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及启示
第二节
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及启示
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早期农村社 区建设方面的实践可以追溯到中国早期以梁漱汉为代表的“乡村运 动”等,发展至今国内有很多成功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对新时期农村 社区建设的发展有很多启示。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
1.韩国的“新村运动”
总体止看,韩国的“新村运动”经历了二个发展时期。“新村运动” 的第一个时期(1970一1980)。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为扩散阶段,即以增加收入 为主的全面发展阶段,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 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普及高产水稻新品种,畜牧业、渔业、林业也都有了较快发展。第三阶段为充实提高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 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丁业。“新村运动”的第二个时期(198l一
1988)。这一时期,官方主导的“新村运动”转变为以“新村运动”中央 会为核心的民间主导型运动,其基本特征是民间主导和在全国推广。1980年12月1日,韩国创建丁全国性民间组织——“新村运动”中央 本部,形成全国性网络,80年代“新村运动”的特征之一是齐全国范围 内开展建设运动,通过民主、协作和实践,力求城乡和丁农业共同发 展。“新村运动”的第三个时期(1989—)将其目标从“致富运动”转 变为“共同致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改善城乡商品流通体系、开展 勤俭节约运动、解决失业问题运动、少活与意识改革运动、环境保护运 动、促进地区活力运动等,并大力宣扬共同体意识,提倡大家共同发 展,共同致富。
“新衬运动”通过30多年的时间,步步深入,全面展开,涉及韩国 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而,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
首先,人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勤奋、白助、合作”是运 动的u号,也是“新村精神”,韩同政府通过向农村无偿提供水泥、钢 筋等物资的方式,激发农民白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 他们树立信心,培养社区居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 养村民自立高强的精神和意识,同时把城市的价值观念推向农村,鼓 励社会个性和开拓精神。
其次,“新村运动”使民主风气在最基层的村民小扎F了根。在新 村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村民们白己选择新村领导,有权罢免不胜任的 新村领导。为了选择或推进项目,村民们常常在村民会议馆中讨论商 议,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自主参与决策的能力,并进而要求在更大范 围和更高程度上的民主参与,从而推动了韩国民主意识的发展。
再次,物质层面取得/1F凡的成就。一方面,大大改善农构居民 的生活条件和生产环境、设施,从改善屋顶、建设新房到重建村庄,从 安装自来水、改造排污系统到修建公共澡堂、游泳池,从设置公用电话 到扩张农村电网和通讯网等,从政府组织修建桥梁、改善农村公路,到 修建农用道路、建设小规模灌溉丁程、设置公共积肥场、整理耕地、治 理小河川等。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不断得到提高。韩国政府肩新村运 动初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维广“统一号”水稻高产新品种,并提供相 应的财政补贴。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并通过 政府投资、政府贷款和村庄集资的方式建立各种“新村丁厂”,大力发 展农村工业,扩大生产,把原来家族式的小农经营转化为以面、邑为单 位的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使非农业收人大大增加。由 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增加,韩国农民人均收入由1J970年的137 美元升至1978年的700美元,增加了4倍多。上世纪60年代,韩国 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过新村运动,到20()4年,韩国人均LDP 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人为1‘o.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 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 提高。
2.以色列的自村服务个心
以色列在农村社区服务建设方面结合实际,形成社区服务小心的 层次化。以色列是个移民众多的国家,其村庄布局,充分考虑了农业 生产需要,注重家宅与耕地的空间区位关系,以保证乡村服务系统的 效率,同时兼顾移民群体的独立居住。以色列创造了一个等级服务中 心的村落布局模式,以乡村服务中心为主,约80户组成一个村庄,6— 10个村庄园绕小心分都,各村庄均保留商店、幼儿园、简易诊所和教 堂。服务中心一般包括一所学校、一个医疗所、一个社区中心和一批 农业辅助系统以及储蓄所等等。随着农业专业化的深入和非农产品 的发展,要求解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出现了乡村服务中心的分 化,从低级到高级包括这样几个层次:为4到8个移民村提供服务的 材庄集团中心;为10到%个移民村提供服务、拥有高标准、大规模文 化设施和社会机构或企业的地区中心;为25到50个移民村服务的地 区间小心;集中了大量移民村、拥有大型企业的区域中心。在中心服 务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的专业人员,可以在中心附近独立建立自己 的社区,以便既能与周围村庄分开,又能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3.印度的“喀扛拉人民科学运动”
提起印度,结人的印象,似乎是贫穷与落后。然而位于印度西南 角,有人口3300万,农村人口占80%的喀拉拉邦,却有着9000多家 图书馆,12000干多问阅览室。这里的图书馆是知识文化传播和再生 产的支点。喀邦的几千个乡村图书馆,积极地推广科技知识、文化活 动,经常与各类合作社和学术、农科机构合办工作坊、培训班,并且白 办刊物,鼓励会员写作投稿并组织辩论和研讨。如此大量的图书馆活 动,给印度的“喀拉拉人民科学运动”奠定了—个良好的基础。他们在 1989—19N年间,在全邦进行民间扫盲运动时,一下子伎喀拉拉男女 识字率都高达95%以上,让喀拉拉成为印度的“全民识字邦”。在随后 推行的“人民计划运动”中,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赖运用到农民最迫切 的很多领域,很多生产、互助团体也迅速发展起来,喀拉拉的教育、医 疗、卫生条件得到迅速改善,社区建设也蓬勃发展起来。
1.华西村“乡村工业化”的农村社区建设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策一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农村 社区建设方面的一面旗帜。40多年来,华西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r9l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 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形成 f政治、经济、文化和计会发展的“和谐华西”。
首先,华西村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社区发展的 前提和基础,抓住机遇,通过乡村工业化积极发展一批乡村工业,创建 了’系列I:业企业如毛纺厂、线材厂、型钢厂等,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积 极多元化发展,开发以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为重点的第 三产业。通过多元发展为衬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在 社区卫生和环境方面以优化环境为重要日标,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华西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通过优化、绿化、净化和美化 环境进行华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建设农村环境、积极建设洁净的生产环境、着力建设“绿色农村”、着力建设整洁的村 容环境。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03年,华西村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 村”;它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 Is0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村庄等等。最后,华西坚持 把科学管理作为基础保证,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设*华西坚持“民主 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级民主制度,推进民主自治 管理,华西村坚持村民拥有干部的选举权、重大事务的决策权等,通过 定期的全体村民大会来商讨村里各项事务。同时还注重强化民主监 督意识,华西村设有专门的公开栏,凡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注 的重大问题都列为公开内容,来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接受村民的监督 和查询,如建设招投标、财务收支、电费收缴、宅基地审批等,2.河北省定州“以教育为先导”的农村杜区建设
