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从“天圆地方”说起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
物质。
第二课时
一、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二、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三、教学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地球大“变脸”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教学目的: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教学过程:
一、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4地球“变脸”带来的„„
教学目的: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一罐饮料、彩笔、白纸条、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引入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阅读65页的内容。
二、表达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2.自学66页的内容。
了解天然气、石油、煤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
3.拓展活动
鉴别本地的岩石
大家了解周围的岩石吗?利用双休日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对岩石的破碎程度、外观、硬度、条痕和遇酸反应等进行检测。
4.自学68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鉴定岩石
把学生搜集的岩石,通过从破碎程度、外观、条痕、硬度、遇酸醋反应几个方面去鉴定。
二、把学生搜集的岩石整理成岩石标本盒。
三、拓展活动
1.地震的测量
2.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1)安装架子。
(2)在彩笔上捆上各重物。
(3)笔尖正好挨到纸条。
(4)晃动桌子,并慢慢拉动纸条。
3.科学自助餐
(1)自学71页的内容。
(2)演示避震逃生活动。
第二篇:2018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 释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知识与技能
2、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3、激发学生运用解释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准备:
滤纸、水、盛水的塑料瓶、水性笔、实物展台、教科书。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一.指导学生知道解释是怎么回事。
1、讲述:看图,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想)
2、学生回答。(教师不作判断)
3、提问:雪地上留下了很多脚印,看过之后,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回答。(教师同样不作判断)
5、提问:这是三年级一位同学的油菜生长记录表,你有什么想法?
6、讲述:看到这三幅图之后,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以前科学课我们曾经学习过,比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叫做观察到的事实,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事实,我们的大脑就会思考这些事实,并会在这些事实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和你们还没来得及说的想法,其实就是对这些事实所做出的……解释(板书:解释)
二.指导学生认识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1、提问:解释与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腐烂苹果)
2、谈话:这是一个腐烂的苹果,这儿有五句话,在这些语言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3、学生汇报。
4、讲述:苹果变坏只是因为温度太高吗?(学生反应)由此来看,对某一现象的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还应该怎样做?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获得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三.指导学生做“毛细现象”的实验。
1、谈话:(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滤纸、水性笔,用水性笔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然后用笔的另一端蘸点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实验。
3、提问:对于刚才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怎样来解释呢?
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看来,我们要对刚才这些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还需要查阅资料,你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四.指导学生认识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
1、谈话: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一个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东西,人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呢?你是怎样解释的? “通过反射光看到东西”这一结论现在已经被我们接受了,那么在这个结论得出之前,人们对“人眼是怎样看到东西”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呢?(教师出示课件。)
2、提问:看了这个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学生回答。
4、提问:你知道日心说、板块说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吗?
5、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6、讲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某些现象的结论,是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五.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分布于众。
1、谈话:怎么知道我们对某一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呢?
2、学生汇报。
3、提问: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讲述:看来,我们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六.组织学生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做一架小飞机,详细写下制作的步骤,然后与别人交换记录,再按照他人的步骤进行制作,你会有什么感受?
2、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活动。
3、成果展示。
4、学生谈感受。
5、教师小结:看来,让别人接受你的解释,你还需要表达清楚,而如何进行表达,也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能用清楚的表达,告诉别人你更多的科学发现。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2.建立模型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模型解释的方法、作用。
2、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
3、体会做成模型后的乐趣;意识到利用模型进行解释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三、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得出)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四、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第三篇: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象出版社小学
五 年 级 科 学 上 册 教 案
磨街乡陈庄小学
第一单元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 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教具:多媒体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二)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 月 日
小组
1、模型名称:
2、所需材料:
3、职责分工:
小组长
资料员
材料员
计时员
记录员
质量员
发言人
4、模型草图:
5、评价反馈
6、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三、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四、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六、总结: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七、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修改模型
学习目标:
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 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教具:
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西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板书课题)
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
二、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
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
筛选。
四、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
五、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学、更完善。
六、表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
1.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2.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
二、拓展活动: 1.做宇宙的膨胀实验 2.阅读科学自助餐。
阅读9页到10页的内容。
第二单元
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
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
教学难点:
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工作原理。
二、整理汇报:
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资料补充。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计划与组织:
1.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
2.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
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
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
四、延伸探究:
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的科学精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
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2.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
2.钟摆的秘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学习重点:
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学习难点:
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
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学习过程:
一、观察、分析、猜想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1)摆钟如何工作的?
