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3 11:3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造业的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造业的管理制度》。

第一篇:制造业的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培训管理制度

3、新进员工培训流程

第三章培训职责

第五条工作职责的划分:

1、人力资源部是培训统筹管理部门,负责规划与构建公司整体培训平台,整合内外部各级培训资源,具体为:

1)全公司年度、月份培训课程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2)培训制度的制定及修改;

3)全公司共同性培训课程的编撰、修改;

4)部门培训计划的审议;

5)培训实施情况的督导、追踪、考核;

6)内部师资的选拔、管理,外部培训资源的收集、联系与管理;

7)公司派外培训人员的审核与办理;

8)《培训协议》制定与签订;

9)各项培训计划费用预算与申请。

2、各部门(单位):

1)培训计划的汇总、呈报;

2)专业培训规范制定及修改,讲师的推荐;

3)内部专业培训课程的组织实施及效果汇报;

4)专业培训教材的编撰与修改;

5)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对本部门受训人员的追踪与考核。

第四章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体系

第六条 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体系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的培训体系分为以下三部分:

1、新员工入职训练与发展计划;

2、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计划;

3、人才梯队建设与后备人才开发计划;

第五章培训计划

第七条 年度培训计划

人力资源部每年12月10号前将《年度培训计划表》下发到各部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并汇总,12月25日前根据公司需要及部门需求制定出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上报。

第八条 月度培训计划

每月25号前各部门将下月《培训需求表》报人力资源部进行汇总、经审批后编制《月度培训计划》公告并实施。

注:每年3月、4月、5月重点为品质相关知识培训,6月、7月、8月重点为技术相关知识培训。

第六章培训项目实施

第九条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月度培训计划的内容组织实施。

第十条培训项目实施前通过《通知》的形式下发给参加的培训对象。

第十一条具体培训项目实施形式包括课堂教学、现场指导、座谈等形式。

第六章培训效果评估

第十二条评估培训效果的方式因培训项目而异,培训组织部门须对每次培训的效果作出相应的评估和追踪,依培训项目的特点由浅入深分别采用以下四级评估方式:

1、反应评估:衡量学员对具体培训课程、讲师及培训组织的满意度。课程中进行,培训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培训效果反馈表》,并形成《培训总结表》报分管领导。

2、学习评估:对学员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衡量学员对培训内容、技巧、概念的吸收与掌握情况,课程结束时,通过考试等形式进行。

3、行为评估:针对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其行为或工作绩效是否因培训而有预期中的改变进行评估。1个月或3个月后员工的直接上司负责作相关的绩效评价和指导意见。

4、结果评估:衡量培训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3个月或半年后公司绩效评估。由单位负责人对培训转化效果进行评估。

第七章培训费用

第十三条人力资源培训负责人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董事办审批,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十四条员工外出培训须填写《外出培训申请表》经审批后实施。

第八章培训讲师管理

第十五条培训讲师分为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公司人力资源部集中建立内部培训讲师档案。第十六条内部讲师由公司各级经理人和优秀员工构成,各级经理人负有培训员工的义务和责任,各级经理人在本职工作同授课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必须配合培训组织部门的工作。讲授课时的数量、培训效果的调查将成为经理人讲师和员工讲师培训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讲师的课酬每小时20元,优秀的内部培训讲师1年派出一次讲师技巧外部培训,并在年度培训总结会上颁发优秀证书。

第十七条外部讲师是通过培训顾问公司聘请的授课讲师,外部培训讲师的课酬根据实际情

况和培训预算确定,通过培训效果的评估决定是否继续聘请该讲师。

第九章培训总结

第十八条外出培训人员返回后,须将所学知识整理成完整的学习资料,连同考核成绩、结业证书复印件等相关资料送所属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负责人处存档。

第十九条外出培训人员有义务将培训时所学知识整理成文,作为讲习材料,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安排下向相关人员讲授,有效利用外出培训成果。

第十章培训纪律

第二十条参加培训的人员应按时参加,因故不能参加培训者须提前一天办理请假手续,请假条须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对于无故迟到、早退者处罚5元;旷课者给予处罚20元并通告批评。旷课人数一部门超过3人者,部门第一负责人处罚20元。

