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名作鉴赏

时间:2019-05-13 18:3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歌剧名作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歌剧名作鉴赏》。

第一篇:歌剧名作鉴赏

歌剧鉴赏-----西方经典《托斯卡》与东方名作《木兰诗篇》

歌剧于16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歌剧(opera)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歌剧的唱腔,根据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tessitura)、敏捷度、力量和音色(timbre)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sopranist/countertenor)。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世界著名的歌剧有《卡门》《图兰朵》《茶花女》等等,中国的歌剧有《江姐》《木兰诗篇》等等。

《托斯卡》(Tosca)是G.普契尼在1900年创作的3幕歌剧,于1900年1月14日在罗马科斯坦兹剧院作首次演出。1800年,罗马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安格洛蒂而被捕受刑,歌剧托斯卡女演员托斯卡正热恋着他。警察总监斯卡皮亚被托斯卡迷住,答应使她的恋人获得自由。作为回报,她得委身于他。托斯卡被迫假意顺从,在警察总监刚写完假处决的命令后,趁其不备用刀刺死了他。黎明时,马里奥被带到刑场,托斯卡告诉他这只是假处决,谁料这是警察总监耍的花招,马里奥真的被处决了。这时刺死总监一事已经被人发现,并认定斯卡尔皮亚是托斯卡所杀。托斯卡发现斯卡皮亚被谋杀的卫兵赶来逮捕托斯卡,托斯卡对卡瓦拉多希告别后跳下行刑台自杀,普契尼在此以(今夜星光燦爛)來當終曲。剧中的咏叹调十分著名。这里选用的是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和卡伐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其中《星光灿烂》是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是卡伐拉多西在第三幕中所唱。卡伐拉多西深情唱到:“……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多么惊慌,她面纱下美丽的面容和身材……”正是因为作者把最丰富的感情融汇于完美的形式中,使这首咏叹调永传后世。看完这部歌剧,心里都充满了感动。我感受到托斯卡这位柔弱的女子因为爱情而有了那么大的勇气,她的骨子里充满了坚强,而且她心地善良,诚实,所以他相信警察总监不会骗他。当士兵们要逮捕她时,他没有甘愿被俘获,而是选择自杀,可见她不屈的精神,不畏牺牲的胆量。看了托斯卡,真是为她的精神鼓舞,为她的结局惋惜。

与《托斯卡》不同的是,中国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本土原创、展示英雄主义精神、集中国妇女美德于一身的优秀作品。该剧以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崭新形式弘扬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平与正义的崇高精神境界。该作品取材于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古老故事,这个中国传说中的动人故事也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和喜爱。中国歌剧《木兰诗篇》由作曲家关峡作曲,剧作家刘麟编剧,以《木兰辞》为主要框架,又在古辞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引申。《木兰诗篇》以交响乐为主体,吸纳和融汇了歌剧、音乐剧、戏剧、清唱剧、情景剧、舞蹈等适合情景表演的元素,为其注入新的内涵,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演奏、演唱,使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出演花木兰一角是这部剧作的最大亮点,同时也折射出我国民族声乐女高音的深厚艺术功底和造诣,极为生动的凸现了花木兰这一中国古代巾帼女英雄的艺术形象。全剧之中除了为营造第四乐章“安魂曲”的音乐氛围使用了一段诗剧般的独立韵白之外,没有一句脱离音乐的语言与对白,音乐真正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主体。作曲家将人物内心世界感情的抒发,放在由音乐铺成的戏剧性支点上,因此,大段的咏叹调与重唱都写得极富

光彩与感染力。整台演出具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部经典之作。欣赏完这两部歌剧,真是大饱眼福。一个是西方经典代表,一个纯粹的东方名作。《托斯卡》。他们也有共同点:都有着宏大、辉煌的场景,有着演员真情的流露,将心里活动用艺术的形式表演的淋漓尽致,和欣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都是将音乐、喜剧、文学、美术、舞蹈完美的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都很有表现力。这两部歌剧也有明显的不同,《托斯卡》,在这部歌剧中,注重音乐的感情渲染和戏剧性效果,全剧始终强调声乐的重要性,有许多精彩唱段。例如第二幕托斯卡的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第三幕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很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木兰诗篇》该剧融汇了交响音乐、歌剧、音乐剧、舞蹈与中国传统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独具风采。生动表现了花木兰的对父母的孝顺,对国家的忠贞,对士兵的关心,还有勇猛杀敌、不畏牺牲的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规模宏大,而且舞台效果形象逼真,欣赏歌剧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艺术素养的方式。本学期我们欣赏了《卡门》《托斯卡》《茶花女》等世界经典,也欣赏了新发展的中国歌剧《江姐》《木兰诗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更加喜欢艺术了,也喜欢歌剧!

