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壤研究所专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招收研究生专业介绍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南京市玄武湖畔,其前身为1930年创建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是中国土壤科学研究的发源地。该所针对土壤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手段齐备,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现有高级研究人员112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研究员46名。设有“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等9个研究室、研究中心和包括3个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在内的科研支撑系统。作为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已发展到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资源利用含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生态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培养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培养点;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及1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0余名,在读研究生250多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办公条件、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方面均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因此有能力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招收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基于现代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空间分析、数学建模等理论,围绕土壤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与环境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开展数字土壤制图、SOTER数据库、中国土壤信息系统,中国土壤参比与查询系统,土壤质量时空表达与模拟,土壤质量定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土壤(土地)资源质量GIS建模与评价、城市GIS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等。主要涉及数字化土壤制图、土壤数据库及中国土壤信息系统(WebGIS)、空间数据的尺度效应与质量评价、土壤性质数据时空模拟及不确定性评估等。专业实力:现有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6人。配备有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2台,A0幅面扫描仪1台,A3幅面扫描仪和GPS等多台;装有国外引进的ArcGIS软件、遥感图象处理软件(如ERDAS、ENVI和PCI等),及其它各种专业软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基础性工作专项和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和欧盟重大合作项目等10余项,总经费近2000万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二、三等科技奖等5项。率先建成了中国1:1400万~1:5万多尺度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土壤属性数据库,开发了中国土壤参比在线查询系统(/sischina)和中国土壤信息查询系统(/soilrf)。作为中国土壤资源的基础平台数据,它们在国际国内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SSSA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Geoderma、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100篇。
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该专业的特色主干课程包括土壤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计算机统计学等。同时还依托南京市诸多高校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兴趣跨校选择相关基础课程。学生在读期间还将参加野外专业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申请、设计、执行和总结的全过程,从而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通过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题,系统设计研究方案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组织学术小组讨论,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报告,训练学生对科技论文初稿审阅、讨论及相互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准备报告、总结汇报等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科研综合能力的目的,就业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GIS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各级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院所对GIS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该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一部分继续留所或到国外深造,其它大部分进入高等学校、部属研究规划院、各级环境、农资、农业(土地)管理等部门,从事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071012生态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7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生态学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土壤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在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大型工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农村环境治理的生态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我所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方案中将“土壤生物与安全”列为四大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由我所牵头组织了全国有关优势单位承担了与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有关的973项目如“我国农田生态系统重要过程与调控对策”以及863水专项“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等。
作为具有生态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拥有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20人,其中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本所生态学的研究特色是以土壤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其调控为主要研究内容,形成了生态学领域3个主要研究方向:(1)土壤生态过程与土壤质量演变及其调控;(2)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演变;(3)污染生态过程与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077501环境科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6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我所环境科学专业以土壤环境科学研究为主体,同时注重向水、大气、生物等环境研究方面扩展和延伸,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创新研究方向有:(1)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2)环境生物学;(3)水土环境与健康;(4)土壤环境与全球变化;(5)环境污染过程与生物修复;(6)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效应;
(7)面源污染控制。本专业的特色是: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厚基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化学、生物学和地学基础。“宽专业” 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掌握环境科学及与其交叉渗透的相邻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土壤学、农业资源利用等专业基础知识。“强技能”要求学生具有环境科学理论与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分析化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野外调查与监测技术等多项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宏观和微观问题的能力。
090301土壤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土壤学是农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土壤科学兼具专门性和综合性,是从事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土地和环境管理等不可缺少的专门知识,在解决耕地资源保持和培育、土壤污染防止与治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湖泊河流水体面源污染防止和治理等当前热点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土壤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本色学科,是我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之一,也是研究所享誉国际,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是我国土壤学的发源地,引领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方向,由我所培养的土壤学硕士和博士不仅活跃在世界各地,而且在我国的土壤科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研究和教育中,在各级农业和土地管理部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土壤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壤资源与利用管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保护等。主要研究土壤的发生、分类、分布及其不同土壤类型的利用与管理;土壤的结构、形态、耕作特性、土壤的可蚀性、水分渗透和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土壤的物质和元素组成、形态转化、有毒有害成分的转化和迁移、有毒有害物质清除原理和方法;土壤生物群落、类型、组成、土壤酶、土壤生物及其酶在物质转化中的作用、土壤有机物质组成;土壤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土壤养分调控原理和方法等。
090302植物营养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土壤-植物-肥料-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1.土壤-作物营养与施肥;2.植物营养生理生化与分子遗传;3.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4.新型肥料研究与应用;5.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养分和肥料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以及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交换和循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转化、交换及其生物调控;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植物适应土壤不良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基础;养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肥料向水体和大气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新型控释肥料的研制研究;特种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施肥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施肥理论和技术,同时推动植物营养学科的深入发展。
090320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专业是以土壤学为基础,利用遥感和信息技术,从事土壤(土地)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表达和管理。该专业是在“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下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二个专业不能涵盖上述学科内容的状况下自主设立的,是对土壤学科的继承和发展。
学科实力:现有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6人。该专业配备有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2台,A0幅面扫描仪1台,A3幅面扫描仪和差分GPS等多台;装有国外引进的ArcGIS软件、遥感图象处理软件,及各种专业软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基础性工作专项和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和欧盟重大合作项目等10余项,总经费近2000万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二、三等科技奖等5项。建成了中国1:1400万~1:5万多尺度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土壤属性数据库,作为国内外网络平台数据,在国际国内已广泛使用。国际著名杂志SSSA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首次以封面文章刊出中国土壤学家本研究领域有关的成果,表明了对国际土壤学的贡献。国际土壤联合会2006年邀请全世界55位专家起草国际土壤学发展战略报告,其中受邀的3位中国专家之一就来自本研究领域。在SSSAJ、Geoderma、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100篇,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
