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0: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

第一篇: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

突出辅导重点做好服务文章

促进农村图书事业蓬勃发展

我们运城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全市53万人口,农民占80%以上。农业在我市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图书事业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图书馆辅导部始终坚持面向基层,将辅导工人作的重点放在巩固和发展农村图书室上,在整体上力求有典型,有特色、有发展,在业务了强调新目标、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27个乡镇办,314个行政村,乡乡有图书室,80%以上的行政村(包含乡镇所在地)建起了图书网点,其中中星级图书室2个,二星级3个,二星级5个。图书网点在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作法是:我市村图书事业发展能有今天这样可喜的局面,可以说,是立运而生,是时代的产物。而伴随其过程,我们的思想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飞跃。

无论是1995年,在全省农村小康建设的热潮,列为重要一条。认真学习各种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感到发展农村图书事业的春天来了,抓住这个机遇,我市的农村图书室工作就能很快上台阶。

因此,我们迅速转变观念,确定了新的思路:要适应形势的需要,把辅导的重点放到农村,根据农民群众的要求,拓宽工作范围,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针对开办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首先划分类型,区别对待,开地对性的辅导工作,使网点一开办就步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一是普查建档。深入全市27个乡、镇、办,对所有准备办、新办以及老图书网点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了档案。二是分类辅导。对新建网点辅导的重要是帮助选购图书,指导登记造册上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等。对老网点重在帮助进一步规范管理上,指导其按图书二十二类造册登记,培训管理人员,严格内部管理制度等。对不同性质的网点,也采取了不同的指导方法。三是提供信息。我们发挥市馆的优势,及时向基层各个图书网点提供信息资料,有科技致富、举办书市、各种农村实用技术等。四是定期培训。针对农村图书室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差的问题,我们采取定期下乡、巡回培训的办法,来逐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三、关心扶持,稳定队伍

除了业务上辅导外,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为稳定、壮大这支队伍的服务上。具体内容为帮助图书室筹集资金,争取设施场地、关心管理员的生活,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四、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几年来,我们始终注意认真做好培养、巩固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作。一是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过“图书室达标”、“先进图书室”、“先进图书室管理员”、“农村义务宣传员先进个人”、“模范信息员”、“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个人)”等各种评比表彰活动。全市251个农村图书网点,254个图书管理员,人涌现出60个先进图书室,30个先进个人。其中省级典型1人,地级典型4个,市级表彰25个。二是大力宣传典型事迹。我们充分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报道。三是开展传帮带工作。我们经常利用管理员培训、例会等机会,开展交流经验活动。还组织交叉参观学习使先进典型的经验进一步得到发扬广大。

《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

第二篇: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调研报告

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

我市辖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和分宜县,设17个乡、15个镇、有446个村民委员会、3760个村民小组。全市共有广播发射台3座、电视发射台1座、中波实验台1座、MMDS(多路微波传输系统)发射站1座,网络传输公司3个,主要由它们共同承担我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传输及对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任务。[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情况

广播的覆盖情况:广播主要采用调频无线发射的方式覆盖。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广播的覆盖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市广播的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新余的城乡居民基本上都可以收听到来自省高山台、市发射台以及其他设区市发送的中央一套(90.7兆)、省一套(92兆)、新余本地3套(94兆、95.3兆、96.2兆),中波585千赫、其他设区市2套以上共7套以上的广播节目。

电视的覆盖情况:电视的覆盖主要采用有线联网、微波传送、卫星接收、无线发射的方式进行综合覆盖,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

1、有线联网方式覆盖:至目前,光缆有线电视开通乡镇32个,开通率100,开通行政村165个(分宜117个、渝水48个),开通率为40,开通自然村785个(分宜655个、渝水130个),开通率为21。分宜县共架设光缆干线500多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达1500多公里,全县155个行政村有117个已开通有线电视,占75。渝水区架设光缆干线总长289公里,接入网电缆总长650公里,291个行政村(含仙女湖26个、高新区6个)通有线电视48个,占总数的16。开通信号的村庄主要集中在乡镇及村委周边比较集中的地带,接入农户约2.1万户(分宜1.2万户、渝水0.9户万),这些农户可以看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频道、同等的信号质量的节目。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由于受巨额的建设资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施工的难度、网络的维护、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等,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还有相当的难度,还须较长的一段时间。

