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钱增扬
社区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社区管理模式,成为国际上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典范。这次南洋理工大学的培训班,学校以现场教学的形式,聘请当地社区知名人士介绍新加坡的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经验,并实地考察了当地社区的实际运作情况。学习借鉴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对于我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弹丸小国”,国土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507.67万。建国4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整洁美观,生态环境良好,法律制度健全,社会稳定和谐。其重视社区建设和管理是赢得这些成就中十分重要的经验之一。
1.空间布局合理。新加坡高度重视规划的制订实施。在总体规划中,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把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共计55个规划区进行建设,其中33个规划区内包含了27个新镇。每个新镇约4-10万户居民,包括5-8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有居民6000-9000户,含6-7个邻里组团;每个邻里组团由4-8幢政府组屋组成,约有居民1000─2000户。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区域中心──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四级格局。
2.配套设施完善。新加坡四级中心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了服务设施的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就近消费,生活舒适便捷。一是区域中心。五大区域中心均衡分布,每中心用地规模70公顷左右,其中设有大型商业、诊疗所、图书馆、公共服务机构、地铁和公交转换站、区域公园等。二是镇中心。已建成23个新镇,典型的新镇拥有学校、办公、商店、餐饮、娱乐、邮政、诊疗所、图书馆、民众联络所、安老院、游泳馆、体育馆、公园、宗教场所和公交转换站。每个新镇都有镇中心,配套的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镇中心周边。三是邻里中心。根据所在居住区的人口数量,邻里中心一般为一幢建筑面积5000-7000平方米的综合楼,设有购物、银行、诊所以及公园广场等。四是组团中心。每个组团中心都设有小型商业、儿童游乐场所等。新加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用90%由政府负责,日常运作费用50%由政府负责。
3、管理机制科学。新加坡实行“政府主导、法定机构组织、民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新加坡社会发展及体育部下属的社区发展理事会对全国社区管理总负责,建屋发展局下属的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二是法定机构组织,人民协会是执政党领导的一个法定机构,其宗旨是“促进种族和谐,在不同种族间增进了解和互动,从而加强新加坡的 凝聚力”。目前人民协会在全新加坡下设87个公民咨询委员会、105个民众俱乐部/联络所管理委员会以及数量众多的居民/邻里委员会。居民/邻里委员会是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最小的区域性组织。三是民众参与,民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具有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社区生活。
4、服务理念先进。新加坡政府在社区管理上贯彻“建立赋有结合力及复元力的社会,具有人民归属感的社区,赋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的宗旨,充分体现管理理念的“人本化”与服务过程的“人性化”。在社区建设中对满足居民需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方面考虑得十分细致周到。居民小区内水、电、煤供应充足、通讯畅通、污水垃圾系统处理,交通便捷,医疗保健良好,一般能做到小病、常见病不出小区。大多数公寓大楼底层不安排住户,专门用作幼儿园、教育中心以及包括举办红白喜事在内的居民活动场所,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各种群体的需求。在社区管理中,新加坡的义工群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全新加坡共有义工3.2万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义务提供各种服务,各个层次的社区领袖都是由社区居民从义工中民主选举产生。这次为我们讲课的林焕章先生就是一位社区领袖,本职工作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社华文部负责人,从中学生时代开始做义工,至今已39年。新加坡政府为发展义工队伍,在购买组屋、子女就学等政策以及荣誉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新加坡注重培养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 工精神”的做法,对于形成全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爱心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管理建设体制的制约,我市农村社区自然村落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等问题突出。我市“十二五”时期要建设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化大力气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健全的城乡一体的农村新社区,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1、准确定位,明确农村社区的发展方向。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举措。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包括当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等主体组成的,能提供共同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完善农村管理、维护农村稳定的必然要求。在城乡加快融合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这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前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社区和村委的关系。农村社区是农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与所服务的村不存在隶属关 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将逐步淡化行政村概念,突出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功能,以社区管理服务取代以村组为单位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在目前村、社区并存时期,可按照村侧重生产、社区侧重生活的原则,实行合理分工、交叉任职,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协调。二是社区与村经济合作社的关系。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社员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方向是通过股份化改造,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按照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身份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经济身份相分离原则,作为社区居民可享受社区统一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权利;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权益。三是社区与政府的关系。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宏观指导者,具体来说,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要扮演好社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区建设的指导者、社区文化的培育者和社区管理协调者等角色。
