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图纸资料收发、借阅、保管制度。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开发施工期间和竣工后的图纸资料管理。
3.引用文件
无
4.定义
本程序所述“图纸资料”是指工程项目开发施工期间的各类设计图纸(含电子文件等)、设计变更通知及其它有关工程项目方面的文件资料。
5.职责
5.1行政部负责审批机密图纸资料的借阅;
5.2工程部经理负责签发施工图及变更通知,并对常规文件拟定发放清单。
5.3工程部负责图纸资料的收发、编号、登记、复印、盖章、归档保存和借阅管理,并负责定期清理工程档案,按要求及时移交公司总部档案室存档。
6.程序
6.1图纸资料的发送、登记、归档
6.1.1工程部调查地产窗口各部门所需图纸资料的数量,填写《图纸资料发放清单》,交工程部经理审核签字。
6.1.2工程部将图纸资料按审核后的《图纸资料发放清单》及规定的《工程设计变更图纸编号表》(由工程部人员制定)编号、盖出图章、复印后发放,同时填好《发文记录表》。
6.1.3凡是工程部发送的图纸资料,必须留一份连同《图纸资料发放清单》原件存档。
6.1.4工程部至少每六个月清理一次工程档案,对已竣工项目的工程档案,填写《文件移交单》)移交公司总部档案室档案员归档。
6.1.5工程部在进行图纸资料管理时,应按工程所在区域分类。
6.1.6工程部对库存的有关资料进行编目,填写《工程资料一览表》,以便进行
统一的归档管理。
6.1.7工程部所存资料以简单、易查为原则进行有关资料的标识登录,以方便查询资料达到快捷目的。
6.2图纸资料密级的确定
6.2.1图纸资料密级由工程部经理确定,并在《图纸资料发放清单》中注明。
6.2.2密级分机密和非机密两类。
6.3图纸资料的借阅
6.3.1相关部门借阅非机密图纸资料时,由工程部填写《图纸资料借阅登记表》,并须由借阅人签名。到期归还时,须签名确认。
6.3.2借阅时间超过三十天者,须由部门负责人在《图纸资料借阅登记表》上签署意见,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6.3.3机密资料通常不予借阅,如确因工作需要,须由借阅人填写《工作传签单》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再按6.3.1~6.3.2办理借阅手续。
8.记录
《图纸发送登记表》、《发文记录表》、《文件移交单》、《图纸资料发放清单》、《工程资料一览表》和《图纸资料借阅登记表》由工程部资料员保存三年。
第二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之一
Page 1
2施工技术人员质量责任制度
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熟悉本管段所负责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图纸,根据
施工进展情况随时服务施工,做好技术指导。
2.施工技术人员英掌握现行技术规范及标准,以图纸、规范、标准为依据及时处理指导现
场施工,杜绝返工浪费现象。
3.现场技术人员应服从工区领导和分配,客户钻研本职工作,想为工程所想,急为工程所
急,一心为工作,管好自己所分管的施工任务。
4.现场技术人员在分管的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因技术与设计、规范、标准不符出现的问题,应由分管的技术人员负全责。
5.现场技术人员在分管的施工单位内的在施工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的也应承担主要责任,在处罚施工人员的同时,分管技术人员也同样接受处罚。
6.现场技术人员在分管内的工程资料同时随工程进展情况技术填写,杜绝弄虚作假,一旦
发现应接受处罚。
7.现场技术人员在分管区域内连续俩次以上,因指导或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工作失误,应严
肃处理或待岗处理。
Page 13
1.环保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
2.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施工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将对施工
引起对环境的干扰、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3.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将“三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参
建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施工管理形象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红线外的植被、林木的损坏,确保环境的本来面貌不受影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奖罚细则,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奖先罚后,进行对个人严格考核。
施工现场夜班值班制度
1.施工队领导、部门负责人,根据各单位施工工序难易程度,必须进行轮流值班。
2.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负责夜间施工协调、监督,施工过程控制,检查施工过程安全防
护、质量控制,杜绝违规施工行为。
3.对高、难、尖、工序复杂,主要影响工程质量、人身安全的工程,必须昼夜值班。
4.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值班记录,记录内容要真实,严禁值班人员漏值,或不值。
5.项目部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发现无值班人员,或新闻值班人员
对现场掌握不清、了解不细的单位,按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6.所有施工值班的单位按要求上报人员值班表,如有变化当日通知项目部调度,便于抽查
是不便于工作。
第三篇:建筑施工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河北省清苑县城市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城建字[2010]32号 2010年2月8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三章 档案的范围、收集与移交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五章 档案利用
第六章 企业变动时档案的处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一般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一般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及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保存与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本指南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高危行业的工业企业。
第四条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经济利益、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档案具有依法管理、保护、使用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个人不得将安全生产档案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五条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档案工作的领导,明确一位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档案工作所需必要条件。
第六条 企业应设置专用安全生产档案室,配备具有安全生产及档案专业知识的专(兼)职人员,集中统一管理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并对下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档案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第七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第八条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职责:
(一)凡是在企业生产及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与安全关联性文件材料都应按规定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分级管理作出规定。
(三)企业办公室负责收集企业领导在企业安全管理和参加重大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材料。
(四)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协助本企业各职能部门对收集的安全关联归档材料的完整程度、准确性以及保存价值进行审核。
第三章 档案的范围、收集与移交
第九条 安全生产档案范围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企业安全组织方面的内容。
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证书。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证书。
3.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的任命文件及其资格证书。
4.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任命文件。
5.企业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6.其他与安全组织方面有关的内容。
(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计划、总结方面的内容。
1.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3.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检查制度。
5.隐患整改制度。
6.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7.安全奖惩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10.设备管理制度。
11.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2.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13.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14.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5.各工种、岗位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6.各类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实施、修订及作废的文件。
17.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通知及执行情况汇报、记录。
18.企业上报的各种安全生产方面的计划、总结、报告等材料。
19.其他与安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安全监督执法检查方面的内容。
1.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所发的安全监察指令书、停产整顿通知书等各类执法文书。
2.企业落实执行各类文书所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情况及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及记录。
3.安全监督执法方面的其他文件、文书和记录。
(四)安全检查方面的内容。
1.日常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记录。
2.月度、季度及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记录。
3.安全检查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及整改情况记录。
4.各专项安全检查的计划安排、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
5.各项检查的总结汇报材料。
6.其他与安全检查相关的材料。
(五)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内容。
1.企业安全培训计划。
2.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安全培训的记录。
