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知识点
关于“三农”问题的知识点
1、建国初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3—1956年,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严重失误。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第二篇:浅析“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问题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是指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三农”问题的存在是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分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三农”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解决对策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二)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二、“三农”问题对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
2、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3、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二)政策原因
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地方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
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税费体制不合理。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不足日益暴露。
(三)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相互分割、相互对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上的巨大差异。户籍制度把农民限定在小块土地上,使单位面积上的劳动力过多,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导致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十分低下,经营规模化难以实现,农民的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外生化特征
过多地依赖政策的支撑,而这种支撑往往以农村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政府对农民的反哺工作又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广大工人与农民勒紧裤带,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改革开放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随着改革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进入城市,促进了全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五)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
乡镇企业的幼稚性和盲目性,以及国际现代化农业对我国小农经济的挤压,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改革开放之初,外资规模小,试探性强,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我国农村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外资促进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量廉价商品,如服装、玩具等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和农村承包责任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墨西哥抢走了我国在北美的贸易份额。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实现城镇化,最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益,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
(二)加速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要放弃计划思维,树立市场理念,确立服务职能。实行县乡干部直选制度,使基层干部受上级领导,对下级负责。切实精简政府人员,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
(三)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取消现行户籍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制度,恢复宪法赋予农民的自由迁徙权利。有条件、有步骤地将进城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纳入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之中。废除农业各税,实行城乡统一的财税政策。取消一切农民负担,从根本上遏制乱收乱摊行为。开征高消费税、社会保障税,提高赠予税率和遗产税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赋予农民国民待遇。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计划生育政策
逐步废除退休工资制度,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三制的原则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失业而有所助。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加大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消除城乡差别。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才会积极配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五)改革现行教育体制
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修改《义务教育法》,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在中小学开设科普课程并纳入高考。实行高校招生全国各省市统一的录取分数线,以扩大在农村的招生规模。颁布《义务支教法》,创立国家助学基金和支教基金,保障困难学生入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改革农、林院校的学科设置,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高新科技发展所需的农业人才。
(六)实行行政区划改革
实行行政区划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加快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调整省级区划,把特大省区分割成几个省区,废除地市级行政机构,实行县辖市改革,缩短政府管理链,提高管理效率,以利于发展中小城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七)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组建行业协会和农民协会,促进农产品的流通,维护农民利益,增强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完善农村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创造条件。
五、总结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
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虽然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坚定信心,奋力开拓,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在广大农村实现,三农问题也一定能够解决。
第三篇:“三农”问题
4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不超过1200字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参考答案: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新思路 “三农”问题的形成,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出现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涌现,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三农”问题靠以前的一套是不可行的。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新的思路,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必须坚持系统和统筹的观点,必须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以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等,既要支持“持久战”,又要保证每个阶段有目标、有成就,需要全社会戮力同心,更需要每届政府薪火相传。第一,要在调整政策、协调城乡发展上有新突破。抓紧调整不平等的城乡、工农发展政策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金融、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特别是教育发展政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此外,还要积极研究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优惠的问题,农业、农产品结构如何适应市场的问题,外向型农业、农业产品的经营体制问题等,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第二,要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有新突破。一是以规模经营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二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培养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三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四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第三,要在农业科技水平上有新突破。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第四,要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上有新突破。健全村民自治体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并对基层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稳步推进乡镇自治,同时,要完善农村基层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思路。只要随形势的变化改变思路,就能保证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使“三农”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第四篇:贫困山区“三农”问题