2、以微波方式覆盖:渝水区传送的微波电视开通了11套电视节目,在渝水区的覆盖率达85,目前接入行政村186个、自然村515个,接入农户8.6千户,信号质量相对光缆电视要差些。

3、无线接收方式:农户接收来自省高山台、市无线发射台的电视节目,有中央一套、中央7套、省一套、新余一套的电视节目,以上几套节目在我市的综合覆盖率达85以上,农户只要通过电视机本机天线或架设室外天线即可免费接收以上1-4套电视节目。该方式信号质量根据各地覆盖的场强不一而不同,易受天气、外界电子干扰的影响。

4、卫星小前端方式:对一些边远山区,光缆无法联网且无线信号又覆盖不到的地方,采用卫星小前端的方式建立独立网,以解决部分农户的需求。

二、农村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总体水平还不高,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广播电视服务在数量和质量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点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

光缆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高,入户率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能收到10套以上能够电视节目的农户数为3万户左右,其中8千多户农户收看的微波电视的信号质量较光缆电视差,信号不是很稳定,大部分的农户主要靠接收无线发射的信号收看电视节目,收到的节目为1-4套。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县、区、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现状不一,如县里主要采用光缆有线联网的方式,起点高,效果好,区里主要采用微波电视,实施较简单,但信号质量相对要差些,乡镇、村委及村民小组的发展格局也不一,有的普及率高,有的普及率底,有的主要采用安装有线电视、微波电视的方式,有的则只靠接收开路电视信号的方式。

(二)、有线电视的入户率不高

我市农村的光缆联网率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乡镇达到了100,分宜的村委联网率达75,村民小组达50,但总的入户率还不高,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户数为2.1万户,仅占农户数的10左右,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

(三)、无线覆盖还存在盲区

我市无线覆盖主要依靠省703台、706台和我市的无线发射台发射的信号,对全市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收测表明,中央一套、7套在我市的覆盖率为70左右,省一套、市一套的覆盖为80左右,几套节目的综合覆盖率为80以上,盲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方向以及部分高山的阻挡区,椐统计全市还存在75个盲点村,涉及到3950户农户收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

(四)、维护、管理水平还有差距

农村广播电视的维护、管理主要靠乡镇广电站的人员实施,目前,我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乡镇广电站队伍,配备立刻2-5名不等的管理人员,也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必配的设施,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还不高,有的责任心不强,管理的水平、技术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

三、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体现在事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村村通”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具体实施单位是省广电网络公司,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后,产业功能与事业建设剥离,企业注重是经济效益,讲究投入产出比,没有效益或效益低的项目不发展或缓发展。而“村村通”工程的经济效益低下是客观的,尤其是有线电视后期的发展需要更高成本的投入,这就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二是农村点多、面广、地形复杂、用户分散,在资金投入、施工难度、网络维护等方面都较城市大,致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步伐不快。三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如果采用光缆联网的方式,每个村通光缆信号的平均费用为1.6万元,这还不算分配网和入户的费用,而上级补助的资金与建设所须资金差距较大,如去年我市的37个重点建设村共投入112万元,三级财政补助资金仅为28万元。四是农村的经济状况致使农村居民的入户率不高,覆盖率与入户率比例差距大,投资回报率太低,有些村开通光缆信号后入户数仅为1-2户,甚至没有。五是省局对高山台无线覆盖盲区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补点。