2、分类指导,探索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
按照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臵、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各行政村历史渊源、现状以及农村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农村社区的布局、组成和覆盖范围。从社区建设方式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一是联村共建模式。通过统一规划、人口集聚、联创联建,多个行政村联合设立一个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整合公共资源,推动农村集约 集聚和快速发展。如绍兴县的农村新社区,按照“三集一化”的要求,通过多村联建,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既节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又有效增强了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这种“多村一社区”模式,是今后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方向。二是原村提升模式,即“一村一社区”模式。这一模式地域范围清晰、建设简便快速,是目前多数地区采用的模式。这一模式比较适合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区域位臵优越、建设条件良好、经济水平较高的行政村,对于那些规模过小的村庄,因其资源利用率低、共享性差,从长远看,最后将走向统一的“多村一社区”的大社区模式,或通过行政村撤并扩大村庄规模的办法解决。三是集中安臵模式。对列入城区规划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镇中村)在土地统一征用后实行农房整体拆迁,或对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村庄及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的村庄实行整体迁建,建设功能齐全的居住小区,集中安臵迁移的农民,实行统一的社区管理。
3、以人为本,提升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的基本功能是服务。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便于服务、便于科学配臵资源的要求,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要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把服务农村社区作为本职工作的有效延伸,切实做到权力下沉、服务下沉,切实加强村庄环境、医疗健身、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创业就业等公共服务。二要完善社区 市场服务,积极发展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日用品超市以及金融代办、邮政代理等服务网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服务。三要强化社区社会管理,维护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区和谐稳定。同时,要不断适应农村社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人性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
4、创新体制,健全农村社区的保障机制。一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各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社区各类群团组织等自治组织,加强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组织和依靠社区居民,深化村民自治,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强化群众参与机制。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畅通社区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渠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三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在社区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待遇等方面,要参照 城市社区标准,确保农村社区正常运作。鼓励社会各界以捐助、共建、投资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派遣机关干部进驻社区,配备大学生村官、发挥回乡离退休人员作用、发展社区志愿者等途经,大力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壮大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工作指导和考核奖励,健全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努力增强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化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1年9月5日
第二篇:“××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02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五、抓好试点,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效应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目前,全市各有关部门都在积极筹划,力争从各个环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作为主管全市规划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我局已在都市区和远郊区县选择10个区域试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各类地区的经验。同时,按照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在都市区和远郊区县选择几个区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整治标准实施试点工作。我们将在全市试点工作中,积极发挥规划工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精心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服务工作。认真分析、协调解决规划环节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切实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第三篇:新加坡的水务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的水务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新加坡三达膜集团有限公司-蓝伟光[2008-2-28]
前言