3.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4.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及教育培训记录。
5.换岗教育培训记录。
6.日常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及总结。
7.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
(六)安全投入方面的内容。
1.全年安全投入的计划及专项安全投入计划。
2.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投入的情况记录。
3.隐患整改方面的投入记录。
4.防护用品方面的投入记录。
5.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方面的投入记录。
6.安全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安全代理方面的投入。
7.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投入。
(七)工伤保险方面的内容。
1.参加工伤保险员工的名单。
2.企业为员工缴纳保险费的凭证或单据。
3.发生工伤的员工获得工伤保险理赔的凭证或单据。
4.其他与工伤保险相关的文件、凭证或单据。
(八)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内容。
1.企业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情况及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种类。
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的预防措施情况。
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定期检测检验报告。
4.接触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的员工及其身体检查情况。
5.企业内确诊为职业病的员工情况及其身体检查、治疗记录。
6.其他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文件、材料。
(九)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内容。
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的记录。
2.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3.员工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记录。
4.其他与劳动防护用品有关的文件、材料。
(十)“三同时”管理方面的内容。
1.有关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方面“三同时”项目的文件、材料。
2.“三同时”项目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三同时”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
4.其他与“三同时”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
(十一)安全防护设备(含劳动卫生设备,下同)方面的内容。
1.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的种类及型号等基本情况资料。
2.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3.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情况记录。
4.应急救援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型号及管理部门、状况等记录。
5.其他与安全防护设备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
(十二)用电管理方面的内容。
1.企业用电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记录。
2.配电室运行状况记录。
3.临时用电申请及拆除记录。
4.配电箱等用电设施运行状况记录。
(十三)特种设备方面的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十四)事故调查处理方面的内容。
1.发生事故情况经过介绍。
2.事故调查组成人员名单及事故调查的相关会议记录。
3.事故调查收集各类证据。
4.事故分析会记录。
5.关于事故的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和防护措施的相关决定文件。
6.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的文件。
7.企业月度事故报表。
8.其他与事故相关的文件、材料。
(十五)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
第十条 收集与移交的基本要求
(一)归档材料须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种文件、规章制度、技术资料、原始记录、图片、图纸等资料。
(二)归档材料应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反映企业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
(三)归档材料应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和要求,进行整理、编目。
(四)用纸、用笔标准(不用铅笔、圆珠笔),字迹清晰。
(五)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应与内容相同的纸质文件同时归档。
第十一条 归档时间
(一)基础建设、物料购置与处理、产品生产等活动中形成的与安全相关联材料,在项目结束后整理归档。
(二)企业及企业各部门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可以按每月、每季或年归档,也可按项目或活动归档。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有关归档材料的审核。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应对各部门送交的各类安全生产档案认真检查。检查合格后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册(一式两份)和检查记录上签字,正式履行交接手续。接收电子安全生产档案时,应在相应设备、环境上检查其真实有效性,并确定其与内容相同的纸质安全生产档案的一致性,然后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十四条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整理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类目。安全生产档案类目设置要层次分明,概念明确,案卷排列应反映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的分类体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利用。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按档案的范围宜设置以下类别:
(一)安全组织。
(二)安全规章制度。
(三)监督执法检查。
(四)安全检查。
(五)教育培训。
(六)安全投入。
(七)工伤保险。
(八)职业病防治。
(九)劳动防护用品。
(十)“三同时”管理。
(十一)安全防护设备管理。
(十二)安全用电管理。
(十三)特种设备管理。
(十四)事故管理。
第十五条 特殊载体安全生产档案(录像带、照片、磁盘等)可按载体形式、所反映问题或形成时间进行分类编目。
第十六条 特殊载体安全生产档案要遵照有关照片、声像、电子档案的标准,按其载体形式分别保存,并注明与相关纸质档案的互见号。
第十七条 企业应配置保存安全生产档案的专用柜屉和保护设备,采取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档案安全。对破损或载体变质的安全生产档案要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1-5年)、短期(1年以下)三种。第十九条 企业对保管到期的安全生产档案应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由企业负责人、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企业安全生产档案鉴定小组对经过鉴定后已失去保存价值的安全生产档案,应写出鉴定报告并编制销毁清册,报主管负责人审批。销毁安全生产档案时必须履行严格的签字手续,由两人以上监销,销毁清册应长期保存。第二十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统计工作制度,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安全生产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第二十一条 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完安全生产档案移交手续后方可离岗。
第五章 档案利用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借阅制度。借阅、复制有密级的安全生产档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和规定办理。......深圳市一般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指南
(深安监管[2006]32号 2006年2月8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三章 档案的范围、收集与移交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五章 档案利用
第六章 企业变动时档案的处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一般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一般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及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保存与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本指南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高危行业的工业企业。
第四条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经济利益、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档案具有依法管理、保护、使用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个人不得将安全生产档案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五条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档案工作的领导,明确一位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档案工作所需必要条件。
第六条 企业应设置专用安全生产档案室,配备具有安全生产及档案专业知识的专(兼)职人员,集中统一管理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并对下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档案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第七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第八条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职责:
(一)凡是在企业生产及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与安全关联性文件材料都应按规定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分级管理作出规定。
(三)企业办公室负责收集企业领导在企业安全管理和参加重大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材料。
(四)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协助本企业各职能部门对收集的安全关联归档材料的完整程度、准确性以及保存价值进行审核。
第三章 档案的范围、收集与移交
第九条 安全生产档案范围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企业安全组织方面的内容。
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证书。