河北省定州翟城村的农村社区建设是以社区教育为先导来展开的。2003年7月,在河北定州程城村,也就是县阳初等人当初进行乡
村建设试验的地方,新乡村建设派领军人物温铁军与翟城衬村民委员 会一起,集资建造了中国策一个“乡村建设学院”,免费对农民进行职 业技术等培训,让农民来建设本乡本土,自己解决剩余劳动力,寻求发 展。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培训、研究和推广子部分,并时刻关注农民 的需要。如当他们了解到由于该村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对市场的能动 反应普遍较差时,乡村建设学院很快请来了计算机专业的志愿者,为 此,村民们表现m4L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很快就有loo多仿村 民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村里的电脑培训班。如今两年多过去丁,翟城 村村民不仅从学习中得到了实惠,培养了白己的自信心,并且使得翟 城村的乡村建设经验得以在全国推广。
3.江西名农村村落社区建设
2003年初,汀西省确定将农村社区主要定位在农村自然村落,在 都吕、永丰、浮梁等10个县抓了试点,2003年8月,就构建以白然村为 单位的村落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思路,逐步在全省推开。到2005年9 月,全省已有96个县市区的5398个农村村落开展了村落社区建设。其主要组织形式是“—·会五站”,即在自然村(或中心村、乡镇所在地,视人口分布定),成立计区志愿者协会,以“土老”(老党员、老十部、老 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 的志愿者协会*下设社区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 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和公益事业服务站。以便民、利民、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 化社区环境,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于个文明”协调 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对于南京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启示
当然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实践还有很多,国外的比如印度 的农村社区建设,国内的比如山东东营市的“民富、村美、风正”的新社 区建设、海南的生态村建设等等。这些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对南京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有着很多的启示。
第一,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较发达的发展 中国家都经历了纠f的重建过程。先朗城市化国家的乡村重建往往 走的是一个被动、滞后的路子,而后期城市化网家基本上都采取了主 动、同步的方式*南京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全面推进城市化的阶
段,而农村建设严重滞后,投人严重不足,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这种城 乡发展的严重失调,必然严重影响南京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影 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汁会的进程,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体推进 现代化事业的步伐。因此,农村建设已进入关键时刻,必须摆上重要 议事日程。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乡村建设道路不是干 篇一律的,必须根据月身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照搬其他国 家、其他地区的模式,要结合自身条件,探索南京独具特色又富有成效 的发展道路。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比活环境、居住条 件和生活质量,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打造各类惠民丁程,让村民群众 切实感受到农村建设的好处*南京2007年要全面达到小康,一定要 让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受益,以农民的需要作为各项社 区1:作的出发点和终点。
第三,农村计区建设以发展经济为基础,同时还包括社区社会、文 化、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农村扑区建设通过发展社区经济 提高农民的收入,其次要逐步发展和完善计区服务和管理的功能。南 京的城市社区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建设思路,提炼出了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理念,要 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发展思路和服务理念引入农村,在农村 地区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
第四,明确在整个社区建设巾,农民是真d:的主体。因此,必须让 农民在社区发展中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决策权,给农村社区和农民更 多的发展空间,让村民自己分析、判断自己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 办法,积极挖掘农村社区自己的本土资源与发展潜能,实现自力更第三节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南京作为一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居民生活 水平也较高,性是南京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这将成为南京 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解决城乡发展矛盾,我市在推进“两 个率先”的进程中,确定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发展战赂,发展有 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衬:区建设成为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推 进农村让区建设,市政府相关[·作人员积极到汀西等地考察村落社区 建设,全面学刁江西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结合南京实际 厂发了《南京市农村判: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江宁、浦口、六合、栖霞、深水等区县开始了试点丁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可谓任重道远。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成绩
1.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结合实际la时又突出重点
各地都意识到农村社区建设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必须结合当地 实际,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江宁区大力度地推进区划 调整,整合区域资源,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具体考评办法;浦口区坚持统 筹城乡发展,加大区级财政向镇、村转移支付力度;六合区加快构建 “十大体系”,针对农民所盼、农村所难下工夫,使新农村建设更多地惠 及农民;深水县专门推出了农民增收的—[‘项:1:程,开展农村富裕、康 居、生态、文明、平安等五星级示范村创建活动,在服务上推出了在村 委会建立四个平台,即:村务平台、卫生平台、供应平台、文化平台,真 正起到了使民利民、造福农民的作用;高淳县提出了“双培、双带、双 创、双稳”,外抓招商引资,内抓“强基工程”。总之都是围绕中央提出 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行动,措施有针对性。
2.树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
南京备郊区县都树立丁具有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农村的 经济建设模式多样,有乡镇工业发展模式,如高淳县古柏镇江张村;有 高淖武家嘴的水运发展模式,有以深水傅家边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模式 等。在新乡村建设方式上,又钉整体新建和旧村改造的模式。整体新 建的代表就是武家嘴新村的建设,旧村改造成功的典型包括江宁区的 彭福社区、锁石村、清修村,六合区的石庙村等。这些典型村,立足于 本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导向作用,为今后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社55E务设施和阵地建设
全市各地都致力于夯实基础,完善社区服务载体。各试点农村计 区都认真抓好以村委会阵地建设为主题、各村民小组阵地建设为支撑 的农村计区阵地建设。各试点农村社区的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达600平方米以L,普遍建有“一点两栏三站四室”,即:村民健身点;宣传 栏、公开栏,农业技术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健身 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治安民调室。在农村计区阵地 建设方面,根据村民需求和因地制宫的原则,新建或通过改造原村办 学校或租用、置换农户闲私房等措施,解决农村社区活动场所不足的 问题。通过农村社区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就地就近方便农 村居民活动,如在村民群众聚居的地方,设立露天农民活动点,为农民 群众提供了必要的休阳、娱乐、健身设施,供群众在闲暇时读书、看报、下棋、聊天或开展其他娱乐健身活动,从而满足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 活需求。
