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试题
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试题(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试题
(一)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判断题(1、“以人为本”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负外部性是指不利的外部性,及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使他人 或社会受损,并因此而承担成本。()
3、医疗机构在结算医药费用时,有义务以多种形式向患者提供医疗 服务价格情况的查询服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5、区域卫生规划是 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提出来的社会卫生发展的先 进思想和科学管理模式。())
6、在组织人数一定的前提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宽度呈反比关系。(7、卫生投资具有以下特点: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投资内容复杂; 投资风险小。
8、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是建立组织机构。(())
9、卫生服务质量是指卫生事业满足人们明确或隐含健康需要能力的 特征及特性的总和。()
10、医政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相关领域实施技术 管理活动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单项选择题(1、()是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A、卫生政策 B、卫生计划与评价 C、卫生服务体系 D、卫生资源
2、WHO 于 1981 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 标准可分为 1 项,其中至少有(A、3% B、4%)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D、6% C、5%
3、)是社会保障中最主要的责任主体。(A、医院 B、红十字协会 C、世界卫生组织 D、政府
4、()是现阶段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卫生 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难点与重点。A 满足群众需求 C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B 适应时代要求 D 合理的计划和预算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研究卫生筹资和卫生总费用的作用和意义的是()。A 提高卫生筹资政策的科学性 B 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增进人们的健康水平C 促进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D 促进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6、卫生统计信息的来源和作用对象是(A 公共生活 B 公共卫生 C 卫生事业))D 卫生服务
7、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的法律依据是(A《医院分等管理条例》 C《执业医师法》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D《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8、医师资格考试的实施部门是(A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9、慢性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A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C 遗传因素
10、实施(A 全科医生制度 C 政府领导)B 环境因素 D 心理因素)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B 全科医疗 D 社区参与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0 分)多项选择题(1、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A、社会制度 D、文化背景 B、经济基础 E、科技发展 C、人口状况 F、管理水平、下列情形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的是()A、信息不对称; B、外部性; C、公共产品; D、不完全竞争; E、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F、市场配置资源与社会经济利益不一致;
3、下列国家中实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是()。A、德国 D、澳大利亚 B、日本 E、丹麦 C、奥地利 F、阿根廷)C 系统
4、卫生计划的基本理念包括:(A 协调发展 B 可持续发展 D 目标与过程 E 公平F 节约)
5、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中的实际使用法的指标体系包括:(A 个人医疗费用 D 医院门诊费用 B 公共卫生费用 E 公共卫生机构费用)C 防病治病 C 卫生发展费用 F 药品零售店费用
6、医疗机构的宗旨包括(A 盈利 D 为公民的健康服务
B 救死扶伤 E 为医疗工作者服务
7、以下属于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地方病的是(A 鼠疫
D 地方性砷中毒 B 血吸虫病 E 碘缺乏病)C 地方性氟中毒 F 大骨节病)
8、下列属于妇幼卫生法制管理的原则的是(A 保护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原则 B 预防为主的原则 C 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D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 依法规范服务的原则 F 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9、药品监督管理的方法包括(A 行政方法 D 经济方法 B 技术方法 E 审批方法)C 法律方法 F 咨询方法)C 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10、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目的包括(A 控制处方药销售 B 规范非处方药管理 D
控制非处方药销售 E 规范处方药管理 F 促进公众健康
四、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名词解释(1、卫生事业
2、公共产品
3、循证医学
4、药品不良反应
5、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五、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3 分)简答题(1、卫生政策的情境分析是指什么?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
3、简述“医疗事故”的四个构成要件。
4、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 18 分,共 18 分)案例分析题患者黄某因与丈夫薛某发生矛盾,一气之下喝了农药。薛某将黄 某就近送到某三甲医院急诊,送到医院时黄某处在嗜睡状态,推之可 醒并可进行交流。医院拟实施抢救,让薛某签字,不料薛某签字“放 弃治疗”,并带黄某离院。第二天黄某死于家中。患者死后,黄某娘 家人气愤不已,认为是医院和薛某合谋害死了黄某,据此将医院诉至 法院,要求医院赔偿,最终院方因患者当时有判断能力并能交流,院 方未找患者签字而找与其正生气的丈夫签字而败诉,承担全部责任。问题:请运用医疗机构管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第二篇: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题型:
一、判断:10题*2分,20分
二、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三、选择:10题*2分,20分
四、简答:5题*5分,25分
五、论述:2题*10分,20分
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卫生投入不足(2)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
(3)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4)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合理
(5)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7)城乡差别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1)依据“低水平”。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生查理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今天办明天的事,穷人办富人的事”。
(2)落实“广覆盖”。即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3)实施“双方负担”。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
(4)实行“统账结合”。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4、各地应该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精神,从实际出发,确定“统账结合”的具体形式,明确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自支付范围。
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新特点
(1)在保障对象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标是:到2010年,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2)在筹资机制上,从个人、集体到政府新型合作医疗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
方筹资”,“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3)在保障内容上,新型合作医疗强调大病统筹和贫困救助。
(4)在监管机制上,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以县(市)为资金统筹单位,在新型合作医
疗制度在组织管理上,提出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
6、卫生专业组织可分为:(1)医疗机构(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妇幼保健机构(4)药品检验机构(5)医学教育机构(6)医学研究机构《具体详细分类见课本50页》
7、卫生计划:是指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卫生资源为基础
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8、一般来说,我国的区域卫生规划是基于地(市)级行政区划。
9、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大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10、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卫生保
健支出的货币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部门经济状况的重
要指标。