第二篇:西洋歌剧名作赏析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

《普契尼与他的托斯卡》

姓名:

学号: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教师:张

这学期选择了歌剧这门选修课,开始时我对歌剧也没有什么了解,以为是音乐剧之类的,想上个轻松点的课程,就选了歌剧。上了一节课后才知道什么是歌剧,歌剧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在之前,能叫上名来的就只有《卡门》、《图兰朵》这两部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歌剧。上了歌剧课后,我才了解了更多关于歌剧的内容,给自己长了不少知识。与此同时,也看了不少歌剧,如:《阿依达》、《弄臣》、《丑角》、《卡门》、《托斯卡》等等。而我今天想说的就是普契尼与他的托斯卡。

1858年6月22日,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的卢卡城,最初在他的故乡学习音乐,后来考进米兰皇家音乐学院。于1883年毕业,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获得好评。他的老师蓬基耶利觉得他的才华更适于舞台音乐的创作,于是请人根据《吉赛尔》的题材为他编写歌剧脚本,参加歌剧创作比赛。普契尼写成独幕剧《群妖围舞》,虽然最重还是落选,但在米兰上演时却获得好评。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由于脚本不佳,以失败告终。他由此认识到,歌剧的成功有赖于好的脚本,它应该吸引人、感动人。这种追求,成为他后来作品的戏剧结构的重要特色。而普契尼的成名作是《曼侬·莱斯戈》,《曼侬·莱斯戈》的结构灵活,采用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串发展手段,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和地位,音乐的地方色彩浓郁。作者从此一举成名。

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普契尼在创作题材和内容方面,致力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是一系列感情丰富,悲剧性的妇女形象。

普契尼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其中有四部经久不衰——《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至今仍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经常演出。其中,《托斯卡》在1900年在罗马上映,普契尼以V.萨尔杜的剧本改编受到凯旋般的喝彩。这部歌剧是以法国大歌剧风格写的,它反映了历史英雄的题材。主导动机发展丰富,有充分展开的大段二重唱,和声复杂,终场写得很富于效果。此剧可以说是普契尼后期作品中典型的真实主义杰作。

《托斯卡》描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如今依然存在,那是在1800年地罗马,剧情在刚刚超过一天的时间内发生,第一幕安排在圣安德烈•德拉•瓦利一座美丽的教堂里,第二幕发生在斯皮卡亚家中,最后的悲剧发生在圣安杰罗城堡的城墙上。画家卡瓦拉多西由于掩护了越狱的革命党人而被警察局逮捕监押。画家的恋人、歌剧演员托斯卡找到警察局局长斯卡皮亚求他宽容。斯卡皮亚早就垂涎托斯卡的美貌,于是便提出要托斯卡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换取卡瓦拉多西的生命与自由。如果托斯卡同意,他便可以执行一个假死刑,让卡瓦拉多西与托斯卡两人远走他乡。为了救出自己的恋人,托斯卡在斯卡皮亚的淫威之下只得同意了他的无耻要求,就在斯卡皮亚欲拥抱她时,托斯卡情急之下抓起了桌子上放着的一把匕首,猛然刺进了

斯卡皮亚的胸膛。斯卡皮亚就这样倒在了地上。凌晨,在楼顶平台的刑场上,托斯卡悄悄的告诉卡瓦拉多西这是一次假行刑,并特别叮嘱他在枪响之后千万要装死别动,等人群散去之后,他们俩就可以远走他乡。然而当行刑的枪声过后,卡瓦拉多西应声倒地,等人群散去之后,托斯卡才发现自己被欺骗了,真实的子弹打碎了一切美好的梦想。而正当托斯卡为失去恋人而悲痛时,斯卡皮亚的手下也发现了他们长官的尸体并前来捉拿托斯卡。警察和士兵们冲到托斯卡的面前,托斯卡猛然纵身跳下楼,追随爱人而去„„

《托斯卡》虽是一部爱情的悲剧,但作曲家普契尼却在其中写出了许多情意缠绵、音乐优美的咏叹调与重唱,如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多么奇妙、多么和谐”与“今夜星光灿烂”等。百年来这些不朽的旋律不仅经常在歌剧演出之外的音乐会舞台上被广为演唱,而且还成为了当今许多重要国际声乐比赛的参赛规定曲目,由此足见普契尼音乐的动人与美妙。尤其是经典咏叹“今夜星光灿烂”,成为歌唱家们炫技之作和歌剧入门者的必修之课。

