总部经济大楼开工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成裕景园等一批优质住宅小区,闽西南一翼宜居城市初具雏形。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规划与资源保护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及其服务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生态休闲、红色人文、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不断深化,乡村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谐城乡游快速升温,预计2008年旅游收入可达11.3亿元,占规划目标(到2010年达15亿元)的75.3%。
4、项目带动持续升级
项目开发成效显著。坚持“选商选资”、“选优选强”,“6.18”、“9.8”、“11.18”等各类招商活动蓬勃开展。2006-2008年9月共开发新建项目709个,总投资166.6亿元,引进区外资金80.6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535个,投资101.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8%;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28个,总投资149.9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三年来,“6.18”项交会共对接项目442项,总投资69.4亿元,筛选上报对接项目248项,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60项,筛选上报217项。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预计三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8亿元,投资规模年均增长51.4%,2006、2007、2008年投资率分别达35%、47%、58%,连续三年高位增长;214个重点投资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5.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72.4%,其中生产性投资预计完成60.1亿元,占重点投资项目的51.9%;178个新增长点项目预计新增产值63.2亿元;255个重点储备项目预计有71个项目转化开工。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市“三个一百”、“双百”竞赛、“三二一”项目的各项指标连年保持全市前列。
对外经济增势强劲。2006年以来,新批三资企业31家,企业增资18家,可实现合同外资18228万美元。龙工等境外上市企业成为我区利用外资的主力军,龙工控股公司利用外资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可达56%。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生产性企业外贸出口可占总量的47%,通用、龙化、龙工、金鑫、海通、丰洲六家企业预计外贸出口可占总量的80%。
5、社会事业不断繁荣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连续十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通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专家组评估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验收,铁山镇被省确认为可持续发展实验乡镇。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机械产业、医药电子业、现代农业及节能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重点产业产品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共有2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科技项目计划,专利授权232件,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涉农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九龙江流域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礼邦村新农村建设及节能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深入开展,生态养殖全面推广。
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扎实推进,2007教育省级督导评估分值达良好。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成立,使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三年累计招生达4674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有效推进,薄弱校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文卫体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达标率达全省先进水平。三位健儿入选中国北京奥运会,并摘取二块奥运金牌。农村“农民之家”、“文化大户”及“恒亿百村文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全面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万安竹贯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名村,适中典常楼和龙岩洞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全省第一部区志《新罗区志》(1988-2002)如期出版。乡镇卫生院“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规划顺利实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补偿比例进一步提高,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业人口参合人数26.8万人,参合率达97%。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顺利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97%。
6、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序推进
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贯穿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形成,非资源型产业占全区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基本得到控制,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83.6%,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3.3%,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扎实推进,红坊、适中等9个乡镇、57个村通过省级验收,红坊、铁山等6个垃圾中转站和万安、小池等7个填埋场、20个村级简易填埋场投入运行。三年完成造林面积13.8万亩,188个村90.6万亩生态公益林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矿山污染、“青山挂白”
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2120公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治理顺利完成,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36.3%,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
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大,建材、化工、矿冶、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重点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市限定指标范围内,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1.01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7.9%。落后水泥产能淘汰计划持续推进,共关闭36家水泥企业的41条机立窑生产线,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73万吨,水泥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效实施,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重点推进,紫金恒发循环经济园等一批循环经济型示范项目动工建设,主要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清洁生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
7、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审批手续不断简化,办事效率显著提高。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聘用制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政府投资管理行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投资审计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正逐步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区收入共享财政体制深入实施,收入和预算管理进一步强化,财税征管关系和收入隶属关系更加规范,重点企业和资源型等重点税源监管得到加强,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互动发展。
农村改革快速推进。实施完成市县乡三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100%的村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建成80个“农民之家”,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
投融资改革有效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有效实施,非公企业项目对接、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对外合作、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非公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优质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改制股份公司7家,其中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政府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业主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政府投资公示制度、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后续管理不断加强。
8、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全面建立,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自然人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超大病保险、免费婚检、城镇在职职工医疗互助等惠民政策在全市率先实施。新成立的区慈善总会认捐善款近5400万元,发放扶助资金400多万元用于助学、助医、助残、抚老等慈善活动。种粮农民直补政策全面落实,在全省率先开展能繁母猪保险试点,参保率达100%。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167户6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院提升改造、城乡低保补助、义务教育助学体系、农村人饮工程、九龙江北溪防洪堤建设、村(居)委会阵地建设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2006年以来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24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819人。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充分贯彻,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的联系,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全面推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逐步铺开,政府决策议事规则和政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政府门户网站“新罗之窗”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长效平台。廉政建设、审计监督、来信来访等工作进一步落实,政府绩效评估连续两年获全市第一。
人口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连续五年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第十届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得到强化,市民行为更加文明。
社会治安更加稳定。“五五”普法、“平安新罗”建设扎实推进,获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组建了全省首支和谐卫士应急队伍,开展防汛、防火以及矿山安全等应急演练,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矿山、道路交通等16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稳中趋好,四项指标逐年下降。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大,民意诉求渠道更加畅通,信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三、十一五时期主要经验总结、存在困难和问题
1、主要经验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区经济和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回顾近三年的工作,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中全力拓展发展思路。按照“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在龙岩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中当好排头兵”的目标要求,广拓思路;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联动意识、实干意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为民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思路的提出,明确了新一轮大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必须持之以恒深入落实。二是必须坚持在海西建设中推动持续快速发展。依托生态、资源和对内联接优势,在加快海西建设中借势发展,做大做强“125”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支撑,努力把我区建成海峡西岸重要的机械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环保设备制造基地、运输机械制造基地、硬质合金制造基地、建材及矿产品加工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板块,强化城市功能聚集,在呼应海峡西岸闽西南城市群建设中繁荣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实践证明,项目是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发展,必须抓项目。“658”、“三个一百”、“三二一”项目计划、“双百”项目竞赛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深化了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了新经济增长点、新财税点、新就业点的形成,为今后加快发展蓄集了强大势能,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市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三是必须坚持在自主创新中提升发展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各项事业持久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产业化为目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走应用型、开放型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之路;坚持把实施品牌带动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优势的关键举措,持续增强品牌带动意识,着力加强区域、产品、软实力三大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鼓励创新实践,使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四是必须坚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增强运作能力。社会文明和谐,是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必须着力抓好的重要任务。必须大力增强运作意识,提高运作能力,拓展作为空间,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营造干事创业和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环境,形成推动发展的整体优势和强大合力,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必须坚持在为民惠民中突出实效。坚持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发展思路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坚持把富民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创业活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宽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干成事的实效来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工作实效真正体现在百姓受益上。
