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木门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分析
2014年木门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分析
由于多年的同质化发展,导致北京木门厂行业设计能力不足、产品缺乏个性化设计,自主品牌建设动力不足,产业因同质化而身陷价格战漩涡、低水平重复建设、催生产能过剩。各种创新产品的推出之日,就是该产品由巅峰之作沦为大众平民的开始,虽神不似,但形似+价格的组合,一度让国内木门企业对产品创新望而却步。2014年即将到来,各大北京木门厂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诸多的北京木门厂也意识到,只有通过调整转型才能带来可持续发展能力,木门企业亟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方位一:体制的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民营木门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产权明晰,动力强劲。但是这个优点的另一面是产权封闭、势单力薄。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许多民营木门企业看到自己的弱点,开始进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此外,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也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改革突破,还是难以取得成效。
方位二:管理的改革创新
在木门产业,很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不能否定,但是家族式的管理就不行了。在企业发展初期阶段,家族式管理迎合了企业发展的需要,经营灵活,成本节约、决策高效。但随着木门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原来的家族式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导致人才、生产、营销、市场、品牌等方面的管理难以有成效。
方位三:技术的改革创新
木门企业对技术创新是“有动力,缺实力”,不得不给人家OEM贴牌或者做低端产品,真正搞自己研发的东西少,掌握核心技术的少之又少,所以没有定价权。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制度没有改、管理没有改,创新的问题也不易解决。要在解决制度和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吸引一大批人跟你一起创新。
方位三:经营模式的创新
目前木门企业在经营方面的最大本领就是打“价格战”,往往搞得“两败俱伤”。许多企业没有形成一个链条,没有自己可靠的、有特点的供应、销售渠道,市场操作、营销模式都是千篇一律。
家居卖场大部分都是标准产品,实体店和电商平台都可以购买得到,所以被电商“伤”得不轻。而灯具目前还难以成为定型产品,灯具需要实景展示,灯具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实体店进行展示,对于灯具卖场来说,造成的压力和影响并不大,反而部分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卖场开始线上线下同时发展。但电商对传统渠道商造成了很高的“伤害值”,如何调解电商渠道和传统渠道的矛盾,成为了广大灯具企业考虑的头号问题。
卖场受影响不大 线上线下同发展
记者走访了好几家专业灯具卖场,卖场负责人纷纷表示目前灯具卖场受电商影响不大。广东光博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修就表示,电商是未来趋势,但在照明灯饰领域才刚刚起步,虽然很多企业积极挤入电商领域,但观念和手段都不够成熟。目前于电商平台销售的一般是灯具成品,但电商并不占有灯具市场主体位置。以灯为主的卖场受到电商的冲击较小,暂时压力还不是很大,但对于照明灯饰企业原来的传统渠道而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他倡导“阳光采购”,协助厂商拓展国外渠道,光博汇就有此打算,并且光博汇也有建设线上平台的计划,协助厂商开拓多一条渠道。
那么,电商对传统渠道的哪一个环节影响最大呢?郭修认为,不管是一级经销商、二级分销商,还是终端零售商都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毕竟厂家直接发货给消费者,省去了渠道商环节,压缩了渠道商的生存空间。所以,厂家要保护渠道商,线上线下在产品型号、规格上有所区别,保护渠道商利益。
中国灯都灯饰配件城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电商的流行肯定会对卖场、渠道商等传统渠道产生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改变,明天,电商的市场将非常广阔。
卖场往细分化发展
但传统渠道也不必过于惊慌。传统渠道目前仍然是灯具企业的主要渠道,电商的销售业绩大多是锦上添花,灯具企业发展电商必然率先保护老客户的利益。
此外,不少卖场负责人认为卖场正往细分化发展。郭修表示认同:“虽然现在灯具卖场灯具林立,但市场还未饱和,况且,各卖场的产品品类也不齐全,无法囊括所有的产品品类和不同档次的品牌。未来,市场细分很重要,也具有较优异的生命力,细分灯具卖场有可能将一个个崭露头角。”中国灯都灯饰配件城相关负责人也认为,目前灯具卖场也出现了细分化的趋势。以中国灯都灯饰配件城为例,以往它以水晶、五金及其他作为分类,但今年中开始把水晶、五金、LED作为三大板块。可见,灯具卖场还有很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本报专题策划小组连日来的多方调查,记者发现LED吸顶灯、花灯、LED商照以及台灯比较适合企业开拓电商渠道,灯具比光源更适合走电商渠道,企业只需在电商平台上架几款配套或常规的光源即可。而当LED光源价格与光源相差无几时,消费者对LED光源不抗拒,因为更节能、更长寿、更环保的LED球泡性价比更高,所以在电商平台的销量也更好。在地域上,广东灯饰厂家发展电商占有更多优势,特别是中山企业,性价比高、款式丰富。
对于厂家来说,实体店的压力不小。73%厂家的门市保持收支持平或入不敷出,72%的厂家认为实体店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7成厂家已经正在或计划从事电商。但事实上,电商相当“烧钱”,特别是前期投入,企业在电商的投入和产出往往无法取得平衡,目前电商占据企业总销量的比例还不大。在此,记者建议广大有意进入电商领域的照明企业:应该清楚定位自己的产品,是标准化产品,还是个性化产品。不同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产生的核心竞争力也会不同。不是统一走电商就能获得成功,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消费群体必须选择不同的电商平台。
通过调查,记者还发现目前近4成经销商不堪重负实体店的铺租压力,一半以上的经销
商保持收支持平或入不敷出。原来经销商的日子就不太好过,在电商的冲击下,未来,传统渠道商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但据调查结果显示,近7成经销商的危机意识还比较薄弱,对电商明显不够重视。
第二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 文档
一、国有大企业大体分为两种情况
1.功能性的国有大企业
