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

时间:2019-05-13 10:4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

第一篇: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

地方政府优化对经贸管理的策略

1、遵循法律、法规和贸易政策的统一性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间题。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等,都必须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各地不得制定与Wl()规则和我国政府对外承诺相违背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但是,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再向沿边一步一步辐射出去。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各地各行业搞自己的政策,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发布的某些法规、政策缺乏统一协调,导致有关经济贸易的政策相互矛盾,前后不一。地方政府应该审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我国对V门I)的承诺。国务院已于2(Xj1年9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对有关或者影响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9个较大的市修改、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停止执行有关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达195778件。但是,确保地方政府新出台的有关经济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符合叭月D规则和我国对研月D的承诺,仍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是我国法律、法规适用的统一性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一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各地执行时也很不统一。有的地方规章比法律更有效,红头文件比法律更有效,甚至领导的讲话比规章更重要,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有的地方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表现出来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地方法规或规章对外地产品加以歧视,“诸候经济”意识浓厚,全国统一大市场未完全形成,地区封锁和行业割据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应严格遵循国内普遍适用的、确定的法律,在各自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认真屐行法定职责。应该从法律出发,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章上的一些行政文件、操作细则。

2、确保政府行为的非歧视和公开透明

首先是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权问题。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刻,客观上各种不同的市场主体仍然享受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根据我国政府对国民待遇的承诺,政府在管理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即任何市场主体都无特权,无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也无论买方或卖方,地位一律平等,无辈分之别与高低之分。政府应当尊重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权,不能侵犯其合法权益。

其次是政府管理经济贸易行为的方式问题。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经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公布未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程序性规定,长期缺乏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布程序。地方政府及部门目前存在着以内部文件和规定作为管理依据,政府本身透明度不高,许多贸易政策仅为部门内部掌握,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很低,许多所谓的“内部文件”、“内部资料”实际上都是公众应当知晓和掌握的信息。政府对经济贸易的行政管理不为公众所了解,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其相关资料不公开,决策结果不公开,而且执行程序透明度低。我国承诺有关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或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贸易措施,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任何未经正式公布的内部文件或规定都不能执行。凡是不公布的,就不能执行,只能执行公布的,黑箱操作的内部文件不能再搞了,这是我国管理经济贸易方式上一项重大改变。这不仅是Wn〕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国务院信息办公室透露,即将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就是要对政府行政办公信息进行公开,加大透明度和群众监督,这一原则将以法律形式确立。

3、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正的贸易待遇的损害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出于保护其国内产业利益等原因,采取了各种贸易救济手段,以及实施苛刻的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措施,来抑制我国产品对其出口。如2002年1一10月,我出口产品受到4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而且,这些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有恶化的趋向,表现在产品转向更为重点的行业,如钢材、化工产品等;除发达国家之外,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加入。在这些调查和被采取的措施中,我国产品生产、销售商轻者不得不耗上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的应诉,重者则被征收高额税收,最终甚至退出该国家或地区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全国履行入世承诺,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削减,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为通畅,外国产品以倾销等方式采取不正当竞争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形将会进一步增多,国内生产企业面临的不仅是竞争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

政府应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福建省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和外经贸大省,应有条件和必要建立对企业的救助和保障机制。在稳定出口市场方面,应重点关注主要出口市场,掌握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壁垒,并开展相应的工作,为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各国对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法及做法的不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政府交涉,以尽量缓解或减少贸易磨擦。加强应诉指导,加大对企业应诉的指导力度。还应不断完善出口反倾销和保障措施预警机制,对出口产品进行适时监控。此外,应该针对外国产品对我国产业造成损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对国内产业进行正当的保护,消除国外不公平竞争带来的损害。

第二篇:关于行政管理学论文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所谓政府绩效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指定政府的长期喝近期目标,达成目标的策略,评估绩效的标准,从而对行政机构运作进行管理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政府绩效管理是各国政府面对财政困境和社会对政府提供服务需求的扩大,竟相实行的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价值取向的政府改革运动。绩效管理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通过引入绩效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职能,政府部门作为一个组织必须面临着成本——收益、顾客需求、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政府绩效管理有助于政府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形成竞争机制,对改善政府形象和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政府绩效管理就是在吸纳和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政府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用互相理解的方式,通过协议达成政府机关及其人员的目标、标准及所需能力,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政府机关及人员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使政府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过程。

