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土地整顿工作总结
镇位于 省 市的最东部,地处 两省、三市(、仪征、高邮)交界处,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综合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同时也是 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全镇国土面积l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万亩,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30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2万人。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1.2亿元,财政收入10384.2万元,直接出口创汇86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元。
秦栏镇属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带,地势错落,地形复杂,为了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镇围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建设用地置换,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清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自 年以来,我镇组织申报并获批一个批次挂钩试点和三个批次置换项目,分布在8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总面积1960.3亩,范围涉及751户150个地块。目前,房屋及地面附属物拆迁及复垦已全部结束,共拆迁房屋404户,砍伐树木49500棵,迁坟150座,发放拆迁补偿安置资金1085万元,投入土地复垦经费784.6万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3186万元,安置点建设资金642.1万元,其他费用113.5万元。通过开展土地整治清理,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是拆除旧房获得了经济补偿,一般农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住宅加其他附着物,可以得到5-6万元的补偿。二是节省了宅基地复垦的费用,每亩约4000元。三是增加了耕地面积,经过复垦新增耕地1958亩,平均每户新增2.6亩,因此,此项工作从实施以来,一直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确保土地整治清理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加强对土地整治清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我们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土地、农经、财政、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涉及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土地整治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土管所,并抽了调精干力量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和日常工作,同时,明确小组成员包点到村,责任到具体地块,直接负责相关的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还通过巡回宣传车辆、悬挂过街横幅、粉刷墙体壁字、发放入户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开展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置换的意义。通过深入宣传,实际分析,算账对比,使土地整治全力工作深入人心,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因地制宜,规范运作,确保土地整治清理工作有序实施。在对全镇规划区以外的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确定好实施项目,并分别制定了挂钩试点和置换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一是妥善做好安置补偿工作,在与项目区的农户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及时将补偿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为确保补偿资金在发放过程中不出现被截流挪用现象,其资金由镇财政所直接打入各户的一卡通帐户上。二是迅速开展拆迁复垦,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施工队伍开展旧宅及地上附属物拆除和土地复垦,确保复垦后的土地立即投入耕种,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并进行技术指导,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规划要求。三是及时组织项目验收,镇政府初步验收合格后,向市一级国土部门编报验收卷宗,再经滁州市和省国土部门验收,从而保证了土地挂钩和土地置换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具体项目编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与村庄布点规划相结合,与“村村通”道路建设相结合,与水利兴修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三)尊重民意,惠及群众,确保土地整治清理工作阳光操作。在确定拆迁范围、补偿标准上,我们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多次召开村组会议,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并把补偿结果上墙公示,严格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偿,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是做到应补尽补,为了让农民的利益最大化,我们对拆迁涉及到的地面的附属物,全部给予经济补偿,尽最大可能地保护群众既得利益。二是提高补偿安置标准,在安置补偿的基础上,我们对到镇区建房的拆迁户再给予每户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对到所在地中心村建房的农户,给予协调宅基地并提前支付拆迁补偿款,尽量做到先建后拆,确保被拆迁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三是加大安置区建设投入,在安置过程中,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鱼桥、金庄等三个安置区,仅投入的道路、供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就达600多万元。四是合理分配复垦新增耕地,新增耕地仍按原各户宅基地所占比例进行分配,减少了分配不均的矛盾,充分维护了项目区群众的稳定。
(四)坚持标准,严格奖惩,确保土地整治清理工作高效推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村为主、所把关、镇指导”的工作原则,全面量化、细化工作目标,村负责了解农户信息、协助领导组调处矛盾,国土所负责勘丈、地上附着物的评估,领导组负责制定方案、组织拆迁、复垦工程、经费管理等,做到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有专人抓、专人管、专人办。同时,严格工作纪律要求,对各村的置换复垦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对工作不力、推进速度缓慢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村两委负责人的责任。此外,我们还明确了以场光地净、土地平整、沟通路直的验收标准,对能够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的,除正常拨付工作经费外,还给项目实施村和个人一定的奖励;对复垦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由镇领导组直接组织实施,从工程设计、预算、招标到验收,均由领导组全面负责。通过上述措施,有效激发了各村对开展土地整治清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我镇对获批项目的快速实施。
