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国防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型教育。而我们是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被冠上“90后”称号的我们,诚然,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和平安乐的环境中,不乏有部分人个性叛逆,信仰缺失,过分自我,但我认为更多的人则是温顺平和,富有爱心。令人堪忧是,过分的安逸导致了我们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单纯地相信世界和平,丧失了自己的斗志,遗忘了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我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坚强的意志特别是尚武精神不足,对于国防劳动的艰苦性谈虎色变,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单单从我们对待学校开展的军事教育理论课的态度上就可以发现,我们的国防意识极其薄弱。
世界上有些国家人口不多,但在外敌侵略和军事威胁面前,却能够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这不光需要一颗爱国的心,更重要的是具备抗争的能力。比如瑞士,人口只有600万,常备军人只有3500人,作战时却可以动员35万军人参战。这个欧洲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毫发无损,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全民皆兵,有着十分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相反的是,有些国家曾盛极一时,待到民心涣散,军无斗志之时,便会迅速走向没落。宋朝、清朝就是典型的例子。北宋后期忽略国防教育,纸醉金迷,在金人的铁蹄下逃亡,到了南宋时期仍一味苟且偷安,终于归于衰亡。清朝末年,统治者昏庸无度,愚昧不堪,直接导致中国惨遭战争重伤,几乎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下国破山河碎。长期的有国无防让人民最深刻地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以及弱国无外交的真理。古今中外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防意识的强弱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加强公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精神素质,普及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在思想上、组织上为进行国防建设和开展国防斗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军事威胁。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来都不值得提倡。尽管和平和发现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和平和发展这两个问题都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在和平的表面下,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就像老师说的,几百年来,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数十天,更何况还有那些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反华势力一直不遗余力地企图分化中国,还时不时地编造“中国威胁论”,如若我们一直都是这样麻木不仁,淡化自己的国防观念,把自己封闭在自己幻想的“和平世界”里,难道必须得等到祖国沦陷,才惊觉?那时就悔之晚矣。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局势,明确祖国所面临的威胁,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相互转化地辩证关系,懂得居安思危!
第二篇: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商务礼仪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完成学校里老师所传授的书本的知识,而是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若想在步入社会之初就给众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必须要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商务礼仪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商务礼仪是现在的社交当中的一种商务礼节的形式,它面对的是大众化的群体,.是一种公众的形象化的代表,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一种培训的,在每个服务行业必须培训的一种的规模理念,需要具备整个形象素质的气质,它需要从员工的服务礼仪的培训起,来提高整个企业的形象化,合作,互助互爱,团队的精神,感受到有整个企业的融合力量,使之有种让人看起来舒服的感觉呢.商务礼仪应该是重视的,因为的每个细节都很多的,从每个人的服装穿着,在餐厅的吃饭,接电话的形式等等,都需要严格的培训,才不会使一个人缺乏气度不凡,变得很懒散的,它是形象的象征的,是现在每人都可以学习的一种形象化的内容呢,推广到每一人的,所以我们应把这商务礼仪的培训模式当作是新型的学习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往日益增多。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人们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会影响到本部门、本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掌握涉外礼仪知识,懂得礼仪规范,以期打开国际合作之门。在商务中,商务礼仪起着重要的润滑和促进作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商务活动,必须掌握涉外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注重规避不合礼仪的言行,而交谈礼仪和馈赠礼仪是涉外礼仪的重要方面。娴熟的谈话技巧、适度的礼仪馈赠,有助于商务活动取得成功。
商务礼仪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第一个作用就是提高我们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商务人员来说,商务人员的素质就是商务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比如吸烟,一般有教养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烟的;有教养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高声讲话的;在商务交往中着装中的首饰佩戴,佩戴首饰要讲以下四个原则:戴首饰总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第一个原则是数量原则,下限为零,上限不多于三种,不多于两件。第二个原则叫搭配原则,服饰的和谐美是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一个白领小姐,去参加晚宴,穿旗袍带着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还是外面;一个少女,穿高筒袜,脚链是戴在里面还是外面。第三个原则是质色原则,就是质地和色彩要和谐,和谐产生美。第四个原则习俗原则,中国传统习俗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对象,求爱;中指戴戒指已经有对象了;无名指表示已经结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单身主义者。
第二个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接电话)。拜访要预约,预约要准时。
第三个作用维护形象。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商务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少出问题,少影响人际关系。有时不知怎么做时,有一个保底的做法--紧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动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动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会结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紧,跟着别人学,别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错大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算错。了解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应对自如,落落大方。
对于大学生来说商务礼仪是很必要的:
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在现在这个大学生泛滥的时代,一个毕业生若想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细节中体现的素养和气质绝对是成功的关键。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第二: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在商业交往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进行交往这是要讲究艺术的,比如夸奖人也要讲究艺术,不然的话即使是夸人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维护自身形象。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来体现了他的自尊,你自己不自尊自爱,别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整体,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本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三篇: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早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法家学派自成一家,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可以看作是“法”的精神的一次宣扬。伴随着秦朝的统一,使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在这期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法”的精髓已经植入了中华民族的本身。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万物百废待兴,新中国各项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法制建设也开启了新的篇章。但是“十年文革**”摧毁了中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法制薄弱基础,虽然中共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的进行弥补,依旧没有改变公民淡薄的民主法律意识。为此,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即依法治国!