四、加快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村村通”工作是广播电视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使“村村通”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各级广电部门要成立村村通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建立运行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每年考核各级广电部门工作目标任务的一项主要指标,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二是要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要成立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为“村村通”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区广电部门作为“村村通”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工程的规划、建设。三是要明确工作目标,狠抓任务落实,层层明确任务和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乡、镇,把该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做好有关宣传工作,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农户入网的积极性,为“村村通”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覆盖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实施村村通工程。可采用的方式有有线电视光缆联网、MMDS、地面卫星接收小前端和无线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在人口相对集中或离乡、镇光缆干线较近的地方,采用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的方式到行政村和自然村;在边远农村、村落分散和人口较少的区域,采用MMDS覆盖,作为光缆有线传输覆盖的延伸和补充;对光缆延伸不到、无线覆盖不好的边远自然村,采用卫星接收小前端新建独立网的方式解决。鉴于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仅依靠有线电视在近期还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形,要着力发展无线覆盖,如采用以无线方式为主导方式结合的“村锅”、“村网”、有线联网进行综合覆盖,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应定位于以综合覆盖的方式进行,而不应过分强调采用有线方式,以减轻建设单位和农户的负担。如省高山台目前发射的节目有中央一套、7套、省一套,并可较好地覆盖我市,为扩大新余电台、电视台信号的覆盖,在市政府下拨5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我局自筹50万元资金,完成了广播电视发射台址的搬迁,并对发射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将无线发射台搬迁至仰天岗450米的山顶,实行高点发射,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在农村的综合覆盖率。下一步村村通工程将侧重向无线覆盖方向发展,如总局、省正在建设的高山台4T 2R频道的无线发射,可在短期内全方位的覆盖广大农村,农户无须交纳接入安装费和收视维护费。特别是今年即将开通的卫星直播电视,将极大地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农户只须交纳少许的安装费(机顶盒),就可收看到数十套电视节目。

(三)、加强监管,确保村村通、长期通

为确保“村村通”发挥长期效应,防止返盲现象出现,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长期通的关键,要从监管机制、队伍建设、维护经费等方面入手,加强维护管理。一是组建乡镇广电站管理队伍,乡镇广电站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管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为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稳定乡镇广电站队伍,要尽快推行县(区)对乡镇的广播电视垂直管理,落实服务机构和维护人员,保障维护经费。目前我市共设立了33个乡镇广播站,每个站聘用了2-5名管理、维护人员,负责该乡、镇的广播电视的安装、维护、管理。二是建立专人负责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将每个村的维护、管理落实到具体人身上,绩效挂钩,年终考核。三是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服务,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并通过他们及时掌握村民的需求动态,以便提供相关的服务。四是确保维护管理经费,通过适当收取的收视维护费(光缆用户和微波用户),作为日常的维护管理的主要经费,以防止返盲现象的出现,确保长期通、时时通。

第三篇:关于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2009-9-28 16:55:54

市政府副秘书长 宋林继(2009年9月10日)

各位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向市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汇报关于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近几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文化“三保”战略,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实施五大重点文化工程,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荣成市、文登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乳山市被评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并被文化部授予“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奖牌。

一、科学规划指导、典型引领带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有效向前推进

我市突出文化民生,坚持面向基层,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体系,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机制、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小文化”向“大文化”、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等“三大转变”,优化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环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科学调研,整体布局,积极引导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今年文化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组织“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向市政府作了汇报。市政府针对全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实际,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确定为农村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召开全市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与各市区签定目标责任书,出台了《关于加强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县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以奖代补,给予每镇配套补贴20万元。给予建成并符合标准的农家书屋奖励2000元。文化部门制定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一、二、三类标准,以及市级优秀文化大院考核标准,出台了《镇文化站规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典型带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评估定级为抓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重点抓了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的升级改造,提升了设施档次,增强了辐射带动作用,一批标志性公益文化设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荣成市投资6.6亿元建设了荣成市博物馆和文体中心,乳山市建设了市民文化中心、冯德英文学馆和三花影视基地。文登市民文化中心及博展中心正在进行主体封顶。环翠区电影院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在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带动,以点带面,实施重点突破。荣成市虎山镇文化站由村、镇共同投资45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600m2的文化站。文登市葛家镇综合文化站与葛家村文化大院共建共享,可同时容纳3000人开展活动。目前,全市已新建、改建镇综合文化站38个,农村文化大院1816个,拥有庄户剧团1200多个、女子腰鼓队1600余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方便了农民就近参与文化活动,使农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基本文化权益。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搭建载体平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市政府坚持把文化服务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不断探索文化惠农方式,以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戏难等问题。

