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调查报告 前言:在一年的末尾,我们分别迎来了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这让我的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疑问: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到底有什么区别? 正文:在我上网查询资料和请教长辈们之后,我总结出来了如下几条春节与圣诞节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相同点:
1.都是年终岁尾的欢庆;
2.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3.都在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
4.都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都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不同点:
1.一个是西方节日,一个是东方节日;
2.圣诞节是发礼物,春节是发红包;
3.圣诞节门前是挂圣诞老人,春节门前是挂对联;
4.一个是新年伊始,一个是诞辰;
5.圣诞节注重敬神 春节注重尊祖;
6.一个是基督宗教的礼仪文化,一个则是东方几千年的民间传统;
7.西方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早早地吃一口那又黏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
8.西方年节里的圣诞树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对新年的丰收和平安充满期盼。中国年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预示富裕,瓜蔓是希望儿孙的绵延,桃子则祈祷长寿,马蜂与猴代表着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暗喻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象征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都表现了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的追求;
第二篇: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有哪些相同点和
不同点? 传统美圣诞节和中汉族春节的比较
摘要:圣诞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而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它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事又代表了人们的期望与希冀。本文从它们的起源,庆祝方式比较了春节和圣诞节的异同,指出了两者的共同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庆祝圣诞节,而忽视了春节,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以免传统节日的淡化。
关键词:春节 圣诞节 异同 比较 1.引言
圣诞节与春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产物, 两者都在那寒冷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馨气氛, 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和希望。本文就两个节日的来源、庆祝方式进行了对比,比较了两种节日的异同。
2.起源
2.1圣诞节的起源 月25 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上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耶稣出生的具体日期已不得而知。早期的罗马日历(公元336 年)把圣诞节定在了12 月25 日,这是首次提到的耶稣出生的特殊日子。到了12 世纪圣诞节成为基督教最重要的庆典,他开始成为一项严肃的宗教庆典,后来非宗教性质的装饰、赠送礼品,盛宴开始流行[1]。2.2春节的起源
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年”。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凶残无比,每到寒气将尽,新春快来之时,就要出来残害人畜,毁坏家园。人们为了防御它,就聚到一起,利用“年’,泊红怕响的特点,用贴“桃符”(春联),“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长期以来习以为俗。并且每逢春节,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3.庆祝方式
圣诞节和春节在庆祝方式上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两者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圣诞节节期虽然在12月25 日和1月6日之间,但一般来说,Christmas season从感恩节后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1月份。从广义上看,春节从腊八就初露端倪,腊月二十三就已经进入日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的地方还要庆祝正月二十五填仓节和二月初二,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虽然两个节日都要持续一个多月,但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春节和圣诞节的庆祝方式上,各有特点。
3.1圣诞节的庆祝方式
圣诞节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和春节一样,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一般来说,在圣诞节时,人们要装扮圣诞树,互赠圣诞卡,吃圣诞大餐,给小孩子送圣诞礼物。
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圣诞卡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祝愿的话。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了。据说圣诞老人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3.2春节的庆祝方式 燃放鞭炮的传统源于一个叫“年”的怪兽。这个怪兽青面獠牙,非常可怕。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要窜到各个村庄,残害生灵。有一次三十晚上“年”跑到一个村庄,恰逢两个孩童正在燃放爆竹,“年” 不知其为何物,只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看见刺眼的亮光,于是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由此摸清了“年”怕爆竹的亮光和响声的弱点,每到腊月三十都要燃放鞭炮,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习俗[2]。
