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即以县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以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综合实施医疗、预防及保健等各项卫生工作措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一直是我国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保障农民及基层群众健康的[本文原创网站为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主要形式。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总理的讲话再一次明确了建设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重要性。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了解我市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状况,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全市群众的医疗、预防与保健需求。
(一)医疗方面:
在城区,市直综合性医院4家,分别是人民医院、铁路医院、二院、中医院。专科医院1家,即口腔医院。妇幼保健院能综合提供妇女儿童医疗、预防与保健服务。6家市直医疗机构共拥有床位1045张,在职人员1357人;其中执业医师504名,执业护师473名。拥有磁共振、CT、立体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高精尖设备,建设了配备有进口中央监护系统的CCU室。能够开展创伤、脑外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症的手术治疗;能够开展儿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多学科的综合诊治。依托人民医院急诊科,建设了我市的“120”急救中心,能够对全市城乡开展24小时昼夜医疗急救服务。依托久益医院传染病科,建成了我市的传染病救治专用病区,能够对非典、人禽流感、肝炎、霍乱等传染病实施救治。市直医疗机构,在“三级网”中基本能够发挥龙头作用,能够诊治从农村转来的疑难杂症,能够开展较复杂的手术,能够对农村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帮教。
在农村,每个镇都有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全市8家卫生院共拥有床位284张,在职人员434人;其中执业医师188名,执业护师89名。大部分卫生院配备了心电图机、X光机、B超机、生化分析仪等常用医疗设备,开设有妇产科、急救科、中医科等基本科室。在“三级网”中,卫生院基本能够发挥枢纽作用,能够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对疑难杂症、急症转诊到上级医院。
中医药在全市城乡广泛应用,中医院逐渐发展为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各卫生院都设立了中医科。全市有中医师85名。基本能够满足全市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二)预防保健方面:
在城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皮防站、消杀站以及口腔医院作为专职或综合性预防保健机构,能够提供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疫情管理,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皮肤病、性病防治与管理,牙病防治与管理,传染病、地方病防治与管理,以及妇科病防治与管理,儿童疾病防治与管理、环境消毒等综合性预防保健服务。全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率不低于90%,“五苗”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法定管理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72/10万。消灭或基本消灭了天花、黑热病、丝虫病、白喉、脊灰和麻风病等传染病。依托卫生防疫站,建设了高标准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备了一批高精尖卫生监测设备;依托口腔医院,建设了牙病防治中心;依托妇幼保健院,对我市儿童常年开展听力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了16处预防接种门诊和52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实现了一类、二类疫苗就近接种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在农村,各镇卫生院设立防保科,受卫生局委托,在市直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指导下,从事本地域内的预防保健工作。全市城乡从事公共卫生人员共有243名。我市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比较明显。
(三)村卫生室建设。全市共有村卫生室339所,乡村医生974名,基本上实现了“一村一室”。大部分村卫生室基本符合“三室分离”标准,集体经营并纳入了所在镇的卫生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基本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接受过上级业务部门系统业务培训,具有省卫生厅统一颁发的乡村医师执业证书。村卫生室主要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四)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市是省级合作医疗试点市。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2005年全市参合农民达到28.87万人,参合率达到84.2%,筹集资金438.55万元。全年共为参合农民报销资金 140余万元,受益人口2.4万人次。还对12万参加合作医疗但未受益群众进行了健康查体,建立了健康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存在的不足
1、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区医疗卫生资源过剩,农村不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市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2005年,全市卫生经费总计1750万元,人均36.1元/人;其中投入到农村的经费共184万元,农民人均卫生经费6.2元/人。全市卫生总资产18978万元,其中农村卫生资产1257万元,占6.6%。全市床位1329张,其中农村医疗机构床位284张,占21%。全市692名执业医师,在农村工作的只有188名,占27%;执业护士562名,在农村的只有89名,占16%;市直医疗卫生单位1501名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812人,占54.1%,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者683人,占45.5%;农村卫生院434名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80人,占34.2%,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者94人,占22.6%。
2、卫生院基础差、底子薄、服务能力低的状况依然存在。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存在业务用房不足、医疗设备陈旧、人才缺乏、管理体制不顺、服务能力低等问题。我市个别卫生院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开业场所,有的卫生院长期租房开展工作,有的卫生院靠借贷建设业务用房;有的卫生院还是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件”,缺乏基本的医疗设备;大部分卫生院人才匮乏,既缺少学科带头人,也缺少有学历、年青、有培养前途的医护人员;卫生院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养不起”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卫生院仍然镇办镇管,卫生院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各卫生院人才交流困难,卫生局与各镇政府在卫生院管理上权责不清。
