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谈南海问题及我国对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各国依据相关规定竞相划定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范围,积极维护国家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海洋权益,不可避免产生很多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南海海域及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石油储量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地理位置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我国在南海区域也与周边各国产生领海重叠和权利重合,越、菲、马等国先后单方面的划定自己的领海界限,侵入了我国在南海的主权范围,并采取军事行动侵占了我国南海大量岛礁。
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越南石油勘探船侵入中国管辖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发生碰撞,并不时动用军舰非法驱赶中国渔民;菲律宾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海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国家海洋局随即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随后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至今,已超20天。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谈判和协商方式成为首选,仲裁方法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基本上,我国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尤其是主权争端。随着中国更深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以及各种非法律手段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而我国一向以来,民族传统继承了‘中庸’思想,却不太表我国能容忍南海诸国任意侵占我国领土,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中国军队会坚决配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之争,古来有之,像近代英国与阿根廷马岛之争,上世纪的一场战争涟漪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未停止。最近由于英国在马岛附近发现大量石油,英国不理会阿根廷抗议准备强行钻探,又引起两国激烈争吵。但是英国也完全不会放弃马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古人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希望我们国家始终能够保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的政风。有人从马岛战争中看出领土争端没有妥协和调和的余地,只有战争,国际争端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什么国际法庭,什么公理正义都一文不值,中国国内不乏强硬派,只望菲律宾及南海诸国,不要再做出扩大事态的举动,战争是任何人不想的。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家搁置争议、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开发机制,是稳定区域形势,求得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主权绝不能放弃,但力争和平发展环境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明智之举。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以合作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南海的有效治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针对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害的现状和趋势,应抓紧建立一系列海洋权益保护制度,尽快出台海洋国策,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友好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关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为目标,通过谈判解决划界争端,积极促进南海共同开发,立足于现有条件,努力获取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利益,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第二篇:“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七国六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近年来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菲针对南海问题矛盾日益尖锐,菲律宾不顾自身实力,依靠海外强国支撑派出其国内最大军舰与我国在南海对峙,不断挑衅我国。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南海问题,我想浅谈自己的看法。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的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一、浅谈我对南海的认识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沙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为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 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南海相对来说还是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平静之海”。但随着其全球战略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周边国家陆续提出所谓“主权诉求”,逐渐使南海成为“复杂之海”。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橘云诡。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另外,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此外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原油进口的五分之四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南沙群岛周边海域已经成为确保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所在地,所以南海对我国的经济贸易以及周边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南海争端的发生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之所以引起周边国家的垂涎,当然是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南海问题的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近年来,南海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小国纷纷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因西沙、东沙群岛已由中国控制,目前争夺焦点主要围绕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主要为中菲之争,南沙由于面积最大且石油资源最丰富,已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菲占最早、越占最多、马占最肥”。