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歌剧鉴赏作业
班级:10模具3班姓名:简信俊
《图兰朵》观后感
面目冷若冰霜的公主图兰朵因百年前祖母曾被外国侵略者蹂躏,遂决心为祖上报仇,于是便设计以“猜谜”的方式残杀所有向她求爱的男人。紫禁城午门前的广场上,她向求婚者们宣布,谁能猜中由她出的三个谜语,她就嫁给谁,但如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很久以来公主的这三个谜语没有一人能猜出,但却有许多人成为了这场残酷游戏的刀下鬼。年轻的鞑靼王子卡拉夫深为图兰朵的美丽容颜所动心,于是冒死求婚并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火热的爱情征服了图兰朵……
《图兰朵》作家孔远和吴江此次采用的是更古老的席勒版本。歌剧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柳儿一角色被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卡拉夫王子的父亲——铁木尔,铁木尔是图兰朵的乳娘陆玲公主多年前的恋人,而图兰朵是陆玲公主和燕蓟王的女儿。对于歌剧版中图兰朵的个性定位,此次编导也有所改动,图兰朵这个十几岁的女儿家柔情取代了原先的残酷,爱情戏有所加强,可谓“紫禁城里的杜丽娘”,其出发点是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对爱情、对理想、对人生观的认识
《图兰朵》,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朵特宣布:有三个谜语,能猜中的就可以招为女婿,猜不中就要杀头。结果纠集各国的王子,波斯王子因为没猜中,遭杀头的命运。逃亡中的鞑靼王子卡拉夫对图兰朵的美貌一见钟情,执意要去猜破三个迷题。他的侍女柳儿默默爱着王子,不忍心她前去,却也伤心地挽留不住他。乔装打扮的卡拉夫——无名王子果然将三个迷题解破,图兰朵特因不知无名王子的身份而反悔了,背离了下嫁的誓言。无名王子对图兰朵说,如果你能说出我的名字,你就自由了,你可以放弃你的誓言,并且我愿意为你死去。公主抓来王子的侍女柳儿,逼迫她说出王子的名字,然而柳儿誓死不说。公主问柳儿,是什么让你如此忠贞?柳儿回答说:是爱情。是我心中深藏的爱情,我不曾向王子表明,深藏的爱情让我痛苦,又抚慰我的心灵。回答后柳儿夺剑自杀,死在了王子的脚下。忧伤的王子激烈地抱住图兰朵,问她为何如此冷酷,一个吻后,图兰朵突然苏醒,冷酷的心被突如其来的爱情融化,最终,还是卡拉夫自己说明了身份,使图兰朵特肃然起敬,甘愿委身于他。于是众人开始歌唱,祝福公主和王子永远幸福。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不仅用语言来叙述它令人折服的独到见解,而且还能用音乐将思绪带向天空自由畅想,若说有什么是结合语言和音乐为一体的旷世巨献的话,想必就是歌剧了,但我们中学生大多数谈歌剧总是避不开口,因为我们对于它的了解知之甚少。
往昔常常觉得自己对于音乐是略知一二的,直到那天音乐课上,与同伴们欣赏了这部绝美的歌剧《图兰朵》之后,才感觉自己的那些皮毛是多么微不足道。歌剧当中的清新旋律、悠长歌词、精彩剧情、视觉冲击,深深地震撼了我。《图兰朵》讲述一个智慧的王子在难题前冲破重重险阻终于得到了美丽骄傲的公主的故事。主旨很简单,就如童话故事一般,但它饱含古中国天籁之音的深刻韵味却令我久久难以忘怀,譬如说《茉莉花》吧,平常人听得多的是它的江南苏杭小调味,而它在《图兰朵》中的诠释是交响与大气的融合,是感情起伏的跳跃线。故
事当中三个看似疑难的问题,在王子的口中全部释然,所有的观众和听众的我们不禁为之一呼“喔!原来是这样阿!”这样令人兴奋的三种旋律穿插在三个由神秘转为知晓的情书,我想这若是放在家庭影院,我坐在家里的沙发而不是教室里的话,我一定会乘着它飞起来,音符就是我的翅膀。
这部歌剧是第一部歌颂中国风情的歌剧,表达的是中国人美好的愿望:智慧最终为自己创造幸福。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也许都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我们还是继续为明天而奋斗着、拼搏着。因为这就是生活,因为我们记得那句话:虽然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歌剧里的卡拉富是多么多么勇敢!面对着两极的交叉口,一边通向幸福,一边通向生命之界限,在转瞬决定的对错里,他的机智、聪明、勇敢带着他向幸福走去,骄傲美丽的公主在一个个谜前败阵,虽然不像旧时对幸福的定义——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篇:歌剧鉴赏
中外歌剧鉴赏—我的观后感
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修了《中外歌剧鉴赏》,在为期30课时的时间里,我了解了歌剧的起源、发展、特征及歌剧声乐的分类,认识了莫扎特、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等等歌剧名家,更是观看了《茶花女》、《卡门》、《歌王卡索鲁》、《猫》、《原野》及讲述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回归中国壮举的《苍原》,深深地喜欢上了歌剧这门艺术。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辛亥革命以后,尤其在1930年代,也有把中国宋、元以来的戏曲,称为歌剧或旧歌剧的 歌剧唱腔由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敏捷度、力量和音色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花腔女高音、轻俏女高音。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歌剧可分为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而中外歌剧也有不大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有:
