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试题(回忆版)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试题(回忆版)(百度搜)
一、概念题(每题7分)
1.什么是或有负债?
答: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产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或有负债具有两个特征:(1)或有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2)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或有负债根据未来某种事实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应予确认估价入账的或有负债。同时具备以下的两个条件的或有负债,应估价入账。①相关事项的发展引起负债的可能性极大,甚至可以断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很有可能发生。②金额是确定的或能够合理估计的。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第二,应在附注中披露的或有负债。如负债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但金额难以合理估计,则应将此项或有负债加以披露,并说明金额难以合理估计的理由,第三,不需确认估价入账,也不必在附注中披露的或有负债。在负债发生的可能性极小、金额又难以合理估计的情况下,可采用该种处理方法。
2.什么是最大似然比检验?答:
3.什么是国债排挤效应?
答:当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涨,从而减少私人支出,特别是投资支出时,排挤效应就产生了。国债排挤效应就是政府为了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的手段从民间融资;这样的结果就是利率上升,民间可用资本减少,投资支出减少。
国债的排挤效应,主要是通过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的。
1.资金供给。国债发行直接减少了民间的可用投资资金总额,民间购买国债的资金并非来源于消费基金。事实上,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权从民间转移到政府手中。国债规模急剧扩张的实质是政府与企业尤其是与民间企业争夺资金,从而产生了对民间投资的强烈“排挤”,进而预算赤字直接减缓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用于公共开支的赤字可以将私人投资挤出,它的可预见结果是造成资本形成的速度大大减缓。而用于支持预算赤字的公共借款规模的膨胀意味着对可借资金需求的增加,尽管利率的微小的提高可以引起储蓄总额的增加,但作为可借资金使用的私人部门的需求的储蓄余额将下降,而政府利用储蓄支持赤字的做法将挤出私人投资对储蓄的占用。
2.资金需求。国债发行会抬高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引起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若资本边际效率未能相应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必然受到抑制,导致投资规模的缩减,资本市场处于一种较低的均衡水平上。所以,政府发行国债会减少私人生产部门对资金的需求,相应地,资本市场也就处于一种低级的均衡状态。而且,政府从征税融资转向债务融资对资本形成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政府举债融资,居民以持有政府债券取代私人资本,而被政府所挤出的资金通过政府支出大多被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当前消费,社会总体的生产能力降低,未来供给减少。在将来国债大规模偿还之际,总供求的短缺性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带来通胀的压力,而私人资本的缩减也将是持久性的。
4.什么是假设检验的势?若检验的势低,则犯哪类错误的概率较大?答:
5.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同—种商品的不同数量评价不同,因此他们对这种商品的不同数量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也就不同。在厂商不能对消费者索取差别性价格的条件下,决定市场价格的是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他正是对这一产品评价最低的消费者。这样,那些非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津贴”,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若某产品需求函数为,和 分别代表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则从 到 时,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为实际支付的数额,于是消费者剩余(用CS表示)=。
6.请解释纳什均衡?
答: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7.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8.什么是托宾税?
答:托宾税亦称资产流动税。由于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倡导对外币兑换进行征税的建议受到广泛的关注,因而外汇交易所征的税被称为托宾税。这是减少资本金流入的一种方法。它可有效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而对长期资本的流入所起的作用不大。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具有多元化投资的动机,因此托宾税可能会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托宾税会更多的抑制那些不稳定的交易者,从而最终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开征托宾税引起投资方向的转移,达到了通过税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的目的。
对托宾税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①托宾税会降低市场效率。由于征税增加交易成本,因此投资者会持有金融资产而不想进行交易,这会给市场带来效率上的成本。②如果托宾税只针对特定的资产,则会使投资转向未征税的资产,从而使现有的税收体系发生扭曲。
由于托宾税的征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外汇交易,要想取得普遍的较好的效果,需要在税收政策、税收征收以及税款分配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协调。托宾的设想是对所有与货币兑换有关的国内证券和外汇市场交易征收一种税率统一的国际税,因此,要想有效的征税,必须达成国际协议,否则,金融交易的流动性会便利对托宾税的逃避。
9.马歇尔——勒纳条件?
