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时间:2019-05-13 01:3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第一篇:“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生系统上下群策群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卫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是卫生改革发展确立新理念。五年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率先推行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五年共争取卫生项目45 个,累计投入4186 万元,普遍改善了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

三是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孕产妇死亡率降至80.06 /10 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5.21‰;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7.2‰。

四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87人,较2006年增加0.75 人;高级职称10 人,中级职称84人,初级职称544 人,分别较2006 年增加3 人、22人、136人。执业医师170人,助理医师57人,护士69人,医技40人,分别较2006 年增加32人、15人、21人、12人;设病床37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23 张,较2006年增加0.45 张。

五是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全面提升。2007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参合农民达到128729人,参合率93.18%,比2007年提高了3.18个百分点,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50元,比2007年提高

50%;报销封顶线为4万元,比2007年提高33.3%。去年又开始为全县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对孕产妇、0-36个月儿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六是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经受住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出色完成了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与医疗救治以及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任务,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二〇一一年五月九日

第二篇:十一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XX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情况汇报

“十一五”期间,全区卫生系统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卫生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XX个,其中医院XX所、卫生院XX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所)、妇幼保健机构XX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所、卫生监督所XX所、村卫生室XX所、其它医疗机构XX所;共有床位XX张,人员XX人,其中卫技人员XX人,全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XX张,拥有卫技人员XX人。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区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2010年全区新农合参合农民XX万人,人均筹资XX元,参合率达XX%,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封顶线达XX万元,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补偿比达XX%。加强结报网络化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合管办为中心、镇合管办和定点医疗单位为终端的网络化结报体系。全面实行新农合财务审计监督制度,自下而上实施资金审计、公示,强化社会和群众监督。

2、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加强疾病防控、卫生

监督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了由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构成的新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体系,有效控制了发生在2008-2010年的传染性手足口病及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实现了公共卫生“两个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成果初步显现。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体系,建成网络信息直报点XX个。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得到落实。全面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的预警机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XX和XX‰,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XX%。医疗市场秩序不断规范。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工程活动,城乡居民群众健康行为逐步养成,居民生活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机构执业行为逐步规范。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优化执业环境,和谐医患关系。医疗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不断有新的进步,医疗服务各项指标有了新的提高。

4、农村卫生体系不断 完善。结合山东省“360”中心卫生院建设工程和“1127”一般卫生院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无危房,设备、人员、技术、管理配套”的“一无四配套”的建设标准,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建XX处中心卫生院,改扩建XX处中心卫生院,提升了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功能。自2008年开始全区分三年规划建成XX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通过改建、扩建和重建后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了房屋、布局、设备“三到位”,标示、制度、医疗文本“三统一”,人员、房屋、设备、技术、管理“五配套”。

5、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医疗环境、服务态度显著改观,医院的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得到大力加强,社会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结合“两好一满意”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在全区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中先后开展了“优秀医师”“优秀护士”等系列评选活动,促进了优秀医学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当前卫生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十一五”期间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积存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消除,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发展不够,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1、城乡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还较突出。基层镇(街)卫生院医疗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薄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群众的信任度还不够高。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业务素质偏低。我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仍较滞后,镇医疗机构引进人才难,业务骨干流失多,乡村医生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因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医养防”、“重医轻防”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还不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和手段还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才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亟待提高。在“十二五”期间,急慢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区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依然严峻,疾病防治任务依然严重。

4、卫生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求。近几年,我区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基础差,仍然不能满足我区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高。对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执法的投入不足。

第三篇:霍林郭勒市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霍林郭勒市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汇 报

一、卫生事业概况

(一)卫生局机关情况:卫生局现有人员26人,其中行政领导班子人员6人,督导员2人,环节干部6人,科员12人。40岁以上13人,40—30岁3人,30岁以下10人。男性职工13人,女性职工13人。大学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11人,中专学历4人。

