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XX市卫生工作会议报告
内容预览:……体制改革使百姓受益各地、各单位按照《XX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医改,实现了良好开局,2010XX市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百姓得到实惠。实施“光明·微笑”工程,XX市适宜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和唇腭裂患者实行免费治疗,使2997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169名唇腭裂患者重现笑容,市卫生XX省委、省政府授予“光明·微笑”工程优秀组织奖。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补助”项目,引导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自项目实施以来,全市有3246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达97.38万元。完……在2010XX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亲临会议指导,万筱XX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工作报告《2010XX市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下面,我就2009年卫生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并就做好2010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9XX市卫生工作成绩斐然过去的一年,卫生系统上下认真XX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能力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
……产力,抓落实出效益,抓执行出成果。完成今年的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关键看各级领导抓落实的能力与本领,抓住了落实这个主要环节,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矛盾,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也就有了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新办法,不断推出新举措,才能保证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落实到位。同志们,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锐意进取,勤奋工作,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加快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卫生工作会议报告
继往开来
努力拼搏
谱写全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新篇章 ——在2011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县卫生工作会议是在医改攻坚之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卫生工作会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县“两会”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成就和2010年卫生工作,表彰先进,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安排2011年全县卫生工作。市卫生局刘晓江局长、县人民政府李小坚县长和县四大家分管领导都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就及2010年卫生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全县卫生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卫生事业在发展中保民生、促和谐,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
——实现了“一个转变”。在经过了抗击非典疫情经历后,党和政府认真总结卫生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着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事业发展回到 1 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受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健康权益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努力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二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切实担当起发展卫生事业的责任,把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主要内容。公立医疗机构回归了公益性,不再单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最大化的追求社会效益。我们感同身受的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卫生、关心卫生、支持卫生、发展卫生的氛围日益浓厚,卫生工作的地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各级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我县在“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投入的经费已达3亿元。过去的五年,卫生事业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夯实了“二个基础”。一是房屋、设备基础。过去的五年,大力加强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18所乡镇卫生院、3所县级医院以及疾控、妇幼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房屋建设和器械装备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乡镇卫生院告别了依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看病的历史,人民群众就医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二是人才建设基础。过去的五年,通过招考、引进、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有力提高了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 2 质,现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合理。
——建立了“三项保障”。一是就医有了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从缺到全。基本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二是基本医疗费用有了保障。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覆盖面、受益面、受益度不断提高。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了保障。基本公共卫生从有偿到无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由6种防7类疾病扩大到14种防15类疾病,自2009年开始,又实施了健康建档、慢性病管理、出生缺陷防治、重大疾病救治、中央补助农村改厕等项目,经费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不再需要自己掏钱买服务、买健康,而是政府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保健康。
尤其是2010年,全县卫生系统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有序推进各项医改任务的落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职责,积极扶植中医药事业发展,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围绕基础抓项目。2010年,4个建设项目按时竣工交付使用,即:马头桥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县人民医院住院 3 楼、回龙中心卫生院公转房、马头桥中心卫生院公转房,共完成投资4466万元;争取了3个项目,现正动工兴建,即:飞仙桥乡卫生院综合楼、黄龙镇卫生院公转房、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共计划投资2660万元。加强了村卫生室建设。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480名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并掌握了基本技能,为480个行政村装备了针灸和拔罐用具;每个村按照13件价值5000元的标准,为477个村卫生室共装备基本医疗器械6201台(件),价值238.5万元。项目工作带动了卫生事业的大发展。
与此同时,紧扣省、市关于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引进项目,更加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引进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才。县级医院直聘了8名医学本科生,黄金瑶族乡卫生院通过“三支一扶”政策选拔了1名妇产科医生。二是加大了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去年医学教育共培训455人次,参加各类学历教育46人次,选拔7人参加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部分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全县所有乡村医生、18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短期培训,提高了管理能力、业务技能。三是建立起农村医疗技术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2010年,选拔了8名上二本线的高中毕业生和4名专升本免费生作为国家订单免费生,进入医学二本院校学习,毕业后直接安排到农村医疗机构工作,为乡镇卫生院储备了后续人才力量。
——围绕基本促公平。一是继续抓好抓实了常规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达98%;共接诊初诊疑似肺结核1684人,发现涂阳病人212人,完成了涂阳病人发现任务;切实加强了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对在册病人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对高危人群523人进行初筛,未发现HIV阳性者;麻防工作继续实施了中央转移支付“可疑者筛查”项目,发现复发病例1人,麻防工作步入全市、全省先进行列;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340.83/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全县孕妇住院分娩率达98.2%,高危孕妇筛查率、监护率、住院分娩率达100%,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95%,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省、市规定的指标,确保了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项目。为13.5万农民开展免费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20%,城镇居民健康建档2.44万人,建档率达40%,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和重性精神病病人的健康档案,丰田、白沙等乡镇已经启动对慢性病病人和重性精神病病人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康教育机构组织网络逐步完善,宣教工作往纵横延伸,工作程序逐步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三是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9.5%,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95709人次,孕妇增补叶酸1476份,农村孕产妇住 5 院分娩补助3314人次,补助金额99.5万元,先心病免费救治21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89例,完成中央补助农村改建无害化厕所400户,安山乡车头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围绕质量保安全。一是严管“入口”。严格医疗机构审批、手术权限审批和人员资格准入,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严控医疗市场不安全因素。二是严管“市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2010年全县医疗市场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88起,共处罚金30多万元,净化了医疗市场。三是严管“服务”。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完善了医护管理各项制度,规范了医疗服务流程,严格按照医疗常规操作,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提高了医护质量。加强了工作纪律教育,增强了各级各类医护人员的责任感,服务态度不断改善。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完成无偿献血任务1116人次。