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RFC文档读后感
RFC文档读后感
——RFC2373 byxxxx
学号xxx 班内序号xxx
RFC2373号文档讲的是 IPv6寻址体系结构(RFC2373: IP Version 6 Addressing Architecture)链接是:http:///rfc/rfc2373.txt
首先看的是“IPv6寻址”。在看这段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有一点了解的,因为IPV6在上课的时候讲过,虽然具体不清楚,但是看的时候还可以稍微懂一点。比如文档中说:IPv6为接口定义了128位的标示符,用来区分三种地址类型:单播,点播和组播。在文档中也说明了,IPv6是没有广播地址的,它的功能由组播逐渐代替。
接下来说的是“IPv6的寻址模型”,这一段讲述了IPv6的地址都是被分配到接口而不是每个节点的。而下面讲到的“地址格式”,告诉我们IPv6的地址有三种规范形式:其中我们见到的最多的是8 个1 6 位地址段的十六进制值。例如: 1080 : 0 : 0 : 0 : 8 : 800 : 200C : 417A
在包含长段0值的时候,中间的是可以被省略的,这就是所谓的第二种表示方法,这样就进行了压缩:0 8 0 : : 8 : 8 0 0 : 2 0 0 C : 4 1 7 A
另外,为了IPv4和IPv6的转换方便,还有这样的码
: : F F F F.1 2 9.1 4 4.5 2.3 8
这实际上表示的还是一段IPv4的地址
再往后是IPv6地址的类型,对于这一段我知道,IPv4的地址是分为5类的,ABCDE,文档中给了一个列表,一共有21个地址分类,其中绝大部分类型的地址是“未分配”或者“保留”的状态,可见IPv6的地址已经足够现在日常的使用,即使只用一点,也足够现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的使用了。文档中的说法是“地址空间的1 5 %是初始分配的,其余8 5 %的地址空间留作将来使用。” 接下来文档对这些IP类型做了一些介绍,由于每种地址的前缀码和用途不同,对于每个IP地址类型,文档都有相当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看到了几个特殊的IPv6地址,如:
地址0 : 0 : 0 : 0 : 0 : 0 : 0 : 0 称为未指定地址。它不能分配给任何节点。单播地址0 : 0 : 0 : 0 : 0 : 0 : 0 : 1 称为回返地址。节点用它来向自身发送IPv6 包。
有一种地址叫做:嵌有IPv4 地址的IPv6 地址,它的出现完全是为了服务于IPv4和IPv6的过渡,除了在地址上给V4分配一段地址以外,还需要一种技术使主机和路由器在IPv4选路基础设施上动态地以隧道方法传送IPv6包。这种IP地址有一个特定的格式,这就是在最低阶的32位上携带IPv4地址,这种地址被称为“与IPv4兼容的IPv6地址”。在这个地址的最后32位前的16位为0000。另
外还有一种地址,表示只可以用于V4的地址,不能用于IPv6,这种地址的最后32位仍然是IPv4地址,但是在最后32位前的16位为FFFF,用以区分。
再往下的知识就基本难于看懂了,比如NSAPIPX地址,比如创建EUI-6接口的标识符等技术。而对于IPv6的安全性,本文并没有做详细的叙述,只是说到I P v 6 寻址文件对I n t e r n e t 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没有任何直接影响。但对于IPv6的安全性的详细说明还需要到其它的文档中进行查看。
另外,为了分辨一个地址的具体类型,或者识别出自身地址、路由地址等,需要使用这个操作来完成,如:
分配每个接口一个链路本身地址
分配单播地址
分配回返地址
找到所有结点的组播地址
识别主机所在结点的其它组的组播地址
另外对于点播地址,文档进行了限定。任意点播地址一般分配给属于不同节点的多个接口。根据这个特性,发送给任意点播地址的包,总是发送到具有该地址并按照选路协议测得距离为最近的接口。而对于任意点播地址和单播地址,文档中表明他们在语法上是没有不同的,这样在一个单播地址发送给多个端口时,我们必须把被分配该地址的结点显式地配置,以便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任意点播地址。
对于任意点播地址有一个前缀P,用来表示点的地区属于那里。在这个地区里,所有的接口都属于这个任意点播地址。然而,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就是如果一个任意点播地址的前缀P是没有的,也就是0前缀,那么组内的成员会没有位置,这就意味这在全球的任意点播组不可能是无限多的。因此,期望支持全球任意点播组似乎是不可能或者说是非常受限制的。
这就是我这次阅读RFC文档所获得的信息。可以看出,我看的这个RFC文档在1998年就已经写好了,但是直到现在IPv6在我国还没有正式用于家家户户。可见在IPv6的过渡上我国的步伐比较慢。RFC文档的规范性很好,写出来让用户看的时候可以把复杂的技术问题让用户看的简明易懂,很利于初学者学习。在需要写协议或者理解网络内部结构的时候,RFC文档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第二篇: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工信部 学校类型:理工类 学校性质:211大学
学校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官方网址:www.xiexiebang.com/
学校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www.xiexiebang.com)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为首批硕士与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
一、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学院
1955年,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北京邮电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邮电部。
1959年和1960年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属中技部、邮电科技大学先后并入北京邮电学院。
1960年北京邮电学院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北京邮电大学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
1998年北京邮电大学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项目院校。
1999年定为全国开展远程教育试点的四所院校之一。2000年,全国院校调整,北京邮电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2001年首次被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高校之一。2004年成为全国56所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教育部和原信息产业部联合签署协议共建北京邮电大学。同年,成为全国42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2007年,首次被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成为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之一。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实施高校之一。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邮电大学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教育部评估结果全国排名第一。