(二)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1家。市直医疗卫生单位5家,即: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中蒙医医院(二级丙等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医院。建有1个眼病防治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沙尔呼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服务站和25家个体诊所,苏木、镇所辖12个行政村分别建有16家村级卫生室,16名医生均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三)人力资源情况: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总人数4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2人,占总数的78%。病位编制数为410张,开放床位数720张。大学本科学历人数为128人,大学专科学历人数为169人,中专学历人数为84人;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为5人,副高级职称人数为39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18人,初级职称人数为180人。

(四)党组织情况:市卫生系统各单位正科级领导干部6人,副科级领导干部13人;卫生系统党委下设6个基层党委(党支部),中共正式党员99名。

全市医疗卫生固定资产7197万元,除房屋外,大型设

备设施资产为531万元,在建工程13418万元。

二、建设情况

(一)建立基本设施齐全,队伍素质较高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近五年来,市、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是近二十年来投入最多,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一个时期,目前,已建立了网络健全、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人才配套的服务体系。

1、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一是加强了市 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市级卫生医疗机构是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的技术服务的重要载体,它们在农村卫生中起着龙头作用。近些年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河东新区新建医院大楼,总投资1.3亿元,正在施工建设。市人民医院新建内科系统住院楼工程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先后购臵128排CT、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鼻窦内窥镜、婴儿培养箱、辐射保暖台、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负压救护车、空气加压氧舱、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等设备。市中蒙医医院利用国家对中医药项目的优惠政策,投资700余万元新建了住院部大楼,并争取到中央资金1000万元对中蒙医医院进行改扩建。据统计,近五年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共投入资金近1.7亿元。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并成为了全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建设。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我市现有卫生院2家,即沙尔呼热中心卫生院和东蒙农牧场卫生院。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利用国家扩大内需资金加强

建设,乡镇卫生院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东蒙农牧场卫生院是09年争取国家扩大内需资金50万元,政府投资20万元新建的卫生院,今年正式投入使用。沙尔呼热中心卫生院争取到国家计划内投资100万元,政府匹配22万元,现在正在进行改扩建。五年来,共争取到国家投资150万元,政府投资200余万元,改扩建总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有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引进新设备,开展新项目。为了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针对东蒙农牧场卫生院的实际,我们将三家村卫生室合并,并让定为了市级医院的定点扶持指导医院,在技术上、设备上得到了支持,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三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农村卫生工作的最前沿,我市共建有村卫生室16个,共聘乡村医生16人,为了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我们实行了乡村卫生一体化,并明确村卫生室建设要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实行建管结合,重在管理。目前,我局正在从事核定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对象工作,以提高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关键在于要培养一批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医疗卫生队伍。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十分注意人才队伍建设,把加强队伍建设放在了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位臵上。每年医疗卫生单位都要选派至少10名技术骨干到北京、广州等全国知名医院学习进修,并经常性聘请外地教授学者来市授课。加强卫生人才培训,我们每年都制订了培训计划,精选培训项目,一年至少举办两次以上的医生培训班。目前,全市已建立了良好的人才梯队培训模式,市外派送,市促社区,社区带村 的人才培训格局已经形成。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函授、自考等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近五年来,通过在职教育取得本科文凭的有20人,取得大专文凭的有30人,我市技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做好人才招聘工作。近年来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实践操作、考核三个环节选录了100余名优秀医护人才,缓解了我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

3、医院建设与管理成效明显。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狠抓了以改善服务质量,降低医药费负担等为主的“软件”建设。一是降低消费。通过采取降价措施后,我市零售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近30%,有些药品价格成倍下降。二明白消费。各医院将常规医疗收费项目通过宣传栏或电子显示屏予以公开;坚持推行住院费用“一日一清单”费用查询制度,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治疗,病人费用方面的投诉明显一年比一年少。三是规范消费。通过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效遏制了大处方、大检查,病人医药费用得到了较好控制,各项费用指标全面下降。