培养目标: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全国尺度或区域尺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特点,掌握资源环境信息采集、处理、开发、应用及研究资源环境的演变过程与机理等技能,具备运用遥感和信息技术结合土壤(土地)资源特征数据,解决土壤(土地)资源利用过程出现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通过对选题内容、国内外研究趋势、存在问题和研究工作设计的研讨,提高学生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学术争辩小组”的独特培育方式,组织研究生对论文初稿进行“批判”和“争论”,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如何准备报告、如何做主题鲜明有感染力的ppt文稿等技能。对学生发表SCI论文,导师除了精心指导外,还特聘国外教授专门修改,这不但使学生英文写作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还拥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第一作者SCI论文,既保证了研究生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为其就业增添了机遇。根据毕业生们的反馈信息,所有这些使他们毕生受益,成为他们去开创未来事业的重要本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土地)资源与遥感信息、土壤数字化制图、资源环境数字化管理、土壤质量遥感动态监测、精准农业、流域生态过程与模拟、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和土壤(土地)资源的时空演变与评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土壤信息系统;2.资源遥感;3.资源评价与利用。
就业方向: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需求量大,学生就业面广。该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继续到国外深造,其它大部分进入高等学校、部属研究规划院、各级环境、农资、农业(土地)管理等部门,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应用、国土资源开发及保护、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成为骨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90321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农田、矿区、城镇搬迁场地等土壤环境(包括地下水)污染问题,以及现代土壤环境科学与修复技术的发展需要,运用地球科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土壤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土壤环境中毒害污染物的界面过程、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生态毒理和健康风险,以及监测、控制和修复技术,阐明土壤环境污染过程和微观机制,揭示区域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建立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方法、预测模型、质量基准以及修复决策支持系统,为农田、矿区、城镇搬迁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控制和修复提供技术、设备和示范,促进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本专业有5个主要研究方向:(1)环境污染界面过程与基准;(2)环境污染生态毒理;(3)环境污染监测与风险评估;(4)污染环境物化修复;(5)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和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收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门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力、水文、气象、生态环境、全球变化等学科的交叉边缘学科。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土壤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人才。通过学习,能了解该专业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具备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实施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壤侵蚀的发生机理、时空分布、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可蚀性的物理描述与表征。坡面、小流域、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尺度上的水土流失预测。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建设良性生态环境的战略方案与技术途径。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及其对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影响的评价,水土保持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等。
专业特色及优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退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特别是在南方红壤区,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部分水土保持国家标准与规范是基于南京土壤所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土壤学的角度研究水土流失规律、成因和过程,南京土壤研究所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该专业还与国际著名的科研单位有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和德国有关大学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研究生们有机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申请、设计、执行和总结全过程。在研究生综合技能提高方面,通过学习,研究生具备了思考总结能力和科技文章写作水平,能够胜任今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
课程设置与工作去向:课程设置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学科要求和个人兴趣跨校选课,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的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监测、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工作。目前,我所培养的学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均能很好地承担各项任务,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085229环境工程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当今我国土壤及场地污染、农业水及地下水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运用过程工程学原理和模拟技术手段,开展重金属、营养盐、农药、肽酸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工程,冶炼、化工、石化、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污水、污泥、生物质废弃物的清洁工程与资源化利用,土壤环境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风险管理和低碳农业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工程示范,促进环境科学和环境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本专业有5个主要研究方向:(1)土壤污染模拟与控制工程;(2)工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3)面源污染与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4)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清洁生产;(5)土壤环境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和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学生了 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前沿,掌握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土壤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085238生物工程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结合物理、化学、农艺、工程等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十多年来的新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我国农村水体环境的生物生态修复原理和治理技术、中低产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大型建设工程的生物护坡和生态重建技术,这对于我国大型湖泊和河流沿岸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体环境的整体改善、生态脆弱区的生产力提升和大型建设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工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程、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生物调节与恢复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近年来,由我所牵头组织了全国有关优势单位承担了与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有关的国家水专项项目“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闸控入湖河流直湖港及小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典型小流域污染物削减集成技术与示范”、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经费项目“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等。
本所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特色是以退化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以生态建设工程为主要研究内容,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1)微生物生态工程;(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3)生态拦截技术与工程;(4)农田生态系统构建技术与工程。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1年土壤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专业招生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1年土壤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研究生招生简章
090301土壤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土壤学是农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土壤科学兼具专门性和综合性,是从事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土地和环境管理等不可缺少的专门知识,在解决耕地资源保持和培育、土壤污染防止与治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湖泊河流水体面源污染防止和治理等当前热点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土壤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本色学科,是我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之一,也是研究所享誉国际,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是我国土壤学的发源地,引领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方向,由我所培养的土壤学硕士和博士不仅活跃在世界各地,而且在我国的土壤科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研究和教育中,在各级农业和土地管理部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土壤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壤资源与利用管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保护等。主要研究土壤的发生、分类、分布及其不同土壤类型的利用与管理;土壤的结构、形态、耕作特性、土壤的可蚀性、水分渗透和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土壤的物质和元素组成、形态转化、有毒有害成分的转化和迁移、有毒有害物质清除原理和方法;土壤生物群落、类型、组成、土壤酶、土壤生物及其酶在物质转化中的作用、土壤有机物质组成;土壤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土壤养分调控原理和方法等。
090320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专业是以土壤学为基础,利用遥感和信息技术,从事土壤(土地)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表达和管理。该专业是在“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下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二个专业不能涵盖上述学科内容的状况下自主设立的,是对土壤学科的继承和发展。
学科实力:现有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6人。该专业配备有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2台,A0幅面扫描仪1台,A3幅面扫描仪和差分GPS等多台;装有国外引进的ArcGIS软件、遥感图象处理软件,及各种专业软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基础性工作专项和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和欧盟重大合作项目等10余项,总经费近2000万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二、三等科技奖等5项。建成了中国1:1400万~1:5万多尺度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土壤属性数据库,作为国内外网络平台数据,在国际国内已广泛使用。国际著名杂志SSSA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首次以封面文章刊出中国土壤学家本研究领域有关的成果,表明了对国际土壤学的贡献。国际土壤联合会2006年邀请全世界55位专家起草国际土壤学发展战略报告,其中受邀的3位中国专家之一就来自本研究领域。在SSSAJ、Geoderma、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100篇,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