何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从小的方面说就是完善、普及各行各业法律,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体方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1、实行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否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健全与否的前提。新中国初期的法律单一,立法不完善才使得在文革时期甚至出现了“要人治不要法治”的思想,领导人的权威大于法的权威,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法律不完善的原因,实行依法治国可以修补法律漏洞,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
2、实行依法治国,是民主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人民心中的“人治”大于“法治”!这样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无法实现公民自己的民主权利,又谈何让人民翻身做主人?因此,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国家权力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2、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当发达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真实意义与成熟形态的依法治国,即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故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3、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可以说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够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制文明属于制度文明的范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依法治国可以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就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能力。
5、实行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支撑,依法治国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保证。只有社会处处充满了和谐,国家才能够繁荣昌盛,才能够长治久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法制的建设,而中国法制的完善建设是从依法治国开始的!
第四篇: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一: 从根本上说,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上。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工作时,必须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有时也会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就必须按照党的宗旨的要求,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把对人民负责放在首位,同时努力寻求二者的结合点。要正确处理好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不符合实际、损害群众利益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上级改正,而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盲目执行错误决策;另一种是当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体现了群众的长远利益而同群众眼前利益有矛盾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努力找出将群众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的办法,同时积极向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群众的觉悟,实现上级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地对人民负责,才是真正地对党负责。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对上级负责而无视群众利益的倾向。这种现象在清河虽然不多见,但是不能说没有。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不能创造性地执行,而是照搬照抄,脱离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的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强迫命令,甚至投上级所好,投机钻营,把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变成了对上级某个领导负责。这种行为是对人民极不负责,因而也是对党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而无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对小团体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抵制;有的钻政策上的漏洞,打“擦边球”,为小团体捞取好处。这种行为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对人民都不负责的表现,必须坚决纠正。其二,践行党的宗旨,更要坚持以下五点要求:(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执政以后,党的干部掌握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地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权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领导干部只能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应该说,对于这一权力观,无人怀疑它的真理性。然而,实践中却常常出现权力使用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这固然同制度约束不力有关,但也同一些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有关。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三个观念:第一,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权力观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为人民服务已不单单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观念,它已成为整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的意识,领导干部只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秀的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对于清河的党员干部来说,绝大多数都能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否则,我们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第二,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然而,少数党员干部滥用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党的威信,官僚主义,居功自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出现了违反党章,违反纪律,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少数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关系颠倒过来,完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对人民滥用权力。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把权力看重了,责任看轻了,必然导致享受多了,想党的事业少了;吃喝玩
乐多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少了;与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远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非因为无权,恰恰是由于权力的使用者失去了责任感所造成的。他们看重权力而漠视责任,只想当官,不想做事,使权力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掌权为公、当官为民、秉公用权、为民尽责。第三,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在总结其血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的思想。我们党继承了这一思想,要求党的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在这里,“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它与趾高气扬、当官做“老爷”相对立。作为公仆,就必须廉洁奉公,而不能借用权力损公肥私。要想发财,就别当领导干部;要当领导干部,就要肯于付出,勇于牺牲,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人民。
答案二:
第一,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前提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能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才能增强凝聚力。入党积极分子要与其他共产党员一样,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追求,并下决心终生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当我们有了这个信念的支持,我们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性修养与政治理论水平。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加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这里不得不提,长江大学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十八位大学生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如果我们能拥有他们那样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是我们心中坚强的支柱。现今,面对这多元化的世界,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以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不会被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环境冲昏头脑。
第三,我们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大学培养了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如果学业荒废,或学艺不精,不能有效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即使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要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
第四,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首先,要做到对同学、对他人极端热忱。广泛团结同学,尽自己所能热心帮助同学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地为同学服务。与同学互教互学,在学习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积极向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联系同学,在政治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其次,要培养一种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的精神。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演讲说道:“你们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以工作成就来评价你自己,要更多地考虑你有没有努力消除世界的不平等,你怎样对待那些和你毫无关系的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得到什么,而在于他向社会贡献了什么。特别对于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计较太多,怕吃亏。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的下一番功夫,只有自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认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体现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戴和信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必须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新的领导观念。
最后,我想说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它的全部内容就要体现出对学习与工作的极端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情。党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能够完成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呢?梁启超以曾言:“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乃国家栋梁,中国之未来,我们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呢?
