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世纪之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载体的城市,如何面向新世纪,更好地成为带动所在区域走向现代化的火车头,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决策者们和普通居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城市不同,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但对于城市交通人们却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据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以小汽车为背景的城市交通问题将有一个大发展,并成为城市问题的第一号难题。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年级结构:男性占78%,女性占22%。
性别结构:男性占64%,女性占36%。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见解,城市交通问题是一直困扰国家的一道难题,和解决当前我国城市交通主要问题。最后,讨论结果、调查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交通流量增长迅速,道路设施建设带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刺激了城市交通的大发展。从1985年到1995年,机动车的年增长率达12%—14%,个别
城市甚至达到30%。据估计,北京市机动车增长率为15%,小汽车增长率达到42%。大连市民用机动车近15年增长9倍。上海市中心区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
与此同时,各大城市虽加大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道路建设仍然滞后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1980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2.95万公里,1995年达到13.03万公里,万人拥有的道路长度由3.3公里上升7.0公里,人均面积由
2.8平方米上升到7.3平方米,到1996年又上升到7.5平方米。但北京、上海分别仅为5.6、4.5平方米。尽管如此,与国外城市相比,反映道路拥有水平的人均长度和面积指标仍然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20平方米,也低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0平方米水平。特大城市道路年增长率为2—9%,而机动车增长率普遍在15%以上。
(二)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个体交通增长过猛。由于道路拥挤,常规公共交通运营速度下降,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承担的客运比例也不断下降。这使部分公交乘客转向其他交通方式,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出行以自行车为主,交通结构个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各种车辆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增长却相对慢得多。1978年到1993年全国机动车数由186万辆增加到2490万辆,15年增加了12.44倍,差不多同期北京市的机动车也增加了10.5 倍,其中私人汽车从无到有,从1987 年的3490辆增加到1995年的60000辆,8年增加16倍,年平均增长率42.5%。而同期公共汽车仅由2.58万辆增加到10.85万辆,增加3.2倍。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公交出行的比
例只占出行总量的17.2%和10.11%。因公交出行比例相对减少,个体交通工具出行量大增,造成道路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城市交通拥阻加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至1994年底,我国大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大体保持在50%左右。有些特大城市已超过60%。我国拥有4亿辆自行车,其中1.8 亿集中在城市,年增长率继续保持在10%左右;摩托车同样在发展,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内地城市增长迅速,有的达到50%——100%的年增长率。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一)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交通一体化管理机构。城市交通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协调性大,国外许多大城市都相继成立了市一级的类似“交通委员会”的权威性机构,统管全市、建设、运营和管理,以便能够把握城市全局,进行综合决策和目标控制。但中国城市交通的体制和机构设置从中央到地方却缺乏综合协调的机制,而是设置若干平行单位分管城市交通的不同方面:建设部门管理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公安部门负责对道路上的交通流进行管理,真正的交通部门却只管城外交通,而对城市交通基本不管。这样不仅会造成内容重叠,任务重复,工作效率低下;也易形成都不管的“空白区”(如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无形中加重了交通矛盾。其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使国家和城市在交通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交通政策一样体化,设置更高一级的交通一体化管理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切实制定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对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建设的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战略的交通规划要检验各种土地使用方案的交通含义,并推荐最好的模式和发展阶段”。它要求站在战略的高度,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在比较广阔的地域空间上和长久的时间内(一般至少在20年以上,甚至可考虑40—50年),在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作出总体部署。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关注的是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布局、密度、建设水平、交通结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交通政策、投资方向等,可以说,在规划中哪怕是绝小的一点失误,都将会给日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巨大的损失。按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速度,城市交通将成为新世纪初中国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城市进行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划,那么,我们在新世纪初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困难。
由于战略规划着眼于未来,而未来既是可知的,又是多变的,而且有些因素难以直接预见,长期预测要非常准确很困难。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时,无论对其总需求的预测,还是用地的规划和设施的布置都必须留有一定的余地,保留足够的弹性,而且在规划实施中要及时研究、反思和发现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滚动的规划体制来尽量避免规划的失误。