11、卫生信息的作用:
(1)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2)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源泉
(3)有利于监督评价卫生规划实施与进展
(4)支持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卫生资源
(5)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12、医政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包含中医、西医和中医结合医疗及其相关机
构、从业人员、医疗及相关活动、医疗技术、医疗仪器设备等实施管理
工作的总陈,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医疗纠纷:是指医院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向患者提供临床医疗服务时,医患双方出现的争执。
14、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
故。
15、医疗事故构成的基本条件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符合国家《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执业
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其他雇员。
(2)医疗事故的发生地是在符合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经政府卫生管理
部门批准设置的医疗机构。
(3)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
意或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后果。
(4)构成医疗事故过失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
动中违反了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必须是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包括为此服务提供的后勤和管理活动)。
16、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
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
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7、药品的专属性包括:
(1)处方药,必须在执业医生的检查、诊断、指导下合理使用。英文缩写:RX
(2)非处方药,根据病情,患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合理选择药品,按照药品说
明书、标签使用。英文缩写:OTC1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FDA)
19、世界卫生组织(WHO)
20、药品监督管理的原则
(1)目的性(2)方针性(3)限制性(4)方法性
21、中医药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
(1)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并须报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2)按照中医药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实行管理。
(3)按照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4)教学大纲与教材。
(5)实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
2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目前在我国流行状况堪忧,与传染性疾病并驾齐驱突
兀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23、卫生监督的主要职责:
(1)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
品。
(2)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发射、学校卫生等工作。
(3)依法监督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
(4)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4、公共卫生发展面临的问题
(1)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及技术层面对应对入世的准备不足,缺乏适应全球化的技术
和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机构,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2)以防治传染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在我国城市尚未完成,而以防治慢
性非传染病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二卫生革命已经到来。
(3)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生活空间的缩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使生物、环境、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4)目前我国对指定符合WTO协定原则的卫生及其他即使措施中的科学理论和方
法研究很不够,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分析体系并在公共卫生各领域的立法指标和法律实施中予以应用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5)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人们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食品卫生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射型核素与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医学、科
研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7)知识产权保护涉及我国基本药物保证问题。
(8)国外一些影响公共卫生及过敏健康的不良理念、生活方式的影响将可能会继
续增加,如吸毒,不良性行为,年轻人吸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9)公共卫生发来吧法规标准制定如何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法典标准及我们
该签署的有关公约和入世承诺一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在短期内解决是不容易的。
25、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健康结果指标有三个: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这些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将抗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协调发展的敏感指标。
26、实施法制管理是实现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促进妇女儿童将抗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妇幼卫生保健方面的政策法规集中体现“一法两纲”【指《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方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27、根据WHO的定义,生殖健康概念主要涉及生育调节、母亲与婴幼儿将抗、生殖道
治病防治、性生活性传播疾病防治四个方面。实际是一个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次健康的概念,主要指在各方面完好的状态下完成生殖。
28、妇女保健按照女性一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分为(1)女童保健、(2)青春期保健、(3)
经期保健、(4)孕产期保健、(5)哺乳期保健、(6)围绝经期保健、(7)老年妇女保健等若干个时期。
29、社区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1)人群。一定数量、质量的共同生活的人群是社区生活的主体,物质要素的创造
者,社区关系的承担者。
(2)地域。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有一定界限的地域。
(3)生活服务设施。提供社区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衡量舍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4)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这是社区人群凝为一体的纽带,使社
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有协调各种关系的作用。
30、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
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GP)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3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功能
(1)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
(2)开展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控工作。
(3)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4)提供院外急救服务。
(5)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6)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7)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8)提供康复服务。
(9)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10)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
(11)提供个人与家庭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12)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
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1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32、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
(1)预防保健服务(2)基本医疗工作
(3)农村爱国卫生宣传教育(4)妇幼卫生保健
(5)计划生育技术指导(6)农村卫生事业硬件建设
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其他危机事件的发生过程一样,可分为三个阶段:危机前阶段、危机阶段以及危机后处理阶段,各个过程之间体现了危机发展的一个循环周期。
34、论述题: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生态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文化背景
人口构成及状况
社会制度
经济发展
地理位置
…………………………………Best wishes!
