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时间:2019-05-13 10: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地管理学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篇: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土地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2.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等级化的过程,是以获得土地质量状况为目的的一项目的。

3.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4.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2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2分)。

5.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市、县人民政府代表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2分),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2分)。

6.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政府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综合目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辖区不同时期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方案作出比选与安排的过程。

7.土地储备是指城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置换、转制、收回等方式(1分),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1分),并由储备中心组织进行整理工作后(1分),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1分)。

二.简答题

1.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①内容:土地调查: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②原则: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图件、薄册的格式、比例尺、填写内容,登记规则、分类系统;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数字要有近期测绘、调查、土地评价成果为依据;宗地界地址随时复原;权属关系法律依据;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2.城镇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点

①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坚持城镇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度,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土地有偿使用并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通过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使土地

所有权在经济得以实现。

②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特点是: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的意义,内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从根本上说,是建设用地的整理,是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政策措施,是解决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有形方面看:

1.有利于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2.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换代升级

3.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从无形方面看:

1、有利于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2、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具体工作内容是:

1.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专项调查,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出挂钩工作的安排;

3.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推进农村村落整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现代新农村;

5.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要求,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4.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

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管理(1分)、土地权属管理(1分)、土地利用管理(1分)和土地市场管理(1分)四部分内容。

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资料的管理、应用、维护、更新等内容。(1分)

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的审核和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变更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依法查处有关侵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利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等内容。(1分)

土地利用管理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用途管制、采取地租、价、税等经济杠杆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进行组织、监督和调控。(1分)

土地市场管理包括土地市场供给、土地交易、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配置等进行管理。(1分)

上述四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土地管理内

容体系。从上述内容在土地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地籍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1分)

5.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要(2分),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2分)。

作用:

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协调人地关系,协调各部门用地矛盾,保证国家“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和环境”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

是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的手段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体系

体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全国、省(区)、地(市)、县(市)、乡(镇)五个层次

6.土地初始登记的内容

土地登记单位

土地位置

土地权属

土地总面积和地类面积

土地用途

土地等级

7.土地分等定级的内容

地级类型:按照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其中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城镇土地等级是揭示城镇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价值的差异规律的表现形式;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则是根据农用土地的质量或综合生产能力极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农用土地等级。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直接为指导农用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服务。

8.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

(1)保障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纠正市场失灵,(2)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消除土地利用的外部性,(4)协调各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保障土地配置的公平和效率。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问题: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行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征地补偿费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有些地方将征地补偿费用完了;有的用征地补偿费办的工厂倒闭了,造成被征地农民生活无着落问题(2分)。目前土地征用制度主要存在以下若干方面的问题:

(一)有关征地范围方面的问题(2分)

根据土地征用的涵义,征地范围应限定在“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医院、学校等。目前的征地范围大大超出了上述范围,征地后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种:

1.国家交通建设

2.公益机构用地

3.国家机构用地

4.厂矿用地

5.住宅用地

6.商业、写字楼用地

7.开发区、高科技园用地

8.其他用地

上述8种用地,除前4种用地属于正常征地范围外,其余皆超出了正常的征地范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度的出现,兴办的工厂等不再是单一的国家所有,有的属外资所有,有的属股份制企业。这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的用地,应不属于征地范围之内。

(二)关于征地的价格问题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2002年7月24对征地价格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1.征地价格的性质(2分)

(1)是市场价格。

(2)不是市场价格,仅能体现补偿性,因为我国现阶段征地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但要向市场价格靠近。

国家征用集体土地是一种行政行为,但在征用过程中国家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对国有土地主张各项权益,另一方面作为宏观管理者对土地权益流转起着调整控制作用。完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征地,是国家的行政职权此时国家充当着宏观管理者角色,对农民集体的补偿多少无可争论。而因非社会公共利益征地时国家从中扮演着与农民集体相同的土地所有者角色,其付给农民集体的报酬应根据市场规律来加以确定。由于国家身份的双重性在处理国有土地所有者与集体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时自然要倾向于前者,侵害了农民集体利益破坏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