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如供水、供电、供油、供气、公共交通等。这个领域公益色彩很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候是冲突的,尤其是当市场信号波动很剧烈的时候。为减少对社会的冲击,企业在某种特定的阶段要承受亏损。
第二,重要资源的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目标有时是不一致的,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自律不足、政府监管能力不足。有一组煤炭行业的数字:全国煤炭回采率小型煤矿是15%-20%,大型煤矿是45%;国外发达国家是60%-80%;目前中央企业有两家,都在70%以上。如果企业缺乏自律、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重要资源开发由国有企业控制,会更好地平衡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的目标。
第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比如军工企业、大飞机等战略性产业,带有特殊社会功能或者经济功能,需要承担特定的社会、产业目标,国有经济需要继续保持控制力。对这类国有企业下一步怎样改革,笔者认为主要是市场化的内部改革加上完善出资人管理,再加上行业性的社会监督。行业性的社会监督包括价格控制、服务标准、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的安排等,以保证企业服务好社会和公众。
2.竞争性国有大企业
对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应该怎样改革有很大争议。有很多人认为,应该继续退,使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美国、英国的模式,这些国家在竞争性领域没有国有企业。但是,在中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国有竞争性大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核心问题是要退给谁。第一个方向是退给国外的跨国公司,有不少跨国公司对优质国有大企业有兴趣,但前提是要控股。然而,这些国有大企业大都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如果被国外公司控制了,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对国民财富的分配都是不利的。第二个方向是卖给民营企业。这又受制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创业者个人的、家族企业的阶段。家族企业有长处,内部是血缘纽带,忠诚度很高,内部管理成本非常低,企业的决策效率非常高。但也有缺陷,内部的制度化建设较差、随意性较大;内部形不成制衡机制、决策风险大;企业文化是以家族关系为中心,家族以外的人难以受到信任,存在排外的情况等等。所以,以家族企业的形态经营中小企业效率非常高,但不太适合大企业的管理和治理的要求。
二、下一步国有大企业怎样改革
在中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在国有大企业改革的现阶段,不能简单地沿用前些年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办法,把企业退给别人。改革的方式需要转变,即依托资本市场在国有体制下
对这些企业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造,通过上市实现公众公司改革。这正是国资委在积极推进的整体上市工作。其要点是:
第一,上市的模式。这几年国有大企业上市的模式和前几年不同。国资委成立之前,很多企业上市是对一部分优良资产进行包装,是部分上市。现在的方向是整体上市,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整体的业务链是完整的,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逐步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整体上市。
第二,依托的资本市场。目前中央大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境外上市,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认为,企业的治理水平和所依托的资本市场是直接相关的,推动中央企业到境外上市,就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机制直接引入企业内部,保证上市之前的重组和上市之后的运作能够达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现在看,境外上市对企业规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可能再做假账,透明度明显提高,运作也比较规范,其他方面也很难干预。所以市场选择是境外加境内,就是A+H的模式。
第三,最终的体制构造。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没有集团公司、不背存续企业,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运营。这种状态就彻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流动性非常好,随时可以调整、也很容易调整。一旦国家需要钱,通过资本市场可以非常顺畅地变现。
当前涉及国有企业的重大争议
一、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有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支持,用的是纳税人的钱,甚至是官商勾结。改革前的国有企业与政府在财务上是联在一起的,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切断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一是与财政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拨改贷”,停止财政向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1998年以后的财政体制改革,对经营性国有企业,财政不再给予补贴亏损。二是与银行的关系。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以后,有了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考核体系,对企业贷款只有好企业和坏企业之分,没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分,人们议论较多的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不是所有制问题。三是政府的其他资源,如矿产资源、土地等。这要分为两种情况:如果交易过程没有腐败,国有企业也要按照市场规则取得,“地王”就是这么产生的,国有企业没有任何优先权;如果交易过程有腐败,国有企业恰恰拿不到资源,因为有监事会、审计署、纪检部门层层监督,国有企业不能行贿。因此,能官商勾结的恰恰不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经过几年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的地位已经确立,优胜劣汰的体制基础已经形成。国有企业如果经营不好,也只能依法破产或重组。
二是中央企业的垄断问题。