2007年4月,新加坡吴作栋资政与中国温家宝总理会晤时,正式提出中新合建“环保城”的构想。双方原则同意在中国选择一个水资源短缺的中小城市,或一个大城市的周边地区,借鉴新加坡的水务经验打造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中新“环保城”。值得指出的是,新加坡水务经验的核心是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膜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二十一世纪绿色节能的高新技术,当今世界,全球变暖、能源短缺、水源紧张、环境污染,其控制与解决的方案无不与膜技术密切相关。新加坡通过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但成功解决了自身的水源短缺问题,而且化危机为商机,从一个受马来西亚水供制约的岛国转化为国际瞩目的环球水务枢纽,向世界各地提供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与废水资源化解决方案,将其最大的劣势变成最大的优势。
可以大胆预测的是,随着开发的深入与应用的拓宽,膜技术在水质净化、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会与计算机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相媲美。本文在总结新加坡的水务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膜技术为核心构建中新“环保城”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模型,供中国政府讨论决策时参考。
新加坡的水务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几乎所有的资源与产品都依赖进口。新加坡的水源原本根据建国前六十年代初期与马来西亚所签订的两份供水协议,由马来西亚柔佛州经新马长堤引入新加坡。
新马一衣带水,但多年来纷争不断,供水曾经是马国把握谈判主动权最为有力的筹码,也曾经是新加坡人最为难言的苦楚。笔者1985年厦门大学毕业后曾从事海洋环境与科学的研究工作数年,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在新加坡科技园创办三达膜,参与、见证了新加坡解决供水危机的规划、发展与实施的过程。
鉴此,笔者就新加坡如何通过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化解水供危机,并催生一个巨大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环保与水务产业的经验总结为如下六点:
1、战略先行、国家主导
新马水供纠纷促使新加坡把水源问题当作国家战略予以优先考虑。作为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虽说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贮水的地域与面积有限,地下水的开采更是严格禁止。因此新加坡唯有把目光转向四周的海洋,希望依赖高新技术,实现海水淡化。同时,新加坡建立了优秀的水务政策,把水源供应与污水处理等所有与水相关的部门集中到环境与水源部统一规划与管理,以此统筹新加坡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2、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当年新加坡把海水淡化作为国家战略优先发展时,政府采取的策略是积极鼓励全球商家充分利用新加坡的平台显现才能,展示技术,创新研发,开拓商机。在政府搭台的背景下,这一领域几乎所有国际领先的企业均向新加坡介绍他们在海水淡化方面的经验与技术。当时,国际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仍然是多级闪蒸、低温蒸馏等在中东广泛应用的技术。膜法海水淡化虽然不乏研究且屡有报道,但尚未成为应用的主流。
3、广招人才,集中开发
九十年代初,一批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大学毕业、曾赴欧美留学工作数年的中国学者受新加坡招聘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新加坡生根发芽。另外,也有一批像笔者一样直接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在此茁壮成长。今天这些人中大多数已成为新加坡国家研发创新的主力军。毫不夸张地说,新加坡在国际科技界拥有的地位与影响,这批人才的贡献功不可没。
虽然新加坡广招各方面人才,但政府深知新加坡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攻克新加坡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或投入到最能为新加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比如,新加坡成立了一个由李显龙总理亲自挂帅的国家创新研发理事会,其研发的主攻方向却限定在环境水务、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动漫与多媒体四个领域。就海水淡化而言,当年正是由科学家指出应该尽量避免采用以相变为核心的蒸发技术淡化海水,因为不但成本高昂,还将使新加坡面临的水源问题转化为全球愈来愈严重的能源问题。这一意见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研发的注意力聚焦到开发不涉及相变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工艺,并从新材料、节能、防腐、海水综合利用等多个与海水淡化相关的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广泛探讨。
4、示范项目,抛砖引玉
当新加坡探讨通过膜技术淡化海水时,发现应用膜技术回收废水制备新生水比海水淡化的成本更低。因此新加坡先于海水淡化起动了新生水的示范工程。与中国多数的科研主管部门不同,新加坡并未着眼于如何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市场,而是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应用,通过示范项目吸引全球商家。在示范项目中,科学家只参与指南制定,不参与市场竞争,从而避免了国内传统科技体制中指南的编制者也是国家资金的分享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政府以市场换技术,不惜工本建造示范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鼓励全球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展示科研成果,应用最新技术;科学家则是通过企业承建的示范工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更好的思路与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5、构建模式,树立品牌
在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新加坡政府敏锐地觉察到运用膜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制备新生水不但可以解决新加坡的水供问题,更可以催生一个巨大的环保与水务产业。为新加坡的产业转型与对外拓展找到了一个新的闪光点。因此新加坡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运用膜技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商务模式。通过开放政府的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明确指定用膜技术净化原水及实现废水资源化制备新生水,为企业提供平台,为新加坡打造品牌。
2003年的新加坡国庆日,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资政带领数万人共饮新生水的场景至今令人难忘。从此,新加坡的水品牌应运而生。今年3月,李显龙总理亲自为第四座通过膜技术将废水再生为新生水的工厂落成剪彩,并对外宣布至2010年,膜法新生水的供应量可以达到全国总水供量的30%,更把新加坡的水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6、营造商机,全球推广
在明确了大力发展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回收利用废水制备新生水的目标后,新加坡首先通过国际相关组织以最严格的规范标准鉴定新生水的质量,向世界证明通过膜技术生产的新生水,其纯度远远高于普通饮用水的标准,并以此向国际社会证明饮用新生水是安全可靠的。其次,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商家使用新生水;新生水产量不断增大,成本不断降低,形成良性循环。第三,政府主导组织新加坡企业参与国际水务市场的开发与竞争,并定期组织企业参与由部长率领的经贸代表团赴中东、印度、中国等缺水地区推介新加坡的优秀水务经验。此次吴资政面晤温总理时提出了新中合作共建“环保城”的构想正是新加坡政府为企业“营造商机,全球推广”的最佳写照。
新加坡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针对新马水供纷争,确定了利用膜技术向海洋要淡水的国家战略,在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应用膜技术回收废水制备新生水的成本比海水淡化的成本更低,不但可使新加坡的废水再生循环使用,还能解决目前困扰全球的环境污染与水源短缺问题,因此在新加坡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环保与水务产业。