4.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农村的城 镇化发展
南京各级党政组织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对推进全市城乡一 体化社区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总体规划,在政府和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促进了农
村社区经济和扑会的协调发展,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
2.树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
南京备郊区县都树立丁具有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农村的 经济建设模式多样,有乡镇工业发展模式,如高淳县古柏镇江张村;有 高淖武家嘴的水运发展模式,有以深水傅家边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模式 等。在新乡村建设方式上,又钉整体新建和旧村改造的模式。整体新 建的代表就是武家嘴新村的建设,旧村改造成功的典型包括江宁区的 彭福社区、锁石村、清修村,六合区的石庙村等。这些典型村,立足于 本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导向作用,为今后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社55E务设施和阵地建设
全市各地都致力于夯实基础,完善社区服务载体。各试点农村计 区都认真抓好以村委会阵地建设为主题、各村民小组阵地建设为支撑 的农村计区阵地建设。各试点农村社区的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达600平方米以L,普遍建有“一点两栏三站四室”,即:村民健身点;宣传 栏、公开栏,农业技术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健身 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治安民调室。在农村计区阵地 建设方面,根据村民需求和因地制宫的原则,新建或通过改造原村办 学校或租用、置换农户闲私房等措施,解决农村社区活动场所不足的 问题。通过农村社区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就地就近方便农 村居民活动,如在村民群众聚居的地方,设立露天农民活动点,为农民 群众提供了必要的休阳、娱乐、健身设施,供群众在闲暇时读书、看报、下棋、聊天或开展其他娱乐健身活动,从而满足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 活需求。
4.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农村的城 镇化发展
南京各级党政组织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对推进全市城乡一 体化社区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总体规划,在政府和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促进了农 村社区经济和扑会的协调发展,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交通环境和人居环境进—步改善,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 善,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也是 相对处于空白,加之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农村社区建设任重道远,农村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很多困难,南京的农村 社区建设同样如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多渠道投入不足
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存在,使得对于农村社区建 设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另——方面从农村自身来说,自从税费改 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加上一些城市近郊地区土地的征用,村 级的土地、厂房租金收入不断减少,这些都使得农村社区集体经济陷 入困境,进而影响农村衬区建设的投入。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下,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但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还 是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南京对农村建设作了相应的 规划,就南京老五县的范围内,将对现有的7000多个白然村进行调 整,重新规划、整合为2000多个新的自然村*农村还要进一步发展农 村社会保障事业等。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需要农村社区建设资 金投入的多元化。
2.农村杜区建设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社区服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 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 需求日趋多层次化,服务对象也由老人、残疾人、特因户等特殊群体扩 大至全体居民,因此对农村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要 通过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保障。员然目 前全市760个村委会中,办公用房有一定的基础,一般都有公示栏、宣
传栏等设施,但是其他社区基础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和一些为民服务设施相当缺乏。
3.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和建设意识薄弱
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实施需要高素质、专业性的社区丁作者队 伍,社区工作者队伍一般包括村级自治组织干部、专职社区I:作者和 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市村委会成员2892名,其巾村委会主任760名、副主任302名、村委会委员1830名,所有这些成员中,党员占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2%,40岁以下的占51%①,由此可见社区村级 白治组织干部的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不断优化,但是就整体 而言,社区干部角色尚未成功转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要求。农村社 区干部主要来源于原来的村、组干部,他们熟悉农村工作,对补区丁作 陌生,其观念、思维、工作方式方法都有待转变,所以迫切需要对村委 会成员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加强现代技能培训等,提高自治组织在组 织群众、服务群众、协调利益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农村社区缺 少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计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
4.农村杜区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
所谓社区中介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 围,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为目的,在政府扶持和计区居民委员会 指导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由居民白发形成,介于社区主体组 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培育和
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有利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发展社区服务,建 立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高 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其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非常重大。正是基于这一 点,城市在社区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衬区民间中介组织,在各个社区建设不同类型的社区中介组织。现在„般有四种类型: 文体活动型、社区维权型、衬区服务型、社区救助型。目前的农村社区 中介组织往往都局限于生产服务方面,还有一些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社区需要按照各地需求,积极引导村民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各类
维权类、生产生活服务类、休闲类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如老年人协 会、戏曲队、苗木花卉协会等等,在生产方面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其竞争力,同时丰富村民文体活动。
5.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工作制度制定向相对滞后