培养目标: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全国尺度或区域尺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特点,掌握资源环境信息采集、处理、开发、应用及研究资源环境的演变过程与机理等技能,具备运用遥感和信息技术结合土壤(土地)资源特征数据,解决土壤(土地)资源利用过程出现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通过对选题内容、国内外研究趋势、存在问题和研究工作设计的研讨,提高学生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学术争辩小组”的独特培育方式,组织研究生对论文初稿进行“批判”和“争论”,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如何准备报告、如何做主题鲜明有感染力的ppt文稿等技能。对学生发表SCI论文,导师除了精心指导外,还特聘国外教授专门修改,这不但使学生英
文写作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还拥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第一作者SCI论文,既保证了研究生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为其就业增添了机遇。根据毕业生们的反馈信息,所有这些使他们毕生受益,成为他们去开创未来事业的重要本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土地)资源与遥感信息、土壤数字化制图、资源环境数字化管理、土壤质量遥感动态监测、精准农业、流域生态过程与模拟、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和土壤(土地)资源的时空演变与评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土壤信息系统;2.资源遥感;3.资源评价与利用。
就业方向: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需求量大,学生就业面广。
该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继续到国外深造,其它大部分进入高等学校、部属研究规划院、各级环境、农资、农业(土地)管理等部门,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应用、国土资源开发及保护、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成为骨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科研待遇
1、博士生每人每月标准:2800元/月
2、硕士生每人每月标准:1500元/月
导师简介
史学正,男,1959年1月出生与浙江嵊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所长助理、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主任;国际土壤联合会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河南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土壤学报》、《土壤》、《水土保持通报》和《水土保持科学》等杂志编委。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5年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联邦德国李比希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特批晋升为研究员,2005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1999年以来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专题等多项课题。已发表论文近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1本,参与中英文专著和编著5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个,其中一个已授权。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作为 “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 骨干人员分别获200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土壤质量演变与持续利用”获2005年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973项目先进个人,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赵永存获2005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王丹丹获2010年江苏省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
主要从事土壤资源与遥感信息以及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首先初步揭示了我国主要耕地土壤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其次完成了全国1:1400万到1:100万等一系列的土壤数据库建设,成为全国性土壤类型齐全、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量大、集成系统以及国际化程度好的中国土壤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100多个从事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研究项目,其中可与国际上进行参比的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是中国目前最为完整土壤数据库,为全国或区域性的农业生产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第三,应用遥感数据初步揭示了苏南典型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规律,从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对土壤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观点,提出城乡交错区是人为作用最强的地区,揭示了这一地区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第四,针对我国土壤发生分类与国际上主流分类完全不一样,在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出现重重困难的现实,通过土壤剖面参比解译数据与土壤图的融合集成,建立起不同可信度等级的各种土壤分类系统间的参比基准,这为国际土壤学界解决土壤参比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2006年第1期在国际土壤学界著名的SSSA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杂志刊
出了他们有关土壤参比研究封面论文,这是中国土壤科学家的成果首次在该杂志的封面上刊出。第五,通过东北黑土、华北潮土、太湖流域水稻土和南方红壤案例地区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地区土壤肥力质量及其指标的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健康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此阐明了中国土壤质量状况及肥力质量演变格局。第六,建立了我国亚热带不同类型土壤的可蚀性K值,这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之一,也是侵蚀退化土壤防治和评价的基础。第七,提出充分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治本之策的观点。第八,在土壤资源研究中率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应该删除硅铝土纲。调整更名铁硅铝土纲, 建立淋溶土和雏形土纲, 缩小铁铝土纲范围的观点。目前在研课题:土壤碳氮的尺度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的组成部分)、水土保持措施作用机理和适宜性评价(水土保持973项目的课题)和华南土壤可蚀性及其预测研究等项目。
联系方式:
电话:(+86-025)86881273
传真:(+86-025)86881000
E-mail:xzshi@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邮编:210008
报名方式及报名手续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网址:http://admission.gucas.ac.cn; 报名时间: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公布时间为准。
2.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登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填写报名信息,并向我所提交下列材料:
(1)网上报名时填写好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密封寄回);
(3)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或重新加盖单位档案主管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应提交本人研究生证复印件,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4)报名费100元(汇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收);
(5)与《报考登记表》所贴照片相同的正面一寸照片一张;
(6)准考证领取及联系的方式、地址;
(7)非应届毕业生考生必须提交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8)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提交其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两篇以上,或已获得的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证书(排名前五名)复印件;已选修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成绩单(加盖授课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3.考试时间:
2011年3月。
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及有效证件到我所研究生部报到,参加体检和考试。食宿、旅费及体检费用自理。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土壤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专业研究生!
第三篇:土壤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10级草业科学
班级:一班
学号:20105890 姓名:秦鲁瑶
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学习了土壤学这门课,我们对土壤有了大概的认识。这次实习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具体的说,主要是为了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再之,就是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概述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1、土壤剖面的选择
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
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 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土壤剖面的挖掘
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1.5米,宽1.5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二)农业土壤
(ⅰ)实习地点自然、社会条件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试验田,剖面周围是金银花,以及一些腐殖质。
(ⅱ)土壤情况概述
地势:海拔140米以上 母质:坡积物 排水情况良好 地下水位低 剖面特征:沙岩为母质的黄棕壤,沙粒含量尤其高,生产性不良
(ⅲ)、农业土壤调查结果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高产或低产来说明一块地的肥力,这是很不全面的。必需有一些主要的鉴定指标。在土壤学中,常用的土壤肥力鉴定指标有以下几项:
1、土壤酸碱度:用“ph”符号表示,适宜大多数作物的酸碱度(ph)值为6.5 -7.5。
2、土壤有机质:以百分数(%)表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能力大。大田:
有机质含量高于5%为高肥力,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的为中上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为低等肥力。
3、土壤全氮:代表土壤供氮能力,以百分数(%)表示。产量水平低的,全氮
量小于0.01%;中等水平产量的,全氮量为0.04-0.1%;产量高水平的,含氮量一般高于0.1%。
4、土壤有效磷:代表土壤供磷能力,以mg/kg为单位来表示,土壤有效磷含量
低于5mg/kg的,为严重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5mg/kg的,属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5—30mg/kg的,属中等水平。
5、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是指土粒间的距离,表示土壤的渗水透气能力,用土
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一般旱地和水田孔隙都能达到55%--60%。,一般通气好的水田,能达到12%--14%,通气好的旱田为15%--22%。孔隙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保水和通气性能,使根系生长发不良。
6、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大小土粒的搭配情况,以一定体积的土壤中,不同直径土壤颗粒的重量,所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表示。粘土的直径小于0.001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30%;壤土的直径为0.01—0.05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40%;砂土的直径为0.05—1.0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50%。
土壤酸碱度:ph值约为5.5-7 土壤有机质:中上等 土壤孔隙度:通气状况良好 土壤质地:轻壤土
(三)棕壤简介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3.03,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四)、褐土简介