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如今,最嚣张的菲律宾依靠美国的庇护,不断在南海挑衅我国,并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2012年4月8日,菲海军最大战舰--3400吨的“德尔毕拉尔”号炮舰抵达黄岩岛环礁缺口处,非法将我渔船堵在泻湖内,并放下小艇,派兵持枪登上几艘中国渔船进行检查。国家海洋局接到呼救后,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船、中国海监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中方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当天傍晚时分,两船赶到现场,在环礁缺口处横在菲律宾军舰前面,阻止 菲军小艇进入礁湖。菲军士兵退回军舰上,从此不敢造次。至此,中菲在黄岩岛海域形成对峙局面。,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未能达成协议,我国表现强硬,表现了我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四、我对南海问题的看法
自本月10日中菲在南海形成对峙后,双方均表现强硬。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隐忍克制的态度,反倒是菲律宾以小搏大极尽挑衅之能事。连世界舆论都认为菲律宾闹过头了、玩过火,中国还是在忍,只是措辞的严厉程度在升级。早在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规则,其中包括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分歧。菲律宾是这一重要文件的签署国,理应清楚上述规则的严肃性。挑起事端,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究其实质,是要冲击中国和东盟之间的重要共识,损害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让南海问题陷入失去基本规则的混乱局面,进而制定出一套谋一己之私、没有任何公理和道义可言的“规则”。试图制定这种“规则”,只能是想入非非,自寻烦恼。使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是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坚定意志,也是中国和广大东盟国家共同利益之所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解决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文件。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道积极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程。为此,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建立互信,营造积极氛围。南海不是没有规则的冒险乐园。逆时代潮流而动,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
题目:浅析“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七国六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近年来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菲针对南海问题矛盾日益尖锐,菲律宾不顾自身实力,依靠海外强国支撑派出其国内最大军舰与我国在南海对峙,不断挑衅我国。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南海问题,我想浅谈自己的看法。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的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一、浅谈我对南海的认识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沙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为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 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南海相对来说还是“平静之海”。但随着其全球战略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周边国家陆续提出所谓“主权诉求”,逐渐使南海成为“复杂之海”。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橘云诡。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另外,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此外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原油进口的五分之四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南沙群岛周边海域已经成为确保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所在地,所以南海对我国的经济贸易以及周边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南海争端的发生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之所以引起周边国家的垂涎,当然是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南海问题的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近年来,南海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小国纷纷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因西沙、东沙群岛已由中国控制,目前争夺焦点主要围绕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主要为中菲之争,南沙由于面积最大且石油资源最丰富,已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菲占最早、越占最多、马占最肥”。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如今,最嚣张的菲律宾依靠美国的庇护,不断在南海挑衅我国,并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2012年4月8日,菲海军最大战舰--3400吨的“德尔毕拉尔”号炮舰抵达黄岩岛环礁缺口处,非法将我渔船堵在泻湖内,并放下小艇,派兵持枪登上几艘中国渔船进行检查。国家海洋局接到呼救后,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船、中国海监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中方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当天傍晚时分,两船赶到现场,在环礁缺口处横在菲律宾军舰前面,阻止 菲军小艇进入礁湖。菲军士兵退回军舰上,从此不敢造次。至此,中菲在黄岩岛海域形成对峙局面。,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未能达成协议,我国表现强硬,表现了我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四、我对南海问题的看法
自本月10日中菲在南海形成对峙后,双方均表现强硬。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隐忍克制的态度,反倒是菲律宾以小搏大极尽挑衅之能事。连世界舆论都认为菲律宾闹过头
武汉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南海问题“
