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辩12级寒假作业

时间:2019-05-13 00:4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辩12级寒假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辩12级寒假作业》。

第一篇:法辩12级寒假作业

法辩12级寒假作业

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无论对于一个辩手,还是一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利用假期来阅读充电。本次作业以A+B的方式进行,即A组选一本,B组选一本进行阅读并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A组:《苏菲的故事》乔斯坦·贾德

《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

《以自由看待发展》阿马蒂亚·森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B组:《常识》潘恩

《野火集》龙应台

《法槌十七声》萧瀚

《总统是靠不住的》林达

TIP:如果不想购买实体书或懒得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去百度文库,豆瓣,新浪

爱问共享下载电子版

复盘:对第四届希贤决赛进行复盘

观影(二选一):

观看电影《伟大辩手》或《国王的演讲》,写观后感或影评一篇

收听华语网辩:

无硬性要求,有时间有兴趣可以上华语网辩的YY收听别人的比赛,具体赛程见华语辩论网人人主页。

上述作业请务必于2月20日前发送到我邮箱341575001@qq.com

最后祝各位12级队员新春快乐!假期愉快!

PS:注意身体健康,人身安全,保持锻炼,不要寒假回来胖得我都认不出你们了

第二篇:法辩简介

政法学院辩论研究会创建于2005年, 七年多来辩论研究会坚持以“学习综合知识,推动辩论发展,培养复合人才”为目标,在辩论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的基础上创新。通过举办和参加各项辩论赛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现任的指导老师有鲍莹玉、林磊,汪明、邱晶、黄长平、李克钦。

政法学院辩论研究会每年辅导政法学院的同学参加新生辩论赛,多次蝉联冠军且于2012年取得冠亚军的好成绩。在校园精英赛中,也屡获佳绩。政法学院辩论研究会常与校园兄弟社团、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并于2012年参加厦门大学举办的“仲裁杯”辩论赛。2013年首次在校园内举办公务员大赛,获得好评。

第三篇:法辩 读后感(精选)

读梁治平《法辩》有感

利用三天的时间读完了梁治平先生《法辩》一书,书中引经据典的比较了中国古代和西方旧世纪的那种型同但实质上迥异的社会伦理秩序。中国古代是一种以人治为主的社会,以家庭纲常为社会秩序的纽扣,强调礼溶于法,另外,古代治理结构以名分为重,伦常在社会秩序中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事情都要讲身份和伦理,比如父亲状告子女就不论子女是否违反礼法都要收到处罚,不允许子女提出控告,但是古代社会却不允许子女状告父母,子女对父母应该以恭敬顺从为本,否则将不溶于社会与法律。古代法律和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古代礼法讲究礼,注重名分与等级,这就有了刑不上大夫的说法,而现代文明法律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注重公平,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古代社会等级明显,尊卑礼仪是社会的基本反映。在古代早期,社会中的人从一生下来就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不会有独立的意志,而是一个团体的人,而这个团体便是家族,家和国是一体,在家族中,“个人”被淹没,“个人”并不能为其自己设定任何法律权利;他所遵循的规则,是其出生的场所,以及来自于他作为其中成员的家长所给他的强制命令。进一步而言,权利的配置取决于人们在家族中的身份,而义务则无时不刻纠缠着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所以,从最初形态的意义上讲,国古代法与西方古代法在价值追求与功能界定等方面并无重大差异。