四是积极引进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了全县医疗技术整体水平。县人民医院引进微创等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妇产科达到省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县中医院新增中医急诊急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理疗康复科等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和特色专科,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对各种疾病的确诊率、治愈率、危急重病例的抢救成功率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五是建立起医疗 6 纠纷调处新机制。建立了有第三方参与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和全县统一的医疗纠纷责任保险赔偿新模式,去年有效化解了46起医疗纠纷,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六是提升了卫生应急处臵能力。快速、果断、有效处臵了水庙中心学校饮用水污染致感染性腹泻事件、一渡水矿难事件和手足口病疫情,处理学校红眼病暴发疫点2起,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农合惠民生。一是确保“广覆盖”。积极推行筹资委托代缴试点,建立长效筹资机制,全县共有7.72万农民签订了3年的筹资委托代缴书,占参合人数的16%,2010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93.3 %。二是确保“高补偿”。在政策制定方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较2009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补助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截止2010年12月底,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平均实际补偿率达51.2%,其中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实际补偿率达62%,确保了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的完成。三是严控“快增长”。采取新措施,控制次均费用过快增长。去年建立了以“限额控制、按月结付;超支自负、节余留用;综合监控、细化管理;调整方案、优化补偿”为主要内容的“限额付费”制度,有效遏制了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服务行为的发生,新农合基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
同志们,在过去一年、过去五年、过去多年的卫生工作 7 中,我们始终牢记改革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宗旨,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为强有力的推手,经过全县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顽强拼搏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居民健康状况发生了质的飞跃。2010年与2005年相比,人均期望寿命由69.5岁增加至72.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34.7/10万下降至26.0/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下降至9.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7.5‰下降至12.7‰。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和监督,得益于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得益于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互相配合和通力合作,得益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卫生系统2000余名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向全县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向全县医务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卫生事业发展还落后于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特别是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缺,医疗服务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单位负债过多,医疗保障抗风险能力较弱,医疗市场还较为混乱,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在,放眼长远,不断去 8 调研、去探讨、去思索、去解决。
二、“十二五”全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纲要》还明确决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县委、县政府对我县“十二五”卫生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这为加快我县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一定要谋划好、制订好、实施好我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卫生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作为卫生发展的着力点,以“卫生资源配臵均衡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服务公益化、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 9 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县卫生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到2015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居民就医费用个人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十二五”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战略措施。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五大战略”。一是坚持公共卫生优先战略。加强卫生应急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精神病防治,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二是坚持医疗服务转型战略。转变医疗服务方式,实现“五个转变”:服务对象由个体患者向家庭转变;服务形式由被动接诊向主动进社区、进家庭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全科转变,即由单纯看 10 病治病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咨询等综合性服务转变;服务模式由阶段性向连续性转变。三是坚持卫生人才支撑战略。进一步完善卫生人才引进制度、培养制度、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快高层次的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县卫生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战略。卫生发展必须从维护全县居民健康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我县县情,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统筹兼顾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卫生系统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政府“一元办医”与社会资本“多元办医”的协调发展。五是坚持中西药并重的战略。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医学科学和独具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防病治病作用普遍认同。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不动摇,不断完善扶植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经费措施、人才措施,更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的特有作用和“治未病”的养生保健作用,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三、努力完成2011年各项卫生工作任务
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式错综复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稍有不慎就会付 11 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谨慎周密、积极稳妥,必须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主体工程,5月底前完成黄龙镇卫生院公转房建设项目,6月底完成飞仙桥乡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9月底前动工建设县卫生监督所办公楼,积极争取县中医院整体搬迁、一渡水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水庙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三个项目。继续实施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帮扶制度。经研究决定,县人民医院支援马头桥中心卫生院,县中医院支援黄龙镇卫生院。支援单位要派出高素质人员到受援单位上班,全年不得少于100天,对受援单位的医护人员予以传、帮、带,要无偿接收受援单位人员的进修学习,并在资金、仪器设备赠送等方面要有实质性的举措。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帮扶支医活动。继续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三基”训练、督查评比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等工作,将乡镇卫生院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推进。加强村卫生室管理,规范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行为,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组织制定《新宁县卫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启动卫生人才建设“三个一工程”:县级医院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乡镇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全系统培养一批顶尖的管理者。继 12 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本科生项目、基层卫技人员中专学历教育项目,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省、市下达的各类指令性卫生人才培训任务。
——着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要求年内基本药物制度要覆盖政府举办的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前,全市仅绥宁、城步、新宁三个县及市辖三区尚未实施。按照上级最新要求,“三县三区”从现在起要着手各项准备,6月底要启动运行。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规范有序实施,我们务必尽快搞好测算工作,摸清底数,要把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必须缴纳的“五险一金”、所欠债务的分摊消化、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费、事业发展经费等,都要测算进去。在测算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所有数据要经得起各级各部门的监督审核,严禁借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扩大债务、滥发待遇和突击购臵仪器设备,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将依法依纪从严处理。
——着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今年,中央已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涉及的范围广,包含的内容多,今年又增加了新的项目,并要求覆盖面要不断扩大。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是乡镇医疗机构医改的主要方向,是“保基本、强基层”的实质所在。