二、当前政府绩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难统一”。

新形势下,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有着不同的观念,有人认为绩效管理对于政府行政是必要之举,有人认为是一种形式,也有人持“中庸”态度,致使对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呈现出多元化现象,难以达到统一的思想认识。2,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指标“难确定”。

随着党和政府自身建设在横向上的拓宽、纵向上的延伸,各部门之间在业务上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系统化,呈现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多样化的趋势。在政府绩效管理这把统一的直尺下,难以以一个统一的指标实现对各部门公平科学的绩效考核,从而影响到考核评价的权威性,以至不能达到政府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3,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难把握”。

由于信息来源不准确、一些目标任务较笼统、考核中某些加分与扣分项目未能科学设计、现行的基层绩效目标管理未能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各部门目标任务存在个性的差别大等因素的存在,造成绩效管理在方式方法上难以准确把握,考核方式大多缺乏科学性,手段缺乏灵活性,还处于一种程式化阶段。4,是公众对绩效管理的信息“难掌握”。

当前阶段,政府信息在多方面还未实现完全公开化。公众对于行政职能划分、政府各项工作和政策都较为陌生。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引入群众评议、民意调查的环节,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很难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不是出现考核结果为空白,就是导致考核结果的不真实。

三.研究政府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积极研究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的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推广新成果,有利于促进行政目标管理的科学化,科学界定各部门考核目标的共性和个性指标,准确设计目标考核的程序和步骤;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更好的服务发展、服务人民; 有利于深化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的满意度。

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 更新政府绩效管理观念

政府行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要服务。首先,政府管理要把为社会、为公民服务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责和基本理念,树立服务观念。其次,树立责任观念,突出强调公民参与对公共责任保障的意义和作用,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将公民参与作为公共责任落实的基础。第三,形成效能观念,解决当前各级政府效率普遍低下的客观要求,同时提升政府的竞争能力,推动和促进政府不断快速健康发展。最后,确立公众满意观念,政府执政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群众的眼光来考核对方政府管理的成效。2 改善绩效管理的制度环境

首先,构建绩效管理的法律制度。绩效管理改进绩效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持续改进过程,要保证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就必须把绩效管理改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确保改革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情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以法的力量来推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其次,完善公务员制度。地方政府要以《公务员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与完善。

再次,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建设政府网站、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资源库等内容,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要确保信息传播的及时、畅通与公开,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相关的信息,使公民了解政府的执政情况进政府信息的交流与沟通。3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估机构,把专门评估和日常评估结合起来。在政府管理部门内部设立评估机构,主要是负责对公共项目实施的检查、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和建议。此外,在人大建立必要的评估机构,评价和监督政府在公共政策、规范、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把评估作为监督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设置客观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政府绩效评估相对企业绩效评估和公务员个人的评估而丙,涉及面广、因素众多、工作量大,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全面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就必须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职能履行、依法行政、管理效率、廉政勤政和政府创新等方面合理设置评估指标,建立公民、企业、专家学者、上级政府共同参加的政府评估体系。

再次,运用科学的评估力法,把定性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引进现代管理学和统计学的科学方法,对政府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考核,从而真正使政府绩效管理走向科学化。

五,加强政府行政管理立法是解决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以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现实,归纳起来,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绩效管理主体和客体

