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国影响数码喷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014年中国影响数码喷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传统印花行业利润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数码喷印产品适应了花色精美、批量灵活、更新快的高档服装面料的要求,附加值要远高于传统印花产品,这将成为实现印花产业升级重要手段。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数码喷印设备制造业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受国家多项政策支持。国家产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已颁布多个文件来鼓励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同时作为纺织大省和印染大省的浙江省也先后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数码印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及数码印花设备的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自2010 年以来主要的支持性政策如下:第一,国家多个政策性文件均直接利好数码印花产业。如2011 年3 月27 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将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作为鼓励类发展产业。2011 年6 月23 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 年度)》,将“节能环保染整设备、数字化喷印设备”列入重点领域。2012年1 月18 日,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国发【2011】47 号),将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求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应用,推动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支持重点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2012 年1 月19 日,工信部发布《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重点推广数码印花技术列为纺织工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重点工程,将扩大丝绸数码印花技术的使用范围列为丝绸行业的发展重点,将推广数码印花等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列为染整行业的发展重点。2012 年2 月27 日,工信部发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将推广数码印花等少水印染加工技术作为纺织行业重点领域之印染业的节能措施。第二,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数码印花及发行人已列入正式文件。如2010 年12 月31 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2010 年度《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将数码喷射印花技术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2011年3 月25 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颁布《2010 年度<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技术依托单位名单的通知》,指定发行人为数码喷射印花技术的术依托单位。
第三,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及装备是浙江省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如2011 年3 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2011 年度浙江省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将纺织品数码喷印技术及装备列入浙江省技术创新重点领域。2011 年3 月8
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2011 年浙江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领域导向目录》,指出数码喷墨印花设备符合“高污高耗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设备”目录和“节能、节水和环保型染整设备”目录;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符合“节能、环保的纺织印染和后整理加工”目录。2012 年4 月28 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2012)》的通知,将高速、高可靠性数码印花机作为鼓励发展的新型纺织装备。
(2)我国纺织印染工业技术升级及节能减排的要求需采用数码喷印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的主线。目前,我国纺织印花产品以低端为主,产品附加值低,高端印花面料仍需大量进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传统印花行业利润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数码喷印产品适应了花色精美、批量灵活、更新快的高档服装面料的要求,附加值要远高于传统印花产品,这将成为实现印花产业升级重要手段。
此外,近年来纺织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能耗和污水排放也随之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纺织工业总能耗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4.40%,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企业的8.50%;废水排放量占全国的10%,其中纺织废水的80%来源于印染废水。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用水和排污大户,传统印染每万米耗水约300~500 吨,废水回用率为15%。印染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成为限制印染业发展的“瓶颈”。数码喷印技术是一种清洁技术,与传统印花工艺相比,数码喷墨印花染料用量节约20%~40%左右,耗水量节约40%~60%左右,耗电量下降50%,污染程度仅为传统技术的1/25,污水易处理,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相同产值能耗只有传统印花的1/10,相同收益能耗只有传统印花的1/30,投资益是传统印花的3.5 倍。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说,数码喷印设备将成为印染行业的主流设备之一。
(3)社会消费的个性化、短周期趋势预示数码喷印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成为必然,由此对纺织品提出了新的要求,纺织品市场需求趋势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流行周期亦大幅缩短。纺织品市场将逐步由供给主导型向个性化需求主导型转变。数码喷印可以实现“任何颜色,任意花型,任意数量”的柔性制造,按需印花,在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而且可以快速高质量的交货,与传统印花相比优势明显。
(4)数码喷印技术的发展带动数码喷印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数码喷印技术不断进步,在纺织品数码喷印方面,喷印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400平方米/小时以上,基本与用于高档面料印花的平网印花速度相当,因此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条件,开始由以前单一的打样向批量生产转变。涂料墨水等新型墨水也开始进入市场,墨水成本由原来的1,000元/公斤下降到200~300 元/公斤,随着设备性能迅速提升,耗材成本不断下降,数码喷印进入工业化应用的障碍逐渐被克服,从而带动数码喷印产业的快速发展。
2、不利因素
(1)耗材价格有待进一步下降
由于墨水与纺织品及喷头的匹配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可应用于纺织品喷印技术的墨水种类仍然较少,主要包括分散、活性、酸性三个品种,与传统印花工艺用染料相比,其生产成本仍然相对较高。目前数码喷印用墨水价格已接近传统印花的染料成本,但仍未达到传统印花染料的成本水平,如果墨水成本不能进一步降低,则可能对本公司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2)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数码喷印代表着纺织品印花的发展趋势,因此其已成为一些知名公司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如意大利美佳尼(Reggiani)公司、意大利MS 公司、日本MIMAKI公司、奥地利ZIMMER 公司等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3)数码喷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数码喷印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不同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很大差异。在广告制作领域已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在纺织品印花领域则处于局部应用成功后全面推广的关键时期。尽管随着喷印速度的提升、墨水成本的逐步下降,数码喷印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国内传统喷印企业大规模采用此类设备仍需逐步接受的过程。数码喷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旦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将限制本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数码冲印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第二篇:2014年中国石油测井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2014年中国石油测井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我国对石油测井仪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石油测井仪器制造商规模偏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品品种单一,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石油测井仪器专用化的要求。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和科技政策的支持