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证书。
3.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的任命文件及其资格证书。
4.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任命文件。
5.企业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6.其他与安全组织方面有关的内容。
(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计划、总结方面的内容。
1.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3.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检查制度。
5.隐患整改制度。
6.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7.安全奖惩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10.设备管理制度。
11.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2.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13.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14.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5.各工种、岗位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6.各类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实施、修订及作废的文件。
17.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通知及执行情况汇报、记录。
18.企业上报的各种安全生产方面的计划、总结、报告等材料。
19.其他与安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安全监督执法检查方面的内容。
1.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所发的安全监察指令书、停产整顿通知书等各类执法文书。
2.企业落实执行各类文书所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情况及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及记录。
3.安全监督执法方面的其他文件、文书和记录。
(四)安全检查方面的内容。
1.日常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记录。
2.月度、季度及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记录。
3.安全检查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及整改情况记录。
4.各专项安全检查的计划安排、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
5.各项检查的总结汇报材料。
6.其他与安全检查相关的材料。
(五)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内容。
1.企业安全培训计划。
2.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安全培训的记录。
3.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4.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及教育培训记录。
5.换岗教育培训记录。
6.日常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及总结。
7.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
(六)安全投入方面的内容。
1.全年安全投入的计划及专项安全投入计划。
2.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投入的情况记录。
3.隐患整改方面的投入记录。
4.防护用品方面的投入记录。
5.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方面的投入记录。
6.安全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安全代理方面的投入。
7.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投入。
(七)工伤保险方面的内容。
1.参加工伤保险员工的名单。
2.企业为员工缴纳保险费的凭证或单据。
3.发生工伤的员工获得工伤保险理赔的凭证或单据。
4.其他与工伤保险相关的文件、凭证或单据。
(八)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内容。
1.企业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情况及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种类。
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的预防措施情况。
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定期检测检验报告。
4.接触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的员工及其身体检查情况。
5.企业内确诊为职业病的员工情况及其身体检查、治疗记录。
6.其他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文件、材料。
(九)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内容。
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的记录。
2.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3.员工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记录。
4.其他与劳动防护用品有关的文件、材料。
(十)“三同时”管理方面的内容。
1.有关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方面“三同时”项目的文件、材料。
2.“三同时”项目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三同时”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
4.其他与“三同时”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
(十一)安全防护设备(含劳动卫生设备,下同)方面的内容。
1.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的种类及型号等基本情况资料。
2.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3.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情况记录。
4.应急救援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型号及管理部门、状况等记录。
5.其他与安全防护设备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
(十二)用电管理方面的内容。
1.企业用电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记录。
2.配电室运行状况记录。
3.临时用电申请及拆除记录。
4.配电箱等用电设施运行状况记录。
(十三)特种设备方面的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十四)事故调查处理方面的内容。
1.发生事故情况经过介绍。
2.事故调查组成人员名单及事故调查的相关会议记录。
3.事故调查收集各类证据。
4.事故分析会记录。
5.关于事故的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和防护措施的相关决定文件。
6.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的文件。
7.企业月度事故报表。
8.其他与事故相关的文件、材料。
(十五)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
第十条 收集与移交的基本要求
(一)归档材料须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种文件、规章制度、技术资料、原始记录、图片、图纸等资料。
(二)归档材料应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反映企业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
(三)归档材料应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和要求,进行整理、编目。
(四)用纸、用笔标准(不用铅笔、圆珠笔),字迹清晰。
(五)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应与内容相同的纸质文件同时归档。
第十一条 归档时间
(一)基础建设、物料购置与处理、产品生产等活动中形成的与安全相关联材料,在项目结束后整理归档。
(二)企业及企业各部门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可以按每月、每季或年归档,也可按项目或活动归档。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有关归档材料的审核。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应对各部门送交的各类安全生产档案认真检查。检查合格后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册(一式两份)和检查记录上签字,正式履行交接手续。接收电子安全生产档案时,应在相应设备、环境上检查其真实有效性,并确定其与内容相同的纸质安全生产档案的一致性,然后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十四条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整理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类目。安全生产档案类目设置要层次分明,概念明确,案卷排列应反映本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的分类体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利用。
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按档案的范围宜设置以下类别:
(一)安全组织。
(二)安全规章制度。
(三)监督执法检查。
(四)安全检查。
(五)教育培训。
(六)安全投入。
(七)工伤保险。
(八)职业病防治。
(九)劳动防护用品。
(十)“三同时”管理。
(十一)安全防护设备管理。
(十二)安全用电管理。
(十三)特种设备管理。
(十四)事故管理。
第十五条 特殊载体安全生产档案(录像带、照片、磁盘等)可按载体形式、所反映问题或形成时间进行分类编目。
第十六条 特殊载体安全生产档案要遵照有关照片、声像、电子档案的标准,按其载体形式分别保存,并注明与相关纸质档案的互见号。第十七条 企业应配置保存安全生产档案的专用柜屉和保护设备,采取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档案安全。对破损或载体变质的安全生产档案要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1-5年)、短期(1年以下)三种。第十九条 企业对保管到期的安全生产档案应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由企业负责人、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企业安全生产档案鉴定小组对经过鉴定后已失去保存价值的安全生产档案,应写出鉴定报告并编制销毁清册,报主管负责人审批。销毁安全生产档案时必须履行严格的签字手续,由两人以上监销,销毁清册应长期保存。
第二十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统计工作制度,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安全生产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第二十一条 安全生产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完安全生产档案移交手续后方可离岗。
第五章 档案利用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借阅制度。借阅、复制有密级的安全生产档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和规定办理。......
