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

时间:2019-05-13 10:1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

第一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

产品名称:

技术要求:

1、材料、厚度;

2、尺寸精度等级;

3、批量;

4、其它要求,如毛刺问题等。

图1 产品图

一、产品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裁工艺性分析

P157-1582、弯曲工艺性分析

P217-2183、拉深工艺性分析

P2334、其它成形工艺性分析

相应的成形方式章节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P158-159

三、工艺设计和计算

1、弯曲展开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标出每一段的代号,如L1、L2等。

2、拉深坯料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画出各次拉深的产品形状,且对其进行关键数据的标注,见P272-273。

3、排样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说明产品间的搭边值、料带宽、步距等。

4、废料设计

4.1 需要图形配合,在写其中一块废料时需使其图形清晰,其它废料如果确实会影响它的清晰,可以适当隐藏。任何一块废料的尺寸都需要说明,且标在图上。

4.2 需注意废料之间的重叠问题和废料的圆角过渡问题。

4.3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5、冲裁刃口尺寸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对任何冲裁的冲头尺寸都需要计算。

6、冲压力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7、压力中心计算

需要图形配合8、压力机的选择

四、模具结构设计

1、模架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

2、成形凸、凹模设计

2.1 冲裁凸模和凹模入子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标出尺寸及公差。

计算冲裁间隙、凸模长度,确定凸模结构形式。

确定凹模入子的结构形式。

2.2 弯曲冲头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设计冲头结构形式,对其进行数据说明,在图中标出。

2.3 拉深凸、凹模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对其进行数据说明,在图中标出。注意各次拉深的凸、凹模都要进行设计。

2.4 其它成形凸、凹模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对其进行数据说明,在图中标出。

3、导料和定位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说明数据且标在图上。

4、卸料结构设计

需要图形配合,需要在模具上进行排布,且说明尺寸;需对单个的卸料螺钉进行画图说明。

5、模板固定设计

螺钉的排布,需要图形配合,一般用其俯视图即可。

五、装配图

必须是AUTOCAD图档,对其要进行必要的零件明细说明。

六、模板零件图

必须是AUTOCAD图档,可以用UG的制图做出来,要进行标注。

注意:

1、图形可调好大小打印出来贴在设计说明书上,但是必须清晰可读;

2、涉及到手动画图的地方,必须用铅笔和量尺,不允许徒手画;

3、字迹工整可读;

4、每个人自己选题,经老师审核再做,如果需要多个学生做同一项目的,需经过老师的批准,视其难度决定是否允许。

第二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小结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小结

为期六周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就这样结束了,说实话这几周的实训大家都很辛苦。每天大家都忙的满头大汗,但是看到加工出来的模具大家都很欣慰。

冲压模具与制造,这门课程为其六周时间,在这六周时间里,我们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获,第一阶段,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冲压模具的作用,制造工艺,生产过程,后来又学习了弯曲模,拉伸模。但这个学习好了老师发了任务书,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开始材料工艺分析,计算零件尺寸,选择模架,编写模具工艺卡,等计算好了大家就开始画装配图了,大家都认真的计算,认真的画图,李老师也在旁边指导我们,帮我们审核,然后就开始下料去车间生产了。

第二阶段,我们本打算做自己设计的模具,由于工厂的任务量大,不得已只有跟着厂里的师傅做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先铣板,接着去线切割,线割是最繁琐的所有的板都要线割,尤其是割凸模,凹模,凸凹模的时候时间长我们经常加班终于做好了,虽然累了点但是看到成果也是蛮开心的,最后一周我们大家打孔装配,大家齐心合力。在最后一周的时间终于把我们设计的倒装复合冲裁模加工来了。

第三阶段,我们还是在机房

这几周的实训,李老师不仅教会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指导我们加工生产,不仅让我们懂得冲压模的设计知识,也明白了制造工艺过程,受益颇多,希望以后还能学习更多冲压模的知识,为以后就业工作做好准备。

第三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心得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开学以来经过十几周的紧张的学习,在李老师的教导下使我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有了一些了解,十几周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现代化科技的潮流所淘汰、被其他学校所超越的危机感。