石油天然气行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0 年9 月1 日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明确规定:“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及利用、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开发是石油天然气领域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和技术。”经2007 修订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也将石油勘探技术服务及设备制造业作为当前大力鼓励发展的先进能源类行业。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钻探测井仪器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对象越来越复杂。测井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油气勘探开发中测井技术的瓶颈问题,科技部已将 “先进测井技术与装备”重大专项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 计划。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石油天然气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而勘探、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服务是保证油田正常生产、稳产和增产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石油天然气供给,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测井仪器的技术水平是提升勘探、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服务能力最重要的保证。石油测井行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
(2)市场需求扩大将促使行业加速增长
国内在用的高端成像测井仪器多为引进,已逐渐老化,迫切需要更新换代,因此对国产的先进成像测井仪器的需求日益增大。根据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现有测井仪器约1000 套,其中成像测井仪器约占25%。随着勘探开发对象的日趋复杂,高端成像测井仪器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而当前
国外同类测井仪器价格昂贵,且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国际测井市场领先企业逐步进行战略调整,在中国市场以提供测井服务为主,已很少出售成套测井仪器。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测井服务单位对成像测井仪器的需求将促进包括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在内的高端成像测井仪器生产企业业务高速发展。以高可靠性、高集成度成套测井仪器的研究开发为目标,带动相关基础研究和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的研究,已逐步成为测井行业的共识。如果“先进测井技术与装备”重大专项研制成功,产业化后可大量节约投资,提高测井仪器制造企业及下游测井服务单位的经营业绩。
(3)不断深入的市场化改革将促进国内石油测井行业的发展
国内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重组改制实现了将业务重点逐渐转移到拥有和开采油气资源,将油气生产与技术服务逐步分离。工程技术服务业逐渐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下属测井服务单位逐渐成为独立主体参加市场竞争,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包括测井在内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良性发展,市场规则逐步完善,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化。目前石油系统中,多数新开发的油田区块均按照新体制、新工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化油田建设体制进行开发建设,一般不再自行设立整建制的石油技术服务队伍,大部分石油技术服务业务均以市场化原则向外部招标。这些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变化都将有利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迅速发展,并带动石油测井仪器的需求增长。
2、不利因素
(1)国际和国内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石油测井业务发展动力来源于下游业务的发展和投入。世界石油和石化产品的价格和供需状况呈现较大的波动,特别是2008 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高波动性特点。石油价格受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国际性的市场波动性影响着石油工业,也将对石油测井行业的发展构成影响。
(2)行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我国对石油测井仪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石油测井仪器制造商规模偏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品品种单一,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石油测井仪器专用化的要求。这使得全行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第三篇:2013年中国临床试验CRO 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2013年中国临床试验CRO 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我国CRO 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的大型CRO 企业以早期的化学合成研究和临床前为主,拥有一批能够承担跨国制药企业药物合成与临床前研究外包服务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尚华医药等。
(1)国内医药行业对CRO 的认知程度较低
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对CRO 的认识仍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制药企业、研究机构还是政府部门,对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还不太了解,对CRO 公司的功能和优势掌握不足,因而选择使用CRO 公司进行研发合作的国内制药企业数量比较少。这一现状对CRO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阻碍。
(2)资深专业人才的短缺
CRO 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主要依靠专业人员提供智力服务。由于CRO 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较为紧缺。目前,国内CRO 公司人员流动率较高。同时,专业人员的从业水准参差不齐,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经验和服务技术的知识共享有待加强,CRO 公司自身的员工培训体系也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员需求。资深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及人才梯队结构的不合理成为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市场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我国CRO 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的大型CRO 企业以早期的化学合成研究和临床前为主,拥有一批能够承担跨国制药企业药物合成与临床前研究外包服务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尚华医药等。而从事临床研究的CRO 企业相对跨国临床试验CRO 企业规模偏小,能够参与大型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企业数目有限。临床试验CRO 的市场集中度也较低,绝大多数企业服务内容单一,仅能提供新药注册代理和医学翻译等服务,未能形成规模化运营。
第四篇:2014年中国IC设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2014年中国IC设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低碳经济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能源智能化管理来降低能耗的节能产品将快速增长。
(1)下游产业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一,MCU用途广泛,产品应用涉及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网络设备、消费电子、移动通信、智能家电等领域。广阔的应用领域及相关应用终端的繁荣将成为MCU产业稳步上升的支撑力。
