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柳塔镇未来的规划及发展
大柳塔镇未来的规划及发展
大柳塔镇自从2009年金融危机逐渐消退之后,煤炭的价格上涨了,市场经济逐渐活跃起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当地政府部门为了拉动内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开始一系列的基础建设投资:
一、以前至2009年在大柳塔煤矿洗煤厂南边乌兰木伦河河堤东侧(新大柳塔中学北侧级南侧)的建设项目有:
1、新建大柳塔中学并已搬迁使用;
2、新建大柳塔***办公楼并已搬迁使用;
3、新建大柳塔土地所办公楼并已搬迁使用;
4、新建人民法院大柳塔分院办公楼并已搬迁使用;
5、新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大柳塔分站办公楼并已搬迁,未开始使用;
二、2010年的主要批准建设的项目:
1、为了改变大柳塔镇的市容市貌,翻修并拓宽大柳塔镇主要街道的道路和人行道;
2、为了缓减出境车辆必须经过大柳塔镇所造成的堵车现象,决定在大柳塔以东10公里处修一条包府路大柳塔过境路,来缓解大柳塔镇的堵车现象;
3、批准在大柳塔镇菜市场东侧拆除民房(火车道东侧),新建一栋底层商铺三层以上民住的综合楼;
三、计划2011年至以后发展规划的主要建设项目:
1、计划2011年拆除旧菜市场(火车道东侧),重新建设菜市场;
2、2011年批准清和房地产碧柳园建设项目(新大柳塔中学南侧),计划2011年春季开工;
3、计划2011年在大柳塔中学南侧新开建商品市场及菜市场各一座(新大柳塔中学南侧);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4、计划2012年至2013年大柳塔汽车站搬迁到清和房地产碧柳园南侧,避免大型车辆进入镇中心造成交通拥堵;
5、由于大柳塔镇中心道路狭窄,车辆较多,计划2013年在大柳塔法院南侧新建大柳塔镇政府办公楼,将于2014年搬迁完成;
6、其他项目将在以后的计划中慢慢实行,计划把大柳塔将建设为陕西省百强镇。
第二篇:大柳塔煤矿简介
大柳塔煤矿简介 大柳塔煤矿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一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地处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乌兰木伦河畔,核定生产能力2170万吨。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年产两千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是神东煤炭集团最早建成的井工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由大柳塔井和活鸡兔井组成,两井拥有井田面积189.9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3.2亿吨,可采储量15.3亿吨,核定生产能力2170万吨。大井主采1-
2、2-
2、5-2 煤层,活井主采1-2上、1-
2、2-
2、5-1煤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大柳塔井始建于1987年10月,1996年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一期360万吨/年,二期600万吨/年,2006年重新核定生产能力1040万吨/年。活鸡兔井于1994年10月开工建设,2000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2006年重新核定生产能力1130万吨/年。
全矿现有人员945人,组织机构为“六办两中心十九队一厂”。2003年以来,全矿生产原煤持续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每年为神华集团创造利润近40亿元,累计产量近2.6亿吨,是神华集团产出量最大、贡献最多的矿井,建矿以来未发生3人以上人身伤亡事故,已连续安全生产2300多天,连续7年实现百万吨死亡率为0。
大柳塔煤矿是神华集团第一个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方针建成的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先后多次创造国内外行业新纪录和世界第一。2002年大柳塔井生产原煤1086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个一井一面年产千万吨的矿井。2003年大柳塔煤矿生产原煤2076万吨,建成“双井双千万吨”矿井,产量、工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等各项指标创中国煤炭行业最高水平。矿井采用平硐—斜井综合开拓布置方式,连续采煤机掘进,工作面沿大巷两侧条带式布置,全套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并率先进行自动化改造,在国内首家实现主要运输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无轨胶轮化、井巷支护锚喷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
大柳塔煤矿连续14年被评为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多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荣获过全国“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中央企业学习型组织标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环境友好企业”等荣誉称号。
大柳塔矿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取得许多技术革新成就,主要有以下七项:神东矿区千万吨高产高效矿井模式、综采辅巷多通道快速搬家技术、辅助运输无轨胶轮化技术、矿井综合自动化技术、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超深孔爆破技术、皮带快速更换技术。2003年,以大柳塔煤矿核心技术为内容的科研项目《神东现代化矿区建设和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千万吨矿井的践行者、先行者,开创中国煤炭工业的新纪元,在生产建设中体现出的“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优势,催生出神东矿区雄伟壮丽的千万吨矿井群,被誉为神东千万吨矿井群的“孵化器”,为神东逐步形成建设现代化煤炭基地的模式起到重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乔石、钱正英、陈俊生、李铁映等都曾先后亲临视察指导。
如今,在神华“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经济总量再翻番,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和神东“建设四化五型大神东”的战略部署下,大柳塔煤矿根据神华集团“建设数字化矿山”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两级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树立“管理手段再创新、设备运行再优化、人员培训再加强、隐患治理再全面”的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进步、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途径,争取在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开采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动态提升的世界一流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建成“安全、绿色、智能”的国际一流示范矿井。
2000年,大柳塔井打破传统的生产组织管理,生产不断创出新水平。全年“一井一面”生产原煤920.8万吨,年产商品煤860.3万吨,成为全国井工开采产量最高的矿井。其中,7月份原煤产量979981吨,7月31日全天产煤42846吨,再创全国月产、日产新纪录。当年销售收入5.72亿元,人均产值159.76万元,上交管理费9876.33万元,还本付息1.62亿元,实现盈利1.87亿元。
活鸡免井的前身为活鸡兔煤矿,于1994年10月开工建设,共计完成投资总额18.82亿元。于2000年11月17日移交投产。
2000年12月,上级公司通过对矿井结构进行调整,将投产移交后的活鸡兔煤矿与大柳塔煤矿合并组建成新的大柳塔煤矿,大柳塔井年生产商品煤800万吨,活鸡兔井年生产商品煤600万吨,矿井的年生产商品煤能力达到1400万吨。
第三篇:大柳塔镇消防平安村建设标准
大柳塔镇消防平安村(社区)建设标准
(2010年)
根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等要求,制定本标准。
一、组织建设。村民委员会(社区)应成立由村(居)主任牵头,设1名以上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并由村(居)干部、志愿消防队员、联防队员等组成的村(社区)消防安全监管组,具体负责本行政村(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落实责任。在村(居)消防安全监管组的统一领导下,落实村(居)干部、志愿消防队员、联防队员等力量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应督促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出租房房东、学校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三、管理检查。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建立健全以消防例会、防火检查、宣传教育、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对“三合一”场所、家庭作坊、出租房、老弱病残独居房等开展防火安全检查,重大节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整治消除火灾隐患。