(一)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去年,市政府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做为为民办的9件实事之一,列入目标责任制进行重点考核。文化、财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威海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实施意见》。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250万元,为全市68个镇(办事处)配备数字电影放映机,共组织放映数字电影31896场,顺利完成全市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实现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100%的任务。今年,又将放映工作由农村延伸到社区,不断扩大公益电影放映覆盖面。

(二)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全覆盖。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突出“网络共用、资源共建、站点共管、服务共享”四个关键环节,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密切合作,努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文化部门依托市图书馆,积极培训站点管理员,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同时依托各级支中心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把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延伸到社区、企业、学校等,各服务点完成了“数字图书馆”、“公益网吧”和“视频点播”三大目标,实现文化信息资源“村村通”、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建成基本型服务点1895个,扩展型519个,规范化服务点301个,规范化站点占到15%,在全省排到前列。文登、荣成两市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

(三)实施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在推进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过程中,市政府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级或投资新建,或利用闲置厂房、院落改建、扩建,各级政府采取了镇村结合、镇企联姻、社会共建、租借共享等多种方式进行建设。文化部门加大检查督导力度,采取现场督导、发文督办、工作调度等形式,促使各镇已规划的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建成的站、院管理好、使用好。同时,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对文化站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业务指导等予以明确,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市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做法得到省文化厅的充分肯定,全省17地市文化局长去年来我市观摩,我市以奖代补扶持镇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市政府通过有线电视入户、远程教育进村,架起了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的“金桥”。全市2000多个行政村和近20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城市文化信息资源延伸到农村,广大农民享受到城里的文化生活,产生了“网络连乡村,信息进万家”的效应。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地级市。

(五)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自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部门结对包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著名作家冯德英将省政府奖励的20万元全部捐献给乳山,以个人名义在15个镇(街道)建设了15处“冯德英书屋”。全省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在文登召开,我市农家书屋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特色,精心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部门坚持区域活动特色化、阵地活动经常化、节日活动制度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全市每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上千项,呈现出“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的大好局面,被誉为“滨城无处不飞歌、幸福威海大家乐”。市区连续36年举办了“5.23歌咏会”,连续19年举办广场周末纳凉晚会,被授予全国“歌咏之乡”称号。

(一)弘扬区域特色文化,精心培育演艺品牌。文化部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区域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实施演艺剧目带动工程,提高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文化部门继推出《梦海》之后,今年又推出了动漫情景剧《地球大乐园》,不仅在我市城乡演出,还到韩国演出120场,十月份将参加全省调演。拍摄完成了电影、电视连续剧《婶子》、《兽医站长》、《磨坊女人》等。《海的儿女》、《李龙王》、《天赐》、《烽火天福山》等都在打磨、拍摄之中。全市有上千件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文学刊物上发表,有50多项农民文艺节目在省级以上文艺调演中获奖。文化部门因势利导,先后参与举办渔民节、农民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农村群众在分享“草根文化”的乐趣中提高了凝聚力。

(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今年,为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幸福威海文化年”活动,将我市的激情广场大家乐活动、瀚海情广场文化活动、皇冠之夏纳凉晚会、“百姓放歌·唱响文登”、“和谐荣成”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乳山文化夜市、环翠区5.23歌咏会等涵盖其中。多年来,面向不同群体,精心设计了农民文艺汇演、农民文化节、全民读书等大型文化活动,举办了京剧票友大奖赛、青年歌手大奖赛、民间艺术展等专项文化活动,组织了优秀文化大院、百佳文化户创建、家庭文化展、十大藏书家评选、剪纸比赛、面塑表演等特色文化活动,激发了农民的参与热情,辐射带动了整个农村文化的全面繁荣,涌现出特色鲜明的全市幸福文化、乳山母爱文化、荣成滨海文化、文登学文化以及环翠歌咏文化等活动品牌,塑造了城市文化形象,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我市广场文化的开展,我市15个大型文化广场,先后有9处被评为“全省十佳广场”。