国家还未出台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和政策,致使各地无从卜手,目前各地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试点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村民 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村级组织的领导下,以各级服 务组织为依托,坚持村民自治,以“以民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开展 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环境,繁荣农村文化,维护农村治安,救 助困难群体,提高农民素质,树立农村新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 稳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2.基本原则
(1)以民为本,服务群众。坚持不断满足村民的社会需求,提高他 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服务村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职发 点和归宿。
(2)统筹发展,规划引路。各区县应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农村汁区建设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围绕“三个集小”的发展战略,整合区域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切忌各自 为阵,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盲目发展。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整合各自 资源,量力而行,确定切合实际的建设标难和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 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
(4)扩大民主,村民白治。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的各项事务,要把
促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实现村民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贯彻始终。
四、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思路
1.“一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指南京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主要定位在村委会 这一层面。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各地区因实际情况不同而有差异,比 如江西农村汁区建设就是定位在自然村落这一层面卜的,那主要是因 为肖地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管理不易。考虑到南京农村社K分布相 对集中,村级组织基础较好,为了更好地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南京农 村社区建设定位在村委会,硬件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应围绕村委 会展开,条件好的村可以在组设立服务点。
2.“两种模式”
“两种模式”是指涉农社区和纯农村计区。对农村作此分类,主要 是因为农村社区较为分散,区域大,计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进而对农 村社区建设的要求也不相同,对汁区分类指导更能突11社区自身的特 色,实事求是,少走弯路,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涉农社区,主要是在城市周边地区和农村城镇的中心村,引进城 市社区建设的方式方法,推进城镇城市化。
纯农村社区,主要是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社区,根据农民的自身要 求设立服务项目,在农民集小居住区,采取部分城审社区化管理服务 方式,提高村级综合管理服务的水平,为农村城市化、城镇化打基础。
3.“三种理念”
“三种理念”指借鉴南京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种理念,即社区服务的 理念、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的理念、社区群众参与的理念。通过 开展社区生产、生活服务,以人为本,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枚区建设的 切入点和突破口,木断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
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各种维权类、服务类、文化娱乐类的民间组织和小介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村组织化程
度,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丰富村民闲暇 生活,引导其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社区居民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培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白我服务的能力。
4.“玉项工程”
“五项工程”指“基础工程”、“民心丁程”、“配套工程”、“改革工 程”、“文明工程”uD,是对当前南京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的描述*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51“对农村社区的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担负着很大的责任和任务,它将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将成为为农民群众 做好事、解民忧的“民心工程”,伎农民切切实实从中受惠;将成为农村 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为未来农村经济政治体制合理化 变革留下接口;将成为推进和深化村民自治工作的“改革工程”,使村 民自治的活力充分涌流;将成为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 明工程”,让农民、农业和农村不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落伍者、旁观者 和局外人。
五、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任务
1.进一步加强农村杜区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建设基 础的新台阶
当前,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首要任务是推进社区服务 设施建设,建设层面主要是村委会和中心村这一层面。南京在“十一 五”期间,全市60%以上的村应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内容包括“三站二 室一点一网”,即:卫生11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环境卫生保洁 站,治安民调警务室、文化活动窒,体育健身点,村务管理和服务信息
网,60%以上的组建成社区服务点,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和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村民的使民利民服务前 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设施建设要依据社区实际的经济基础而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 村社区,可以考虑改善社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立全新的社区服务P6 地和设施等。比如高淳的武家嘴,作为“金陵第一村”,村级经济实力 较为雄厚,目前新武家嘴村己介始筹建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一流的活 动场所,为居民服务。但是大多数社K经济欠发达,因此更应更好地 利用社区现有资源,通过改造等方式来提升社区基础服务设施的档 次。可以借鉴浦口区有些社区的做法,比如珠汀镇的巩固村在建设社 区文化娱乐阵地过程中,以行政村为整体,各自然村村民小组选择一 户家庭作为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各异,以保证社区活动设施的多样化,从而使社区资源得到很好的整合。
2.大力培育农村中介和民间组织,创建社区建设的新组织
目前,城乡社会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家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各种需求大量涌现,仅靠传统的社会政治组织管理基层社会的局 面难以长久下去,需要围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培育各类专业的合 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 能力。目前南京的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很快,形成方式多样,主要有依 托农民需求、依托特色产业、依托优势项目、依托枚区精英带动、依托 龙头企业等,这些专业经济协会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化,具有市场导向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但是目前,南京 除了经济合作协会外,其他像维权、娱乐类的农村中介民间组织发展 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今后需要大力培育群众性服务组织和团 体,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老年人组织、残疾人组织、群众性文体教育 组织等各种基层服务组织,满足村民生活所需,丰富村民闲暇生活。