第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更规范。继续做好国家免疫 13 规划常规免疫和消除麻疹工作,实现以下指标:以乡镇为单位规划免疫疫苗接种率95%以上,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以上,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率90%以上,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查验率100%。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预测预警预报,及时处臵疫情;加强结核病的发现、管理和治疗工作,完成市局下达的新发涂阳病人发现任务,稳妥推行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抓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监测检测、行为干预、病人治疗等系列工作;实施麻风病“可疑者筛查”项目,抓好麻风病人的普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推行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纳入常态化管理。
第二,卫生应急措施要更完善。加强卫生应急机构建设,落实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办公室人员编制,要组建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强化本系统内的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在卫生应急中的协调配合,建立高效的卫生应急机制。加强与消防、交通、安监、农业、畜牧、教育等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系,提升卫生应急处臵能力。
第三,妇幼保健工作要更精细。继续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控制孕产妇、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进一步落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系 14 列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要达到35%,听力筛查率达22%;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服用率达90%以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60%以上;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孕妇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达70%以上。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管理工作。加强妇幼保健院的自身能力建设,为上等达标打好基础。
第四,卫生监督工作要更严格。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牵头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和重大事故查处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的监管。集中式供水监督、监测率要达到100%;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职业病的监管和防治措施;加大以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消毒产品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无照执业、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技人员、出租承包科室、虚假非法医疗广告和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行为。
第五,爱国卫生工作要更深入。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深入推进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对县内有独立院落的机关单位和乡镇所在地的环境卫生予以检查、评比、排名,并在县内媒体公布排名结果。开展文明卫生单位、卫生县城、卫生镇、卫生村等一系列卫生创建活动。完成中央补助农村改厕项目和市爱卫会下达的农村改厕指标任务。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完成城区春、秋2次集中灭鼠任务,控制鼠密度。做好无烟单位创建工作,落实卫生系统控烟工 15 作目标。
第六,新增项目工作要更惠民。推进城乡居民健康建档,建档率要达到50%;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慢性病管理人数较2010年增加2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40%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80%以上;加强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完成上级下达的“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任务。
——着力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已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个人筹资提高到30元,要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政策范围内新农合住院平均补偿率达60%以上,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71%以上,乡、县两级起付线调整为100元、300(200)元,补偿比例不得低于80%、75%,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到8万元。拓展保障范围,在继续对14周岁以内儿童先心病实施免费救治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先天性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4种免费救治病症,并增加介入治疗手段。落实农村五保户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全免政策。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县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即时结报”。积极推行参合人员“一卡通”服务。对临床路径明确的单病种和有专科定点医疗机构施治的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继续推行 16 “一票否决、超标费用核减”制度,做到合理用药、检查、治疗,坚决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着力加强医护质量管理。要严格医疗机构审批、手术权限审批和人员资格准入。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认真抓好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行政总查房、临床会诊等医院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认真抓好“三基三严”训练。认真抓好护理工作,不断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骨伤专科医院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增加护士数量,医院实际住院人数与病房护士数的比例要达到1:0.4。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减少院内感染。抓好用药监测,完善处方点评制度,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认真抓好血液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无偿献血任务。做好医师、护士执业注册和征兵、高考体检有关工作。
——着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抢抓国家加大中医建设项目投入机遇,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立项。继续抓好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诊室)和中药房建设。继续开展 “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的建设与管理,并加强临床科室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县中医院要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组织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探 17 索建立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保健服务体系。
——着力加强卫生行风建设。一是抓思想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上级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进一步增强行业生机活力;二是抓优质服务。按照市局要求在全系统推行“双十”惠民措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卫生行风的转变。“双十”便民服务措施是指:
公共卫生服务10项:①卫生监督机构卫生行政许可从正式受理到办结,承诺期限由原来的20天缩短至5天;②规范卫生行政执法,杜绝乱收乱罚行为,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免于行政处罚;③县卫生监督所进行卫生产品监督抽样不收取厂家及经销业主的任何费用;④县疾控中心接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在1小时内(除去路途时间)到达处臵现场;⑤县疾控中心免费为居民提供艾滋病抗体检测,免费咨询相关政策及防治知识;⑥凡咳嗽、咯痰二周以上者,均可以去县疾控中心免费检查是否患有肺结核病,对确诊患者给予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⑦县辖所有儿童(含暂住三个月以上外地儿童)均可在户籍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免费接种一类疫苗;⑧为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城乡育龄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及孕早期三个月可在当地乡镇(中心)卫生院免费领取叶酸;⑨县妇幼保健院免费为县内居民进行婚前体 18 检;⑩孕产妇可在当地乡镇(中心)卫生院享受5次免费产前随访服务。
医疗服务10项:①实行“无假日医院”。所有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及无假日检查。②推行预约诊疗。县人民医院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全面开展预约诊疗,其中专家门诊预约率达20%以上。③积极推行诊疗服务“一卡通”。④缩短就医等候时间。门诊挂号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交费、取药等候时间均不超过10分钟。⑤实现新农合即时结报。参合农民在新农合定点医院住院,出院时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报销。⑥开展专家名医下基层。县内二级医院医师在晋升副主任医师前到基层工作一年;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县级医院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开展工作。⑦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增加临床护士数量,为患者提供与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逐步解决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生活护理的问题。⑧控制医药费用。在二级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不少于5种;推行同级医院之间、有条件的上下级医院之间检验结果及影像资料互认;开展按病种付费管理,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⑨提高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参合农民住院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农村五保户在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农村孕产妇在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平产分娩免费;继续开展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小儿先心病、19 小儿白血病、重症精神病救助。⑩建立医疗服务行为公示制度。所有医疗卫生单位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收费、药品比例、单病种付费情况及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结果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抓监督评议。配合县人大、政协做好卫生行风评议工作,增进相互沟通理解,提高社会认同感。四是抓责任追究,今年我们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责任,对重点工作、重要任务未完成的,不但要“一票否决”,还要依纪依规追究责任。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对实现“十二五”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崀山申遗精神,在转变卫生发展方式中再创“崀山速度”,在改善卫生行风中再创新亮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再创新业绩,谱写全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三篇:全区卫生工作会议交流材料(市人民医院)
积极探索锐意创新
切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灵武市人民医院院长胡学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根据本次会议的安排,现就灵武市人民医院推进县级医改试点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指正!