但是西方法律却在不断的发展中出现了质的变化,不在可以强调家族性,而人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其自由意识,平等自治的社会秩序悄然声息的进行了革命,自由契约变得越来越常见,作为单独的个体更加强调自由,渐渐的淡化了家族性,个人从家族中分离出来,突出了法的本质,法凌驾于社会之上掌控着人的意志,法是私人事务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仲裁者,与市民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法律治理讲究礼和法,历史上法家崇尚法治,儒家崇尚礼治,到归根结底历史上的礼法和现代文明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是不同的,古代礼法制度是在封建统治的大环境中产生的,当时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礼法的产生不过是为了维护古代封建阶级通知,然而,不管是务法,还是务德,这两种治理文化都没有离开“人治”的本质。所谓务法,乃是只信奉权谋威势而不屑于说教的人治;所谓务德,只是极度轻视法律政令的人治。所以说,人治到法治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走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古代的人治到现在的法治,到现在的法治社会,虽然古代的礼法人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严肃的法律代替,但是古代法律的精神内核民族思想还是流传了下来,纵观现今之中国,为什么法律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了,但总是会牵扯进那么多不可避免的案外因素?明明有法,明明自己就是受害者,但人们却总是情愿绕过法律,去找关系,去上访?执法者为何总是堂而皇之地认为执法即为特权?为什么我们常常把权利救济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道德贤明的领导人身上呢?这就是古代人治思想的真实反映,礼的思想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里,他们有时会无视法律的严格和严肃,认为人情会让法动容,对于现代文明社会法治来讲,需要加强的就是普法力度,让历史的烙印运行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同时,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梁治平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一种选择、一种方向、一种希望:“两种或多种文明的融合往往会迸发巨大的力量,产生新的文明,罗马文明和日耳曼文明之于欧洲,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之于日本,都是如此。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显著的烙印,一种制度倒影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制度,所以我的感想便是,中国经历了人治到法治的大变革,反映了不同历史时刻的礼法要求,一种思想催生着一种社会制度,而一种社会制度需要法来维系,而法是一种精神信仰,所以我国现在走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的加强法律改革,同时不能忘记历史,结合历史经验制定法律,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的更加的有精神内涵。

第四篇:八年级级语文寒假作业

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1、课外阅读

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选读书目:《目送》(龙应台)、《绿山墙的安妮》、《宋词三百首》、《巴金散文集》等。必读书目要求做旁批,选读书目至少读一本,可以不做旁批。

2、根据以下要求开展“欢天喜地话新春”语文实践活动:

(1)春节习俗知多少

了解春节的起源,搜集有关春节的习俗,为家人作一次春节知识专题讲解。

(2)拜年短信我来写

自创一条春节拜年短信,发给你的亲朋好友和老师,要求语言精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春运现象大家谈

通过新闻、报纸、网络等途径了解春运现象,谈谈你对春运的看法。

3、上网观看大学生辩论赛视频,弄清辩论赛的比赛流程和注意事项,为下期班级辩论赛做好准备。

第五篇:法辩盟个人总结

法辩盟个人总结

杜潇潇

今天是4月17号,3月17号我们开始准备初赛辩题,算是和法辩盟一起走过了整整一个月。现在用键盘敲下这些字的心情和去年给师兄师姐打陪练写总结的心情完全不同。先谈问题,再谈收获。

1备战及比赛问题

0

1资料检索

从去年听肖志远老师的讲座就开始被灌输文献检索的意识,但是到现在我们的文献检索能力还是不足以支撑赛前准备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准备初期检索关键词不清晰、不全面

从拿到辩题开始我们就大范围撒网找资料,但是对于辩题关键词的定位经常存在偏差,检索的价值无法体现,这也说明了我们对于辩题的理解还不到位。第一场辩题“当今中国应该/不应该征收拥堵费”,我们一开始找了很多关于拥堵费的文献,但是却很少检索我国交通拥堵产生原因的相关文献,导致对拥堵费的征收条件等一系列问题理解不够深入。第二场“小区围墙该拆/不该拆”我们的关键词只集中在“开放式小区”“街区制”,却没有仔细查找有关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规划的相关文献,这一点的论证也不够充分,在场上也没有把开放是必然趋势打出来。最后一场关于休学创业的辩题,对于大学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区分不够清楚。

2.检索途径单一

我们一直比较习惯用知网,对于万方、读秀等检索途径用的比较少。由于知网上很多城市规划方向的文献我们学校都没有购买,初期我们也不知道读秀具有文献互助的功能,可以通过发送请求获取知网上没有购买的文献资源,直到第二场比赛准备后期我们才掌握这个技能,很多有帮助的文献都没有能够较好的利用。

同时,我们对于数据的检索途径也太单一,仅仅通过网页查找,没有利用相关领域的官网。在拥堵费辩题中,有很多城市交通报告都可以在交通部门的官网中找到,其中的数据丰富又权威,比我们在新闻中找到的数据要好用的多。

3.对于文献的识别能力不足

两位老师在第一场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就指出了这个问题,我们找的很多文献都不是核心期刊中的,还找了一些普通学校的硕士论文作为参考,这很大程度上的会影响我们论据的权威性。