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清理工作的过程中,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挂钩、土地置换指标缺口较大,不能满足我镇农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旧村庄复垦投入经费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缺口较大;三是个别农户由于认识不足和观念上的差距,提出无理的或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整治清理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克服不足,争取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篇:整顿工作总结
牌楼乡卫生院
关于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的工 作 总 结
按照县卫生局关于在全县卫生系统内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的安排和部署,我院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现将此次整顿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院为积极响应2月4日县卫生局召开的在全县卫生系统内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紧急制定了本院的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并于2月5日组织召开了全体职工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动员会。会上传达了县卫生局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并由张耀辉宣读了县卫生局段局长的讲话及县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县卫生系统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和本院制定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内一把手杜院长为组长的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和工作安排。动员会最后由杜院长做了总结讲话,讲话中指出了我院进行这次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并要求全体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整顿活动,要明确目的、明确责任、敢于查摆问题、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强调我院这次整顿活动不是走过场,要求全体职工要严肃对待、共同努力,争取把这次活
动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绩。
在2月5日—6日的每天下午,我院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此次学习共有2学时的内容,主要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院现有在职职工14人,此次参加培训共14人,医院有签到薄及学习记录,每位职工有学习笔记,达到了卫生局的要求。学习结束后,每位职工都以书面的形式写出了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及参加这次活动的信心。通过2天的学习,使我院全体职工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开展这次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心要性;更深知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是关系到我们卫生系统解放思想、解决问题、激励斗志、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性的教育活动。
按照我院整顿方案的安排,2月7日—8日是查摆问题阶段。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之上,我院每位职工都结合去年的工作,着重从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以书面的形式写出了自纠自查汇报材料,并在本单位内公开,接受了全体职工的评议。
2月9日我院对全院职工的汇报材料进行了整理,分出条款、并制定了详细的整顿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要更新观念,提高服务质量。要求全体职工以党的“十六大”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要继续弘扬抗非精神,不断加强行风建设;要强化“百姓在我心中,患者是我亲人”的服务观念;要牢记“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文明用语的使用,使我院以一流的服务赢得社会。
2、要加强学习,提高技术水平。要求全体职工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助、经常交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我院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预计在今年3月份派出3人到县级以上的医院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的技术实力。要求全体职工要不断发扬精益求精的刻苦钻研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一流的技术服务于患者。
3、要严明纪律,做到廉洁行医。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本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纪律,加强管理。并详细制定出本院2004年工作规化,号召全体职工要严格按照规化制定出自己的工作目标,以更好的完成本的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全体职工做到“六无”,即“无以权以医谋私、无收红包、无开单提成、无生冷硬顶、无私收费乱收费”,做到廉洁行医。
4、要扩展外联,提高业务收入。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县局的帮助下积极扩展外联,以不断增强我院的医疗实力。同
时要坚持购物审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加大财务公开力度,以不断提高本院业务收入,争取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通过此次整顿活动,我院的思想作风纪律教育工作以达到了卫生局要求的五条标准,相信在此基础上,结合我院制定的整顿措施,我院在2004年各方面的工作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牌楼乡卫生院
2004年2月10日
第三篇:2019年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范文汇编
土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7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2017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1】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市局工作任务部署后,我县高度重视,县领导多次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及时采取措施,把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上了工作重要议程。
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出台了《济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二是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财政局、农业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措施及步骤,落实了交通工具和业务经费。
三是组建专门作业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专业人员,负责整个工作的进度、质量、联络和协调。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工作质量,县国土局选派了三名工作人员派驻项目工程部,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掌握技术人员、设备到位情况,把握工作推进情况。
四是加强了人员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时间进度、统一技术要求。为此,我们先后根据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三次专题培训活动,分别在试点工作之初、全县土地所有权调查核实全面铺开之前、全县土地所有权测量登记和镇(办)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登记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依照技术方案、地籍调查规程,根据市局的部署和监理部提出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