新加坡水的故事是一个现代奇迹的故事,当国际上很多专家相信缺乏水源将是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时,新加坡依赖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逐渐实现了水源供应的自给自足。笔者认为新加坡的水务经验对中国有如下五点启示:
1、“取”之以鱼,莫若以渔
新加坡在水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使其在全球引人瞩目,也为新加坡多家环保与水务公司开拓了庞大的国际市场。但笔者以为,中国应当学习的是新加坡面对困难、思考对策、解决问题、创造商机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利用新加坡的技术与经验解决中国某一城市、某一局部的环保与水源问题。新加坡通过膜技术为岛国增建了新生水与海水淡化两个水喉,而中国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其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知己知彼,融会贯通
如果说解决水源问题是当时新加坡面临的巨大挑战,催生环保产业、发展水务科技则是新加坡的另一个里程碑。中国目前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率低下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建立一个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协调的中新“环保城”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应在反思传统的水利工程仅仅是实现了水的时空转换,并没有改变全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占有量不足全球1/4的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新加坡在水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膜法海水淡化与废水资源化实现水的开源与节流。另一方面,要把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废水处理的末端治理方式提升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层面,使膜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笔者创立的三达膜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与经验可供借鉴。
3、科技为源,人才为本
当长堤对岸的供水无法依赖时,作为一个岛国,考虑的出路是如何把四周的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水。在海水淡化的探索过程中,新加坡开发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应用更广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废水资源化制备新生水的方法。新加坡的成功基于如下两个立足点:一是科技,二是人才。
中国对膜技术的研发并不陌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也有大量的科技论文与鉴定成果,然而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不多。这方面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能够给予中国很好的启示。况且,许多中国学者参与了新加坡的环境与水源开发与管理计划,中国政府如能突破传统的科技体制,让参与新加坡实战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家科研863、973计划及拟议中的中新“环保城”拥有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将有利于中国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与良性循环。
4、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成长和谐的“双赢”之路已成为解决资源日趋枯竭、污染日渐严重问题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出现,使得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之间不再相悖。笔者创立的三达膜近年来开发了数百项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新工艺,并在许多制药、染料、化工、冶金、轻工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中获得了十分成功的应用,化解了“鱼(经济发展)和熊掌(环境保护)不可兼得”的矛盾,笔者坚信三达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中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5、中新合作,优势互补
中新两国渊源深厚,文化相通,具有广泛的合作领域与巨大的合作空间。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新加坡优秀的规划理念、创新的研发机制、先进的环保经验与独特的发展模式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新两国可以共同发展巨大的环保与水务产业,把新加坡的品牌优势与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新加坡广泛而密集的自贸协议网络与国际平台,实施中国政府提倡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既能分散中国的贸易顺差,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能使中国企业和新加坡本身受益。
中新“环保城”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模型
笔者建议,选择一个一旦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即可带动传统农业、基础工业、生物化工、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健医药、现代物流等行业协调发展与持续增长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中的一部分作为拟议中的中新“环保城”,由新加坡政府组织的财团创新规划、投资发展。
附图描绘了一幅以膜技术为核心、水循环为载体、清洁生产为主题的循环经济结构全景:
1.各种水源(无论是工农业生产的废水还是苦咸水或海水)经过膜处理可得到各种级别的净水,然后分别应用于生态农业、生物化工、机械电力、冶金钢铁、石油开采、轻工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
2.钢铁冶金工业中使用大量的酸和碱,导致大量的酸、碱废水的产生,选用适当的膜工艺,可以实现膜法回收酸、碱,同时实现中水回用。同样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通过膜技术实现油水分离,回收石油的同时所分离纯化的净水则作为油田回注水使用,油田回注水成本大大降低。
3.燃煤烟气通过膜法脱硫回收硫酸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煤化工合成氨的尾气可通过气体分离膜回收氢气,它是以质子交换膜为核心的燃料电池的重要原料,是当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的清洁能源。
4.电厂的余热蒸汽用于生物化工,把传统的农业资源转化为高科技的保健医药产品。农产品加工的淀粉经过生物化工产业链,可依次制得糖、黄原胶、糖醇、赤霉素、青霉素、维生素C等。黄原胶既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于采油工业的驱油剂增加石油开采的收率;赤霉素可以回用到农业中,用于促进杂交水稻的增产及其他农作物的丰收;目前中国的维生素C、赤霉素、青霉素生产称霸全球的重要原因是通过应用三达膜的技术,在降低能耗、增加收率的同时改进产品质
量、减少污染排放。
5.传统农业的废弃物秸秆等可用于发电,更可以通过酶膜反应器制备工业酒精,再通过渗透汽化膜转化为燃料乙醇,避免了应用蒸馏技术制备燃料乙醇这种耗能换燃料的工艺。而工业酒精的更大规模应用则是通过膜催化的方式转化为生物乙烯,随后与传统石化工业中的乙烯后续合成装置对接。