0

2辩题思路

1.初期思路不统一

在准备初期能明显感觉到四个人的思路存在差异,对己方立场和观点不够清楚,对一些问题给出的答案都不同,导致己方四个人自相矛盾。第一场分歧点在于“征收拥堵费是否有效”,第二场分歧点在于“没必要开放的小区是否应该开放”,第三场初期我们对于“弹性学制的政策是否应该否定”产生了分歧。四个人思路不统一的情况下论证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依赖老师,思路不清晰

每一个辩题老师都会讲的很清楚但是我们都没有完全理解透,过于依赖老师的思路,但没有转化成自己的内容,所以场上很难讲出来,不能自成体系。这点我们感受的很深,以后一定要慢慢改掉。

0

3讨论成稿

1.自由辩成稿效率低、质量差

本来立论、驳论、盘问、自由辩、结辩都应该是四个人一起讨论,分配论证重点,再由相应辩位的同学出稿,但是由于自由辩不是单独属于一个辩位,有一种“反正不是我的事还有别人在”的感觉,所以大家对于自由辩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稿速度比较慢,而且问法单

一、没有攻击力。这也反映了四个人配合存在很大的问题。整个备战阶段这个问题都很突出,自由辩也是整场比赛中我们最为薄弱的部分,从战场分配到问题设置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2.反驳战场形式单

一、语言僵化

其实这也是对辩题理解不够深刻、过于依赖老师的体现。老师说什么我们就会记下来,但是不会转化成不同的方式进行反驳,只会干涩的用同一种反驳方式,现场效果很差,听上去也很刺耳。

04

场上配合1.自由辩不听队友讲话

三场比赛感觉我们就是一个人一个自由辩思路,虽然有成稿但是没有听队友讲话,追问题不够,结问题不够,转战场的意识也不够强,转的过于生硬。

2.不能回到己方立场

徐老师曾经说,反驳不仅仅只是为了反驳,而是要回到己方立场,论证己方观点。但是场上我们多数情况下都仅仅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尤其是第二场比赛,虽然反驳到了安全不是封闭小区的专利,但是没有论证己方“开放式小区有更为便利的潜力”,整场自由辩一直跟着对方在走,忘记了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3.现场反应不够

这个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回答对方问题,强行说己方内容;第二,自由辩强推战场;第三,对于现场战况总结不到位。

第一个问题在第一场比赛中就有体现,从盘问开始到自由辩,不管对方问什么我们都不管,第三场自由辩被对方连续问了三次都没有回答问题。我们的一个特点就是陈词尚可但反应不足,我前期准备的结辩陈词不敢轻易动,即便现场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总结反驳能力也不足,这一点以后需要加强。

收获

准备比赛最大的收获不是看了多少论文接触了多少新领域的知识,也不是思辩能力的提升,而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方式的变化。政策不都是合理的,期刊里的话不都是科学的,多数人去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看问题的角度的改变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我很幸运在思辩学园这个地方接触到了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又固执的看法,对我而言这个是最重要的。

不想太矫情,但是一个月的时间一起准备比赛怎么可能不加深队友之间的感情。时间还很长,大家一起走下去。

下载法辩12级寒假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辩12级寒假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级小学生趣味排队法

    一年级小学生趣味排队法一年级小学生,除了能够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两个方位外,其它方位辨别能力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因此给一年级小学生排队,应从纵队开始,以减少小学生辨别空间方......

    超 级 记 忆 法

    超 级 记 忆 法 原理 第一章 超级记忆的意义和用途 2 一、 记忆是智慧之母 2 二、 时代呼唤着记忆 4 三、 超级记忆的生理基础 5 四、 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智能工程 6 五......

    梁治平《法辩》读书心得

    梁治平《法辩》读书报告这部书向我们讲述了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法的思想存在至今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法学并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形态......

    寒假作业

    飞扬的青春 记访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党员 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增加了一个运动员给志愿者献花并亲切握手的环节,是为了表达对志愿者辛勤劳动和付出的一种感谢。而在这许多......

    寒假作业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他和仆人康赛尔和......

    寒假作业

    君安小学四年级2班语文寒假作业 1、 认真完成寒假作业练习册。 2、 分别以下列题目为题自己写一篇作文 (1)今天我家杀年猪、(2)我的寒假打算、(3)过年、(4)未来的生活(想象作文)、(5)猫......

    寒假作业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2011级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的通知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中......

    寒假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 1、自我管理 2、自我教育 3.职业道德 4.公民意识 5.刑罚 6.自尊 7.司法公正 8.犯罪 二、单项选择题 1、对网络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用于查阅电子邮件B、沉迷于电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