——forest
特供
第三篇:卫生事业管理学复习材料
1卫生事业管理学:简称为卫生管理学。它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卫生事业工作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学科。
2、德尔菲法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3、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指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4关键路径法/临床路径法是医院为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最终利益即用最合理的价钱获得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的一种科学服务与管理方法
5健康保障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护理康复、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制度。
6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及其他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身体和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产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施行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7卫生服务规划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9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使得目标群体改变旧有观点,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来巩固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增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的目的10卫生服务质量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11卫生人力资源指在各类卫生机构中从事和提供卫生服务相关工作的一切人员。
12卫生人力绩效考核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13伤残调整寿命年 :将某一特定人群的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和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进行综合计算,再以年龄权数和贴现率做加权调整。是生命数量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15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医院的行为和目标与政府意志相一致,进而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相一致。
简答
1怎样认识我国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一)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种概括一是客观准确地说明了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二是体现了政府要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正确理解卫生事业的性质必须把握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1.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公益性可以兼容(涵盖)局部的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的属性。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要求国家、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2.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即社会赋予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福利性:政府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保障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2 如何看待卫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重要作用:发展卫生事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地位;
1、卫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卫生事业,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4)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所以,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2、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的影响:
(1)经济发展为卫生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卫生投入;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疾病构成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防病治病的任务更加繁重 ;第二,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要求卫生服务的内容、方式、体系作出新的调整;第三,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提出了新的卫生要求;第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卫生事业有更高的发展。
3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二)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之父”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三)古典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中期管理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伊尔顿·梅奥“行为科学之父”
(二)系统组织理论;切斯特·巴纳德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
(三)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4试述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综合性卫生事业单位,它不仅是乡(镇)卫生专业组织,而且肩负卫生行政管理工作,是县、乡(镇)、村三级卫生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农村卫生建设的重点。在业务管理体制上,接受县卫生局及县级业务机构的管理,包括接受县医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所),以及其他县疾病防治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其人员、业务、经费都是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乡(镇)卫生院主要任务是:
(1)负责本地区基本医疗服务
(2)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的技术指导,疫情报告,传染病管理,各项卫生工作(如学校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和预防接种工作
(3)开展日常医疗服务,查治疾病,培训指导乡村医生业务技术,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5简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范围。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简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区别。
1、面对人群不同。前者主要面向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后者主要面向具有城镇户籍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
2、缴费标准及来源不同。前者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不享受政府补贴。缴费标准总体低于前者,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3、待遇不同。后者由于筹资水平较低,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低于前者。
4、缴费要求不同。前者设立最低缴费年限,达到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者不设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缴费不享受待遇。
7简述卫生服务营销组合及其内容。
卫生服务营销组合策略是卫生服务机构与为了进占目标市场,针对接受卫生服务对象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环境、竞争及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卫生服务机构的可控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卫生服务机构的营销目标。
卫生服务业的营销组合包含七个要素:即产品、价格、地点和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又称7P营销组合。
(1.服务产品: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服务档次;服务品牌;服务项目;服务担保;售后服务;
(2.服务定价:收费档次;服务收费打折;收费项目;患者对收费的评价;服务收费与服务质量的匹配;服务的差异收费;
(3.服务渠道与网点:网点位置;患者进入位置的难度;服务渠道;涉及的地区与行业;
(4.服务沟通与促销:服务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宣传;公共关系;
(5.医务人员与患者(:员工培训;员工的处置权;员工的义务与责任;员工激励;员工的仪表;员工的交际能力;服务态度;患者行为;患者参与程度;患者之间的关系;
(6.有形证据:服务环境的装修;色彩与氛围;环境布局;服务设施与用品;有形线索;
(7.过程:运作政策;服务程序;组织机制;使用规则;患者参与规定;对患者参与的规定;对患者的指导;服务活动流程;
8简述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P156-157)
(1)产品特征。商业营销的产品一般是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服务,目标群体对其产品的价值和利益感受比较具体。而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产品比较复杂。
(2)营销目的方面的特征。商业营销的主要目的是使营销组织获得财务上的收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目标是应对社会问题,提高公共福利。
(3)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特征。在商业营销中,满足消费者需求是营销的根本任务,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满足组织自身的利益。卫生服务社会营销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处理负面需求。
(4)竞争方面的特征。商业营销的竞争主要来自同样产品和服务、满足同样需求的其他组织。卫生服务社会营销也会面临竞争问题,这种竞争是多样化的,其中比较严重的竞争来源是营销不健康、不符合社会利益的产品的商业营销。
(5)营销主题方面的特征。商业营销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等营利组织。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主体则涵盖政府及其代理机构、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