(二)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看病就医有保障

为切实抓好这件为民办的大实事、大好事,我们自2003年7月合作医疗正式启动以来,就把它作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工程来抓,不断在运行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合作医疗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纵观我市合作医疗工作五年的历程,可以分为这样两个发展阶段。

1、在建立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得到深入推进。在建立之初,我们在认真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动员农民积极参加的前提下,精心制订出台了

霍林郭勒市合作医疗实施办法,以住院即补、起付不设门槛、就诊自主择院、补助现诊现兑、照顾弱势群体等特点,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并因此而使合作医疗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自2007年,我市合作医疗进入了第二个运行,与第一个运行相比,呈现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参与率稳步提高。第二个共有10165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5%,比第一个增长1%。近三年来,参合人数增加到12560,参合率连续三年100%。二是兑付比例更趋合理。第二个在市、乡两级定点医院住院的补助比例分别比第一个增长了5%,最高补助限额由第一个的6000元提高到了8000元。三是补助病种扩大。第二个,我们因地制宜地将结核病、孕产妇住院分娩、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都纳入补助范围。同时,为了体现合作医疗的公平受益性,对参加了合作医疗而没有享受费用补助的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四是兑付方便及时。凡在本市定点医院住院且参加了合作医疗的患者,可在就诊医院直接兑付。五是管理日趋规范。2008年建立了合作医疗网络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

2、在完善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建立新模式,加大门诊统筹为突破口,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市合作医疗进入第三个运行,虽然有着因调整运行个缴资金任务相对偏重的难题,有医疗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和误解,但面对这些影响筹资的客观因素,我们毫不气馁,知难而进,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参照其他市的经验和做法,适时对运行模式进行完善,确保了合作医疗平衡运行。一是进一步明确职责。在进一步强化市合管办职责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

及时将新农合纳入“十件利民实事工程”中,由政府出资为全部参合农牧民缴费参合,确保我市参合率连续三年100%。二是完善和调整了补助政策。为确保参合群众最大限度得到实惠,每年,我们都根据运行实际,对合作医疗补助政策进行了调整,特别是今年来,我们根据自治区卫生厅精神,结合我市基金节余情况及运行实际,大幅度普调了补助标准,将住院核销比例每个段位相应提高5%,封顶线确定为6万元;把门诊核销段位由原来的4段缩减至3段,封顶线为5千元元;增加了23种蒙医诊疗、理疗项目;根据我市实际将布病患者住院报销300元起付线取消。同时,对大额医疗费用实行分段补助,并提高了部分单病种定额补助标准和特殊门诊病人补助标准,以确保参合群众最大限度受益。三是对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患者出院后到乡镇、街道合管办申请补助,并统一到邮政储蓄所领取补助款。管理人员不得直接经手资金,从而确保了基金的安全。

(三)加强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预防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保障。近年来,我局从保障群众健康出发,切实加强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以健康促小康,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1、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形成了组织健全,功能较完善的市、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了市、社区、村急救网络和工作程序、规范,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及市卫生监督中心作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的龙头,承担着业务管理、技术指导、执法监督和医疗救治工作,全市各卫生院(社区中心)、市级医疗单位均设有防保组,各个村卫生室也均聘

用了防保人员。目前,全市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人员有130余人,全市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并组建了防治队伍,随时应对突发公卫事件的发生。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我们切实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疾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近五年来,我们每年计划免疫“五苗”单苗接种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市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93%以上,并认真开展了流脑、乙脑等计划外疫苗接种工作,由于加强了免疫接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市无鼠疫、霍乱、非典、人禽流感病例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乙脑、流感等未发生流行或出现二代病,无甲肝、疟疾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扩散。传染病管理的各项相关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控宣传。对感染者,我们按照国家“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尽量给予了就医上的照顾。