第四篇: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节 技术管理责任制度
一、技术管理机构责任制 1按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
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上级办法的技术标准、规定、规程、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负责收集和提供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建议和技术措施等。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负责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推广应用。
进行有关技术咨询。
二、项目经理技术责任制
为了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杜绝技术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提贯彻各级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组织和职责分工。
组织审查图纸,掌握工程特点与关键部位,以便全面考虑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还应着重找出在施工操作、特殊材料、设备能力及物质条件供应等方面有实际困难之处并 及早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决定本工程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
主持技术交流,组织全体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施工
方法和技术措施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
进行人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一方面为提高业务
能力组织专题或技术讲座,另一方面应结合生产需要,组织学习规范规程、技术措施、施工 组织设计以及与工程有关的新技术等。经常深入现场,检查重点项目和关键部位。检查施工操作、原料使用、检验报
告、工序搭接、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难点、薄弱环节要及 时交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处理。
三、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1、总工程师的责任制
总工程师是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疑难问题,有权做出决策。
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等。
组织编制技术措施纲要及技术工作总结。
领导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审定重大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
组织编制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革新计划和技术措施计划。
参加重点和大型工程三结合设计方案的讨论、组织编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
重大施工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和参加竣工验收。8
主持技术会议,审定签发技术规定、技术文件,处理重大施工技术问题。
领导技术培训工作,审批技术培训计划。
参加引进项目的考察和谈判。
2、专业工程师的责任制 3 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批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
主持图纸会审和工程的技术交底。
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各项技
术管理制度。组织制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工程的质量检查,处理施工质 量和施工技术问题。6 负责技术总结,汇总竣工资料和原始技术凭证。
编制专业的技术革新计划,负责专业的科技情报、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提供
合理化建议,对专业的科技成果组织鉴定。
3、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制 6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技术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单位工程图纸审查及技术交流。
参加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贯彻执行。
负责贯彻执行各项专业技术标准,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和质量鉴定标准。
负责技术复核工作,如对轴线、标高及坐标等的复核。
负责单位工程的材料检验工作。
负责整理技术档案原始资料及施工技术总结,绘制竣工图。
参加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二节
施工技术管理基本制度
一、图纸会审制度,为了熟悉和掌握图纸的内容和要求。解决各工种之间的矛盾和协作、发现并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和遗漏、提出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及进行洽商和更正,特制定本制度。由总工程师组织图纸会审。
会审前有关人员要认真熟悉和学习施工图,有关专业要进行翻样。结合施工能
力和设备、装备情况找出图纸问题,对现场有关的情况要进行调查研究。
① 学习阶段。学习图纸主要是摸清建设规模和工艺流程、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主要 材料和特殊材料、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坐标和标高等。② 初审阶段。掌握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后,分工种详细核对各工种的详图,检查有无错、③ 会审阶段。指各专业间对施工图的审查。在初审的基础上,各专业间核对图纸是否 相符,有无矛盾,消除差错。对图纸中有关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经济等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应研究设计中提出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实现的可能性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①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政策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② 工程的机构是否符合安全、消防、可靠性、经济合理的原则,有哪些合理的改进意见。
③ 本单位的技术特长和机械装备能力,施工现场条件是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④ 图纸各部位尺寸、标高是否统一、图纸说明是否一致、设计的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 求。
⑤ 工程的建筑、结构、设备安装、管线工程等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有矛盾,钢筋细部 节点与水电和其他的预埋节点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⑥ 各种管道的走向是否合格,是否与地上、下建筑物、构筑物相交叉。
⑦ 大型构件和设备吊装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会审记录是施工文件的组成部门,与施工图具有同等效力,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字并及时上报公司的技术部门和经营部门。
二、图纸会审管理工作细则
1、目的
通过图纸会审,使设计图纸100%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通过图纸会审,使建筑规划、结构、水电煤配套等设计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通过图纸会审,做到图纸表达清楚、正确无误,确保工程施工按期按质完成。
2、范围,公司新建项目所有土建及配套图纸。
3、职责
工程部负责组织设计院、施工、监理、设计部等有关单位参加图纸会审。
工程部负责对工程中的技术难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设计部负责与设计院联系,提出业主要求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图面解释工作。
4、程序
设计部收到设计院图纸并审阅后在移交单上签署审阅意见后移交工程部文件
管理员,包括图纸清单。
工程部文件管理员将图纸分发给施工、监理单位及工程部有关专业工程师。
工程部专业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阅读。
工程部项目主办工程师及各专业工程师也须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并记录于工
作日记中。
在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均对图纸熟悉之后,工程部组织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部等进行图纸会审。
6咨询。
图纸会审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技术难点问题,工程部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
发给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执行。
图纸会审记录由设计院负责并发放工程部、设计部、监理、施工单位。
5、图纸会审的关键问题土建部分
① 基坑开挖及基坑围护。
② 基础形式的选择。③ 主体结构中的结构布置选型、钢筋含量、节点处理等问题。
④ 四大渗漏、屋面防水、外墙防渗水、卫生间防水、门窗防水。
⑤ 内墙粉刷。
⑥ 楼地面做法。
⑦ 土建与各专业的矛盾问题。
⑧ 工程施工中的可行性问题。配套部分
① 给水管供水量及管道走向、管径不仅要满足最不利点供水压力需要,而且要满 足美观需要。
② 排水管的走向及布置是否合理。
③ 管材及器具选择是否符合规范及甲方要求。
④ 消防工程设计满足美观及消防要求。
⑤ 水、电、煤、消防等设备、管线安装位置设计合理、美观且与土建图纸不相矛 盾。
⑥ 煤气工程满足煤气公司的审图要求。
⑦ 总体图纸布局、管位布置合理、管材选用合理。
⑧ 用电设计容量和供电方式符合供电局规定要求。
⑨ 强、弱电室内、外接口满足电话局、供电局的设计要求。
⑩ 室内电器布置合理、规范。
6、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部项目主办人员及各专业工程师须定期检查按图施工的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并通过设计院进行设计调整或确认,再发正式文件通知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执行。
三、图纸会审变更制度
为做好图纸会审变更工作,特制定本制度。图纸会审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按工程类别项目部、分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参加图纸会审。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组织会审单位将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建设、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