(6)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
9,PDCA 循环(PDCA circle)内容——计划(plan)、执行/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实施步骤构成一个封闭的PDCA 循环(PDCA circle)。PDCA为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首字母缩写。
所谓计划(P)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与提升计划。实施(D)就是按照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去实施,主要活动包括开展全员质量培训、营造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文化、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设计和调整日常运作过程等。检查(C)就是对照计划检查全面质量管理不定期的日常检查和相对正式而深入的质量审核与认证。处理(A)就是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措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提升质量并将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转交下一轮PDCA循环中去。
特点:
1)管理循环是综合性管理,四个阶段紧密相联成一体;
2)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3)不断循环上升,每循环一周上一个新台阶。
10卫生人力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考核方法包括排列法、等级法、因素比较法、目标管理法及360度考核法简述WHO用来衡量卫生系统绩效的5个指标。P234
1人群总体健康水平;
2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差异;
3卫生系统总体反应性;
4不同人群中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差异;
5不同人群医疗卫生费用的分担情况
13卫生系统的目标
1促进健康 2增强反应性 3卫生筹资的公平
1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1)什么是“大病”?
一个家庭强制性医疗支出大于或等于扣除基本生活费(食品支出)后家庭剩余收入的40%。如果出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这个家庭就会因病致贫返贫。换算成国内相应统计指标,按2011年数据计算,对城镇居民而言,大体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民而言,大体相当于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也就是说,当城镇居民、农民当年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分别达到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时,就会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就可能会导致因病致贫返贫。此时,大病保险制度发挥作用,对城乡居民的高额医疗费用进行合理的报销。
(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筹资机制
1).筹资标准。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险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以及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精细测算,科学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
2).资金来源。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有结余的地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提高筹资时统筹解决资金来源,逐
步完善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多渠道筹资机制。
3).统筹层次和范围。开展大病保险可以市(地)级统筹,也可以探索全省(区、市)统一政策,统一组织实施,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覆盖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
(3)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内容
1).保障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
2).保障范围。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定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各地也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3).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4)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承办方式
1).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地方政府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以及就医、结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并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
2).规范大病保险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3).严格商业保险机构基本准入条件。
4).不断提升大病保险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十二五医改目标
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包括大病保险制度
(一)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
(三)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
(四)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医保就医“一卡通” 等。
(五)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七)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八)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二、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二)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四)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
(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六)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
(七)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八)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1公立医院改革应坚持公益性
a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求
(1)公平可及性1)资源规划均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居民需要2)以人人可以承担的成本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提供适当的服务
(2)效率1)提供的服务项目符合成本效益原则2)通过总额预付对医疗总费用起宏观调控作用
(3)内部工作效率高,资源有效利用政策性职能1)按要求完成科研、教学、应急等政策性任务2)发挥规模和范围优势,参与医疗服务体系一体化
b政府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保障措施
(1)明确公立医院的定位和目标:①为特定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②通过总额预算控制医药费用;③提供成本效益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④履行教学、科研等职能。
(2)必要的授权和财政支持:①保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②从政府间接投入为主变为直接投入为主;③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提高医生的劳务收入,降低药品和检查费用。
(3)建立考核、监督与问责机制: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考核指标体系,重点体现费用控制、服务质量、覆盖人群等公益性指标;定期考核和评级,并将结果公示。
(4)建立符合公益性的内部管理机制: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
2公立医院法人化
医院法人化的结果
(1)解放医院:公立医院战略决策自主化
(2)解放医生: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
3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旧体制的“以药补医”,其实是补了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如今要或取消药品加成,实际上是更换了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根据新医改方案,公立医院不再“以药养医”之后,其药品出售收入的损失,将通过如下三个途径来补偿:(1)增设药事服务费。(2)增加政府行政补助。(3)调整(其实是提高)医疗收费。
医改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医改仅限于基层,城市和发达地区患者感受不深;
(二)改革带来的结构调整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例如药品产业的整合和患者的用药习惯、医务人员的诊疗习惯的改变都需要较长时间。
(三)改革外部环境和配套措施不到位。如财政补偿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公立医院改革滞后。
(四)一些基础工作不到位。如一些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不高,财务制度不规范,导致新机制的建设还比较粗放。
第四篇: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题
《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题(A)
一、名词解释
1.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卫生政策: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目标、行为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
3.专题小组讨论:是通过召集一小组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议题进行讨论,得出深入结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4.卫生规划:是关于时限较长的卫生发展战略方向、长远目标、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的设想蓝图。
二、填空题
1.古典管理理论中主要代表理论包括泰勒的 管理科学理论、法约尔的 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等。
2.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3.卫生服务规划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合适程度评价、足够程度评价、进度评价、效率评价、效果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
4.选择细分市场常用的方法有 单一标准法、综合标准法、系列因素法。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一般将管理职能分为五项: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
