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旅游寓教于乐
红色旅游寓教于乐
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应突破以博物馆陈列、历史资料讲解的“文物旅游”传统模式,打造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吸引力的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配合开发实战演习、射击攀爬等体验型项目,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将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思路。让红色旅游快乐、休闲起来,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如革命生活体验参与互动活动。
吃红色饭菜
每个红色旅游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推出特色的红色旅游饭菜,如韶山毛家菜,长征野菜宴等等。让游客吃到真正的红色菜肴,感受其原真性。住红色驻地
同质化的旅游景区住宿产品没有体现任何的“红色”住地风格,无法给游客带来更深层次的红色体验。这是没有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的结果。如在陕西红色地区仿造红军当年曾经住过的窑洞,在广安小平故里就可以提供当年修就如就的川东民居供游览者体验居住,让游客深入理解小平同志的成长真实环境。
走红色路线
选择一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路线进行科学设计,让游客穿上红军当年的衣服重走当年路,设置路障,让游客闯关渡险,一次来体验战争年代红军们的生活。红色旅游休闲娱乐活动
根据红色旅游地点相关主体,开发动感、娱乐性、参与性、竞争性于一体的体验式娱乐活动。如红色电影,大背包,钻地道,砌灶台,射击攀岩,投掷手榴弹等。其中大型模拟实战表演尤其受欢迎。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完成红色旅游从瞻仰历史到投身其中,从刻板到生趣、的系列转变,可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以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为例。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是国家级“红色旅游区”,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距北京60公里。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争始于1943年春,至1946年,全村挖掘形成23里长的地道,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四能地道”战斗型地道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地方武装对敌斗争150余次给敌人以重创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打造了丰富的体验产品与活动资源。游客可以
亲自钻地道;在地道内参观休息室、指挥所、单人掩体、陷井及暗堡等战斗设施还可以亲身体验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多个地道出入口,体会当年焦庄户人民的聪明、机智和勇敢;大中院校学生在这里可以实地参观抗战民居。抗战民居中,设有当年军民使用的农用器具如纺车、自制的担架、鼓风机等可供模仿使用。这些器具可再现抬担架抢救伤员、军民共同抗战的历史场景与红色氛围。除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游客还能选择聆听怀旧地道战歌曲、观赏地道战壁画或观看《地道战》影片。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寓教于乐,可以增添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促进革命历史的宣传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寓教于乐
浅谈寓教于乐
袁市中心小学
肖洁
论文摘要:寓教于乐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本文从“寓教于乐”的含义及本质入手,列举其在国内开展的一些实例,再探索其实施途径。关键词:寓教于乐 国内 国外 含义 本质 实现 绪论:
“寓教于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注重“苦”,以“苦”字为先,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收效甚微,因为这把学习生活导入了一种枯燥无味﹑被动接受的境地,以强迫学生接受为目的。
我们不提倡机械重复的“苦教”和学生索然无味的“苦学”。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求知,求新,求美,求乐。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各科知识,陶冶美的情操。本篇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什么是寓教于乐;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寓教于乐的教育状况及好处;第三章主要说明怎样实现寓教于乐;第四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第一章 寓教于乐的含义及其本质 2.1 寓教于乐的含义
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兴趣------快乐情绪来进行学习。不能
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时得一时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教于乐”的“教”是教学,教育,“乐”是乐趣,兴趣,意趣,情趣,即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2.2寓教于乐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也需要学校指导思想的变革。在教学中做到愉快教育。突出“乐”,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兴趣﹑成功﹑审美﹑创造﹑理解﹑尊重和依赖贯穿于教育之中,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二章 国内外寓教于乐的教育状况及其好处 1.1寓教于乐在国内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程颢阐释道:“学至于乐则成矣。笃信好学,未知自得之为乐。好之者,如游他人园圃。乐之者,则已物尔。”(《二程遗书》卷十一)由此可见,“乐”应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是最能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境界。明代教育家五阳明也指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誓之时雨春风,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在当代,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寓教于乐”也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所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并与之教育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愉快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运用音乐,图画,表演等手段也把学生带入情景;再如卢家楣提出的情感教学原则,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2寓教于乐在国外