1、褐土的形成过程(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五)岩溶地貌形成原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九千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等十几个溶洞。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石筝、石柱林立,多呈宝塔状,少数似嫦娥、宫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九天洞”洞内由九个洞厅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0米,高8米。洞内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景观奇特,晶莹剔透。另外还有“珊瑚洞”、“灵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四、实习收获及感受
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篇二: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
土壤试验分析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授课教师: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 1.意义
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2.土壤样品的制备 2.1.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
使之全部通过2 mm(10目)筛。2.2.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60 目)筛。2.3.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3.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风干土样5g,准确称至0.001g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 ±2℃下烘8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 2—3h,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计算方法:吸湿水(%)= 风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
×100 烘干土质量
表1 土壤吸湿水测定 a12-1 a12-2 b3-1 b3-2 风干土质量/g 5.03 5.01 4.99 5.00 铝盒质量/g 铝盒+土(烘前)/g 铝盒+土(烘后)/g 36.14 23.44 28.10 21.91 烘干土质量/g 4.70 4.64 4.62 4.66 失去水分/g 0.33 0.37 0.37 0.34 吸湿水/% 31.44 18.80 23.48 17.25 36.47 23.81 28.47 22.25 7.02 7.97 8.01 7.30 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
对于土样a12:吸湿水=(7.02+7.97)/2*100%=7.50% 对于土样b3:吸湿水=(8.01+7.30)/2*100%=7.66% 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 k2=m/m1,m—烘干土质量(g),m1—风干土质量(g)对于土样a12:k2=(4.70+4.64)/(5.03+5.01)=0.9303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4.注意事项 4.1.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4.2.称土样所用天平精度不够,应用0.001g精度的天平。4.3.测重复时,要求土样质量严格一致。4.4.枯枝落叶层及有机物质含量>8%的样品不宜在105℃以上烘烤过久。4.5.铝盒不能贴纸质标签,容易烘焦脱落。4.6.测定吸湿水,烘干后铝盒从烘箱内拿出前要盖好盖,称量时动作要迅速。
实验二 土壤ph值的测 1.意义
土壤溶液的ph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也是影响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土壤溶液的ph对植物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ph对农林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改良土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土壤ph一般分水浸和盐浸两类。水浸出液的ph值是不稳定的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变化很大,而盐浸出液的ph值较稳定,一般情况盐浸液ph值低于水浸液ph值。2.测定方法及原理
电位法:用电位测定法测定土壤 ph值,水或盐溶液(酸性土壤用 lmol/l氯化钾;中性和碱性土壤采用0.01mol/l氯化钙)与土之比为 2.5:1,盐土用5:1,枯枝落叶层,泥炭用 10:1。加水或盐溶液后经充分搅匀,平衡30min,然后,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和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当两种电极插入待测土壤溶液或土壤滤液中时,构成一电池反应,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因而该两电位差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为ph。因此,可用 ph计测定,直接读得ph值。也可用毫伏计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值。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 3.实验步骤 3.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于50m1高型烧杯中,加入 25ml无二氧化碳的水或 1.0mol/l氯化钾溶液(酸性土壤测定用)或 0.01mol/l氯化钙溶液(中性、石灰性或碱性土测定用)。枯枝落叶层或泥炭层样品称5g,加水或盐溶液50ml。用玻璃棒剧烈搅动1—2min,静止30min,此时应避免空气中氨或挥发性酸的影响。3.2.仪器校正 a.接通电源,预热30min。b.装上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的ph值复合电极。c.校正 a.把选择开关旋钮到ph值档; b.调节温度补偿按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c.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钮到底;
d.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 e.调节定位调节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f.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到ph=4.0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重复d~f直至不再调节定位和斜率两按钮为止。h.仪器完成标定。3.3.测定 a.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b.把电极侵入被测溶液中,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3.4.实验结果
表1 土壤ph值测定
a12-1 a12-2 a12-3 b3-1 b3-2 风干土质量/g 10.02 9.99 9.98 10.02 10.03 ph值(水浸液)6.33 6.38 5.84 ph值(盐浸液)5.55 4.95 水土比例 2.5:1 2.5:1 2.5:1 2.5:1 2.5:1 值为5.84,盐浸ph值为4.95 4.注意事项 4.1.重复土样的质量必须严格一致。4.2.重复次数不得少于3次。4.3.一般情况下,盐浸溶液所测ph值较水浸液的小的原因:“水浸法”是用蒸馏水浸提土
壤测定ph值,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盐浸法”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ph值,大体反映土壤的潜在酸度。盐浸提液常用1mol/lkcl溶液或0.5mol/lcacl溶液,在浸提土壤时期中的k+或ca2+即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因而盐浸ph值较水浸ph值低。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测定土壤有机质是研究土壤,判断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2.基本原理
利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将有机质氧化,并用硫酸亚铁将多余的重铬酸钾还原,由消耗的重铬酸钾求得碳的数量,再乘以常数即得有机质含量。3.方法与步骤 3.1.称样 称取约0.0100g通过0.25mm的风干土样放入消煮管中。用50ml滴定管加入 5ml0.8000mol/l的1/6k2cr2o7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人5ml浓硫酸,旋转摇匀,在消煮管上加一小漏斗。3.2.消煮
将盛土样的消煮放人铁丝笼架中,放入已预热至185-190oc的油浴锅中(豆油)加热。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180oc,沸腾开始,准确加热5min,取出冷却,如溶液呈绿色,表示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再取较少的样品(或适当增加重铬酸钾的量)重做。3.3.滴定
冷却后的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用洗瓶将消煮管中的溶液洗人250ml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体积在60-80ml左右,加邻啡啰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 feso4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橙黄—→蓝绿—→棕红色,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
每批分析样,应做2—3个空白;空白标定用0.1-0.5g石英砂代替土样,其它步骤与测定土样时完全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0)。4.计算方法
有机碳(g/kg)= 0.8000?5.0 ?(v0?v)?0.003?1.1 v0 ?1000 m1?k2 有机质(g/kg)=有机碳(g/kg)×1.724 式中:0.8000——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5.0——1/6 k2cr2o7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标定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v——滴定土样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 0.00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 mol); 1.1——氧化校正系数; 1.724——将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m1——风干土样质量(g); k2——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系数。
土壤碳氮比的计算:
碳氮比? 有机碳(g/kg)全氮(g/kg)5.实验结果
表1 各土样质量及feso4溶液用量 a12 b3-1 b3-2 空白-1 空白-2 风干土质量/g 0.0081 0.0083 0.0085 0 0 滴定始值/ml 0.01 18.50 3.46 0.04 17.58 滴定末值/ml 18.50 36.80 21.50 19.61 36.81 feso4溶液用量/ml 18.49 18.30 18.04 19.57 19.23 注:v0取两个空白的平均值19.40 表2 各土样的有机质及碳氮比 a12 b3-1 b3-2 m1/g 0.0081 0.0083 0.0085 k2 0.9303 0.9289 0.9289 v/ml 18.49 18.30 18.04 v0/ml 19.40 19.40 19.40 有机碳g/kg 82.17 97.07 117.20 有机质g/kg 141.66 167.36 202.04 全g/kg 4.768 6.780 6.780 17.23 14.32 17.29 氮
碳氮比
对于土样a12:有机碳=82.17g/kg,有机质=141.66g/kg,碳氮比=17.23 对于土样b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有机碳=107.13g/kg,有机质=184.70g/kg,碳氮比=15.80 6.偏差计算
土样b3做了2个重复,下面计算这2个重复之间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绝对偏差=|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7.注意事项 7.1.本方法只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50g/kg的样品,超过150g/kg的样品可采用篇三:土壤学实验报告要求
土壤学实验报告有关要求
一、要求统一用“广西大学实验报告用笺”,不能用其它的稿纸书
写;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有以下几点:
1、实验名称和内容: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材料。
5、实验仪器、用具和药品:列出在做实验过程中所要使用的主
要仪器、用具和药品。
6、实验方法与步骤;应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操作步骤流程。
7、实验结果。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将数据表示出来。根据
实验要求及计算公式计算出分析结果并进行有关数据和误差处理,尽可能地使记录表格化。
8、讨论: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的误差、实验结果等进行讨论
和分析,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结合本课程中的有关理论来进行,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在实验报告纸上要把姓名、学号(在姓名之后)、学院、专业、班级、年、月、日、和指导老师填上。
土壤学实验报告批改评分标准
1、目的意义:10分
2、原理:10分 1、2两项用自己的语言写,视情况可给6-10分,全盘照抄指导书给5分以下(含5分),不写则为0分
3、实验主要仪器、试剂:5分
写出主要的即可给满分
4、操作步骤:25分
按实际操作写且明白的即可给满分,其他情况酌情扣分
5、原始数据记录:15分
原始数据应该列表记录,列表规范的给满分,列表但不够规范的给10分,不列表但罗列清楚的亦可给10分,罗列不清楚的酌情扣分(在10分以内)
6、计算:15分
计算应该列出公式并加以注明。不列公式扣5分,列出公式但不注明公式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的扣3分;结果计算错误的扣5分
7、实验结果:5分
实验结果合理的给满分,实验结果明显谬误的0分
8、实验结果评价:15分
对实验结果评价恰当的给15分,较恰当的给10分,有写评价但分析不合理的5分,不写结果评价0分篇四:土壤学实验报告
土 壤 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09林学一班
小组成员: 孙小峰 洪文君 冯乙晴 朱栗
学 院: 林学院
实验一 主要造岩矿物的识别 1 将矿物的主要鉴别特征记录于表1-1中
表1-1 矿物的物理性质及造岩矿物鉴定报告表
矿物名称 晶体石英 正长石
颜色 白色 肉红色 无色或透明 暗绿 绿色 黑绿 浅黄或浅灰色 绿黑色 白色或乳白色 灰白色 赤红 浅绿
条痕 白色 白色
光泽
透明度
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不完全解理 无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完全解理 不完全解理 无解理 完全解理
断口 贝壳状 参差状
硬度 7 6-6.5 其他 比重2.5-2.8 比重2.4-2.6 比重2.8-3.1 比重2.8-3 比重3.3-3.5 比重2.5-2.8 比重2.7-2.8 比重2.6 比重2.6-2.8 比重3.2 比重5-5.3 比重2.6-2.8 玻璃光泽 透明 玻璃光泽 透明 珍珠或玻璃光泽
白云母
角闪石 橄榄石 蛇纹石 滑石 辉石 方解石 磷灰石 赤铁矿 萤石
透明
白色 至半
透明 半透
淡绿色 玻璃光泽
明 半透
白色 玻璃光泽
明 微透
白色 脂肪光泽
明 白色
油脂光泽 透明 2-3 参差状 贝壳状 贝壳状 参差状 参差状 5 6.5-7 2.5-4 1 1 3 5 5-6 4 浅色或半透
玻璃光泽
浅绿色 明 白色 白色 殷红 白色 玻璃光泽 透明 玻璃光泽 透明 金属或半不透
金属光泽 明 玻璃光泽 透明 2 断口与解理有何区别?