3、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低、管理不规范。部分村卫生室房屋破旧、“三室”不分、物品摆放混乱、卫生差;有的还是“炕头办医”。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有的不具备执业资格。另外,乡村医生规范化、系统化业务培训以及考核、激励、淘汰等没有形成制度。乡村医生待遇低,无补助。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在我市已实施多年,主要内容是:卫生院受卫生局委托,对村卫生室实行业务、药品、人员、行政等统一管理。近年来,一体化管理存在滑坡现象。个别村卫生室随意扩大医疗范围、违规进药、不遵守医疗技术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卫生院对一体化管理存在误解,有的卫生院侵犯村卫生室利益,有的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放任自流。
4、预防保健体系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尚未开展,专职疾控人员队伍与卫生监督人员队伍没有单独设立,预防保健机构既从事着预防保健服务,又担负着卫生监管职责。全市预防保健机构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晰等问题。卫生院防保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功能不健全,存在“以医养防”以及趋利现象。52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至今未落实财政补助。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存在职责不清、素质偏低、缺乏高学历人员、培训不规范、不系统等问题。全市尚未形成以市疾病控制中心为龙头,以卫生院防保科为枢纽,以52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为基础的综合预防保健体系。
四、进一步建设我市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议
1、制定政策,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布。在财政投入上,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落实上级关于将新增的卫生投入用于农村的政策,重点建设卫生院和卫生院防保科。适当限制城区综合性大医院发展规模,将有限的卫生经费投入农村。在人事管理上,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落实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在工资、职称、进修学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城区医院与卫生院联合办医,将城市的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到农村去。
2、全面推行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卫生院是“三级网”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设好卫生院,可以使农民就近看病就医。市政府已将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列为2006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应尽快全面推行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根据省政府要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明确卫生院职能,合理划分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市、镇两级政府履行职能,让每个卫生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开业场所。在此基础上,整修业务用房,确保达到“两千”;即每所卫生院可用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2000米2,基本满足科室设置和功能分区的需要。配置必需设备,实现“五个必备”。即确保卫生院配备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救护车等5件急用和必须设备,基本满足一般性急救、诊断、治疗的需要,使装备水平与服务功能配套。培训技术骨干,保证“七个一”。从每所重点卫生院的内科、外科、急救、医技、妇产、传染、手术护理等7个重点科室中,各选派1名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他们诊治和处理一般急症、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基本达到高年资主治医(护)师或相当于副主任医(护)师的水平。
3、尽快实施卫生院上划。
在推行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尽快实施卫生院上划。根据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济发[2003]11号)和《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卫生局等部门关于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济政办发[2004]26号)等文件精神,将卫生院人、财、物等划归市卫生局按职责管理。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促进全市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4、不断强化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水平。
村卫生室是“三级网”的网底,在“三级网”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网底不牢,“三级网”建设无从谈起。建设好村卫生室,能够使农民得到就近的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农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必须重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今后村卫生室建设重点应是: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所有卫生室必须达到“三室分离”,即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各占一间;有条件的要“四室分离”。配齐基本诊治设备。规范用药,严禁从非正规渠道进药。村卫生室一般以集体举办为主。村卫生室不但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还要承担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干预、突发卫生事件监测、环境卫生监管
等公共卫生任务;使村卫生室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窗口”。加大乡村医生管理、培训和考核力度。要依据上级有关政策和要求,尽早制定出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重点落实好师资力量、培训教材、培训地点、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周期等。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经济性。要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全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建立乡村医生补助制度。根据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的多少,给予乡村医生定期补助;补助额不低于每月300元。
