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国现行婚姻中的夫妻人身关系的理解及认识
对中国现行婚姻中的夫妻人身关系的理解及认识
——夫妻“忠诚协议” 关键词:忠诚协议忠实义务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人身自由权道德
摘要:订立忠诚协议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稳定夫妻法律关系,保障夫妻相互的精神给付。忠诚协议的成立,对促使当事人慎重对待婚姻是有一定强制作用的。关于忠实义务的规范,既是法律规范,又是道德规范。处理忠诚协议,关键在把握好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正文:所谓忠诚协议,是指夫妻之间违反忠实义务的一方给付对方若干财产的协议。忠诚协议有时也以“忠诚承诺书”等形式出现。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应当作狭义解释,是指夫妻一方与第三方发生性关系。“给付对方若干财产”的约定五花八门,如有的当事人约定,一方违反忠实义务,应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全部或者部分给予对方,还有的当事人,约定了违约方给付守约方一定数量的金钱。
2002年,全国第一份支持忠诚协议的判决就在上海这个目前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诞生。在那个著名案件中,当事人贾某和曾某签订协议约定,如果一方出现背叛另一方的不道德行为,必须赔偿对方名誉损失及精神损失费30万元。协议签订后不久,贾某就发现丈夫与其他异性有染。之后的离婚诉讼中,贾某以曾某违反夫妻忠诚协议为由,要求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判令曾某支付违约金30万元,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法院的判决旋即引起法律界的广泛讨论。一派认为,忠诚协议是当事人自愿订立,符合婚姻法关于“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的原则精神,应该支持;另一派的看法是,“夫妻应当相互忠实”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律义务,忠诚协议限制了一方的人身自由权,有违法律规定。
两年后,上海市高院发布内部司法解答意见,规定类似诉讼法院不予受理,表明了和闵行区法院不同的态度。
同年,重庆九龙坡区法院审理了一桩引发更大争议的“空床费”案,给法学界带来更新鲜的素材。该案中,夫妻双方约定,如果丈夫在午夜零时至清晨七时不归宿,按每小时100元的标准支付空床费给妻子。在后来的诉讼中,法院支持了妻子这一请求。
直至今日,各地法院对待忠诚协议的态度不尽相同。北京、安徽、广东等地出现过支持的判决,上海、浙江等地法院则倾向于不予受理。
对忠诚协议效力的争议,源自对忠诚协议性质的理解不同。主要有“无效说”和“附延缓条件说”两种观点。“无效说”认为,“夫妻忠诚协议是一种身份协议,不应以合同法的观念来理解。这种协议具有非道德性,不仅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的异化,也会形成对人身自由的约束,最终使婚姻自由名存实亡,因此不应承认其法律效力。”“附延缓条件说”认为,从“忠诚协议”违约责任的约定看,其实际上是一种附延缓条件的对夫妻财产关系的约定,当所附条件成就时,协议才能生效。忠诚协议并未对道德构成破坏。附条件可以使动机提升为法律行为的组成部分。订立忠诚协议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稳定夫妻法律关系,保障夫妻相互的精
神给付。也就是说忠诚协议是以保护婚姻关系为取向的。忠诚协议的成立,对促使当事人慎重对待婚姻是有一定强制作用的。关于忠实义务的规范,既是法律规范,又是道德规范。“无效说”和“延缓条件说”都没有特别注意到忠诚协议之第一个法律关系的标的(精神给付)的道德性。这种道德性,是忠实协议的正面意义。忠诚协议“道德性”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弱者的保护。
如果夫妻约定了“空床费”,作为一种“交换”,那就违反了善良风俗,法律就不能予以支持。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夫妻在保留婚姻外壳的情况下,一方不断违反婚内情感协议而另一方则不断索取经济赔偿,法院持续为其强制执行情感协议,结果可能沦为夫妻之间情感游戏的裁判或者私房钱的索取工具。”本人认为,任何不违反相关法律的夫妻“忠诚协议”,法院都应给予支持。因为该夫妻“忠诚协议”必定是由夫妻双方慎重考量后才共同签订的,其动机就是为了巩固、稳定夫妻法律关系,保障夫妻相互的精神给付,以保护婚姻关系为取向的。法院对此给予支持是一种法律意义上促进夫妻关系的稳定的手段,对弱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是对大多数夫妻的约束与保护。若出现部分夫妻“忠诚协议”沦为夫妻之间情感游戏的裁判或者私房钱的索取工具,则只好视为对那些无法慎重对待婚姻的人群的惩罚了。因此,法律在夫妻“忠诚协议”的规定上需要保持节制和谨慎。法院处理忠诚协议,关键在把握好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参考文献:
赵敏:《“忠诚协议”效力问题的法律分析》,张弛:《夫妻间“忠诚协议”问题探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合同法》
《婚姻法》
第二篇:对中国信托业的一点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信托业的一点认识和理解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了具有英美法传统的信托制度,在该法的架构下,中国信托业颠覆了传统的内涵,回归了信托的本源业务。
何为信托?《信托法》指出,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可见,简答的说,信托就是借助受托人的设计,来实现委托人在财产管理或财产转移方面的需要,它以信托财产的转移为出发点,以受托人的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为核心,以信托目的的实现为目标。
信托的特点:
首先,信托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是分离的。根据《信托法》的规定,信托一旦设立,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的财产就成为了信托财产,此时所有权就相当于转移给了受托人,但是,收益权并不归受托人所有,而归受益人所有,因此,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是分离的。
其次,信托目的灵活性。《信托法》只要求信托目的符合现有法律规定,也即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任意的发挥其创造性,设置出符合委托人需求的信托产品,这时信托产品具有了基金等传统产品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第三,信托生命的连续性。根据《信托法》52条的规定,信托不因委托人或者受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也不因受托人的辞任而终止。
第四,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根据《信托法》的规定,信托财产分别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与他们的自有财产相分离,独立运作。
信托的功能:
首先,信托不仅仅是一种财产管理的手段,更是一种财产转移的制度安排。《信托法》允许委托人和受益人不同,这样,当委托人为了自己之外的第三人设立“他益信托”时,本质上就是将自己的财产或财产的收益权转移给了他人。比较典型的就是家族财产的传承和公益信托。这种一次性的财产转移功能是基金等所不能够实现的。其次,信托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因为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自有财产相分离,因而,也就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风险相隔离。