五是明确了政策界限。为了加快工作进度,统一政策界限,县国土局会同县法院、县政府法制办出台文件,注销废止了2012年6月15日之前,全县范围内已经发放的没有界址点坐标成果表的《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等集体土地权利证书,明确了这次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时限、政策标准,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它的好处,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就需要进行舆论宣传。为此,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
一是发布公告。通过县政府网站、县国土局网站将实施方案等有关事宜进行公开,同时县政府还印制了大幅通告,张贴到每个行政村。
二是召开动员大会。7月2日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各镇办的镇长(主任)、分管镇长(主任),财政局、农业局、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县国土局全体同志,各镇办国土所所长,新招聘的工作人员及作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县长王壮、分管县长任道胜都对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义、做法分别讲了意见。各镇办也相继召开了有各村两委班子参加的动员大会。
三是在媒体开辟专栏。活动启动以来,在县电视台、《济南日报.新济阳》以及《济阳新闻网》开辟专栏,随时宣传报道活动情况,使这项工作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争取农村广大群众最大限度的支持和理解。
三、积极探索,试点先行
为了保证整个工作的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我们选取了垛石镇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了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
这两个村一个是胡贤村,该村村庄大,人口多,没有实施村庄规划,大寺河穿村而过,将一个村分为两个子区,该村位于垛石镇边缘和济阳办事处搭界。这个村子涉及到国有土地和本村土地的界限,涉及到本村与邻村邻镇的界限,涉及到村与村、户与户的界限,情况较为复杂。
另一个村是小辛庄村。该村较小,实施过村庄规划,情况相对单一。工作中,大家边干边摸索,总结出一些好的做法。
一是坚持外业调查核实尊重历史、承认现实。胡贤村穿村而过的大寺河多年前已经确权为国有土地,所有权在水务部门,而事实上,该村有30多户村民把房子建在了河岸上。经调查核实相关审批手续后,按照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原则,以工作底图为准,对于这一情况,先摸清底数,暂不确权登记,待妥善解决后再做处理。
二是坚持外业调查核实点点俱到、不留死角。在二次土地调查后所有界址点逐一实地勘察和测量。小辛庄村村庄规划时,户与户的住宅之间从外表看有一定距离间隙,界址点不好确定,工作人员需要到屋顶或墙头实地勘察。尽管难度较大,工作人员仍坚持根据指界双方确定的界限,结合现状逐户确定界址。
三是坚持外业调查核实权属清楚、不留后患。对于一些改变用途的集体土地,不仅要对现有的使用情况做详细记载,还要对这宗地的权属来源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产权。目前,两个试点村443宗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备案工作均已完成。
四、协调配合,全面铺开
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涉及到千家万户、工厂企业,还涉及到县内县外方方面面的单位、个人,如何理顺关系,搞好配合,是工作重点之一。为此,调查人员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多次召集相关的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及镇集体、村集体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包括公路、水务、交通、河务、电业等业务量相对大的部门。座谈会上,让大家明确这次确权登记的目的意义和工作程序,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及镇集体土地之间的界址确认创造了工作便利。
二是和项目单位搞好配合,努力做好沟通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县、镇、村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工作中无论交通、生活还是工作协调,都尽量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便利;对项目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为了规范工作秩序和保证工作质量,县局帮助项目部完善了工作制度和奖惩措施,以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是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诚恳约请监理部多次来我县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监理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了业务水平,明确了技术规程和注意事项,避免了成果利用低,质量不过关等现象的发生。四是及时向市局和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工作计划,落实工作部署;和各镇(办)所保持经常沟通,随时了解具体的工作进度和问题处理情况。目前,六个镇(办)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核实工作全面铺开,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修补测和后续工作正积极扎实推进。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项目单位人员参差不齐,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表现在学历、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加之技术人员不按合同按时到位,部分人员时有更换,工作中时常出现脱节,影响了工作质量和进度。建议市局函告项目单位,要保证人员稳定、设备到位。同时,要给予县局对项目单位一定的制约权,以确保人员稳定到岗到位,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公示时间长,影响工作进度。长达30天的公示期,无法保证按规定时限完成所有权的登记发证工作。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了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我们采用了倒排工期的方法来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根据各阶段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有计划、有目标、高标准、高质量的扎实推进。
一是做好相邻县市区国土部门对接工作。为便于顺利完成和相邻县市区村(居)的权属界线接边工作,近期,我们准备和天桥、临邑、商河、惠民、邹平、章丘等县市区接洽,及时沟通对接。
二是倒排工期,做好分工。济阳标段项目部现在有工作人员45名,有20人继续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这项工作在10月31日前完成。其余25人,自9月10日开始,分6个作业组进入六个镇办开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调查核实工作;所有权调查登记发证的人员在完成所有权登记发证后,分3个工作组开展其余三个镇(办)的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全县的登记发证工作预计2013年7月底结束,2013年的8、9、10三个月完成整理归档,建立数据库等工作。
我们将以这次集体土地总登记为契机,进一步实现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从外业调查到内业整理,从资料搜集到档案整合,从电子信息到数据库建设,从工作开展到成果利用,将全面完善地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城乡统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实时更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地籍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2017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2】