墨西哥建了一个“儿童城市”让小朋友扮演各种大人的角色,面对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寓教于乐。
家长只需付约80多元(人民币)买一张入场券,他们的孩子便可以获300多元的支票代用券,在这个乐园中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孩子们要自己去银行把支票代用券兑换成现金代用券,甚至开一个自动提款卡户头。如果钱花光了,就得自己找工作谋生。例如在城内的医院当护士,也可当警察,收银员或服务生。10——15分钟的工作,就有20多元收入。在6700多平方米的巨型儿童乐园中,儿童可过着类似大人的生活,孩子们在这里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怎样运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半小时接触到的东西,可能终生都不会忘记。
还有日本的小学,中学,高中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夕的一次全体旅行,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锻炼集体生活的能力等。
意大利:有条街道给儿童游乐。给孩子们创立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1.3 寓教于乐的好处
面对新世纪教育使命,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也明确指出“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满足。”由此可见,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快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让学校变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在他有渊博的知识,更在于他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 怎样实现寓教于乐
3.1 学校管理方面,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
3.1.1 花园式的校园,花圃草坪,绿树红花,假山喷泉,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身心感到舒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倍增。
3.1.2 废弃简单粗暴的制度。学校是育人场所,对学生的言行规范要尽可能体现人情味,多一点温馨,少一点冷漠。“损坏花木罚款拾元”,“严禁乱扔垃圾”等。这些牌子挂多了,会使学生心怀恐惧,束手束脚。但若换成“亲爱的同学们,花木受伤会痛的,请好好爱护它们吧!”“丢掉的是你的人格,拾起的是你的尊严!”这些提示语言,它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但后者更能激起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
3.2 教师教学方面,教学方法上应突出一个“乐”字
3.2.1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是造就良好师生关系的真谛。
首先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其次是珍惜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为人师者要倍加爱护。它象一朵娇嫩的花朵,保护得好能开得鲜艳夺目,反之,则易枯萎,凋谢。3.2.2 以情施教,以情育情
传统教学是一种空洞,呆板,说教式的教法。愉快教育就要让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情知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快乐的学习情趣的产生取决于教师健康的积极的情绪的影响,“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这是全国优秀教师霍 征的精辟总结。但是教师是生活于一定生产关系中具有社会性的人,难以避免烦恼和不愉快。但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将自己这种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自己踏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应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此刻,你应该感到你的学生是你最好的朋友。3.2.3 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讲课艺术
(一)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风趣幽默的教师,而不是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
(二)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讲课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有分寸地因势利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数学教师讲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时,编了几句顺口溜:什么叫做同类?字母指数都一样。怎样合并同类项?字母指数不管它,只把系数来相加。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使学生在朗诵中很快掌握了课堂内容。
(三)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引起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如某位数学教师讲解“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就这样说:“集合就相当于一个组合,如所有男生组成了男生集合,所有女生就是女生集合,大家一起组成二年级五班这个集合。”这样一说,使学生对“集合”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了,(四)多形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象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情景中,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乐于接受教育是教学效果的前提。激发学生投入热情,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不感到劳累,烦恼的情况下成充分发挥人脑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乐而不倦。、(五)以乐促学,导之以行
导之以行,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学生愿意行,乐于行,关键在于“导”,要设法在“导”字上下功夫,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变教材的静态为动态,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如我上语文可时,要求大家背诵昨天学习的一首诗,我自告奋勇地先背一遍,并故意背错,结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们说:“老师也背不到啊!”我并不生气,就说“老师的确比不上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不过我有信心,在五分钟之内背到,并且比你们背得还熟。”孩子们不相信,就展开了与我的比赛较量,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教师以跟学生平等的身份,一起争论,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随时学生们在乐趣中进入探索境界,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之中。