若规划中的中新“环保城”能够把新加坡的环保与水务经验拓展到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促其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对新加坡提出的更大挑战,对中国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新型城市具有更大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笔者坚信:以新加坡建国四十二年来所展示的智慧及其面对困难、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创造奇迹的能力,新加坡有能力将这一新的挑战转化成更大的机遇!
三达膜于1997年由蓝伟光博士在新加坡科技园创立,2003年6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曾荣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评定的新加坡最具成长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亚太地区最具成长的高科技500强第28名等荣誉。三达膜以膜技术开发与应用为核心,业务领域涉及膜材料制备、膜系统集成、膜应用开发、环保水务、生物化工等相关产业。旗下拥有海内外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0余家,在新加坡、中国、德国、美国、印度、印尼等国均有分支机构。三达膜拥有一批博士、MBA、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技术与管理团队。集团下设膜工程技术中心与博士后工作站,并与海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共建研发中心。
三达膜董事局主席蓝伟光博士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厦门大学校友会会长、中国新加坡商会福建分会常务副会长、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名誉理事、国际海水淡化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商务委员。蓝伟光博士以其在膜技术领域卓越的开发与上下游工艺相结合的膜应用过程的能力而著称,被中外媒体誉为“技术成就膜王”,“中国膜术师”等称号,曾荣获香港亚洲周刊“杰出华人青年企业家奖”、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校友奖”、中国国务院侨办“杰出创业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等多项荣誉。
附件二:膜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简介
膜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是模仿细胞膜的功能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性分离特征的化工复合材料。
根据膜的应用,膜可分为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气体分离膜、渗透汽化膜、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分子扩散膜、电渗析膜、膜反应器、膜催化器等。根据制膜材料,膜可分为高分子膜、陶瓷膜、金属膜等。根据膜的构型,膜可分为卷式膜、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等。
膜技术为原水净化、废水资源化、空气污染控制与产品回收提供了一条极为简便有效的途径。选择适当的膜分离过程不但可解决目前许多产品生产过程中应用传统工艺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能够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与产品的回收率,在改进产品质量与增加生产收益的同时,减少原料与产品在废水、废气中的流失,符合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要求与规范。膜技术与传统的反应分离、浓缩纯化技术相比,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少、自动化、设备简单、结构紧凑、易于维修管理等优点,因此,在制药、化工、石油、染料、纺织、印染、造纸、电子、食品、饮料、冶金、农业、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第四篇: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和谐社区建设也相应地成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历史短暂,缺乏一套完整的发展模式,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对加快我国社区建设步伐,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社区建设的实践和特点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
1、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 计划性、规范性强。美、加两国的社区建设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 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 特别是上世纪年代联合国社区发展后, 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进而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 大多数都有数量指标。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 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 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发展计划、廉价住房计划、济贫计划等等。但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据安大略省社区事物官员介绍, 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 又要划船, 现在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 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 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美国纽约, 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有明确的分工。
2、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 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机构组织组成, 他们称之为“ 三大版块” 或叫做“ 三个部门”。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和立法, 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加拿大安大略省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亿元, 占全年财政支出的。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就社区内拟帮助对象和服务内容所提出的申请, 政府根据每年的监督、检查情况, 确定下一年的财政资助三是实行严格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政府通过制定标准, 发执照等进行管理, 民间团
体以及所举办的非营利服务机构是政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上的合作伙伴和具体执行者。他们在政府组织、协调下独立地开展社区内的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以自己的服务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的支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加拿大的企业界对社区建设也给予了极大关注, 他们不仅为社区捐款捐物, 而且主动投资社区事业, 直接提供商业性的服务。