3.加强对农村杜区工作者的培训,提升社区队伍的素质
首先,应该在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在能力范围内逐 步创造条件,将那些素质高、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社区1‘作者吸引到
农村社区建设中来,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I:作者队伍的战斗力。现在有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志之士满怀热情投人到农村的建设之中,最
好的例证就是北京有儿十·个大学生当村宫。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 目前农村的实际条件,就“吸引力”而言处于弱势,不能把“引进外面的 血液”作为主要长效机制,必须立足于农村社区自身内部。
其次,迫切需要对农村社区工作者加强法律法规、现代社会工作 专业技能培训等等。出于农村社区在这方面的资源比较医乏,城市社 区特别是南京市的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较为成熟,有能力有义务为农村 社区提供资源,城市社区可以帮助所在地区农村社区,用农村社区工 作者比较彬易吸收的话言、方式开展相关培训,直接实施城市“反哺”,另外还可以采用参观学习等方式。
L完善政府依法指导、村民依法自治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
实行村民自治足我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 允满活力的村民白治机制,是基层社会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
容,也是农村扑区建设的日标。要交L91村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 位,完善其对社区民间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其他社区组织的协 调和监督机制。村民委员会要实行村务公开,定期向村民代表报告丁 作。政府相应部门应转变观念、职能、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改变政府 以往的管理体制,坚持依法行政。
L转变观念,服务为本,完善村委会的管理服务功能
政府主导,社区民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区建 设道路,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少事物,更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服务,村委会作为联系政府和村民的自治组织,更应该发挥桥梁作用,村委 会应该逐步完善其管理与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在政治、便民利民服 务、文化服务、卫生、社区保陈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6.扩大宣传和教育,引导杜区居民参与,营造农村社区建设的新 氛围
农村社区在村民肩治方面起步较早,标志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 颁布的《小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其实农村社区往往社 会结构相对简单,家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突出,血缘、地缘关系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社区文化地方性色彩浓厚。内此,农村社区具有较大 的同质性,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社区居民互动频率高,也具有较 强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容易参与到一起,关键要找到正确的契 合点,即事关社区大多数成员利益的问题,并采用适合的渠道。在当 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计区应该建立各种志愿者组
织,志愿服务的主要领域是:以贫困户、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五 保户、优抚对象、特困党员、外出打工人员家庭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社 区矫正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把支援义务教育、普及科技文卫及法律
知识、扶贫开发、社会救助、伏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衬容村貌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致力于兴办农村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 事务,致力于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致力于解决农村特殊群 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我们应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这一主题,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协作,引导社会各方面积 极参与,共同建设农村社区。
首先是领导体制保障。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领 导,方面主要包括制定规划,综合运用行政、市场和法律手段宏观引 导,以及提供政策保障等。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建设包括农村各方面 的工作,鉴于这一新的情况,应该成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这一综 合机构,以党委、政府的名义直接来抓,以利于社区各项工作更好地落 到实处。
其次是投入机制保障。需要提供有利于农村社区建设更快更好 发展的条件,各级政府应确定“公共财政”的观念,把农村社区建设经 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逐步增加。在保证经济薄弱村 的办公经费、村委会成员工资补贴、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保障的同时,要把村委会的办公用房、农村计区服务、文化、体育、卫生、信息网络等
公共服务设施纳入规划,分步实施。市级财政需建立农村社区建设基金,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扶持经济薄弱村的服务设施建设等等。
最后是监督机制保障。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将 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是为民 谋利的工程,它不是也不应成为政绩丁程、面子丁程,所以农村社区建 设应建立一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监督机构、监督制度、农村社区 建设评价体系等,使农村社区建设有计划、阶段性、有序地推进。
总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同 时农村社区建设任重道远,漫漫长征刚刚启程,需要全社会共同为之 奋斗,我们应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进而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
第二篇:建设农村社区
农 村 社 区 建 设
关键词 :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科学、服务、特色、和谐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深推进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相对城市社区建设而言,新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尖锐,解决起来困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农村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创新方法,突出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一、科学规划 提供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而社区设置模式的选择又是规划的前提。社区的本质在于其他地域性特点。因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注重空间设置模式。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村社区布局就应该因地制宜,体现多种设置模式,有的建制村地域相对独立,已经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完整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单独设立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小,多个建制自然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关联性较强的几个建制村共同设立一个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大,内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自然村组成,每个自然村自成体系,可以在建制村内设立多个社区。基于集体节约发展‘提高效率、便于管理的考虑。通常情况下还是以建制村为依据实行“一村一社区”比较切合实际的模式,以社区建设 作为村委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当然,在规模较大的建制村,各自然村相互独立,应该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采用“一村多社区”的模式。