贫困山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大大迟滞其进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贫困县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因此,只有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对策思考
■/文思南县委书记晏世忠
“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必须着眼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贫困地区更是如此。
一、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特点
(一)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
贫困地区多数位于我国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导致城镇经济的辐射力差,难以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致使农村经济社会贫穷落后的面貌难以在短期内有巨大的改变。
(二)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差
由于各种原因,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001年,贵州省48个贫困县中文盲半文盲率为24.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43.2%,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则为3.7%。由于农民的受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致使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自我发展的能力相当差。
(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山区或高海拔地区、高山丘陵地带,这此地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基础设施普遍十分薄弱。一是交通设施薄弱,导致需要的东西不能运进来,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运出去,影响市场的健全发育,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三是教育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农村孩子的上学需要。很多学校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因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十分落后。在贫困地区,与农业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少之又少,农民的职业技术很难提高,许多农民完全是靠世代相传的种田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四是贫困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十分薄弱,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妨碍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影响了他们与外面世界的交往,因而也使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长期得不到改变。
二、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有一个总体思路。发展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关键;共同富裕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方向;加快城市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市场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运作方式。
三、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制度改革和创新,推进农民市民化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隔绝的现状,原因是由于建国以来我们的诸多制度导致的。要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首先从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入手。
1、改革户籍制度,消除自由迁徙的障碍
目前的户籍制度,把我国的人民划分为农民和城市市民。这两大身份的人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教育机会、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天壤之别。农民,由于是农业人口,不仅没有享受到社会的各种福利保障,相反一直承担着国家的税赋。而城市居民,一出生就享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福利。
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一些致使城乡二元隔绝的制度已经被打破,个别地区的户籍制度已在开始改革,但总的来说,以户籍制度为典型的城乡二元隔绝的经济社会结构并没有彻底消除。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就是要给农民松绑,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一是要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分城乡的以居住地进行登记的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二是取消对农民进入城市(镇)落户的限制,禁止对进城落户的农民收取或变相收取各项费用,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三是要对进城定居的农民与市民相同的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待遇,给他们相同的劳动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
2、改革身份工资制度,同工同酬,为农民市民化提供收入保障
与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劳动工资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收入。据统计,全国有1.4亿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无论是在哪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其工资报酬与他们的劳动付出都严重不相称。在沿海发达地区,从90年代以来,工资收入已经翻几倍,但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增长,致使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通常最苦最累的活是农民工在干,但他们的收入是最少的,收入之所以最少,就仅仅因为他们是农民工的身份。
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城市中,正式职工的工资收入,一般是农民工的10倍以上。而在这些城市,最脏最累最苦的活都是农民工在干。可以说,这些城市的繁荣是建立在对广大农民工的剥夺之上,这些城市市民的人均高收入,是通过身份制来剥夺农民工而实现的。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是他们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来源,是他们进城定居的基本收入保障。但由于现行的工资制度,使他们很低的工资收入,难以保障他们及其家庭进城定居的生活费用。这种工资制度无疑阻碍了农民市民化进程,迟滞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实行改革,实行同工同酬,打破身份制。
要改革身份工资制度,必须首先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一是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彻底打破“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按岗聘任;二是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则实行公开竞聘,或者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三是对全部员工都实行辞退制度,即凡是那些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可以一律实行辞退或解聘。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全体员工能进能出的劳动人事制度。
与劳动人事制度相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必须体现按劳取酬的原则。一是必须同工同酬;二是按岗位职责定酬;三是按劳动贡献大小加薪。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工资关系,才能使广大农民工获得和其他职工同等工作、同等岗位的同等工资收入和报酬,减少对农民工的剥夺,增强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能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3、改革身份福利制度,为农民市民化消除后顾之忧
与户籍制度和工资制度密切相关的是身份福利制度。我国的福利实际上有两大块:一是社会福利,即由国家、企事业和党政机关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出资,筹集的社会福利,主要享受对象是城市的失业人员、各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以及那些无业而生活无保障的人员,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失业期间的生活保障和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以及医疗保障;二是各单位,包括企事业和党政机关,内部的各种福利。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不能享受这些福利。这种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大大削弱了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不敢在城市定居,不敢转为城市市民。因此,必须改革目前的福利制度,减少农民工进城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工进城居住,推进城市化进程。
4、加快教育制度改革,为农民市民化提供素质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资体制在城乡有很大的不同。