自2010年11月被卫生部确定为医改重点联系县医院以来,我院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改政策措施和具体要求,坚持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抓手,以公益性办院为主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方便就医、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患者满意”为主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切实推进医院改革与发展,全院医技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经过努力2011年医院全年各项指标大幅变化,全年实现门诊人次173397人,较2010年上涨15.6%;门诊费用由过去的149元下降到124元,下降20%;住院11047人次,较去年增长43人;住院患者次均费用由2010年的2970元下降到今年的2890元;药占比由49%下降到今年的41%;抗生素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由原来占药品总收入的32%下降到今年的22%。
充分利用卫生部闽宁医院对口支援项目,在消化内科成功开展了内窥镜下治疗,在普外科开展双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等新技术。通过县级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我院选送3名骨干医师到福建进修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培训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
2名,1常年安排6名高年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乡镇卫生院开设病床,收治住院病人。并坚持每周周一和周四根据乡镇卫生院的要求安排相关专家在乡镇卫生院坐诊。开展好双向转诊工作,全年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转入我院的危重病人达300余人次,由我院转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的轻症病人100余人次。基础设施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有了明显提升,全年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DR、为急救中心配备急救呼吸机、心电除颤仪等医疗设备。
稳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尽早做好自治区卫生厅250万元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40万元在院内铺设电缆、购置电脑等信息化设备,争取早日实现患者就医一卡通、电子排队、电子叫号等便民服务。认真做好与三级医院远程教育、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工作,做到信息共享,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7月医院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厅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公益性,坚持公立公益的办院理念。我院始终把维护公益性质作为办院的主导方向,积极争取市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在对医院实现整体迁建的基础上,市政府配置专项资金,配套建设了医院附属设施,购置了各类医疗器械,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同时,在医技人员培训、医疗项目资金配套、药事服务费、药品差率补贴费用等方面,市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并将我院退休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统发范围,解决了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
(二)突出科学性,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一是切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医改发展要求,制定了《灵武市
人民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因需设岗、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双向选择,通过全员考核,定人、定岗、定责,形成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的良好用人机制。完善了《灵武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二是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在各临床科室大力推行13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病人安全目标”管理,确保各项临床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强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院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接受社会、群众、职工的监督。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简化医院内部运行程序,丰富“一站式”服务的内涵,设立电子屏幕,公示服务内容、服务价格,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消费。四是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成立临床用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强化临床药师制度考核;加强每月临床用药情况督查、评价和通报,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应用专题讨论会,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收集和上报。临床抗菌药的应用步入合理轨道。五是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在全院全面推行16个专业6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突出合理性,加强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绩效考核制,制定了《灵武市人民医院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实行“以岗定薪、一岗一薪、薪随岗变”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医德医风、群众满意度等内容挂钩。积极向临床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层干部、重要技术岗位人员倾斜,按月给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岗位津贴,调整值班费,加班费,适度拉开临床一线与行政后勤人员分配差距,对一些贡献突出,表现优秀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低职高聘,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特长和能力优势,极大地调动了临床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突出技术性,坚持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采取“选送进修、外出交流、业余自学、院内培训和学术交流”、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形式,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二是建立医院“老、中、青”医技人员传、帮、带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五)突出重点性,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先后成立了康复科、营养科、体检中心、重症医学科(ICU)等,规范了感染科、检验科、急诊中心等,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科室设置。结合医院实际,确定骨科、心内科、妇产科为我院重点学科,口腔科为我院特色专科。口腔科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开展的科研项目《生长因子缓释系统促进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的验收。
(六)突出人文性,坚持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把“人民医院为人民”作为优化服务、提升医院公信力的工作宗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了园林式医院和家庭式病房建设力度,实现了医院环境花园化和病房管理的人性化;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推行“微笑服务”、站立服务、病床旁服务、健康教育服务等服务内容。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向患者提供健康咨询,通过电话回访、家庭回访加强与在院和出院病人的沟通,实现了病区管理人文化和就医服务文明化、温馨化。加强急诊急
救能力建设,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急诊急救演练、为全院职工配置通讯工具等形式,不断提高医院急诊急救整体实力,保障急诊急救病人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
(七)突出创新性,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为解除医护人员诊疗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积极性,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的恶化,缓解医患矛盾,我院在全区县级医院率先开展医疗责任保险业务,并把当地司法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以及保险公司纳入到第三方,参与医疗纠纷的协调处理,处理结果三方认可后由保险公司给予支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推进县级医改试点工作的关键。国家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市卫生局等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我院指导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我们抓好试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提升了工作水平。
(二)资金投入是推进县级医改试点工作的动力。自治区卫生厅,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投入资金,加强房屋、设备、人才队伍等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为试点工作注入强心针,夯实了基础。
(三)科学管理是推进县级医改试点工作的前提。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章治院、以规管人,倾斜重点岗位、高级人才,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是推进县级医改试点工作的重
点。不断强化合理用药,控制抗生素使用,降低药占比和次均费用,积极推进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对口支援,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多层面、多方位服务群众,提供合理、快捷、价廉的医疗服务,惠及于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突出医院的公益性,继续争取当地政府对医院的资金投入力度,除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投入,人才培养等投入外,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通过补贴药事服务费等方式方争取2012年年底前实现药品的零利润,让利于老百姓。
(二)强化医院内部管理,继续加强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强化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对口支援工作,坚持常年指导乡镇卫生院开设病房,选派资深专家到乡镇卫生院通过业务查房、学术讲座,提升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继续安排专家在乡镇卫生院坐诊,做到老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高级别的医疗服务。继续做好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双向转诊工作。
(四)充分利用自治区卫生厅项目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各位领导,虽然我院医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动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提高,为推进县级医改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