了、玩过火,中国还是在忍,只是措辞的严厉程度在升级。早在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规则,其中包括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分歧。菲律宾是这一重要文件的签署国,理应清楚上述规则的严肃性。挑起事端,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究其实质,是要冲击中国和东盟之间的重要共识,损害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让南海问题陷入失去基本规则的混乱局面,进而制定出一套谋一己之私、没有任何公理和道义可言的“规则”。试图制定这种“规则”,只能是想入非非,自寻烦恼。使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是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坚定意志,也是中国和广大东盟国家共同利益之所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解决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文件。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道积极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程。为此,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建立互信,营造积极氛围。南海不是没有规则的冒险乐园。逆时代潮流而动,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
旧南海,新南海
关于领土主权的归属,是每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于十四个国家陆地相连,与六个国家隔海相连,领土问题更为复杂,然而,誓死捍卫祖国领土是每个中华儿女永久而又圣神的使命。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南海主权的问题。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南海问题的历史。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然而,关于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具体成因,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其次,在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后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当然,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也是造成南海问题至今都未成功解决的原因之一。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面对如此严峻而又复杂的南海问题,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以上均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南海问题,从个人角度来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这一切,堂堂我中华儿女岂能容忍?我们所有的大学生要如温家宝总理所说,“面对主权、领土问题我们绝不退让,我们是铮铮铁骨的中华儿女”。捍我主权卫我尊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迅速掀起爱国浪潮。始料未及的是,在国内,浪潮竟迅速发展成为以打砸抢烧为代表的暴力活动。当少数心存不良之人的破坏活动席卷神州大地时,结果竟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全国部分城市开始举行游行,游行过程中,少数不法分子混入其中,扰乱秩序,甚至打砸抢烧。真正地爱国主义者其行为应理性、守法、文明。爱国主义的行为前应有利于祖国的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自身利益要永远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真正地爱国主义者,不仅要把自己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实际行动,化为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的强大动力,更要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我们要与时俱进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塑造健康的国民心态,引导公民形成自尊自信、冷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以正常的心态看世界。
第五篇:南海问题之我见——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之我见
——形势与政策论文
在本月8日举行的中国外长记者会上,南海问题再度成为焦点。面对外媒轮番“进攻”,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祭出详实的论据、形象的手势和有力的语调,配合一连串的“不”给出中国的态度:南海军事化的指责中国“不背锅”、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变味的仲裁中国“不奉陪”、搅浑南海局势中国“不答应”、针对南海所有图谋都“不会有结果”。
长期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世袭陆土,依赖耕耘,形成了以陆为生的传统习惯和根深蒂固的大陆观。明朝中叶之后,正当欧洲殖民主义列强纷纷东涌之时,中国的统治者竟然下达了“不许片板下海”的禁海令。禁海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限制了明朝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还严重阻滞了海权思想的发展。一直到近代,我国的海防和海权思想,留给人们的始终是沉痛的教训。历史表明,拥有海权则兴,失去海权则衰!
中国需要海权,但作为陆海兼备的大国,更应该注重海陆权并重。毋庸置疑,海洋既是大陆的自然延伸,也是大陆的战略屏障,凭借岛礁和海上平台设施可使海上纵深进一步加大;而大陆则是海洋的战略后方,是其坚实的依托,陆基设施或力量能给海上力量以强大的支援。
南海身处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亚、非、大洋洲等地区的重要国际海上枢纽和商业往来的交通命脉。而人类对 南海的地理认识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我国古代航海家在一次次途经南海的通商活动中,对于南海哪里有岛屿,哪里有暗礁,从一无所知到渐渐明晰,使南海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理坐标。而我国的渔民也在一次又一次出海打鱼时摸清了南海的气候,何时会吹东北季风,什么时候会来台风,甚至南海岛礁的数量也渐渐趋向准确。
早在1947年,中国政府特别颁布了关于中国南海的海疆线的法令,宣布了南海岛礁沙洲的名称和位置,并绘制了正式地图,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尤其是中国周边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它们当时都是承认这个传统海疆线的。但在上世纪70年代,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后,菲越等国开始觊觎当地资源,以各种形式挑战中国主权。
海洋安全问题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变得日益突出,有关国家围绕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这一争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海洋划界、岛礁归属、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战略通道控制保障等。在台海形势缓和的大背景下,南海面临的形势更加凸显。而且我们与8个海上邻国都有程度不同的海洋争端。