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确权登记工作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各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县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
全县耕地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8.43万亩,辖13个乡镇,157个行政村,1228个村小组,50856户,21.5万人。目前,工作进展为: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准备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确权工作。对全县各村各户原二轮承包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已完成了全县48313户家庭承包农户承包面积及合同的核实登记工作,占总数的95%;已有157个行政村的调查摸底表表一进行了公示。进一步完善了基础信息采集,统一印制了《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信息公示表》、《公示结果归户表》等表格5万余份;同时我县聘请了3家技术公司已进驻湖上乡、南岭乡、荷塘乡、高洲乡、六市乡、坊楼镇、三板桥乡等7个乡镇全面开展实测示范工作,其中三板桥乡已全部完成勾图实测工作,南岭、高洲、六市、坊楼已完成60%的勾图实测。现有南岭乡长埠村东冲组49户、三板桥乡棠市村一组39户,完成确权登记程序,可以率先颁证。
一平台三体系建设工作,确定了湖上乡、坊楼镇、升坊镇、三板桥乡四个乡镇为示范点。在示范乡镇购置了电子显示屏、电脑等其它硬件设备,规范了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流转信息统计及信息发布。
二、主要工作措施
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注重强化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具体负责,并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莲花县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的通知》,具体明确了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同时,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年终考评。并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县领导分乡挂点督导组、农业局班子成员挂点工作组、乡级工作领导组、村级工作组等工作组,并抽调素质高、责任性强、熟悉政策的人员参与挂点工作,特别是明确要求各村工作组要吸收村村民代表、熟悉村情的老干部等参加,确保工作效果。通过成立县级领导组及专门机构,为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很好的组织基础。
2、注重政策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让老百姓了解、懂得。为此,我县精心组织召开了由乡(镇)长,分管乡(镇)长,乡镇农技站站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动员大会,由县委书记、县长等四套班子成员参加就开展登记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通过采取四个一方式广泛宣传,(即发放致全县广大农民一封信、一本手册、一条短信、一份工作倒计时表)。目前,全县已发放《致广大农民群众一封信》5万余份,《政策宣传手册》2000余本,确权登记手机短信3000多条次,《工作倒计时表》2000多份。同时,还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展板、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确权工作的主动性,为全面铺开确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3、确保规范操作。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县农业局及时组织干部、工作人员分批分次到13个乡镇对村组干部进行了政策和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和考试方式,参与工作的人员全部能够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政策界限,熟悉掌握具体操作规程。坚持做到七个到位,(一是上级文件精神要吃透到位;二是宣传要到位,知晓率和见面率做到100%,好的做法与典型及时上报;三是调查摸底户户要到位,面积核实、四方界址要到位;四是公示要到位;五是聘请技术公司、航拍图要到位;六是颁证工作要到位;七是组织领导和经费要到位)。不仅如此,为确保规范操作,还严格按照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流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流程,设制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摸底表、村基本情况统计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问题统计表等表格,确保了登记规范、全面、详细。
4、落实进度措施。为做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我县组织人员到各乡镇进行指导和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在每周五汇总进度情况,通过《农情简报》和 12316 惠农信息平台通报各乡镇确权工作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确定过硬的专业测绘队伍。目前我县正与测绘公司洽谈,确定具体专业测绘公司开展航拍。对实测面积进行公示与农户确认,对示范村的部分农户进行率先颁证工作。二是做好确权颁证档案的建立工作。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完善各种资料,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将来录入的真实性、可靠性,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建立确权颁证档案,积累总结经验。三是继续加大协调督办和指导工作力度。严格政策,严把质量,强化组织领导,稳步推进实施,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确保我县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第四篇:农村土地流转大会战工作总结
ⅩⅩ县农村土地流转大会战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持续争强农业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以推进规模经营为动力,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引导和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成效。
一、土地流转的现状
ⅩⅩ是一个农业大县,总面积36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全县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多地少,田块小而散,不利于耕地的保护,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现状,制约着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针对这一状况,我县依托甘蔗大优势产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促进了土地资源与科技、人力、资本等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2012年我县计划实施土地“小块并打块”总面积40500亩。现已登记造册5110户、共36384亩,已签订协议5149户、共42463亩,已丈量土地941户、共5766亩,已完成土地整理583户、共4910亩,已完成重新分配土地324户、共4091亩。土地流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二、土地流转采取形式和模式
(一)当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五种:
1、互换。由于土地不集中,分散经营,不便管理,承包户根据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自愿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转让。承包方有稳定的职业或收入来源,经承包方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
3、转包。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土地承包义务仍由原承包户承担。
4、出租。承包方将部分或
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受让方履行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5、入股。经济组织、村、组、承包方之间相互联合入股、投资投劳、投土地(将入股土地按面积折算成股金),共同参与管理,风险共担,收益按投资比例分配。