5、健全完善预防保健体系。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以卫生院防保科为枢纽,以52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为基础,逐步完善健全覆盖全市城乡、功能完备、职责明晰、反映快捷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市疾控中心要在加强自身建设基础上,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精良、业务技术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的优势,加大对卫生院防保科和52个公共卫生监测点的技术指导力度,不断提高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素质和水平。落实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工资全额预算,在此基础上,卫生院防保科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承担好本地域内的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疫情监测等职能。要尽快落实52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财政补助,保护好综合监测点工作积极性。实现我市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
6、进一步完善和普及合作医疗。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争取建立一套稳定的筹资机制,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使今年的参合率达到90%以上。健全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收费和医疗行为监管机制,大力推广应用“简便廉宜”的中医药技术,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确保医疗质量和基金安全。继续加强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实行人员培训和动态管理。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合作医疗电脑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民就医、报销“一本通”。
第二篇:市养老院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xx家,其中:公办养老院xx家,民办养老院xx家,农村敬老服务中心xx家。结合去年开展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大检查活动,我们对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专项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市养老机构的安全状况。总的来看我市养老院安全形势是好的,各区、县(市)政府在消防安全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对安全工作比较重视,养老机构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有一定增强,消防设施基本健全,安全防控措施比较到位,安全制度较好落实,为确保我市养老机构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在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养老机构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专业人员缺乏。从我们安全检查情况看,全市几乎所有养老机构人员都没有经过消防专业培训,没有达到持证上岗,没有按规定配备专职消防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管理者、保安或者护工兼任。这些人对消防设施不能熟练使用,一些消防常识掌握不多,应急反应能力差,一旦出现火情,很难及时有效处理。经过我们实地检查和认真分析,导致各养老机构没有配备消防专业人员的原因有三:一是消防宣传不够。多数养老机构不知道消防值守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不知道啥时培训,在哪培训。二是培训费用和人员成本较高。按照消防条例的要求,消防监控室24小时不能离人,每班要有2名专业人员值守,三班倒需要6人,培训费用加上雇佣人员成本,各养老机构很难承担得了。三是人员流动性大。一些小型民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少,抽不出时间去培训;如果培训的是临时人员,也许刚培训完,人家就不干了,还得重新培训。由于以上几点原因,造成消防专业人员缺乏。
(二)消防设施不健全。部分受检单位不能提供消防建设工程设计图纸,没有消防验收合格手续。有的农村敬老中心没有消防控制室、微消防站等消防设施,有的消防设施,如喷淋、烟感器设置过高,有的走廊过长,没有防火隔离门,没有强排风设施,有的消防管线渗漏,消防栓无法使用,还有一些单位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正处于上报维修阶段。主要原因,一是消防条例进行了修改,原来的设计不符合现在的规范,需要重新改造;二是有的区、县(市)政府在消防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历史欠帐较多;三是部分民办小型养老机构多是民房改建,要达到消防标准确有实际困难。
(三)消防制度落实不到位。检查中发现部分社会办养老机构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没有消防应急预案,或者缺少可操作性,平时演练少,关键时候不会用。主要是有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不知道消防制度应该有哪些,即使有也是贴在墙上、夹在本里,安全巡查、设施检查、特种设备检查等记录不全,制度不落实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四)电气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很多是民房改造,建设年代久远,电线老化,插座开关损坏,随着老人的增加,用电量和危险也随之增加。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养老机构一个插排上插有手机充电器、电视、热水器等多种充电设备。有的养老机构使用的是煤气罐,罐体长时间不经过检查打压,连接管长时间不更换,煤气灶距煤气罐很近,这些都是不安全隐患。
二、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养老机构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实行“三位一体”的消防培训。一是由消防部门定期对养老机构中从事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区、县(市)政府对培训费用给予适当减免。二是养老机构聘请专业消防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不定期消防常识培训。三是养老机构对新进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必须把消防常识做为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
(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办敬老院消防安全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消防设计合理,手续完备,设施健全。
(三)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检查执法队伍建设,形成全市养老院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加大动态检查、抽查力度,彻底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大消防投入,提高消防技术含量。各养老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开发和利用消防设施设备,不断提高技术防范效率和质量。