农村社区的规划要突出地方优势特色,突出生态取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链接,逐步实现从注重产业和农村住房布局等物质形态的村庄规划到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结合并体现特色功能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建设不同功能的农村社区,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围绕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努力把农村居民住宅区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住宅区,科学构建村庄空间布局,把完善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理念融入规划之中,彰显时代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聚集、稳妥推进的总体要求,保证村庄布局节约、实用、美观。
农村社区化建设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也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选择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移民村、新建村、近郊村和一些富裕户先行试点,集中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小康新村示范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方法 新途径,通过抓点带面,创造模式,逐步推开。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学校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根据村民的需要建设服务性场所,建立多功能的活动室。既可以用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又可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交流。同时还有建设好社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便民的服务设施。外部环境中建立篮球场或健身场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的场所。
二、改善居民条件
打造特色文化
为了实现集体节约型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克服农村传统住宅分散建设所带来的土地、供电、供水等公共资源的浪费问题。必须积极推进住宅集中规划建设,实现公共设施与公共场所所用地的共享减少资源浪费。要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的管理,避免违章建筑情况的发生,保持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
围绕着农民生活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素质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等,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导人,逐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还能通过经常性的互动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长人们之间的情感,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群众的集体荣誉感的增强有很大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当然也是积极挖掘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历史性价值的东西。
三、健全体制机制
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既要明确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措施。又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科学构建社区组织体制。保证服务事项有人做。规范各项办事程序与方法,保证服务事项能做好。健全社区服务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增强服务的公示度、透明度、公正性、高效性。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协调性,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
四、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整合资源,有效使用涉农资金,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也是今后实施村庄规划的重要资金来源,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议根据规划分类实施的需要、按项目统筹使用资金。建立项目资金帐户、有效管理项目间的资金往来,避免资金的流失。① 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适当归并资金分类。从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对象入手,加强对整合支农资金的政策宣传、强化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可以逐步将现有各项支农资金按性质归并为农业生产类、管理服务类、灾害救助类、生态环境类、农村生活类和农民收入等五大类。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都可以进行整合,归并为一项资金。②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下放资金分配权。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在明确规定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比例,将农业建设项目的决定 权、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县级人民政府,以利于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③遵循人、财、物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专款专用,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活力。④实行项目资金财政直拨,县级报帐制度。投向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按项目的隶属级次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实行县级报帐,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包括乡镇应负担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后,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⑤加强涉农资金的全面监管,实施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刚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多方动员,创新资金筹集渠道。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要改变政府 “独挑重担”的格局。在注意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投入和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机制。立足于资源整合,创造出各级积极投资谋发展的环境,多渠道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走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互结合的道路,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另外,建立激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建设的 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励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会力量,广泛地参与农村社区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建生《农村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城乡建设》 人们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2】《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网,2005年12月6日
【3】曹承明《共建和谐 经济管理汪金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08月01日
【4】曹首娟《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素质提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05月
第三篇:农村社区建设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全省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盖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开,农村住房改造规模空前,史无前例。