(一)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包括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确立,实现组织目标方法的确定和抉择,计划原则的确立,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计划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条件。
(二)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和计划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管理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人员,并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为有效实现目标,还必须不断对这个结构进行调整,这一过程即为组织。组织为管理工作提供了结构保证,它是进行人员管理、指导和领导、控制的前提。]
(三)人员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培训、以及考评,其目的是 1
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人员管理与其他职能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
(四)指导与领导。是对组织内每名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努力。指导与领导所涉及的是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控制。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2.简述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3.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顾客至上、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系统思维、预防为主、强化控制、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
《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题(B)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
2.医疗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
3.政策分析:对政策的调研、制订、分析、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又称政策科学。
4.卫生服务营销: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
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二、填空题
1.被称为“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管理学派包括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2.世界各国健康保障制度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商业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3.PDCA循环中P、D、C、A分别代表 计划、检查、执行、处理。
4.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包括: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督导
三、简答题
1.简述卫生事业管理定量研究的特点?
在进行定量研究时,需要运用变量、假设、设立对照组、操作化、检验等方法对一些社会显现进行研究;
选择样本强调采用抽样技术进行,主要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在卫生管理过程中,定量研究遵循选题、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等基本过程。具体包括系统分析法、管理循环与abc管理、预测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等方法
2.简述卫生政策分析的范畴?
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可行性研究
3.简述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1,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
2,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3.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
5.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边规划,边调整。
《卫生事业管理学》模拟题(C)
一、名词解释
1.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
2.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3.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4.社区: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
二、填空题
1.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主要有 计划、法律、项目、行政、经济 等。
2.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工场管理》等。
3.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对环境的认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环境对管理影响。
4.在医疗行业中,常用的风险管理战略有 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转移、风险控制。
5.文献分析方法中文献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
6.根据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的职能可以分为四种,包括:服务提供、资源生产、资金、管理。
三、简答题
1.简述SWOT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第二步,找出您的职业机会和威胁
第三步,提纲式地列出今后3-5年内您的职业目标
第四步,提纲式地列出一份今后3-5年的职业行动计划
第五步,寻求专业帮助
2.简述卫生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原则?
答 一.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二.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可及性;
三.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
3.简述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第一、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第二、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第三、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
第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第五篇:管理学原理模拟试题
《管理学》自测题
(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A.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C.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
A.经济人假设 C.自然人假设
B.人与物的因素 D.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 B.社会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2.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体现(A)
3.目标就好比路标,确定目标如同识别北极星,这种说法主要体现了目标的哪个方面的作用(A)A.指明方向
B.提供标准
C.激励因素
D.管理基础
4.根据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擅于同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的领导属于(C)A.成就导向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A.职位权力
C.上下关系
A.法约尔
B.支持型领导 D.指导型领导 B.任务结构 D.以上都正确
C.泰勒
D.梅奥 5.根据菲德勒的领导理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景因素包括(D)
6.科学管理之父是(C)
B.韦伯
7.韦伯提出的理想组织形态是(A)A.行政性组织 C.传统性组织 A.下属意见
B.神秘性组织 D.现代组织 B.职工满意程度 D.下属执行情况 8.任务导向型领导在下列因素中最关心的是(D)C.工作群体的团结
(B)
A.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9.按技能在技能组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基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 1 10.孔茨和韦里克把计划分成层级体系,其中决定组织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是(D)A.政策 B.目标
C.程序
D.目的或使命
11.在人员配备中以所空职位和工作得失为要求来选拨人员属于哪种配备原则(C)A.用人所长
B.因才器用
C.因事择人
D.动态平衡
12.哈默和钱皮曾在《公司再选》中把三“C”力量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其中哪一项最为重要(D)A.顾客 B.竞争
C.成本
D.变革
13.战略领导者一般指组织的(C)A.基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A.财务分析
C.质量分析
A.要素创新
B.中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B.成本分析 D.以上都正确 B.产品创新 D.设备创新 B.正比关系 D.对数关系 B.产权制度 D.管理制度 B.激励方式
D.最不受欢迎的合作者 14.反馈控制主要包括(D)
15.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B)C.生产工艺创新 A.指数关系
C.反比关系
A.财务制度
C.经营制度
A.管理模式
16.当组织幅度一定时,组织层级与组织规模之间的关系是(B)
17.决定企业其它制度的根本制度是(B)
18.在菲德勒的领导理论中LPC是指(D)
C.高素质人员
(B)A.人际角色
C.信息角色
B.控制角色 D.决策角色 B.法约尔 D.孔茨 19.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归为三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此类20.目标管理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A.彼得·德鲁克
C.马斯洛
二、辨析题(判断是否正确,如错误请改正,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一般说来锥形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较少。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职工是经济人。
3.决策树法通过考查产量、成本与利润关系以及盈亏变化来为决策提供依据。
4.放任型领导主动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5.头脑风暴法要求把解决的关键问题告诉专家,然后听取专家意见与专家一起合作决策。
6.道德是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通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众意识的总称。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2.组织设计原则有哪些?