第三,信托具有保障功能。在英美国家,委托人就广泛利用“自由裁量信托”和“保护信托”来为特定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保障。而且,信托在保障功能的优势在于,委托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置各种各样的条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第四,信托具有财产传承的功能。洛克菲勒传承财富的主要方式就是信托,信托可以使得家族财产代代相传并不断累积,打破所谓“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五,公益功能。我国《信托法》明确指出,我国鼓励公益信托的发展。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信托具有以上诸多功能,但是,在我国这种功能性信托的发展相当迟缓,目前我国现存的信托主要承担着融资和投资的角色,主要作为委托人进行财产管理的工具。
所谓融资信托,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信托公司向最后贷款人进行融资活动。目前,国内常见的融资信托主要有信贷型、准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融资信托。
投资型信托,是指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信托资金进行的投资。现代信托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向就是信托的积极化,即受托人在信托财产管理中承担起越来越主动、积极的职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信托与投资的联系日益紧密。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3年第三季度末,信托资产按功能划分,融资类信托占比高达48.15%、投资类信托占比32.67%,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19.18%。可见,中国目前的信托资产中,融资类资产占比过大,而事务管理类信托发展严重不足。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
中国信托行业最近这些年经历了急速的发展阶段,资产管理规模从2004年的0.15万亿,到2010年的3.04万亿,再到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10.13万亿,中国信托行业规模远远超过了公募基金。总体来看,中国信托行业的大发展是在整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资产管理市场快速膨胀的大环境之下的,尤其是近几年信托行业赶上并抓住了几个机会。
首先是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逐步控制信贷增长规模,这促使银信合作的产生,信托通过作为银行的通道,资产管理规模急剧扩张,并积累起了业务资源和人脉资源,进而开展高风险高收益的集合信托业务。
其次,近几年信托行业的投资领域锁定在房地产、能源和政信合作方面,收益率高,而且风险较小,从而使得信托行业能够以较高的资本成本获得资金,而且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也促使了信托行业资金获得更为容易。
再次,在2012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之时,信托公司又发掘出信托受益权对接银行同业资金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推动信托行业继续发展。
然而,在看到中国信托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暴露出不少风险和问题。2010年《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信托公司的净资本和风险资本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这一方面限制了信托公司快速扩张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加强信托行业监管,提前预防信托行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信托行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少自己独立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目前信托行业60%-7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对银行业以来过重,这不利于信托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高成本获取资金难以为继。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普遍在10%左右,这也是导致信托资产科投资领域局限于房地产、能源、政信合作等方向的一大原因。然而,能源产业已现颓势,长期来看,政府对于地产的调控也使得地产领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政信合作的前景也不明朗,再依靠融资类信托获得如此高的收益率将越来越难。
第三,“刚性兑付”潜规则。我国《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也明确指出:禁止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在具有优良投资机会时期,“刚性兑付”有利于信托公司快速吸纳资金,发展壮大,但是这不利于培育理性的信托市场,不利于信托行业的发展。信托行业的未来
近些年,在监管层面而言,一方面是加强了对于信托行业风险的监管,比如对于净资本和风险资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放开了对于信托行业业务方面的限制,以促使其业务创新和健康发展,比如新修改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就放宽了对于投资人的限制,2012年也开始允许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使得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得到扩展。
但是,于此相对应的是,基金公司、券商也在不断谋求进入信托公司的传统领域。未来,基金、券商理财、信托业务重合度将更高,信托公司原有的制度红利将逐渐减少,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采取差异化竞争,进行产品创新将是信托公司突破重围获取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信托行业可能的发展机会可能有:
1.新型城镇化。从短期来看,城镇化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未来的城镇化应该和原有城镇化有所不同。所谓新,我认为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要增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收益,使农民能够在物质上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二是要注意城市中产业的培育。信托公司可以从新农村建设(比如土地流转)和城镇产业化布局方面获取机会。
2.并购。目前,中国的诸多行业都存在着产能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要改变现有问题,做大做强产业,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行业内的兼并收购,集中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结构效率。在产业整合过程中,信托公司不仅可以提供财务顾问的服务,而且可以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参与企业并购之中,甚至可以参与到后期的经营,以获取更对收益。3.高端理财。据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容量已高达七八十万亿的规模,这是一块刚刚露出头角的大蛋糕,其中,最为典型的业务就是家族信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诞生出一大批拥有巨额财富的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他们的财富传承和财富管理是信托公司面临的一大机遇。