答: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美国经济学家勒纳(A.P.Lerner)在研究既定的进出口供给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提出的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在假定贸易商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本国贸易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假定以X表示本币计值的出口量,M表示外币计值的进口量,E表示外汇汇率,B表示以外币计值的贸易收支差额,则有:B=(1)对外汇汇率E求导、并变形有:(2)
令:ηx、η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弹性的绝对值,则有:(3)由于假设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即ME=X,有:(4)很显然,当 时,即本币贬值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条件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只要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本国货币贬值就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改善的作用越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 问答题(每题16分)
1.简述税负转嫁及其主要方式。
答:(1)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
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一是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二是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三是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因为课税是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的侵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纳税人必然千方百计地将税负转移给他人,以维护和增加自身的利益。
(2)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前转和后转,还有其他一些转嫁方式。
①前转方式。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很多税种都与商品或商品价格密切相关,大量的税收以价内税或价外税的方式课征。作为从事特定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往往可以抬高已税商品的价格并把这类商品销售出去,从而把该商品所负税收转移给下一个环节的经营者或消费者。如果加价的额度等于税款,则商品售出后即实现了充分的转嫁。如果加价额度大于税款,则不仅实现了税负转嫁,纳税人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润,称之为超额转嫁。如果加价的额度小于税款,则纳税人自身仍要负担部分税收,称之为不完全转嫁。
②后转方式。后转,又称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如对某种销售商的课税,若无法提高售价只好压低商品进货价格,将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给商品制造者,则为后转。后转往往是通过厂商和销售商以谈判的方式解决的。
③其他转嫁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前转和后转并行,即一种商品的税负通过提高销价转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进价转移一部分,这种转嫁方式称为混转或散转。在税收理论中还有消转和税收资本化之说。所谓消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从税收转嫁的本意上说,消转并不成为一种税负转嫁方式。所谓税收资本化,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房屋、股票)的课税,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2.简述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答: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国际收支失衡后,有时并不需要政府当局立即采取措施来加以消除。经济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机制,往往能够使国际收支失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和,乃至自动恢复均衡。这种功效在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在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就是大卫•休谟所揭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对外支付大于收入,即本国黄金的净输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黄金内流趋于扩大国内的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盈余趋于消失。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这种调节过程可用图1表示。
图1.1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2)在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这里所指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指纸币本位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动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不变。在这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仍有自动调节机制发生作用,但自动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一些。国际收支失衡后,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物价和利率等变量,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如图2所示。
①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就必须干预外汇市场,抛售外汇储备,购回本国货币,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这首先会带来市场银根的紧缩、利息率上升,于是导致本国资本外流的减少、外国资本流入的增加,结果使资本账户收支改善;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息率下降导致本国资本流出的增加、外国资本流人减少,使盈余减少或消除。这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效应。
②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货币供给减少,公众为了恢复现金余额的水平,就会直接减少国内支出(即吸收);同时,利息率的上升也会进一步减少国内支出。而国内支出的一部分是用于进口花费的,这样,随着国内支出的下降,进口需求也会减少。这是现金余额效应或者收入效应。同样,盈余也可以通过国内支出增加造成的进口需求增加而得到自动削减。
①物价的变动在国际收支自动恢复调整中也发挥作用。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的下降通过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效应(支出下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会增加出口需求,减少进口需求,这便是相对价格效应。同样,盈余通过物价的上升也得以自动减少。