3、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发达, 专职人员都受过社区工作的专业训练。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事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在两国的社区建设中, 非政府组织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数量多, 仅在多伦多市, 与社会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就有多个, 美国现有非营利性组织万个。二是分布
广泛, 涉及到社区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群众有需求, 他们有服务。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为社区居民提供具体的服务。②拓展奖金来源。③了解和反映
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 两国从事专职社区工作的人员, 无论是在社区管理组织中, 还是非营利性组织或志愿机构中都要经过专业训练。
4、社区参与广泛, 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社区参与广泛主要体现在社区参与的结构上。参与人员不仅有中老年人、中青年, 而且有中小学生不仅有社区内的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 而且还有驻区企业单位。加拿大的志愿者受到全国的高度重视, 国家规定, 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义务劳动一定时间, 否则不能毕业。据统计, 美国现有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各种志愿活动, 其中有以上的人曾为社区发展事业和社区组织提供过某种志愿服务。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分析
1、行政化倾向严重, 居民对新成立的社区组织认同感不强
政府管理重心的下移, 街道职能的强化, 是对基层管理的加强, 但也会使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色彩更浓, 因而使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更受压抑, 引发了居民对社区组织合法性的怀疑。各地在社区建设中重构社区组织居委会, 社区
协商委员会等多数由住户代表象征性地选举产生, 即使在直接选举的地方, 也都采取先选后聘的办法。因此, 行政化了的社区管理机构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 也就无法获得居民的信任。
2、居民参与不充分, 参与机制不完善由于对社区组织心理上的不认同, 直接造成了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一方面, 社区管理机构提供的、供居民参与的事项极少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 居民对参与的价值和作用表示怀疑, 缺乏足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 居民缺乏通畅的参与渠道。常常社区管理机构感到有必要了, 就召集居民开会。什么时候开会、讨论什么主题也都是由社区管理机构来定, 居民代表只有听的份儿。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缺乏一套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程序作支撑,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居民参与的缺失影响了社区组织机构与居民之间的有效合作。
3、相关法律制度滞后, 不能有效地规范社区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的首要条件, 社区中各类组织和居民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动。然而, 目前我国涉及城市基层社区的法律主要有《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居委会组织法》, 前者制定于年,后者在年颁布实施。由于颁布时间早, 这两部法律中有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
4、动力机制不健全, 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动力不足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城市社区治理活动,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需求导向型社会变迁, 对变革的各方来说都能从中获得利益。从理论上讲, 这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 从官员到普通百姓各方都能获益的伟大工程。从中央政府和国家的角度看,通过治理可以减轻国家的政务负担, 实现国家稳定, 百姓安居乐业, 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 提升自己在民众中的声望, 增加政治治理的合法性。对基层政府来说,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治能力, 有更多的自主权, 也能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同,同时, 它也有一个投人少回报多的利益偏好, 所以它也获得了利益。对试验区的政府来说, 这是一个难得的出政绩的好机会。这场变革为自己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种变迁现在正在进行着, 虽然对各方都有利, 但是除了中央一级国家政府力度比较大之外, 地方政
府、社区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在实际的运行中都表现得不是十分积极。
三、国外社区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的有限介人—社区建设成长的后发优势
中国的社区成形“ 后发” 于西方, 有限政府理念在社区的树立以及适度的国家主义倾向或许不失为一种阶段性“ 后发优势”。但公民社会的形成依赖的是从内部建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秩序,不必过于仰仗来自外部的国家强制力量。因此,要强调两个维度上的“ 有限政府” 理念。一个是时间纵向上的。和西方城市社区一样, 中国社区建设官民二元动力机制也是动态的, 构建公共空间领域的需求迟早会让政府的触角退让, 这只是时间问题, 政府必须未雨绸缪, 因势利导。其次是空间横向上的。政府对社区事务的干预是有限度的, 基层政府必须超脱各种利益, 专事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
2、主体的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由于社区公共事务非常贴近个人生活, 相对远离宏大的政治话题, 所以扩大公民参与远比城市街道“ 直选” 等建议显得更具有现实性。而它催生民主观念的特质, 则更具有本质上的意义。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 也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所谓广泛参与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社区建设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社区中的离退休人员和家庭妇女,而且包括社区全体居民和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等。二是指参与活动的广泛性。这也就是说, 各类社区主体不仅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而且参与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文化等等活动。总之, 社区建设中的广泛参与, 既是指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又是指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它是衡量社区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