第三篇: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
读完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一文,深有感触,趁此来谈几点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国梦是发展之梦,加快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梦,最基础的就是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是中国梦最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充满自信地向着现代化建设目标稳步前行。
二、中国梦是文明之梦,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是文明的崛起,一个大国的复兴,必然是文明的复兴。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不断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定要让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价值观真正走向世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治不断进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今天的世界离不开中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其重点和核心在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也就是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价值观”,这是“中华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是一个文化思想领域的系统工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梦是创新之梦,推进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创新发展对一国之兴衰具有重大影响。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过去30多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我们激发了创新的活力。我们干成了不少别人几十年干不成的事。从神九飞天到“蛟龙”探海,从高铁飞驰到科技兴农,一系列创新突破提升了国家实力。如今在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之际,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注重创新,需要以创新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中国梦是制度完善之梦,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制度创新是中国改革的红利之源。实现中国梦,要通过实质性的改革来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发展优势。实现中国梦,对我们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就要有坚定的自信,要靠不断积聚、用好、用足我们的制度优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一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具体的体制机制上,还没有够完全释放出活力来。实现中国梦要靠大量制度创新来保障,来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的创新完善、税收制度的改革、对科学进步和文化进步的推动的创新,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改革等,真正让完善的制度帮助中国人实现中国梦。
五、中国梦是民生改善之梦,民生改善是实现中国梦的落脚点。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民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改善民生,才能点亮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凸显出民生工作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网初步建立,还是医疗、教育等方面不断向前的改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亿万人民逐步共享发展成果。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企盼的就是“过上好日子”。能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民生改善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好诠释,实现中国梦,需要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第四篇: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身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身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勤学习,铸信仰,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目标,将中国梦作为我的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信仰的带领下,以更坚强勇敢的姿态迎接成长。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现代化。这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华夏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也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愿望和梦想。“中国梦”能够凝聚全国人民共同为这一目标共同奋斗。所以实现中国梦事关全党上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切实利益,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
“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托起“中国梦”的众志成城。
中国梦的实现主要有三项要求:一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道路”、“精神”和“力量”是执政党、各级政府和每位民众在为中国梦奋斗时都必须注意的环节。此外,三项要求都突出了“中国”二字,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保持中国梦的中国特色和属性,不能随波逐流。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政府是否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是否有能力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关系重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需要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政府为人民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切实负起责任,规范自身职权;需要政府完善法治管理,保障公民权益;需要政府廉洁透明,值得人民信赖。这既需要政府管理自身的不断革新、创新,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监督和支持。