1986年9月,《关于实施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城镇,凡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所需的投资,按学校隶属关系,列入主管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予以照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教育上的不平等,致使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在农村中,还有40%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小学或小学以下程度。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民自身的发展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影响了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能力,影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农民要转化为城市市民,必须具备应有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消费的能力,必须具备城市市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这些自我发展能力、竞争能力与素质,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获得。尤其是在现在知识、信息迅猛增加的时代,更是如此。
因此,城乡不同的教育投资体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巨大的收入差异,导致了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年限、接受教育的质量等等方面的巨大的不同,最后导致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知识水平、自我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因此改革城乡不同的教育投资体制已势在必行,否则既无法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第一、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投资体制,把所有农村基础教育纳入政府的投资范围;第二、要逐步在全国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平等享受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全国免费义务教育费用可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第四、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培训,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没有各种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进步,城市就没有吸纳更多劳动力的能力,也就不能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工作机会
和工作岗位。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是同一个过程。要做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必须走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为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核心就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要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必然要以土地的适度集中为前提。没有土地的适度集中,就不可能有规模化和专业化。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把土地按好、中、差相互搭配后承包给每一户农民,农民土地的分散化和碎片化相当严重。这不利于土地的集中。当前应该使那些有土地生产和经营能力的人按市场方式适度集中土地。政府应该鼓励土地集中。在集中的过程中,原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可以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参股,也可以租赁和转让。这样可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
由于在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发育都不完善和不成熟,因此在形成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主要应充分尊重和调动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自愿、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或集中和转让土地,或形成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该改革土地制度,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和信息服务,而不应该大包大揽。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要使畜牧产业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必须从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入手,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建设步伐。一是实施规模化经营,向规模要产量、要效益。二是加快品种改良、加强防疫体系建设。贫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品种老化、品质较差、防疫工作跟不少,农民效益差。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畜牧产品,绿色畜产品,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要加强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防疫意识,减少损失。三是加强圈舍改造,作为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业,起点必须要高,按照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要求发展畜牧业,彻底改变传统习惯,首要的就是对圈舍进行改造,改厕改圈,沼气配套,既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又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卫生习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多数贫困地区都有较好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生态,充分开发这些生态资源,建设一些集观光、休闲、娱乐、垂钓、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为工作在城市中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也为自己增加收入。
3、大力发展加工农业
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途径之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时,在产品结构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消费发展趋势,调整产品结构。要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高,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要扶持名特优新产品的发展,鼓励创名牌。在产品技术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加强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产品
品质、农产品的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气味、酸性、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等,使之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三)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城市化
1、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
城市有许多乡村不具备的功能,如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功能、经济辐射功能、生活方式的示范功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等。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是与城市自身的建设分不开的。要提升和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首先要加快县城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电设施和其他能源供给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教育文化和娱乐设施等的改造和完善;其次,要加快县城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现代城市都是知识和信息迅速获取地方,因此必须加快县城的电话扩容、互联网、卫星传输、数字电视等设施的建设;再次,要加快县城与大都市的水、陆、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增大县城的物流能力;最后,加快县城的商贸和其他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县城的商贸中心作用。
2、加快县城的产业升级步伐,增强县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城市化是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支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顺利转移到县城并在县城定居下来,就必须加快县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的主要产业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在不同的城市,二者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功能齐全的城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于第二产业,而且二者所占比重的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当前在县城经济的发展中,应该是加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增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和支撑。在县城经济中发展第二产业,主要是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要对传统的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尤其是进行信息化的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能力。要大力发展文娱、教育、医疗、服务等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在吸纳农民工有巨大的作用。