图1.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给或需求,而任由市场的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上升和下降。在这种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赤字,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外汇的价格即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币的价格就会下跌。通过汇率随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国际收支失衡就会得以消除。根据弹性论的分析:汇率的上升即本币贬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带来出口数量的增加、进口数量的减少,只要一国出口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赤字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通过本币汇率升值也会自动减轻或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使国际收支自动顺利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绝国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途径干扰本国经济的作用,图3表明了这一机制。
图3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3.凯恩斯乘数理论中对消费所做的假设,与持久收入理论是否一致?若按持久收入理论,乘数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答:凯恩斯乘数理论中对消费所做的假设,与持久收入理论不一致。凯恩斯乘数理论中对消费所做的假设是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而不用考虑这种收入增加是暂时的或是永久的,收入一旦增加,消费就增加;持久收入理论则认为暂时性的收入增加是不影响消费支出的,只有永久性的收入增加才会增加消费,即使某人收入增加了,此人不得不判断这种收入的增加究竟是持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
凯恩斯乘数理论假定消费需求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高收入家庭比低收入家庭消费得更多,高收入国家一般具有更高的总消费水平。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消费函数表示。消费函数为:C= +cY,其中 〉0,0 变量,即截距,代表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水平。系数c的十足重要性使它有了一个特别的名称,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水平,消费与收入是一个正比例关系。 持久性收入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与当前收入无关,而与长期收入的估计,即提出这个理论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持久性收入”有关。持久收入是收人中人们预期持续到未来的那一部分。暂时收入是收入中人们预期不能持续的那一部分。换个说法,持久收入是平均收人,而暂时收入是对平均值的随机偏差。弗里德曼的推理是,消费应该主要取决于持久收人,因为消费者对收入暂时变动的反应是用储蓄和借贷来稳定消费。该理论在其最简单形态上,认为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成比例: YP在这里就是持久性(可支配)收入。持久收入假说告诉我们消费与持久收人是成比例的。 按照持久收入理论,因为暂时性收入被假定对消费无任何实质性影响,所以产生于暂时性收入增加的边际消费倾向(即乘数c)变化量则较小,几乎为零。而如果这种收入增加是永久性的话,那么边际消费倾向则变化较大(即乘数c)。 4.简述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机制。答: 三 分析题(23分) 讨论一国长期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并谈谈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制定的影响。 2009人民银行经济金融类试题(2008-12-13北京) 一、判断题 11.出口信贷中的买方信贷是为了支持本国的进口商 13.使用贷款承诺的客户,无论使用贷款与否,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15.费雪认为 MV=PT 中的V是固定不变的常数 16.凯恩斯反对将货币政策作为经济微调工具,主张实行“单一规则”,即保证货币供给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率 17.票据发行便利通过循环发现短期票据实习长期的融资需求,降低了发行人的成本 18.托收是依赖银行信用的国际结算方式 20.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够为其带来大量利润,因此需要占用大量资产 二、单选 2.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为 A.大于0B.小于0C.等于0D.不确定 8.如果以下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那么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实际货币供给曲线移动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么有影响 9.当LM曲线处于凯恩斯区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无效C.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D.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有效 12.工资粘性是指以下情况中的A.工人的超时劳动不能得到补偿B.工资完全不因需求或供给的变动儿作出调整C.当就新合同谈判时,工人得不到加薪D.当物价变动时,工资不能自动做出调整 13.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影响,则其原因是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变动更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15.如果要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德罗增长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A.28%B.30%C.20%D.8% 19.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其特点主要是 A.期限短B.流动性强C.收益率高D.风险大 21.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 A.再贷款B.再贴现C.货币发行D.外汇占款 28.我国对商业银行基金托管业务实行 A.审批制B.备案制C.注册制D.保荐人制 三、多选 4.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 A.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卖主和买主,从而厂商价格既定B.产品同质,完全可以互相替代C.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D.信息充分E.厂商之间相互依存 7.广义货币包括 A.现金货币B.非现金货币C.定期存款D.转账支票E.银行股票 8.影响资产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A.财富B.预期收益C.风险D.流动性E.他人的选择 9.