(2)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二、实验
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1)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
(2)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
(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
2、实验一
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实验二
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3、整理总结
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
四、作业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60秒摆动20次的摆,60秒摆动40次的摆。
3、小水钟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
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
3、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我们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积时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古老的钟表——水钟,课前大家都查找了相关小水钟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图片观察分析
1.出示设有数学盘的水钟,观察水钟的构造,交流它是怎样用来记时的。
2.出示“受水型”“泄水型”的漏壶。并做简要的介绍。
三、制作
准备适当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水钟。
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议。
四、我们的小水钟工作得怎么样?有办法使小水钟更精确、测量时间更长吗?大胆使一使,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1.实验,并整理所得的数据,填写表格。
2.学生说说为什么流水可以用来做“钟”了?水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阅读20页的小资料。
六、拓展活动
留心家里或学校里水龙头滴漏现象,测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流失的水量。
4、小小钟表设计师
学习目标:
1.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
2.学会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
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
4.了解各种各样的“钟”。
教具学具:
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
学习过程:
一、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和《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吗?
自由发言(可参照书本上的资料卡)
总结:看来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二、活动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同学们能自选一种来设计自己的钟表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发明大王?
学生自己设计钟表。(可以合作交流想法)
展示自己的钟表,小组交流,评出最有创意者在班上进行讲解交流。
三、科学自助餐
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
那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
四、自我评价
搜集到了哪些钟表的资料?
完成了哪些钟的实验研究?
搜集到的资料,是否与同伴进行了交流、学习?
大家对我设计的钟是如何评价的?
五、设计未来的钟表
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设想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画到24页。
第三单元
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学习交流,知道热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法把自己知道知识与同伴共享。
3.能把掌握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
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
教师准备:
铁丝、食谱卡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是来自外星系的小科学家友友。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
察地球上的热能。你们能协助我考察吗?”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资料,认识热能。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热能知识或课前查到的资料。
为了让我们的外星系朋友能顺利的完成地球上的热能考察任务,首先,我们要根据这位客人的要求,帮助他选择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合理。
2.根据友友的要求,帮助他安排住宿环境。
住宿条件:当地年平均气温15℃左右,空气清新,污染小。
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帮助友友选择出适合他生存的地理位置。(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出示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
3.根据提供的资料,帮助友友选择每天的热能食谱。
地球人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朋友“友友“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生活,他每天所需热能也和我们差不多。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需要为他设计一份热能合理的食谱,看那位同学能最先为友友设计好。(出示食物热能资料卡。)
提示:友友每天食物中的热能需要8000多千焦,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及提供的食物中的热能资料,自己动手设计食谱卡,等候进行交流学习。
三、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热能的产生过程
我们已经帮助友友安排好了住宿和饮食,下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我们要帮助他完成热能的考察任务。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产生热能,请把你的方法与外星系小科学家交流一下,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介绍,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分小组进行交流,由小组长进行记录,然后全班相互交流学习。)
生1:反复折铁丝,可使它发热。
生2: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产生热能。
生3:电炉通电后,可产生热。
„„
我们和友友通过交流学习,他对我们如何利用热能很感兴趣,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热能的知识,经过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都觉得有点热了,怎么办呢?能运用热能的知识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在我们就和友友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四、热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交流,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第29页的内容“制作冰淇淋”。
1、指导学生看材料超市中需要的材料。
2、探究制作方法与步骤。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探究,活动。可单独活动,也可几个同学结合活动。
五、课后小结
热能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就能发现很多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人类造福吧!
2、体积变化之谜
学习目的:
1.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2.能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学习重点:
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教学准备:
冰箱、玻璃杯、水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友友在拿冰箱里的饮料时,发现水被冻成了冰,玻璃瓶也裂开了。
二、猜想与假设
玻璃瓶为什么会裂开呢?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吧!
三、试验
1.写出研究计划
2.试验。装一满杯水,不该盖子。把杯子放进冰箱,让水结冰。观察并会不会超过杯口。如果并超过杯口,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3.得出结论。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四、延伸
教师提问:其他物体也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作出假设,把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根据自己作出的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工具和材料。
五、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作出的假设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六、分析与总结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根据这些现象归纳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变小。
七、提问
我们知道了物体遇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那么物体加热后,体积又会怎样变化?
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八、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九、分析与总结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十、拓展活动
友友提出:在地球上,冷水重还是热水重?
学生先猜想一下,同学们设计试验。
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进行试验。
3、冬暖夏凉的房子
学习目的:
1.会做热传导的试验。
2.直到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方向。
3.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
4.能以折线图的方式建立模型,表达热传递方向的规律。
教学重点:
1.会做热传导的试验。
2.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友友感觉房子里比较热,同学们能不能给友友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呢?