3.内部提升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4.授权的原则有哪些?
四、论述题(24分,专科生作第1题;本科生作第2题)
1.有人要求“领导下基层去具体指导工作例如要求市长到农村村委会去指导工作”请你从管理学原理的角度对此要求进行评述。
2.人民日报报道:有一名小学生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温总理在百忙之中,抽空亲笔给她回了一封信,你学了管理学后对这件事有何评述?
自测题
(一)参考答案
二、辨析题:
1.错,应改为一般说来锥形组织结构的管理层级比较多。2.错,应改为梅奥通过“堆桑试验”得出职工是社会人。
3.错,应改为盈亏平衡分析法通过考查产量、成本与利润关系以及盈亏变化来为决策提供依据。
4.错,应改为民主式领导主动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
5.错,应改为德尔菲法要求把解决的关键问题告诉专家,然后听取专家意见与专家一起合作决策。
6.错,应改为组织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众意识的总称。
三、简答题:
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任务必须转化为每个员工的目标;2)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目标;3)每个人的目标就是总目标对他的要求,也是对总目标的贡献;4)每个员工根据设定的目标自我管理;5)目标是考核奖征的依据。
2.组织设计原则有:专业化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柔性经济原则。
3.内部提升优势:①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④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劣势:①易产生“近亲繁殖”现象;②可能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4.授权原则有①重要性原则②适度原则③权责一致原则④级差授权原则
四、论述题:
1.这种要求不妥:
1)根据管理学原理管理要分层次,市长应管的是市长工作,若去管村委会的工作越级管理不行。
2)有效管理必须有管理幅度,市长的管理幅度不可能达到村级。3)管理要权责分明,管好自己的职责就行了,村委会的工作应由村长来管理。
4)每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市长不可能懂村委会的工作。
5)当然要求领导下基层去搞调查研究还是对的,领导也应抽空到基层去了 解情况但不能去具体指导工作。2.对于这件事:
1)温总理的人民公朴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2)这种作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①温总理的精力应放在国家大事上,这些小事完全可以不管,如有必要时让秘书回封信即可。
②老百姓有什么问题应该向本单位本部门反映,如果不管大小事都直接向中央反映,那中央领导那有精力抓国家大事?当然如果下面部门不解决问题实在没法向中央反映也可以。
③各级领导部门应切实负责的搞好本职工作,把问题向上推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基层问题应该在基层解决。
④国内过去有很多问题一拖再拖非要中央领导亲自出面干涉才能解决,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⑤政府各级人员应好好学习一下管理学原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好本职工作。
《管理学》自测题
(二)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C)A.组织活动
B.控制活动 D.计划与决策 B.尊重需要 D.生理需要 B.人喜欢被命令
D.多数人都具有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B.高工作高关系情形 D.低工作低关系情形
C.同期控制
D.事后控制 C.有效获取资源 A.归属需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D)C.人不抱有野心
3.麦戈里格提出了X、Y理论的人性假设,属于Y理论的假设前提是(D)A.人天生讨厌工作
C.人不抱有野心
4.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方式适合于(C)A.高工作低关系情形
C.低工作高关系情形
A.反馈控制
A.9.1任务型 5.现场控制还可以被称为(C)
B.前馈控制
6.根据管理方格图,对生产高度关心而对人很少关心的管理属于(A)
B.1.9乡村型 C.9.9协作型 D.1.1盆乏型
B.中层管理人员 D.以上均是 B.自然属性 D.经济属性
D.安全 7.管理控制职能由哪类管理人员来执行(D)A.高层管理人员 C.基层管理人员 A.社会属性
C.管理属性
A.权力
8.管理具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这是管理的(B)
9.麦克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高层主管人员最需要的是(A)
B.成就
C.社交
10.市场占有率高,业务增长率低,利润率高所选对策如增加市场份额的经营单位是(B)A.明星 B.金牛
C.瘦狗
D.幼童
11.主管人员由低到高的升迁过程,其工作性质也逐渐变得(B)A.具体技术性很强
C.模糊技术性强
B.抽象、战略性很强 D.具体战略性很强
12.韦伯认为,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是(C)A.行政立法和司法
B.领导决策和控制 D.计划组织与决策 B.反比关系 D.对数关系 B.民主式领导 D.维持型领导 C.等级、权威和行政制 A.正比关系
C.指数关系
13.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组织幅度与组织层次呈(B)
14.把管理制度权力相对牢固的控制在手中的领导者是(A)A.集权式领导
C.战略型领导
15.按技能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高层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是(C)A.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
B.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C.概念技能 人际技能 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16.上级向下级传达命令属于(B)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平行沟通
C.激励因素
D.非正式沟通 D.保健因素 17.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工作条件属于(D)A.正强化因素
A.前向一体化
B.负强化因素
B.横向一体化 18.企业将经营领域扩展到与原先完全无联系的产品,销售中去属于(C)
C.混合多元化 D.同心多元化
19.某公司不同品牌产品由不同部门负责生产、销售,该公司是按什么方式划分组织部门(C)A.职能部门