第四篇:市长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部署全市近几年的农村卫生工作。刚才,奇若同志回顾总结了“十五”时期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分析了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卫生工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这就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欠发达,长期以来,城乡差距明显,卫生事业投入欠账较大,农村卫生工作差距更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很低。为了扎实稳妥地推进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市委、市政府组织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并做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十一五”期间和今后的农村卫生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做好这些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抓,统筹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着力解决影响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要加大农村卫生经费投入保障力度。近几年来,中央和省上对发展农村卫生工作十分重视,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从今年起市上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卫生经费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对农村卫生工作投入300万元,进一步加大卫生建设项目,努力改变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目前,市县级财政收入总体比较困难,在农村卫生经费投入方面困难更大。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意见》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我们的实际情况,所以大部分资金由省、市财政承担,对县区级的资金要求都是经过认真测算的,应该是可以承受的。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县区,由省财政将通过转移支付解决。因此,各县、区一定要重视农村卫生经费的投入和保障,该由县区级财政承担的必须到位,不得推诿敷衍,切实解决农村卫生投入不够的问题。决不允许出现国债项目建设等配套资金不落实的问题,甚至将配套资金的缺口转嫁到项目建设单位,形成新的包袱等问题。
二要全面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农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卫生保障差别,保障大病统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三个县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边试点,边完善,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参合农民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惠政策,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按照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2008年要基本实现覆盖全市农村人口的目标。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和完善制度,形成适合我市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机制,为解决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三要大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卫生人才缺乏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
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抓好农村卫生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要积极实施“医疗卫生大中专毕业生进农村计划”,调整和落实有关政策,疏通就业渠道,通过定向培养、在职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和办法,重点依托省内大中专医学院校,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市乡(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定向培养在职本、专科学历人员1000名,中专学历人员2000名。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农村卫生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继续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稳定的骨干医师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要认真落实乡镇卫生人员工资和村医补助。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工作基本完成。要尽快制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控制标准,由市、县两级负责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要在2-3年内逐步实现由县级财政全额供给。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按人均每月100元的标准实行定额劳务补助,其中50元由省财政承担,20元由市财政承担,30元由县区级财政承担,这是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不稳定、无人承担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必须认真加以落实。要全面启动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业务考核和科学管理,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竞争机制,奖勤罚懒,实行收入和贡献挂钩,切实拉开分配档次,在收入分配上特别要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防止吃“大锅饭”,养闲人、养懒人。
三、切实把加快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这次会议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抓好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县区要把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农村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对《实施意见》和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逐项研究,提出落实的具体措施。在各项政策措施中,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是核心的政策。要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的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凡需各级政府落实的资金,该列入预算的必须列入预算,该投入的必须投入,该配套的必须配套到位。机构和人员编制需要重新核定的,必须及早安排,妥善解决。切实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要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保障、经费投入等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努力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农村卫生工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农村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要全面履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要职责。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责任在政府,落实在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是行业主管部门,要抓好业务上的组织、督导、监督和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农村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财政部门要全力支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实施意见》中有关投入的各项保障政策。民政、食品药品监管、扶贫、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切实落实各自职责,加强配合,共同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实施意见》涉及的相关部门都要按照要求,对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具体化,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既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做到政令畅通,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县区、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重点突出,分类指导,措施到位。要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三要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省上就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目前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舆论氛围和政
策保障。但是,再好的文件,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农村卫生工作量大面宽,面临诸多具体困难和问题。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统筹处理好农村卫生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开展调查研究和督导,指导基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各项农村卫生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同志们,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心协力,为推进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开创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2年鹤岗卫生工作会议报告
深化医改 攻坚克难 全力打造“健康鹤岗”新城
---在2012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姜道远
(2012年2月 日)
同志们:
经市政府批准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热议和贯彻落实“三会”精神,深入开展“三创一为”和“学讲话、再鼓劲、谋开局、快跨越”及创建学习型城市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市“三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 2011年卫生工作,深入落实 “十二五”医改重点,谋划部署2012年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弘扬“三创一为”精神,深化医改,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省卫生厅、市政府领导对这次会议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百忙中出席了会议。一会儿,厅领导和马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市卫生局作工作报告。
一、2011年卫生工作回顾
2011年是医改三年目标、五项重点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这一年也是省卫生厅帮助最多、指导最到位,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最细、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更是我们卫生事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年。这一年,全市卫生系统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医改目标和既定卫生工作任务,人民群众总体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卫生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主要标志是:
(一)医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医改工作呈现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卫生局牵头的41项医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实现在全省13个地市中排名从第9位跨越到第6位的赶超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也名列全省前茅。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医改政策得到完善。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鹤岗现场会和全省第七届卫生厅局长论坛会议成功召开,我市医改工作得到全省与会人员高度赞誉,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先后4次在全省医改工作会议上交流,受到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和省医改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黑龙江日报等国家和省主流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给予高度赞誉。我市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运行。农村新农合覆盖面得到巩 2