第二十一条凡责任部门未按要求指定讲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部门第一负责人处罚100元。

第十一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 公司以前颁布的相关制度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的修订权及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人力资源部2010-3-22

第二篇:制造业企业用工管理制度

用工管理制度

第一条 目的:为适应厂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之需,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范围:本制度规定本厂的人力配置具体管理内容,包括招聘计划、招聘实施、甄试、员工录用、试用与转正、签订劳动合同、异动、离场等。

第三条 权责:本厂的用工统一由厂部管理。

第四条 招聘计划

1.用人部门(车间)因以下原因需要招聘人员时,可向厂部口头提出招聘申请。⑴因员工离职造成职位空缺需要补充的;

⑵因工作量增加、产能增加导致的定员增加的。

2.厂部核查各部门人力资源编制、配置情况,检查厂现有人才储备情况,并依“内部调整优先”的原则作如下处理:

若内部调整能满足岗位空缺需求的,则进行内部调整。

若内部调整不能满足岗位空缺需求的,则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

第五条 招聘实施

1.厂部根据招聘人员的数量、任职条件、工作要求,作如下处理:

⑴属“内部调整优先”的,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调动调整;

⑵属对外招聘的,应结合人才市场情况,确定招聘渠道:

①大规模、多岗位招聘时,可通过招聘广告、参展人才交流会等。

②招聘人员不多且岗位要求不高时,可在厂大门及附近道路侧发布招聘信息。

③招聘高级人才时,可通过网上招聘,或者通过猎头厂推荐招聘。

2.厂部根据招聘需求准备以下材料:

⑴招聘广告,包括本厂基本情况、招聘岗位、应聘人员基本条件、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需携带的证件、材料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⑵厂的宣传资料如《员工手册》、《产品图册》、产品成果简介等资料。

⑶用于面试的《新员工录用审批表》;

⑷安排面试的《面试通知》小条纸(外出参加招聘会才用)。

3.招聘时,厂部(或现场招聘人员)收集求职者的应聘资料,并作以下处理:

⑴对应聘者简历进行初步审查、筛选,重点是身份证明、个人工作经验、薪酬要求、简历填写的质量等;

⑵同一职位的应聘简历集中放置一起,便于甄试;

⑶对初步确认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安排其到厂参加面试;

⑷对不符合录用条件者应当面致谢或婉言拒绝,并将其应聘资料集中处理或退还。

第六条 甄试

1.甄试一般以面试为主,必要时可结合笔试或操作考试。

2.厂部负责对应聘者的背景进行调查,并对用工基本条件进行把关;用人部门负责对应聘者是否具备所应聘职位的技术、知识、身体条件进行把关。

3.甄试的操作

⑴工人的面试由厂部与用工部门共同进行;

⑵一般管理人员的面试由厂部初试,然后转呈总经理复试,或由总经理直接面试; ⑶主管及以上职位的管理人员,由总经理直接主试;

⑷涉及操作生产岗位的人员,应加操作面试;

4.认真审查应聘者的相关资料:应聘者填写的《新员工录用审批表》(个人简历)、证件近照2张、身份证、居住证、学历证,工程技术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还应查验学历、职称证等,技术工种工人还应查验技术等级证或上岗证;

1.经批准录用的人员,由厂部办理录用入职手续:

⑴通知被录用者入职时间、需携带的相关证件资料;

⑵完善《新员工录用审批表》;

⑶审查核对相关证件与复印件,并收取其复印件

⑷办理临时厂卡;

⑸需在厂就餐者办理餐卡;

⑹需在厂集体宿舍住宿者,办理住宿手续;

⑺职前培训(三级安全教育的第一级),培训完毕须让被录用者在培训表上签名确认; ⑻设立考勤卡;

⑼带被录用者(连同考勤卡)到用工部门报到。

2.用工部门在接到被录用者后,应进行第二和第三级安全教育,并让其签名确认;