第二,新的技术应用和推广导致新型产品出现,特别是家用电器、电脑数码等产品相关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本行业的发展,为IC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我国人口众多,下游市场对MCU的需求量较大。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拉动内需的举措,包括 “家电下乡”政策、“以旧换新”活动以及“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将家用电器和电脑数码等产品纳入政府补贴范围等。目前,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随着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举措及以上政策的延伸效应,芯片设计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第四,随着低碳经济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能源智能化管理来降低能耗的节能产品将快速增长。MCU在节能方面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节流”,在“开源”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转换模块,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等。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促进芯片设计行业的发展。
(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IC行业作为关系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国家对IC行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鼓励设计业与整机之间的合作、加快涉及量大面广IC产品的设计开发、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产品等方面的政策,加快了行业内企业的市场拓展,有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研发实力的增强,增强了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了国内IC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全球IC产业发展重心的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IC产业重心明显向中国转移,国内外知名的晶圆代工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纷纷在我国建立、扩充生产线,为国内IC设计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产能基础。此外,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人口,市场容量较大,国内IC设计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地域优势。随着国内IC设计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聚集,国内一
批IC设计企业逐步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国内IC设计企业拥有完善的设计、生产、销售环境,有利于本行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4)工艺水平发展提升企业产品性价比,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大尺寸晶圆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封装和测试工艺水平的快速进步,也使得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的单位成本逐步降低、芯片产品的性价比不断提升,从而增强了国内整个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国内IC设计行业的发展。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IC连接器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五篇:2014年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有利因素(范文)
2014年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全球软件外包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向新兴市场的战略转移是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从而推动新兴市场软件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带来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宏观机遇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开篇提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可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带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三十多年后的全面转型。在这一中国经济社会领域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作为具有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和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渗透性、高带动性特征的软件外包行业,在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并迎来自身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产业政策的扶持为中国软件产业及外包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软件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自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从投融资体制、税收、产业技术、软件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扶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9 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批准南京等20 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2009 年9 月,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
[2009]284 号),全方位提升金融业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多渠道拓展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途径。2011 年2 月,国务院发布《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 号),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了持续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并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等内容,从而推动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快速发展。
(3)中国在全球软件服务业务的竞争地位日益提高,行业环境逐步优化
目前,全球软件外包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向新兴市场的战略转移是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从而推动新兴市场软件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十余年来,行业服务层次
随行业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步提升,由最初为发包商提供低端本地化的编码、单元测试等业务开始,已发展成为可为发包方或最终客户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如需求开发、系统测试、运行维护等,中国在全球软件外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国际客户分散风险、优先选择的主要外包目的地。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投资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软件外包行业内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提供高端服务,可以取得较高的利润率水平,保证对研发和客户维系的持续投入,保持优势地位;同时,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避免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4)持续而充足的IT 技术人才保障
IT 技术人才是软件外包行业的基础性生产力。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IT 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进行,从业人员结构日益优化,特别是有经验IT 技术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为产业的进一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快回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外包行业,人才整体素质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