答:断口是指矿物在外力打击下,不依一定方向发生断裂,而是沿任意方向裂开,且破裂
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不论结晶质或非结晶质矿物都可发生。
解理是指晶体在受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晶格中一定方向的面发生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沿解理裂成的平面称解理面。结晶质的矿物才具有解理,非结晶质不具有解理。3 辉石与角闪石有何区别?
答:(1)角闪石晶体横切面呈六边形,而辉石横切面近正方形
(2)角闪石具两组解理完全,124°夹角,而辉石两组解理中等,夹角87°。因此角闪石的两组解理呈斜交,辉石的两组解理近正交
(3)角闪石一般出现在中性、基性和超基性的岩浆岩中;而辉石主要分布在基性、超基性的岩浆岩中。
实验组成员:孙小峰 洪文君 冯乙晴 朱栗 时间:2011年3月3日 实验二 主要岩浆岩的识别 1 观察并描述9种岩浆岩标本填写在报告表2-1中。
表2-1 岩浆岩鉴定报告表
岩石名称
颜 色
主要矿物成分
结 构
构 造
其他特征 2岩浆岩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3 矿物和岩石有哪些区别?
实验组成员: 时间:
实验三 主要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鉴别 1 观察并描述11种岩石标本,并填写在表3-
1、表3-2中。
表3-1 沉积岩鉴定报告表
岩石名称 角砾岩 砂岩 页岩 油页岩 石灰岩
表3-2 变质岩鉴定报告表
岩石名称 板岩 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灰岩
颜 色 灰色 白色 红灰色 青灰色 灰白色
主要成分 碎屑和胶结物 碎屑和石英 粘土和碎屑 粘土 方解石 结 构 砾状 砂粒状 板块状 板块状 块状
构 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盐酸反应 有 无 无 有 有 胶结构 钙质、铁质、硅
质
硅质 硅质 钙质 钙质
砾石形状大小 棱角形 粉状 鳞片状 鳞片状 细粒状
颜
主要矿物成分 色 青灰色 红色 红色 灰白色 灰白色 灰色
云母和石英 结 构 构 造 片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块状构造 由何种岩石变来 页岩 凝灰岩 千枚岩 岩浆岩 石灰岩 石英砂岩
盐酸反应 无 无 无 无 有 无
其他 敲击有清脆声音 有光泽 有光泽 矿物条带状排列 有花纹 硬度大
变晶结构 变晶结
云母和石英
构 变晶结
云母和绿泥石
构
长石、石英和变晶结
云母 构 方解石或白云变晶结
石 构
变晶结
石英
构
实验组成员:孙小峰 洪文君 冯乙晴 朱栗
时间: 3、17篇五:土壤实验
土壤的成分的探究实验
你用到的材料: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石棉网、土壤 你的实验过程: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
你观察到的现象:(1)实验1会有气泡冒出
(2)实验2的土壤会分层沉降,下层粗粒的是沙,上层很细的是黏土。
(3)实验3会发现玻璃片上有一些“脏”(白色)的痕迹。
(4)实验4开始会冒热气,继续燃烧会闻到烧焦的气味。
实验结论: 实验1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实验2说明土壤中有沙和黏土,实验3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实验4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透水性实验
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
多的砂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砂质土渗水最快,透水性最好,黏质土渗水最慢,透水性最差,壤土适中。土壤的成分的探究实验
你用到的材料: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石棉网、土壤 你的实验过程: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
你观察到的现象:(1)实验1会有气泡冒出
(2)实验2的土壤会分层沉降,下层粗粒的是沙,上层很细的是黏土。
(3)实验3会发现玻璃片上有一些“脏”(白色)的痕迹。
(4)实验4开始会冒热气,继续燃烧会闻到烧焦的气味 实验结论:实验1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实验2说明土壤中有沙和黏土,实验3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实验4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和腐殖质。
土壤透水性实验
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砂质土渗水最快,透水性最好,黏质土渗水最慢,透水性最差,壤土适中。
第四篇:研究所工作总结
研究所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所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研究所工作总结1索普低碳应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低碳所)成立于20x'x年7月30日,在集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20x'x年就充分展现了他的活力:参与醋酸三期建设,从事微藻研发,推动甲醇厂与醋酸厂尾气回收,明年低碳所将继续关注低碳能力建设,配合CO2、CO回收项目,现将本工作和明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本工作总结
1、参与60万吨/年醋酸三期装置建设,解决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配合设计院进行醋酸三期脱醛装置工艺方案设计。
3、配合设计院进行80万吨/年硫酸外管廊、减温减压站、蒸汽冷凝水冷却利用等的方案设计。
4、派人配合微藻研发工作,促进微藻项目申报工作。
5、进行醋酸装置尾气综合利用技术方案的调研,主要比较了利用尾气副产蒸汽和变压吸附回收CO两个方案,虽然前者的经济性要好,但从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考虑选择了变压吸附回收CO,然后考察、比较四川天一和北大先锋两家的业绩以及技术经济性,选择了北大先锋作为变压吸附回收CO的技术供应方。目前(12月份)由于投资主体发生变化,正在对四川亚联深冷回收CO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估。
6、x'x月初访问北京环境交易所,了解国际碳市场动态、国内低碳形势。x'x月30日环交所应邀就企业低碳能力建设为我公司做专题报告。通过报告会公司领导、员工认识到中国企业走低碳道路的必然性,更加树立了低碳意识。
7、九月份促成二氧化碳回收项目,该项目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具有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从考察、招标到项目技术准备始终认真全力地配合,目前该项目正按照进度计划推进。
二、明年工作计划
1、为醋酸尾气回收CO项目做好配套工程。
2、醋酸工艺技术方案优化:目前国内羰基法合成醋酸工艺优化主要是降低能耗,其途径有以下几点:
●醋酸吸收改甲醇吸收,省去再生塔,也就节省料再生蒸汽。
●利用高温的合成釜釜液副产低品位蒸汽,如果低品位蒸汽厂内消化不了,也可以通过高压过热蒸汽引射变为中压蒸汽。
●利用高温的合成釜釜液直接作为再沸器的热源。
3、扩建微藻研发基地,室内再建若干套微藻养殖装置,室外实现较大规模培育。
4、继续从事CO回收工作;力争实现熄灭公司所有火炬的计划,能量充分回收利用;续继配合二氧化碳项目的工程实施,确保明年八月中旬之前出产品。
5、加强企业低碳能力建设,试点全公司碳盘查,为企业强制碳减排做好准备。
6、配合甲醇厂实施驰放气中甲醇捕集回收的技改工作,效益非常良好。
7、加强部门能力与规模建设,充实技术人员,对外开展部分咨询服务,争取实现部门创收。
8、继续与科研院所、工程公司展开技术合作,为蒸汽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立足甲醇醋酸两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型催化剂的开发等做好交流、研发和贮备工作。
9、关注国内外碳金融交易进展,继续加强“碳池”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
研究所工作总结2xxx年,在主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部门同志的大力支持下,高教所以提高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学校“管理年”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恪守公正、自觉、指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
1.完成xxx年各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与评审工作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高教所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同时向学校申请研究经费并最终获得批准。在这一有利政策的支撑下,学校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xxx年共计申报了159项教研项目,经校内外专家组的严格评审,学校共批准了77项课题作为校级课题。在评审过程中,高教所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及时反馈给各院部有关同志,较以往立项过程增加了按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的环节,经过这一反馈过程,使得立项课题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填写立项申请书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经过二次遴选,在确立的校级项目中遴选了8项课题上报省教育厅并全部获批为xxx年xxx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同时,高教所还积极组织各院部开展国家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由外国语学院南敬实院长主持申报的《建筑类院校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的研究》获得第五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5000元,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有经费资助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子项立项,开创了教研工作新局面。
2.组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
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高教所不断扩展职能,并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和指导。通过充分发挥校内专家组及校外专家作用,对结项课题严格把关,保证了结项课题的质量。经过与项目负责人的反复沟通,今年共组织完成了6项校级课题、4项xxx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项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的结题工作。在严格管理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直接作用于教育改革和实践,使课题研究真正深入实际、解决现实问题。逐步摈弃了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职称而研究的做法,使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实践性。
3.围绕我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积极申请国家教改立项工作。