报送相关主管部门。
5案。
四、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1、总则
为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达到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修改图纸均需文字记录,纳入工程档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本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施工项目或建筑群体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公司承接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市政工程等工程项目均应编
制施工组织设计,4 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不适的内容并经公司系统批准同意后实施。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范及规定编制。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
贯彻执行各种施工规范标准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合理规划施工平面图,做到文明施工。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 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各有关部室协助,分部工程
施工方案、特殊工程施工方案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各段技术负责人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由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审批,特殊工程施工方案和需报公司审批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经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审核后报公司审批。
单位工程施工设计编制完成后经过经理部讨论通过并报公司技术部和有关部门审阅,最后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4、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 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施工生产的法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变更施工组织设计中选定的方案必须经过审批,对擅自行事、违反施工组织设计造成损失者要追求其责任。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不得施工。
五、技术交底制度
1、总则
在正式施工之前,为了使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掌握工程情况 和技术要求,避免发生指导和操作的错误,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并按合理的工艺、工序流程进行作业,特制定本制度。技术交底必须使施工人员明确所担负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
234 明确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交底资料及时送至资料员处归档作为短期资料保存。
2、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项目工程质量计划交底,要向全体施工人员交清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质量体系基本运作程序、项目质量目标、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包括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各工种的配合要求、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
图纸交底,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和机构的主要特点、重要部位构造和主要要求,以便掌握设计关键,做到按图施工。
设计变更交底,将设计变更的部位及变更原因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以免施工时遗漏造成差错。
① 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设计要求、现场情况、工程难点、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措施,以及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② 季节性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还应重点明确季节性施工特殊组织和管理、设备及料具准备计划、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消防安全措施等项内容。
③ 由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① 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质量检查员、生产管理人员检查实施。
② 分项工程施工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按部位和操作项目,向专业生产管理人或班组长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到突出重点、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既满足标准要求又经济合理。
③
要交底的其他事项。
④ 项目施工的各级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工程各工序、各专业施工中的衔接
7,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施工工艺标准、质量
验收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并分别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3、技术交底的实施程序
1,项目主任工程师向各段技术负责人、分项技术负责人、各段段长、经理部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交底。
2术负责人向工长交底。
3责人、分项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按部位和操作,各段技术负责人及各分包专业技
项目,向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后必须办理技术交接手续。
4、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2存档,归施工技术资料中。
六、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为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制,交底人员要及时将资料移交至资料员处编目 度。
(1)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实行公司、项目经理部二级管理。对测量人员的使用及调配须征得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批准。
(2)各级工程测量人员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施工准备阶段,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方案编制等工作;施工阶段,要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并做好测量记录;工程竣工阶段,做好竣工测量及时准确地提出测量成果,以满足竣工验交的需要。
(3)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应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
(4)总承包施工的测量管理纳入公司正常管理。承包队伍的测量人员必须经过测量专业委员会的考评合格后方可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承包队伍的测量工作纳入公司测量系统,统一管理。
(5)建立测量日志制度。工程测量是先导,测量工作必须有序,坚持填写测量日志,做到一天一总结,一天一计划,有利于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司测量专业委员会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测量人员的测量日志。
七、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为更好地做好测量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1)测量员在技术员的领导下工作,要认真熟悉图纸及时掌握设计变更及洽商。
2)
3)施工中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工作,认真控制测量精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建筑物轴线、标高及细部主要尺寸,做好楼层观测记录,定期对建筑物进 行垂直偏差检查并做好记录。
4)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施测人员要坚持复核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并要装订成册,归档保存。5)测量仪器要定期 进行检查和维修,使用中避免仪器受震、倾倒和碰撞。使用后要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6)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永久和半永久的标桩必须设置牢固,有明显标志并且加以保护。
八、施工定位放线管理程序为确保施工定位放线符合国家及有关规定,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1)设计部负责委托专业测绘单位进行定位测试,① 确定红线或蓝线控制点。
②
③ 设置不少于三个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放线基准点。
第①、②条的内容作为规划设计定位依据。
设计部负责复核施工总体定位图并组织工程部、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 明确各项规划定位指标,包括各建筑物间最小距离,新建建筑物与已建建筑物、构筑物、道 路、河道相对位置、小区红蓝线控制点、放线基准点等。
5九、工程洽商管理制度为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及建筑使用功能,特指定本制度。
任何施工条件或设计条件发生变动等情况,均通过工程洽商予以解决。
1,但对于影响主要结构、建筑标准、增减工程
内容的洽商,应由主任工程师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办理。
2,须经经理部核实,报公司领导批准,方能签定。3方能办理,不能贸然行事。
4监理部门四方签字。
5各有关部门。