3、培养社会中介组织—社区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改革角度看, 如何培育和促进一大批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是今后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必须要予以超前的研究和寻找推进方案。首先, 没有一大批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具体运作, 就不可能做到政事分离、政社分离, 就难以形成“ 小政府, 大社会” 的管理格局。其次, 没有一大批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具体运作, 极容易使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由政府推动走向政府包办的运作格局。再次, 没有一大批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具体运作, 就不易形成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运行格局。所以, 培育造就社会中介组织, 已成为社区建设朝着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的“ 重中之重” 的任务。
社区专职干部上联上级党委和政府, 下联社区居民, 是社区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 是社区建设的直接组织管理者, 他们的素质如何, 直接影响社区工作的发展。因此, 应培养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社区工作人员, 授予专门的知识, 给予必要的锻炼和考验,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其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去开拓、创新, 使社区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的复杂局面, 有力地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
4、法律与制度的保障一社区建设的终级关怀
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有两个, 一是制度的发展,二是人的发展。依法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 是社区建设的可靠保证。
其主要制度为居民直接或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干部的民主选举制度以居民会议为主要决
策、议事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 由居民讲座制定的居民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居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目前函需制定实施适合社区自治组织进行“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的基本自治制度。如《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区规民约》或《社区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区务公开制度》等。政府的制度性供给, 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 虽然使社区建设可能在这一点上缺乏人情味儿, 但它却是社区建设的可靠保障, 也必将体现出它对未来社区建设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2]林尚立 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刘春元 哈尔滨商业大学,责任编辑 张鲜华
原文出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期
中国社会学网 http://
第五篇:南京社区建设经验及启示
南京社区建设经验及启示 作者: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孙琳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添加日期:10年01月07日
社区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承接点,也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落脚点。社区处在维护稳定、调处矛盾、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南京市社区工作,不久前,市委组织部城市组织处组织了兰州市街道社区学习考察组,到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所到之地,感触颇深,尤其是国家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南京的社区建设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南京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规范政府领导,为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 <怏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南京市和谐社区评价细则》等,形成1+X文件体系,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居民自治、劳动保障、社区工作者的学历标准、居民幸福指数等各项事务纳入统一考核体系。玄武区街道为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提升区域内群众幸福感和人文素质的新目标,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和谐发展首善区的新定位;创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新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社区工作准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公开等制度;实施资源整合;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的新框架,在街道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代理制”、“综合援助制”、“全员培训制”等规范化的制度。
二是规范公共财政预算和投入,为社区建设奠定物质保障。南京市在建设和谐社区过程中,通过成立和谐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街镇负责、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机制。一面把社区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区县财政优先安排社区工作经费、人员待遇经费以及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保证每年每个社区5-8万元的工作经费投入;同时出台楠京市和谐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障和谐社区建设资金提供。从今年起,市财政专门安排500万市级专项资金,对工作经费保障到位、办公服务用房达标、达到和谐社区示范标准的区县、社区及对社区稳定开放服务资源的驻区单位,给予奖励。从而基本完善了市级财政为引导、区县财政为基础、镇街投人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社区建设投入机制,为今后的和谐社区建设奠定长效的物质保障。南京玄武门地区街道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累计投资182.8万元租借社区办公用地,耗资490多万元建成总面积达7200m2的街、居两级社区服务设施,为更好地服务百姓提供了相当优厚的长效资源。
三是探索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与制度,自治取得新成效。南京市各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党组为领导核心,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为决策层、以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以社区工作站为服务层的“一个核心、三层自治体系”的工作运行机制。在三层自治体系内,还探索了社区听证会、居民论坛、金点子信箱等社区自治途径,确立了“决策、执行、监督”三元管理体制和“议事、听证、公示、民情反馈”四项制度,规范了社区民主自治程序。并且在社区成立了“社区公共服务站”,聘用专职社工,承接各部门、机关在社区中开展的工作,把居委会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加快对慈善类、服务类、活动类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扶植,促进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向着更加民主自治的方向发展。玄武门区台城花园社区建立的社区常任委员制度,由6位社区常任委员在社区自治事务上承担起主要责任,实际上是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明确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