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92%,超全省平均水平0.9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426种(含省补充119种)基本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基层医疗机构药品15%的加成率。全市政府办39个基层医疗机构(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的改革目标。我市萝北县村卫生所在全省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增强。全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城市人口60.7万人,人口覆盖率达到93.1%。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共计2,300万元,改扩建房屋面积达13,225平方米。全市21个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房屋改扩建任务。全市规划设臵279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卫生所达到168个。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规范。2011年政府购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计10类41项内容和5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期完成。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80,415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到95.51%,建立居民电子档案567,261人,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7.73%。免费为辖区内97,740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登记管理和体检,共体检92,376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622 3
人;对56,947名高血压患者、17,036名糖尿病患者、3,487名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规范管理和随访。为农村孕前孕早期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共补服1,799人。
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良好开端。2011年,市政府制定实施了《鹤岗市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鹤岗市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南移北扩,东优西进,辐射新区,整体推进”卫生发展战略, 打造“一个区域中心、三个医疗集团、五大特色医院、五个专业中心”主体结构框架。在市人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和萝北县人民医院、绥滨县人民医院4所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萝北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组织召开了“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会议”,重点推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优化诊疗流程,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等便民惠民工程,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市人民医院组建的区域医疗中心、市急救中心获得省卫生厅批准,成为全省齐、牡、佳、大、鸡、鹤6个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全省9个市级急救中心之一,争取到国家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市人民医院、鹤矿集团总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改写了我市无三甲医院的历史。市妇幼保健院与鹤矿妇婴医院先后被评为三级乙等、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打造了 4
专科医院特色品牌,提升了医院品位。
(二)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全市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病例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病例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和消除麻疹工作水平稳步提升,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辖区内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95%;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100%。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的报告率和调查率均在98%以上。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治政策和措施,周期年内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82人,初治涂阳292人(省标288人),结核病病人系统管理率99.88%;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7.54%(省标85%)。认真开展了麻疹、风疹、流脑、百日咳、脊灰等儿童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完成 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982人。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全年咨询检测3,449人次,初筛检出阳性10人,完成了省下达指标148.37%。全市乡镇卫生院抽查考核,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和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72%、81%和85%。全面完成六区两县的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和消除碘缺乏病终期考核评估、《鹤岗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终期评估和2004-2010年重点地方病考核评估数据库上报工作。
积极开展“全民健康行动——健康鹤岗行”活动。针对全年 5
33个健康主题宣传日,举办讲座、培训班27期,电视宣传44次,报纸刊发29篇,发放宣传单8万余份、印制《疾控快报》17期,首次走进人大、政协两会开展现场健康宣传活动。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社区1个、省级卫生村10个、省级卫生单位25个,创建工作任务完成率100%。控烟、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均得到较好落实。
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按照全省部署,完成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与升级应急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卫生应急示范县(区)创建达标率达100%。完善了卫生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组建了150人的卫生应急处臵队伍。同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200万元卫生应急储备金已列入财政预算。参加了全市“煤城1号”反恐实战演练、区域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增强了卫生应急实战经验和协同作战能力。完成了绥滨县皮肤炭疽疑似病例应急处臵工作。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全覆盖的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网络。全年无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三)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狠抓食品安全,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工商、食药、质检、农业、商务等部门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乳制品、地沟油等专项整治,对食品生产加工环 6
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消费环节进行重点监管,落实校园饮食安全措施。全年召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21次,检查食品企业1034户次,小作坊126家,查处无生产许可证小作坊8处,查处黑窝点4处,对 “毛蛋”的黑加工点、毒酸菜加工企业进行了捣毁,并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会战”,先后与500家餐饮服务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争取到76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两县六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全面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出动卫生监督员2100余人次,对宾馆、美容院、浴池等公共场所实行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率100%。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频次达标率100%。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监督指导,依托惠民医院建立功能较为齐全的市职业病防治院。全年发放卫生行政许可378个,行政处罚立案256起,无违法案件发生。
(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和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实现了鹤岗市人民医院、鹤矿集团总医院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评审目标,争取了全省区域医疗救治中心建设项目和重点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市人民医院被列为首批6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 7
位之一,将连续三年共获得40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投入。市120紧急救援中心列为全省首批9个建设装备单位之一,将连续三年共获得600万元的设备投入。萝北县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绥滨县人民医院分别被确定为省级、市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同时,启动了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施了5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预约诊疗服务达3105人次。深入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市卫生局还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科,调整充实全市医院管理委员会专家库人员,目前,拥有医疗、护理、药剂、院感等8个专业副高职以上医疗专家315人。“医疗质量万里行”、“医疗百日安全”会战、平安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督导等系列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得到深入开展。2011年,我市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475人次、献血量达到2.17吨,满足了临床用血需要。开展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清理整顿活动,确保医疗安全。市人民医院获得全省“十佳平安医院”、“全省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病房。
继续实施卫生惠民工程,完成3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落实卫生惠民政策,减免人次达到7413人次、减免诊疗费用 8
达到45万元;特色义诊活动深入厂矿、企业、社区、街道、农村,累计义诊义治85次,受益职工群众2万余人次。
(五)中医、妇幼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加强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万平方米市中医院大陆北小区综合楼新建任务,同时规划设计了中医院制剂室建设项目。进一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医疗机构中医中药服务能力。2011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中医药服务提供率分别达100%、。90.48%和91.30%。
2011年.我市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完成了市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0.8%,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5.03%,婴儿死亡率降到5.18‰。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7.54%;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落实农村35-59岁妇女“两癌”检查免费救助政策,为3236人进行了免费检查。
(六)科教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临床重点专科为依托,继续加强医学新技术、新项目开发、引进和成果转化工作,全年申报科技立项9项,完成医学应用研 9
究13项,引进应用新技术86项。申报省级新技术引进应用奖12项;完成国家级“十一五”科技项目3项。
强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两年来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投入重点专科建设资金4491.73万元,增加业务收入3390.85万元。完成了市医学会换届选举,组织市级医学学术交流活动14次,组织医务人员到省内外进修74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交流50余人次,医务人员出版医学专著45部,发表医学论文203篇,鹤岗卫校8名教师参加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专业能力训练》编写工作。