在课本的绪论中,我知道了冲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对产品质量和外观的要求,更是日趋精美。所以模具设计这一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学习中,我们一开始学习了冲压工艺类型及变形特点。在这一节中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冲压工序和冲压工序的变形特点,同时呢对冲压件的冲压工艺性有一点点的了解。冲压加工的基本工序可以分为分离和成形两类。分离工序包括切断、冲裁、切口、切边。其中冲裁又包括落料和冲孔。变形工序包括弯曲、拉深、成形、缩口、胀形、整形。其中成形包括起伏和翻边。冲裁是落料和冲孔工序的总称。其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剪裂分离阶段。凸凹模刃口间隙对冲裁变形区的受力和变形有重要影响,他直接影响冲裁件的质量、模具的寿命和力能消耗。

弯曲是一种使板料在弯矩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弯成有一定角度形状零件的方法。弯曲变形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弹性弯曲阶段。

2、弹塑性弯曲阶段。

3、塑性弯曲阶段。在弯曲成型过程中存在回弹现象,在设计模具时应该考虑并采取措施避免回弹。在拉深变形和翻边变形时,要充分考虑拉深件的形状。因为拉深变形和翻边是的受力情况、变形特点与拉深件的具体形状密切相关。

之后我们学习了拉深变形过程分析,知道了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专用模具将平板毛坯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拉深过程中,毛坯各部分的受力及变形时不同的,并且随之拉深过程的进行而变化。

我对最后一章的冷挤压工艺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多点自己学到的东西吧。冷挤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塑性,在室温条件下,将金属毛坯放入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型腔内,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作用下,迫使金属毛坯产生塑性流动,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或凹模出口,挤出空心零件或断面比毛坯断面小的实心零件。冷挤压工艺可按金属流动方向、金属流动速度及变形温度等进行分类。按金属流动方向分类

1、正挤压。

2、反挤压。

3、复合挤压。

4、减径挤压。

5、径向挤压。

6、墩挤复合法。按温度分还可以分成:

1、冷挤压。

2、温挤压。

3、热挤压。冷挤压加工有许多特点,可以增强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使制品综合质量提高,节约原材料,生产灵活性大、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较少。

在风一样流逝的岁月里,十几周如昙花一线,弹指最多可以与一挥间相提并论。但让我们自己学到的东西,那绝对的不是一般可以概括,也不是仅仅的再加上相当二字就可以了得的,绝对的该是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可喜的收获方才罢休。慢慢的意识到,不是自己学不到,不是自己没本事,没能力学,而是在于自己敢不敢去学,想不想去学,有没有学习的那股子冲劲。它的着实的参与,让自己不得不把原先的许多的想法抛弃,让自己不得从不一直以来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中跳跃出来。其实那些只会危害自己,别人是不会对你投以一丁点的好感的,并不是因为别人都没有一视同仁的双眼,而是自己甘愿选择逃避,堕落。让自己深深的认识到,只有选择振作,去做,去思考,去学习,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虽然短暂的实践会渐渐的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远去,褪去,但是它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是永远抹不掉的。那敲打铁块的声响带给自己的心灵美妙的旋律,时时的会在自己的耳畔响起。它虽然已经结束,但它给自己的对内心的理想,未来的进发并没有停止。它就像是一个警钟,人生路上的一个警钟,时时告诫着自己,提醒着自己,要有所作为,事先就必须有所为,之后才有所成。然而它更像是一个在海中航行的小船的航标,时时指引着自己,向着明天,向着未来不懈的追求。

第四篇: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报告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1.模具拆装实训目的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

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拆装的模具类型 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拆装工具 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要求300字)。

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类型: 注 塑 模 系列——斜顶模

结构图

工作原理: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凸模

凹模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5、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6、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7、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8、拆装结束后,清点工具。

实训总结

在这次实习中,学校把生产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生产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具有认真的精神,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在这次实习中,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六

第六章 冲压工艺规程

内容简介:

掌握冲压工艺过程设计步骤、一般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以及相应的模具结构设计。

章节内容:

6.1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步骤 6.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3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实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冲压工艺过程设计步骤; 2.了解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方法。

重点内容: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难点内容: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以及相应的模具结构设计。

主要参考书:

[1] 王同海.实用冲压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复习思考题:

6-1 简述冲压工艺过程设计的一般流程? 6-2 分析图6.1零件的工艺性?

6-3 详细分析图6.9汽车空调前端盖的冲压工艺设计过程?

