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问卷2
我国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大学生暑期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调研组。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基本状况,特作以下调查。本次调查不涉及个人利益,对您的答卷我们将严格保密。谢谢您的配合!被调查者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您家人口数_____
A.3人B.4 人C.5 人D.5人以上
2.您家劳动人口数有____
A.1人B.2人C.3人D.3人以上
3.您家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有 _____
A.1 人B.2人C.3人D.3人以上
4.您家共耕种_____亩地
A.3B.4C.5D.6亩以上
5.您家主要农业劳动力的年龄为 _____
A.20-30岁B.30-45岁B.45—55岁C.55以上岁
6.您家主要农业劳动力的性别为_____
A.女性B.男性C.男女都有
7.您家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为_____
A.小学以下B.小学C.初中D.高中
8.您村里土地耕种的主要手段是(可多选)_____
A.人力B.畜力C.雇用农业机械
9.您村家庭土地经营主要方式是_____(按主次顺序填写)
A.自己经营B.土地转让C.土地出租D.土地入股E.土地转包
10.您村里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为————
A.部分机械化B.半机械化C.全机械化
10.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_____
A.农作物收入B.外出务工收入C.副业收入D.其他_________
11.您家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是_____
A.小学以下B.小学C.初中D.高中
12.您家外出务工劳力年纯收入是_____
A.20000元以下B.20000-30000元C.30000-40000元D.40000以上
13.您全家的人均年纯收入大约为______
A.4000元以下B.4000-6000元C.6000-8000 元D.8000元以上
14.您盼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按主次顺序填写)
A.改善农民、农民工待遇 B.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C.农业劳动力就业出路问题
D.社会治安问题E.农村水利设施完善问题F.农村教育问题 G.留守儿童问题 H.其他-
第二篇: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问卷
各位××县××镇××村的各位朋友:
您好!我是×××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为了解本村广大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些情况,我特此进行《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问卷》。此问卷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希望您能放心、如实填写,谢谢!
1.您的年龄()
①16~45岁②45~55岁③大于等于60岁
2.您的性别()
①男②女
3.您对现行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了解吗?()
①很清楚②了解一些③不是很了解④一点都不了解
4.您愿意参加现在政府所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吗?()①很愿意②愿意③不愿意
5.您若不愿意参加现在政府所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由是()① 不信任这项政策②认为距老年时间还很长③“ 养儿防老” ④其它
6.投保的经济条件:您将选择的是哪个缴费档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①100元/年②150元/年③200元/年④200元以上
7.您觉得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是政府对农民的又一次重视和关心吗?①是②不是
8.您觉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有哪些好处?
①使晚年有保障②减轻子女赡养负担③长期收益比把钱存在银行高④增加家庭收入⑤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您觉得政府关于养老保险经费问题是否可靠及公平公正?()①是的②存在但不影响个人利益③不是
10.您觉得新型养老保险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①由子女代拿,但是不给老人②已经不在世的老人其子女仍然冒领③每个人要开一个账号,麻烦④期限太长,担心没有保障
⑤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11.您觉得政府举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效率是否高?()①是②一般③效率很低
12.您之前有购买其他类型的保险吗?如果有,请填写购买的保险类型()
①没有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谢谢您的合作和支持,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三篇:关于农村经济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班级1128学生姓名孟令帅学号0501112833调查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指导教师赵彦双
二○ 一四 年二 月二十 日
调查地点: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
调查方式:实地走访调查
调查时间:2014年1月10日—2014年2月19日
1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二密镇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西部,距市区13公里。全境面积7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3.2%,耕地2900余亩。辖3个村,6个居民委,共有人口11100人,其中农业人口2773人。二密镇境内有铜、铁、页岩、石墨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20301公顷的林木资源,有30469亩的耕地,有总人口27039人的劳动力资源,特产有人参、甜玉米、保护地蔬菜、八道沟大煎饼及优质黄牛、鸡蛋等种、养、加多个品种。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现对对两个组人口年龄组成,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
统计数据如下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
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而表中20岁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岁以上的几乎有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时,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
现将列于下表:
从上表看出,村民年收入处于超支状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呈下降趋势,至2000年仅仅为2.1%,“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在我的调查中,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几年前,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烤烟是出来了,但是,却卖不到好价钱。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