垄断是外部对中央企业责难较多的问题。有观点认为,中央企业靠垄断赚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实际上,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另外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从来没有逆转过。中央企业中确实存在一些特殊企业,其经营含有垄断的因素。第一种
是真正垄断的企业,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盐总公司;第二种是寡头竞争的企业,如中石油(10.04,-0.01,-0.10%)、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4.48,-0.06,-1.32%)。这八家企业的共同特点是,经营的领域存在市场禁入,且价格由政府控制;八家企业规模很大,营业收入大体占中央企业的40%;但从增长的贡献看,边际贡献不如其他竞争性企业大。2003年到2008年的五年中,八家企业年均营业收入增长19.9%,其他企业是22.8%;八家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2.9%,其他企业是26.1%。由此得出第一个结论,垄断性不是中央企业的普遍特征,只是部分企业的特征。而且,某一领域是开放还是禁入,并非由企业决定,而是政府的产业安排。从八家企业自身的情况看,除中盐总公司的专营加碘争议较多外,其余市场禁入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两家电网公司是自然垄断,不可能再建设新的电网。石油和石化行业的销售环节实际上已经放开,炼油环节也有很多生产者,包括外资炼厂、地方炼厂,唯一没有放开的是石油开采。石油是不可再生的短缺资源,世界上除美国之外都采取国家石油公司体制,由政府直接控制,我国可能也只能如此。电信行业是基础电信网没有放开,增值服务已经放开了。建设一个基础电信网需要巨额投资,再增加基础运行商也不现实。企业并不是市场开放与否的决策者,这些领域的市场禁入都不是没有道理的,对这样的企业重要的是加强社会监管,监管价格水平、服务标准、成本控制、收入水平、资源分配等,这是其他国家普遍性的做法。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对目前具有垄断经营因素的企业,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监管体系,设立行业监管机构,防止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现在的问题是,对垄断的责难很多,而研究和建立监管体系的太少。垄断性的企业更应当加强自律和自我约束,主动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
三是收入分配问题。
目前,我国财富分配严重分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最近一年的胡润排行榜显示,我国亿元富翁大概有5.5万人。目前国内不少研究收入分配的文章,都对这种明显分化的社会趋势视而不见,反而指责国有企业的垄断造成了社会分化,让人担心的是,在这样的判断之下所出的政策能不能解决中国的分化问题。
从分配角度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配是完全不同的,民营企业的利润属于个人,国有企业的利润属于国家,经营者只是拿年薪。国资委成立以来,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薪酬作了改革,逐步与市场接轨,同时考虑社会方面的平衡,一把手平均税前58万的年薪与市场相比是不高的。否则,估计大部分企业的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都流失了。对于职工收入,确实存在部分垄断性企业职工收入偏高的问题,国资委这几年主要做了限高的工作,减少了收入差距。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偏高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但不是社会分化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小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不是社会分化的因素,而是减少社会分化的因素。
四是关于国有企业能否搞好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认为国有企业不能搞好,原因在于私有制经营的是自己的资产,赚钱是自己的;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家的资产,赚钱是国家的,因而缺乏持久的经济动力。这种观点对于股东直接经营的中小企业可以适用,但是西方国家大型的公众公司,经理人员经营的也不
是自己的资产,股东要通过复杂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中国的市场机制、法律机制还不完备,还不足以把大企业治理好、规范好,把企业完全交给市场,条件还不具备。西方经营者可以把公众公司经营好,也应该可以把国有企业经营好。前提是国家要用市场化的方式选拔、激励、约束经营者,用办企业的方式对待企业,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所有制格局应该能够稳定一段时间。即在中小企业层面完全依靠民营经济,在这一领域民营企业竞争力非常强;那些特定功能的经济领域,可能是国有企业为主;竞争性领域中的大企业层面有国有和民营,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过前一轮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目前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层次上逐步错开,互补性已经出现。以中央建筑施工企业为例,七八年前中央建筑施工企业非常困难,因为拿不到工程。到地方拿工程,地方政府要照顾本地施工企业;到市场上拿工程,中央施工企业在竞争手段上不如民营企业。由于工程拿不到,很多中央施工企业不能按时发工资,并不断出现不稳定事件,以致国务院要求成立一个“中央施工企业改革脱困领导小组”,帮助这些企业解决问题。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上市,这些企业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得益于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发挥优势往高端发展,在水电站、高速公路、隧道、桥梁、港口、铁路、高端民用建筑等方面的设计、施工能力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近几年,这些企业主动走出去,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企业境外实现的利润已经超过一半。大型中央企业作为国际市场开拓者,带领大量中小企业发展,相互补充,各得其所。
从大的布局上看,现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在逐步分开,有互补,也有相互竞争。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最重要。这几年中央企业因竞争不利而退出的案例不少。如纺织行业的华诚集团竞争不过其他企业,最终整体破产。所以,进和退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种竞争完全是正常的。经过改革,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有所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是股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形态,这些经过改革的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面前一触即溃,似乎也是不够合理的。