2、存在困难和问题。总体上看,2006年以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为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仍然偏大,工业增加值率相对偏低;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有效支撑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大项目比较缺乏。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位和资源等基础条件的差异,使东方片和部分山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区、城郊乡镇相比差距较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特色优势农业较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城乡统筹工作任重道远。三是经济持续增长后劲需要进一步增强。从农业生产情况看,农资、饲料价格趋高,种养成本明显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生产威胁较大,疫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从工业生产经营情况看,钢材、煤炭、成品油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且供应紧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空间缩小,产能和再投入能力下降,企业增加值增长减缓。从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看,房地产业有房无市,市场购买审慎观望,总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缩减。此外,财政增收节支压力加大,本级可用建设资金不足,等等。对于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十一五”后期经济形势预测
从近年情况看,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较快,全球经济增速呈现降温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恶化,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救助举措,短期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危机并未平复,未来市场还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GDP增速回落,我区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未来几年我国经济既面临应对外部需求减弱、输入型通胀等局面,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虽然国家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政策,但土地供应仍将趋紧,市场需求将持续缩减,企业产能特别是出口能力趋弱,我区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产业更大、更深层次的影响,中央、省、市相应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扶持企业发展等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前几年加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煤电运等紧张状况将进一步改善;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支持老区发展,海西及“两个先行区”建设正迎来新的机遇。从自身条件看,作为龙岩中心城市,商务、商贸物流和人居三大板块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项目、品牌带动的成效日益显现,产业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加之龙州工业园区、龙雁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和大批项目相继实施或建成投产,今后势必会有力地推进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合分析近年我区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我区行业分析、周边市场需求和各种支撑条件,未来几年,我区发展将延续“二、三、一”发展格局,始终坚持工业和三产两轮驱动,在保持农业稳步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预计“十一五”后期,全区经济总体上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可达或超过预定目标(具体指标详见附表),其中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比“十五”时期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综合能耗到2010年预计为3.8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6.1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8.5%。
五、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措施
未来两年,是我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围绕“四谋发展”实践主题,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落实“四个关键”实践要求,朝着“四求先行”实践方向,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进一步落实市委对我区提出的“在城市建设中当龙头、在产业集聚中做支撑、在和谐发展中求稳定”要求,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更加突出“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努力使我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走在闽粤赣边县市区前列,经济综合竞争力走在闽粤赣边县市区前列,在龙岩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项目带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狠抓重点产业项目。突出选商选资,促进“一区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发展顾问和驻外联络处作用,开展以机械、光电光伏、硬质合金等“125”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相配套、与领军企业相衔接、与新兴产业相对接的产业链项目,提高产业集聚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重大项目挂钩述职等工作机制。加强“658”、“三二一”项目建设管理,促进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达效。突出培育规模工业,坚持扶大扶强和育小扶优并举。围绕“五个五”工程目标,重点抓好产值超5000万元的优势企业,推进森宝集团、龙工桥箱、龙工铸锻、龙马机械、春驰集团、龙麟集团、金鑫钨业、卓越新能源、成冠纺织等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军企业;重点推进中小优质企业规模培育工作,力争每年培育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提升载体聚集效应。加快龙州工业园及高新区、龙雁工业集中区、适中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实行项目统一评审、集中供地,严把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等准入关,不断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比。认真编制和实施总部经济发展规划,鼓励并引导包括现代物流企业在内的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把总部设在园区;加快推进中国·海峡项目成果转化创业园、梅花山总部大楼等建设;全力推进硬质合金园、紫金恒发循环经济产业园、光伏光电产业园、竹木产品加工园、资源再生园等专业园建设及项目引进工作,促进工业园区向产业园区转变;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扶持已投产企业达产达效,促产业集中、集约和集群发展,力争到2011年园区总产值实现100亿元以上。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抓好龙厦铁路、赣龙铁路复线、双永高速公路、省级干线路面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万安地村至梅村、雁石大吉至苏坂等公路建设和行政村通自然村等乡村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坑口火电二期、旋窑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和小池卓洋500千伏输变电站等电源、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关系民生改善、支撑社会发展的农业农村、信息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龙州工业园、龙雁工业集中区供水工程、何家陂水库、城乡堤防工程和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人饮、节水灌溉等“六千”水利建设,进一步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2、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增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重点是支持卓越新能源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卫东、天泉等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成冠、龙马、华锐等创建省级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创新平台,重点抓好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条件共享、社会创业、科技创新创业融资等“五大平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推进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设备、硬质合金、生物技术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着力深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电等高新产业项目储备。深入实施“五个十”工程,即重点培育1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传统企业、10家农业和农产品科技型加工企业及筛选10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科技项目。继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创新型企业家、复合型科技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实用人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热情。
加快推进品牌带动。完善扶持品牌创立的政策体系,强化要素支持,健全品牌的培育、激励、推介和保护等工作机制,增强品牌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加强区域、产品、软实力三大品牌建设,打响“冠军之乡”品牌,争创更多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品牌、文化品牌、科技品牌、服务品牌和区域品牌。积极争创“中国铸造之乡”、“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更高层次品牌。注重品牌创建与“125”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精心培育龙工、森宝等成为国际品牌,着力提升三德、春驰、标致、天宇、龙麟、紫金建材、中林、万腾车桥、成冠纺织、卫东环保、天泉药业、沉缸酒等名牌产品知名度,打造国家级品牌。加快培育金鑫钨业、卓越新能源、龙化化工、丰力粉碎、亿丰机械、伍旗机械、梅花山农牧等产品成为省内知名品牌,争创国家级品牌,力争到2011年,新创建3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
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等激励政策,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环境执法和环评审批,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节能;进一步调整水泥工业结构,积极推进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计划,减少污染物排放,力争到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和大气污染的自动监测,扎实推进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污染治理;加大九龙江、汀江(新罗段)流域养殖业和漂浮垃圾整治力度。深入实施生态林、天然林保护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荒地、坡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工业项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综合治理矿山污染、“青山挂白”和新的水土流失,做好植被恢复,保护好青山、碧水、蓝天。
3、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严格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种植大户、专业能手、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和绿色无公害化生产,精心组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工程、龙岩优良乡土品种保护开发工程;突出抓好生猪标准化生产、百村竹业和优质高山茶工程,落实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措施;推进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创建与保护,有效提升生猪、竹木、茶叶等特色产业素质。重视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推进森宝食品加工、泰华果蔬保鲜二期等项目建设,促进地产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多形式服务。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引导外资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六大员”和基层农技队伍,完善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区直部门挂钩新农村试点、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共建和村企、居村共建等工作机制。加强新村规划和建设。立足产业发展,总结推广“洋畲经验”及工业主导型、集镇商贸型、工贸结合型、生态开发型、新村带动型、人文风情型、村容整治型等7种新村建设模式,以点带面,建设主业突出、类型多样、充满活力的特色村,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力争到2011年左右,小池镇培斜村列入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龙门镇洋畲村列入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和省级文明村,白沙镇小溪村、岩山乡莱山村、江山乡山头村列入全国生态文明村,西陂镇排头村列入省级文明村。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坚持务工、务农和创业培训三管齐抓,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自主发展、转产转岗就业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力争在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努力打造商务、商贸物流、人居三大板块,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聚集。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抓好城市路网等市政项目,确保征地拆迁工作质量和进度。推进西陂、曹溪、东肖、龙门等城郊乡镇与中心城市融合,引导国省道和市区新建主干道沿线商业化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要素聚集和辐射能力。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谋划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都市型经济,鼓励社会力量开发兴建商务楼宇,着力打造以总部经济、国际贸易、科技孵化和创意服务为特色的商务高地;引导和扶持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物流产业、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推进一批优质住宅小区建设,努力打造闽西南一翼的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加快岩山、铁山、龙门、小池等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良好文明和谐城区。