67,须经经理部经营副经理对变更洽商进行评审后,属施工图变更的洽商,应有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及工程,经办人须及时将洽商文件送至资料员处存档并由资料员及时分发给
十、计量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和完善公司计量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 量法,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和统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等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规章制度。
按公司要求建立本单位计量器具台账、卡片、每月进行一次账物核对工作、确
保账物相符。
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的配备、购置、封存、报废计划并按申报手续上报审批。
对在用器具进行标志管理,封存器具贴封存证。
做好计量器具自检、修理、调整等记录。
做好施工现场的计量法规的宣传,确保计量器具处于良好状态。
对各大宗物料进出单位及消耗必须认真进行检查,做好原始记录并按品种、规格进行月、季、汇总,装订成册。
8每月定期将物资计量数据报材料部。
经理部根据统计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每季度总结一次,做到有奖有罚。
十一、施工实验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施工现场实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员必须持证上岗,尽职尽责,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建立健全各种实验台账,准确、及时地为工程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实验员必须每天同技术、材料部门碰头,明确施工部位及材料供应情况,为实
验提供准备工作。
实验员每天必须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2~3次监督,后台供料应有黑板显示
各材料的用量,并按规范要求取样。6送检。
7生。
十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总则
为做好公司的技术档案工作,特制定本制度。4 技术档案包括三方面,即工程技术档案、施工技术档案和大型临时设施档案。
工程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按系统归类整理,保证完整准确。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随时汇集整理,所需表格按有关规范、规定 对不合格的材料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杜绝质量事故的发
每天对养护池的温度、湿度进行不少于根据工程施工方案,工程的进展部位,按规范对水泥、钢筋、砂、石子及时取样的相应格式认真填写,做到自己清楚规整,项目齐全,准确真实。签字手续必须齐全,严禁伪造和后补资料。
2、工程技术档案 工程技术档案是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建设单位的技术资料。它反映了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并为该项工程的竣工使用、维修管理、改建扩建等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 2 竣工项目一览表。包括名称、项目、结构、层次等。
设计方面的有关资料。包括原施工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洽商变更记录、地质勘察资料。材料质量证明和试验资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等质量
合格证明或试验检验单。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竣工验收证明。
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记录和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设备安装和采暖、通风、卫生、电气等施工和试验记录,以及调试、试压、试
运转记录。8 永久性水准点位置、施工测量记录和建筑物、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时应注意事项的有关文件资 料。
3、施工技术档案
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经验总结,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及经验总结,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资料和处理措施,技术管理经验总结和重要技术决定 施工日志等。
4大型临时设施档案
主要包括临时房屋、库房、工棚、围墙、临时水、电管线设置的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 以及施工记录等。对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和真实。技术文件和资料要经各级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后才有效,不得擅自修改或事后补做。
第五篇: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节 技术管理责任制度
一、技术管理机构责任制
(1)按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2)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上级办法的技术标准、规定、规程、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3)负责收集和提供技术情报、技术资料、技术建议和技术措施等。(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5)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负责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推广应用。(6)进行有关技术咨询。
二、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1、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制
(1)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批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2)主持图纸会审和工程的技术交底。
(3)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政策、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4)组织制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工程的质量检查,处理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问题。
(5)负责技术总结,汇总竣工资料和原始技术凭证。
(6)编制专业的技术革新计划,负责专业的科技情报、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提供合理化建议,对专业的科技成果组织鉴定。
2、技术员的责任制
(1)负责施工现场技术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2)负责单位工程图纸审查及技术交流。
(3)参加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贯彻执行。
(4)负责贯彻执行各项专业技术标准,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和质量鉴定标准。(5)负责整理技术档案原始资料及施工技术总结,绘制竣工图。(6)参加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二节
技术管理基本制度
一、图纸会审制度
为了熟悉和掌握图纸的内容和要求。解决各工种之间的矛盾和协作、发现并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和遗漏、提出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及进行洽商和更正,特制定本制度。(1)由总工程师组织图纸会审。
(2)会审前有关人员要认真熟悉和学习施工图,有关专业要进行翻样。结合施工能力和设备、装备情况找出图纸问题,对现场有关的情况要进行调查研究。
(3)图纸审查的步骤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 学习阶段。学习图纸主要是摸清建设规模和工艺流程、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主要材料和特殊材料、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坐标和标高等。
② 初审阶段。掌握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后,分工种详细核对各工种的详图,检查有无错、碰、漏等问题,并对有关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经济等问题,提出初步修改意见。
③ 会审阶段。指各专业间对施工图的审查。在初审的基础上,各专业间核对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消除差错。对图纸中有关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经济等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应研究设计中提出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实现的可能性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4)图纸会审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①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政策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② 工程的机构是否符合安全、消防、可靠性、经济合理的原则,有哪些合理的改进意见。
③ 本单位的技术特长和机械装备能力,施工现场条件是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④ 图纸各部位尺寸、标高是否统一,图纸说明是否一致,设计的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⑤ 工程的建筑、结构、设备安装、管线工程等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有矛盾,钢筋细部节点与水电和其他的预埋节点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⑥ 各种管道的走向是否合格,是否与地上(下)建筑物、构筑物相交叉。
⑦ 大型构件和设备吊装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
(5)会审记录是施工文件的组成部门,与施工图具有同等效力,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字,并及时上报公司的技术部门和经营部门。
二、图纸会审管理工作细则
1、目的
(1)通过图纸会审,使设计图纸100%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通过图纸会审,使建筑规划、结构、水电煤配套等设计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3)通过图纸会审,做到图纸表达清楚、正确无误,确保工程施工按期按质完成。