近年来,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尤为突出,又存在一定关联性,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主要是能源利益。南海问题是中国在海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今天我国安全应该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面临的其他问题,比如西藏问题、“疆独”问题总体上都在我们控制的范围之内。而南海问题比这些问题要更复杂,事实上已经国际化了。在南海,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以及这些 国家背后的东盟组织。此外,还有一些大国或明或暗地插手和涉足。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介入不陷入”的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南海政策的调整突出表现在重新认识南海的战略地位。所以南海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发展,制约中国走向海洋的重大安全问题。
南海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借孙中山先生的话一言以蔽之:“谁握此门户,则有此堂奥,有此宝藏也,人方以我为争,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在全球战略地图中,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的要道,陆缘国要争海权,南海是必由之路,海缘国要夺陆权,南海是战略基点,在中国崛起而固有大国要强化和维护全球领导权的今天,这种战略意义尤显突出。
中国作家阿来去过南海后在文章中写了一段话: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的天然权利,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自己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航道曲折、波谲云诡,那么需要智慧和坚定。
一名南海问题研究者说,南海所拥有的资源利益固然非常重要,但海洋对于沿岸国和航道使用国而言,战略空间和战略位置才是其重要性的本原,否则就无法解释,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怎么能在石油、天然气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前就有了“海权论”的认识,南越和菲律宾为什么在南海发现丰富油气储量之前就开始侵占南海岛礁。越南的陆地国土是一个窄窄的长条,东西方向基本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只有 占领南海诸岛才能拓展越南的国防空间和战略纵深,因此,无论当时的南越还是越南都不惜代价抢夺南沙岛礁。而菲律宾曾有人把南沙群岛比做“抵在菲律宾腰间的一把匕首”。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面向大陆的国家,更熟悉处理与周边陆地国家的关系,但缺乏与海上邻国打交道的经验。中国还与周边海洋邻国很长一段时间相互缺乏信任。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差异,政治上的冲突,以及文化上差异的拉大,各方同时都存在严重的历史包袱,很难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商谈南海的有关问题。况且一谈到南海争端,周边国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默契地共同针对中国,中国相当被动。光中国政府表达善意,但各方却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解释自己的观点,这对解决南海问题没有实质性帮助。
中国的政策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认为,其原因在于: 大国的介入,南海地区国际形势复杂。南海各相关国家为造成既成事实,加紧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借助美日等国家的力量抗衡中国;其次,南海是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主要各国(美、日、印、欧)在此有重要利益。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地区不稳定、中国的崛起,美国加紧对中国的遏制等因素,利益纠缠,国际形势复杂。并且南海争端复杂。南海的争端,不仅仅在于南海相关国家对南海的资源开发,更在于对我主权的侵犯,使“主权在我”的前提形同虚设。各国在所占的岛屿上修筑机场、跑道、灯塔,并通过各种海基法案,无视本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主权。南海各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合作,抗击中国,使中国面对一个国家利益集团,外交上 十分被动。显然,要解决南海问题,必须排除或者最大可能减少美、日等国的干预,加强军事建设,分化瓦解东南亚各相关国家,争取各个击破。
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地区所秉承的原则一贯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主要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所决定,当然也不乏我国海军一度缓慢发展,在南海行使主权的尴尬。但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责任的加强,南海已经成为了中国无法回避的崛起门槛。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个海域的主权主张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应该增强。而行使主权的方式虽然不至于强硬到剑拔弩张,但是也应当符合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需要。如果一个国家在崛起的门槛上失语,那么它不但无法跨越大国所设置的崛起屏障,同样无法跨越自我的崛起心理。
中国要成为大国,的确要跨越不少技术门槛和心理门槛。南海正是这样一个集中了发展战略和发展心理的焦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守土有责、视边疆如民族生命一直是一种神圣,这种神圣能否在一个国家的未来中继续延续和衍生,将决定这个民族未来的生存空间。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绝大多数的陆地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海。中国是政治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中国崛起所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大国的遏制乃至围堵,一些中小国家 的戒备和防范,都给我和平解决海洋权益之争带来了负面影响。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应持消极等待或无动于衷的态度。我认为,解决南海问题首先是要强化主权观念和主权行为,并加强有关立法。“主权属我”应作为“共同开发”的前提条件。没有“主权属我”的前提,就很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目标也无法真正实现。其次是加快我国领海基线勘定。这对我与其他国家的交涉以及增加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筹码至关重要。同时,中国的领域区域都要定位坐标,并尽快向联合国提交自己的领海基线主张。第三是加强争议地区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控制,整合各种海上资源和力量,统一领导和指挥,建立健全应急与应战一体化的海上综合安全保障机制。第四,海洋军事力量是大国海洋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所以我们还必须不断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
同时,媒体也应承担起责任,要引导公众建立蓝色文明,增强海洋意识。每个中国人都要建立起一个概念: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1.8万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将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对中国未来的生存很重要。中国必须建立强烈的海洋意识和海洋主权观念。
我们讲建设和谐海洋,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应当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但是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不在我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