4、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实行占补平衡;建立完善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乡镇政府在创优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等方面职能。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加强非经营性国资管理,确保国资保值增值。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区级预算管理和监督,完善区乡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有利于项目顺利推进的行政管理体制、绩效评估机制、人才使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支持企业改制上市,重点推进森宝、三德、卫东等企业上市融资。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创新招商引资平台,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业招商和园区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产业集聚地区和港澳台等发达地区的招商,提升参与和组织“6.18”、“9.8”、“11.18”等招商平台的层次和水平;优先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引导更多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按照鼓励出口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适度进口结构性短缺产品的原则,完善产品进出口战略规划和调控机制;加强国际市场研究和信息服务,落实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外贸服务中介机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加强区域协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对台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龙岩与厦门的山海协作。
5、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坚持教育强区,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稳定高中阶段教育,支持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宣传文化阵地三级工程,重点抓好红土地文化园、龙岩书院、恒亿百村文化中心、农民之家等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宣传文化服务网络;加强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力争到2010年,龙岩采茶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后田暴动旧址-火星祠堂、毛泽东旧居-新邱厝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丰楼、东阳楼、赤水天后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安镇竹贯村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加快区疾病中心项目和四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上档次。巩固和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指导服务,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抓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互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推进以建筑、矿山企业农民工为重点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努力实现全覆盖;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五保户”供养、灾民救济、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设龙岩福利中心,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对基本保障和救助政策没有覆盖或覆盖后仍有困难的特殊人员,实施就医、就学等综合帮扶和援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制订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在有条件的乡(镇)、村积极探索实行村(居)主干生活津贴。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新罗”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依法治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依法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抓好矿山、道路交通等16项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重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6、强化监督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强化为民服务。把服务理念体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落实在推进经济发展上,践行在为民办实事上。强化政府效能建设。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以及重大项目全程代办制、绿色通道等。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行部门内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职能,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重点是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强化管理监督。严格落实规划目标责任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内容。区发改局要加强跟踪分析总体规划分执行情况,抓好主要规划指标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实施情况,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要加强重点专项规划的跟踪分析,并接受区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强化评估修定。严格执行“十一五”规划评估制度,制定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投向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实施期间,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逆转的外力因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太远时,由区政府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第三篇:十一五外经贸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一五外经外贸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苏仙区商务局
一、“十一五”中期(至2008年6月)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和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克服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开放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提高,“十一五”中期阶段(2008.6)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1、利用外资。“十一五”在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8个,实际到位外资15390万美元,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年均分别递增达到10%、12%。
2、对外贸易。“十一五”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 14647万美元(3845+7702+3100),是“十五”的2.9倍,年均递增51%,其中出口12720亿美元(3227+6493+3000),年均递增53.1%。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十一五”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新签外经合同额1.0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0.54亿美元,新派人数260余人,年均分别递增14.9%、11%和15%。
二 “十一五”外经贸主要特点
一是队伍不断壮大。到07年末末,全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 8家,其中进出口规模突破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家(包括华录数码),占全区对外贸易的比重近72%。“十一五”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比“十五”增加近10个。
二是结构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实现同步增长,到2007年底,我区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达80 % “十一五”末,全区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已达到88%以上,07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109万美元,年均分别递增25%和35%。全区外派劳务由传统建筑、缝纫工种向护工、技工、研修生等高技能工种转变,境外工程承揽由分包向独立承包转变,其中高技能劳务输出占比达16%。
三是贡献不断提升。尽管我区开放型经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其对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依存度和实际到帐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分别在2007年上升至4.8%、8.5%。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10%源于外资,外贸进出口占GDP比重逐年提高。
回顾“十一五”,我区对外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新发展,但仍存在一 1
定的不足。一是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在全市位次靠后。二是外贸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少。三是外资大项目少,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四是由于土地限制,开发区、园区的先导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十一五”外经贸发展内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原因)“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总体来看,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区对外经济贸易继续保持适度增长,但我区整体外贸出口增量不大,出口企业不多,出口产品单一结构不优、科技含量尚待提高,总的来说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和风险不容忽视。
从国际国内环境看,世界经济步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能源紧缺带来得高油价,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放缓。而且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国际市场上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扬,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国家对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适度调整,交通、电力、能源等“瓶颈”约束仍很突出,国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土地资源供应日益趋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外商投资经营成本上升。全球投资竞争激烈,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外资准入,特别是周边国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国仅靠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难以在吸收外资的竞争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
从省市内情况看,我区“十一五”外经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难题。长株潭被批准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郴州地区经济发展在省内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湘南地区与湘中北地区外经贸发展差距大,将使总体效率的提高渐趋边际,同时也使原有矛盾逐步突出,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周边地市发展态势迅猛,积极构筑韩资板块、日资高地,抢抓港澳台资,对我市(区)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而从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来看,我区乃至郴州市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现有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差,支柱产业本身竞争优势尚待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在价值链中参与国际分工的环节不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基本处于产业中低端,主要还是以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国际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目前人力成本的增加、土地供给以及相关金融外贸等宏观政策的限制,郴州相对其他两个产业承接城市(赣州、韶关)竞争力不明显。
一系列得原因需要我 区不断深入开展软硬环境建设,推动“十一五”期间经济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善,充分降低商务成本,才能在大珠三角地区以及省内保持足够得竞争优势。
四、今后两年的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理念推进经济开放化。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已成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差距。为贯彻落实经济国际化战略,必须首先解决好观念问题。要认识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必须大量引进、吸纳外来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把利用外资与加快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积聚。
2、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确保外资规模稳定增长。首先进一步调整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与水平。继续发挥五大产业集群效应,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依托特色资源招商。其次要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成效。组织开展更加实务有效的招商活动,继续推进专业化招商工作。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实现招商工作企业化,招商机制市场化;进一步强化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进驻重点地区,紧盯大客商、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3、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水平。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规模,努力扩大对外贸易总量,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一是大力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建立正常的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大对自营生产企业的培植力度,重点关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重视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4、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拓展外经合作领域和市场。首先要 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外经总量。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交流会、研讨会、推介会等投资促进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家走向世界,到各国去办企业。其次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外派劳务的层次和水平,鼓励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走向国际劳务合作市场,不断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的层次和水平。