(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规模经营。
2、主导产业带动型。即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结合区域优势,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形成规模效益。
3、合作组织带动型。即通过建立协会、组织,采取股份制经营或统一培训、统一产供销等方式,变分散经营为组织化、集约化经营。
4、集体经济带动型。即依托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经济合作联合社或股份合作联合社,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企业化形式,推动规模经营。
5、社会资本带动型。即积极引导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致富能人回乡创业,通过他们的资本和号召力带动当地农户进行土地流转,集并土地,创办农业公司,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操作、统一机耕机整、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订单销售”。流转土地的农民受雇于公司,并享受公司的福利待遇,也可在公司统一指导下分户经营。
6、城乡统筹发展型。即整村、整组农户将各自承包的土地,统一委托街镇及村流转服务组织集中进行流转,并对流转土地连片整理形成农业园区,进行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或实行企业化管理。
三、采取的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做好示范带动。召集各村干到示范片区现场观摩学习,让
村干深入了解和宣传整合的前景和好处,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示范片区的宣传带动作用。
2、发扬民主,抓住时机。坚持以“农民的土地由农民做主”成立包村领导小组下村入户指导村民讨论会的召开和协议签订的工作,确保工作扎实开展。
3、集思广益,完善方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掌握情况,为项目合理规划、实施,提供确实有效的决策依据。规划编制在前,群众工作跟进。在项目实施前期工作过程中,积极鼓励群众代表参与制定项目建设规划及项目区甘蔗砍运等方案,确保方案科学合理。
4、及早做好安排,落实目标任务。
5、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扶持和鼓励农民土地整合、集中经营。
四、取得的成效
(一)农民思想观念守旧。农民将耕地视为保障生存的命根子,部分农民小农意识较强,小富即安,投资怕担风险,不敢投资不愿冒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在农村土地的投入不断加大,使农民对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看的越来越重,加之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了解不透,使很多农民宁可将土地委托亲属代耕,也不愿流转并块。农村土地流转顺应了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从调研情况看,我县土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通过发动宣传土地流转,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断提高。
2、全县各乡镇(农场)群众纷纷赞成土地整合及讨论如何成立合作社。
3、群众现在紧锣密鼓砍蔗入厂进行土地整合,土地流转面积大幅度的增长。
4、农村的建设,土地整合的相关配套设施也正在进行着。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民群众思想有顾虑。一是部分农民群众担忧流转出土地后的就业问题。由于自
身缺乏一技之长或是年龄偏大,担心无法经营其他副业或外出打工无功而返。二是拥有较少土地的农户承租公司支付给的租金较少,若农户无其他副业则难以维持一年的生活费用。
(二)部分农户法律观念比较淡薄。在土地小块并大块和土地流转过程中,很多农户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或签订的合同不规范,通常是用口头协议的方式进行私下流转。有的即使签订合同,也存在合同主要条款约定不明确,权利义务表述不清。造成土地承包关系混乱,由此引发土地流转纠纷。
(三)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土地并块工作由于牵涉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工作过程中难免有人抽中有石块或是地块不平的田块,甚至需要修建机耕等等,这些都要采取爆破、勾机勾平等措施进行处理,但群众筹资能力有限,无力承担土地平整及修建机耕路的费用,导致土地并块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土地小块并大块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持。
(四)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后,屯与屯之间土地界限还没划清。由农业开发公司连片租用农户土地进行开发的往往把屯与屯之间的土地连成一片开发,没有标出屯与屯土地界,时间久了土地难免会混淆,造成以后退租回来屯与屯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五)服务机制有待健全。土地流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街镇服务机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尤其是缺乏连接流转双方的中介服务组织,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信息辐射面小,信息传播渠道不畅,“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土地流转的进程。此外,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缺乏与市场挂钩的增长机制。
六、推动土地流转的建议和思考
加强领导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全面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及其服务平台入手,不断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和深入实践的历史责任。基于以上认识,全县上下必须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平台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将农村土地流转及其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牛鼻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切入点”和促进农业信息化武装的“突破口”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并强化目标绩效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流转原则。
1、必须充分认识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础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没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民的长期增收。
2、要清醒地看到,土地流转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要素,而且是重要的社会保障,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高。这些因素决定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蹴。如果不顾客观条件,过快地推进土地流转,就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培育市场主体,引导流转走向。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规模效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向龙头企业流转,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培育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以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为依托,通过村级组织协调、散户资源协商相结合的办法,将散户经营的地块互换集中,发展规模特色农业。鼓励干部向农民租地搞示范、农村经纪人典型引路等方式,带动农民自愿转租承包,引导普通农民向规模化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种养大户。三是大