第三篇:最新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精品
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4个,其中,乡镇街有18个,区直单位有15个(含6个党委单位),原新华印刷厂1个。计有党员730多名,其中,离休干部党员40多名。
已建立的3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是健全的,都是由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大多数支部配有一名在职的党员担任副书记、委员或联络员。支部活动的开展也是比较正常的,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也都比较健全,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各老干部党支部自建立以来,一直都把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加强了政治理论教育;二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三是加强了法纪教育;四是加强了作风教育。无论是2005年的“先进性教育”,还是近期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老干部党支部都能按上级党委的要求和部署,扎实进行。正是因为各老干部党支部对老干部党员进行经常性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区的老干部队伍一直比较稳定,很多党员老干部参加了关心下一代、老年教育等老年组织工作,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继续发挥余热。去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区的离退休老党员积极的捐款捐物。涌跃的缴纳特殊党费。有些党员老同志一次就捐出上千元,甚至万元。表现出我区的党员老同志心系国家的大局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政治觉悟。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区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也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主要问题有:
一是有些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较多,而且是有条件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至今尚未建立。
二是部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未配一名在职党员担任支委成员或联络员,因而造成老干部支部在开展活动时,场地不好落实,准备工作不好做的困难。
三是不少离退休干部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对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读读报刊、文件,缺乏新意。
四是部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缺乏必要的经费,致使有些些活动难以开展。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认真的研讨,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要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指导。要把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领导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我们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配合党委组织部门认真抓好抓实。要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经验。
3、要选配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导班子,支部书记应由组织能力强,德高望重,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要选派一名在职党员担任支部成员或联络员,协助支部开展工作。
4、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要与在职人员党支部建设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规划、一同考核、一同表彰。
5、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形式多样,要组织和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方式,如参观考察、文体活动,科学健身,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6、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活动缺少经费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区委有关负责同志已明确指示,要从离退休干部党员缴纳的党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作为该支部开展活动经费。
第四篇: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6:3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畜牧小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畜牧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畜禽饲养园区,园区内饲养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粪污处理配套,是实施畜牧生产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对于稳步发展畜牧生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畜牧小区建设现状
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骨干支
柱产业,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的比重逐年增加,优势日益凸现。据统计,2008年,全县出栏生猪万头、家禽万只、肉羊万只、肉牛万头,肉类总产量万吨、禽蛋产量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亿元。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元,占%,较2007年增收元,成为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开始,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了50%,2008年占农业总产值的%,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为主,农民的住房往往是前面住人,后面养畜,卫生环境差。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猪和家禽养殖量的不断增多,一些养殖户将畜禽排泄物随意堆放,周围恶臭弥漫,引发邻里纠纷。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小规模人畜混居养殖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