例题与解答:

[1]冲压工艺设计过程应用举例

电子教材

6.1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步骤 冲压工艺过程是冲压件各加工工序的总和。加工工序不仅包括冲压所用到的冲压加工基本工序,而且包括基本工序之前的准备工序、基本工序之间的辅助工序和基本工序之后的后续工序。工艺过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生产条件,对这些工序的先后次序做出合理安排(协调组合),其基本要求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还要考虑操作方便与安全。冲压工艺过程的优劣,决定了冲压件的质量和成本,所以,冲压工艺过程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分析冲压件零件图

产品零件图是制订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的重要依据,制订冲压工艺方案要从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

⑴冲压加工的经济性分析根据冲压件的生产纲领,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冲压生产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

⑵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该零件冲压加工的难易程度。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如果发现冲压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2.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⑴在分析了冲压件的工艺性之后,通常在对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的分析基础上,制定几种不同的冲压工艺方案。

⑵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模具寿命高低、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适合于工厂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3.确定冲压并设计各工序的工艺方案

1>依据所确定的零件成形的总体方案,确定并设计各道冲压工序的工艺方案。

2>确定冲压工序的工艺方案的内容。

⑴确定完成本工序成形的加工方法;

⑵确定本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

⑶根据各冲压工序的成形极限,进行必要的成形工艺计算;

⑷确定各工序的成形力,计算本工序的材料、能源、工时的消耗定额等;

⑸计算并确定每个工序件的形状和尺寸,绘出各工序图。4.完成工艺计算

5.选择模具类型与结构形式

工艺方案确定后,选择模具类型时,需综合考虑生产批量、设备、模具制造等情况,选用简易模、单工序模、复合模或连续模。一般来说,简易模(聚氨酯橡胶模、低熔点合金模、锌基合金模、板模、钢带冲模等)寿命低,成本低,通常使用于试制、小批量生产。对于大批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件,应应用复合模或连续模。当冲压件尺寸较大时,为便于制造模具和简化模具结构,应采用单工序模具。当冲压件尺寸小且性质复杂时,为便于操作,常用复合模或连续模。6.选择冲压设备

主要有:曲柄压力机、螺旋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冲压液压机、高速压力机、精密冲裁压力机、冲模回转头压力机。曲柄压力机:最常用,有开式、闭式压力机,单动和双动压力机。螺旋压力机:大型零件的冲压。使用于校平、压印等。多工位压力机:能够在同一工作台上,按顺序完成多道工序,每个行程产生一个零件。精密冲裁压力机:能冲出具有光洁、平直断面的工件(Ra0.8~3.2)。7.编写工艺卡

6.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2.1 工序性质的确定

通常,在确定工序性质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零件图上直观地确定出工序。平板件冲压加工时,常采用剪裁、落料、冲孔等工序; 当工件平直度要求高时,需在最后采用校平工序进行精整;

当工件的断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时,需在最后增加修整工序,或用精密冲裁工艺; 弯曲件冲压时,常采用剪裁、落料、弯曲工序;若弯曲件上有孔,还需增加冲孔工序;当弯曲件弯曲半径小于允许值时,常需在弯曲后增加一道整形工序;

拉深件冲压时,常采用剪裁、落料、拉深、切边工序;当拉深件径向尺寸精度较高或圆角半径较小时,需在拉深后增加一道精整或整形工序。

在某些情况下,需进行必要的分析比较后,才能准确地确定出工序性质。有时,为了改善冲压变形条件或方便定位,往往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工序。

6.2.2 工序数目确定 1.冲压件的形状、尺寸要求 2.工序合并情况

料薄、尺寸小的冲压件,宜通过工序合并,用级进工序进行冲压;形位精度高的冲压件,宜通过工序合并,用复合工序加工相关尺寸,反之宜采用单工序分散冲压。工序合并与否,还需要考虑冲压设备能力、模具制造能力、模具造价及使用的可靠性。3.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

弯曲件弯曲角度公差要求较高时,需增加校正弯曲;有凸缘拉深件底部与凸缘有平面度要求时,要增加整形工序。

拉深件的口部、翻边件的边缘等都难以直接做到规则而平齐,因而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翻边件等最后都有一道修边工序。若对周边口部没有较高要求时,修边工序可省略。4.操作安全与方便方面的要求

工人操作是否安全、方便也是在确定工艺方案时要考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形状复杂、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冲压的小型件,如果用单工序模分步冲压,需要用手钳放置或取出坯料/工序件/制件,多次进出危险区域,很不安全。还可能出现定位困难。为此,有时即使批量不大,也采用比较安全的级进模进行冲压。图6.5所示为一实例。

6.2.3工序顺序的安排

工序顺序是指冲压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进行的先后次序。冲压工序的顺序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工序的性质以及材料变形的规律进行安排。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对于带孔或有缺口的冲压件,选用单工序模时,通常先落料再冲孔或缺口。选用连续模时,则落料安排为最后工序。