从题材上看,普契尼总是选择三流的文学作品,着眼于渺小的题材,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倾注于刻画一些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他的作品充满浓厚的异国情调,倾向于真实主义风格;同时又大胆探索各种风格,他从不隶属于哪一个特定的流派,但又与那个时代各种音乐流派保持着联系;在歌剧音乐的表现上,他坚持歌唱在歌剧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充分发挥乐队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因旋律优美而广为流传。从美学

特征看,他的歌剧既充斥着悲剧之美又不乏喜剧成分,既彰显了和谐之美又伴随戏剧冲突。纵观普契尼的歌剧作品,虽然都与爱情相关,但是透过丰富的管弦乐法和音乐美学,再配合张力十足的戏剧情节,他塑造了歌剧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从温柔抒情的咪咪(《艺术家的生涯》)、柳儿(《图兰朵》)、巧巧桑(《蝴蝶夫人》)到个性刚烈的托斯卡、杜兰朵以及游戏爱情的穆塞塔(《艺术家的生涯》)、曼侬·莱斯戈等等,普契尼为歌剧舞台树立了一个个经典的女性角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普契尼领导歌剧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取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普契尼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大胆地将意大利传统中自由的旋律和现代音乐的新要素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色彩丰富、细腻婉转的管弦乐。普契尼发展了威尔第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他借鉴各民族乐派的成就,顺应时代的潮流,兼收并蓄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叙风格,乐队担负戏剧性布局的作用,积极参加到舞台情节的发展中去。他力求使歌剧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其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剧情紧凑,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普契尼的创作和艺术实践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在普契尼的推动下,意大利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批以各地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新的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

在我看来,普契尼塑造的女性由其出色,他塑造的女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他用他的歌剧来塑造女性的,在《托斯卡》中,托斯

卡有着美若天仙、多疑善妒、思想单纯、用情专一和命运坎坷等特点,具有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共性。咏叹调将托斯卡内心的极度矛盾和求告无门的绝望作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具有强烈的戏剧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真实主义创作角度出发,以抒情和浪漫气质的音乐,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有人说,《托斯卡》是需要带着手帕聆听的歌剧,这个评论并不为过,它感人,深入人心,确实有让人流泪的冲动。

歌剧是一种中国人大多都不了解并且听不懂得艺术,而中国的汉语又限定了歌剧在中国的发展,而我能欣赏到这么多动人心弦的歌剧,得益于选修了西洋歌剧名作赏析这门可,或许这门可并没有叫会我什么让我学习成绩提高的技能方法,但是它陶冶了我的情操,提高了我的艺术素养,现在它不能看出有什么效果,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收获,这不会是无用功。

第三篇:歌剧名作赏析

《歌剧名作赏析》论文

当今,歌剧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现象,为不同肤色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喜爱。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值得去思考和回味。而我也不能落后于世人,在这个学期,在刘晖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这个陌生而又梦幻的歌剧世界。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歌剧被视为西方经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下面说说我比较有感触的《茶花女》和《江姐》吧。

《茶花女》是一部三幕歌剧,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的,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女主人公薇奥莱塔是当时的一名名妓,沉醉于风华岁月中。直到阿尔弗莱德出现,并用真挚的爱情感动了她,她毅然抛弃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蜜。可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强烈反对,要求她和阿尔弗莱德分开。薇奥莱塔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巨大的悲痛,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会她,当中羞辱她,患有肺病的她最终承受不了这样大的打击倒下了。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实情告诉了儿子。可是,等到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的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爱情,是历代社会经久不衰的主题,是人类情感空间的释放。爱是不分等级的,人人都有爱的权力,并且真爱难寻。可是由于社会世俗的种种观念,爱情被无情的扼杀了、摧残了。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剧中多处唱段运用了咏叹调,更有利的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心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一部在中国舞台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歌剧,该剧反映的是1948年春,解放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已经在工农联合武装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途中,她突然接到与自己多年患难的革命伴侣——华蓥山中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噩耗,江姐抑止住自己内心的悲痛,毅然决然的走上华蓥山,及时传达了党的指示,并与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一起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但是后来,由于叛徒浦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之后被关押在重庆中美联合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沈养斋的威逼利诱和叛徒的出卖,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的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节操和从崇高精神。而后,重庆解放在即,为了配合我军顺利进军重庆,粉碎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共产党人的血腥阴谋,江姐在集中营中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但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敌人要害死江姐,为了不暴露计划,保护同志,江姐毅然走向刑场„