绩效管理主体是指组织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活动的人或机构,包括政府绩效管理的领导机构、实施机构和评估机构。绩效管理主体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发挥重要的作用。绩效评估主体应多元化,以避免单一评估主体可能导致的片面性,减少评估误差。评估主体可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公众等。政府绩效管理的客体是指绩效管理的对象,它主要依据是否履行行政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来确定。在实践中,政府绩效管理的客体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某项公共政策或公共服务项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应以政府部门为主,特别是要将那些直接向公众提供具体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政府部门和项目列为重点。2.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管理内容和指标体系的设定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必须依据公民需求、辖区发展战略、政府职责以及实际状况等来确定,要体现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反映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对政府角色合理界定和对政府现有职能重新审视的基础上,而不能只是对原有政府工作任务的简单分解和工作目标的简单设定。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从宏观上看应主要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自身建设等六个大的方面。每一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并作动态调整。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围绕绩效管理的内容,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从投入、产出和结果三个方面来设计。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要注意它的代表性、完备性、可行性。指标的选取不在于多,而在于准确可靠,因为过多的指标反而有可能因其冗繁而导致评估的失真。因此,特别要注意一些关键性指标的筛选,即那些信息承载量大的、稳定性高的、可靠的、可获得的、可测的指标。3.绩效管理方法和程序

程序性设计是政府绩效管理规范运作的保障,也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重点。程序“是指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而预先设定好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其“基本功能就是限制,甚至取消当事人的选择实现目的之手段的自由,将实现目的的手段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序制定有利于限制实现目的手段的主观随意性,促进其正当性,维护相关人的合法权益。程序性规定因目的、对象、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很难作出统一的规定,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绩效管理的程序设计原则上应包括绩效管理规划的制定、绩效计划的编制、绩效计划的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绩效评估信息的采集和公开、绩效评估报告的撰写、绩效评估和诊断的施行、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具体方法主要可采取日常监测和年终评估、自我评估和上级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4.效评估结果的使用

绩效结果的公开和使用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政府绩效管理要想真正有效地发挥激励、监督、导向作用,就必须公开并科学合理地使用绩效评估的结果。首先要公开绩效管理计划和绩效评估报告,公开的方式主要有:政府公告、政府网站发布、新闻媒体发布、以印刷品的形式赠阅或查阅、图书馆收藏浏览等。其次要充分合理地使用评估结果,可考虑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人大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下一预算、政府确定下一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行政问责、年终奖励以及职务变动的依据和参考,以使政府绩效管理真正达到优化组织、改进绩效的目的。

5.绩效管理的法律责任和申诉救济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人因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相关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一种救济途径。对法律责任和申诉救济作出明确的规定,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恣意和滥用,维护政府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一是要明确规定绩效管理主体、客体以及绩效评估结果使用者与其权力相对等的法律责任;二是要设立相应的申诉途径和救济渠道,以保护评估对象和评估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政府绩效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不断研究新形势下政府绩效管理的新模式、新对策,不仅是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本身的发展需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与时俱进,巩固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可信度和满意度以及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举措和迫切要求。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 威尔逊因何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古德诺是如何系统论证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古德诺是如何系统论证政治和行政二分法的?

在思想上受到德国政治学家斯坦因和布隆赤里关于政治和行政二者研究的影响。斯坦因认为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即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 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范围,予行政以权力。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 ;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另外布隆赤里也明确提出对政治和行政应该加以区分,并提出政治史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是技术职员的事情,从微观和宏观事务的角度对“政治”和“行政”做出了明确区分。

另外威尔逊也面临着这样的社会背景:首先,工业革命的产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次,政治上多党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需要同时解决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极大的催生官员腐败和政治勾结,极大的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最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迫切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催生了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

古德诺提出政治和行政是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或基本的政府功能:“政治”——国家意志的表达,也即政策的决定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政策的执行。他通过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第一次澄清了这种“二分”的提法而容易造成的一种误解:一种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之中。第一次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总之,古德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政治与行政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但这种区分只是纯理论上的,而不可能是实践性的。实践中,这两种功能不能被截然分开并分别委以给不同机关;而且这两种功能之间必须取得某种协调。

沃尔多对政治和行政二分法的批判及其研究结论

沃尔多首先认为政治—行政二分法无论作为现实的描述还是作为对行政行为的规定都是不恰当的,这种二分法的目的是试图通过使民选官员负责制定政策而行政人员只是去执行政策来解决官僚制和民主制之间的冲突,另外,政治—行政二分法忽视了行政学应该包括更多复杂现象的愿望,而且沃尔多认为应该鼓励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合作而不是被分离权力之间的对抗。