(六)以迷促教
谜语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其短小有趣﹑轻松﹑自然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小伙伴口中学到了猜谜。如“头戴尖尖帽,身穿厚棉袄,下田能干活,从来不叫苦。”猜一动物。“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猜一植物。在教学中,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将谜语与数学,外语,生物等学科联系起来,会不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是不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我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一篇课文《荷花》时,我在一开始就问:“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则谜语,猜了很久都猜不出来,你们帮帮我,行吗?”大家一听,哇,一下子来了兴趣,都叽叽喳喳地问:“什么谜语?” “什么谜语?”于是我就把那“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的谜语说了出来,同学们立即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在大家猜出谜底后,我顺利地开始了新课。这样不仅使学习气氛热烈,还使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3.2.4 寓教于实践,知行统一
按照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行统一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理性认识,有利于检验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的品德。
(一)开展学习“尊长辈,习礼仪”活动。如为烈属及孤寡老人做好事,祭扫革命烈士墓,以表现他们对
烈士的怀念和敬仰,钦佩,对老人的爱心和尊敬。
(二)学习“家务事,乐承担。”开展“看谁家务做得多”活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易学易办的事做
起,牢牢记住:“做人不求大,做事不计小。”
(三)学习“惜校(班)誉,敬师长,爱学友,守规章”要求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孝顺长辈,为父
母分忧,并随时公布学习情况,让学生树立自豪感,荣誉感。
(四)开展文艺主题活动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如表演唱﹑小品﹑舞蹈﹑独唱﹑诗歌朗诵﹑讲故事﹑合唱等,使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激发感情,在琅琅的笑声中受到启示,在翩翩的舞姿中受到感染。
(五)还可开展绘画写字活动
以书画艺术表达情和意,是一种思维创作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既可提高书画技艺,又可以通过评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七)写读后感。经常就所读的好书好报写出读后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精神面貌起到
良好变化,荡涤了学生的心灵。第四章 结
论
寓教于乐,对于做教师的我来说,深知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至高的教学境界,说来容易,作起 来很难。
寓教于乐,对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一种愉快。父母或老师在轻松的气氛中施教,能从孩子的童贞里重新拥有久违的心灵纯净,孩子在没有威逼利诱的环境中学习,身心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并且能以尊敬而非恐惧的目光来注视大人。爱是要讲究方式的,“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训早已过时,学会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这是现代父母及教师应该具备的观念和素养。
育人的历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它不仅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实施教育和研究教育的过程,从中去观察,体验,记录和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寻找教育与学习之间的联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化为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化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去负担。”这一至理名言我将永远记住,它将不断指导我去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苦学变为爱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寓教于乐在国外》
②《寓教于乐,以情施教》作者:祁共心
③《怎样把学教好》主编:吴效峰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④《愉快教育之我见》光明网 江西省广丰县大石小学刘子杰著2002年5月21日 ⑤《教师与幽默》刘全文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⑥《寓教于乐,提高讲课艺术》作者:张军 2004年5月1日 ⑦ 《以谜促教》隆都中心小学 吴仁宇
⑧《师生合作寓教于乐》
⑨《论语。雍也》作者:孔子 ⑩《二程遗书》卷十一
第三篇:寓教于乐学汉字
寓教于乐学汉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应从“乐学”入手,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汉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挂图、投影、表演、实物、图画、卡片、多媒体课件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创设识字情境,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很多识字内容,都配有精美的图画,字的上方还注了拼音。这是情境识字,又是集中识字、注音识字,还是韵语识字。教学中,我们针对识字材料特点,开发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动画演示,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关的事物,在这样的基础中让学生认读生词;再让学生分类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并讨论这些生词排列在一起的内在联系;接着通过人机互动的游戏方式复习巩固生词;最后通过动画显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让学生在一目了然之中掌握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写好这些生字。在创设整个识字情境中,课件中设计的笑脸形象不时地出现,表扬小朋友们在识字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他们尝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