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不利于畜禽品种改良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不利于动物防疫,且增加了人体感染病源的机会。只有通过建设畜牧小区,集中建造标准化的畜禽圈舍,组织农民进小区养殖,实行统一品种、防疫、服务、治污、销售的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生产,才能达到逐步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轻养殖污染,从而确保畜产品质量和肉品安全,全面增加养殖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我县从2005年开始建设畜牧小区,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各类畜牧小区186个,探索出6种建设模式。一是产业园区型,如汉阳中心畜牧科技园区、白龙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集中规模型,如木马威灵生猪养殖小区、公兴九龙生猪养殖小区;三是新村联建集中型,如白龙青丰生猪养殖小区、鹤龄化林生猪养殖小区;四是大户带动型,如国光五爱生猪养殖小
区;五是分户散养型,如姚家团结生猪养殖小区、开封东华家禽养殖小区;六是山区生态型,如江口清明生猪养殖小区。我县应重点推广产业园区型和集中规模型两种建设模式。
二、畜牧小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县畜牧养殖小区从无到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畜牧小区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畜牧小区建设用地困难较为突出。如何解决和落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已成为难以绕开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些养殖小区由于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设或改变规模规划,养殖户受到损失,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受挫,一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用地问题已成为我县发展养殖小区最大的障碍。
2、资金短缺制约了畜牧小区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属于高风险微利产业,而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些养殖户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在建造小区时大部分资金用于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致使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规模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特别是在行情出现波动时,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不住,想扩大规模时又无力扩大,要提高产品档次又缺少生产设备支撑,结果是养殖效益差,甚至亏本,严重挫伤了积极性,制约着我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
3、小区技术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畜牧小区从生产方式和饲养规模上看与传统的饲养不同,但在具体饲养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在品种选择、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还是延续了传统的饲养方法,使小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价值不高。更有个别地方“重建轻管”思想严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畜牧小区,但建成后没有及时动员养殖户进小区养殖,缺少帮助他们实现生产良性循环的办法,从而出现了小区畜禽存栏率和养
殖户入住率极低,甚至出现“有区无畜”现象,造成土地和圈舍闲置浪费。
三、发展畜牧小区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畜牧小区,是推进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畜牧小区是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重要一步,其发展势头虽然很好,但困难也很多,需要各级党政制定优惠激励政策,扶上马、送一程。因此,建议各级党政要切实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养殖污染处理设施等建设。各相关部
第五篇:基层检察院建设总体状况调研报告
检察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在基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建设,是检察机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一线,调查分析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改,有针对性地推出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十大举措,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检察日报5月
11日头版头条给予了报道。
一、基层检察院建设总体情况
我市共11个基层检察院,是全省市级院中所辖基层检察院最多的。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紧紧依靠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依靠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切实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组织领导,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以来,市检察院两次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迎江区院、宿松县院先后荣膺全国十佳检察院和全国先进检察院,11个基层院全部跨入省市级文明单位行列,许多基层单项工作也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最高人民检察院胡克惠、王振川、朱孝清、姜建初等四位副检察长先后亲临**视察指导,对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二、影响和制约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深知,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仍然是处于较低层次、较低水平,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断层情况凸显。目前,我市检察机关共有干警653人,其中11个基层检察院共有干警525人。基层检察院30岁以下干警68人,仅占基层检察干警总数的13%;45岁以上干警233人,占总数的44.4
%。30岁以下干警明显偏少,断层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检察工作的永续发展。
(二)学历层次较低。基层检察干警具有本科学历266人,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6%。但是,通过续本教育、在职教育等方式获得本科学历191人,获取研究生学历17人,分别占同类学历人数的71.8%和100%。经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干警相对较少,提升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难度较大。
(三)人少案多矛盾突出。基层检察院业务量占全市业务总量的95%左右。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的提速,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矛盾向基层检察机关积聚。以迎江区检察院为例,该院要承办迎江、长航、水上和公共交通等四个公安分局移交的刑事案件,而该院院编制只有42人,目前在编干警仅35人,一线办案的检察官仅十余人,办案力量严重不足,尽管全院干警经常加班加点,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仍然是捉襟见肘。