所以,争论谁进谁退已经没有意义,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保持和改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体制条件和市场环境,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更有意义。对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可以得出两个最基本的结论:第一,下一步的改革以国有大企业改革为主要内容。在体制改革方面,对国有大企业不能简单地退给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在国有体制下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革,依托资本市场改制为公众公司,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第二,在大规模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在中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目前的所有制结构可以稳定一段时期,关键的问题已不是谁进谁退,而要强调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尊重市场竞争的结果。
第三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思考
对国有大企业不能简单地退给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在国有体制下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革,依托资本市场改制为公众公司,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
国有企业改革在1998年之前做了很多工作,基本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的攻坚碰硬是从1998年三年改革脱困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动的改革是两组:第一组改革包括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第二组改革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针对国有大企业的特定改革。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争论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小企业层面基本没有国有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国有经济主要布局在大企业层面,未来的改革将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一、国有大企业大体分为两种情况
1.功能性的国有大企业
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如供水、供电、供油、供气、公共交通等。这个领域公益色彩很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候是冲突的,尤其是当市场信号波动很剧烈的时候。为减少对社会的冲击,企业在某种特定的阶段要承受亏损。第二,重要资源的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目标有时是不一致的,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自律不足、政府监管能力不足。有一组煤炭行业的数字:全国煤炭回采率小型煤矿是15%-20%,大型煤矿是45%;国外发达国家是60%-80%;目前中央企业有两家,都在70%以上。如果企业缺乏自律、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重要资源开发由国有企业控制,会更好地平衡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的目标。
第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比如军工企业、大飞机等战略性产业,带有特殊社会功能或者经济功能,需要承担特定的社会、产业目标,国有经济需要继续保持控制力。
对这类国有企业下一步怎样改革,笔者认为主要是市场化的内部改革加上完善出资人管理,再加上行业性的社会监督。行业性的社会监督包括价格控制、服务标准、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的安排等,以保证企业服务好社会和公众。
2.竞争性国有大企业
对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应该怎样改革有很大争议。有很多人认为,应该继续退,使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美国、英国的模式,这些国家在竞争性领域没有国有企业。但是,在中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国有竞争性大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核心问题是要退给谁。第一个方向是退给国外的跨国公司,有不少跨国公司对优质国有大企业有兴趣,但前提是要控股。然而,这些国有大企业大都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如果被国外公司控制了,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对国民财富的分配都是不利的。第二个方向是卖给民营企业。这又受制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创业者个人的、家族企业的阶段。家族企业有长处,内部是血缘纽带,忠诚度很高,内部管理成本非常低,企业的决策效率非常高。但也有缺陷,内部的制度化建设较差、随意性较大;内部形不成制衡机制、决策风险大;企业文化是以家族关系为中心,家族以外的人难以受到信任,存在排外的情况等等。所以,以家族企业的形态经营中小企业效率非常高,但不太适合大企业的管理和治理的要求。
二、下一步国有大企业怎样改革
在中国现实的国情条件下,在国有大企业改革的现阶段,不能简单地沿用前些年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办法,把企业退给别人。改革的方式需要转变,即依托资本市场在国有体制下对这些企业直接进行市场化改造,通过上市实现公众公司改革。这正是国资委在积极推进的整体上市工作。其要点是:
第一,上市的模式。这几年国有大企业上市的模式和前几年不同。国资委成立之前,很多企业上市是对一部分优良资产进行包装,是部分上市。现在的方向是整体上市,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整体的业务链是完整的,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逐步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整体上市。
第四篇:木门行业分析
木门:产业转移≠转行投资 提要: 2011年,加剧的通货膨胀,接二连三的楼市新政,适度从紧的货币供应,不断上涨的材料、人力成本,使得木门企业苦乐不均沿海地区一些木门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生产基地转移中西部,行业初步整合,拐点逐步呈现。全国6000余家木门企业该如何应市呢?