二、观察与提问
房子里的气温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回答:
1.房子朝哪个方向。
2.建房自用的材料。
3.房子外面的温度。
4.空调和暖气安装在什么地方。
三、计划与组织
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制定好研究计划,做好组织工作,进行分组研究。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四、事实与证据
根据计划,进行试验。
边试验边记录,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好,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五、分析
用折线图来表示试验中记录的数据。
六、总结
分析上面的记录表和折线图,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得出结论:
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向高温的物
体。
七、表达与交流
1.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把自己的设计画在一张大白纸上。
八、科学自助餐
自学40-41的内容。
交流学习心得。
九、试剑石
1.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袄来改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
2.把木勺、塑料勺、铁勺固定在盆子边上当做树,用硬纸剪3个小猴子图案,用黄油或凡士林把小猴子图案站在3棵“树”的同样高度,往盆子里倒热水。想一想,哪知小猴子会先掉下来?为什么?
第四单元
生命的旅程
1、我从哪里来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
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辛苦感悟亲情。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 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 分析 运用)
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
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分钟的妈妈”。
三、游戏体验 感受母亲的辛苦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
5.学生说心声
四、总结 升华情感
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同时我们更要珍爱我们的生命,就让我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2006年的第一天送给你的父母,作为新年礼物吧!
2、我们在成长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各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强。会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重点教会学生测量)能坚持定期测量和积累数据,供以后分析比较这些数据,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能设计长期测量身体各种数据的表格。
2.教学中采用设疑——制定测量计划——探究测量计划——实际测量——分析记录——得出结论。
3.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测量培养协作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学生用的各种尺子、记录纸、能证明自己长大的依据。
2、教师准备:秒表、米尺、测量身高、体重的用具、成长照片、人体比例的图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难点:
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谁的照片?出示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的某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每张照片上的年龄)。
1、现在能猜出来吗?
2、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生:照片与本人不一样、成长变化了等)
二、大家说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自己。
板书课题:《我们在生长 》
三、(出示图片人的成长过程)我们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谁能说一说从哪些现象你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生:衣服变小了、身体长高了、力气大了、跑的快了等有关的外观的变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到知识、技能、思维方面的变化.。)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要学的内容)
过渡:同学们说出了我们生长变化的一些现象,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生:用测量记录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生长变化情况。
师:要想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精确情况,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来比较。你们认为我们该如何测量呢?
(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指导测量方法
小组讨论:如何对我们的身高,体重,手和脚还有胸围进行测量呢?
学生实际测量,了解自己生长变化的情况。
师述:别忘了,把你们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你们桌上的小卡片里,卡片的背面是记录你们一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你在这两年当中到底长了多少?
学生实际测量提问:还可以通过测量哪些方面也能够了解我们的生长情况?
(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合作操作、合作思维)
五、模型与解释
整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生长发育的规律;同时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
六、活动
1、画一画:《将来的我》
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将来自己的模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例如:初中的我、成年的我、当上爷爷或奶奶的我、很老的我2、讨论;当我们成为老人时,是否还在成长与变化呢?
七、拓展活动:
《分析人体比例》
在我们成长过程 中,身体的许多部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图片中的成长比例)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中头部的变化最明显。
八、自由言论: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3、生命的周期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总结,来了解生物成长过程。
学习重难点:
知道任何有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变化,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
教具:
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
学具:
自制(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
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物的成长过程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空当接龙
活动:空当接龙
1、教师出示活动规则。
2、学生看完后,开始游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游戏时间)
通过游戏,有什么发现?
全班进行交流。
二、模型与解释
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回忆上一节学过的《我们在成长》
各种动物、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吗?
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
三、整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释
比如整理总结出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卵)。
师做小结并出示“生命周期”或“成长周期”,师给生做相关的解释。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生物的生命周期呢?