2.如果工件上存在位置靠近、大小不一的两个孔,则应先冲大孔后冲小孔,以免大孔冲裁时的材料变形引起小孔的形变。

3.对于带孔的弯曲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先冲孔后弯曲,以简化模具结构。当孔位于弯曲变形区或接近变形区,以及孔与基准面有较要求时,则应先弯曲后冲孔。

4.对于带孔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当孔的位置在工件底部、且孔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先冲孔再拉深。5.多角弯曲件应从材料变形影响和弯曲时材料的偏移趋势安排弯曲的顺序,一般应先弯外角后弯内角。

6.对于复杂的旋转体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大尺寸的外形,后拉深小尺寸的内形。对于复杂的非旋转体拉深尺寸的应先拉深小尺寸的内形,后拉深大尺寸的外部形状。7.整形工序、校平工序、切边工序,应安排在基本成形以后。6.2.4工序件/半成品形状与尺寸

正确地确定冲压工序间半成品形状与尺寸可以提高冲压件的质量和精度,确定时应注意下述几点:

1.对某些工序的半成品尺寸,应根据该道工序的极限变形参数计算求得。如多次拉深时各道工序的半成品直径、拉深件底部的翻边前预冲孔直径等,都应根据各自的极限拉深系数或极限翻边系数计算确定。图 6.2.4 所示工件出气阀罩盖的冲压过程。该冲压件需分六道工序进行,第一道工序为落料拉深,该道工序的拉深后半成品直径 φ 22 毫米是根据极限拉深参数计算出来的结果。

2.确定半成品尺寸时,应保证已成形的部分在以后各道工序中不再产生任何变动,而待成形部分必须留有恰当的材料余量,以保证以后各道工序中形成工件相应部分的需要。例如图 6.2.4 中第二道工序为再次拉深,拉深直径为 φ 16.5毫米,该成形部分的形状尺寸与工件相应部分相同,所以在以后各道工序中必须保持不变。假如第二道工序中拉深底部为平底,而第三道工序成形凹坑直径为φ5.8毫米,拉深系数(m=5.8/16.5=0.35)过小,周边材料不能对成形部分进行补充,导致第三道工序无法正常成形。因此,只有按面积相等的计算原则储存必需的待成形材料,把半成品工件的底部拉深成球形,才能保证第三道工序凹坑成形的顺利进行。

材料:H62 厚度:0.3mm

1-落料、拉深 2-再拉深 3-成形 4-冲孔.切边 5-内孔、外缘翻边 6-折边

图6.2.4 出气阀罩盖的冲压过程

图6.2.5 曲面零件拉深时的半成品形状

3.半成品的过渡形状,应具有较强的抗失稳能力。如图 6.2.5 所示第一道拉深后的半成品形状,其底部不是一般的平底形状,而做成外凸的曲面。在第二道工序反拉深时,当半成品的曲面和凸模曲面逐渐贴合时,半成品底部所形成的曲面形状具有较高的抗失稳失稳能力,从而有利于第二道拉深工序。

4.半成品的过渡形状与尺寸时应考虑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如多次拉深工序中,凸模的圆角半径或宽凸缘边工件多次拉深时的凸模与凹模圆角半径都不宜过小,否则会在成形后的零件表面残留下经圆角部位弯曲变薄的痕迹使表面质量下降。

6.3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实例

下载《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实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四年制本科材料成型专业 (参考时数:48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知识点总结

    1,P1,冲压是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或拉力,使板材塑性成形,有时对板材施加剪切力而使板材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一种零件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可以分成分离工序和成......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南京工程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八月 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

    云母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云母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摘要 本文分析了云母片的结构、尺寸、精度和原材料性能,并具体指出了该产品的成型难点;拟定了落料模具冲压工艺方案;详细阐述了排样设计方法和过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5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任务书5 专业:班级:小组:人数: 姓名: 工件名称:手柄 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工件如下图所示: :设计要求: 1、对此工件进行成形工艺设计,包......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报告(5篇范例)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1. 模具拆装实训目的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训报告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训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地点老师签名2011年12月22日 第1页 三、光刻Ⅰ—光刻扩硼窗口 工艺目的: 通过光刻工艺,完成掩膜板上的图形转移。(第一次形成基区图......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教案(五篇材料)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教案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 实验教师: 材料成型控制实验室毕庆霞 实验一 冲模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冲压模具的结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