3.厂部门立即建立被录用者的人事档案,并转财务部存。

第八条 新员工的试用与转正

1.新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个别特殊情形的可另行约定试用期。

2.试用期未满,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者,可由用工部门书面提出提前转正申请,办理提前转正手续;

3.试用期满,用人部门对试用者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合格者,如期办理转正手续;

4.试用期表现不佳,已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者,由用工部门提前通知其办理离场手续;

5.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予以辞退;

⑵达不到上岗要求的延长试用期,但延长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⑶达不到上岗要求但却符合其他工种(岗位)录用条件的,变换工种(岗位)另行试用。

6.试用人员转正时,应办理正式厂卡;属管理职位的员工,在转正的同时,由总经理签发所任职位的《任免通知书》;

第九条 劳动合同的签订:凡入职者,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期满后可续签。

第十条 异动

1.异动包括员工的调岗、升职、降职、免职等。

2.调岗

⑴员工在部门(车间)内部一般工种间的调岗,由各部门(车间)自行办理,既可临时的,也可固定的;

⑵员工在部门内部由普通工种调为技术工种,应报厂长批准;

⑶员工跨部门(车间)调岗,由厂长统一安排;

⑷部门(车间)不得随意将生产工人调为电工、机修工、司机、管理人员等,如确需要,应报厂长批准。

3.迁升、降职、免职

⑴员工的升职、降职、免职由以下情形决定:

一是由厂领导决定起用、降职、罢免的;

二是经厂奖惩制度和有关制度考核符合升职、降职、免职条件的;

三是参加厂管理职位招聘考核获得录用而升职的。

⑵员工的升职、降职、免职由厂部按规定填写《员工异动审批表》,及《任免通知书》,报总经理批准。

4.员工异动中跨部门调岗、升职、降职、免职等,必须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清单》: ⑴调离者,应将自己原职位的工作移交给接手者;如一时没有合适的接手者,则该岗位的上级领导作为该岗位的代理人来接手。

⑵调入者,应接手原任职者移交的工作;如原岗位空缺,其工作由该岗位上级领导代理的,代理者应将该岗位工作内容如数移交给调入者。

⒈员工离场分为辞工、辞退、除名、开除等,同时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辞工

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可以辞工:

试用期内的;

合同期满不再续约的;

符合国家规定的;

⑵员工因其他原因要求辞工的,应提前30天用书面形式通知厂。

3.辞退员工

⑴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厂可以予以辞退:

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厂规章制度符合《员工奖惩制度》辞退条件的;

劳动合同期已满,厂不须继续聘用者;

⑵厂因其他原因辞退员工的,将提前30日用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者。

⑶厂辞退员工,由厂部填写《员工离职手续完备表》经厂相关领导批准后。

4.除名

⑴员工连续旷工3天及以上,或当年累计旷工10天者予以除名;

⑵厂对违纪员工的除名由厂部填写《员工离职手续完备表》报厂领导批准。

⑶厂对违纪员工的除名,将用文字形式在厂内予以公告。

5.开除

⑴员工有触犯国家法律及严重违反厂制度达到开除条件的,立即予以开除。

⑵开除员工,由厂部填写《员工离职手续完备表》报厂领导批准。

⑶厂对违纪员工的开除,将用文字形式在厂内予以公告。

6.离场手续:

⑴工作移交:由离场员工所在部门、车间主管的监督下进行,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文件图纸资料、文具用具、工作工具、电脑、及其他相关内容,并由接收人和主管签名确认。

⑵仓库的清退:并由仓库管理人员签名确认;

⑶财务部清退:欠款或借款清退,并由财务人员签名确认;

⑷厂部清退,并由厂部经办人员签名确认:

技术资料、图纸、书籍、《质量手册》、质量文件、质量资料

厂配给的通讯器材退还

《员工手册》退还

厂卡退还

宿舍领用品退还

宿舍住宿费用(电)费结算

考勤情况及工资结算

发放《离场放行通知》

第十二条 审批权限

1.增补人员,在定编内的空缺补员厂长审批;新增编制的增员,由总经理审批。

2.《新员工录用审批表》由厂相关领导按职权审批。

3.《员工异动审批表》由厂相关领导按职权审批。

4.《任免通知书》由总经理签发。

5.《员工离职手续完备表》,由厂相关领导按职权审批。

第十三条 附则: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四条 相关表格:下列相关表格在填写完整后,一律由财务部存档。