小组内相互交流探究。
四、课外知识拓展——科学自助餐(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
五、做54页的试剑石。
第五单元
地球在“变脸”
1、从“天圆地方”说起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学习难点:
制作地球模型。
教具:
地球仪、资料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2、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五、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
1、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2、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
3、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六、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七、教学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地球大“变脸”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学习目的:
1、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2、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学习过程:
一、猜想与验证
1.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2.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1.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2.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3.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三、模型与解释
1.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2.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4、地球“变脸”带来的„„
学习目的: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一罐饮料、彩笔、白纸条、透明胶带、剪刀
学习过程:
一、阅读引入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阅读65页的内容。
二、表达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2.自学66页的内容。
了解天然气、石油、煤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
3.拓展活动
鉴别本地的岩石
大家了解周围的岩石吗?利用双休日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对岩石的破碎程度、外观、硬度、条痕和遇酸反应等进行检测。
4.自学68页的内容。
三、鉴定岩石
把学生搜集的岩石,通过从破碎程度、外观、条痕、硬度、遇酸醋反应几个方面去鉴定。
四、把学生搜集的岩石整理成岩石标本盒。
五、拓展活动
1.地震的测量
2.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1)安装架子。
(2)在彩笔上捆上各重物。
(3)笔尖正好挨到纸条。
(4)晃动桌子,并慢慢拉动纸条。
3.科学自助餐
(1)自学71页的内容。
(2)演示避震逃生活动。
第六单元
开心游乐场
1、走进游乐场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
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
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重力、弹力、磨擦力等
学习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搜索出各种不同的力,并能用口语表达出来。
学习过程:
一、提问: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好,这么多同学都到过,老师很高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力,如重力,弹力,磨擦力„„看哪些同学能从游乐场中找出它们?
1.指导看书搜索力
2.设计表格把搜索结果填在表格里,比一比看谁搜索出的多。
序号
活动项目
找到的力
射箭活动
弹力
滑冰
磨擦力
二、表达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从游乐场里搜索到许多的力,其实,生活中不仅仅这些,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火车在铁道上奔驰,成熟的果子从树上落下,这里面都有什么力?你还从其它科技书和电视以及网上等了解到相关的资料,请设计手抄报与同学交流。
学生搜索资料,办报交流。
2、蹦床里的学问
学习目标:
1、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有什么特性。
2、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如玩蹦床、橡皮筋拉长,让学生了解一定限度内,弹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课前准备:
利用周末时间玩蹦床,了解调查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弹力的形成与特性。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玩一次蹦床,并试着发现点什么,可以几个人一块去,互相说一说感受)
玩蹦床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谁可以勇敢的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什么叫弹力,什么是弹性?并让学生大胆猜想弹力是这样产生的?
二、向学生介绍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三、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做的实验可以是拉弹簧秤,或者是橡皮筋)通过实验,观察如何判断弹力的大小。
四、分析交流
1、小组之间先整理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结合以下问题:
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2、全班进行交流。
总结新的发现:
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五、制作“小小火箭发射塔”。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弹力知识,自制一个“小小火箭发射塔”。
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纠正:
1、如果我们把弹簧或者橡皮筋无限拉长,会把火箭射出无限远吗?
2、我们前面做出的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
3、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交流新发现。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七、了解生活中弹力的应用。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
3、滑梯里的奥秘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浅显力学知识—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中发现其规律的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能过交流玩滑滑梯的感受,说出自已对滑梯里的科学道理的理解、疑惑和猜想。
教学准备:
木板、毛巾、白布、测力计、秒表、课件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梯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具体说说怎样刺激吗?)
2、小熊欢欢也很喜欢玩滑梯,让我们来看看它玩得怎么样,好吗?(课
件:小熊从平矮的滑梯滑下,说:真没劲!小熊从高高的滑梯滑下,栽了一个跟头,说:太危险了!)
小熊的感受为什么会跟我们的不一样呢?(生试说)
师小结:看来,滑梯中有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滑梯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引导观察,进行猜想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个小朋友滑“滑梯”的情景。(课件)为什么有的人滑得快,有的人滑慢?(学生猜测一下)
什么是摩擦力呢?(师讲解)我们在滑滑梯时,滑梯就给了我们一个摩擦力。
2、那你们来猜一猜,怎么样才能滑得更快呢?(猜一猜)
3、学生个别发言。(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重量、表面的光滑度、坡度。)
4、小结: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一下子猜想了好几种情况。
三、动手实验,自主探索
1、那么,要比较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有何不同?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2、认识实验器材。
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实验器材,你们看,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说,不认识的老师介绍)
3、讨论实验方法。
(1)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怎么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课件:议一议)
(2)哪一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4、进行自主探索。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课件:做一做)并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这张表上还有一些小小的建议,请同学们自己看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看记录表)
(2)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综合分析,形成结论
1、交流。
下面请各小组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课件:说一说)[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你描述得真好„„其他小组验证的结果跟他们一样吗?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展示课件。(课件:三个结论的动画)
2、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发现了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板书)
3、汇报新发现。
你们还有新的发现吗?(物体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看来关于力学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今后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五、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摩擦力无处不在,既可恨,又可爱。需要是,人们设法增大它,不需要时,人们就设法减小它。
增大摩擦力的例子:(课件演示)
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课件演示)
小结:滑梯设计得科学合理,小熊玩得多开心啊!看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就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利用科学来为我们服务。
谈一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应用了滑梯的科学?(课件随机展示激流勇进、滑雪、滑旱冰、滑板、高空飞车、冲浪快艇、过山车等。)
六、创造设计,激发思维
看了这么多好玩的项目,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也来做一回设计师。(课件:请你来做设计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你认为最理想的滑梯或其他玩具„„)[播放音乐] 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点评。
七、总结谈话,鼓励进取
本节课同学们不仅发现了滑梯的科学,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老师预祝同学们都能成为伟大的设计师和科学家!