B.顾客特点
C.产品
D.地域
20.由纵向职能管理系统和横向项目系统组成的部门化组织是(A)A.矩阵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D.地域部门化结构 C.流程部门化结构
二、辨析题(判断是否正确,如错误请改正,每小题4分,共24分)
1.法约尔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2.团队沟通是双方或多方为实现某种目标就有关条件达到协议的过程。3.菲德勒权变理论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
4.一个组织内部如果要实行专业化分工就必须做好集权。
5.筛选旨在解决信息的可靠性问题,鉴别旨在解决信息的适用性问题。6.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即著名的OLI优势是企业制订计 划的基础。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2.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3.美国学者E·波特提出的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有哪些内容? 4.组织文化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四、论述题(24分,专科生作第1题,本科生作第2题)
1.试述管理的五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2.有人提出企业中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此提法有何评述?
《管理学》自测题
(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D 3.D 12.C
4.C 13.B
5.C 14.A
6.A 15.C
7.D 16.B
8.B 17.D
9.A 18.C 10.B 11.B 19.C 20.A
二、辨析题:
1.正确
2.错,应改为:谈判是双方或多方为实现某种目标就有关条件达到协议的过程。
3.错,应改成:“路径—目标”理论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
4.错,应改成:一个组织内部如果要实行专业化分工就必须做好分权。5.错,应改成:鉴别旨在解决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筛选旨在解决信息的适用性问题。
6.错,应改成: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即著名的OLI优势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基础。
三、简答题:
1.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从低向高层转换,先满足低层次需要然后逐次向高层次需要过渡,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公平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报酬的公平性。
设QP自己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QX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自己付出的感觉
IX自已对他人付出的感觉
QPQx不公平产生不满公平则横向比较 心安理得不公平IPIxQPP目前报酬,QPL过去报酬,IPP目前投入,IPL过去投入
QPPQPL不公平产生不满公平则 纵向比较 不会降低积极性不公平IPPIPL3.波特提出的驱动竞争的五种力量是: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入侵者竞争,替代品生产商的竞争,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竞争,买方的讨价还价的竞争。
4.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
四、论述题:
1.管理的五大职能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表现形式互相之间又有密切联系。1)决策与计划是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2)组织职能是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配备去实现组织目标。3)领导职能是通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如何领导下层去实现组织目标。
4)控制职能是在管理活动中不断找出偏差,纠正偏差使管理沿着我们制定的目标前进贯穿在整个管理活动中。
5)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与生命,它通过产品、服务、制度的不断创新来实现。2.这种提法不妥:
1)在企业中技术与管理同等重要不应有三·七开。
2)技术具有生产力、经济基础的性质,而管理具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性质,因此技术是基础,管理要随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3)企业首先要重视技术,一定要使用先进的技术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企业,然后配备先进的管理方法,使技术得到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要注意,不管管理搞得如何好,但都不应该大大超过设备的生产能力,否则是破坏性生产。
4)没有先进的管理工作,先进技术无法发挥作用,反之,技术太落后,管理再好也没有用。
《管理学》自测题
(三)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组织管理之父是(C)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孔茨
2.管理活动的本质是(A)A.对人的管理
B.对物的管理 D.对技术的管理 C.对资金的管理
为(B)A.时间敏感型决策
C.个体决策
A.生理需要
B.知识敏感型决策 D.群体决策
C.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 3.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有时间从容应对,这种决策称4.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有助满足雇员的(B)
B.安全需要
5.有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常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过去拥有的权力是(C)A.专长性权力 A.确定目标
B.感召性权力 C.法定性权力 D.临时授权 B.发现问题
C.搜集信息
D.分析情报 6.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B)
7.在人员选拨中,内部提升的主要问题是(D)A.会打击外部人员的积极性
C.不利于对应聘人员的了解