沃尔多的研究结论:

(1)集权主义的方案:将政府完全一体化并占据支配地位,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加以调和。

(2)无政府主义的方案(更为可取):主权国家被解散,而且其明显的垂直型权威结构被复杂的、契约性的、非正式的水平关系所取代。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观及其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突破;

弗雷德里克森的社会公平观以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作为理论依据——公平的自由、公平的参与原则,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当公平的自由原则在由宪法规定的政治程序中得到运用时,就成为公平的参与原则,即所有公民都拥有公平权利参与立宪过程,决定立宪结果,参与政治事务。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强调:

①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

②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③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

④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

⑤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

新公共行政学期待将“社会公平”价值全面运用于现代公共行政实践,赋予公共行政以伦理内容,以其指导行政官员的行为。

公共行政研究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法上做一次飞跃

突破一:公共行政发展的焦点应定位于如何发展公共政策;

突破二:在促进公共利益、建构民主行政的目标下,公共政策与行政组织的演进、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分析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应是当代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题;

突破三:非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应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

4登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超越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7)公民权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登哈特的新公共管理服务理论是在对传统的行政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并且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模式来替代当前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为模式,它本质上市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一种扬弃,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理论选择。

四.1.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渐进分析的层次:简单的渐进分析、断续渐进分析、策略分析

渐进决策的原则 :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为大变的原则、稳中求变原则 采用渐进决策的原因

渐进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与政治领袖对基本政策的看法一致的,每一个竞争政党也只是渐进地改变本身的政策。

渐进决策模式基本上是保守的,它以现行的计划、政策、消费为基础。如果每年通过新政策,会引起社会上一部分人之间严重的政治紧张,因此除非要进行重大的政治改组之外,过去成功的政策在若干年内要维持下去。

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不会经常追求惟一的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有可行的途径,就会停止追求。决策者只有在那些自己熟悉的备选方案不能在满足需要时,才会冒险寻求较为根本的政策改革。

社会由各种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种族组织而成,而不同的团体各有其既定的目标。在现阶段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为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不太愿意从事全面性的政策改革,为此,只能做出一些渐进的决策。

2.德罗尔对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和特征的界定

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和特征

学科性质: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是一门融合了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把政策制订作为研究和改进的对象,包括政策制订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

政策研究的范围、内容、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要用真正一体化的观点把政策与政策制定看成社会问题——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提高的一种有用手段。

政策科学的特征:观察的客观性与科学的态度。政策科学有一个难以实现的明显特征,即在感情、价值因素介入时,必须保持观察的客观性。在具体政策的个人价值观与服从于权力之间,谨慎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以及在知识与权力之间取得协调统一,这些对于政策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3.德罗尔提出的应对逆境的政策原则

A.社会改造原则(核心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含义:社会改造原则是指对一个社会的机构、制度、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运行过程实行广泛而彻底的调整和变革。德罗尔认为,社会改造原则是应付逆境的纲领性原则,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支持应付逆境的创新方案出台以及支持不同于常规的超渐进主义变革出现。B.达到临界质量的原则 德罗尔认为,逆境的特征都有变化阈限,其阈值取决于逆境特征的原动力、规模、复杂程度以及社会状态是稳定还是**等因素。C.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

所谓“有选择”是指认真分析逆境的特征,挑选那些足以改变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这些社会变量也常常是造成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 而所谓“激进”则指的是对挑选出的社会变量集中政策资源,采取强化干预手段,促使其朝着良性转化,从而对逆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D.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的原则 E.产出价值优先原则

F.积极性强制干预的原则

4.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看,“渐进决策”与“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应当是统一的,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例证加以说明。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所谓“有选择”是指认真分析逆境的特征,挑选那些足以改变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这些社会变量也常常是造成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 而所谓“激进”则指的是对挑选出的社会变量集中政策资源,采取强化干预手段,促使其朝着良性转化,从而对逆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正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做出的伟大决策,同时意识对物质有明显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决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很多方面的的阻力,需要决策者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这样才不会触动整个社会的根基,同时,对不会影响到社会稳定的逆境方面采取强化敢于手段,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所以说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渐进决策和有选择的激进主义统一应用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1.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的含义及其特征

