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后天》后感
我们真的是地球的统治者吗?
------------观《后天》有感
大概人们一直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动物,主宰着整个地球,所以可以任意地破坏地球。但是,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类又将如何对待?《后天》,一部美国电影,反映了一个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环境保护。
----------题记
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一天之内全球温度骤降十几度,全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冰河世纪”。然而,灾难依然在不断地发生。在影片中,你能看到被淹的纽约城市,断裂的地块„„人们的无助,惊恐在影片中显示了大自然的强大和人类自身的脆弱性。因此,我再一次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是地球的统治者吗?
环境问题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中是必然出现的问题,工业时代的污染,人类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获取,伐木,开采石油。烧煤„„不加控制最终导致了失控的状态。直到用污染环境达到科学的发展后,才发现地球大气温度的升高,以及升高后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于是,科技发展成熟的国家提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地球污染的议题,而我国在发展中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可见,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十分急切的事情。
然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需要发展的国家也面临着重要的考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呢?面对这个挑战,全球开了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性保护环境的会议,从而提出“低碳生活”这个概念式的命题。因此,灾难会不会像影片中夸张地发生,完全是取决于我们人类的手中。
令人值得欣慰的是,有的地方能够坚持低碳理念,尽最大的能力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看到一直研发的电力汽车,可持续,低污染。同时,一些城市中也有公共单车点,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减缓了城市中大气的污染。但
也有令人痛心的现象出现,有的人却我行无素,觉得一人之力对于改变周围环境无多大作用,因此挥霍无度,随便浪费身边资源,浪费食物。而一些黑工厂更甚,在晚上偷偷排放高污染的黑烟,接着月黑风高,不断地破坏环境。这种行为不仅害了他人,而且还害了他自己的下一代。
地球保护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到我们未来的事情。想一想,人类没有生存的去处,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彻底改变了观念,汲取过去的、现有的教训,痛定思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即将来临。
10资环
吴锦均12号
第二篇:《剑雨》观后小感(模版)
前两天看了《剑雨》,原以为不过是一部武侠动作片,没想到要比想象中精彩、细腻、深刻。
由风雨中的一座青石板桥串起剧中人,在这座青石板桥上,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细雨杀了张人凤,遇见了佛法武功均高深的僧人——陆竹。
陆竹为了点化细雨,缠了她三个月,指点出她剑法中的漏洞,将黑石刻意藏下没有传授给她的那四招教授给了她——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细细一品味,这四招的名字中均暗含着深刻的寓意。
最终,陆竹故意死在细雨的剑下,临终前,对她说:“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打„„”
细雨虽然不解,却被陆竹感动,毅然易容,改头换面,到了一个小镇,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一种没有纷争和杀戮,平静而恬适的澹泊生活,就如她给自己取名“曾静”,其实是取“曾经”之意。
她遵循陆竹的遗愿,将他的佛珠送还至云何寺(其实,“云何”二字也大有含义,就是“为什么”)的师傅手中,并请他解释陆竹临死前说的话语。
老僧说,佛陀的弟子阿难,有一回遇见一个美丽的少女,对她动了凡心,就发愿说,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少女能从桥上走过,让他俩结一段尘缘。
细雨此时方才幡然领悟陆竹心中对她那份深沉的爱,只可惜,已经太迟了!
后来,她在小镇上遇到了江阿生,俩人经常在雨中邂逅,最终,她和江阿生结成夫妻,可安宁平和的生活没过多久,细雨终被黑石找到。
而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江阿生竟是没被她杀死的张人凤!也同她一样易容改名,只不过和她不一样的是,江阿生(即张人凤)从头到尾都知道她的底细,知道她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只可惜,他对她心中已萌生了感情,故而迟迟未下手。
经过一番搏杀后,细雨杀死了黑石,算是给张人凤的杀父之仇有一个交代,她对张人凤说:“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
此时的她,终于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用陆竹教她的爱之语点化了张人凤,让他放下心中的仇恨,被细雨的爱所感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黑石跟绽青在剧中有一段荒唐变态的爱情,绽青想跟黑石,不过是看中他的武功和财富;黑石则看中她的年轻美貌。可当绽青知道黑石原来竟是个太监时,就想离开他,结果,被黑石活埋在一座青石桥下,黑石说:“这样我每次从桥上走过时,就能看见你!”
多么残忍冷酷、自私暴戾的话语!