2.征地价格的构成问题

(1)农地的价格 按照《农用地估价规程》评估(1分)

(2)青苗等地上附着物的价格 按照规定补偿(1分)

(3)社会保障价格 是难点。把土地增值以社会保障的形式分配给农民,社会保障按月发放,避免农民短期内将征地补偿款全部花完后,在来找政府要补偿。这样农民也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解决了征地工作的后续问题。(1分)

社会保障实行城乡不同区别待遇的一个可解释的理由是因为农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而获得了土地保障,或者说国家通过给予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已经给予了

农民的一定的“国家保障”。对于目前已经进入养老阶段的农村老年人口来说,如果失去了土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意味着失去了换取子女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物质来源。

(三)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和透明度问题(2分)

建议:

(一)完善立法,明晰征地范围(2分)

明确征用、征购、购买的范围。

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农村集体土地的,应纳入征地范围,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码头、长江三峡等水利工程、军事设施、政府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养老院等福利机构。

以赢利为目的的国家建设项目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应纳入征购范围,例如,工厂、仓储设施等。

其他建设项目,如商业大厦等,应该纳入市场交易范围,通过购买。

(二)善征地补偿制度(2分)

征用:补偿标准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执行。在人员安置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妥善解决农民吃饭和就业问题。建立征地安置基金、就业培训基金,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养老问题。

征购:高于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购买:按照交易地价或基准地价,并监督将其所得地价款用于农民的职业培训。

价格=农用地价格+地上附着物价格+土地转用后增值的区段平均值的分割值。

(三)明晰产权,增加征地过程中的透明度(2分)

关键在于确定农民和集体土地产权的份额。

2.结合实际,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①城市土地市场运行出现的问题:开发和供给的盲目性;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国有土地收益大量流失;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优地劣用、商品房大量空置、城市规模不断膨胀。

②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原则(8分)

整体性利益原则、平等对待原则、控制与弹性原则、依法管理原则

③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内容(6分)

宏观管理:城市土地市场供需管理、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

微观管理: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交易程序进行管理,保证土地市场公平交易和平衡现象,以发挥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调节功能。

第二篇: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2011级土地资源管理马士凯

土地管理学

名词解释 填空 判断 简答 论述

1.土地的概念(判断):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的永久性(4)土地位置的固定性(5)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的资本职能:(1)土地作为财产能为拥有者产生收益或增值

(2)土地作为财产能体现拥有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3)土地作为财产可作为投资的手段

4.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措施对全国城乡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和人之间的权属、利益关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含义:

(1)土地管理的主体:土地管理是一种国家行为,其管理主体是国家。国家通过立法授权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各级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对土地实行统一管理。

(2)土地管理的客体:是指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3)土地管理的任务:是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和贯彻土地基本国策。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4)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土地管理的职能 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5.土地管理的对象:(1)土地资源(2)土地资源配置(3)土地资源利用(4)土地权属关系

6.土地管理的内容:(1)地籍管理(2)土地权属管理(3)土地市场管理

(4)土地利用管理(5)土地监察管理(6)土地税务管理

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颁布,1988年12月29日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1986年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局成立。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2014年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体制改革:2004年,垂直管理,2006年督查管理。

7.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土地管理政策是在土地管理过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系,我国目前土地管理实践的基本内容有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4大部分构成。建设用地概念:通常是指一切建筑工程物体所占用及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是一种以利用土地承载和建筑空间为主要目的的用地形式。

内涵:就利用现状而言,建设用地包括已经建设的土地、正在建设的土地和规划中的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的特性:

一、建设用地的非生态利用性,二、建设用地的相对不可逆性,三、建设用地的再生特性,四、建设用地的区位性,五、主要利用土地承载力和建筑空间,六、建设用地的扩展性。

9.建设用地管理是指国家为调整建设用地的关系,合理组织建设用地而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1

10.建设用地管理的内容(1)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2)建设用地申请、审查、报批工作