二.经济负担较重。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每个村小小学生每学期学费平均高达200元,即每年高达400元之多,比城镇的收费标准还高。在此我不禁想问:义务教育到底何时才能在农村普及。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家7口之家,母亲是个瞎子,两个大女儿未满18岁便相继出嫁了。留下一个本来该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和一对未满10岁的双胞胎妹妹。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农闲时进城打点杂工。由于家庭困难,快满十四岁的儿子仍然是读一学期书又回家放一学期的牛。等到父亲找到了书学费或者两个姐姐寄钱来了又重新拣起课本。今年小学毕业,小杨杰很是失落。因为高昂的学费迫使他有可能从此永离课堂。哥哥且是如此,两个妹妹就更是难堪了。那么,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其负担所占的比重就自然减小了。况且,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第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我们现在在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我国农村的很多地方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然而靠自
己生产养活自己的农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最低生活保障的。似乎国家的社会保障的恩泽并没有涉及到农村。
将近40天的寒假结束了,带着一种莫名沉重的心情我回到了学校。一个月的寒假农村调查令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感触颇多。农村穷,农民苦,但是,相信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定不少。看来农村的老百姓拼了老命在把我们往大城市送了。他们图的是什么?难道仅仅为了我们将来的生存吗?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子女在读大学的那份虚荣吗?仅仅为的是自己将来有人养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这些,他们有一种希望,一种期待。他们期待着我们的回归,期待着我们去改变农村穷,农民苦的现状。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努力的学习,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的成果就是乡亲们殷勤的期盼。
调查人:
经济系11经济学28班
孟令帅
2014年2月20日
第四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调查问卷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调查问卷
2009年国家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这是有史以来又一重大惠民政策。那么农民是怎么看待这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呢?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农调查。您说的每一个字对我们都非常重要,因此请认真填写您的材料,因为您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真知灼见,国家政策以后改革的依据。
1.您好!请问您的年龄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2.您认为您现在/将来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什么?
A 家庭养老B自我养老 C社会养老 D集体养老E商业养老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3.您认为“养儿防老”观念或意识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A 不会 B 会C 其他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对现在的养老方式有哪些感想可以谈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问村里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了吗?
A.开始了B没开始C没听说,不知道 D可能有这么回事
6.您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对(社会养老保险)政府每月补助55元的鼓励政策,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国家给我们农民这么多的鼓励政策,您认为对农民考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多大的作用呢?
A大 B非常大 C没感觉 D不很大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那么请问,您会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吗?
A.会 B 不会C还没有考虑好
10.请您简述一下上题(9题)的原因可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您从心底想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吗?
A 想 B很想 C非常想 D不想
12.您从心底需要这项政策为自己养老吗?
A需要 B很需要 C非常需要 D 不需要
13.请问,影响您参加/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政策的考虑中,您认为您是个理性的人吗?
A 非常理性 B很理性 C有点理性 D非常感性
15.您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农民现实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三下乡实践报告-关于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三下乡实践报告-关于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三下乡实践报告-关于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目的:深入山区农村搞调查
地点: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油店村
调查内容:贫困山区农民经济状况
组织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委,理学院团总支
调查小组成员:侯春晓,袁苑,郭浩民,冯卫
调查时间:二零零三年七月
(文秘范文整理)
一调查数据
概况:接受调查23户,回收有效问卷17户;17户总人口78人;总收入117400元/年;均耕地0.4亩。
(一)收入情况: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板栗等,折合27800元/年;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等,折合6300元/年;外出务工人员8人,收入34300元/年;运输,经商,兽医等第三产业48000元/年。
(二)生产支出:共22200元/年,其中农业生产支出6200元/年,雇佣劳力和使用机械支出16000元/年。
(三)生活支出:共62700元/年,其中食品消费41000元/年。
(四)农民负担部分:共4660元/年,其中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附加。
(五)教育支出:义务教育10人共4000元/年,非义务教育2人共14000元/年,另学前班2人约1000元/年。
(六)医疗卫生支出:4500元/年。
二体会和思考
(一)收支情况分析
首先是收入微薄,根本原因在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收支不均衡,17户中一户运输户和一户兽医兼机修户人家收入占了17户总收入的1/3还多,人均收入1500元/年,若除去这两户人家则人均收入就不足千元,在这些家庭中,共有8户各有一人外出打工,打工者收入均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人家的人均收入又明显高于无人外出打工的家庭,约高出一倍,即无副业又无外出打工仅以种植业为收入来源的家庭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年,这尚不够一个普通科大学生两个月的生活费。支出部分:占60%的是生活支出,生活支出中食品消费又占到2/3,据此算得思格尔系数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生产性支出中农业相关支出仅占30%左右,而那一户运输户的行车支出就占了60%以上,另有三户农民新建房屋支出约10万元(未记入年均总支出),农民负担部分是我们调查的重点,自1999年进行税费改革以来,农民负担减少了2/3以上,XX年17户农民负担总量约为4700元,人均60元左右,在农民负担中,占70%以上的是特产税,今年安徽省又颁布了《关于开展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试点工作的通知》皖{XX}13号,XX年3月21日,《通知》规定从今年起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而且按农业税计征办法征收——征税比率将大幅下调。教育支出,非义务教育人口在受教育人口中只占2/7,其中包括一名高中生,一名大学生,两人的花消占所有教育支出的70%左右,每年的花费高于其家庭总收入。医疗卫生支出,人均只有不足60元/年,健康状况甚忧。