贴春联、换门神是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它们源远流长。
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就是年夜饭了,又叫团圆饭。尽管各地的年夜饭的菜品不尽相同,但各菜都有一定的寓意,如鸡谐音“吉”,即吉祥如意;鱼谐音“余”,即年年有余;豆腐谐音“斗富”,即丰裕富足;年糕象征“一年比一年高”;杏仁象征“幸福人”;饺子谐音“交子”,即更岁交子之意,饺子馅也五花八门,有的加入糖块、花生等,吃到糖则寓意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则表示长生不老[3]。
正月初一,新年来到,人们开门燃放炮竹,俗称“开门炮”。吃过早饭,人们要相互拜年、祝福,共贺新春。拜年的通常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长,然后全家按照尊卑长幼顺序相互拜,最后出门拜。随着电话、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人们给亲戚朋友拜年可以打电话,发e-mail,近些年来更是兴起了手机短信拜年的新形势。
4.圣诞节与春节的相同之处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4],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5.圣诞节的盛行,春节的淡化
城市里,校园间,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浓。舶来的“洋节”是否会取代中国传统的春节呢?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根,不论圣诞节有多么盛大,作为东方人的中国人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春节的。年轻人和商家的行为对于圣诞节来说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过圣诞节的大多不会在家里过,而是呼朋唤友去到酒店餐馆里过,也没有外国人那么多繁琐的仪式.就是找个惜口吃喝玩乐一番罢了。而且很多人连吃喝玩乐都不屑,只是跟风似地说一声“圣诞快乐”,这样的一股风,当然成不了什么气候。
中国的春节外国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的春节讲究热闹喜庆团圆风俗。外国不可以相比。中国春节由于中国人口太多,加上中国人好礼,相互来往串门,讲究团聚,而且是几千年的风俗遗风,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春节的气氛。外国人人口少,即使有节日也没那么热闹。此外外国人没有中国春节这种习俗,有个叫什么的圣诞节,但是不管咋样都没哟
u中国春节那么热闹团圆。
第三篇:浅析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文化差异
2009级文传2班 白莎莎
摘要: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是两个民族最重的两个节日。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古老的民族,西方很多国家都是年轻的国家,例如美国。不同的文化沉淀,造就给民族之间不同的节日文化,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达和习俗。关键字:农业 宗教 旅游 1.起源文化起源的差异
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历史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节日起源很多跟农业耕种和有关,我国重要的节日都是重要的农业行为进行的节气。中国的春节起源有很多中说法,无论是信仰起源说,一到春节,家家户户放鞭炮、贴对联、挂红灯、贴福字、守岁、拜年;还是历法起源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了很多方法制定了历法,春节就成了一周年的起日始,新旧交替的日子,当然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形式下,人们都是为了祈求来年的农事风调雨顺。过去,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粮食产量非常低。农产品的匮乏使春节成为人们祈求农业丰收的节日,也是人们满足吃喝最向往的日子,这种传统风俗习惯一直到现在也是广为受用的(现在我们也祈求好的工作)。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彌撒”的缩写。彌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來),因而又名耶诞节,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与中国相比,西方大多数国家是一畜牧业为主,不像古老的中华民族长期定居以农耕为主。所以西方的人们对节气的重视不如中国,西方圣诞节的由来是渲染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由于长期的不稳定生活,西方人们总是在这个全国欢庆的日子注重宗教活动,追求内心的安宁,圣诞节这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別的礼拜仪式。然而直到十九世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2.节日方式的差异
在节日的庆祝方面,中西方也是有差异的。中国历来就是“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春节,人们主要一吃喝,走亲访友,祭祖,同时去一些神庙走走,祈求自身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和幸福为主。中国的吃食都会包含一定的寓意,比如,春节人们会吃水饺,传统的水饺包法,人们都会在里面装一定的钱币不等,吃到钱币的人来年都会有好运。在比如,大年初一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习俗,这一天必须早起出去走走,不能呆在家,否则来年懒惰。同时,初一这一天家里无论多么的脏都不可以扫地,因为普遍认为,扫地会扫走来年的财气。还有,年夜饭气球来年团团圆圆;贴红色的春联赶走霉运,希望来年行好运;扫尘,喻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等。特别是中国的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这不仅是简单的吃一顿饭的事,人们寄予很多在这上面。这顿饭通常人们在大年三十很早就起来准备,菜品也选很精心,鸡鸭鱼肉各种,而且,菜品必须是双数且越多越好,取义年年有余,年夜饭的成员严格意思只能是自己家的人,同时中途不欢迎客人来访(这个因地区而异)。相比中国人的春节,西方的人民更愿意把圣诞节看作一个宗教节日,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在圣诞节期间,围绕着个城市之间的的大街小巷就会围绕着“铃铛儿响叮当”的圣诞歌,在各个地区可见漂亮的圣诞卡。孩子们在圣诞夜都早早的入睡,等待袜子里圣诞老人的礼物(圣诞老人在西方的国家是快乐的象征,周游各地给人们带去欢乐,这也带有游牧名族的色彩)。在平安夜这一天,人们都会吃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 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欢喜喜。3色彩的使用