(3)建设用地的分配、协调(4)建设用地的开源与节流(5)建设用地的信息管理与监测

11.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建设用地的供应、流转、利用和规划等方面。一般包括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建设用地的预审制度、建设用地供应制度、土地征收和征用制度、闲置土地处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等。

12.当前我国建设用地的供应制度主要由土地储存、划拨和出让制度构成。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涉及用途管制、用地定额管理、总量控制。

1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用地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14.土地利用计划,指国家对计划农用地转用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未利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15.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是指在平均的生产工艺水平、规划设计水平、经济技术水平和通常的场地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所需占用的额定土地面积。16.1998年,《土地管理法》确定为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

17.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是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18.农用地管制可分为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

19.土地用途管制主要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土地利用规划来实现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性控制;定量控制;定位控制;定序控制。

1确定土地使用性质,2确定各种性质用地的规模3确定各种性质用地的空间布局4确定各种性质的土地的空间、时间开发顺序。

20.规划许可制度就是采用颁发规划许可证的办法,控制土地用途的转变。

21.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耕地总量控制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三个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22.耕地保护管理的内容:耕地数量的保护,耕地质量的保护。生态保护。

批准权限是分级的。

23.农用地转用批准文件有效期为2年。农用地转用经依法批准后,市、县2年内未用地的有关批准文件自动失效;2年内为提供给具体用地单位的,按未供应土地面积扣减该市、县下一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24.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25.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城镇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原则上不含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地区片价测算范围重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但各地可以根据征地需要和实际情况扩展到城市郊区或更大范围。

26.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4条,规定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凡农用地转为建

设用地的,应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7.征用土地批准权限:

22(1)征用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5hm的,其他土地超过70hm的,由国务院批准。

(2)征用上述规定以外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3)征用农用地的,首先要依法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28.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29.建设用地供应:依据土地供应计划,以出让和划拨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 为即为建设用地供应。

30.供地方式:(1)划拨方式用地(2)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出租和作价出资或者入股。(3)依法使用集体土地

31.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其抵押的金额不应包括土地价格,因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造成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应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并向国家缴纳地价款才能变更土地权属。

土地使用权的客体:土地及产权关系。

土地市场的一般特点:

(一)交易实体的非转移性

(二)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三)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四)土地供给弹性小

32.1988年4月,国家修改了《宪法》第10条关于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明确指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90年由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由此实行了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有限期使用制度。

33.城镇土地市场分为三级市场结构形式。

一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

土地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

土地三级市场是土地使用者之间进行的土地转让、租赁、抵押、交换等交易活动。

34.土地市场管理的三个手段: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土地价格调控手段、土地税收和金融手段

35.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的,包括以下2种情况:

(1)根据《担保法》第34条第5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9条的规定,依法承包并经登记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但需获得发包人的同意。

(2)根据《担保法》第36条第3款的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该土地使用权不得脱离厂房等建筑物单独抵押。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上抵押权实现拍卖或变卖抵押物时,抵押权人若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企业的。需办理集体土地征用和国有土地出让手续。

在乡(镇)设国土资源所,由县(市,旗)人民政府管理,是县(市,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村土地管理员。

36.乡(镇)村非农业建设用地是指广大农村和集镇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非农业建设所占用的土地。一般包括3类:乡(镇)村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用地、农村居民宅基地。