2011年,加剧的通货膨胀,接二连三的楼市新政,适度从紧的货币供应,不断上涨的材料、人力成本,使得木门企业苦乐不均沿海地区一些木门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生产基地转移中西部,行业初步整合,拐点逐步呈现。全国6000余家木门企业该如何应市呢?
“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使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左右。谁将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除了购房用户外,最大受益者就是建材家居行业,木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北京一个中小型木门厂,年销售1000万元,北京大约有1000家这样的木门工厂,总产值约100亿元。2010年,全国木门总产值逾7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和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还有企业转行吗?产业转移≠转行投资,答案再明确不过。
其一:专心做木门精益求精
木门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虽然2010年行业分化加剧,整合加速,但高速发展大势不改。相对而言,木门行业门槛低,但是缺少知名品牌。国内上规模的木门企业不少于5000家,但是能叫得响的木门品牌却寥寥无几,甚至更少。如今大小品牌集中在卖场,鱼龙混杂,大品牌接单多,吃饱喝足;小品牌也能衣食无忧„„但是,试想5 年后,还是这样吗?如果不精耕细作,专心做好品牌、服务、品质、宣传、策划,部分品牌将在数年后从市场上消失。打造知名品牌非一日之功就可见效,也不是今天做广告明天就可以成为品牌的。企业要做大,首先要把市场做大,把品牌做大。在市场营销中,树立品牌是长远的战略目标。品牌运作是高投入大回报的。品牌运作有个规则:1+1>2。只有成功树立品牌,市场才能做大。首先,确立企业的核心品牌,重点培育,精益求精,长期坚持;其次,确立品牌核心文化和品牌核心价值,长期坚持;再次,明确品牌核心诉求,长期坚持;最后,确定以上三点之后,投资宣传,长期坚持,品牌形象就可以积累沉淀,强势品牌即可建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扩大品牌在个人消费中的知名度,培养品牌的亲和力,虽然TATA、星星、伯艺、博亮、润成创展、吉林兄弟、吉林森工·霍尔茨均花了不少工夫,但这些企业仍然在品牌推广上每年投入上百万,多则数千万,目的是把木门做强。
其二:精耕细作企业做强
成功的品牌必须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品牌并不只意味着广告宣传,要保证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有过硬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还要有厚重的企业文化。卓越的品质必然要求企业在生产设备、工艺流程、选材用料、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人力和资金。市场形势好并非就意味着企业强大,试看数年之后,市场动荡,木门企业洗牌,还能有多少品牌依然屹立市场?如果那时企业还正常发展,那就可以说企业真的做强了。反过来说,不能抗风险的企业就一定不是强大的企业。因此可以简单地说:企业要做强必须做好全面系统的工作。包括资金、设备、规模、人才、品牌、宣传、品质、服务、营销、策划、培训、、研发、工艺、材料、配件等都要精耕细作,全面下功夫,才能做强企业。
其三:全案营销立体宣传
全案营销意味着企业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极尽所能,多层次,全方位,不留空白市场,挖掘市场潜力,发现市场需求增长点,丰富营销体系;同时利用各种宣传推广手段,不失时机地宣传品牌与产品。30年前,国人一定不知道用网络还能交易和购物,如今,却有众多企业和品牌利用网络做贸易、推广品牌和产品,因为只要有人喜欢上网,网络就有市场。正如一位营销专家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目前一些活跃的木门企业或品牌通用的或常用的宣传渠道有:《居舍·中国门窗》、亚太门窗网、亚太家居网、中国木门网、CCTV、搜房网、搜狐等媒体和北京门业博览会等平台。北京门博会期间举办的全国经销商大会都有数千来自全国的经销商参加,这是一个针对性非常强、明确有效的宣传机会。亚太传媒每年会组织企业和经销商到各地考察交流参加各种会议,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推广机会。每年利用木门行业年会的机会进行宣传推广也是个不错的宣传平台。企业要用策划撬动市场,用活动吸引顾客,用媒体和各种机会打造品牌。
其四:渠道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