产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引导农技人员和供销社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既发展在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的松散型专业协会,又鼓励发展经济利益紧密联结的专业合作社;既发展生产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又鼓励发展产销结合型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
(四)出台支持政策,激发流转活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当前可以考虑以下几条政策措施:一是出台补贴政策激励土地流转,可以从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中增加对土地流转的补贴项目,也可以单设一项土地流转补贴。二是从银行贷款、财政支持、项目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登记等方面支持土地流转。银信部门要启动对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贷款业务,满足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发展需求;财政部门要增加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转移支付;农业和发改委等部门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做得好的地方,要从项目上给予必要支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城市和外来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五)完善保障机制,消除流转隐忧。一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土地流转的最后一道屏障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休系不建立不健全,农民对流转土地就会始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甚至提心吊胆。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二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稳定转移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二、三产业项目,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小城镇转移,为土地流转拓展新的空间。以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流动,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既要培训转移出去的农民,又要培训留守后方建设家乡的农民,特别要为土地
规模经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人才;既要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又要引导在省内市内就近就业,满足本地企业和土地规模经营用工需要,还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三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制定土地流转风险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建立灾害风险补偿基金、农作物病虫害保险组织基金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流转带来的风险。
(六)加强平台建设,规范土地运作。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政策。严格坚持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超过流转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切实维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一切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主线,流转收益归原承包农户所有,不得擅自截留、扣缴,采取有效措施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二是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开展土地评定、评估、登记等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土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流转土地信息库,为土地流转搭建畅通的交易平台。同时,组建土地流转调解处理机构,妥善化解土地流转纠纷,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土地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土地的面积、期限、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和违约责任等。四是加强土地流转档案的监管。建立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办理申请、登记、备案等相关手续,落实专人负责土地流转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对每块土地进行“身份”管理,防止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遗漏、流失,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业务范围、流转形式、操作程序等进行监察,对违规失范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第五篇:200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坚持把推进土地流转,实现主导产业规模经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创新机制,积极借鉴,试点先行,严格程序,强化监管,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取得
了较为明显成效。
一、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13.5万户,承包耕地面积36.08万亩。据统计,截止今年12月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3.6 万亩,涉及农户1.2万户,分别占承包面积的10 %和承包户数的9 %。其中已签订流转合同的0.5万户,1.8万亩,分别占流转农户数和面积的 42%和50 %。农户自发流转面积达 1.8万亩,涉及农户0.7万户,分别占流转面积和农户数的50 %和58 %。全县实现规模经营的面积达 2.4万亩,占家庭土地承包总面积的7%。全县部分乡镇已建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纠纷调解委员会,部分村建成了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调解中心,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和土地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二、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基本作法
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我县确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思路: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培植龙头企业;依靠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在流转原则上,坚持维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长期稳定农户承包权,依法流转使用权。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耕地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积极开发非耕地和低效益地,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着力市场信息、资金、劳力和先进管理经验有效对接,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商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流转方式上,坚持农民与业主自主选择。