37.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出租。

第三篇:土地管理学复习题,仅供参考

土地:是地球表面陆地和水域的总称,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结果。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为社会整体利益而对土地事务的组织与规制活动。土地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对土地事务进行有效组织和规制规律的学科。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薄册。地籍管理:国家为了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国家用来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依法规定由土地权利人或变更当事人向国家主管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产权证书等权源文件,经审核无误后将土地权利或权利变更事项记载于国家土地登记簿的法律过程。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管理是对地籍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包括文件、图册、图像资料等,进行搜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编码和提供利用等多项工作的总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为单位,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居民点及其以外的独立工矿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界线,查清各类用地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初始登记:是指土地总登记之外设立的,对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土地总登记: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土地产权: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分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信息管理:是解决如何有效地组织信息资源,以实现土地信息管理的一系列目标。土地信息系统:是辅助法律、行政和经济决策的工具,也是规划和研究的辅助设备。土地信息系统包含某一特定地区的土地相关信息数据库,也包含收集、更新、处理和传播数据的技术和方法。土地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统一的空间坐标系,用以建设系统内数据与其他土地相关数据的联系。简答:1.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所以,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区别: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土地资产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2.土地的基本特性有哪些?(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是有限的(3)土地位置是固定的(4)土地质量是有差异的(5)土地永续利用3.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土地与人口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土地是自然产物,自然供给量有限。简述土地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总目标: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宏观目标:指全国的土地管理总目标,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为依据;中观目标:指地区的土地管理目标,既要与国家目标相衔接,又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微观目标: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可分解为部门目标。土地管理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我国: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任务: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动态平衡;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加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健全法制,依法行政。5.简述土地管理学的发展趋势。(1)以地权管理为中心逐渐向地用管理方向发展社会制度更替和土地管理体系建立初期,以权属管理为主。(2)地籍管理的基础地位日趋加强,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由原来巩固地权、收取租税为主发展到更多地服务地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管理。二是地籍管理正在向信息管理方向发展,尤其是“3S”技术大大促进了地籍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3)土地整理或土地重划已成为主要国家土地管理事业的新内容(4)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土地管理指出了新的方向。土地管理原理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人本管理原理人本原理就是一切管理,包括土地管理,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行为管理动力管理系统管理原理系统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管理对象总是处在各个不同层次的系统中,它们既在自己的系统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系统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最佳化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原理。整分合管理相对封闭原理动态管理原理动态原理: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土地关系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管理本身也随着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动态相关原理弹性原理管理效益原理管理效益原理是土地利用目标的管理。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效应原理规律效应原理7.简述政府对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必要性。(1)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稀缺资源;(2)公有制土地的存在;(3)土地利用外部性的存在;(4)土地市场存在失灵现象8.中国土地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我国土地管理的宏观目标是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使有限的土地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9.现阶段土地管理的任务是什么?1.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努力实现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供求平衡。(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约束性指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2)转变用地方式,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制约非农建设用地随意、无序地扩张。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3)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加速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进程(4)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建立土地数量、质量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制度。2.控制“土地供给闸门”,参与宏观经济调控。3.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4.加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5.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新体制6.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实现土地管理秩序的根本好转。10.土地管理应遵循的原则都有什么?1.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原则;2.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原则3.坚持依法、统一、科学地管理土地的原则。11.简述中国土地管理组织结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采用了土地管理机构隶属于某一职能部门的模式,在内政部设置地政局;(2)1982年,国务院其额定在农牧渔业部内设土地管理局;(3)1986年3月,决定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6月通过了土地管理法;(4)1998年,由地矿部,土地局,海洋局,测绘局组建成国土资源部。12.土地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行政方法

(二)经济方法(最核心方法)

(三)法律方法

(四)技术手段(如3S技术)

(五)综合运用(重点)因为土地是国有资源,国家有关部门管理土地属于行政行为;土地又是经济资源,行政的过多介入将会影响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它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限制行政管理的范围,使土地真正成为一种经济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调节土地资源利用的分配。而无论是行政还是经济,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将会显入混乱,而规范土地资源行政管理与经济利用的手段就是法律。土地要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必须使土地增值,而土地增值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科学技术。综上所述,对土地的管理必须是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13.土地登记的原则?(1)依法的原则(2)申请的原则(3)审查的原则(4)属性管辖的原则14.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土地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登记(4)土地统计(5)地籍档案管理15.地籍管理的原则?