四、队伍建设。
(一)各行政村应建立志愿消防队,设队长,队员不少于5人;配备防护服5套和若干灭火器;配置专用库房一间;设专门报警电话并保证24小时畅通。消
防设备等至少每10天维护保养一次、组织队员演练至少每月一次;建立快速联动出勤机制,严格夜间轮流值班执勤,确保随时灭火施救。
(二)积极发动村民参加老年人义务消防巡查队、外来居住者消防平安共建队、学生小小消防宣传队等群众性消防工作。
五、设施建设。重点是:
(一)消防通道。在制定农村整治规划和建设时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要求,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小于3.5米,同时确保通道通畅。
(二)消防水源。在村庄整治建设过程中,有自来水管网的村主要道路上要设置消防栓,每个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300米;缺水区域要积极修建消防水池,水池蓄水量不少于200立方米,每个水池的保护半径不超过300米。
(三)实施“千家万户配置灭火器”工程,10户以上连片连户的出租房屋、老旧民房配备公用灭火器,二层及以上的出租房单体建筑每层应配置不少于2具ABC干粉灭火器,废旧收购店、小超市、农家乐等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必须配置灭火器。
(四)社区结合文明创建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居民住宅物业管理单位门卫值班室应设消防器材箱,老旧住宅小区每幢楼梯配2只灭火器。
六、电气整治。组织对民房、出租房的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等隐患进行排查、整治。通过电气整治,砖木、及木结构民房、出租房空气开关安装率达95%以上,电气隐患基本得到消除。
七、宣传教育。在各自然村(小区)主要路口至少设置一块《防火安全公约》牌、2条防火墙标,每村(小区)至少设置一个固定的宣传栏。每季度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以妇女、儿童等群体为对象的消防自防自救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覆盖面要求达到90%以上,群众对消防安全知晓率达70%以上。
第四篇:学校未来发展三年规划
学校未来发展三年规划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按照前郭县教育局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和谐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听取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白依拉嘎乡中学学校未来发展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厚德博学和谐超越”的办学理念,以科学管理为抓手,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学习型学校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建设优秀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建设和谐校园,提升教育品质;建设高效廉洁的校领导班子,提升学校发展的动力。社会、家庭、学校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更新观念,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学校大发展。
二、规划基础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初中学校。面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我校在教育局确定的“强素质、创名校、升品味、办特色、育人才”的工作目标引领下,凝心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几年来,坚持“以德治校、名师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 的治校方略,确定了“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名师群体、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优质教育”的办学思路,认清当前形势,立足学校实际,抓住发展机遇;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实现科学民主管理,争取学校的快速发展。
1、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
前郭县白依拉嘎乡中学,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103名,其中,专任教师61名,市县级骨干教师24名,现有在校生456名,每年级4个教学班,共计12个教学班,平均班额38人。入学半径在3千米以内95人,超过3千米361人,其中乘坐校车265人,其他学生住宿或骑自行车,单程步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校园面积406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675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4.6平方米,校园分区合理,校园校舍符合国家质量和安全要求。实验室等“四室”齐全,装备基本达到省定标准。音、体、美、卫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2)、学校发展的教育资源分析
三年来,学校利用国家和省及地方各级政府的专项资金总计257 万元,用来改善办学条件。
校园校舍基本实现美化、绿化和硬化。2010年,对教学楼等校舍进行了全面维修。2011年,加强了校园的绿化工作。2012年,硬化活动场地6200平方米。
“四室”装备和教学器材逐年增加。2010-2012年,建成了320个座位的多媒体电教厅;建成了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电子备课室、音美专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也进行了维护、升级,保证正常授课。购进图书柜20个,现有图书14136册,生均藏书达到31册,教学参考资料等87种。增购音、体、美、卫器材165件(套)。“四室”建设达到了省规定标准,教学设施、器材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学习和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三年来,更新学生桌椅360套,每生有一套符合国家设计标准的课桌椅;更新教师办公桌椅96套,更新黑板18块,讲桌讲台12套。
安全设施得到完善。三年来,逐步更新了各室照明和用电设备228件;增购消防器材48件,锅炉和管道等取暖设施得到更新;建成了校园警务室,并配备了警用器械18件;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和防盗设施。
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不仅使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1)、师资队伍薄弱。由于种种原因,本校师资队伍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高水平、高素质教师少;整体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传统;班主任能力参差,队伍薄弱,班级管理不给力。学校仍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2)、学校文化欠缺。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师生潜在的活力,形成强大的文化效应,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学习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发展态势。我校虽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但学校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积淀浅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积淀和完善。
(3)、优秀生源流失。农村生源总体素质和成长环境相对差,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一定的难度。生源质量是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之一,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但离县城又不远,因此,优质生源较多地流向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又制约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4)、社会观念滞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片面、狭窄,两眼仍是只盯着分数的高低,只盯着重点高中的升学率高低,却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身心健康发展。