(二)对税费改革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
安徽省是有着5000万农民的农业大省,但同时也是一个穷省,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贫困人口众多,造成农民生活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在税费改革
前繁重的税赋,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变相收费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最终于1999年安徽开始展开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推进改革中,农民负担得到减轻,村级收入相对减少,村级工作运转面临新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省政府于XX年7月5日颁布《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减轻村级负担的若干规定》为妥善解决有税费改革带来的问题,省委省政府五年来下发了六十多份相关文件、通知,为保障减轻农民负担后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能正常运行,各项工作能正常展开,国家和省里投入了数百亿资金。总之,在税费改革过程中,中央和省里均显示了巨大的决心,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仅XX年一年,较改革前农民负担就减少了百亿元(人均减少愈200元),使农民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今年3月安徽省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的通知》,在我们调查中就发现下级政府正在落实这一通知,可以预计今年农民负担在取消了占原负担约70%的特产税后还将大幅减少。由上述可知,税费改革工作已经在安徽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农民充分获益,我们期待此项工作能在全国全面展开,使我国的三农问题得到缓解,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教育问题也是我们此次活动中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往我们提到农村教育问题时,总是有“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的印象,甚至有“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的错误意识。在我们的采访调查中,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和一名高中生的母亲的谈话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的渴求。这家的房屋在接连几天的大雨中被冲塌,全家人寄居在邻居家中,这位坚强的母亲对我们说“只要孩子愿意上学,能考上大学我们就是不修房子也要供她!”很多农民都说:“你们都是国家的人才呀,你们能来看我们,能不忘记贫困山区的农民,我们就很高兴,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像你们一样成才。”
我们驻扎的地方是一所乡中学,我们住在那里,有机会切身体会到了大别山里孩子们求学的不易,一间不足十五平米的宿舍住了三十多个孩子,睡通铺,窗户上没有几块玻璃,就像是墙上开的一个大窟窿。回到学校,享受着优越学习、生活环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三)我们为山村献计策
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农民都反映说负担减轻了不少,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了,但要想使贫困山区的人们都走上小康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状况最好的是基本上脱离土地的两户人家,他们从事第三产业,家庭人均收入已达到其他农民家的五倍左右,在剩余的十五户中有外出打工劳力的八户人均收入又是余下七户人家的两倍,由此我们可以说在无条件进行第三产业的家庭中,外出打工是这些家庭增收的最佳也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方式。外出打工者平均每年带回家现金收入4000元,几乎都成了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外出打工者中,因工种不同,技能差异大,造成收入也有一两倍的差距,因此我们建议这些打工者在打工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学习一些技能,以提高自身价值,增加单位时间收入。另外,在本地从事的种植业也应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对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主要是茶叶)进行精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同时增加就业机会。我们在下乡期间参观了一家茶厂,在那里茶叶经过加工后远销海外,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企业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是一个较成功的例子。同时,推广科学种植,在增产的同时快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对经济类农作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下乡的意义
前总理朱**在零三年三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了身处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生活状况,对朱总理的讲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我们青年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从实践中学习的方针在新世纪的集中体现。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我们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就必须多从事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走出象牙塔后,迅速适
应社会,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农民们的淳朴情怀,看到了贫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看到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为我们的学习增添了动力,使我们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增强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正如有的同学所说,这次活动,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的情感滋养。简陋的宿舍,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心才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我们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文秘范文整理)
实践充分证明,“三下乡”活动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受到真切的感染,从无数典型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强化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