二、学术研究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类型 级别 名称 重点实验室[5]
国家级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
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安全生产智能监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6](研究中心)
国家级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
教育部
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空间机器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其他基地
教育部(培育)
北京邮电大学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中心
北京市
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与通用平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第三篇: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 网络命令与使用
实验要求:
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4、从一台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实验过程:
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在命令行输入:ipconfig 命令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 在命令行格式: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
其中-t表示ping指定计算机直到中断,-l定义发送数据包的长度。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命令行格式:ARP-a [inet_addr] [-N if_addr]
4、从一台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命令行格式:ftp [-v] [-n] [-i] [-d] [-g] [-s:filename] [-a] [-w:windowsize] [computer]
实验心得:通过对网络的基本的命令练习,让我对计算机网络的一些信息和原理有了一些粗略的体会,这些基本命令是以后学习经常会用到的,所以很重要。
实验二 网络服务器建立与使用
实验内容
(1)IIS Web服务器的配置 进入Web站点创建向导
设定Web站点说明
设置Web站点IP地址 设置网页所在目录 设置Web站点起始页
创建测试网页
启动Web服务器,测试。(2)Serv-U FTP服务器的配置 安装Serv-U FTP服务器; 创建用户,绑定发布目录; 设定目录权限; 测试。配置好web服务器后,登陆IP后
可以进入配置HTML网页中
FTP配置结果: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学会了IIS的配置,和FTP的配置。
实验三 网络协议分析
一,使用Ethereal分析软件捕获一段Ping命令的数据流,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如图所示:
第一行suorce为172.16.38.9为我的主机名,Destination 为172.16.38.10 为我发送的目的地主机名。后面的request表明我请求发送
第二行suorce为172.16.38.10为目的地的主机名,Destination 为172.16.38.9 为我的主机名。后面的replay表明目的地主机名向我发送信息表明收到了我发的数据包。
下图是我同桌的同学向我发送数据包所记录的信息,其具体分析同上:
下面是命令行的截图:
二,登录ftp://172.16.38.100,并下载一个小文件,使用Ethereal分析软件分析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在本机和主机之间,有多行信息交换的记录,前两行记录的为:我“open”主机的行为。三四行的意义为:我想主机发送get的信息,我请求下载文件aaa.txt。五六行的意义为:我确认文件在本机的文件名,并且主机向我发送文件。七八九十行为:主机向我发送发送的文件的一些信息,并且我收到了。
下图是cmd命令行:
三,设置显示过滤器,以显示所选部分的捕获数据。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如何用Ethereal记录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信息 实验四 网络设备使用与VLAN配置
实验1 交换机基本操作
实验拓扑图如图:
1.基本配置 交换机配置:
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验证测试:
在各PC机上测试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的连通性:
2.继续配置
将交换机的当前配置信息保存到PC1的TFTP服务器,并命名为config.txt:
在PC1上查看已保存的交换机配置文件:
实验2 VLAN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隔离(Port Vlan)
网络拓扑图:
1.交换机配置:
2.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验证测试:当完成上面这些配置时,VLAN2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3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实验3 跨交换机实现VLAN(Tag Vlan)1,网络拓扑图:
1.交换机s1配置:
2.交换机s2配置:
3.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验证测试:当完成上面这些配置时,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注:该测试在模拟器上常出错)。
实验4 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交换机Switch2950)
网络拓扑图如图所示:
1.交换机s1配置:
2.交换机s2配置:
3.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注意:当完成上面这些配置时,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4.路由器配置:
实验结果:当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后,PC1、PC2、PC3、PC4可相互ping通,其中PC1、PC3在VLAN1内,IP网段为192.168.1.0,PC2、PC4在VLAN2内,IP网段为192.168.2.0。
实验五 静态路由与缺省路由使用