《增补人员申请单》

《新员工录用审批表》

《录用通知书》 《员工异动审批表》 《任免通知书》

《工作交接手续清单》 《员工离职手续完备表》 《离场放行通知》

第三篇: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适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

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二、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三、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四、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五、电焊、气焊、锅炉工等在具有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岗

六、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各阶段、各字的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七、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四篇:制造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目 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3.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6.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7.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12.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 13.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关于成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2015年6月23 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

(二)、兼(专)职负责人:×××

(四)、成员:×××、×××、×××、×××

(五)、工作职责:

1.制定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承诺,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层层分解,确保职业防治经费的投入)1.总则

1.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健康”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1.3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1.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2.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1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2.1.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1.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1.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2.1.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2.1.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1.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2.1.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2.2企业分管职业健康的领导、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2.2.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2.2.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2.2.3制订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2.2.4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2.2.5组织对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法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2.2.6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2.2.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2.2.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2.3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2.3.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3.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2.3.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2.3.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2.4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2.4.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4.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

2.4.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2.4.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2.4.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4.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2.4.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2.4.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3.车间主任职责 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3.1把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3.2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3.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3.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1.依据

1.1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及卫生监督部门要求;

1.2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1.3技改、技引要求; 1.4职工的合理要求。

2.防治计划与方案

2.1作业场所的改善计划

我单位人员接触职业危害的工种是焊工及相关配合作业人员,危害及防范措施如下: 2.1.1粉尘:因焊工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及噪声,对员工的呼吸系统及听力系统造成危害。

为解决危害,公司计划增加焊工及配合作业人员的口罩防护和防噪音耳塞防护,预算经费为3万元。2.2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人员,由本公司劳动人事管理部门(人员)于5月统一组织到职工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本公司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将体检结果纳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监护档案。

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由单位统一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区分健康损害责任和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已有患病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严重的脱离工作岗位,进行全面治疗。

体检经费:1万元 2.3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2.3.1培训对象:工厂内所有员工 2.3.2培训时间:2016年5月13日 2.3.3培训内容:(1):职业病的概念(2):职业病的危害(3):职业病的防范

2.3.4培训目的:让员工在享受工作乐趣的同时,了解工作环境中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加以防范,更有力的保护自身的健康及安全。2.3.5培训经费:5000元。2.4资金保障

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各部门将积极配合公司职业病防护计划,公司在计划实施初期,将把职业病防护计划所需资金全部落实,以确保计划的实施。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1.培训内容

1.1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1.2职业危害基本知识;

1.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1.5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2.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2.1新进职工的培训: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 2.2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 2.3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 2.4临时工的教育 2.5定期教育

3.组织实施部门、经费保障

实施部门: 人力资源部 经费预算: 5000元 职业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

部门(科)负责本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根据这一制度制定每年健康监护工作计划的责任及程序。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本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1.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由取得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员工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复查或者医学观察期间视同正常出勤。1.1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

为了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分清责任,防止劳动者带病进入本公司,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招用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1.2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为了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者进行动态健康观察,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体检周期及项目组织劳动者进行定期岗间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要填写“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排治疗。1.3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为了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责任,在劳动者离岗时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于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4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即使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2.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

2.1发现疑似职业病例,要做进一步检查,由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2.2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群体反应,可能与接触有害因素有关,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和评价。

2.3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治疗或疗养,并定期组织复查,所需费用由公司承担。

2.4对不宜从事原有害作业的,应当在确诊之日起日内调离原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并填写“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交公司卫生行政部门。

2.5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造成该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管理规定处理。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2.公司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 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昌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公司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各有关部门即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以及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部门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6.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7.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2.职业危害申报应当准备的资料:(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3.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交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连同第二项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交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本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要进行变更申报。