4、我们的游乐器材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能自制游乐器材,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2、让学生述说自己的设计思路,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培养说话能力与演示能力。
3、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等几种力。
4、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培养自信。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勇于表现。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出示跷跷板、滑梯、蹦蹦床的图片,谈谈自己玩过后的感受。你还玩过什么器材?愿意自己制作游乐器材吗?
二、新授:
1、欣赏借鉴教材86——87页的三种游乐器材展示,小组交流体会。
2、你有更好的点子吗?小组同学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形成文字,力求详细实用。
三、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游乐器材。
四、展示 要求: 1、1人讲解,1人演示。
2、特邀评委讲评。
五、教师总结。
六、小组同学讨论改进方法。
七、布置作业:自行改进。
八、自学 认识五种力
九、拓展
关于这五种力你还知道什么知识?你还知道什么力?
1、讨论:运动员在上单杠前,要在手里涂些镁粉,这是为什么呢?
2、找找图中出现的力。(90页)
第七单元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1、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科学家们建立学说的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实与
证据,并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
我们已经学过光合作用的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92页-93页前两自然段内容后分组讨论。
1、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2、得出结论,海尔蒙特实验证明: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3、接着,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
4、分组实验。
实验后得出结论:植物有时能把坏空气变好,有时也会把好空气变坏。
5、到1779年夏天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进一步得出结论。
6、分组实验后得出结论:只有绿叶和绿枝才能真正把空气由坏变好。
7、又经过瑞士牧师谢尼伯德国科学家末里斯萨克斯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懈的努力。终于了光合作用的秘密: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绿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产生了氧气。即:水+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氧气
巩固练习:按照“土壤汁”的说法,植物生长的需要的物质全部来自于土壤。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海尔蒙特用实验证明,柳树长大需要的物质来自雨水,他的结论正确吗? 普里斯特利设计的实验想证明什么?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豪斯的实验证实了阳光对植物的作用,他的依据是什么?
谢尼伯的贡献是什么?
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总结:通过学习本课,这些科学家们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与懈而不舍的精神是那么值 得我们学习呀。
2、我也能当科学家
学习目标:
1、通过猜想、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探究、交流,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玻璃瓶、小鱼、水草、软木塞、自制表格、图片。学习过程:
一、模型与解释:
1、出示图片,设疑导入。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密封的透明玻璃瓶子,瓶子里养着两条小鱼和一些水草,一年多过去了,小鱼还活的很好,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解释一下
吗?
2、引导学生猜想、表达与交流。
3、合作探究。(1)分组做实验。
指导学生用已有材料动手做做看,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证实自己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并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评议。
4、教师小结
二、回顾与反思:
1、谈话导入: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得出让自己满意的结论?能进行分析吗?还可以将其写下来或画出来。
2、发放自制的表格,引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我的科学经历”。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三、拓展延伸:
结合学生的科学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的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四篇: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5.斜面》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5.斜面》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人坐着轮椅上台阶的方法,提出进行斜面的探究。
通过阅读资料,提出问题: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爬坡的经历等)和所学知识,对斜面的作用及倾斜角度和用力大小的关系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
由于前面几课学生已经进行过多次关于简单机械作用方面的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本课实验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探究斜面的作用,而后交流生活中人们对斜面应用实例的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课程最后安排了两个综合探究实践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自选材料,综合运用多种简单机械的知识,组装成一个装置,用最小的力提起重物并将其运送到指定地点。
第二个活动是回顾单元初学生对埃及金字塔建造过程中搬运巨石的思考,鼓励学生将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简单机械进行组合设计,并画出设计图。
这两个活动需要时间的保证和小组的合作,教学时应予以保障。
【教学目标】
(1)知道斜面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资料收集信息,提出关于斜面作用的问题与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通过演绎推理分析生活中的斜面工具。
(3)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①斜面作用实验:斜面装置、测力计、量角器、小车模型、记录单。
②生活中的斜面:螺丝钉、斧子、盘山公路图。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本课将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和要素进行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基于经验作出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迁移应用回归生活。
本课的实验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参与,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在本课最后的综合探究实践活动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
(1)引入活动。
师:如果一个人需要靠轮椅的帮助才能行进,那么他在上台阶时会非常费力,我们来帮他想个办法吧。
生:在我家楼门口有一个无障碍通道,是专门为坐轮椅的人准备的。
师:这个通道是什么样的?