首先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图,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里面设计好网络拓扑图:
然后进入Boson NetSim中进行模拟 路由器A的配置如下:
路由器B的配置如下
然后配置PC 1 和 PC 2的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查看路由器配置状态:
这里有点好奇的是为什么Protocol是down? 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没有细想。
结果在ping的时候出问题了!于是尝试性的给路由器B也设置了DEC,再ping就通了。虽然课本还没上到路由器那块知识,但是,在后面作业没有双向设置DEC也能行,猜测应该是DEC只有一端控制即可,目测是软件出问题了吧(片面的理解)…
第四篇:北京邮电大学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的自我总结、评价,它既是你人生轨迹的记录,也能为别人了解你提供信息。大学生该如何对自我做一鉴定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北京邮电大学自我鉴定范文,仅供参考。北京邮电大学自我鉴定范文篇一
虽然当时网络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还不如函授教育,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网络教育学习生涯后,我认为正是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与那些出身“名门”的天之骄子没有了心理上的差距,对学历文凭也就多了份坦然。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首先,远程网络教育的学习,让我节约了不少时间,低廉的学习成本可以说是远程教育最大的亮点。今天的社会人力竞争已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不提高知识水平、不扩充自身能量,可以说将会即刻失去社会竞争力,而现实因素又决定了像我们这类人不可能再去脱产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远程网络教育的出现,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只要在任何一台能接入英特网的电脑前,通过对一些课件的学习和课程论坛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学期三次的课程作业,就可以让自己足以掌握章节内容的侧重点及关键知识点。而且学习时间不用固定,因个人工作松闲程度自由安排,用二个字来形容就是“方便”。
其次,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聚到了电脑屏幕前,小小网线的两端让志同道合的人即刻变成了同学,在这片无限广阔的信息大海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扩大了人群交往范围,且这种交往也让人与人之间由同学演变成为朋友,甚至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远程网络教育给复杂的人际关系增添了些和谐与亲切,让人们之间互帮互助、互帮互学、互助友爱。远程网络教育也让我从中结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而且也已逐渐给自己日常的工作中带来了一些便利。
很快,我将结束网络课程的学习。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我想,尽管远程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更多优质、高效的课件精品,但学之根本关键还是得先学会做人,而远程网络教育除给我们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外,重要的是给我们每个参与网络学习的人搭建了一座大舞台。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尽情表演,不同的是,就看表演的人用的是“心”还是“声”了!
北京邮电大学自我鉴定范文篇二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争做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在这里有我辛勤的付出,也有我收获的快乐。具体想就有关网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首先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如果教师缺乏能动性或素质不高,传统教育的优势将消失。远程式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主持,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学员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了教师。这种学习方式下是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此我也真诚的感谢网络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有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向老师和同事请教,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大家交流。你可以浏览班成员的帖子,学习他们好的地方,取长补短。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其次是按需进修,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成人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我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光顾继续教育网,或调阅课件,或与人交流,或完成作业,或自我检测,或搜寻信息。网络学习的关键还在与相互的参与。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和讨论式的学习,网络就给我门这样一个机会再次我要明确自己今后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学习;在案例中反思——基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实施。
第五篇:北京邮电大学 证明
证明
兹有我校博士研究生张**(学号:088888),该生于2006起在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该生被选拔为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并于2008年9月起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为我校2008级博士研究生。
按照我校成绩单管理办法,为硕博连读的学生出具从硕士阶段开始、整个硕博连读阶段的成绩单,故该生的成绩单上出现了2008年之前的硕士课程成绩。
特此证明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201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