A.量本利分析法 A.正比关系
A.下行沟通 A.直线职权
B.不利于骨干人员的稳定 D.会引起同事不满和近亲繁殖
C.决策树法
D.德尔菲法 8.以下哪种方法是风险型决策方法(C)
B.线性规划法
9.当组织层级一定时,组织幅度与组织规模呈(D)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没有一个确定关系
D.感情沟通 D.以上三种都是 10.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属于(C)
B.平行沟通
B.参谋职权
C.上行沟通
C.职能职权 11.职权是指(D)12.授权的目的是(A)
A.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B.分工的需要
C.减轻领导负担
D.减轻领导责任
13.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是“STP”营销,其内容是指(D)A.市场细分
B.目标市场
C.产品定位
D.以上都是
14.组织变革的目标是(D)A.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C.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A.整合功能 A.指挥作用
B.适应功能
B.协调作用
B.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 D.以上三条都是 C.导向功能
C.激励作用
D.以上三者都是 D.以上都是 15.组织文化的功能是指(D)16.领导的作用是指(D)17.事务型领导者又称(D)A.魅力型领导者
C.战略型领导者
B.变革型领导者 D.维持型领导者
B.市场交易关系上 D.以上都是 C.环境创新
B.环境不稳定 D.需要跨部门协调
D.技术创新 18.组织间沟通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在(A)A.相互信任的互惠关系 C.竞争关系上 A.目标创新
19.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是(D)
B.制度创新
20.以下何种情况管理幅度可加大(A)A.标准化程度高
C.地域较分散
二、辨析题(判断是否正确,如错误请改正,每小题4分,共24分)
1.信息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象和曲线等。
2.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3.当外部环境变化大需要对原先的战略进行调整时,采用内部晋升的方式来选拨干部较合适。
4.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整合功能、适应功能、导向功能。5.冲突的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6.最满意的控制方式应是必要的纠偏行动能在偏差产生之前迅速采取。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外部招聘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2.何谓组织结构?有哪些特点? 3.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知识经济可能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专科生作第1题,本科生作第2题,24分)
1.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2.试述管理幅度设计的因素。
《管理学》自测题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A 10.C 19.D 11.D 20.A 3.B 12.A
4.B 13.D
5.C 14.D
6.B 15.D
7.D 16.D
8.C 17.D
9.D 18.A
二、辨析题:
1.错,应改成: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图象和曲线等。2.正确。
3.错,应改成:当外部环境变化大需要对原先的战略进行调整时,采用外部招聘方式来选拨干部较合适。
4.错,应改成:组织文化结构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5.错,应改成: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认为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动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6.错,应改成:最满意的控制方式应是必要的纠偏行动能在偏差产生之后迅速采取。
三、简答题:
1.外部招聘的优势是①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②有利于平息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③能够输送新鲜血液
劣势:①外聘者对组织缺乏了解②组织对外聘者缺乏了解③对内部员工积极性造成打击。
2.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具有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性三个特点。3.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组织规模的大小,政策统一性,员工数量和基本素质、组织的可控性、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4.知识经济可能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是:
1)知识要素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即知识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即知识为生产者所拥有。3)由于信息技术的应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四、论述题: 1.可能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1)明确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培养听的艺术。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和完全性。5)定期上下沟通。
6)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7)组成非管理工作小组。2.影响管理幅度设计的因素: 1)主管的工作能力强则幅度可增加。2)工作内容与性质的影响:
①高层主管的幅度应小于中、低层管理者的幅度。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程度高则幅度可以增大。③计划越完善则幅度可以增大。④非管理事务越少,则幅度可增加。3)工作条件的影响:
①助手配备越多则幅度可增加。②信息手段配备越好则幅度可增加。③工作地点较近则幅度可增加。4)工作环境影响: 环境越稳定则幅度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