五、总结
近年来,国内对交通需求管理日益重视,需求管理的技术也开始进入应用,但我们应多作这方面的研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缓和城市中心的交通紧张状况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
2012年5月3日
第二篇:重庆市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重庆市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宗旨
本次调查宗旨旨在全面了解乘客对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并有效地了解乘客对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运营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此问题征询相关建议与看法,为重庆市公共交通服务决策层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地理范围以重庆市江北区为重点,进行抽样调查,并深入各个公交站点及社区进行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
1.乘客结构统计分析
2.统计乘客对重庆市交通状况满意度 3.了解乘客认为造成重庆市交通紧张原因 4.收集乘客对解决交通紧张的意见和建议
5.调查乘客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满意度及为何不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四、调查结果说明
1、乘客个人信息统计
本次被调查对象男女样本分为男性比例为40%,女性比例为60%,主要年龄段介于18~39岁之间,乘客的收水入平介于1500元以下,之所以选择这个乘客结构在于对公交交通服务的强劲需求,基于收入水平的因素而决定了在选择出行方式方面有趋于类似的决策结果,而且在统计被调查者出行主要方式时,对公交服务的需求比更是高达到90%。
2.统计乘客对重庆市交通状况满意度
本次满意度调查分为交通状况总体评价和近两年来交通状况改善情况的评价,其中80%的乘客对重庆市交通状况总体评价为不太满意,90%的乘客对近两年来重庆市交通状况改善情况的评价为有一定改进。3.了解乘客认为造成重庆市交通紧张原因
本项调查举例了五个选项供被调查者选择,分别是A.交通体系尚不完善 B.公共交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C,市民的交通意识薄弱 D.城市道路网络尚未健全 E,机动车增长迅速;其中选择A和E的被调查者比率持平都为40%,其他项20%。4.收集乘客对解决交通紧张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项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加大对使用公共交通的优惠力度这一项,其中有被调查者写到“加强城市道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设计立交桥,增设拥挤公交线路车辆,对客流量大的地区增加线路,加强交通法规宣传,增强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法律意识”。
5.调查乘客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方便程度及为何不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从这项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太方便,主要表现在等待时间过长,车内太过拥挤。
五、调查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或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大多数乘客对本市主城区近两年来公共交通状况持比较中肯的态度,但在某些方面或部分人中也存有意见。通过对乘客有关公共交通“不满意”的调查显示,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高峰期乘车拥挤。
与其他调查项目相对,此项调查回答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最低,回答经常遇到车内拥挤的比例高达85%,而且从最终乘客意见归类表来看,也可证实此问题的存在很大的不满情绪。
2、公交站点候车时间太长。
反应发车时间间隔太长,另加上道路拥挤,导致乘客大量滞留。来几辆车都无法满足乘客需求。人流量大的地区班车过少现象。
3、公交运营规划方面也存问题。
如线路设计不太合理,沿途停靠虽然达到绝大多数乘客的认可水平,但还是不能一一做到每个人满意,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因为公交车为了抢夺客源的目的,经常出现的乱停乱靠行为,这不仅破坏重庆市公共交通服务整体形象,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而且在司机的态度不好,经常性的加速与减速,容易在车内拥挤情况下,造成车内人与人挤压的现象,影响乘客情绪,极个别乘客会出现滥骂的情形。
第三篇:城市交通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
二、措施及建议
三、结语
摘要:
城市交通对引发环境问题而言,从全球气候变化到地区性酸雨、本地烟雾污染,都与城市交通不无关系。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大城市空气污染中,约79%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列出的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我国。
关键词: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治理
内容:
一、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
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原因: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小汽车的飞速增长,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加快,带来了许多城市发展问题: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加剧当地和区域大气质量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消耗日趋加重。
1、空气污染表现: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也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的突出。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物导致这些污染物在道路附近的浓度偏高,危害行人的健康,也造成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超标时间持续升高。
具体表现,呈现出煤烟型与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排放的SO2、氮氧化物、碳氢等会形成酸雨、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污染物构成复杂,排出的CO、SO2、NOX影响人体呼吸系统,诱发各种疾病,排出100多种致癌物质,诱发癌变和基因突变。对动植物生态系统以及农业、森林、水产资源等都带来严重危害。汽车空调释放的氟利昂是破坏空气平流层臭氧的潜在危险
2、噪声污染:来源,包括机动车辆噪声、汽车排气噪声、接近市中心的铁路客货运站、高架路及桥的噪声、地铁启动以及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声。原因,临街居住人口多,临街住宅距离道路近,而且有些道路两侧均为高层建筑,极易形成声廊效应,使交通噪声叠加后又增大。危害,干扰到人们的睡眠,长期下去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会干扰语言交流,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损伤听觉,引发头疼耳病甚至耳聋。