四是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整体提升社区素质。南京市在对社区工作者配备、人员待遇、工作经费、阵地建设的标准进行规范的同时,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提升文化层次和服务水平,达到政治素质强化、文化结构优化、年龄逐步年轻、性别比例合理。同时,坚持统一、统筹发展,在完善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全市基本实现社区信息软件统一和城乡社区全覆盖,社区台帐等信息资料逐步电子化。2001年至今,南京已累计投入社区硬件建设、办公等各项经费7亿多元,“十一五”期间,将按照每300户配备1名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标准,使每个社区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不少于6人。玄武门区街道各个社区电视、VCD、电脑等电教设备基本都配备齐全,条件好一些的还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等,有些社区党建电教工作开展得较好,具备了自己制作电教片的能力,并能及时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
二、几点启示与思考
(一)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加快社区建设的紧迫感。
南京市能快速发展,除了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外,关键是当地的干部群众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直接体现在社区建设的成果上。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就社区阵地建设来说,兰州市社区办公用房窘迫制约着社区各项工作上水平、上档次。进入二十一世纪,兰州市还有很多社区办公用房停留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水平,相当数量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困难。一些辖区单位对社区工作不了解、不支持,缺乏资源共享意识。规划部门在新建小区时不作统一规划,导致社区办公用房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社区办公用房这一老大难问题,只有规划部门在新建小区时,对社区办公用房作出统一规划,才能彻底解决。希望辖区单位和规划部门解放思想,为社区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工作的认识。
南京社区建设之所以搞得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年来,无论社区工作者,还是社区居民,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有了共鸣的基础。社区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相比之下,我们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倍努力。
(三)深化拓展,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的社会环境。
南京经验表明,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特色之路。南京市社区建设起步虽晚,但有自己的特色成果。“民情流水线”工程就为推动兰州社区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要紧扣“察民情”这个关键点,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抓住“解民忧”这个着力点,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立足于“集民智”这个支撑点,着力构建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着眼于“赢民心”这个落脚点,努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四)创新机制,进一步探索社区工作的合理化、有序化。
“权小责大任务重”是社区建设一大难点,居委会以“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身份,在社区公共事务中扮演着全能的角色,承担着发展基层民主和加强社区管理的双重职责。由于角色和职能的内在冲突,居委会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和两难的境地。民主与管理是社区工作的两大主题。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基层民主发展了,有助于加强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加强了,可以为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居委会同时承担民主与管理的双重责任,造成了居委会在角色上的矛盾和冲突。尽管市委已出台了“权随事移,费随事转”的有关规定,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社区还是承担了更多的行政职能,从而导致了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无所适从,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将工作重心放在服务社区居民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南京市在社区成立了“社区公共服务站”,聘用专职社工,承接各部门、机关在社区中开展的工作,把居委会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加快对慈善类、服务类、活动类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扶植,促进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向着更加民主自治的方向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做好工作,进一步赢得各方对社区工作的支持。
南京社区建设之所以搞得好,就因为南京的社区工作者找到并满足了社区的需要,解决了社区问题,培养了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成了社区整合,改善了社区生活质量,因而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培养了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了社区的领导人才,促进了社区的进步。因此,我们要紧抓党组织建设的“提升线”,规范办事程序、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内容,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要按照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的作业程序,配套建立民情受理情况公示、办理过程跟踪监督、办理结果公示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四套跟踪监督程序,规范工作流程。要大力建设“一门式办公”,“一
站式服务”的社区电子居务大厅,在街道社区网站(网页)上专门设立“民情流水线”服务窗口,公布电子邮箱,居民可以直接在服务窗口上反映问题,街道社区通过网上办公为居民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工作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增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在下岗职工、失业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困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吸引辖区单位和居民积极投身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