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位似图形》教学反思—王海鹏
《位似图形》教学反思
过风楼初级中学王海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位似图形》这节课教案并进行了教学。
图形的位似是相似形的延伸和深化。位似图形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位似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放电影时,胶片与屏幕的画面也是位似图形。从教材编排的一些素材看,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加强了数学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同时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更突出地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节教材对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我 面向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精美的图片开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引入自然、贴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在;学生动手实践图形位似的画法时,由于前面的时间较长,学生练习时间较少,学生掌握得不够熟练,下去应加强练习。
第二篇:位似图形教学反思
《位似图形》教学反思
实验中学
1、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造性运用教材,创造性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实践、证明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本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索活动,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是他们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学习。
3、本节课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把比较复杂的图形变化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
5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整天忙于备课、批改、上课、辅导学生,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丧失了很多事半功倍的好机会。我打算每学期至少3—4次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验一下高科技带来的益处。
当然对于多媒体如何能恰到好处地为我们课堂教学服务,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今后应努力探讨的问题。
第三篇:九年级数学《位似图形》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位似》教学反思
塞波中学
陈静宜
初三数学《位似图形》这节课内容抽象而且学生以前没接触过,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难度很大,因此教学时我使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首先课堂上通过大量丰富的图形,让学生从生活出发认识了位似图形。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推理,验证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片观察,这样直观的演示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效果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以下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1)在进行 “位似图形性质”的提出与验证的中,问题设置得太浅则学生没有兴趣,太难又脱离学生实际,如何掌握这个尺度?(2)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应如何评价?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得到新知识,但是对于传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掌握得是否纯熟?我相信,这些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的不断深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体现了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推动了数学课堂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篇:《图形的位似》教案
《图形的位似》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2.复习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3.解释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二)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图形的位似.2.能用橡皮筋放出相同形状的图形,体会其中的道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趣的图形变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奥妙,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2.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教学难点
体会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培养转换思想.教学方法
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道理,使学生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教具准备
若干个橡皮筋.投影片两张: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放投影片)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它们是相似图形吗?
2.图形位置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寻找出一些规律吗?
图4-51
[生]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是相似图形.图形上各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镜头中心P点,A、B是一对对应点,连结后并延长过点P.这组图与相似图形比较,多了一些特征.[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Ⅱ.讲授新课
大家刚才观察到的一组特殊的相似图形,我们叫它位似图形,那么什么叫位似图形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35页定义,仔细理解位似图形的要求.定义讲解: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两个图形才叫做位似图形.两条件缺一不可.此时,把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叫做位似比.巩固定义做一做.[师](放投影片)下面有三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并实际操作一下,看它们是否是位似图形.老师请一位同学板演.图4-52 板演结果:
图4-53
[生]通过测量发现,三组图形的对应边各成比例,所以它们分别是相似图形.但连结后发现:(1)、(3)图形的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如图O、P,(2)却没有这个特征,这说明(1)中的两个图形与(3)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但(2)中的两个图形只是相似图形而不是位似图形.(1)、(3)的位似中心分别是O、P.[师]这位同学很具有科学态度,他能准确应用定义解决问题.请大家在图(1)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关系吗?
[生]它们的比等于位似比.中国教*%育出版网~][师]很好,在(3)中再试一试.[生]在(3)中发现也有这个特征.[另一生]老师,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相似三角形定理来证明.[师]这就更圆满了,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位似图形有如下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本章第3节学过的“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叙述作法,并思考放大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为什么是位似.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我们尝试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将一个正方形放大,使得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是3.将两个长短比例为1∶2的橡皮筋系在一起,在选定正方形外取一足点P,将系在一起的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P点,把一支铅笔固定在长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动铅笔,使两个橡皮筋的结点沿正方形ABCD的边缘
运动,当结点在正方形ABCD上运动一周时,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正方形A′B′C′D′,它们形状相同,相似比为3.如图4-54所示.图4-54
通过连结图中各对应点连线,发现它们交于一点P,所以用橡皮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图形.Ⅲ.随堂练习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1: 2如图4-55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1(实际上,△ABC与△DEF是位似图形)2
图4-55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方法亲自试一试.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答案如图4-56所示)
图4-56 Ⅳ.课时小结
1.通过观察与操作,理解位似图形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2.能用位似图形定义解释前面学过的橡皮筋放大原理.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Ⅴ.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4.14.
第五篇:位似图形导学案
23.5位似图形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2.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3.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难点:
运用定义和性质解决简单的位似图形问题。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预习课本80页,将下面的三角形ABC放大到2倍,也就是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相似比为。画出图形并写出步骤。
2.预习课本81页,画三角形ABC的相似图形,使得原图形与所画图形的相 似比为1:2,且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
二、合作探究
1.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上边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你能否用演绎推理的说明它们是否相似?如果可以,能否写出步骤?
3.通过课本的预习,你还有其他的画法吗?
4.观察你所画的位似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对应边吗?它们的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展示点拨
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补充下面填空。
1.位似图形的定义:
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像这样的相似叫做位似。位似图形中,对应顶点连线的交点叫,这时的相似比又叫做。2.位似图形的性质有哪些?
3.位似中心可以取在多边形的哪里?
四、达标检测
1.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
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2.用作位似形的方法,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中心()A.只能选在原图形的外部; B.只能选在原图形的内部; C.只能选在原图形的边上; D.可以选择任意位置。
3.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是1︰2,若AB=2cm,则A′B′是 cm,并在图中画出位似中心O。
B′ C
A C ′A ′ B 4.已知五边形ABCDE和点O,请你以O为位似中心画五边形ABCDE的位的图形
1AB1 A′B′C′D′E′,使得相似比=,即
2AB2
5.已知:E(-4,2),F(-1,-1),以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OF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
A.(2,-1)或(-2,1)
B.(8,-4)或(-8,4)C.(2,-1)
D.(8,-4)
五、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