二、山东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各乡镇政府的“合村并点盖楼计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自行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在获取批准后,在丈量村民住宅和评估村民房产价值后,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农民住房。盖楼即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权由地方政府授权相关人组织实施。
三、待拆除的农民房产估值一般为每平方300——400元,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一般是每平方600——700元或更高一些。农民要想住同样面积的楼房就需要每平方倒贴300——400元或更高。
四、省市级政府对县乡政府的激励措施:
1、每从农村农民住房中腾出1亩地,补贴20万元。
2、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以获取收益。
3、农民被集中规划到大型社区后,可以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集约经营,即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规模化经营,失地农民可以到土地承包大户当“农业工人”。
五、农民的真实情况:
1、处于被动消极甚至抵制状态。
2、大部分表示无力承担购买、搬迁、装修楼房费用,必须借贷,不能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3、大部分认为不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现实,对大量农民住房强行拆除属于历史上罕见的败家子行为,是对农村农民财产和经济的严重侵犯与剥夺,令人难以容忍。
4、山东版的新农村建设是扰民劳民伤财的行为,是对农民的敲诈。
5、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属于劣质楼房,其安全和使用年限远没有农民自己盖的房子质量高,寿命长。一旦地震“万人村”就会变成“万人坑”。
6、相当多的基层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在舆论宣传方面弄虚作假,欺下媚上;在操作上则是强迫农民就范。
7、农民人心惶惶,极度不安,产生了很大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极度愤懑而又无可奈何。对未来的生活迷茫而不知所措。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探讨:
1、脱离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向,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民住楼,就是搞城市化。
2、背离了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违背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山东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并不高,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物质和精神文化尚处于较低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搞这样的全体农民住楼运动,违背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3、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背民心离民意,对山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山东农民生活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生活还很不富裕,经济承受能力非常有限,经不住折腾。在这样的新农村运动中,不仅会使农民返回赤贫状态,而且还会使大部分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大降低农民的经济能力,属于一次性把农民的口袋掏空,是涸泽而渔的行为,最终致使山东农村经济陷于长期滞停状态,釜底抽薪,山东农村经济将彻底伤失可持续发展力。
4、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埋下社会动荡的根源。假如在合村并点之后,农村土地实行集约经营,意味着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仅进一步削弱农民生存和增收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且,集约经营的土地由于机械化作业,大量出现“农民工人”的虚梦将落空,致使大部分农民成为无业流民,从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带来可怕的隐患。凡是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明白,中国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支柱。
5、山东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被基层政府急不可耐地贯彻执行,让农民住楼、改善居住环境的背后,凸显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一是从合村并点、拆迁民房中腾每出1亩地,补贴20万元,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二是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也可以获取巨大的收益。三是,农民们住楼时缴纳的每平方差额费用将是巨大的经济收入。所以为农民盖楼、让农民住楼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关键是政府所追求的经济利益,完全是取之于农民,是与民争利的行为。由上观之,尽管山东省的新农村建设方式也许是出于急于建设新的农村,但有可能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与民争利、扰民的现象,有操之过急之嫌。在执政观念上还需要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新农村的真正内涵。此举应当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一哄而上,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国家稳定的大局,应当切实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涸泽而渔的方式不可取。就会欺负老百姓......。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 通过农村社区建设, 大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墓层社会服务和管理, 着力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养老、济困和满足文化娱乐及科技需求等问题, 将为保持农村经济较快增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山东省诸城市、江苏省海门市已率先实现了县域范围内农村杜区的全彼盖。山东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县已达到65%, 村占到了12.9%,江苏省委省政府已正式发文确定在两年内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可以看出农村社区建设确实为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公共服务薄弱、农民群众办事难、肴病贵、文化娱乐孺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尽管服务还不尽完善, 但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就已经知足了, 满意了。一个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就是, 村民对农村社区的认同感强了, 农村社区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要理解农村社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区?农村社区与城市和村民委员会有哪些本质区别?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亦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主要承担对着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对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两大职能。
村民委员会则是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的以村级事务实行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级组织机构。
那么农村社区就是指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相对较为完备的农村实行以社区的管理模式,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为村民的生产提供服务。
根据对农村社区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建农村社区要克服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把农村社区等同于建制村。即将现有的建制村(特别是撤小村并大村后)换一个名称就叫“社区”,穿“社区”的鞋,走“村民委员会”的路,“追赶时髦”。二是把农村社区等同于城市社区。拿城市社区建设的标准来要求农村社区建设,用城市社区的工作要求来开展农村社区工作。这两种思想都是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片面理解,将会阻碍我们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在农村社区工作中既不能搞“一窝蜂”,一下子把农村都改成农村社区,也不得用城市社区的尺子来衡量,认为当前农村还不具备条件,等农村发展起来,具有城市的规模后,再来建社区。那么,哪些农村适合建农村社区呢?