进一步赋予“中国梦”丰富的内涵。任何一个能够引领民族发展进步的梦想都是美好的,任何美好的梦想都必然伴随时代的节拍、顺应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同样如此。在民族独立的梦想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得以实现之后,我们又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社会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我们的生活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等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对国家、民族、人民生活的这些美好愿景,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进一步展现了“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进一步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
身为一名团干,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将中国梦的内涵牢记在心,并与实际相结合,以敏锐的反应来应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虽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但是要相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为之不懈努力。
第五篇: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总书记对“中国梦”作出明确阐释,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及“中国梦”,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不是复古,不是要回到中华民族过去那么一种状况。我们的伟大复兴,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强盛,强盛也不是霸权。我们如何要做到既是复兴,又不是复古,既强盛又不会去威胁世界。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全新的人类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没有创新精神,不可能开辟新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中国梦”一提出来,迅速引发整个中国社会群体的强烈共鸣。为什么“中国梦”能引发大家如此的共同关注呢?
首先,“中国梦”描绘了我们奋斗的美好前景,给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了很深远的意义,让我们大家感觉到有未来和憧憬。其次,“中国梦”把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形象化、通俗化地表达出来了。再次,“中国梦”的提出,也是中国将继续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有力宣言。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侵,饱受苦难,中国不愿也不能将自己身历的痛苦加诸他人。和平与发展是长久之计,中国的发展自然要顺应天下大势。发展中的中国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各国的发展繁荣。中国养活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让13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安家乐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梦”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共鸣,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梦”呢?若说要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的富足发展,这是每个国家、每个国家的人民均企求的事情,谈不上“中国梦”。“中国梦”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上的期许,是生活在中国体制这一背景下的民众才会理解的盼望。因此,不涉及体制问题、不涉及国情,就没法谈“中国梦”。尽管这一概念在医疗、教育、经济、就业、民生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但归根到底,“中国梦”突出反映了民众对于深化改革的诉求。正如《出路》的导演所称:“如果身处贫穷,或者身处底层的人看了我的片子,他会突然感觉到: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我身处的游戏规则出了问题。继而他举手要求发言、要求改变,这就是解决贫穷的一条道路。”民众的诉求其实是对现状的不满,归根到底是要求改变,要求继续改革,这就是“中国梦”的真正含义。
“中国梦”,其实很简单、很清晰,也很明确,就是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正确的路径。这个正确的路径是什么呢?就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准确把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要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对于“中国梦”来说,支撑我们理想信念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什么爱国主义对我们中国社会如此的重要,因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我们从苦难中走向辉煌,靠着什么,就是靠着爱国主义把我们大家凝聚起来,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不绝。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中国梦”若不绽放,个人的梦如何开花。“中国梦”就是全国人民梦的叠加。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当“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二者都会加速绽放。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只要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鼓实劲、干实事,赋予“中国梦”更多的正能量,“中国梦”就一定能昂首阔步迈向世界,绽放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独特光彩!
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谨遵梁启超先生的教诲,树立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努力让自己变得智慧,强大,敢于独立,敢于挑起重任,很好的把自己的小梦想与祖国的大梦想融合在一起,刻苦学习,努力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