5、优化政务、服务行为,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管理和产业政策的透明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用足用好利用外资、扩大进出口的一系列政策,配合上级部门修改和调整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政策法规。三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快培养一批精通国际经济、法律,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的人才群体,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四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快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为外来投资者营造安全、稳定、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008年6月27日
第四篇: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2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的实施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较大影响,但《纲要》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各项任务仍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省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在新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预期。2006-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0%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741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完成预期目标的83%;人均GDP33928元,比2000年增
长1.32倍,年递增12.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提前达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目标的93.2%;年均增长30.1%,远超年均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达到13.6%。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累计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接近和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总量。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495.4亿美元,其中出口2036.7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27.0%。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居广东省之后,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1%和16.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6和2007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74.3和2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2.3%和25.6%。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两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2%以上的预期目标低0.3个百分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已累计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0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授权专利31770件,分别跃居全国第二、三位。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列北京、上海之后,跃居全国第三。截至2007年,全省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已达2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设立
独立的研发部门,1/4以上企业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2008年6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97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60000亿元调控目标的48.3%,平均增长18.5%,比“十五”同期增幅减缓5.4个百分点。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富民优先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实践中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富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2007年底,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共有19个指标达到目标值要求,完成率达76%,其中核心指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目标值要求。苏南总体上已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宜兴、武进、扬中、溧阳、金坛、海门、丹阳、江宁等14个县级市(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86.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0604.3元,经营性收入1683.9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7%和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1元,完成预期目标的87.5%,年均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经营性收入2552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53.0%和38.9%。2006和2007年全
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3.19%,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之内。两年间新增就业人数22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5%,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要求。在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标准随物价上涨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长的机制。2007年,全省恩格尔系数41.6%,与40%的调控目标相差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6%,超过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2万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55%,全省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符合通车条件的客运班车通达率99.5%,居全国省区之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1.1个百分点,改厕率达到67%,完成规划进度的83%。
“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步伐,先后投入200亿元新建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规划中的多数文化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
业人员结构27.9: 35.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
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
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
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国际化战略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入后WTO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
为23.8%、28.7%。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2.6%,全省一般贸易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引资结构,在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6.6%。苏中、苏北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占全省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2.6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再创新高。2007年实现出口额265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之后,2007年对荷兰、德国、韩国出口超百亿美元。“走出去”战略步伐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境外投资开发呈现强劲势头。“十一五”以来,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额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7亿美元。国家批准的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我省占据3家,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3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全省的70%,引进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9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4371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近1/3。从业人员654.9万人,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加快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沿海地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沿沪宁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6%,生产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0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沿东陇海线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南北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四项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11家南北共建园区获批准设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项目总投资已达135.1亿元,园区建设转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长三角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专项合作全面深化,“四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随着长三角区域范围拓展为“两省一市”,苏北振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西部地区合作有力推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省城市化水平继续快速提
升,正加速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2007年城市化率53.2%,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55%的发展目标仅差1.8个百分点。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8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分别相差2.5、6.1个百分点。城市化战略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已由城市化外延发展逐渐转向内涵提升阶段,率先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核准的90家承办企业,累计建成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10000个,建成120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18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78%乡镇和65%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以构建“两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
增强。加强人口管理,2006和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30‰,均在4‰调控目标之内。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政策,2007年耕地保有量面积476.38万公顷,比2005年仅下降0.8%,控制在470万公顷调控线以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调控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至213吨,提前达到250吨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与“十一五”规划目标0.55已相差无几。到2007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51.1%和62.7%;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4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分别占全国的2/
3、1/4和1/8。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太湖治理行动方案,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顺利实现了太湖应急治理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13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已有6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江苏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末,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16.9%和42.6%,其中城市绿化率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继续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体制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使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逐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依法理财、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省国有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快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累计达270.68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50.5%,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40%左右的发展目标。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大力推进财政体制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苏办发〔2008〕17号)。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良好,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资本、土地、— 13 —