渠道决定销售。企业要完善销售渠道,使其扁平化,立体化,纵横交错,多层次,全方位覆盖。企业要在一线城市设立分公司,要在省会城市有专卖店,地级城市有代理商,县级城市有经销商,乡镇有加盟商。企业要有直营店,有代理商,有网店,还有实体店。木门行业经过数年发展,一线品牌大多已经在省会城市布局销售渠道,部分地级城市也有销售网点。但目前的销售数据显示,农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因此渠道下沉将是下一步木门企业布局渠道的重点(这可以说是转战市场)。
其五:延伸产品线丰富产品结构
近年来,木门企业为了适当合理地规避风险,或者说是为了分得家居行业的蛋糕,部分有实力的木门企业开始将产品线延伸,做整体家居,但仍将木门作为主业。这一类木门企业包括北京康洁家具有限公司、北京黎明文仪家具有限公司、北京木材厂有限公司、吉林森工
北京门业公司、北京埃贝斯门业有限公司、北京伯艺创展木业有限公司、吉林兄弟木业集团、广东润成创展有限公司等。厦门利安工贸和天津龙甲特种门窗不仅做防盗门,还做防火门、木门等。
延伸产品线的前提是借助已有的销售经验或销售渠道,依靠一定的实力、财力和人力来运营管理。而原来一些不曾做木门的企业也会进入木门领域。北京日上工贸之前主要做防盗门等产品,2011年开始向全国招木门代理商。
其六:集约生产控制成本 降低费用
中国门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京津冀环渤海区域、黑吉辽东北三省、广东珠三角地区、江浙沪长三角区域、云川渝地区。这些地区要么有极大的市场需求,要么有丰富的林产资源。目前众多木门企业主要是作坊式生产规模小、缺少资金、分散建厂、独立经营、缺乏品牌意识、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国家政策或市场动荡影响,也经常受到人员流动的影响。这些中小厂家大多临时租用民房或租地建厂,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基地,容易受到周围外来因素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些中小企业如果未能在一定期限内做强,将很难躲过市场洗牌。就长远来看,工厂设在国家正规的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有助于企业群体集约化经营发展成长,能够有效控制成本,降低费用,同时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木门行业政策支持或金融扶持,更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木门行业持续有序的发展。
总之,借助国家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专心做门,精耕细作,全案营销,立体宣传,完善渠道,降低成本,顺势而为,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方可树立门业百年品牌!
第五篇:2010木门市场前景分析
2010木门市场前景分析
实木门作为门中的高端消费品,其附加价值最高。这一点消费者的认同,不少中高端客户已把实木门作为家装的首选。实木门天然的木纹纹理和色泽,对崇尚回归自然的装修风格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实木门自古以来就透着一种温情,不仅外观华丽,雕刻精美,而且款式多样。这些特点都是实木门立足中高市场的重要原因。而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未来木门市场中实木门定占有一席之地。
免漆门价格合理迎合消费者
近年来,因免漆门具有表面光滑亮丽、耐冲撞、防潮、好保养等特点,同时又极具有现代感,最重要的是绿色环保,所以深受老百姓青睐。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免漆门市场占有率也在逐年提升。
免漆门:和实木复合门较相似,主要是低档木料做龙骨框架,外用中密板/低密板表面用免漆PVC贴膜,价格便宜,适用与低收入家庭。而免漆门产品所面临的产品创新落后、低端定位、缺少新元素都是制约免漆门发展的重要原因。未来的市场中免漆门需要不断的遵循创新的路线从根本上追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原木门用艺术性制胜市场
原木门的精美雕花、流畅线条、典雅色泽、光润质感。随着消费者对家居装修审美要求以及欣赏品位的逐渐提高,原木门已经丢掉“木头一块”的呆板造型,摇身一变成为兼具实用与时尚个性的家居艺术装饰品,成为现代家居装修的必备品。
钢木门环保性能助推产品发展
钢木门是2007年在我国逐渐的发展起来,随着消费者对钢木门产品了解的深入,以及产品技术和外观的不管完善,钢木门产品在我国可以说是站稳了脚跟。其环保的性能更是消费者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2010木门市场前景看来不错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