生
1:就是一个斜坡,旁边还有铁栏杆。
生
2:我也见过这种通道,斜坡还挺长的,有的还拐个弯儿呢。
生
3:有的过街天桥的一边是台阶,另一边是斜坡,这是为了方便人们推自行车过桥用的。
生
4:其实只要在台阶上搭一块木板也可以。
师:其实同学们所说的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
(2)提出问题。
师:有时为了克服垂直提升重物困难,人们采用搭建一个倾斜的坡去解决,这种倾斜的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
关于斜面,大家知道些什么?
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
1:斜面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生
2:无障碍通道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方便。
生
3:斜面能帮人解决困难。
生
4:斜面是不是也能省力呢?
(3)作出假设。
生
1:斜面应该不省力。
因为上斜坡的时候比走平地要费力。
生
2:我觉得斜面也是不省力,但是方便人们上台阶或者上天桥。
师:如果推着自行车沿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到过街天桥上,这两个斜面一个平缓,一个陡一些,会有什么不同吗?
生
1:我认为两个斜面都会费力。
生
2:它们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平缓的斜面要省力些。
生
3:应该是平缓的斜面费力小些,陡峭的斜面费力大些。
生
4:我们组也是这样想的。
师:我们在《滑轮》一课时学过,用滑轮提起重物是否省力,是和谁相比得出的结果?
生:是和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比,看是不是省力的。
师:那我们讨论用斜面是否省力,应该和谁比呢?
生
1:也应该和不用斜面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比,就像用绳子直接把自行车拉到天桥上,或者把轮椅直接搬到台阶上。
生
2:要是这样比,可能斜面也有省力的作用。
(4)搜集证据:斜面的作用实验。
师:斜面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样呢?
我们今天还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不过今天的实验我想交给各小组,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完成。
师:我们要设计两个实验,一个是探究使用斜面提升重物比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是费力还是省力;一个是探究斜面倾斜的角度和用力大小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后汇报)
生
1:我们把我们组几个人的字典摞在一起,搭一个高台,就像过街天桥一样,再用一块长木板斜着搭在字典上。
接着找一个小车的模型,用测力计沿木板往上拉小车,并测量拉力的大小。
还要把不用斜面,直接用手提起小车用的力测出来,而后比一比。
如果直接提用的力小,就说明用斜面费力;如果直接提用的力大,说明用斜面省力。
生
2:探究第二个问题时要准备两块不一样长的木板,将其都搭在同样高的字典上。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
1:长木板搭在字典上,斜面倾斜度小,而短木板搭在字典上,斜面倾斜度大。
生
2:沿着不同的木板往上拉小车,比一比拉力的大小,看看谁更费力。
师:小车哪里去找呢?
生:老师,我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做过小车模型。
师: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
1:实验时多做几次,求平均数。
生
2:沿着木板拉小车时要注意慢慢地拉,不能忽快忽慢的。
师:为什么呢?
生:拉小车时忽快忽慢会使测力计的指针晃动,这样就测不准了。
师:这个建议很好,科学上这叫匀速拉动。
师:我们开始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得的数据,比一比后分析一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发现,用斜面拉小车用的力比直接用手提起小车用的力小,这说明用斜面比不用斜面省力。
师:其他组呢?
生
1:我们组也是这样认为的。
生
2:我们组还在小车上放了两个钩码。
师:那你们的实验结果呢?
生:我们发现也是用斜面省力。
师:回忆一下我们实验前的假设,有什么感受或经验呢?
生
1:我们的假设错了。
生
2:假设不一定正确,要做实验证明才行。
师:说得好。
师:关于斜面倾斜角度与用力大小关系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生
1: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斜面倾斜角度小时,所用的拉力小。
生
2:我们发现斜面倾斜角度小,费力少。
生
3: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就越省力。
师:看看我们的成果,使用斜面工作时,斜面可以省力,并且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
(5)迁移应用。
师: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看看身边有没有应用斜面的实例?