高教所按照《教育部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教改函[xxx]1号)文件精神及其附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重要部署,结合我校现实工作基础,协同教务处等部门,选取“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及“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探索共建新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2个项目完成教改立项申报书撰写工作。尽管最终没有获准立项,仍然对学校今后教育研究与改革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4.完成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信息收集与交流工作。
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获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信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信息交流,为全校教育思想观念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做好信息保障,编辑高等教育参考10期,为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5.继续做好《xxx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的组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继续通过政策引导与广泛宣传加大学报投稿数量,提升稿件质量。同时,为支持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特意为土木工程学院设一期专刊,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改革的最新成果及时刊出,进行交流学习。
6.认真做好部门的搬迁工作。
在接到学校整体搬家指令后,立即对部门资产进行了统一整理,并于7月16日夜间11点顺利完成了搬迁。搬迁过程中克服了人手少,全是女性、没有交通工具、深夜等种种困难,坚持不给学校造成任何财产损失、不给学校添任何麻烦的工作原则,在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高效地完成了搬迁工作。整个搬迁工作过程中没有损坏、丢弃一件物品,没有丢失一件文件档案,真正实现了完整、原封不动的搬迁。
7.认真完成学校其他各项工作。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高教所按要求认真贯彻学校 xxx 年党政工作部署,认真完成学校各部门布置的其他任务。协助档案馆做好年鉴撰写与整理工作;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与专业建设、教学工作会议筹备、教师讲课大赛评奖等工作;协助组织部完成了处、科级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工作;做好支部建设工作;协助规划处做好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论文讨论与起草工作及“十一五”规划实施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协助保卫处认真踏实做好部门安全防火工作。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建立消防安全制度12项,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1次,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坚决杜绝违章用电现象。
不足之处是工作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工作方法、手段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20xx工作设想、任务目标、保障措施
20xx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高教所将继续紧密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扎实开展工作。
1.工作设想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积极尝试研究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加快学校自身改革和建设,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切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做好20xx年学校教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评审与推荐工作。通过总结、整合、凝练、提升带动学校教学成果奖跃升一个新水平。
三是举办一次教学方法有奖征文活动,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方法进行推广和交流。
四是加大课题立项预申报力度,争取有所突破。明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各级各类课题的立项大年,因此高教所将尽全力争取在立项上取得新的成绩。
2.任务目标
进一步发挥教育教学研究在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学科发展以及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依据,并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决策服务。20xx年,争取省级、厅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5项以上,努力再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项;培育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0项;培育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以上。依托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项目,举办1次全校教学方法有奖征文活动,大力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锻炼队伍,提升素质。在有条件的学院积极尝试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着力提高“三实”人才培养质量。
3.保障措施
一是在学校采取课题公开招标的方式积极尝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并从经费上予以支持和保证。试点内容重点应从人才培养观念转变(树立全面发展观、人人成才观、多样化人才观、树立终身学习观、系统培养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教育和注册师执业资格教育有效衔接、教育教育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争取收到良好成效。
二是继续加强学校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支持力度。从政策导向、研究条件、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
三是对课题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进行教育科研理论、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研管理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培训。针对实际,采取各种措施普及和推广教育科研知识、基本理论,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使广大教师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内涵质量。
四是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大力表彰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从而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五是大力推广教学成果。对我校取得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均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长期教学改革实践的结果,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评奖不是目的,要充分重视对教学成果的学习、宣传和推广工作,使之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旗帜,更好地发挥其示范作用,同时要积极学习与实践国内同类院校的教学成果,以鼓励更多的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践中去。
六是探索多元的教育教学研究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管理。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要求,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管理,通过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环节、创造有利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引导到教育教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中来。
研究所工作总结320xx年1月25日印发兰山中医药研究所兰中研发(20xx)第01号兰州兰山中医药研究所20xx年工作计划新的一年,我们首先继续对前几年的科研成果实行充实、提高,扩大深化项目、再研究的办法,深化和扩大临床效果的观察,以达到提高疗效,增加收入的目的。重点放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高分子癌症病人使用中药“天力克”治疗有显著效果的基础上,对低分子病人也开展治疗观察。
二、对肝硬化、特别是早期肝硬化病人使用中药“天力克”治疗有非常明显效果的基础上,扩大使用范围,在年龄上考虑向高年龄段推进。
三、中药“天力克”对肾功能衰竭的明显效果已经肯定,继续进行这方面的临床治疗观察,进行分类、分症的研究。
四、肠胃功能的恢复提高,是中药“天力克”的又一功效,应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并将年龄段向高龄病人进行。
五、已经挖掘出的早已失传的中医经络俞穴疗法,对人体脏器功能的调整及其影响,对肿瘤、囊肿及慢性顽疾的治疗效果,应进一步观察研究,总结出其规律。
六、开展中药“天力克”在提高人体整体免疫力方面的观察研究,及时进行总结。
七、组织人员协助新来的专家进行中药治疗冠心病、前列腺两个专题的研究,组成协定处方。
八、药品方面,由于中药材越来越少,价格不断上涨,病人承受能力有限,为使药材不浪费,病人少支出,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一是使用广州一方药材公司的提取药粉,二是把一部分处方煎汤剂改为水丸剂。
九、在医疗服务方面继续开展中西医门诊,提高疗效,以特色和疗效吸引病人,增加就诊人数,为临床研究提供基地。同时要四处求贤,再聘请2—3名老专家,参加我所的科研工作,并招聘2—3名护士及药剂人员,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十、积极与所在社区党组织联系,推荐年轻人积极靠拢和加入党组织,以促进我所的思想政治工作。
十一、根据新一年的我所各项具体情况,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十二、继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搞好财务管理,并根据财力情况增加科研投入。兰州兰山中医药研究所20xx年1月28日主题词:20xx工作计划20xx年1月25日印发兰山中医药研究所