1、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2、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

4、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16.地籍调查包括哪些内容?(1)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范围的调查。它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登记申请,对申请者的宗地位置、界线、用途等进行实地核实、记录,并经土地使用者认定,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凭证。(2)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运用测绘科学技术测定界址线的位置、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为地籍管理服务。17.为什么说土地登记是一项法律制度?17.土地总登记的内容、程序内容:(1)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2)土地权利主体a集体土地所有权人b集体土地使用权人c国有土地使用权人d土地他项权利人。3)土地权利客体a土地位置b权属界址c土地面积d土地用途e土地使用条件f土地等级和价格程序:1,土地登记申请2,地籍调查3,权属审核4,注册等级5,核发土地证书18.简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系统,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社会服务信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第四篇:管理学复习题

《管理学》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2.管理包括哪些主要职能?它们之间有无相互的关系?

3.根据管理的理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主要技能?

4.企业是否应该遵守社会的道德?你如何看待企业的道德底线?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何积极的指导意义?

3.霍桑实验对现代的管理理论有何影响?

4.如何看待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的思想?

5.如何理解麦格雷戈的X-Y理论?

第三章 管理决策与方法

1.简述决策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2.试比较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优劣点。

3.决策各步骤的重点是什么?

4.某企业打算生产某种产品。根据市场的预测分析,产品销路有三种可能:销路好、一般和差,这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3、0.45、0.25。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供决策:改进生产线、新建生产线、外包生产线。各种方案的收益值如下表,根据决策树的方法计算,那种方案最优?

表: 各生产方案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收益(单位:万元)

项目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

改进生产线180120-40

新建生产线240100-80

外包生产1007016

第四章计划与计划的方法

1.对一个组织来说,为什么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2.计划前提的内容是什么?

3.计划制定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为什么?

4.从现在开始,你计划明年5月第一次参加国家英语四级的考试,根据编制计划的原理,编制一份为期6个月的考试准备计划。

第五章战略选择与战略管理的过程

1.一个企业在战略选择时要考虑哪些主要的因素?为什么?

2.请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企业,分析其内外部环境对其生产或经营的发展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建议。

第五篇:管理学复习题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优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的重要性。A.计划

B.领导 C.协调 D.指挥2.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古典人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最早来源于()。A.科研部门 B.军队 C.学校 D.工业企业4.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A.专题计划 B.专项计划 C.预算 D.数量计划5.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组织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价为8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A.12500件 B.25000件 C.20000件 D.40000件7.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8.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正确的态度是:()。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9.一个组织的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属于:()。A.纵向信息沟通 B.横向信息沟通 C.斜向信息沟通 D.非正式的信息沟通10.比较马斯格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生理和尊重的需要 B.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安全和部分归属的需要 D.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1.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2.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程序性决策。()3.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要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所以,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只考虑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即可。()4.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5.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6.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是拥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分工协作关系的群体,所以,他们是一个组织。()7.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首先提出来的。()8.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领导理论认为领导的成功取决于下属的成熟度以及由此而确定的领导风格。即随机制宜领导理论。()9.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10.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即制定控制标准、分析控制标准和衡量工作绩效。()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决策?正确的决策应坚持哪些原则?2.目标设立是目标管理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4.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有哪些?5.简述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措施。

四、论述题(10分)试论述企业文化理论,并分析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20分)案例一:(15分)虹光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的内在要求。虹光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1.逐步推行事业部制。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已势在必行。虹光公司精心研究和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作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压缩或分流

102名处室人员。这一措施激发了各经营分厂的活力,管理效率得以捉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80年代末期.虹光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1)该朴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2)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虹光公司对该公司的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3.改革科研体制。1991年以前,虹光公司将研究所集中于总厂,负责全厂的技术开发,由于科研人员远离市场,缺乏市场意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种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一矛盾,虹光公司作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1)技术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2)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不合理费用得以减少。

4.引进多种经营机制,实行“一厂多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国有企业引进多种经营机制、提高自身活力是一种新的尝试,虹光公司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虹光公司的传输分厂积极采用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与某省古荡镇政府合办企业,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的流向问题;另一方面与香港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一爱华达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SDH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既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又得到了先进的技术。

问题:(单项选择,请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

1.虹光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决策层次 B.精简人员 C.经营自主权下放 D.提高管理效率

2.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最可能出现的灾难性问题是:()