一是人口相对集中。二是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首先是实现“三通”(水、电、路),其次应有一些公共设施,如服务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幼儿园、养老院等。
三是初步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如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困难救助等。四是应有一定的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且有后续来源。因为要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能,必须要大量的工作经费和建设经费。五是大多数村民要相对较高的素质和强烈的发展生产意识及愿望。农村社区建设村民是主体,要积极参与建设活动,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素质(如文化、经营能力、致富能力等),才能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农村杜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功能和布局要满足农村群众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 要方便农村群众进出, 社区的办公面积要尽小, 公共活动场所要尽大, 农村杜区建立政府投入和群众自筹相结合、专职工作者队伍和农村群众共同管理的机制。把农村杜区切实办成农民之家。农村社区的功能应该是建设,服务和管理。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2、村常住人口发生改变,乡风文明建设主劳力缺失3.农村教育存在“空洞”,乡风文明的希望值降低
4、打牌赌博现象普遍存在,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
5、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
6、村容村貌长期脏乱差,乡风文明缺少必要条件
第五篇:农村社区建设
城乡统筹连片推进
全面加快农村社区建设
近年来,坊子区把握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作为提高居民宜居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尊重民意,提升品质,连片集中,整体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镇化水平由2001年的**%提高到2011年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坊子区作为中心城区,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建设,面广量大的就是农村社区建设。我们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始终把城镇化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镇村改造,根本改变中心城区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在具体推进上,着力提升中心城区、优化布局重点街道、重点谋划大社区,城市拉动农村、农村对接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是规划布局到位。坚持高起点规划,以街道为单位,依据城区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历
史沿革、人文资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街道驻地、中心村、基层村的区位和规模,合理安排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全区共规划**个农村社区。本着“梯次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编制了《坊子区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分步实施;制定3年计划和目标,具体到街道,力争每个街道每年完成1个以上农村社区建设。
三是组织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调整充实了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街道和重点片区成立工作推进指挥部,区直部门一对一结对帮扶农村社区。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区人大、区政协将农村社区建设列入专项视察内容,形成了促进工作落实的整体合力。严格考核奖惩,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建设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区财政每年拿出**万元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每年建成社区给予**万元的奖励。
二、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 我们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工作谋划上,努力推进“老城区、新城区、街道驻地、农村社区”的有效对接,着眼于连片集中、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实现了城乡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一是整体推进求突破。坊城街道以迁村并点为重点,分
两期实施:一期依托西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投资2.2亿元,新建一处容5000人居住的西城社区,组织前埠头、后埠头村整体搬迁进社区,腾出土地进行商业开发。二期将莲花池、王裴家两个库区移民村整体搬迁进西城社区,依托白浪河库区资源,充分利用腾出的土地,打造及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白浪河东岸生态旅游区。九龙街道充分利用腾空土地进行商业开发,大力发展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业。黄旗堡街道围绕小城镇建设提升,在镇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公寓住房,整合部分村庄,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原有村庄土地,搞好沿路商住楼开发。
二是依托平台带全局。借助城市开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等有利机遇,对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寻求突破。对纳入片区开发的村居,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指挥部,实行封闭运作,对土地统一收储,连片开发改造农村住房,同步推进文化旅游、房地产业、商贸物流、高效生态农业等项目建设。对列入土地增减挂钩和综合整治项目区的村居,用足用好政策,腾出土地复垦,建设用地指标异地进行招拍挂,将收益资金用于村庄改造。对村级班子强,经济基础好的村居,充分发挥村居的主观能动性,加快旧村改造,腾出部分土地,用于自主开发和产业发展。对区位优势明显、但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村居,实行村居以土地入股,与开发商联合的方式,吸引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开发建设。
三是多措并举破难题。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筹措资金是关键。我们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破解资金瓶颈。用好省、市专项资金和周转资金,争取省政府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建设资金*亿元,已到位*多万元。以项目区为平台,加大政府融资力度,争取金融机构支持。以市土地整理中心为承贷主体,市财政担保,潍坊银行专门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农房建设发放贷款*亿元,已到位*亿元;申请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亿元,申请建设银行贷款*亿元,并根据工程进度陆续到位。预收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款*亿元,用于项目区建设。与建设单位签订协议,实行先期垫资。把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等政策资金,捆绑使用,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宣传发动聚民心。坚持以民为本、让利于民,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过细的群众工作,取得群众的支持。在建筑设计上,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风俗习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质量为本,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项目责任人、村民代表”四支队伍齐抓共管,打造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建设生态宜居的百年住宅。
三、把搞好配套建设作为提升宜居水平的重要方面 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深入实施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管理“三
上”工程,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新建社区配套服务和宜居水平。
一是完善配套功能。统筹安排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集中设置集贸市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大院、健身场所、公园(游园、广场)、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等服务性设施,高标准建设老年房。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广外墙保温、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地源热能等应用技术。现已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配套铺设污水主管网*公里。在社区规划建设中,启动了农民创业园、生态养殖区、粮食储存库和农业服务中心“四个一”配套工程建设,妥善解决群众工副业项目安置、规模化养殖、粮食存贮和农机具存放等问题。
二是加快道路建设。坚持把道路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首要之举,农村社区建到哪里,高标准道路通到哪里,并把社区规划布局到主次干道两侧,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近年来,先后投资*多亿元,完成了北海路、潍安路、潍胶路和八马路改建提升工程等一批路网建设,完成硬化面积*万平方米。
三是深化环境整治。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区建设垃圾收集站*座、垃圾收集池*余个,区政府为各街道配备垃圾收集设备和垃圾清运车,初步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运
输、区处置”的环卫管理模式,正在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
四是规范社区管理。由组织部牵头,通过按产业或行业设置党组织,整合社区内的党建资源,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协会党支部为依托、以服务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两委”组织模式。加强村务公开,统一规范社区工作、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民主理财等制度,深入开展考核测评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民主自治,构建社会保障网络,繁荣农村社区文化,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我区农村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这次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力度,真正做到农民得实惠、发展得空间,加快建设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