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企、政事、政社进一步分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行政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整体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我省总增加值率为31.0%,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2007年占GDP的比重只有37.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仅为31.5%。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偏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69.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重工业占比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同时也给我省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业效益上升不快,工业增加值率22.0%,低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
较小,总部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迄今为止,我省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强,进入中国100强的企业也只有苏宁电器、沙钢集团和华西集团3家。2008年上半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体对外出口的64.1%,外商投资企业占75.5%,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到96%,加工贸易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主,且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环节处于最终产品的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以及部分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这种粗放式、外源型的增长模式,不仅使外贸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冲击,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难度,并给未来外贸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二是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2,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其中出口只占2%,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不仅与江苏经济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而且将严重阻碍江苏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三是低端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偏高,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在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生物、生命科学、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比
重仅为3.2%。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四是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十一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十五”时期虽然增速达77.3%,但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4,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更少,只有1.3%,这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困难。
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目前江苏经济发展仍然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小,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7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比2005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中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2006年仅为28.8%,远低于浙江2006年居民消费率35%的水平,2007年继续小幅降至28.5%,2008年上半年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民增收步伐仍然较慢。2007年农业生产率虽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11000元目标值,但总体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不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还较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幅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2扩大到2.50,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未达到时序进度,2007年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但距2010年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相差1439元,如期达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江苏全面小康的重点地区在苏北,难点地区也在苏北。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比为1:0.52:0.30,地区差异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435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9.6%,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59元。2007年全省52个县(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达100964元,最低的睢宁县仅为7243元,相差13.9倍。开放型经济区域差距更为悬殊,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4.1%和2.5%。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居全国第一,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0.98%,与发达国家的2.5%-4.0%和国内华为、中兴等企业的10%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除医药、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较高外,占高新技术企业数一半左右的通讯产品制造类企业基本无研发投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加工组装型的三资企业,研发设计基本在境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17 —
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1/
6、上海的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不够。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水平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工业基本相当,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不及北京和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
(四)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5、200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幅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2007年全省耕地保有量476.38万公顷,比2005年末下降0.8%,年均减少1.86万公顷。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3亩,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工业结构偏重的状况近年来有所加剧,推动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用电量2088.7亿千瓦时,— 18 —
2007年达2415.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GDP增长速度达15.6%。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发效率不够高。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布局较为分散,产出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近18%,居全国省区第一,而20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3361.4亿美元。
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比浙江、广东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空间开发不够协调,存在着经济与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占62.5%,人口仅占31.5%,苏北地区经济总量仅占19.7%,人口却占44.8%。而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3%,人口占68%,经济与人口占全国比例大体相当。部分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不够,湖泊湿地受到侵占,水面和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是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开发过密,排污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质性缺水较为普遍,城市酸雨频率和酸度渐趋加大,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五)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
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公共卫生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力推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科技两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2.5%和11.7%,低于GDP14.9%、14.8%的增速。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达37.3%,比2006年下降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组与10%的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继续拉大,由2006年的4373元扩大到2007年的6350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攀升。2006年为1.6 %,2007年上涨为4.3%,2008年上半年上涨到7.2%,高于3%的调控目标。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性增收、粮价上涨、劳务输出等支撑条件的提升空间较为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势头仍将延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
境影响,下岗职工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较大,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急需加强,产业扶贫需下更大功夫。按照国际公认每人每天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25%。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
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
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
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
判断之三:居高不下的油价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催化剂”。2008年首日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如果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从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油价飙升难以控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有望于2009-2010年复苏,一旦经济复苏,美元便会止跌回升,油价也因此得以回落。油价上涨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油价上涨而改变,在许多国家,高油价甚至引发各行业的罢工和民众示威活动。
判断之四:由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6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为9.24%,2007年为5.5%,2008年WT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4.5%,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多哈谈判失败使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雪上加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将继续就与贸易有关的汇率问题、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不排除这些手段过度使用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占83.3%。
判断之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上升过快之势已现拐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加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供给保障程度较高,农产品尤其是2008年夏粮大丰收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等因素,总体判断,国内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总水平得到控制并不断收敛是完全可能的。在外部环境变化
与内部调控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即出口减速、消费持平、投资略降,总的增速略低去年,保持在10%左右。
判断之六:人民币加速升值下的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新困境。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据了解,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除人民币升值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加大,加上出口退税、土地等政策调整因素,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适应高成本期带来的调整压力难以抗拒。
(三)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104.6%。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产生一定影响。
1.经济增速减缓。“十一五”以来,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在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大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回落。
2.外贸出口受阻。我省是外贸出口大省,受次贷危机影响,— 27 —