5.单位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6.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7.公司安全动力部门负责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管理,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以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危害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防护用品(以下称“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

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责任制。2.企业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当对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溶度(强度)符合国家的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

3.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产品应当符合下列内容:

(1)产品名称、型号;(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检测单位应当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检测的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对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结论。

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

4.用人单位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5.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防护设施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6.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和机构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7.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8.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9.从业人员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 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监管部门确认,并在职业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10对企业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当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分类:

根据防护用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功能和作用,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以下五类:

(1)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类;(2)眼、面防护用品类;(3)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类;(4)皮肤保护用品类;(5)其他用品类。11.购置防护用品要求

负责购买个人防护用品的部门在购置防护用品时,为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和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购置防护用品的产品应当符合下列内容:

(1)产品名称、型号;(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检测单位应当具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资质,检测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防护效果的结论。12.建立防护用品责任制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防护用品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1)设置防护设施用品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用品管理员;(2)制定并实施防护用品管理规章制度;(3)定期对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好防护用品。13.企业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选用的防护用品应当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2)向劳动者配发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品;(3)当与劳动者签订防护用品使用责任书。14.培训和指导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防护用品使用方法、性能和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审批、检查落实方法,确保所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完善和执行,张贴在操作岗位。

2、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操作方法和要求。

(2)重点操作的复核、操作过程的职业危害要求和劳动保护。(3)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4)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3、责任者

安全部、各车间、科室

4、程序

4.1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审批程序:

焊工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由车间主任、部门主管负责起草,公司安全部审核,总工程师审定签字后执行。可张挂的张挂在岗位明显位置。

力工以下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由车间技术主任负责起草,车间主任审核,公司安全部审定后执行。4.2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在公司限定时间内完成制定,并整齐张挂,不按时完成的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负责。

4.3安全操作规程制订工作完成,报公司办公室存档和安全部汇总备案。属保密范围的有关人员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如有失窃,由责任人承担一切后果。

4.4安全操作规程的宣传落实工作由车间主任、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公司安全部、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对有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按公司的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处理。4.5各级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程序与制定程序相同。

4.6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检查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和车间(部门)负责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由车间(部门)负责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违章现象按员工守则处理。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事故时,一律作责任事故从严处理。

4.7公司每次检查,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由公司安全部保存。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1)本公司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其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下设办公室,设于安全动力部门。

2、本公司各车间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其组成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成员: 副主任、班长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职责

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2.事故报告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公司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 和迟报。

3.事故处理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公司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 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 和工具等;

(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 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 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落实卫生等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八)工会组织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

撤离危险现场,公司应当立即作出处理。

4.事故的应急救援保障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5.事故的预防

(一)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组织定期训练;

(二)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时、按点进 行检查;

(三)化学品工段禁止烟火,并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四)定期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 整改记录;

(五)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的知识,组织演练,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参与救援;

(六)定期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 测与评价,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安监局:

我公司委托 河南鑫安利职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于 2015年 4月 22 日对我公司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价报告)。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我们已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治理后的效果我公司将委托 河南鑫安利职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机构重新检测评价后上报。附1:《检测评价报告》

×××有限责任公司

2015 年 4 月 27 日

关于2016职业健康检查的报告 卫生局:

我公司于 2016 年 4 月 29 日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到 机构进行了(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现将体检结果向你单位汇报。(附上体检结果)

对检查结果有异常的员工,我公司已按照处理意见妥善处理。

××××××××公司

年 月 日

关于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卫生局:

我公司于 年 月 日组织从事接触 危害作业的工人在 机构进行了职业病诊断,诊断结果是:疑似职业病人 人,确诊职业病人 人,现向你单位上报(见名单)。

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人和职业病人,我公司已按照处理意见妥善处理。附:

1、疑似职业病人名单及处理情况

2、职业病人名单及处理情况

××××××××公司

年 月 日

第五篇:制造业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制造业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本公司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档案,是指公司从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公司档案分为受控档案和非受控档案。