片尾最终,再次出现那座青石板桥,耐人寻味„„
很喜欢影片中“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这句颇含禅意的话语,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受席慕容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一棵开花的树》的启发而得到的灵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第三篇:《中国合伙人》观后小感
必尚林老师025-83687727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将会有不同
《中国合伙人》
----充满中国喜剧元素的励志电影
对《中国合伙人》的最初印象,是对地铁站灯箱广告的每次路过的一瞥,心里想“这三人谁呀”?有一次终于忍不住凑上前去仔细研究,哦!竟然是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电影的宣传海报彻底颠覆了以往他们帅气、阳光的形象,“三架眼镜”让人咋一看还真没认出来他们是谁。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者的故事,故事背景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今,片中人物的经历是以中国的创业传奇人物们为原型塑造的。且不论片中那轻喜剧型的对白,还是他们三人的造型,使原本艰辛的创业过程充满着欢乐元素,使人不禁莞尔。
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最闪亮的就是台词、对白:“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我想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你是否找到了适合于你的前进动力?奋斗没有了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了你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这是这
必尚林老师025-83687727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将会有不同
部电影中人物创业的最根本的出发点。《中国合伙人》值得一观。
第四篇:电影七宗罪 观后后感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七宗罪》观后感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发生的连坏杀人案,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警员该如何下手?凶手又是怎样浮出水面的呢?
《七宗罪》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与之相似的《第七封印》。如果说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对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追问和探讨,那么《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tracy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 far away„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他这种心理在一次和大卫的酒吧谈话中被大卫揭穿,大卫还表示自己不会如此,知道这个世界的罪恶,但仍然坚持下去与它斗争。威廉没有反对,他的想法的确如此,他意识到自己也应该积极面对这个世界,不能再逃避,所以他回家后砸掉了那个让他更感孤独的闹表。并且最后警官问他退休后将要去哪里时,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可是,大卫的坚持不是盲目乐观,是因为他有动力有信念,那就是对妻子的爱。片子中,可以看到大卫结束和威廉的内心对话回到家后,抱着妻子说:I love you,very much„但是威廉的坚持就有些不得已,而且仅仅是种个人行为。
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tracy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tracy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tracy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这个结尾太没有说服力,这个世界不是个好世界,如何值得人们去奋斗?
此外,在这个片子中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中反复论述的观点,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老少警官威廉和大卫,代表了受不同媒介影响的两代人。老威廉是在印刷媒介的环境里成长的,他应该出生在20,30年代,那个时代电视还没有普及。而大卫显然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以他们处理案件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印刷品是有字符构成的,阅读时需要大脑不断的解码、记忆、呼应、总结、抽象,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老威廉正是秉承印刷媒介造就的逻辑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细节,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遇到问题甚至会翻阅古典著作,表现了沉着谨慎的侦案风格。电视是光影和声音组合物,看电视不需要动脑子,人们不费任何力气就能理解电视上的通俗语言和画面,从小就看惯图像偏向视觉体验的大卫的表现是狂噪、冲动、易怒、油腔滑调、满嘴脏话,侦案时也是对着几副现场图片翻来覆去没完没了的看个不停。老威廉给他的几本但丁的书,被他诅咒并扔进抽屉里。
另外,老威廉去图书馆查资料时,遭遇一拨无所事事的同事。他们整年呆在图书馆,只知道喝酒、打牌,威廉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习知识时,他们自嘲自己有文化,随即打开唱机,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静谧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们继续打牌取乐。先贤的知识高雅的音乐被人们漠视,在这样的情节中,这个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乐。
还有,就是morgan freeman这个老黑人演技实在太棒了,尤其最后回答警官提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时的表情和声音。第一次看见他是在《肖申克的救赎》,也是 另人感触不已。让人产生思考人生态度的冲动。
七宗罪只是一部电影,而且是好莱坞的电影,所以注定它只能在形式上给观众看到惊悚,在情节上让观众感到悬念,在结局上让观众感到意犹未尽,幸而,七宗罪这三点做得都相当不错。在一个以票房为核心的机制中,我们不能再对这部电影要求更多。在票房之外,正如《肖申克的救赎》对于圣经的遮遮掩掩的反讽,七宗罪对上帝欲说还休的谋杀点到即止,停止在大量的好莱坞元素之外,停止在绝大部分观众的观赏范畴之外。正义与救赎,原罪与无罪,核心与去核心,现代主义――不,应该说是后现代主义之前的一切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犹如死板的父亲与叛逆的儿子一般,无声的对抗在牢固的血缘关系中从未停止。而最后的胜利是属于父亲对儿子的感化,还是儿子对父亲的彻底背弃,我们不能得知。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个醒目而惊心的单词--“Seven”,它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个头的火龙,世界共有7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了16世纪后,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7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淫欲。
在电影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着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
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分开来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并不构成死罪(上帝只告诉我们,犯下这七宗罪者,必下地狱,强调的是死后而非现世的惩罚)。所以电影中由杀手施行的7罚,仔细分析看来也是很遵守规则的:他并不直接动手杀人。胖子被迫进食过多撑破血管而死;律师割下自己的肉--只是1磅,不多也不少;毒贩在被发现时,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杀;模特只被割下鼻子,因为她太过骄傲,不肯打电话报警,所以流血过多而死。凶手自称犯下“嫉妒”的罪行,但嫉妒本身是不构成罪行的,只有当他因此杀害了无辜者翠西,才成为米尔斯狂怒的报复对象。照这样的思路,凶手完全是照“主”的指引匡正人世。其实,这里有一个圈套。《圣经》十诫中说:“不可妄呼圣主你天主的名。”就是说,圣主只有一个,凡人不能假借他的名字传道。只要抓准了这一条,凶手的立场就完全不成立,“宿命论”也就烟消云散。威廉其实已经找到了这个漏洞。在第7天(放晴的星期日),3人在汽车上时,威廉问约翰是否认为自己在替上帝做事,而约翰无法正面回答,只说“上帝的行事是玄妙的”,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出天国与地狱的形象,才有“历尽七层洗尽死罪,以致人间天堂”的说法!