(5)、社会环境侵蚀。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意识、金钱至上的观念潜滋暗长,花钱如流水,不知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也就不知珍惜老师的成果,不懂得尊重老师。由于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及社会的影响,一些不良的思想意识早早地占据了学生纯洁的头脑,早恋、打架等现象在校园出现。
(6)、家庭环境落后。农村学生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低,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少,困难家庭、特殊家庭多,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带来不利影响。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外出经商、打工,子女成为留守学生,缺失家庭监管;有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宠,忽略了对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些孩子的意志品德、情感态度受到严重影响。
三、基本思路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青年教师培养、班主任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增长点,注重学法指导和教法研究,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激励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以科学管理促发展,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四、具体目标
1、实施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胜利实现目标的关键。通过改善管理,提高决策力、执行力、化解力与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民主党派与工会共青团的组织作用,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
2、优化教师队伍。增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意识,特别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广大教师具有优良的师德,科学的教学观,精良的专业素养,较高的科研能力;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学科集体战斗力,努力形成团结、合作、奉献、高效的学科团队;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
3、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善教会学、增效减负”课堂教学模式,科学而巧妙地实施有效教学。
4、完善考评制度。建立健全教研组建设考评制度,完善量化指标。建立健全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对教研组的听课、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兴趣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加强考核、检查和反馈,对教学质量高、学科建设有特色的教研组实行奖励,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强化办学特色。特色办学是学校发展的亮点,“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是学校发展努力的方向。走科学发展之路,确立自己的教育品牌,进一步彰显“自主教育、健体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努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以特色优势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使我校师生的学业水平、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身体健康素质等得到全面发展。
6、后勤服务到位。节源开流,改善条件, 服务教学。精心维护已有设备,保障顺利运行,增添必要的硬件设施。
五、具体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培育理念先进、团结合作、敬业爱岗的教师文化;培育注重体验、自主发展、低负高效的课程文化;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行为文化。
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以“感恩教育”为主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注重学生内涵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条件、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实行“人人育人”德育全员制,努力构建一支有责任心和创造性的班主任队伍;形成一个有“责任心、亲和力、创造性”德育管队伍,优化德育工作新局面;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基本形成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课堂活动联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打造有助师生发展的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营造优良校风;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进行德育研究和推广工作,力争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研文化建设,探索学科教学规律,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适合校情学情的课程体系,培育学科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推进高效优质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在前郭县农村中学的领先地位。
教科研工作:加强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加大教育科研推进教学改革的力度;拓宽教育科研的研究领域,关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形成若干新的课题群;拉近教育科研与教师的距离,使教育科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努力形成学校教科研特色;构建较完善的德育教育、特色教育学科的校本课程体系。
体艺工作:全面推进我校体艺课程改革,基本形成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学校体艺课程体系和学校体艺管理、评价体系;创新机制,不断提升体艺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体艺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形成良好的体艺活动爱好和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总务后勤: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及监督机制;优化校园环境,建设节约型学校;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在提高学校校园环境品位,提升服务质量,要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同步甚至超前。
六、保障措施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靠性、可操作性,我们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经教代会通过,最终形成共识,本规划的实施还需提供有效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
1、思想保障。思想决定行动,要大力宣传学校规划,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搞好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增强执行实施规划的自觉性。全体教职工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念和责任意识。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发展规划作为学校工作出发点和归宿,推进学校的发展。