含义:一种以法理型权威(统治)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设科(部)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官僚制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专业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

(6)专业培训:

(7)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等)

2.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

官僚制的优是:A.严密性; B.合理性; C.稳定性; D.普适性;

官僚制的劣是:

A.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效率低下; B.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

C.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3.帕金森定律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官僚组织的弊端的剖析

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做为动机要素的)法则:其一是增加水平比自己更低的部属的法则,其二是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的法则。帕金森指出各级行政机构一旦建立,内部势必设满各种委员会、理事会和局、办、厅,而财政上比较重要的问题往往则必须通过他们才能解决。势必会造成工作繁琐,效率低下。另外帕金森认为事实上,一切形式的管理都容易浪费,开支的增加只是为了抵消进款。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理论——政府失败说(1)官僚是经济人,与民众间是交易关系(2)政府会失败:

A、“政府的失败”: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那样有效,政府的政策往往并不符合弥补市场不足这一目标。B、政府失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政策与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3)政府失败—政府政策低效率的原因

A、主观原因:政策部门的政治家们有意无意为自身的经济人动机所左右,即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

B、外部原因:缺乏一种“确保任何处于某一特权地位时均不能过多牟取私利”的约束机制来制约政府行为方式。

(4)政府失败—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 A、缺乏竞争机制; B、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C、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D、监督信息不完备; E、政府的寻租行为。

4.沃尔多对官僚制与民主的冲突的研究;

充分肯定官僚制理论,认为韦伯对官僚制的阐述与其所时代很合拍官僚制与民主的冲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如等级制与平等、纪律监督与自由等等,但两者并非完全不相容,两者之间应该寻求融合,如建立在能力与专长之上的普遍标准与机会等等。

5.人本主义的组织观与超越官僚制

阿吉利斯的人本观:人为组织研究应给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在组织中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罗伯特·戈利姆比沃斯基的人本主义组织观:①批评传统组织理论所主张的自上而上的权威、等级控制及标准的工作程序等个人自由个人道德不敏感;②主张:通过组织创造解决问题的开放氛围以使组织成员正视问题而非争斗与逃避;在组织中的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信任;用知识和能力的权威来弥补甚至取代角色或地位的权威;决策权责应尽可能接近信息源,使竞争有助于满足目标;建立一些既承认组织使命的实现,也承认组织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的报酬体制;努力增强对团体过程及其绩效后果的认识。此观点和超越官僚制有相通之处,两者都反对以官僚制为主要体系的政府过于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忽视对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的关注,但是二者却不同。人本主义组织观是注重人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发展,而超越官僚制是反对反对政府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的获取,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异。

六.1.正统时期的行政学和科学管理理论

20世界早期先进的改革者们将科学管理作为一种减少政府部门中贪污受贿,腐败和,浪费的手段。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是以工厂为载体的,而工厂的目标是增加产量,公共机构的目标则是改进机构对公众要求的反映,正统时期的的行政学家像泰罗在制造工厂中所做的那样运用科学方法对政府的运行系统进行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处理,提出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理论,以满足政府对提高效率的需要,尤其是莫里斯·L·库克将科学管理视作履行民主诺言的手段,有力的证明了正统时期的行政学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

其后发展而来的新公共行政学是以弗雷德里克森和德怀特·沃尔多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以非价值中立,致力于社会公平目标,强调公共的使命为特征。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观的提倡是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提到的“公平正义”观作为理论依据的,它坚持公平的自由,公平的参与原则,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同时也要求公共管理者给予公民以服务的平等性和以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新公共行政学将“社会公平”价值全面运用于现代公共行政实践,赋予公共行政以伦理内容,以知道行政官员的行为,同时行政官员及其组织行为应保障公民平等自由权的实现。另外,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理性人假定,也就是说新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人假定”即个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者,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得出的,从而提出了“新经济人观”也就是说布坎南的新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是“新经济人”即经济理性人假定不总意味着人是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经济利益。