3、卫生执法监督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规范医疗市场秩序。近几年,对我市的84家非公立性医疗机构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彻底摸底清查。整改个体诊所31家、社区服务站6家,其中,注销执业许可26家,建议通辽取消2家;铲除非法行医黑窝点2家;铲除药店坐堂医2名;撤销行政许可1个;处罚药店打针2家。依法没收各种药品价值约2万余元,做出行政处罚4万余元。二是加强食品、公共场所、化妆品、学校、饮用水、放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从业人员体检率98%,“五病”调离率100%;查处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单位146家,其中取缔8家,行政处罚18家,合计罚款9.63万元;责令整改学生食堂6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52家。三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质量。规定时限办结率100%。四是开展各类卫生监督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早点部、快餐部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查处违规经营单位11家,无健康证上岗员工共有13人。

4、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我局妇幼保健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机制,每年都要至少举办3次妇幼专干培训班,外线人员平均每月下基层督导10次以上。近几年来,切实加强了卫生院(社区中心)产科建设,在卫生院建设项目中,我们始终把产科建设放在了优先位臵予以考虑。同时,进一步加强产科制度建设,目前,我市4所有资质开展产科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中,产科达标率为96%。积极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市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0%以上,乡镇(中心)卫生院达到80%。积极开展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为降低我市妇科病发病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做好对待孕妇女增补叶酸项目。从1月起,我市启动城乡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截至目前,向网点发放叶酸2046瓶,叶酸服用人数108人,叶酸服用率26.67%、叶酸服用依从率11.60%。叶酸投服随访率100%。近五年来,我市孕立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都分别稳定在87%和90%以上,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98.04%和97%。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孕产妇死亡率连续五年为0,位列通辽市首位。

5、全面加强卫生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逐步完善《霍林郭勒市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高考卫生应急预案》、《霍林郭勒市卫生系统防汛预案》等相关工作制度,调成补充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落实了相关成员,并确定市人民医院为我市医疗应急救治主体力量,加强人员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我市每年开展综合性应急模拟演练1次,专项演练2次以上,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6、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每年组织各街道环卫队开展了以治理越冬垃圾、残冰积雪、废弃塑料袋等白色污染为重点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按照“五统一、三不漏”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灭鼠活动。使城乡环境卫生得到了进一步治理。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宣传覆盖面100%。继续开展“健康教育直通车进社区”和“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3期。在全市各机关单位和公共场所开展禁烟活动,通过张贴禁止吸烟标识,设立电子屏幕,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五年来,居民平均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70%以上。

三、问题和困难

总的来讲,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较好的,但纵观整个卫生事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成为了阻碍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是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由于我市地处偏远、高寒,大中专生不愿进,有资质、有技术的人才又不愿留,造成了大多数卫生机构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和专业技术水平低的“三低”现象。

二是卫生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近几年,市政府虽逐年增加对卫生投入,但由于卫生工作摊子大,底子薄,基础设

施不足和医疗设备落后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结防所、爱卫办、规划免疫长期没有办公场所,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不足,疾控中心、监督所、卫生局、药监局在一个大楼办公,办公室不够用,工作拥挤。部分医疗设备陈旧老化,急需购臵一些医疗设备。

三是医疗服务质量有待于改进,医疗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医德医风和医患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医疗安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舆论渠道的扩宽,以及为保稳定,一味要求医院无原则赔偿等原因,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医疗纠纷越来越难以调解。这要求我们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对策

1、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同级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效解决传统体制下的政府管理“越位”和“缺位”问题。特别是在近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了重要位臵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要充分认识到卫生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经费投入上应给予保证,并按照中央的有关规定,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要着力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医疗技术人才,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公共卫生的公益性

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卫生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方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强化政府责任,健全体系网络,加强监督管理,完善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为基础,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关键,努力体现医疗卫生行业公益性、政府主导性和市场性的有机结合,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医药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市情,建立有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把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二O一O年十月十六日

第四篇: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槐荫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卫生事业年发展规划