1.都有故事、有人物、有音乐、有歌曲。
2.角色上会都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等用以区分角色。
3.都会有独唱、二重唱、对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以丰富演唱方式。不同点有:
1.中国新歌剧都受民歌影响,有大量的分节歌,没有西洋歌剧那样的咏叹调、宣叙调。有许多对话。
2.中国歌剧用汉语演唱;西洋歌剧用意大利语演唱。
3.中国的歌剧对白直接说话;西洋歌剧用宣叙调唱出来。
4.中国歌剧的音乐比较民族化,旋律比较简单,看完以后可能能够记住几句;西洋歌剧看后可能不知所云。
5.总的说来,西洋歌剧气势比较大,音乐创作比较考究,比中国歌剧略胜一筹
在古典歌剧、现代音乐剧、中国歌剧中,我更喜欢古典歌剧。
一是,古典歌剧的舞台有场景,有美工,更主要的是它有一个故事情节贯彻于整个歌剧艺术作品中,故事情节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人不经意中融进歌剧的故事情节里,与歌剧中的主人公同喜共悲,使人更容易感受到歌剧的伟大。
二是演唱者的临场的表现力。在整部歌剧的演出中,演唱者的表现力被视为主要的地位,因而相对现代音乐剧和中国歌剧来说声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强大,而舞台背景等一系列因素倒让人忽略了。
三是为了保持演唱者和乐队的某些平衡点,歌剧的作者往往在音乐表现力上下苦功夫。这主要表现在对歌剧的序曲和间奏曲的创作上下工夫。也因此古典歌剧的音乐相对现代音乐剧和中国歌剧来说也更加优美,更有感染力,使观众的情感随着歌剧音乐声响起伏悲喜。
关于歌剧,我更愿意看到情节更加曲折跌宕,舞台背景更加雄伟壮丽的歌剧。对此,隔剧可以增加歌剧的幕数,减少每幕的时间,从而可以在未增加歌剧演出时间总长度的情况下使得歌剧的情节更加曲折、更加跌宕起伏。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布置舞台背景,使得舞台布景更加富丽堂皇,还可以利用吊钢丝、舞台灯、舞台屏幕等,是歌剧更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第三篇:歌剧魅影观后感(声乐鉴赏作业)
歌剧魅影观后感
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因缘他假扮幼年丧父从小就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的小克莉丝汀的音乐天使。魅影同情于她的孤独,隔着墙对她说话,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
终于在九年之后,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在魅影的帮助下凭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魅影开始爱上了这个他一手造就的女人,以为克莉丝汀就是他的。然而克莉丝汀却与她儿时的玩伴劳尔坠入爱河。魅影发现后,自觉遭到背叛。从此他们三人之间开始展开了一个个与其说可怕我觉得不如说感人的斗争。故事的最后,魅影终于被克莉斯汀感化,从仇恨中醒悟过来,成全了她和劳尔的爱情。
首先,我觉得被爱是一种幸福,然而当在没有得到回应时如果因爱成恨,那么就是一个悲剧的开始了。因爱成恨,或许是因为真的爱得太深了,但我觉得更可能的是不懂得爱的真谛吧。爱一个人既要爱她的人,更要呵护她的心。如果因为你的爱让她的心不快乐,那么你的爱就是错误的,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真心的爱一个人,就应该爱她所爱。如果她不爱你,那么请放开她,让她去寻找真正属于她的幸福。所以我想说直到魅影最终放手,转身,成全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爱上了克莉丝汀,才真正领悟了爱的真谛。
其次,请永远记住,爱情,不是你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在爱情的国度里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对不起谁。爱情,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吧。你爱她,你为她付出,其实只是你的一种选择。你选择了她身上吸引你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让你感到快乐,感到喜悦,感到自己全身充满着激情与动力。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无论结局是收获抑或是失落。因此,克莉丝汀应该感恩魅影爱她,但不需要为他的爱而买单,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魅影不是她的选择。
最后,我只想说:爱情一定要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才会是幸福的!