在重塑政府学派中主要以霍哲为主要代表他主张从绩效,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改进的关系和无形因素之于政府绩效改进,到基于公民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和基于回应性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再到基于竞争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之间互动方面全面改进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的综合模型。随后的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也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重塑政府,以企业家政府来取代产生并适应工业社会运作低质低效的官僚制政府,不断以新的方式运用资源来提高效率和效能,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行政效率,以下是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十项原则: 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②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③竞争性的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④有使命感的政府——改革照章办事规则;

⑤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⑥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 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 ⑦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⑧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⑨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⑩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这就要求政府改革要以企业家精神来管理政府,尽量的减少浪费,提高行政效率;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新公共行政与罗尔斯的政治学名著《正义论》

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在新公共行政学者看来,社会公平应该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为此,他们直接从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思想体系中获得坚实的理论依据。他们完全赞同罗尔斯关于社会公平的基本观点:公平的自由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理想的“正义”社会应拥有最大的公平自由,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公平的自由。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所依据的正是罗尔斯的这种作为正义的公平观念,因为这种公平观念适应了新公共行政学派改造理论体系、推动政府变革的需要

3.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人假设”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人理性人假定,即个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者,经济人假设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借鉴,但是布坎南在此基础上发展提出了新经济人假设,即经济理性人假定不总意味着人是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从而将经济学引入政治之中。经济人假设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借鉴和条件,反过来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又发展了经济人假设的学说。

4.重塑政府学派与企业家政府

重塑政府学派主要以霍哲为代表,他主张从绩效,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改进的关系和无形因素之于政府绩效改进的重要性,到基于公民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和基于回应性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做了一个全面改进的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的综合模型,另外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也是对政府进行重塑,可以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的,因为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重塑政府,以企业家政府来取代产生并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官僚制低质低效的政府,使公共管理者具有企业家精神,不断以新的方式来运用资源来提高效率和效能,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行政效率。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

掌舵而不是划桨

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

注重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

重产出而非投入

具备“顾客意识”

有收益而不浪费

重预防而不是治疗

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

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

5.等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与公民社会理论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涵:

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具有民主性

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责任并不简单

重视人,而不是只重视生产率

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等哈特认为,公民社会理论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重要的理论来源和概念基础,公民社会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个人对话和评议的地方,也是民主本身的实质。公民正在试图建立彼此之间的新关系和更大范围的政治秩序,同时政府对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公共管理者也正在就公民对政府过程的参与而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

http:// 第一题第一问《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丁煌著

2005年11月第一版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本科 论文

行政管理学本科(030302)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日期:2013-03-05] 来源:郑大自考办作者:郑大自考办 [字体:大 中 小]

1.论服务型政府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分析

3.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

4.论公共管理创新的阻力

5.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条件

6.论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

7.论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8.论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9.论政府管理创新

10.论诚信政府建设

11.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2.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

13.试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完善及其途径

14.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15.试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16.试论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及其理论意义

17.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动力分析

18.建设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分析

19.论政府危机管理

20.论政府绩效管理

21.论责任政府建设

22.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23.论行政文化建设

24.政府采购的问题与对策

2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向

26.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

27.论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

28.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的思考

29.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30.论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趋向

31.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

32.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33.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

34.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

35.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36.论公车改革的难点与途径

37.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机制

38.论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

39.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

40.论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监督

41.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

42.论行政领导艺术

43.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4.试析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45.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廉政建设问题

48.公共权力寻租行为分析

49.健全完善公务员考评机制

50.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建设

51.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52.论构建诚信政府的途径

53. 论公共管理中的听证制度

54.论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应用

55.论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6.试析利益团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57.中外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比较

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

59.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60.公民社会影响政策制定的利弊分析

61.政策执行中的博弈现象分析

62.论公共政策评估的困难与创新

63.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

64.政策变形的成因与对策

65.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66.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67.论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68.当前我国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69. 试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70、试析我国养老保险政策