第四篇:寻乌县红色旅游
寻乌县红色旅游
寻乌罗塘谈判
毛泽东同志作寻乌调查旧址——寻乌县马蹄岗
毛泽东同志作寻乌调查旧址,地处寻乌县城南门外马蹄岗(现马蹄岗五号),房屋座北朝南,四周筑有围墙,原系耶苏教牧师住房。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六日经寻乌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三年经赣州专员公署(83)第三号文件核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围墙内为保护范围。
一九三O年五月,红四军来到寻乌,前委机关及毛泽东同志进驻此房,并且在这里作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寻乌调查。一九三一年红七军来到寻乌时,军部机关及张云逸同志住此房;一九三二年独立三师来到寻乌时,司令部、政治部以及李井泉、宋时轮、罗贵波、黄云桥同志住此房;一九三二年新编独立第三师在寻乌编成后,师领导机关及蒋声才等同志住此房,寻乌县地方红军、县赤卫总队、独立营、独立团也先后多次进驻此房。一九三三年我红色政权北撤,国民党反动派陈济棠部队侵占县城时,被反动派纵火烧毁,一九三九年经耶苏教修建一次,但改变了原貌。一九七二年,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并拔款按原貌修复;室内的红四军前委机关,毛泽东同志旧居以及寻乌调查会场均按原貌陈列开放。
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旧址——马蹄岗
红四军大队以上(即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原为耶苏教新教堂,地处寻乌县城南门外马蹄岗(今寻乌中学内——红军楼),一九
八二年十月十六日经寻乌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三年经赣州地区专署(83)第三号文件核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三O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在此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一九三一年红七军,一九三二年独立三师也曾进驻此房。一九三三年,红军北撤后被国民党反动派纵火烧毁。一九五五年修建成为县人民医院职工住房,改变了原貌,一九六O年寻乌中学再次修建成职工宿舍,一九七六年经省革命委员批准并拔款按原貌修复,并按会场原貌陈列开放。
一九三O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在此房楼屋中厅召开红四军大队(排级)以上干部会议,详细地贯彻古田会议精神。当时,在军队管理方面,旧的一套被打破,新的一套尚未完善,一部分干部对于军队管理教育无从着手,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同志及时地召开了这次会议,遂条地讲解了古田会议精神,详细地论述了军队管教问题,提出了七条主要原则。
红军医院旧址——马蹄岗(1930年至1933年)
红军医院,此房为耶苏教会医院——是民医院的门诊部,地处寻乌县城南门外马蹄岗五号,房屋座东南朝西北。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六日经寻乌县人民政府批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三年赣州专署(83)第三号文件核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三0年五月,红军来到寻乌,“衤是 民医院”由红军接管,医师丘志宏等被留用,改组为红四军医院,成为安远、平远、寻乌的中
心医院。一九三0年六月,红四军离开寻邬时,移交给寻乌县地方政府管理,成为地方红军医院。当时医院规模比较大,拥有四栋大楼(门诊部、男住院部、女住院部、传染科等四大建筑)。目前保留的是门诊部,一九三0年五月红四军来到寻邬时,教导大队也驻此房楼上。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范氏宗祠(1930年)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范氏宗祠,地处寻邬县城南门外营子里,房屋座西朝东,建于清代中期,土木结构,是“九井十八厅”式的大祠堂,占地3730平方米,共七十七间,(地面间数)。此房原属范氏公有,解放前部份横屋分给后代据为私房。南面部份辟为氏族学校,解放后学校占有部份,国家拨款收买转为公产,民占部份分给群众,成为民房,目前以中厅为界,南面部份为公产,北面部份为民房,基本保持原貌。
一九三0年五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来到寻邬时,司令部、政治部进驻此房,二纵队司令部也驻此地,政治部宣传员学习班也住此房。毛泽东、朱德等同志这里指挥红四军分兵安远、寻乌、平远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
寻乌县“三.二五”革命暴动指挥部遗址——中山学校(1928年)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寻乌人民爆发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革命暴动。中山学校是当时革命暴动的总指挥部驻地。
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寻乌县一些老革命家,共产党员刘维钅卢、刘维锷、古柏、潘叶芳、钟锡缪、邝才诚、潘丽
等相继从北京、武汉、南昌、广州、梅县等地回到寻乌,以中山学校作掩护,组建了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成立了以刘维钅卢为总指挥、以刘维锷、古柏、何家常等同志为副总指挥的暴动委员会,同时在牛斗光、留车、龙图、篁乡、吉潭五个方面成立指挥机构,发动了全县工、农、兵、学、商革命师生约五万人参加的“三.二五”革命武装暴动,摧毁了反动的伪县政权,活捉了罪恶昭著的反动恶棍,烧毁了县衙,打开监狱放出被关压的广大革命群众,成立了寻乌县革命委员会,取得了轰动闽、粤、赣三省的革命暴动的巨大胜利。中山学校位于县城南门外范屋营大新屋排上,房屋于一九三三年被烧毁,留下遗址。
古柏烈士纪念碑
古柏同志生于一九0六年,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在广东梅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领导了寻乌县“3·25”革命暴动,历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红军二十一纵队政委,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粮食人民委员江西省苏委员,粤赣游击司令等职,一九三O年五月,协助毛泽东同志作寻乌调查。一九三五年在龙川县鸳鸯坑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古柏同志是我党著名的革命烈士。
一九八五年,经上级批准,决定兴建“古柏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建在镇山公园内,碑文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辞,曰“古柏烈士纪念碑”。
第五篇:红色旅游记
红色旅游记
怀着对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无比崇敬的心情,带着对共产主义事业寻根溯源的心愿,我于2011年6月2日与中和镇中心校30多名党员教师一道历时四天参观了七个红色景区。6月5日回来后综忆几天所见所闻,思绪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