下列属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的业务有 A.信托投资B.股票业务买卖C.非自用不动产D.自用不动产 10.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有 A.相关性B.可控性C.可测性D.安全性E.流动性 四、简答(各10分,共20分) 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及主要内容。 五、论述(20分) 试述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的选择。E.基金代销 2008央行经济金融试题 五 论述题 13分 在目前宏观经济条件下,请分析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的优劣 四 简答和计算 27分 1.干旱使所有农民的农作物减产一半,有可能对农民是好事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农民不在不干旱的时候就摧毁一般的农作物?Ct=a+b It=Yt-cY(t-1)Gt=g Yt=Ct+It+Gt 用Yt和Y(t-1)来表示Yt 假使a为0.4b为0.5 G在T时期为g+1 其他任何时期为 g ,请计算t,t+1,t+2,t+3,t+4.t+5时期Y的增量,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公式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根据NX(净出口)=S(私人部门储蓄)+(F-G)(政府储蓄)-I(私人部门投资),这个公式里没有汇率,那么一国汇率贬值不会改善该过国际收支情况,对吗?为什么? 三 多选 2分/题 1.科斯定理 2.公共的悲剧 3.SOLOW增长模型 4.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固定汇率的问题 5.证券二级市场的作用 6.解决合同道德风险的办法 7.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方法,股票期权的价值取决于? 8.管理者按照股东利益进行决策的原因 9.国际贸易的概念 10.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汇率的原因 二 单项选择 1分/题 1.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2.长期供给曲线 3.利率问题 4.二机价格密封拍卖问题 5.古诺均衡 6.生活水平提高的本质原因 7乘数效应 8.IS-LM模型 9.菲力普斯曲线 10.股票问题 11.三年存款利率是我过货币政策的什么目标 12.通货膨胀问题 13.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问题 14.加息后股票上涨说明什么问题 15.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说明利率什么变化 16看跌期权的内在价值问题 17.其久期 18.股票收益率计算 19.CAPM模型 20.净资产收益率 一 判断 1分/题*20 1名义工资 2.通货膨胀问题 3.持久收入增长理论 4.? 5.福利无谓损失 6.那什均衡 7.第一类价格理论 其余忘了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试题2001-2010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类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20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宏观研究的是资源配置 2.均衡价格 3.自发消费受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影响 4.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 5.正常利润是承担风险的利润。 6.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7.技术效率短期为1年,长期是1年以上 8.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为0 9.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10.11.投资函数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2.13.14.15.16.17.GDP 135题) 1.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3.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移动的因素 4.瓦尔拉斯定律 5.短期供给曲线变成垂线的条件 6.公开市场活动 7.清洁浮动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试题2001-2010 8.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和本币币值的关系 9.收购国外企业10%的股权可以视为 10.受黄金输送点影响的货币体系 11.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12.SDR 13.内在经济 14.优先股股东的权利 15.短期金融市场 16.IS-LM模型说明的是 17.18.即期交易的计息日 19.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基本差额是 20.21.双紧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 22.23.,平均成本是递增的24.25.26.27.10题) 1.2.影响供给的因素 3.厂商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4.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英文 5.利率衍生工具 6.根据标的物对金融市场的分类 7.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试题2001-2010 8.经济萧条时的货币政策选择——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 9.IS-LM模型投资和货币供给量增加的结果 10.一种可变要素的理性投入区域 四、简答(每题10分,共2题) 1.消费需求规律及其特例 2.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说明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有效管理 五、论述20分 试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金融的基本形势和应对举措 一,行测题目参考公务员,没有英语,常识、言语、数量关系、逻辑、图形推理和资料分析题 二,法律版专业知识部分 第一部分判断正误 第二部分单选,有部分司考原题,第三部分多选 第四部分写宪法规定的人民权利有哪些,是简答题 十分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每一题十分 第一个案例是刑法案例,王长友晚上听到有人在院门外叫他,后来看到一只手伸进来弄门栓,他打了这个人的手,跟老婆一起,提着家里的尖刀去村委会举报有窃贼,期间儿子在家里熟睡,回来时正好两个邻居找他,拍门未应正要离开,王长友看到二人在自家门口徘徊,误以为是窃贼,且看二人走来,以为要对自己动手,于是拿起尖刀刺中走在前面的齐某,走在后面的何长明见状抱住王某说“我是何长明”,王某才知伤错人,齐某当场死亡。 第一问:王某属于正当防卫吗 第二问:王某一案应怎么处理 第二个案例是民法案例,某国际会展中心正在举行车展,主办方在入口处设立了一块巨型广告牌,由于刮起六级风,广告牌砸伤来参观的人,并且砸坏私家车 第一问:属于何种民事责任,应如何归责 第二问:谁应当承担此责任第二篇: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考试试题
第三篇: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考试试题
第四篇: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回忆版)
第五篇:中国人民银行法律2013回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