哪里是什么宿命的罪?全是人的想像罢了。
最后一幕,老弗里曼重复着海明威的名言“世界是一个好地方,值得为它而奋斗”。“我同意后半句”,弗里曼又加上了自己的评价。日后,重看此片时,却又从这里咀嚼出了大卫·芬奇在绝望中埋下的希望。
行文至此,自己想到的则是另一句话:“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没错,世界并不美好,但依旧值得去奋斗。不管怎样,人生苦短,无论如何都要积极乐观去面对,脚踏实地去实现,用热情迎接生活,活得充实,努力去追求,去奋斗。
第五篇:《美丽心灵》观后后感
《美丽心灵》观后感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
当我看完了《美丽心灵》之后就更加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纪录片,可它不仅仅是纪录片,还告诉了我们很多的东西。
电影的男主角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他从小就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他的小学老师说他有着两个脑袋,却只有半颗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数学研究上,忽视了与周围同学的相处。他的思维远远多于情感。当思维突破了理智,占据了意识,理智便被排挤到无意识领域。他思维中的东西便由妄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从而导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进行非理性的幻想,思维涌现,并夸大妄想。在心理学上幻想的定义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虚幻的知觉过程。
而正是这样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在博弈论的领域拥有巨大成就,这个成就对现在以及将来的博弈领域都具不可磨灭的影响。
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的纳什依旧特立独行,他整天沉迷的只是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纳什的一些同学也十分乐于看到纳什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无意地怂恿他当个伟人。一个晚上他与一些同学在当地洒吧娱乐,当时他们对一个热情的金发碧眼女人的反应引发了他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奕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纳什后来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这可是一个众人觊觎的工作,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满意。科学曾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冷战盛行,纳什渴望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彻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于是,纳什沉迷于破解报纸、杂志中的密码。在此,他的心灵深处
1的理想和欲望得到了满足。幻想中的人物往往与其本身有着冲突性。当纳什了解到了危险后想要退出该“任务”,但在威廉的威胁下,他一次次地妥协了。
纳什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耗神的工作中。在这里,纳什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但是这次的挑战却是来自光彩照人的艾丽西亚-拉迪,一个物理系学生,她向纳什引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观念----爱情。不久,纳什和艾丽西亚结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诉她他正在为帕彻所从事的危险项目。这项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后果将不堪设想。纳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这项工作深深地迷住了,并最终迷失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经诊断,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着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这对令人羡慕的伴侣已失去了当初让人羡慕的份儿。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
这是我从这部影片中获益最大的地方——爱情能克服一切困难。
他的妻子艾丽西娅也毅然决然地站在了他的身边,和他共渡难关。她说:“我需要相信,非凡的事是有可能发生的。纳什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妻子的爱与支持及朋友的帮助与关怀下,抵御住了病魔的侵蚀。他才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且获得巨大的成就。
透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我了解到: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将普通事物与科学原理向结合,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如题——美丽心灵。
从学习态度上来看,电影中的美国大学生非常注重个性,注重创新。美国的大学生自习的图书馆规模可能没有咱们的图书馆大,但是他们却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读书环境,一个僻静的环境,一个可以进行自由讨论的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里的老师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总归合作多于竞争的环境,而且,允许异类的存在。在普林斯顿大学里,老师和学生友好的相处,相互启发,富有创造力的教书,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美丽心灵》给我的启示是:创新、合作和交流是大学生必备的三个素质。不要忽视了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有想象力是好事但不要忽略了现实的存在。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因该从中得到启示和感悟吧!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人生。
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