A.企业科技人员地位下降 B.企业科技人员收入下降 C.企业科技人员不饱满 D.企业长远科研项目停顿

3.对虹光公司的组织创新效果的评判,以下哪一点不甚正确:()A.带来了经济活力 B.无显著经济效益 C.带来了人事变更 D.获得了新的管理方式

4.虹光公司的事业部建成后,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A.决策混乱 B.企业文化不一致 C.总厂资金回收困难 D.协调各部门的难度加大

5.“一厂多制”最合理的理论概括是:()

A.多种经营体制的互补 B.合资合作是大势所趋 C.经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D.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微观化

案例二:(5分)

假设你是某公司的经理,你招聘了一名很有希望的年轻下属并在工作上给了他许多的指导和关心。可现在,你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其他职员认为你对这位年轻人过于关心了。这时,你应该怎么办?

A.给这个年轻人安排一项重要工作,让他向其他职员证明他的能力。B.疏远这个年轻人,接近其他职员,以证明你是公平对待每个人的。C.重新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和潜力,据此决定下一步应该怎样做。D.不理会小道消息,继续现在的做法。

问题:请你从这四种方案中选择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5分)

管理学基础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优答案的字母填A括号。每小题2分,共20

分)1.C 2.B 3.B 4.C 5.D 6.C 7.C 8.D 9.A 10.C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答:错。将“企业再造”改为“企业战略”

2.答:错。将“程序化决策”改为“非程序化决策”3.答:错。还应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4.答:错。将“管理革命”改为“管理实践”

5.答:错。“正比例关系”应为“反比例关系”6.答:对

7.答:将”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改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8.答:错.将“随机制宜领导理论”改为“情境领导理论”

9.答:错.将“一般职员”改为“主管人员”或“中高层管理人员”10.答:错。三个步骤为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纠正偏差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要点应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1.什么是决策?正确的决策应坚持哪些原则? 决策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2分)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分级原则;集体和个人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整体效用原则。(4分)

2.目标设立是目标管理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目标太低,则失去了激发工作热情的意义。(2)目标要保证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确性。(3)目标期限要适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一定的短期目标,有利于目标的监督考核,也有利于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4)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说,要把目标限制在五个以内。目标少而精,有利于在行动中保证重点目标的实现。(6分)

3.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 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分)(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2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2分)

4.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3)管理能力;(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6分)

5.简述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措施。信息沟通障碍有:沟通方式选择不当,造成沟通障碍;沟通双方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沟通效果;态度和兴趣障碍;沟通双方情绪障碍;信息过滤使信息接受者接受不到真实、全面的信息。(3分)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善于运用反馈;学会积极倾听;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3分)

四、论述题(10分)试论述企业文化理论,并分析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20世纪70、80年代,管理学者在研究美国、日本企业竞争力差异及其根源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并认为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源泉,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是美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整体实力的根本方法.(2分)该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1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1分)(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1分)(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不得厂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1分)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性用。(2分)分析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视答题的情况给分,如果在解答中涉及了以下内容时,建议阅卷教师适当增加分数。(3分)“中国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导致领导者

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应身体力行企业文化”; “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建设企业文化时的一般路径为:为企业设计(构思)企业文化,以身作则践行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制度和外围层巩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变革依靠领导者的主持和努力”等等。

五、案例分析(27分)

案例一:(15分)问题(单项选择,请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1.D 2.D 3.B 4.D .5.A

案例二:(5分)答:此题目是自由发挥题目,只要分析的有道理,能够解释清楚,说明原因,则无论选择何种方案,均可得分。请阅卷老师根据学生解答的情况评阅。(注:简答题和论述题应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

《管理学》总复习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判断正误并改正。)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2.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3.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4.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6.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结构改为部门)

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法国改为德国)

8.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10.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分权式改为集权式)

二、单项选择题

11.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b.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集资源c.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人事d.计划、组织、控制、激励、人事

12.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d)。

a.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b.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c.管理活动有其特殊规律性d.a项和b项