一、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一)卫生事业现状和健康水平

近年来,我区的卫生资源更趋丰富,区直医疗机构进一步发展,特色医疗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6家,病床4226张,卫生专业人员5357人(其中本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0家,卫生专业人员835人,病床2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2.1张,拥有卫生专业人员15.3人。预防保健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在灾情严重的时期,确保了无重大疫情发生,全区的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卫生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相关行业的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成绩斐然,农村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区的人均期望寿命男性75.7岁、女性79.8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3年婴儿死亡率10.8‰,无孕产妇死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34.65/十万,处于较低的水平。人群疾病结构和死亡模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急性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逐步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并已占主导地位。

(二)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防病治病任务艰巨

虽然我区的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和环境依然存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改观,SARS的发生和流行又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课题,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成熟。消灭脊灰、新生儿破伤风、碘缺乏病、麻风病及降低麻疹发病和死亡率,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的任务十分艰巨。性传播疾病发病逐年增多,并面临艾滋病的巨大威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日趋上升,而针对新的疾病谱的预防战略和预防体系尚处于幼稚阶段。

2.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表现在卫生部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他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预防保健的投入强度明显低于医疗事业,以至“预防为主”的方针未能全面落实,防保事业基本上仍在实行“以卫养卫”的政策。教你怎样把有限的卫生资源调整到成本效益好的预防保健上,仍亟待解决。由于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服务效率不高、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

3.卫生行政执法体制尚待理顺

卫生事业的法制建设虽不断取得进展,但多头执法、执法队伍与执法主体脱节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卫生执法机构依然采用“事业编、行政用”的过渡模式。要彻底理顺卫生执法的管理体制,尽早纳入行政执法的统一轨道,需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形势预测

1.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将带来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小型企业的发展,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有可能增多,职业卫生问题将日益突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导致卫生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卫生部门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是研究、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和筹资政策,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和宏观调控手段,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引进必要的市场机制,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3.随着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力发展面对全体公民的基本卫生服务以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将是卫生工作中长期的热点问题。

4.城市化趋势加快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筑、人口密度过高,居民生活空间缩小,生活节奏加快,带来新的生存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环境、行为、精神等因素所致的疾病将日益增加,SARS等新型传染病有可能再度发生甚至流行。

5.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区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97年9.5%上升到2001年的11.2%),老年病、慢性病增多,疾病谱进一步发生变化,针对老年病、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康复和护理服务问题将日益突出,这对医疗卫生特别是中医药服务领域的扩展提供了新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及居民保健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增加,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消费支出将持续增长。

7.医学科技进步一方面增加了防治疾病的措施,使发病率下降,疗效提高,病程缩短,另一方面又使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可能成为沉重的社会和个人负担。

三、总体发展战略设想

今后5年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特别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救治体系的建设,为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使全区人民都能获得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战略阶段相适应的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总体方针是:全面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

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来自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五”期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5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比2000年增加0.6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7.7/10万以内,比2000年下降10%;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9.0‰以内,比2000年下降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22.5‰以内,比2000年下降43%,综合反映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继续提高。

4.妇幼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在中西部地区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2005年,城市和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3.2%和81.0%,提前实现了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工作目标。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

2.妇幼保健工作比较薄弱。妇女孕产期疾病、儿童感染性疾病等继续威胁妇女儿童健康。产科出血、妊高症等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窒息等是导致农村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推广困难。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卫生保健问题尤为突出。出生缺陷影响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均高出城市一倍以上。

3.农村卫生发展仍然滞后。艾滋病、结核病、肝炎、血吸虫病和地方病患者,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公共卫生面临传染病、慢性病和意外伤

害并存的局面。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基础条件差,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中西部农村卫生机构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专业人才匮乏。全国乡镇卫生院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8.5%,无专业学历者高达21.6%。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缺乏经费保障,预防保健工作存在隐患。

下载“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阅读材料]十一五时期发展情况总结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

    漳平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起草说明

    漳平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起草情况汇报 (2006年12月14日) 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起草主要依据漳平市“十一五”规划及省、龙岩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模版)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落......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大全5篇)

    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

    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