(三)实施“文化燎原”计划,下乡“种文化”种出新天地。各级文化部门摒除任务观念,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心实意根据农民需求和口味到乡下“种文化”,切实把“文化下乡”变成了“乡下文化”。近年来,共向农民送书10万多册,送戏、送电影20多万场次,送普法材料10万余份。仅去年,全市就组织各类农村文化大集480场次,文化流动服务车直接把农业实用技术、特色种养技术等书籍送到农民家门口。威海市新农村文艺演出队、拥军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农村、军营、敬老院、社区、工地,为老百姓进行公益演出,满足他们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各级电影公司组成流动放映队,精心挑选上百部影片,随车携带,农民需要什么就放什么。各级艺术团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精心编排节目,常年坚持串村演出,每年演出720场次以上,观众达120多万人次,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庄户剧团”。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地净化了社会风气,带来了春风化雨般的效果,为维护农村稳定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作用。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全面推进

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文化工作,统筹兼顾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兼顾城乡文化市场的协调繁荣发展,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一)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果。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物保护工作呈现新亮点,非遗保护成效明显,有效地承继了历史文脉。我市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9处,市(县)级文保单位54处。目前,全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442处,其中新发现117处,复查325处。编辑出版了《威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威海文物概览》、《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等书籍。成立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台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2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项被列入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收藏展览等主导产业。荣成斥山旅游风景区被评为我市十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环翠区陶家夼村投资300余万元建设“秋色赋”艺术馆,延伸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触角,使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文登昆嵛山樱桃文化节带动了整个山区农村经济的振兴,每个民俗户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乳山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开工建设了总投资70亿元的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等6个旅游项目。开展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增加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激发了旅游业活力和动力。今年又投资5000万元,打造了乳山老胶 东(乳山)古玩字画城,现已进驻商户200多家。

(三)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市文化部门始终以“让党委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让经营者得到更多实惠”为目标,确立 “以规范促发展,以管理促繁荣”的新型管理理念,立足“平安工程”、“阳光工程”、“产业工程”等三大文化市场管理工程,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建设合格管理队伍,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初步走出一条“政府管理、社会监督、依法经营、和谐发展”的文化市场管理之路。环翠区文化局被中宣部、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文登市市场管理办公室被省人事厅、文化厅集体记三等功。目前全市农村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

五、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尽管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但与省、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后,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凝聚力量,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大繁荣、农村文化产业大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文化建设,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纳入农村工作总体发展规划,把农村文化建设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文化建设,逐年增加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断促进基层文化建设。

(二)政策倾斜,加大投入。制订优先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倾斜政策,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文化经费每年不得低于全市财政支出的1%,且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财政的增长幅度。对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经费保证。在城镇建设中,要配套搞好公共文化设施。要充分发挥好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资体系,为实现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长远规划,明确目标。各市区要制定长期规划和近期安排,到“十一五”末,各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各社区要建成面积不少于500㎡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要求今年年底,全市所有镇建有不少于500㎡的规范化管理的综合文化站。更好地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和功能,大力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驾驭能力。要切实加强文化系统班子队伍建设。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或引进一批文化发展急需人才,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一些领域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要完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各位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抓好基层文化建设,以更大力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文化事业有一个大发展,文化产业有一个大突破,文化建设有一个大推进,文化队伍素质有一个大提高,文化成果有一个大丰收的“五个一”工作目标,为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关于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规划