2、组织保障。召开教代会,完善工会监督机制组织推动实施,成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协调、领导工作。定期开会,解决重大问题,检查规划实施中的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由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责任分解表,做出时间、进度安排,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并把自评情况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及时解决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3、制度保障。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发挥教师代表大会的作用,完善教职员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用人制度,完善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4、责任保障。分解学校的总目标,建立以责任科室负责制的具体目标体系,分别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个人。建立和健全学校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完善考核、问责机制。
5、物质保障。在确保国家财政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合理安排预算,争取每年有一两个建设项目。严格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既要保证好重点工作的资金到位,又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使用好每一笔资金。
6、监督保障。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加强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及监督保证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7、社会保障。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体系。
附:白依拉嘎乡中学未来发展三年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侯彦波
副组长:陈瑞勋 葛跃辉 孙淑梅
组 员:韩雪松 曲 伟 王 江 周殿举 周明哲
包玲玲 王少志 杨玉山
第五篇:农机化发展未来五年规划
农机化发展未来五年规划
1、未来五年农机化发展的环境条件
未来五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家加大扶持“三农”政策,使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⑴有政策支撑。一是国家减免农业税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等改
革政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农机购置补贴由项目上升为国家“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支农政策,有效地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
⑵有法律保障。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机主管部门行使对拖拉机的安全监督管理职权;《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修订和完善,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管理依法行政的进程。
⑶有市场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构建了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农机化发展投入机制,农民购机热情和粮食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市场需求剧增,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产销两旺。
2、未来五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全局。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政策、项目作用,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调控、引导和服务职能,继续推进农机服务产业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全面提升全县的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为现代农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⑵基本原则
①、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
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把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发点。
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要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机化的基本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协作组织,建立起集体、股份合作、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业机械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提供体制保证,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③、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农机科技创新
全面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立足县情,把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作为农机化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满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⑶主要任务目标
全县重点发展3个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在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经营管理、提升服务上率先有所突破,实现粮食增产15%,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0%,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5%以上,玉米全程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30%-40%,水稻全程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70%-80%。具体目标是:
①农机装备水平。到2011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5万千瓦,其中5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200台,占20%,万亩耕地平均动力达到3,100千瓦,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5,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装备能力要达到实现农田作业全程机械化的要求。
②农机作业水平。到2011年,全县机械深松(深翻)、旋耕(灭茬)、播种、中耕、收获及后勤加工等农机作业项目中,精量播种占机播总面积的80%,机械植保作业面积占机耕总面积的80%,全县耕地实现3年轮翻一次,全县所用耕地基本实现机械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玉米种植面积的20%,推进机械收获全面推广。
③农机投入水平。“十一五”期间,县农机部门每年确保从上级业务部门争取100万元的国家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和农田作业用油补贴资金,并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农机化建设上,农户每年自筹资金300—500万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基础设施。
3、重点建设项目
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
重点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工作,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投入700万元,农民和服务组织自筹2051万元。
⑵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
抓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