歌剧《江姐》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的吸收了川剧,越剧,杭滩,洋琴,等音乐与会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的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因此剧中的许多经典的唱段都给人留下了永难磨灭的艺术烙印。比如《绣红旗》中的唱段运用咏叹调的方式,娓娓道来,将江姐心中对革命胜利的无限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剧中好多唱段中都运用了咏叹调。另外,歌剧中的歌词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被广为传唱的《红梅赞》,它的词中以红梅欲革命烈士,用红梅不畏严寒,傲然盛放的品质来抒发革命战士面对反动分子的打压不屈服,不畏惧的崇高精神。纵观整个剧本的词句,精简干练,朗朗上口,既符合了此歌剧要通俗易懂,面向广大受众,教育后人,缅怀先烈的要求,又不乏浓郁的文学艺术气息,是不可多得的弘扬革命精神的教材。

观看了这两部歌剧后我的感触极大,我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跟社会抗衡的,我为薇奥莱塔的爱情感到惋惜、痛心。我也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就像江姐,为了祖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她那种面对敌人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不得不佩服。

另外,我自己认为中国的歌剧和外国的歌剧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西方人对于感情的表达比较直白、炽烈,而中国的歌剧中对于人物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委婉。由于歌剧发展历史不一样,在音乐体制上也有所不同,中国歌剧以简代繁,而西洋歌剧音乐则是流动多变、以繁呈丰的“ 多曲多用”的体制。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写意, 西方传统美学注重写实;中国强调以少胜多, 强调传神, 西方注重以多映多, 注重逼真。

我认为最本质的不同还是因为“民族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欣赏歌剧的时候要注意民族性的精华,并将其发扬光大。

第四篇:歌剧鉴赏

中外歌剧鉴赏—我的观后感

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修了《中外歌剧鉴赏》,在为期30课时的时间里,我了解了歌剧的起源、发展、特征及歌剧声乐的分类,认识了莫扎特、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等等歌剧名家,更是观看了《茶花女》、《卡门》、《歌王卡索鲁》、《猫》、《原野》及讲述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回归中国壮举的《苍原》,深深地喜欢上了歌剧这门艺术。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辛亥革命以后,尤其在1930年代,也有把中国宋、元以来的戏曲,称为歌剧或旧歌剧的 歌剧唱腔由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敏捷度、力量和音色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花腔女高音、轻俏女高音。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歌剧可分为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而中外歌剧也有不大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有:

1.都有故事、有人物、有音乐、有歌曲。

2.角色上会都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等用以区分角色。

3.都会有独唱、二重唱、对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以丰富演唱方式。不同点有:

1.中国新歌剧都受民歌影响,有大量的分节歌,没有西洋歌剧那样的咏叹调、宣叙调。有许多对话。

2.中国歌剧用汉语演唱;西洋歌剧用意大利语演唱。

3.中国的歌剧对白直接说话;西洋歌剧用宣叙调唱出来。

4.中国歌剧的音乐比较民族化,旋律比较简单,看完以后可能能够记住几句;西洋歌剧看后可能不知所云。

5.总的说来,西洋歌剧气势比较大,音乐创作比较考究,比中国歌剧略胜一筹

在古典歌剧、现代音乐剧、中国歌剧中,我更喜欢古典歌剧。

一是,古典歌剧的舞台有场景,有美工,更主要的是它有一个故事情节贯彻于整个歌剧艺术作品中,故事情节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人不经意中融进歌剧的故事情节里,与歌剧中的主人公同喜共悲,使人更容易感受到歌剧的伟大。

二是演唱者的临场的表现力。在整部歌剧的演出中,演唱者的表现力被视为主要的地位,因而相对现代音乐剧和中国歌剧来说声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强大,而舞台背景等一系列因素倒让人忽略了。

三是为了保持演唱者和乐队的某些平衡点,歌剧的作者往往在音乐表现力上下苦功夫。这主要表现在对歌剧的序曲和间奏曲的创作上下工夫。也因此古典歌剧的音乐相对现代音乐剧和中国歌剧来说也更加优美,更有感染力,使观众的情感随着歌剧音乐声响起伏悲喜。

关于歌剧,我更愿意看到情节更加曲折跌宕,舞台背景更加雄伟壮丽的歌剧。对此,隔剧可以增加歌剧的幕数,减少每幕的时间,从而可以在未增加歌剧演出时间总长度的情况下使得歌剧的情节更加曲折、更加跌宕起伏。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布置舞台背景,使得舞台布景更加富丽堂皇,还可以利用吊钢丝、舞台灯、舞台屏幕等,是歌剧更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第五篇:歌剧鉴赏猫