研究所工作总结420xx年茶业版块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工作正式开展,茶的方便茶和袋泡茶产品已实施部分出口,熟悉并完成产品设计和申报、接收订单、组织生产、报关和运输的若干周期。继续实施国家发改委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黑茶产业化项目普洱茶深加工课题的相关科研工作,各项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顺利进展,并每日、每月、每季度、进行汇报工作和成果统计工作。
一、茶物联网项目的申报、季度汇报、总结工作。
20xx年研发的茶产品包括普洱茶咖啡以及艺袋茶体质养生茶和本草功能茶系列的25个品种。并协助完成相关产品创意和电子商务运营工作。养颜排毒茶保健食品的申报工作,完成产品的配方及配方依据、原辅料的来源及使用依据、功效成分及其检验方法、生产工艺简图和详细说明及相关的研究资料,企业标准的初步起草、产品中试,并开始动物试验。但研发进度比合同制订的进度滞后普洱茶精华素软胶囊进行了1批中试,部分以科学茶产品的方式进行市场调试。并开展了市场调研和保健品申报可行性论证工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协助茶业集团基地及采供部完成凤庆CTC试,以及昌宁CTC生产线设备选型、采购工作。20xx年完成茶业板块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发明专利11配合茶业集团的营销工作,如产品知识、产品手册、包装设计、员工培训等。
二、药业、食品板块。
1、完成滇橄榄润喉糖(硬糖)的专利写作与申报,开始实验室开发、研制、OEM代加工、产品公司内调研。
2、完成滇橄榄研究中心网络平台的升级和维护工作。自网站发布以来为滇橄榄科研工作提供了广泛的免费信息服务,爱伲新闻平均点击量在600左右。网站针对“滇橄榄”搜索关键词排名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3、在新项目筛选方面,完成了《云南黑药项目可行性报告》、《基因组项目可行性报告》、《黄芩甙锌项目可行性报告》、《滇橄榄、普洱茶功效国内外研究总结》、《滇橄榄凝胶软糖开发方案》、《爱伲润喉糖配方工艺设计方案》、《蓝莓综合调研报告》等。
4、科研文献保障方面,提供文献资料全文,包括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国家专利、国家标准、电子书籍等,资料来源为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食品伙伴网、超星读秀等,新增文献千篇,形成具有特色的国内外科研信息文献数据库,为集团的科研工作提供长期的免费资源。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
5、开展之爱网站推广,参与之爱故事的创意工作。
6、每周进行一次医药行业动态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完成内部报告。
7、食品版块申请专利一项。
8、在龙发板块,开展了秋泻灵、紫灯胶囊等产品的相关科研、项目申报及专利申请工作。
三、酒业板块
1、开展了保健品的申报工作,完成产品的.配方及配方依据、原辅料的来源及使用依据、功效成分及其检验方法、生产工艺简图和详细说明及相关的研究资料,企业标准的初步起草、产品中试。
2、配合酒业进行保健食品生产GMP认证和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报工作。
3、酒业版块申请专利一项。
4、配合酒业的产品营销策划、产品设计工作。
四、知识产权保护1、20xx新申请产品和技术发明专利14项,其中国际专利。
2、14项新申请专利为:一种植物果实利口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滇橄榄润喉糖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养颜排毒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茶盐牙膏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茶提取物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排毒瘦身花糕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排毒美颜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含茶防晒乳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保持皮肤健美的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种功能性咖啡及其制备方法;《含茶的洗浴用品的制备》;《一种带卡扣的袋泡茶》;Preparation Functional CoffeeSame;Hot-proof Hidden TeaCup-the Utility Model。项新增获授权专利为:一种奶茶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普洱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3、与总裁办、药厂及公司各部门通力协作、团队作战,有效完成了各种知识产权维护工作,有效保障集团公司的产品群的市场推广。
五、贸易领域开展业务拓展工作1、20xx年研究所国际贸易开始了实质性的工作,其中20xx月回款合计13243美元,20xx年12月预计回款9523美元。全年合计22766美元;
2、设计、制作茶国际贸易主题网站,包括中英繁版,该网站采用ASP、vbscript技术编写。
3、与多国客户进行洽谈,并开展产品在多国的国内申报、注册工作,业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处于拓展中的客户分布于俄罗斯、美国、老挝、印度、泰国、韩国、阿联酋等。
4、电子商务学习方面,制订了《集团公司B2C电子商务实施方案》、《茶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子商务循序渐进启动建议》、《B2C电子商务核心团队成员及关键绩效指标分析》、《茶O2O模式新探索》,开展了《之爱》歌曲的网络推广,并通过一萌电子商务人员交流学习电子商务运营。
5、在营销、贸易管理领域,完成《茶直营店ERP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20xx年研究所与总裁办、药厂、物流部、人力资源部及公司其它部门共同申报院士工作站、药业及商贸高新技术企业、茶物联网茶叶精准种植及智慧物流等荣誉或项配合集团公司其它部门如总裁办、党团委、工会、直营店、信息部、茶业各事业部、采供部、文化传播公司、龙发制药、药业营销中心等的相关工作。
六、20xx年工作中的不足及20xx年需要注意或改进之处:
管理和工作惰性逐渐显现,反映在工作效率和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对于有些工作范畴有该作为而没有作为的现象,比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和个别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20xx年应继续强化学习集团的企业文化,提高工作激情和效率。
管理工作有待在企业文化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以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开源节流。研究所与集团各板块、各部门以及外部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交流在20xx年虽有一定加强,但远远没有达到创造性工作的需求,亟待进一步加强。团队攻坚意识显薄弱,总体战斗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来需要坚持不懈地完成每一项攻关,争取把每项工作做扎实、到位。
虽然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员在80%,但激励机制不到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位,影响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将来需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创新效率。
七、20xx年的工作计划:
20xx年是集团公司实现管理提升和业务大发展的一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研究所与集团公司各板块、各部门通力协作、团队作战,取得一定成绩,工作上取得一些突破,形成一些亮点,但未全部完成计划和责任目标,并且尚未为公司创造重大赢利,与集团公司的要求和利润目标不匹配。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创造性工作,并配合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政策和措施,继续加强与集团内外各板块、各部门、各单位的合作、交流,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和营销型组织,积极服务集团公司各事业部,为公司实现更稳健、更快速、更显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集团公司整体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研究所在做好自身的研发项目的同时,为公司各板块、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撑,配合产品营销及新品研发和推广工作。根据研究所的工作内容和性质,赢利应该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科研项目申报、电子商务以及全员营销等方面。20xx年研究所科研及贸易经费预算为121.2万元,其中科研经费预算102万元,贸易业务费用19.2万元。预算明细详见《部门经营费用预算表(研究所)》。
20xx年,研究所的新的一年,根据《目标责任书》,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继续储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力,为实现利润目标打好基础。做好各项科研工作,争取市级、省级、国家级科研奖项,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以科技平台支撑茶市场工作。
继续积极、扎实地推进排毒茶保健食品申报工作,保障计划内相应进展,争取进度提前。加速保健酒科研,并以最快的速度申报保健食品批文。在国际贸易领域,扎实细致地做好各项开创性工作,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化品牌。20xx年国际贸易回款目标300万元,利润60万元。另外,一方面构建国际贸易网络平台,迅速扩大客户群,拓展订单业务;另一方面与各部门协调作战,提高订单执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创造性工作,筛选新项目,为集团公司提供新的生长点,并获得信息,协助制订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继续针对集团公司现有的产品,构建产品理论体系,为市场营销提供理论支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共享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开发新产品。
配合药厂、龙发、总裁办、文化传播公司、营销中心、采供部等公司其它各部门的工作。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培训,狠抓管理,提高研究所工作总结及思路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20xx年,研究所决心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配合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政策和措施,全心全意服务集团公司各事业部门和后勤支撑部门,打造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赢利型团队。在努力实现部门责任目标的同时,研究所将尽全力配合其它部门或板块的工作,实现新的利润目标、迈向新的辉煌!