3、加快县城的通乡道路交通建设,增强县城的辐射能力
交通是联结县城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具有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城乡道路交通建设。要通过加快县城的通乡道路交通建设,增强县城的辐射能力,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第五篇:“三农”问题及建议
“三农”问题及建议
一、财政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直接支持和间接引导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农业投入呈倒金字塔结构,中央和省级农业农村投入总量大、增长快,而市、县特别是县一级,农业投入十分有限,农业项目主要是靠上级申请安排。总量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一些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缺乏立项支持和投入保障。
(二)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供电等方面建设比重较大,而直接用生农业生产发展和科技投入的比重较小,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生产性补助、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比重偏小。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由于财政农业投入渠道较多,实行分部门管理,部门分割严重,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的重复和交叉,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强化财政支农投入、提高使用效益的建议:
一是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特别要大幅度增加生产性投入,除了公益性项目外,投资的对象应主要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加大户,把资金真正用实用好。此外,还要继续加大各种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对地方政府的农业投入职责、方式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特别是要明确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性经常性收入的比重,规范地方政府农业投入主体行为,遏制地方财政对农业“虚投”现象的发生,保障政府财政投入对农业足额、及时和高效的投入。要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提高从集体土地的出让金中提取用于农业发展资金的比例。
三是建立农业资金投入的协调统筹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支农资金的项目整合、区域整合和政策整合,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将现有的重大支农政策和以后出台的扶农政策资金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科目,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创新,近几年在我省迅速发展、大量涌现,同步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发展规模偏小,经营实力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刚刚起步发展,初期比较注重数量,从发展的总量来看,已有一定规模。但从入社社员数量、资产总额、经营规模来看,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相差比较大,效益好、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合作社比重较低。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缺乏流动资金,发展后劲乏力。一是农民收入低,出资受限,合作社自有资金本身不足;二是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尚未出台,目前还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放贷,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也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三是我省农村信用社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但不仅贷款利率普遍偏高,而且多数合作社还贷不到。
(三)合作社内部运行不规范。我省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和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未能按“一章三会”制度办事;有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普遍未建立成员账户,合作社的公积金没有依法量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的交易、与利用其提供服务的非成员的交易,没有分别核算,有的未依法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向成员返还盈余。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信贷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放贴息贷款,引导和扶持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研究出台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以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扩展农村信用工程,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安排资金,加大对合作社信贷投放力度。探索建立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拓宽合作社融资渠道。
(二)部门联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力度。工商部门要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服务窗口和“绿色通道”,免费提供注册登记的咨询服务,取消不合法的前置审批,方便农民登记办社;商务、供销部门要开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的“农超对接”活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顺利进入超市;质检部门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实行优惠政策,取消除正、副本以外的任何费用;国税、地税部门要尽快出台落实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办法;国土、电力部门对合作社用地、用电要不折不扣落执行优惠政策;同时各级政府减负部门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力度。
(三)加强培训引导,规范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努力造就懂政策、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二是选树示范合作社,加大宣传力度,带动更多合作社规范发展。三是帮助合作社按规定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内部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民主管理、财务管
理、风险防范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
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在培训数量、培训质量、转移组织化程度、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各个方面与现实需求都存在着不足和差距,其中培训质量、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一)培训资金缺口大,补助标准低,培训质量不够高,转移就业竞争能力差。由于资金不足,培训时间短、质量低,导致进城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差,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一些简单的技术性工作,抵御经济波动能力不强,就业极不稳定,输出去的多,流回来的也多。
(二)农民工权益没有得到完全保障,就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有的用工企业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随意侵犯农民工权益;工伤、医疗、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农民工住房贵、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大量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重边缘化,既非工又非农,如果长期不能被城市所“化”,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建议:
(一)增加补助标准,提高培训质量。目前,农业部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补助为每人340元,距离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在我省每培训一个计算机操作员和电子工最少需要
500元,培训电焊工、车工、厨师等则需2000多元,平均每人需补助800元。
(二)增加保障性投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这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性举措。一个方面,要加大技能的培训和城市文明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农民工能够移得出、稳得住,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另一方面,要改革户籍制度,消除新的二元结构。推进重点,要把农民工“市民化”确立为城市公共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推动城乡务工四个“均等化”进程。推进就业均等化,按照从业时间、技能鉴定等为农民工定级定岗,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同酬。推进子女就学均等化,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加强城市教育资源建设,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同等教育机会。推进住房均等化,在城市建设分配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时,为农民工划出一定的比例。推进社保均等化,完善农民工可转移的工伤、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制度,按照城市工人补助标准给予补贴。通过推进以四个“均等化”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改革,最终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统一、地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