生
1:我看到过建筑工人沿着斜面推车,车上装着很重的砖。
生
2:我们玩的滑滑梯是不是也是斜面呀?
生
3:不是吧,我们都是沿斜面往上运动,滑滑梯是往下滑。
师:想一想,如果我们沿滑滑梯往上推小车呢?
生
1:那就是斜面。
生
2:我想不出来还有别的斜面了。
师:其实斜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挺多见的。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里面都有斜面,请小组观察后分析,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面,它是怎样省力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教学反思】
学生往往认为斜面的作用是使用方便,想不到斜面还有省力作用。
相反,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斜面是费力的,这是生活中的爬坡经历对其造成了影响,因为爬坡比走平路要费力。
此时,教师不应进行过多干预,而应先借助之前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省力或费力应该和什么情形相比,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用证据说话。
【总结点评】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1)巧妙设计材料和记录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先后让学生进行过两次数据收集和一次数据整理,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汇总整理成一个大的汇总表,然后指导学生纵向观察每一组的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大量的数据面前,自然而然就能初步得出科学结论来———用斜面拉物体可以省力。
那么斜面到底能省多少力呢,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数据。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横向分析,因为每组实验所用的小车都是一样的,这样就能保证被拉物体的重量尽可能相同。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具有相同重量的小车在斜面上拉动时所省的力却是不同的,由此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马上引发了学生新的猜想,为什么同样重的物体在同样的斜面上拉动时所用的力有所不同呢?
结合各组的材料、高度相同,联想到是否是因倾斜角度的问题,引发了下一步关于斜面倾斜角度与拉力大小关系的研究。
(2)指导学生学会做模拟实验,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斜面背后的科学概念是做功,若想保证做功不变,那么物体拉升的高度就应该是相同的。
因此在本课的实验中,教师几次让学生明确实验时高度不变。
到后面的实验中,学生就知道了要保证已有高度不变,只能通过改变木板的长度来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经历了这样的反复强化,学生的思维就更严谨了。
在严谨的科学操作中学生体验到木板长则倾斜角度小,省力但所用时间长;木板短则倾斜角度大,费力但斜面长度短。
要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就需要教师进行细化研究,包括材料的选择、实验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等。
第五篇: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4.轮轴》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4.轮轴》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产品,如方向盘、辘轳组装作品,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开展分析,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以及轮轴的作用,并认识到当轮带动轴转动时,轮越大轴越小就越省力。
【教学目标】
(1)知道轮轴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轮轴的类型,以及各种轮轴因结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作用。
(2)通过阅读资料收集信息并提出关于轮轴作用的问题,基于轮轴的结构与功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通过演绎推理分析生活中的轮轴工具。
(3)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①生活中的轮轴:竹蜻蜓、水龙头、手摇转笔刀、圆规。
②轮轴的作用实验:钩码、轮轴装置、线绳、测力计、记录单。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本课将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和要素进行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基于经验作出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迁移应用回归生活。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参与,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轮轴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事例有很多,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基础。
(1)视频引入。
师:我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你们仔细观看并思考:汽车是怎么实现转弯功能的?
(视频内容为:司机在转动方向盘时,汽车的前轮也跟着转动起来)
生
1:方向盘转动。
生
2:方向盘转动,带动车轮转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方向盘转动带动汽车转弯)
师:(出示汽车的方向盘)这是汽车的方向盘。
观察并分析它是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的?
它们是谁带动着谁转动起来的?
生
1: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生
2:上面的部分是一个转盘,下面的部分是一个轴。
师:这两个部分是连接在一起的吗?
生:是连接在一起的,并且只要上面的盘转,下面的杆就跟着转。
师:我们把这个握在手中的盘称为轮,盘下面的传动杆称为轴。
这种由固定在一起的轮和轴组成的可以转动的简单机械称为轮轴。
(2)提出问题。
师:我们都知道汽车是很重的,一般的家用轿车也有一两吨重,而司机却能轻松自如地控制着汽车的方向行驶,这离不开方向盘的作用。
方向盘就是应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这里是谁带动谁运动的?
人们为什么在方向盘上应用轮轴的原理,有什么好处?
(3)作出假设。
生
1:方向盘是轮带动轴转动的。
生
2:方向盘应该是省力的。
生
3:我们同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轮带动轴运动省力)
(4)搜集证据。
师:方向盘真的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有省力作用吗?