第五篇:保护土壤倡议书
篇一:保护树木倡议书
保护树木倡议书
全校师生们:
由于人们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覆盖面越来越小,森林失去了调节的能力。因此这些年不是旱就是涝,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部分地区发生泥石流,长江、黄河的河道两边出现塌方,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城市出现沙尘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危害。
树木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树木是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00公斤。
树木是细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树木是天然的消音器,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矿企业发展很快的城镇,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资料(material)记载,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过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噪声超过70分贝的环境很多,因此,噪声作为一种公害,已引起人类普遍重视,采取了各种减少噪声的措施,而绿化造林就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实践证明,在城市街道、空旷地以及房屋庭院种上绿树花草,能减轻噪声污染。从林木防止噪声的效果来看,林带越宽越密越好。科学研究认为,在城市里,最少要有宽6米、高10米的林带,消减噪声效果比较明显,而且要求林带不宜离声源太远,一般在6--15米之间为好。为了提高绿化消减噪声的常年效果,应尽量选用四季常绿树种,以乔木为主,灌木、花草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消声林带,效果会更佳。
我们班倡议全校师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要求每人至少要植一棵树,要养一盆花,带动全县的父老乡亲,行动起来,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并且我们时刻要爱护花草树木。
四年级六班 全体同学
2010年2月23日 篇二:保护大自然倡议书
建议书
罪恶的人类: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某某某
某年某月某日
保护环境建议书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广大市民们:
你们好!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由于我们的滥砍滥伐,由于我们随意毁坏自然环境——地球那头美丽的秀发变的稀稀疏疏;地球那饱满的身躯变的骨瘦如柴;地球那容光焕发的面孔变的皱皱巴巴。一条条“皱纹”刻在了“母亲”的脸上!
为了让地球母亲展开那久违的笑容,我们应该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毛病,一些大问题!
一些工厂为了自身的利益,大量的毁坏自然资源,并把污水,脏水顺着管道一齐流向了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碧波荡漾的河水,它们一下子变的混浊不堪,一条条小溪变成了一条条臭水沟!
不知大家是否观察过马路上的那些川流不息的汽车尾部,那尾部喷出的一团团黑色烟雾,好似一条条张牙舞爪的黑龙,毁坏着人们的身心,城市的环境!对此,我还想向大家发出一些忠告:
1、不要浪费纸张,因为纸张来之不意!
2、不要乱丢乱扔,影响市容市貌!
3、出门时不要忘记关灯,以免浪费一度电!
4、洗完手请立即关水龙头,以免浪费一滴水!
5、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既对自身不好,还污染空气!
6、养宠物的市民请不要让狗狗随地大小便,既污染环境,又污染风景!
7、.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8、我们要爱护树木花草,不要随便砍伐,践踏绿色树木和草地,种一棵树就开辟了一片新蓝天!
9、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10、每个人都有享受一次性筷子的权利。或许你不曾想过,哪怕我们每一个人这辈子只用过一次,我国也得砍掉15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达200万立方米。这足以让长江泛滥洪水。你能说,环境问题与白色垃圾无关吗?所以避免白色污染!
以上是我提出的建议,也许不够成熟,但还是希望你们考虑考虑。也许我的写的这些只是一个微薄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们认真对待,每个人都出一份这样的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
铁路坝小学 604
二、学习环保的知识,树立环保的意识,了解并自觉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三、自觉遵守“两讲五不”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出门要带“清洁袋”。
四、爱护环保设施和设备,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帮助地区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遇到破坏环境保护的不文明行为要勇于劝阻,发现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五、保护资源,节约水电;提倡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购买商品要选购“绿色包装”物品,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装过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纸木制品。
六、降低噪音,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使用收录机、电视机时,音量要适中,不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与休息。提倡以步代车和骑自行车,杜绝机动车尾气污染。
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三月的“植树,爱绿”活动中,从自己身边做起,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绿色!
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参考资料: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处,谢谢!
270 | 评论(1)篇三:土壤保护教学设计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土壤保护》教学设计
篇四:保护地球倡议书
保护地球倡议书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么多年来她孕育了多少生命,她给予了我们多少关怀,多少生的希望,以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地球给予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就算用几辈子也回报不了他,但是就当我们感谢地球时,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的乱砍滥伐;有的排放污水;有的乱丢垃圾;还有的?? 这些人简直堪称恶魔,完全不把地球当回事儿,以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他们的,每天总有无数的小鱼小虾小树甚至动物死于他们的手下,但是,他们全然不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呀!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无处可去。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携手同心,共同保卫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
为了扼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倡议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参与到以下活动中来:
1、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动员父母一起去栽一棵树,并力争让它存活。
2、节约自然资源,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3、节电节水,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度。
4、遵循垃圾分类规则,将垃圾分类放置。
5、积极参与爱鸟护鸟和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篇五:保护地球的倡议书
保护地球的倡议书
全国的小学生们: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唯一能让我们生存的地方。但是,由于人类的无度索取,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 劣。
为了扼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倡议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参与到以下活动中来:
1、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动员父母一起去栽一棵树,并力争让它存活。
2、节约自然资源,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3、节电节水,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度。
4、遵循垃圾分类规则,将垃圾分类放置。
5、积极参与爱鸟护鸟和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