中国的节日食用的色彩比较单一,中国人钟爱喜庆。因此,春节期间,到处都是一派欢乐和喜庆的景象。人们会在门上帖起大红的春联大红福字,挂上大红的灯笼,大红花甚至大红的蜡烛,有些人甚至都会穿上大红的衣服。即使不是红,也是很隆重的颜色必须与春节相匹配。春节,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刮起一阵红色风。家家都红红火火,就连大街小巷的歌都是热闹红火的。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
4旅游的参观文化
随着世界日益的全球化,中国的春节在国外也开始流行起来。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随时可以看到一些穿着中国唐装的外国人,欢欢喜喜的过着中国的春节。同时随着大量华人移居外国,春节风也在西方国家刮起来。在春节期间,大量的新闻总是报道,在某某国,人们穿上中国元素的服装与外籍华人一道欢庆春节。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的很多节日也相继传到中国,影响极大,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冲击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和圣诞节等等。这其中,西方元素最浓的圣诞节,在中国最为流行。每年的圣诞节前夕,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大商场,还有大马路上都被装饰了圣诞树,彰显着圣诞节在中国的魅力。西方的人,喜欢旅游,喜欢新鲜的事物,很多外国人为了感受地道春节的气氛回来到中国,领略真真的中国风情。同时随着中国人思想的变化,很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也会选择去国外观赏外国风情的圣诞节。更有甚者,在受到外国文化影响的中国春节文化失去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也有人去旅游过春节,改变传统的春节形式,同时享受国外“正宗”的春节文化。
参考文献:潘宝明:《中西方传统节日比较》,《中国旅游文化》2010年8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冯骥才 :《传说》,《春节》2009年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
百度网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7.htm
第四篇:春节和圣诞节的相同点英文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Christmas is celebrated by Westerners.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the two holidays are alike in some aspects.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the Lunar January 1st.It’s on the end of last year and the begining of this year.The Christmas is in the Gregorian December 25th.Both of them are probably on the year-end and the begining of this year.Then,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popular festival on China.And the 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popular festival on the Christian Region.Moreover,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 Christmas both offer a family reunion with a square feast.In China,people gather with relatives,feast and give gifts in this holiday.It’s very common that people stay up all night.There would set off fireworks and crackers not only on the city but also on the country.In America,people gather to play and celebrate the holiday.They also hold royal parties and play all the night.
第五篇:分析金蝶与用友财务软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用友和金蝶主要内容比较
金蝶软件: 优点:
1.功能比较齐全,简单易操作
2.金蝶的“供应链”中导出的数据是以数据形式导出,数据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就能立即进行数据的运算 3.界面看起来简单,KIS迷你版和标准版不需安装数据库,对于做兼职的,随身带账数据非常便利,跨查询方面也比较容易操作,尤其是KIS专业版和K3的版本,可以直接支持跨查询账 缺点:
1.凭证只支持借贷两行分录平衡
2.无凭证作废功能,删除后凭证号间断
3.制作凭证时不可以动态联查可追溯科目余额及辅助帐 4.金蝶除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外无任何行业报表模版
5.如想修改期初数据必须进行结束初始化工作,且结束后不能修改期初数据,如想反初始化则将删除和取消所有日常处理
6.不能处理一笔结算金额中部分核销部分形成预收款的情况
7.金蝶的应收/付明细账不能一次查询多个客户/供应商无法提供按查询对象进行连续分页打印功能,无法提供两种查询对象的组合查询
8.金蝶标准版无存货模块,必须选用金蝶业务版,和财务系统分开
9.操作方式比较死板,查询账证表不灵活,账证表不直观,打印设置不太灵活.用友软件: 优点:
1.在数据导出导入方面数据接口方面做得不错
2.如果发现期初余额录入错了,随时可以反结账,重新修改期初余额,而你录入的凭证不用再重新录入,可以继续用
3.支持网络用户不限站点安装、操作、查询,网络版可以不限制网络电脑安装台数,如网络三站点可以安装三台以上机器使用,操作、查询 4.制作凭证任意分录自动平衡功能 5.有凭证作废功能
6.提供10余个重点行业的标准财务报表模板,包括最新的《现金流量表》,可轻松生成复杂报表
缺点:
1.跨年查询明细账比较麻烦,不能在一个中查以前的数据,后面的用友通T3,用友普及型T6等软件给了一个跨年查询插件,勉强弥补了相应的不足, 2.核算全面,但操作起来较繁锁,特别是在设置存货,固定资产的参数时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