第四篇:歌剧鉴赏猫
歌剧鉴赏猫
我们平时不怎么看歌剧的,只有上选修课才有机会看,老师给我们观看的歌剧应该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就是因为没看过,所以不知道好不好看,看完之后有一些感概,因为不怎么懂音乐,但是也很认真的看了,我对《猫》这部歌剧的感想颇多。因为是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所以印象也较为深刻。虽然我不能用艺术的专业的眼光来欣赏它,但是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仍然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让我感动。
在两个小时的观赏中,我并不是很在意歌词,大多是在观察人物的化妆、身体语言和动作。演员经常匍伏在地,很符合猫的特征,特别是扮演母猫的女演员,天然一股风流,媚不可挡。公猫的阳刚与自得,则在典型的麦可杰逊式抚下腹摇臀部的动作中体现出来。各人只要踢脚便是笔直,只要伏下便是柔软,只要张手便是伸展,只要张望便是专注,见满台人影,却丝毫不乱。演员唱歌时趣稚可爱,有些又显狰狞。最难得的是表情,丰富多彩,很难想象他们怎么会表演的如此的好,似乎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猫了,表情各异,但都有猫的慵懒,眼睛不大睁得开,一睁开又精光四射,吓人一跳。动作也轻捷,配合小心谨慎的一副猫容,真如脚踩肉垫,无声无息。
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众多,而服装竟没雷同的,虽然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有威严老人,有落魄老妇,有凶恶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娇媚女人,有贤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资产者,有魔术师等等。很难得的是剧中一只老母猫的声线沙哑,脖子上的皱褶非常明显,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来也是大段大段歌词的,与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猫遥遥相望,脉脉含情,互相对歌,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猫》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猫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多变的动物,令人难以捉摸,而如果一部戏剧的角色全部由猫来组成,这会是什么样子呢?音乐剧《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猫》中的猫儿多得让你数不清,我想即便你看了很多遍的人,也还是没有完全弄明白,因为这里面的猫实在太多,而且各有特点,要全部记住确实要伤不少脑筋。
虽然看了几节课但是也不是很懂,回来后又自己看了一遍,在网上又看了一下其他人对这部歌剧的评论,我稍微也有懵懂的感觉,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上上选修课,可以多学到好多知识,各方面的都有,让自己更充实,很喜欢这科。
第五篇:歌剧猫鉴赏
歌舞剧【猫】观后感&赏析
歌舞剧猫,可谓艺术史上不可抹去的鲜亮一笔,第一次听说这部作品,是在初中的音乐课上,当时音乐老师为我们播放了歌剧猫的大部分内容,并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部作品,从那之后,这部作品也已经被我看了三四遍,而在这个学期的选修课【中外歌剧鉴赏】上,老师再一次为我们播放了这部经典的作品,作为经典作品,可以说百看不厌,这次观看之时,便又有了新的感觉。
音乐剧猫,是安德鲁韦伯的作品,在课上,老师给我们讲的韦伯的职业让人感到很有趣,他的专业并不是音乐剧,但他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母亲是小提琴家,祖父是男高音歌唱家,弟弟是当今颇有声望的大提琴家,因此,攻读历史的安德鲁最终投身音乐剧事业,也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了吧。而韦伯的故事也从某一方面告诉了我们,职业,并不一定是被学业固定死了的,优秀的人总能找到自己最擅长最喜爱的事物作为自己的职业吧。
音乐剧猫,主要讲的是一年一度的杰克利猫的聚会的故事,在故事中,许多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詹尼安点点、剧院猫、厨师猫、摇滚猫、英雄猫、铁路锚、剧院猫等等令人觉得新奇却又觉得亲切的形象让人十分喜欢,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摇滚猫与铁路猫的故事,摇滚猫的形象张扬有个性,桀骜不驯十分活灵活现,而铁路锚这一形象,让猫穿上马甲,作为铁路秩序的维持员,很有意思,当中的音乐也很好听。
当然,这其中的所有故事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格里泽贝拉的故事,这只早先混迹于人类世界的猫已不受杰里科猫们的欢迎,被排挤被唾弃,但年迈的她仍想回到杰里科猫们之中,先后两次闯入聚会,而这两次的闯入,为我们带来了剧中最经典的曲目——回忆,两次的演唱相似但绝不相同,第一次,更多的是对于往日时光的回忆,当时的美丽已不复存在,而第二次的演唱更加有力,像是对回忆声嘶力竭的控诉,对错误选择的严肃忏悔,我更喜欢第二次的演唱,在演唱之中,她终于像一只猫一样躬下身去,趴在地上,不再像人类一样行走,而趴下之后的再次站起把歌曲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这动情的演唱感动了所有的猫,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最终格里泽贝拉被选上进入杰里科之月,重新来过这一生,这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事情也让人十分欣慰。
歌舞剧猫可以说是艺术史上的经典,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世界的舞台上都进行过演出,而最近它的中文版也在中国的舞台上演出了,并且来到了郑州,虽然没有机会前往观看,但是在中外歌剧鉴赏课上重温这部经典的作品,也让人的心情感到十分愉悦。
以上便是我对歌舞剧【猫】的观后感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