具体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针对过去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自发、不规范、流转困难等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召开会议,广泛宣传。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促进土地流转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并通过各种场合,将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全县上下形成了土地流转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乡镇、村两级干部把土地流转列入了乡村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底有考核。二是兴办试点,以点带面。今年,我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调研,对匡河等6个乡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匡河乡兴办土地流转示范点。9月份,在匡河乡召开了全县土地流转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会,将匡河乡土地流转的经验向全县推广。三是出台文件,强化措施。今年,为使我县土地流转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条过硬措施,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
(二)成立机构,规范流转。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我县要求乡镇、村要层层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和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要配备专人,专抓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县里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全县土地流转工作,以县经管局为主,抽调有关单位人员,组建了全县土地流转工作班子,办公地点设在县经管局。二是乡镇党委、政府在乡镇财政所(经管站)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三是有条件的村要建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引进大户或企业;四是建立健全政策引导机制。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奖励、考核机制,多管齐下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三)夯实基础,确保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生活保障,是一项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也是土地流转的基础。今年,我局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全面落实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切实抓好二轮延包的后续完善工作,妥善处理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农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我局共调处土地承包纠纷上访19件,如,调处了匡河乡涂家冲村董凤要娇土地纠纷案、大河岸镇南家山村何青土地纠纷案,县、乡、村基本做到了土地纠纷矛盾不出村、不出乡镇、不出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培育市场,搞活流转。土地流转的目的不仅在于规模经营主体(流入方)收益,而且农民(流出方)也要收益,从而实现双赢的良好态势。我县以规模经营为主体流转的收益大大高于农民之间的流转收益,农民对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的积极性高于农民之间流转。今年,各乡镇、有关部门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本
文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自发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
流转转变。一是引导农业企业建基地。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土地流转,以“公司+基地+农户”和发展订单农业等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流转,如匡河乡奶牛场、九资河惠涛药业等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建设奶牛饲料基地和药材基地,促进了土地流转。二是引导种养大户和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全县的种养大户和合作社可以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土地,扩大种养规模,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我县的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联合各乡镇的养羊大户,建立12个乡镇分社,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今年,该合作社又流转了100亩土地,投资250万元,建设核心繁育基地,每年能为鄂东提供种母羊2000只。
(五)规范形式,提高实效。近年来,我县针对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土地抛荒现象增多等情况,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一是农户之间流转。农户将承包的土地直接转包他人,从中收取承包经营权收益金。这是农村土地流转之初的基本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规模小,土地零星分散的问题。如富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个人转包,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130亩用于养鸡,养猪,发展大棚蔬菜等。这种流转方式既解决了农户抛荒田地荒芜现象,又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让一部分农民安心在外长期务工。二是流转给集体直接经营。即由村两委对农户不愿种植稻麦的农田进行流转,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由村“两委”与村民签订流转协议,统一组织耕种。该方式具有临时性、短期性,是解决季节性抛荒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匡河乡匡河村“两委”就以此方式以每年每亩450斤水稻价格,承包农民的120亩土地发展玉米种。三是引进农业大户、企业流转。近年来,我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农业企业20多家来承包租赁经营。如:匡河乡莲花林村通过这种形式流转土地100亩给省农科院桑茶药基地育苗;骆驼坳镇城门山村流转土地500亩给湖北绿叶集团发展建设万头猪场。四是季节性流转。农业经营大户根据订单需要向农户包租一个生产季节的土地,使同块土地在不同季节由不同经营者经营的流转形式。此方式既可让农户增收,又能确保单季粮食生产。
今年,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一些问题,土地流转仍然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民承包权得不到充分尊重,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问题,土地流转呈现出“四多四少”,即:自发流转的多,自觉流转的少;向农户流转的多,向非农户流转的少;零散流转的多,集中流转的少;无序流转的多,有序流转的少。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质量,今后,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加大力度做好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工作;二是要按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支持和指导农民以转包、互换、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的建设,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保驾护航;四是进一步争取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土地流转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好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