历史责任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很多时候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者不同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但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活极不正常。作息时间无规律、日常饮食欠科学、娱乐休闲无节制„„本来青春年华该有的意气风发,我看不到。堕落颓废反而成为我们的主角,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或电脑游戏前日复一日的虚耗光阴。失去对人生的追求,迷失了自身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只会想到自己,也无所谓的责任意识。说到人生目标和追求,我们很多都是说工作,房子,车子等自己的小天地。没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对自己家庭的责任的确非常的重要,但同时同学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负责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一个人除了追求生存,还要思考我们对于当代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为他人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来提升自我,做一个承担起对社会的历史责任。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者。
为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从点点滴滴作起。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必然要发生各种关系,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每个人,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生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社会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条件,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没有社会的整体强大,个体的利益,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社会责任要求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他人利益,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再总是想着,国家能帮助我们什么,社会能给予我们什么。更多的,我们应该想想,我们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毕竟,大学生是中国人口中极少一部分能有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自觉的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以十二分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余温余热,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应该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第五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如何做好班主任
班主任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除去假、丑、恶的杂草,以爱的阳光雨露培育起一棵充满人性的参天大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跟学生保持密切交往的教师,因此,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建设以及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就我从事学校班主任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如何做好班主任。
一、加强自身修养,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就是学校的支柱。试看,每一位学生一旦进入校门,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并且有很多的事都是班主任布置或安排的。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影响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有做人的改变。可谓班主任的言行与修养直接影响着每位学生。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进行培训后上岗,如果不采取任何培训,就直接带班主任,这样不仅给学校管理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也会给教师带来伤害,当然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学生,因为他们是“实验品”。在班主任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的错误决策,学生就是决策的执行者,负面的影响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害,每位家长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验品”的。
二、将心比心 关爱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需要呼吁,值得提倡。这种爱应该是一种道德情感,而不是私人情感。我们面对的是在性格上不断成熟的孩子,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有很多的错误,那是一种无意的或是顽皮的表现。作为班主任,无论带哪个班级,对待自己的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以我们个人的兴趣或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我们给学生的爱虽然与父母、朋友的爱本质上相同——都是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感情,但是它们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多的不同。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多的表现得更物质、更感性、更具随意性,比如,有的家长就把孩子的成绩单变成了他们感情的晴雨表。好成绩,美食,名牌全有;成绩差,不是唠叨就是骂。而我们不同,我们给予学生的爱是精神上的、理性的、全面的、平和而持久的关爱。这种爱,既要合乎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又要合乎教师的职业规范;这种爱,既要关心他们是否成长,更要关心他们是否成人且成为现代社会有用的人。
我做班主任多年来,常常利用节假日参与学生们的活动,融入到他们中间,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我想,只要你对学生付出了爱心,并且是真心的,他们一定能够感受到。即使在平时你因为某些事情批评了他们,他们也知道你的批评是为他们好,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
三、正确引导学生 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工作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好自己的班级,教育学生成才。那么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通过班会,师生共同探讨、统一认识,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的越充分,认识就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其次,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挑选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分配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班干部要成为班集体的中坚力量,班级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各项活动的带头人。凡是要同学们做到的班干部必须做到。如此坚持不懈,才能带出好的班风学风来。再次,在班级里要树立对集体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可采用开展丰富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例如,开展评选“最关心集体的同学”奖、“学习最勤奋刻苦的同学”奖、“最受欢迎的班干部”奖等等,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被评选上的同学倍受鼓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没有选中的同学也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下次选中,这样使班级里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好风气。另
外,班主任应积极组织班级同学参加校区及学院所举办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同学们一起去为本班呐喊助威,这样会极大的增强班级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四、延伸关爱 多加呵护
班主任的工作除了搞好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外,特别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生处于儿童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心理发展处于较低阶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在这特殊时期特别需要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的动向,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出现的一些琐事,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对于学生出现的过激行为教师要给与理解和宽容。我认为了解学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经常找话与学生聊天,这样你就会从学生不经意的口中了解许多学生的信息,这对与班主任正在教育身心发生变化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注和爱护学生,要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关注和爱护学生,就是充分利用正面的教育和谆谆善诱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缺点和不足;关注和爱护学生,就是使学生树立爱心意识,在社会、学校和家庭里都用一颗充满友爱、热情之心,去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总之,班主任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是学生最亲近的老师。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的指导者。作为班主任要有和学生一同成长的意识,珍爱每一天的工作经历和生命历程,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不断地探索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