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在全省介绍了经验,并被卫生部定考办确定为国家医师定期考核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完成423名双注册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全年确定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0个,接受远程教育人数达3800人次。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医护人员3000余人次,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受训学员满意率98%。
(七)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党组织创建”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驾驭事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全局活动开展率达100%。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和“七一精神下基层,知责有为促发展”活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10
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得到加强。全年发展党员14名,培育先进典型15个。狠抓政风行风建设,开展了“纠风护民”、“三好一满意”、“民主评议”、“效能监察评估”等专项治理活动,使卫生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在全市行风评比中获得了第2名的喜人佳绩。
继续实施人才科技兴卫工程,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选拔省卫生系统第二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开展了全市重点学科梯队建设工作,评选全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35名,申请科技成果鉴定13项,向农村推广适宜技术10项,全年培养社区全科医生护士260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0 人,评选名优中医20名,完成63名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认证录取工作。培养县级医院骨干医师10名,认真开展“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全市卫生系统21名领导干部深入21个乡镇卫生院真帮实扶,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306.6万元。
另外,政务公开、院务公开、信访稳定、财务审计、信息统计、纪检监察、普法、安全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为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保障作用。
回首过去一年,我市医改和各项卫生工作跨越发展,态势良好。疾控工作在全省综合排名第6位、卫生监督工作在全省综合 11
排名第7位、妇幼保健工作在全省综合排名第6位、医改工作在全省综合排名第6位,社区卫生工作被授予全省社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妇幼工作被授予妇幼保健管理先进集体。我们的行风工作在全市21个执法监督类单位排名中跃居第2位,所有成绩可喜可贺,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一直重视、关心、支持鹤岗市卫生事业发展的省卫生厅和市政府领导、各县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向全市广大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也凸显出来。一是卫生资源配臵不平衡依然存在,优质医疗资源仍然短缺;二是深层次体制改革推进比较缓慢,破除以药养医、以药补医机制,改革医保管理体制等难点问题尚待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三是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关键环节尚未取得突破,医改成效和社会期望之间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知责有为,正确把握“十二五”医改重点工作 三年的改革实践带来了卫生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首先,卫生资源配臵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高端轻基本、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正在逐步扭转;其次,群众 12
卫生服务利用结构开始变化,从“扎堆”城市大医院到更加认可和信任基层卫生服务,2011年全市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同比大幅度提高。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城市与农村人群就医拐点的变化,从而更加科学有序地配臵卫生资源。第三,城乡间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三年间新农合筹资和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农民个人就医负担逐年减轻,10大类41项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更带来了城乡卫生公平性的显著改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要着力突破深化医改的“八大”关键问题。
(一)全面取消以药补医。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彻底革除机制性弊端。王宪魁省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提出要解决“以医养医、以药养医”问题。这是一个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卫生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我们既要积极落实,又要慎重稳妥地推进。各县(区)卫生局要按照国家和省要求,争得本地党委政府的认同和支持,积极落实以药补医相关政策,争取“十二五”期间稳妥有序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卫生部今年将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我市萝北县确定为省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
(二)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十二五”期间,各县(区)卫生局要发挥既管新农合、又管服务提供的优势,率先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把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
(三)全面强化新农合风险保护机制。重点是建立稳定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今年政府对新农合补助将提高到240元,按照国家要求,要从新增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省级统筹基金,用于重特大疾病保障,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使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同时通过单病种限价,做好费用控制。
(四)全面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要切实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健康有效运行;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王宪魁省长《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落实好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和乡村医生各项待遇。
(五)全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重点解决好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十二五”期间,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都要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的服务安全、质量、费用等信息进行排序,定期向社会发布。
(六)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期间,14
要创新组织方式,以开展健康城市(城镇、社区、乡镇)创建活动作为制度平台和工作抓手,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要创新工作方式,整合管理、服务、技术、资金资源,形成面向群体、面向社会、面向家庭,协调高效的服务团队。要优先解决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七)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要统一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办法,实行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要逐步将耗材、设备采购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对部分专利药、高值耗材、大型设备探索面向国内外生产厂家集中采购。
(八)全面创新人才培养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十二五”期间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要有一名全科医生。建立和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大力培养护理、公共卫生、中医药、药剂、卫生管理等各类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医教研人才。扩大岗位工资实施范围,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医院收支结余着重用于改善医务人员待遇。
完成“十二五”医改任务,实现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省、市各项工作部署,主动协调各有关方面,形成改革合力;要坚定不移地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锐意创新,15
勇于创造大量鲜活有效的改革经验;要坚定不移地履行职责,严格责任分工、监测督导、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确保医改任务落实到位;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医改宣传,弘扬医改主旋律,为医改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扎实做好2012年卫生工作
2012年是医改的关键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人大十一届七次全会、市人大十五届一次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758”总体发展战略和“712”跨跃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改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根本,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力求在创新、创先、创优、知责有为上下功夫,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工程,统筹推进卫生惠民工作,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健康鹤岗”新城。
(一)攻坚克难,深化医改
继续巩固和发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成果,着重做好“突破难点和规范重点”两方面工作。
首先,突破医改难点,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突破原有资源布局瓶颈,建立立体化的医疗机构设臵框架。按照“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对市直医疗机构进行局部整合,打造“一个区域医疗中心、组建三个医疗集团、构建五所专科医院、建成三个专业中心”,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大提升。
二是突破旧的体制机制束缚,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鹤岗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积极探索组建市医疗机构管理局,理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强化全行业管理。
三是突破单纯补需方的投入办法,建立长效稳定的公立医院投入机制。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财政安排的重点,着力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不断强化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完成市职业病防治院、市精神病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建设任务。抓紧完成市区域医疗中心和市急救中心建设,增强卫生文化品位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
四是突破原有内部管理模式,建立竞争有序的人事分配新机制。以市人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萝北县、绥滨县医院为重点,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试行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岗位分类管理等制度,按实际床位核定人员编制,按编制设定岗位。打破平均主义分配 17
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将岗位绩效工资与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和院长绩效考核体系,做好人事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五是突破“以药养医,以药补医”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自2012年1月1日起,率先在萝北人民县医院等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率,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坚决破除“以药养医”旧机制,使百姓得实惠、医生受激励、医院快发展,实现医改新突破。