谁带动谁有省力作用呢?
为了便于我们研究,老师给你们制作了一份迷你版的轮轴,就是把轮和轴都给缩小了,轮的直径为
8厘米,轴的长度为
厘米。
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迷你版的轮轴。
你能找出哪部分相当于汽车方向盘的轮,哪部分相当于汽车方向盘的轴吗?
生:直径
厘米的部分相当于轮,长度
厘米的部分相当于轴。
师:我们要做轮带动轴运动是否有省力作用的实验,你们认为重物应该放在谁身上?
测力计挂在谁身上?
生:重物挂在轴上,测力计挂在轮上。
师:谁来和老师配合演示给其他同学看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师:我先来讲讲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将棉线分别从轮和轴的一侧套在卡槽上,并且用胶固定好,安装时要将棉线分别绕在轮和轴的凹槽内。
轮和轴的绕线方向要相反,避免出现“一顺边”的现象。
②将重物和测力计分别挂在棉线的环上。
测力时测力计应垂直于物体向上测得所用的力,这样得到的数据会更准确。
③这个实验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小组要分工明确,测力、绕线、记录都要有专人负责。
实验过程中要填写记录表,实验后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获得的数据,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直接用手提起重物用的力比用轮轴提起重物用的力大。
师:你们是怎么用轮轴提起重物的呢?
生:是用轮带着轴转动提起的。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用轮带动轴转动提起重物比直接用手提起重物省力。
师:那么要是用轴带动轮转动提起重物呢?
有哪个组做了这个实验?
生
1:我们组做了这个实验,三次实验结果都是用轴带动轮提起重物时,所用的力都比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大。
生
2:这说明用轴带动轮转动提起重物比直接用手提起重物费力。
师: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用一句话说一说吗?
生:与直接提起重物相比,用轮带动轴提起重物省力,用轴带动轮费力。
(6)拓展研究。
师:有的汽车的方向盘设计得比较小,有的则设计得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猜一猜吧。
生:我觉得是不是大汽车的方向盘设计得就大些。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般汽车越大就越重,所以要更省力才可以,方向盘越大越省力。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自己这样想的。
师:我们再来通过实验看看是不是这样。
下面同学们分别利用直径为
厘米、20
厘米的轮和长度为
厘米的同一根轴来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学生实验并汇报交流数据)
师: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收集数据的?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
1:我们组先测使用
厘米的轮,再测使用
厘米的轮,发现使用
厘米的轮时用的力小。
生
2:我们组先测使用
厘米的轮,再测使用
厘米的轮,也发现使用
厘米的轮时用力小。
师:这说明什么?
生:轮越大越省力。
师:应该是对于同样大小的轴,轮越大越省力。
(7)迁移应用。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轮轴?
生:我见过有些水龙头的样子和方向盘很像,也是轮轴,还是省力轮轴。
师:它的名字叫阀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的轮轴装置,请大家观察后分析,判断一下这些轮轴的类型和作用。
生
1:螺丝刀在刀把上用力,是省力轮轴。
生
2:风扇是由轴带动轮转动,是费力轮轴。
生
3:……
【教学反思】
如实地进行记录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及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活动过程,都可以通过实验记录单记录下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记录单也是评价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良好载体。
【总结点评】
(1)利用自制教具,解决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将知识目标定位在帮学生理解轮轴是什么,以及它具有什么特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轮轴的作用,教师应设计并制作一些自制教具,例如汽车方向盘模型和不同直径大小的轮轴实验套材。
利用自制教具,学生可通过实验很清楚地认识到当轮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并且对于同样大小的轴,轮越大越省力,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2)从生活引入,感知科学概念。
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应用轮轴的地方,并播放一段驾驶员开汽车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汽车是靠方向盘实现转弯的。
教师利用自制的方向盘模型,让学生做模拟驾驶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汽车的方向盘相当于轮,而下面的传动轴相当于轴,知道它是由轮带动轴转动的机械,由此推想、认识轮轴有省力作用。
这样就将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很好地迁移到课堂中了。
在探究轮轴的作用时,教师先出示一套轮轴材料,让学生们感知由轮带动轴省力,再给各小组出示直径不同的轮分别与同一根轴组装,经过多次实验,使学生发现由轮带动轴运动时轮越大越省力的特点。
(3)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直观体验。
在整个活动中,轮轴的作用等知识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亲自体验后自悟自得、自行获取的,实现了知识的真正内化,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强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