关于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全国、全省第四次残联代表大会也明确提出了带领残疾人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如何抓住机遇,团结和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同致富奔小康,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由于残疾人事业起步晚、底子薄,让残疾人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残疾人奔小康目标,可以说,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工作艰巨。全市残联系统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大局、乘势而上,理顺关系、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推进、加快发展”为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勇敢地迎对各种困难,不断开创我市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1、残疾人生活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在体制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残疾人工作由低层次的社会救助向中、高层次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转变,实现残疾人由求生存向图发展转变。争取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在6%以上,生活质量稳步好转。残疾人居住条件完全改善,全市不再有居住在岩洞、窝棚内的残疾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能够幼有所教、困有所助、病有所医、壮有所为、老有所养。2、康复服务面全面拓展。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今后五年,要力争让有康复需求的城镇残疾人85%得到康复服务,农村残疾人达到60%。各种康复项目全面、稳步推进。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8000例,定期邀请国家医疗队来常对我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600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继续巩固医院眼科、定点眼镜店和患者家庭互相配合的低视力康复工作网络。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对500名聋儿进行言语听力训练,使60%的受训聋儿走向普幼、普小。实施麻风畸残矫治手术190例,发放辅助及防护用品3000件。为残疾人赠送各类用品用具2万件。装配假肢200例,装配矫形器400例。以康复机构、社区为依托,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肢残功能康复训练600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80人,智残儿童康复训练150人,盲人行走导向训练300人。继续在武陵区、鼎城区和澧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监护率要达到90%以上,充分利用“爱眼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世界残疾人日”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预防残疾工作,推行食用碘盐,加强出生干预,减少残疾发生。3、劳动就业有新突破。求职登记的残疾人接受培训比例达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要达到70%以上,其中,城镇就业率不低于85%。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要依法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联部门集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推介就业3000人(次)。鼓励、扶持更多的残疾人自谋职业。培养、树立一批勤劳致富的残疾人典型。4、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残疾人娱乐、教育、体育、文化支出比以往有所提高。85%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队伍,争取2008年有运动员参加北京残奥会并获取奖牌。培养一批特殊艺术人才,组织一次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5、社区残疾人工作全面推广。全面开展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普查活动。在摸清全市残疾人底子的基础上,把武陵区社区残疾人工作经验向全市各社区居委会推广。使95%的社区残疾人可以“平等、参与、共享”社区生活,让社区真正成为残疾人“够得着、看得见、靠得上”的温馨家园。6、残疾人服务机构更加完善。市、县两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能切实有效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9个区、县(市)残联要全部拥有自己的独立院落和服务场地。各区、县(市)残联要建立健全残疾人协会,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兴办残疾人服务实体。

三、主要工作措施1、积极倡导和树立发展残疾人事业新理念。要实现残疾人奔小康的目标,务必大力倡导发展残疾人事业新理念,提倡树立文明残疾人观。全社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当作一项德政工程,以人为本,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给予残疾人特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既需要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自身的奋斗。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2、大力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环境。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残疾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格局。要进一步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制定政策,加大投入,为残疾人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加强市、县两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建设,主动与各部门多联系多配合,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工作。激励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大力宣传残疾人工作。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方针、政策,宣传扶残助残的感人事迹,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宣传残疾人文明成果。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报道,更加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推广中国手语和双拼盲文,让广大残疾人充分享受社会文明成果,促进扶残助残高尚社会风尚的形成。3、积极帮助残疾人创造新生活。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继续执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支持民办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严格贯彻执行《**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个体从业,自食其力,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益。积极扶持资助残疾人参加各种培训班,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落实农村特困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政策,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扶持部分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完善各类康复服务机构,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增强康复服务能力。继续

第五篇:关于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全国、全省第四次残联代表大会也明确提出了带领残疾人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如何抓住机遇,团结和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同致富奔小康,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由于残疾人事业起步晚、底子薄,让残疾人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残疾人奔小康目标,可以说,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工作艰巨。全市残联系统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大局、乘势而上,理顺关系、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推进、加快发展”为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勇敢地迎对各种困难,不断开创我市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