13.“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迅速的、不断的、根本的变革。惟一不变的事就是变革”,这是(c)指出的。a.特里b.戴维斯

c.弗里蒙特·卡斯特d.哈罗德·孔茨

14.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依托,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包括(d)。a.学校、研究机构、文化团体、咨询机构b.医疗保健机构、社区服务机构c.a项和b项d.c项以及行业和部门协会

15.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是(.b)。

a.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b.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c.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d.使管理职能细化16.马克斯·韦伯提出(.b)。a.管理的人本规律b.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c.管理具有组织性d.组织职能具有合理性、有序性和规范性

三、多选题

17.有效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CDE)A.以人为本B.统一领导C.客观公正D.灵活机动E.注重整体

18.在现代管理中,创新管理的成果与维持管理的成果相比较的特征是(ABCDE)A.具有首创性B.具有未来性C.具有先进性

D.具有变革性E.具有时间性

19.组织设计的分工和协作原则要求明确组织各部门及其人员的(.ABCD)A.相互关系B.协作方法C.工作范围D.工作内容E.工作环境

20.从组织内部挑选适合的人员加以聘用的优点是(BE)A.为组织发展注入活力B.手续简便

C.给组织带来新观点D.给组织带来新方法E.费用较低

四、名词解释

21.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2.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23.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4.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五、简述题

25.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2)整体协调的原则。(3)突出重点的原则。(4)因事设职的原则。(5)权责结合的原则。

(6)规范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原则。26.小道消息的功能。(1)建构和缓解焦虑。

(2)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

(3)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

(4)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27.管理学发展的特点。

(1)从对管理学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2)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3)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

(4)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28.决策的事实前提的特点及其与价值前提的区别。

(1)事实前提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可检验性和变动性三个方面。(2)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3)认识形成的依据不同。(4)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六、论述题

29.举例说明管理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协调是管理专业化的最基本要求,是群体活动的基本要求;

(2)管理主体之间所以能够协调,不仅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利益、价值追求和稳定的人际关系等,而且在于他们之间存在着需要的相互满足。30..联系实际,谈谈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七、分析题

31.某管理局是新组建的单位,基本上由两部分职员组成,一部分是从原单位经过挑选保留下来的骨干,他们熟悉业务且思想素质好;另一部分是从别的单位分流来的新职工,他们普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对业务不太熟悉。

根据上述实际情况,运用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分析讨论,应该实施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1)情境领导理论认为:正确的领导风格必须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来确定;下属成熟度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指示型、推销型、参与型、授权型;针对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领导风格。

(2)根据该局的实际情况,应该针对不同的两部分职工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第一部分职工的成熟度高,应该采用授权型方式,即低任务、低关系;第二部分职工的成熟度低,应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即高任务、低关系。

八、计算题

32.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若产品订单为4万件,试问单位可变成本降至什么水平才不至于亏损?根据Q=F/(P-V)

得出V=(QP-F)/Q=(40000×1200-1600000)/40000=1160(元)所以,只有可变成本低于1160元时该公司才不会亏损。

下载土地管理学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地管理学复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复习题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B.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规模的固定资......

    管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泰勒)被称为管理学之父。 2. 管理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 在任何产业中都有5种竞争力量,控制产生竞争规则,它们是(进入障碍)、(替代威胁)、(购买者......

    《管理学》复习题

    《管理学》复习题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2.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3.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

    管理学复习题

    概念 1.战略经营单位(SBU) 战略经营单位通常指大型企业内部的可以被当作为经济实体的利润中心(事业部) 2.组织目标 组织的目标指的是组织在特定的期限内,考虑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

    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 1、人是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 2、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对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 3、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4、低水平的管理......

    管理学复习题

    请注册后用“搜索”,保证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2:(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 3: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领导 3.沟通 4.管理幅度5.组织文化 二、判断题 ( )1.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 ( )2.只要实际绩效与标准不完全符合,......

    档案管理学复习题

    《档案管理学》复习题 填空 1、《文件整理规则》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件)为单位。 2、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 3、2000年8月国务院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