歌剧鉴赏猫

我们平时不怎么看歌剧的,只有上选修课才有机会看,老师给我们观看的歌剧应该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就是因为没看过,所以不知道好不好看,看完之后有一些感概,因为不怎么懂音乐,但是也很认真的看了,我对《猫》这部歌剧的感想颇多。因为是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所以印象也较为深刻。虽然我不能用艺术的专业的眼光来欣赏它,但是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仍然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让我感动。

在两个小时的观赏中,我并不是很在意歌词,大多是在观察人物的化妆、身体语言和动作。演员经常匍伏在地,很符合猫的特征,特别是扮演母猫的女演员,天然一股风流,媚不可挡。公猫的阳刚与自得,则在典型的麦可杰逊式抚下腹摇臀部的动作中体现出来。各人只要踢脚便是笔直,只要伏下便是柔软,只要张手便是伸展,只要张望便是专注,见满台人影,却丝毫不乱。演员唱歌时趣稚可爱,有些又显狰狞。最难得的是表情,丰富多彩,很难想象他们怎么会表演的如此的好,似乎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猫了,表情各异,但都有猫的慵懒,眼睛不大睁得开,一睁开又精光四射,吓人一跳。动作也轻捷,配合小心谨慎的一副猫容,真如脚踩肉垫,无声无息。

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众多,而服装竟没雷同的,虽然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有威严老人,有落魄老妇,有凶恶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娇媚女人,有贤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资产者,有魔术师等等。很难得的是剧中一只老母猫的声线沙哑,脖子上的皱褶非常明显,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来也是大段大段歌词的,与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猫遥遥相望,脉脉含情,互相对歌,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猫》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猫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多变的动物,令人难以捉摸,而如果一部戏剧的角色全部由猫来组成,这会是什么样子呢?音乐剧《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猫》中的猫儿多得让你数不清,我想即便你看了很多遍的人,也还是没有完全弄明白,因为这里面的猫实在太多,而且各有特点,要全部记住确实要伤不少脑筋。

虽然看了几节课但是也不是很懂,回来后又自己看了一遍,在网上又看了一下其他人对这部歌剧的评论,我稍微也有懵懂的感觉,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上上选修课,可以多学到好多知识,各方面的都有,让自己更充实,很喜欢这科。

下载歌剧名作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歌剧名作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歌剧鉴赏作业

    班级:10模具3班姓名:简信俊 《图兰朵》观后感 面目冷若冰霜的公主图兰朵因百年前祖母曾被外国侵略者蹂躏,遂决心为祖上报仇,于是便设计以“猜谜”的方式残杀所有向她求爱的男人......

    歌剧猫鉴赏

    歌舞剧【猫】观后感&赏析 歌舞剧猫,可谓艺术史上不可抹去的鲜亮一笔,第一次听说这部作品,是在初中的音乐课上,当时音乐老师为我们播放了歌剧猫的大部分内容,并带领大家一起欣赏......

    歌剧魅影鉴赏

    《歌剧魅影》影评《歌剧魅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一个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荡在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让人们同情他的身世,但丑陋的面容......

    《洪湖赤卫队》歌剧鉴赏

    《洪湖赤卫队》歌剧鉴赏 一、 剧情简介 第一场:洪湖 演员:赤卫队队员以及洪湖的乡亲们 剧情: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勾结保卫团冯团长包围了彭家墩,洪湖的乡亲们几赤卫队想要......

    音乐名作鉴赏心得(定稿)

    音乐名作选讲心得体会 姓 名: 吴 才 二 学 院: 化 学 与 化 工 学 院 专 业: 化 学 工 程 与 工 艺 学 号: 1208110143 联系电话: *** 2014年12月21日 对音乐鉴赏的......

    歌剧《魔笛》鉴赏,

    歌剧《魔笛》赏析 魔笛 Magic Flute 德文原名 Die Zauberflöte 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Theater auf der Wiede)首次公演。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

    《歌剧艺术与名作欣赏》考试提纲

    《歌剧艺术与名作欣赏》考试提纲 总成绩:考查成绩占90%,平时成绩占1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听辨题(2*10=20分) 填空题(1*10=10分) 单选题(1*10=10分) 多选题(2*5=10......

    歌剧鉴赏知识总结(5篇模版)

    歌剧鉴赏知识总结 填空:1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2欧洲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是由诗人里奴奇尼写剧本、佩里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