其次,规范医改重点,实现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一是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继续达到98%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国家132元,省87元,县级21元,个人50元)。规范新农合制度建设,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农民人均年收入8倍,且不低于6万元,取消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起付线,省市、县级住院报销起付线分别降低到500元和100元。乡镇、县、省市住院报销分别达到85%、65%、45%以上,完善门诊统筹,做好大病保障,扩大报销补偿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二是规范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区域医疗中心和急救中心,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最先进医疗服务。加强和规范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8
建设,开展双向转诊、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
三是规范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坚持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继续实施网上招投标采购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工作,并认真做好配送工作。同时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总结推广萝北县村卫生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经验,在全市所有村级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是规范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严格执行0-6岁儿童系统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健康管理等10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增加服务内容,强化绩效考核,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五是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公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搭建“一个中心、五个平台”的卫生信息化系统。
(二)全面落实政府民生工作任务
2012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117件大事实事部署,全力深化医改,抓好医疗卫生服务工程。一是深化改革,提升服务能力。以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以健全四个保障体系为主线,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二是加强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建成市医疗中心、急救中心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病防治院迁建工程,新建20个规范化村卫生所。三是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三)认真做好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以实施规范建设、科学管理、提高能力为核心,以两年一次的绩效考核为载体,全面提高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布病、炭疽、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疫情处臵能力。根据疾病谱变化落实防治干预策略,强化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85%以上。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好麻疹和脊灰查漏补种活动。开展农村国家和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和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和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深入开展城乡健康教育。
二是加强医疗管理工作。巩固和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创建工作,争取将两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其他二级医院在10月 20
底前达到二级乙等医院评审创建标准。继续推行临床路径、预约诊疗、特色义诊、优质护理服务、设立65岁以上老人专用窗口等惠民举措,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开展万名医师下基层服务活动以及白内障复明工程活动。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血液管理,充分发挥卫生局医疗服务监管科和医院管理委员会及专家组作用,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疗机构的设臵审批、校验和执业管理、新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工作,加强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探索分级诊疗分级定价和分级支付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
三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三网四化”管理,到2012年底,全市县乡医疗集团化达到60%,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达到70%以上,村级卫生规范化达到60%以上,建设规范化村卫生所示范点20所。加大农村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落实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工作任务。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县区级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装备项目。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启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年底前各县、区要全部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强化 21
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以及生活饮用水、涉水产品监督管理,重点抓好学校卫生和幼儿园卫生安全。探索实施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属地化监管体制。继续做好医疗市场、传染病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完善食品安全评估预警体系,以我市食品检测机构为依托,加快培养专业人员,提高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应急处理能力。充分发挥卫生部门职能作用,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技术支撑。
五是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组建市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和应急装备。全面建立部门职责明晰、配合有力、反应迅速的应急长效机制,各县(区)卫生局、各单位主要领导是卫生应急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主管领导要做到每天关注疫情、舆情报告,全面履行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
六是加强社区和妇幼卫生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市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设臵规划,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臵。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逐步达到国家级 22
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以绩效考核为载体,加强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软硬件建设,继续做好婚前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实现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
七是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教工作。深入落实《黑龙江省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科技强市工程部署,加大各类优秀卫生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积极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推进新型乡村医生培养,扎实做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启动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试点城市工作,力争在全省创造经验。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新建一批重点专科,并发挥引领作用。
八是加强中医药工作。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加快推进市、县级中医院改造建设,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实施中医机构等级评审奠定基础。抓好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开展读经典做临床活动,提高广大中医临床人员的医疗水平和业务素质。继续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医中药鹤岗行活动。
九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创一为”活动,增强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敢为人先、敢立潮头的先优意识和知责有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为卫生事业快速发 23
展注入推动力和感召力。在全市卫生系统选树典型,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推动卫生系统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卫生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以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为契机,在卫生系统掀起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的新高潮,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创新学习载体,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增强知责有为、能为、会为的新本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提高卫生文化品位。
十是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全面加快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医改监测系统、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管理科学的卫生行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卫生事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统筹做好其他工作。一要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做好依法行政和“六五”普法工作,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和卫生行政执法,建立卫生监督执法量化考核制度。二要认真做好卫生统计信息和财务审计工作,有效发挥其在政策制定、工作指导、医改监测、改善管理中的作用。三要加强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以“慵懒散软”专项治 24
理、“纠风护民”、“三好一满意”“效能监察评估”活动为载体,实现卫生行业作风根本性好转。四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新闻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道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五要做好卫生信访工作,化解信访积案,预防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六要做好安全维稳、消防工作,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维护卫生领域安全稳定,努力构建平安卫生、和谐卫生。
同志们,卫生事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实践“十二五规划”的号角已经奏响,让我们在省卫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同心同德,履职尽责,为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快速发展,打造“健康鹤岗”新城再创佳绩,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