71.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

72.信息不对称下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

73.中国封建监察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74.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

75.试论《论语》中的管理原则

76.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

77.试析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

78.“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

79.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述论

80.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81.杰佛逊人民民主思想分析

82.洛克政治思想分析

8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分析

84.多中心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85.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

86.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87.行政问责制的对策研究

88.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

89.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90.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思考

91.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模式

92.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

9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

94.公共决策民主化问题

95.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96.关于“省直管县”改革的思考

97.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98.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的提升

9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

100.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调整

以上论文选题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

毕业论文评比等级标准

优秀:观点正确,并有独到的见解,材料丰富,论证充分、深刻,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良好:观点正确,材料丰富,论证充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中等:观点正确,材料较为丰富,论证较为充分,结构紧凑,逻辑较严密,语言通顺。及格:观点基本正确,能对观点作出一定论证,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不及格:观点有严重错误或者论证与结构上有严重缺陷。

2013年郑大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标准论文格式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2012年公安管理自考毕业论文格式有什么要求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自考也将在今年进行新的考试。相信要在今年自考的广大群体以进入了金锣弥补的准备当中,小编也会更多的发布一些相关信息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到帮助。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学》论文题目

要求:1.本学期十八周星期二早上准时交到教室。

2.手写,不能打印。

3.字数不低于3000字。

4.每人各选一题,题目不能重复(请在学习委员处登记题目)。

5.需要1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

6.请在论问题下注明自己的班级、学号和姓名。

英语5班选题

1.2.3.4.中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探析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论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去向选择

5.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研究

6.新时期治理腐败的对策研究

7.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执行问题研究

8.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9.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10.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

11.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与反腐败斗争的对策问题研究

12.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13.公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5.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16.面向信息时代的我国电子政府的构建

17.18.19.20.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中国政府信任研究 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

21.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研究

22.行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变革

23.试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24.试论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现状和改革构想 25.26.27.28.论我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及其转变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我国效能型政府建设研究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29.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

30.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研究

31.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

32.中国政府信任研究

33.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34.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研究

35.面向信息时代的我国电子政府的构建

36.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37.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8.公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39.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40.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与反腐败斗争的对策问题研究

4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

42.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43.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44.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执行问题研究

45.46.47.48.新时期治理腐败的对策研究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研究论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去向选择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49.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50.中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探析

51.我国公务员制度激励机制初探

52.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论析

53.当前反腐败面临的新特征及其对策

54.当前我国公务员职务消费改革研究

55.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

56.当前中国人事考试管理问题研究

57.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5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59.电子政务的网络信息安全研究

6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61.论我国机构改革的方向

62.论政府信息化建设

63.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

64.应对WTO与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

65.浅论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

66.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有关问题研究

67.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模式转换途径研究

68.政府绩效评估新论

69.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

70.电子政务与政府再造

下载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本站推荐)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行政管理学B 课 程 论 文......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五篇模版)

    行 政 管 理 学 课 程 论 文 课头号:L0288 学号:0615101009 姓名:李家佳 班级:06级英语(1)班日期:2007.12.18 建设服务型政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行政管理学-期末小论文[范文模版]

    装订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3-2014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3.9) 《行政管理学》 主讲教师: 沈亚平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xxx学习中心(直属)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

    行政管理学论文(样例5)

    一,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浅析如何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4-02 11:28:00 ] 作者:佚名 编辑:studa0714摘要: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

    行政管理学111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 .伍德罗· 威尔逊在《 政治科学季刊》 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1 )《 》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2 .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

    行政管理学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管理学》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政 2.管理层次 3.政府绩效 4.行政法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行政权力......

    行政管理学 - 副本

    一:行政管理产生的功能有哪些?答:1、保卫功能2、维持功能3管理功能4扶助功能5服务功能6发展功能。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答: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社会职能 三:政府绩效的目标有哪......

    行政管理学

    浅谈行政领导艺术行政0916 段睿 指导老师 原丁[摘 要]行政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需要运用领导的技巧,这种应用技巧就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