美国市场需求疲软,2007年5月起,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从年初的51.9%降到年底的1.8%。2008年第一季度,美、日对江苏进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乎为零。2008年上半年,我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3.信贷难度增大。“十一五”以来,为落实“两防”任务,央行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目前已达17.5%。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省投资增长有所放缓,截至2008年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比“十五”下降5.4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消费增长滞后。近年来,虽然居民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费率却一路下滑,2007年降至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较低的居民消费率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5.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省比例偏重的工业结构受到较大制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也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为7132家,亏损面为1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5亿元,增长56.5%。
6.收入分配降低。江苏出口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
加值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受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全省新增2160家纺织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1066家纺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停止出口。企业生存艰难,职工收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省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呈逐年走低,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江苏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消费预期,将带来制约影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纵观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在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适时做一些政策上的微调,“一保一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共生并存、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外因素相互传导和影响增强等新情况、新矛盾,但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不足以扭转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大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
价过快上涨”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把保经济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保持经济快速有效增长,才能最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出口增长回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保”与“一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力争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千方百计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在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在调增信贷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微调”的有利时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出口带动型、技术密集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生存困境,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十一五”中后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者是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和激活消费,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二)全面提升“四沿”产业带的整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
1.沿海经济带,走港口建设与临海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海地区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要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规划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服务中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地和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带。突出连云港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海新城和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黄海大港,全面增强区域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
2.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后一个时期,沪宁沿线要以提升经济功能、提高产出效率、打造国际级总部企业为基本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优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先进制造基地,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沿江基础产业带,走先进制造与现代物流相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后一个时
期,沿江地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石化产业布局,走提升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走资源加工与生产制造并重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资源加工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全力承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非金属资源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注重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接纳南北产业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有效途径,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抢占现代产业发展先机。以扩大总量、改善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生
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服务外包国际化、旅游产业品牌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形成15个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达到40%以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学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健全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业链延伸配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重点培育1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100个自主创新型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江苏建成人才高地、创新基础和创业福地。
3.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太湖水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等五大工程,切实完善监测、统计、责任、监督四个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大力提升外经贸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改变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十一五”后半期推进经济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主要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知识、技术要素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转变出口企业靠以廉取胜、靠中低端、低附加值产品打天下,靠拼消耗、拼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抢占国际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大幅提升出口利润空间,以更好地应对诸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2.加快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
加速转移的机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尽快提升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总体水平。重点是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3.加快形成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对美、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市场走势和技术、环保等新要求、新规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功能、规范贸易秩序等措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开拓东盟、南亚和南美市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降低国际经济波动对江苏出口增长的影响。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海外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支持企业在五个方面加快“走出去”: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到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营销顺畅的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三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及独资等形式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开拓国外资
本市场,做强做大企业。五是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跨国公司、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五)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康建设成果。
“十一五”中后期,要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全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1.把富民作为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和最过硬政绩。进一步解决好经济总量大而老百姓不够富的矛盾,尤其是要在大力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上狠下功夫。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收入正常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和创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把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
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中后期,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2.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鼓励民营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加快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分配政策,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基层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渠道不广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业务运转高效、监督管理完善的省、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微观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强的金融保障。推进农村金融和信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加快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分配制度、公共政策和地方法规,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发展评价、民生净福利指数、收入分配监测和就业失业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综合评价体系,使民生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七)全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江苏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江苏长远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新阶段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由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市化格局,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屏障,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切实保护。
1.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省、市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2.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起步时期,开好头、起好步意义特别重大。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力争在“十一五”中后期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架构。
3.突出主体功能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沿海、沿东陇海和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定范围,加快构建省域内“三大战略”格局,即“四沿”生产力布局战略格局、“两线三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基本农田”为保护重点的农
业战略格局。
(八)实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开展科学评价考核,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苏发〔2008〕13号)为指导,制定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细则,明确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计分方法等,形成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体系“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每年对全省各地科学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纳入到对各市的考核工作中。二是适时完善修订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好考核监督。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履行这项职责,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严肃考核纪律,强化考核责任,保证公平公正。