2、范围
公司新建项目所有土建及配套图纸。
3、职责
(1)工程部负责组织设计院、施工、监理、设计部等有关单位参加图纸会审。(2)工程部负责对工程中的技术难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3)设计部负责与设计院联系,提出业主要求,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图面解释工作。
4、程序
(1)设计部收到设计院图纸并审阅后在移交单上签署审阅意见后移交工程部文件管理员(包括图纸清单)。
(2)工程部文件管理员将图纸分发给施工、监理单位及工程部有关专业工程师。(3)工程部专业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阅读。
(4)工程部项目主办工程师及各专业工程师也须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并记录于工作日记中。
(5)在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均对图纸熟悉之后,工程部组织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部等进行图纸会审。
(6)图纸会审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技术难点问题,工程部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咨询。
(7)工程部主办工程师负责将专题咨询结果汇总形成《专家咨询会议报告》,并分发给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执行。
(8)图纸会审记录由设计院负责,并发放工程部、设计部、监理、施工单位。
5、图纸会审的关键问题 1)土建部分
① 基坑开挖及基坑围护。② 基础形式的选择。
③ 主体结构中的结构布置选型、钢筋含量、节点处理等问题。④ 四大渗漏:屋面防水、外墙防渗水、卫生间防水、门窗防水。⑤ 内墙粉刷。⑥ 楼地面做法。
⑦ 土建与各专业的矛盾问题。⑧ 工程施工中的可行性问题。2)配套部分
① 给水管供水量及管道走向、管径不仅要满足最不利点供水压力需要,而且要满足美观需要。
② 排水管的走向及布置是否合理。
③ 管材及器具选择是否符合规范及甲方要求。④ 消防工程设计满足美观及消防要求。
⑤ 水、电、煤、消防等设备、管线安装位置设计合理、美观且与土建图纸不相矛盾。
⑥ 煤气工程满足煤气公司的审图要求。
⑦ 总体图纸布局、管位布置合理,管材选用合理。⑧ 用电设计容量和供电方式符合供电局规定要求。⑨ 强、弱电室内、外接口满足电话局、供电局的设计要求。⑩ 室内电器布置合理、规范。
6、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部项目主办人员及各专业工程师须定期检查按图施工的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并通过设计院进行设计调整或确认,再发正式文件通知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执行。
三、图纸会审变更制度
为做好图纸会审变更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图纸会审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按工程类别项目部(分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参加图纸会审。
(2)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组织会审单位将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
(3)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建设)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4)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
(5)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修改图纸均需文字记录,纳入工程档案。
四、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1、总则
(1)为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达到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本制度。
(2)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施工项目或建筑群体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3)公司承接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市政工程等工程项目均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不适的内容,并经公司系统批准同意后实施。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范及规定编制。(2)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
(3)贯彻执行各种施工规范标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4)合理规划施工平面图,做到文明施工。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
(1)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各有关部室协助,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特殊工程施工方案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各段技术负责人编制。
(2)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由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审批;特殊工程施工方案和需报公司审批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经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审核后报公司审批。单位工程施工设计编制完成后经过经理部讨论通过并报公司技术部和有关部门审阅,最后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4、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
(1)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施工生产的法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变更施工组织设计中选定的方案必须经过审批,对擅自行事、违反施工组织设计造成损失者要追求其责任。
(2)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不得施工。
五、技术交底制度
1、总则
在正式施工之前,为了使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掌握工程情况和技术要求,避免发生指导和操作的错误,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并按合理的工艺、工序流程进行作业,特制定本制度。
(1)技术交底必须使施工人员明确所担负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
(2)明确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3)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4)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交底资料及时送至资料员处归档作为短期资料保存。
2、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项目工程质量计划交底:要向全体施工人员交清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质量体系基本运作程序、项目质量目标、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包括: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各工种的配合要求、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
(3)图纸交底: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和机构的主要特点、重要部位构造和主要要求,以便掌握设计关键,做到按图施工。
(4)设计变更交底:将设计变更的部位及变更原因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以免施工时遗漏造成差错。
(5)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① 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设计要求、现场情况、工程难点、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措施,以及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② 季节性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还应重点明确季节性施工特殊组织和管理、设备及料具准备计划、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消防安全措施等项内容。
③ 由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交底。(6)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① 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质量检查员、生产管理人员检查实施。② 分项工程施工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应按部位和操作项目,向专业生产管理人员或班组长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到突出重点、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既满足标准要求,又经济合理。
③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材料要求、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施工措施以及需要交底的其他事项。
④ 项目施工的各级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工程各工序、各专业施工中的衔接和配合问题及时做好工序、专业工程的穿插,以便施工顺利进行。
(7)“四新”技术交底: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施工工艺标准、质量验收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并分别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3、技术交底的实施程序
(1)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由项目生产副经理主持,项目主任工程师向各段技术负责人、分项技术负责人、各段段长、经理部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交底。