3、公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员应保证经办文件的系统完整(公文上的各种附件一律不准抽存)。结案后及时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二、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1、档案管理工作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2、公司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和归档工作。

三、归档时间

1、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每月一次,时间为次月的一日。

2、设备、仪器中的随机资料(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在设备、仪器安装完毕后三天内向档案室移交归档。(设备、仪器类必须经档案管理员检查随机资料入档后在发票上签字财务方可受理)

3、基本建设类(包括基地工程建设、承建工程建设、监理工程)的文件材料按建设(监理)的不同阶段及时归档。在工程施工(工程

监理)过程中,要进行竣工图的绘制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竣工图纸、资料在工程交工验收后15天内归档。

4、人事档案为次年的一月份移交档案。

5、未按时间及时归档的按20元/天对部门负责人处罚。

四、归档范围

1、重要的会议材料,包括会议的通知、报告、决议、总结、典型发言、会议记录等。

2、本公司对外的正式发文与有关单位来往的文书。

3、本公司的各种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及简报。

4、本公司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书等文件材料。

5、本公司职工劳动、工资、福利方面的文件材料。

6、本公司的大事记及反映本公司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

7、不包含财务档案。

五、归档要求

1、公司生产、经营、基建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由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及各项目部负责收集齐全、核对标准、系统整理后归挡。文件材料缺项公司档案室有权拒收并限期整改。

2、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能准确反映公司各项活动真实的历史原貌。

3、归档的文件材料,字迹工整、图面清晰、纸质优良、签署完

备、案卷折叠要标准规范。

4、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文电应合一归档。

5、档案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其它文件材料依其形成规律或特点,应保持文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系统的排列。

6、归档时,应编制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在清单上签字,各执一份作为移交的凭证。

六、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1、按照有关规定做好 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做到摆放整齐分类清楚。

2、按照归档范围、要求,将文件材料按时归档并且建立档案台账,做到及时全面登记。

3、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努力维护公司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以上项目办公室每周一次检查达不到要求的每项对档案管理人员处罚20元。

七、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1、公司档案只有公司内部人员可以借阅,借阅者都要填写《借阅单》,报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借阅,其中非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

部门经理签字批准,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常务总经理签字批准。

2、档案借阅的最长期限为壹周;对借出档案,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催还,发现损坏、丢失或逾期未还,应写出书面报告,报经理处理。损坏处罚50元。丢失处罚500元,未及时归档按20元/天对借阅人处罚。

3、必须严格保密,不准泄露档案材料内容,如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汇报,追求责任。

4、不准拆卷及任意抽、换卷内文件或剪贴涂改其字句等;不得任意摘抄或复制案卷内容,如确有需要,必须经领导批准才能摘抄或复制。

5、必须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不准在档案材料中写字、划线或作记号等。违者一次罚款50元。

6、不准转借,必须专人专用。

7、用毕按时归还,如需延长借阅时间,必须通知档案管理人员另行办理续借手续。

八、本制度即日起开始执行。

2012年5月15日

下载制造业的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造业的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适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一、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

    制造业年度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部2004年度工作总结及 2005年度工作规划报告人: 时间:2004年12月8日第一章 2004年工作总结 ........................................................................

    制造业劳动合同[范文大全]

    制造业劳动合同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合同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签订合同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那么大家知道合法的合同书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

    制造业公司简介大全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下面是制造业公司简介范文,欢迎参阅。制造业公......

    制造业常用英语词汇

    制造业常用英语词汇 制造业常用英语词汇--强烈推荐!!! 一、部门及职位名称 总经理办公室General manager’s office 模具部Tooling department 项目部Project department 品......

    制造业劳动合同

    制造业劳动合同 制造业劳动合同1 编号:甲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地址:乙方(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规......

    制造业年度工作总结

    制造业年度工作总结 制造业年度工作总结1 在客观方面,通过对日常工作的总结,结合员工的意见反馈,从公司整体方面来看,我们还存在以下不足:一、公司各方面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制造业信息化

    3.1制造业信息化综述 3.1.1相关基本定义 通常所称的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它是工业的主体组成部分,它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