主题词:规划
“十一五”△
评估报告△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41 —
2008年12月8日印发
第五篇: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十一五”是苏州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水平,逐步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两年多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苏州”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着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椐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规划(2008)410号文件的要求,苏州市从2008年5~6月对《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了评估。评估采取条块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专题座谈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等方式,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有关部门、各市(县)区政府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各项评估工作。
一、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
据调查,《苏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符合苏州发展实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的20项主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较好,规划实施成效显著。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0.9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5.7%。按户籍人口计人均GDP超过91300元,预计2008年人均超过10万元。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完成增加值1970.03亿元,占GDP比重达34.6%,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苏州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运量达180万标箱,软件业年销售收入、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超过250亿、400亿和600亿。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昆山花桥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区。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3%,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加快,累计培育命名特色产业基地58家,基地公共服务平台20个。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地、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突破400亿、500亿,2007年达541.82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张家港、常熟、昆山等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位。
(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双向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优化整合存量国有资产,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不断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规范高效的审批运作机制。实施市、区两级环卫体制改革,开展改制企事业单位专项清查和破产企业清算工作,妥善解决企事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2006~2007年境内外成功上市企业14家,1家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4家实施再融资,共募集资金137.5亿元。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私营个体经济年均净增注册资本近600亿元,累计超过2960亿元,上缴税收、完成投资比重已占全市总额的三分之一。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18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189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超过81%和55%;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新增中方企业境外投资1.4亿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2.8亿美元。对内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年引进内资外地注册资本464.6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参与中西部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新步伐。
(三)投资结构逐步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强化规划导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服务业投资完成113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1%。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占比达45%,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6年以来,已建成苏州科文中心、沙洲电厂一期工程、500千伏苏州西变电站、太仓港二期、东南环立交、南环路东延及独墅湖隧道、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长江大桥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平江、沧浪、金阊三个新城、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轻轨一号线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公共交通系统高标准建设,苏州区域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首批市级示范村基本建成,第二批示范村加快建设,农村区域化供水入户率和水冲式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超过90%,到2007年底,累计53%的镇建成国家卫生镇、67%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四)创新环境继续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试点区,苏州科技城微系统园、高博软件学院如期建成,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和苏州大学科技园启动建设。2007年末全市已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27个,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9个,累计认定省市级外资研发机构190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已达1.7%。2006~200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9家,引进各类人才20万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省首位。教育现代化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85%的小学、初中达到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农村村小100%通过市级现代化评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文化强市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艺剧目创作精品迭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健身设施和健身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千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覆盖面达到9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率先完成新一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十五分钟健康圈”基本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7.7%。改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五)富民工程取得实效,社会保障水平国内领先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年均增长1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年均增长超过14%,收入水平分别居长三角十六城市的第1、第6位。2006~2007年新增面向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29万个,2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8%,比2005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覆盖面均达98%以上,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逐年递增。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负担水平降至国际公认合理水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达210元,人口覆盖率达96.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分别提高至320元和200元。城乡医疗救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公开交易制度和工程建设用地定额控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严控新上高能耗项目,突出重点行业和能耗大户节能降耗工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实施一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两年来,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累计削减2.03万吨和4.22万吨。重点治理太湖、阳澄湖出入湖河流和京杭运河污染,健全省、市、区交界地域协同治污机制,落实县级市、区交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制,水体质量有所改善。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4.8%,其中市区超过81%。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专项行动,强化水质监测,确保饮水用水安全,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99.83%达标。实施“蓝天工程”,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餐饮业油烟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逐步得到治理。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逐步深入。张家港、常熟、昆山三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市”,太仓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吴江市通过国家技术核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2007年,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3,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26天。全市拥有环境优美乡镇占全国总数的9%,省级生态村占全省总数的50%。市区和常熟、昆山、张家港市被列为首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市。
二、主要工作措施实施情况
2006年以来,苏州市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采取各种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让全体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注重规划导向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加强各类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一是编制实施《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等15个重点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以规划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两轴三带”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沪宁东西发展轴和苏嘉杭南北发展轴成为苏州未来经济集聚成长、快速提升的主轴线和中枢系统,沿江、沿湖和沿沪浙三条产业带成为发展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接轨上海、对接浙江的主要区域。二是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召开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会议,建立规划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网络,组织专题培训,加强对上衔接与争取。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试划市域主体功能区,推进太仓市的重点开发,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的优化开发,实现市域空间的结构优化和开发效率提升。三是出台《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根据国家、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实施产业鼓励、限制、禁止、淘汰等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和集聚集中。
(二)实施“四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重点落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2006年4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制订并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即“苏州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 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每个行动计划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及工作目标任务。各牵头部门认真承担总协调职责,每年年初对行动计划进行分解落实,分解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落实工作职责,平时进行跟踪分析,年终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四大行动计划”针对性强,抓住了苏州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改革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制定对各市、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的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和实施细则,建立了涉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质量的4大类36项指标体系。根据市人代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各地区综合考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量化指标,分进行目标考核。逐年进行考核指标的调整和修订,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来引导转变政绩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切实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该考核体系充分肯定不急于求成,致力于长远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绩。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充分倡导把改善民生质量,提高全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最终发展目标。突出考核各级政府在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四)优化改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苏州的发展环境。一是以重点项目实事项目为抓手,抓好硬环境建设。2006~2008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12项,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一大批交通、港口、能源、水利、市政以及社会事业设施项目的高标准建设,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苏州区域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同时,每年安排18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全局意义政府实事项目,集中力量为市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二是强化政策推动,改善政策软环境。重点在人才引进、自主创新、现代农业、技术改造、名牌产品、软件产业、服务外包、文化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细化各类鼓励政策,设立专项引导资金,落实多项支持措施,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三是建设法治政府,改善服务软环境。强化依法行政,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打响“文化苏州”品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三、规划实施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主要问题有:
1、物价涨幅较大,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受国际输入型、成本推动型影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至近年最高水平。2007年我市CPI上升4.2%,今年上半年又上升7.3%,居民食品支出增长较多。同时,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上升,企业生产成本普遍增加,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2、外来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城市管理难度。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简单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惯性大,用工需求高,低文化、低技能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我市。2007年末全市外来登记流动人口达586万,比2005年底增加207.8万,而大专以上学历引进比例不到10%。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给我市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治安管理等带来了巨大挑战。
3、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服务业占GDP比重、服务业引进外资比重均列全国20个大中城市倒数第1。服务业大项目少,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超过90%,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还未形成集聚效应。现代服务业投资少,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从而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期末完成预测
根椐“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完成情况和当前发展态势,我们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预期目标进行了预测,到“十一五”期末,预计除恩格尔系数等个别指标完成有难度外,绝大部分指标均能完成规划目标(详见评估指标汇总表)。
——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预计呈前高后低态势,五年年均增幅达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可比2000年翻两番。“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4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将超过35%,城市化水平达70%左右。
——社会进步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规模达1000万左右。
——人民生活目标:“十一五”期末,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可能将接近40%,完成规划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均能超额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4000元,两者收入比保持在2倍左右。
——资源环境目标:“十一五”期末,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要达到90分的目标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其余指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左右,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预计均能下降15%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万公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但COD、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指标需要由省里进行详细计算并核定,由于新增产能和外来人口增多等因素,要完成省下达的五年分别下降20.1%、24.9%的目标有难度。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指标汇总表
指 标2010年
目 标2007年
实 绩2008年
预 计2010年
完成预计
经济
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2左右1612以上完成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比2000年
翻两番91346101028完成
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
1个百分点34.636完成
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5以上3334完成
5、城市化水平(%)70左右65.667完成
社会进步
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71.8完成
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5354完成
8、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99898以上完成
9、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997.798以上完成
10、常住人口总规模(万人)1000882930完成
人民生活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完成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30完成
13、恩格尔系数(%)3537.938有难度
资源环境
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0.9630.92完成*
15、COD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8%以上11.980311.5完成*
16、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万吨)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以上20.119.0完成*
17、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2121.721.7完成
1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74.878完成
19、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4.244.7完成
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9086.387完成
注:1.带*的节能减排指标每年完成数需由省里进行核定;
2.如按省下达的“十一五”期间COD下降20.1%、二氧化硫下降24.9%的目标,则有难度。
五、推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建议措施
从评估情况看,要全面完成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大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调节“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和激发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思想解放、规划导向、产业提升、人口调控、节能减排和富民工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梁保华书记“不能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能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能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开拓进取,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实事求是地寻找苏州的发展差距,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注意学习了解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并从中汲取创新智慧,不断在解放思想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在解放思想中形成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提升规划地位,创新实施机制
提高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有权部门审批通过,各级政府、公民、企业法人都要认真遵守、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类规划、计划要进一步做好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努力使规划计划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科学确定我市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编制苏州市区等6个空间功能区规划,按照上级确定的开发强度等要求,细化具体功能分区,落实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等比例、范围、布局、开发时序和对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划安排和审批项目。依据规划布局各类项目,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和区域集中度,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抬高准入门槛,加快产业升级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形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走出去”步伐,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产业准入的用地、节能、环保、技术、用工等基础条件,倡导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二、三产项目,提高经济素质。以“五个一批”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大对重点集聚区、重点企业的支持与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服务业知名企业,促进服务业量增质升。突出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发展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依托产业优势,探索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来苏设立区域性功能型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在我市发展营销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保障基本粮油、蔬菜副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屏障。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各类人才在生产科研一线创新创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通过创造专利技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改进调控方式,提升人口素质
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外来人口流向,提高流入人口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规范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引导外来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提高收入水平。优化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布局,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民工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继续为外来人口中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培育外来人口正确的生育观,切实保障外来人口中妇女儿童权益,逐步将是否遵守国家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免费义务教育等前置条件,以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抓好专项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外来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试行区域性外来人口总量控制计划制度,严把劳动密集型项目审批关,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规范化管理,加大企业集宿推广力度。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出租房、再生资源回收、无证流动摊贩和社会治安等的综合管理,适度提高生活成本,依法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流入人口的文明素质。
(五)狠抓重点领域,实现节能减排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突出抓好生产和建设两大环节,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围绕节能目标,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特别是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耗能大户的节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建设,认真抓好大型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污染物总量削减控制,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六)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富民步伐
坚持就业与创业并举,社会保障与援助救济并重,统筹推进富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抓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力争最广大社区、村建成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加大免费培训力度,提高城乡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善创业条件,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的市民进行创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将农村企业职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实施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减轻参保人员负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水平,并逐步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过渡。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关心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等困难家庭生活,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