(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由各段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段技术负责人及各分包专业技术负责人向工长交底。
(3)各段技术负责人、分项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按部位和操作项目,向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后必须办理技术交接手续。
4、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应分别按规定的表格格式及相关要求进行填写。
(2)技术交底资料由资料员负责汇集整理,交底人员要及时将资料移交至资料员处编目存档,归施工技术资料中。
六、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为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测量工作在各级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实行公司、项目经理部二级管理。对测量人员的使用及调配须征得测量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批准。
(2)各级工程测量人员须坚持测量工作程序,遵循施工测量工作流程。施工准备阶段,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方案编制等工作;施工阶段,要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并做好测量记录;工程竣工阶段,做好竣工测量,及时准确地提出测量成果,以满足竣工验交的需要。
(3)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应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
(4)总承包施工的测量管理纳入公司正常管理。承包队伍的测量人员必须经过测量专业委员会的考评,合格后方可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承包队伍的测量工作纳入公司测量系统,统一管理。
(5)建立测量日志制度。工程测量是先导,测量工作必须有序,坚持填写测量日志,做到一天一总结,一天一计划,有利于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公司测量专业委员会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测量人员的测量日志。
七、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为更好地做好测量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1)及洽商。
2)3)做好红线桩交线,确保测量精度。
施工中要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移交的测量资料,做好复测工作,认真测量员在技术员的领导下工作,要认真熟悉图纸,及时掌握设计变更
控制测量精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建筑物轴线、标高及细部主要尺寸,做好楼层观测记录,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垂直偏差检查,并做好记录。
4)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施测人员要坚持复核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并要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5)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使用中避免仪器受震、倾倒和碰撞。使用后要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6)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永久和半永久的标桩必须设置牢固,有明显标志,并且加以保护。
八、施工定位放线管理程序
为确保施工定位放线符合国家及有关规定,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1)设计部负责委托专业测绘单位进行定位测试,内容包括: ① 确定红线或蓝线控制点。
② 复测新建小区附近已建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的定位坐标。③ 设置不少于三个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放线基准点。第①、②条的内容作为规划设计定位依据。
(2)设计部负责复核施工总体定位图,并组织工程部、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明确各项规划定位指标,包括各建筑物间最小距离,新建建筑物与已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河道相对位置,小区红蓝线控制点,放线基准点等。
(3)项目发展部负责办理开工规划验线申请或提前验线申请。
(4)工程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放线,并负责委托专业测绘部门进行复测。(5)工程部负责办理开工验线手续和竣工验线手续。
九、工程洽商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及建筑使用功能,特指定本制度。
任何施工条件或设计条件发生变动等情况,均通过工程洽商予以解决。
1.工程洽商一般由各段技术负责人经办,但对于影响主要结构、建筑标准、增减工程内容的洽商,应由主任工程师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办理。
2.工程洽商内容若超出合同范围,须经经理部核实,报公司领导批准,方能签定。
3.属设计和业主提出办理工程洽商时,须经经理部经营副经理对变更洽商进行评审后方能办理,不能贸然行事。
4.工程洽商必须签字齐全,属施工图变更的洽商,应有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部门四方签字。
5.洽商办完后,经办人须及时将洽商文件送至资料员处存档,并由资料员及时分发给各有关部门。
6.工程洽商不得涂改。
7.有关经济洽商必须在办理技术洽商时同时办理,并准确及时交经营副经理备案。
十、计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和完善公司计量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和统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等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规章制度。
(2)按公司要求建立本单位计量器具台账、卡片,每月进行一次账物核对工作,确保账物相符。
(3)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的配备、购置、封存、报废计划并按申报手续上报审批。(4)对在用器具进行标志管理,封存器具贴封存证。(5)做好计量器具自检、修理、调整等记录。
(6)做好施工现场的计量法规的宣传,监督并指导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确保计量器具处于良好状态。
(7)对各大宗物料进出单位及消耗必须认真进行检查,做好原始记录,并按品种、规格进行月、季、汇总,装订成册。
(8)每月定期将物资计量数据报材料部。
(9)经理部根据统计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每季度总结一次,做到有奖有罚。
十一、施工实验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施工现场实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实验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员必须持证上岗,尽职尽责,确保实验的科
学性和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建立健全各种实验台账,准确、及时地为工程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3)实验员必须每天同技术、材料部门碰头,明确施工部位及材料供应情况,为实验提供准备工作。
(4)实验员每天必须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2~3次监督,后台供料应有黑板显示各材料的用量,并按规范要求取样。
(5)每天对养护池的温度、湿度进行不少于3次的测定,并做好记录。
(6)根据工程施工方案,工程的进展部位,按规范对水泥、钢筋、砂、石子及时取样送检。
对不合格的材料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十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总则
为做好公司的技术档案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技术档案包括三方面,即工程技术档案、施工技术档案和大型临时设施档案。(2)工程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3)按系统归类整理,保证完整准确。
(4)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随时汇集整理,所需表格按有关规范、规定的相应格式认真填写,做到自己清楚规整,项目齐全,准确真实。
(5)签字手续必须齐全,严禁伪造和后补资料。
2、工程技术档案
工程技术档案是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建设单位的技术资料。它反映了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并为该项工程的竣工使用、维修管理、改建扩建等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竣工项目一览表。包括名称、项目、结构、层次等。
(2)设计方面的有关资料。包括原施工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洽商变更记录、地质勘察资料。
(3)材料质量证明和试验资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等质量合格证明或试验检验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竣工验收证明。
(5)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记录和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6)设备安装和采暖、通风、卫生、电气等施工和试验记录,以及调试、试压、试运转记录。
(7)永久性水准点位置、施工测量记录和建筑物、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8)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时应注意事项的有关文件资料。
3、施工技术档案
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经验总结;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及经验总结;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资料和处理措施,技术管理经验总结和重要技术决定,施工日志等。
4大型临时设施档案
主要包括临时房屋、库房、工棚、围墙、临时水、电管线设置的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以及施工记录等。
对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和真实。技术文件和资料要经各级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后才有效,不得擅自修改或事后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