1、残疾人生活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在体制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残疾人工作由低层次的社会救助向中、高层次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转变,实现残疾人由求生存向图发展转变。争取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在6%以上,生活质量稳步好转。残疾人居住条件完全改善,全市不再有居住在岩洞、窝棚内的残疾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能够幼有所教、困有所助、病有所医、壮有所为、老有所养。

2、康复服务面全面拓展。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今后五年,要力争让有康复需求的城镇残疾人85%得到康复服务,农村残疾人达到60%。各种康复项目全面、稳步推进。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8000例,定期邀请国家医疗队来常对我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600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继续巩固医院眼科、定点眼镜店和患者家庭互相配合的低视力康复工作网络。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对500名聋儿进行言语听力训练,使60%的受训聋儿走向普幼、普校实施麻风畸残矫治手术190例,发放辅助及防护用品3000件。为残疾人赠送各类用品用具2万件。装配假肢200例,装配矫形器400例。以康复机构、社区为依托,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肢残功能康复训练600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80人,智残儿童康复训练150人,盲人行走导向训练300人。继续在武陵区、鼎城区和澧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监护率要达到90%以上,充分利用“爱眼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世界残疾人日”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预防残疾工作,推行食用碘盐,加强出生干预,减少残疾发生。

3、劳动就业有新突破。求职登记的残疾人接受培训比例达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要达到70%以上,其中,城镇就业率不低于85%。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要依法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联部门集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推介就业3000人(次)。鼓励、扶持更多的残疾人自谋职业。培养、树立一批勤劳致富的残疾人典型。

4、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残疾人娱乐、教育、体育、文化支出比以往有所提高。85%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抓好xx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队伍,争取2008年有运动员参加北京残奥会并获取奖牌。培养一批特殊艺术人才,组织一次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

5、社区残疾人工作全面推广。全面开展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普查活动。在摸清全市残疾人底子的基础上,把武陵区社区残疾人工作经验向全市各社区居委会推广。使95%的社区残疾人可以“平等、参与、共享”社区生活,让社区真正成为残疾人“够得着、看得见、靠得上”的温馨家园。

6、残疾人服务机构更加完善。市、县两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能切实有效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9个区、县(市)残联要全部拥有自己的独立院落和服务场地。各区、县(市)残联要建立健全残疾人协会,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兴办残疾人服务实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积极倡导和树立发展残疾人事业新理念。要实现残疾人奔小康的目标,务必大力倡导发展残疾人事业新理念,提倡树立文明残疾人观。全社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当作一项德政工程,以人为本,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给予残疾人特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既需要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自身的奋斗。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大力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环境。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残疾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格局。要进一步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制定政策,加大投入,为残疾人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加强市、县两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建设,主动与各部门多联系多配合,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工作。激励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大力宣传残疾人工作。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方针、政策,宣传扶残助残的感人事迹,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宣传残疾人文明成果。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报道,更加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推广中国手语和双拼盲文,让广大残疾人充分享受社会文明成果,促进扶残助残高尚社会风尚的形成。

3、积极帮助残疾人创造新生活。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继续执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支持民办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严格贯彻执行《xx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个体从业,自食其力,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益。积极扶持资助残疾人参加各种培训班,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落实农村特困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政策,社会

下载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农村图书事业经验汇报材料[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亮点经验汇报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亮点经验汇报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村“两个文明”......

    图书管理工作汇报[范文大全]

    图书管理工作汇报 实验中学 马宏武 2016.1.8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围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认真开展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人......

    电教图书汇报材料

    电教、图书汇报材料 学校一年来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为核心,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构信息网络......

    图书建设汇报材料大全

    **学校图书室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小学座落在……………………………交通便利。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114人,教师13人。学校占地面积6400m2,,建筑面积1173m2.。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

    广电局关于推进我市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农村电影事业是农村公益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影事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

    关于推进我市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推进我市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4月29日开始,市政协主席…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央一号文件),推进我市农村水......

    我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做法汇报

    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全力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各位领导:近年来,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指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农村......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钱增扬 社区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社区管理模式,成为国际上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典范。这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