(四)干警政治待遇较低。基层检察院干警晋升普遍比较困难。40岁以下解决副科职级的不到干警总数的5%,解决正科职级的更是寥寥无几。县级检察院工资拖欠严重,据统计,拖欠工资一年以上,2003179人次,金额达40.72万元;2004年225人次,金额达64.04万元;2005年104人次,金额达11.58万元;2006年97人次,金额达21.45万元。职级晋升难、经济待遇低,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检务保障不够有力。目前,全市基层检察院基本完成了两房建设任务,但基础建设负债达1000多万元,短期内难以解决。办案经费保障安排普遍较低,以枞阳县为例,2003年以来财政安排办案经费4万元,而实际支出在50万元以上,缺口达到实际支出的10倍之多,难以保障办案工作正常开展。
三、坚持边学边改,扎实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检察院党组多次专题研究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就破解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了十项措施,媒体称之为“强筋壮骨法”,省检察院领导评价这十项措施非常务实,细化和明确了市级院在基层检察院建设中一线指挥部的职责,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值得借鉴。这十项措施:
一是发挥检察体制优势,切实加大对基层检察院执法办案的领导、指导和服务力度。积极运用督办、提办、指定管辖等方式,全力支持基层检察院依法办案。把查办执法不公和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作为法律监督的重中之重,努力在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充分发挥市院和基层检察院办案的“两个积极性”。市院主要查办要案、集体访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全市有重大影响案件、基层检察院查处后未能息诉或当事人要求基层院回避的案件等五类案件,集中精力帮助基层检察院攻坚克难,推动执法办案工作均衡发展。
三是积极履行协管职责,选准配强基层院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对基层院领导班子全面考核制度,适时提出领导班子配备建议和领导干部调整意
见,选好配强基层院领导班子特别是检察长。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中一般应有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
四是强化岗位培训和考试考核。加强初任检察官和晋升资格培训,非经培训和考试过关不得任职、不得晋升。基层院班子成员、自侦部门和刑检部门主要负责人任职前必须通过市院组织的考试考核,非经考试考核合格,不得任命。
五是树立科学的考
评导向。把业务、队伍、保障纳入考评范围,制定符合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规律,符合正确政绩观要求的业务工作考评机制和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增强考评机制的科学性、完整性、统一性,树立正确的执法导向。
六是健全干部上下互动的良性激励机制。市院领导班子空缺的岗位和领导职位,优先考虑选拔优秀基层院检察长。选派机关年轻优秀的中层干部到基层任职和挂职锻炼,选拨优秀基层院干警到市院学习锻炼,市院补充检察官,主要从基层院优秀检察官中遴选。
七是加强对基层院领导班子的监管。认真执行并积极完善基层检察长到市院述职述廉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市院派员参加基层检察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巡视制度和谈话制度,督促基层院班子成员尤其是检察长爱岗敬业、廉政勤政、干事创业、争先创优。基层检察院考核结果通报当地党委、人大,对考评处于末位的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第一年谈话诫勉,第二年通报批评,第三年仍然处于末位的,需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提请免职。
八是大力实施案件质量精品工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基层执法办案的流程管理和动态监督,建立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和案件质量检查机制。基层院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当地有影响的案件、干扰阻力较大的案件,必须提交检察委员会依法讨论决定。报市院审查起诉的案件、向市院请示的案件,必须同时报送检委会和检察长的明确意见。
九是深入实施阳光检务工程,以公开促公正。以建立检务公开大厅、门户网站和举报受理系统,公布检察长手机号码,建设社区、乡村“检察工作站”等为载体,深入推进阳光检务工程,切实加大检察宣传力度,最大限度落实检务公开,努力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
十是充分发挥市院“一线指挥部”作用。坚持把注意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市院党组专题研究基层院建设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党组成员到联系院调研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将指导和服务基层检察工作的成效,作为市院机关各部门的重要职责,列入考评内容。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述廉,基层院检察长参与评议。
从调研情况看,落实上述措施,有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包括检察工作在内的政法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推出了系列措施;我市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对长期以来对检察工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我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市检察机关在加强基层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等等。但是,全面落实上述措施,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在基层检察院班子的配备上,必须做到主管和协管的统一。在基层检察院班子成员的配备上,检察机关处于协管地位,当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的人事安排意见不一致时,检察机关的意见很难坚持,导致一些不符合检察官法要求的人员进入基层检察院班子,影响了基层院班子的战斗力。特别是最高检察院要求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中要配备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需要地方组织部门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市院提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二是基层检察工作须臾离不开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在解决队伍断层、职级待遇、检务保障等等方面,检察机关自身难以解决,必须紧紧依靠、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然,检察机关要也要通过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以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优异业绩争取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