3、扬尘现象:交通扬尘的排放主要与路面尘负荷、车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和车辆重量有关。交通扬尘主要是指车辆在公路和街道上的行为所引起的扬尘污染。主要来源:降尘、货车遗洒、货车空车扬洒、车辆带泥、路面破损、轮胎磨损、生物残骸、建筑施工、市政和道路施工、道路附近的裸露土壤以及未铺装道路。路面尘负荷是指单位面积路面上所能收集到的颗粒状物质的量。
4、交通能源 :在交通能源消耗方面,小汽车平均每运送一名乘客的耗油量相当于公共汽车的4.5倍。而公共汽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8.4%,而电车则大约是小汽车的3.4%,地铁大概是5%。
面对这样的矛盾,中国的政府部门提出了公交优先的应对策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公众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而居民作为出行的主体,他们的节能和环保意识,他们的选择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是否能够绿色出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公众参与,提高公众自主选择环保的行为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措施及建议
现阶段我国的大城市交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带有严重的先天不足。而要解决交通问题,它包含了城市的交通格局和城市规划等方面一系列的质的变化。
1、大力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来,只有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使之成为大城市交通的骨干,才能根本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机动车污染问题。
2、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开发低能耗,低噪音,高速度的绿色交通工具。当前中国大城市的机动车污染程度较高,这是由于新车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居世界银行提供资料,中国目前上路的汽车排放为美国或日本汽车排放的10-50倍,一辆国产轿车所排尾气中的CO含量相当于同类美国车的30-50倍。
3、提高道路标准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路面应该向防震、降噪、防爆、防震性能好的高标准路面发展,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声屏障和绿化带来降低噪声。
4、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通过限制大城市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和提高机动车维护保养标准来降低城市交通污染,同时提高车用燃料品质,实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
5、改善交通管理方法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来解决交通问题,建立安全、高效、快速、舒适并有利于环境的交通系统。
三、结语: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通过对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城市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探讨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可行措施。建议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发展公共交通等交通技术和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祖武 现代城市交通
【2】改善中国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的建议书
【3】杨晓光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筑绿色交通系统
第四篇:城市交通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交通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3年7月到2013年9月
【调查地点】
洛阳市
【调查对象】
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 交警 司机 过往行人
【调查方式】
街头观察;调查访
任何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在今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车辆的日趋增加,出行在外,交通安全不容忽视,而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就是对自己及他人生命的珍视。
我国现有的交通条件和交通管理设施还不算先进,人、车、路比例失调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无疑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等。但在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却是影响交通安全最突出、危害极大的因素。
调查目的:
1、对城市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展开调查
2、找出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
3、在城市居民中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4、为本地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调查内容及分析
首先,我们在主要街道上观察了过往行人乱闯红灯的行为,并进行了适当记录。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过马路严格遵守交通指示灯的习惯,人们乱闯马路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在商业区人流量较大的路段,虽然交通指示灯赫然在目,但还是很多人不能按照指示灯的指示过马路。因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混乱。这样,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敀的发生,极大影响了社会秩序。对主要交通要点、十字路口的调查,我们到人流量最大,交通事敀频发的的一个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加上红绿灯转换时间较长,有不少的人还没等指示灯变绿,看到车流变小就急急忙忙的过马路。突然来了一辆车又变得慌慌张张,司机也是很无奈,严重影响了县城交通的畅通,也威胁到了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
我国的交通事故率偏高,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列世界第一。资料显示,交通事故每死3个人,其中就有2人死于违章驾驶。违章的主要原因,一是超重、超载、超车,二是酒后驾车。在因违章驾驶造成自身死亡的司机中,16至40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主要是3年以下驾龄的司机。在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亡4个人中,有3人是交通弱者。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司机的死亡率只占13·4%。另外,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亡8人,有人是死在路段上。
我们实践队员切身的体会到了安全意识淡薄对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于是一种强烈的宣传交通安全意识的冲动涌上心头,于是我们安全驾驶意识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闯红灯过马路经历的高达97%,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仅仅只有30%,而接受过专门的交通安全的教育或指导的所占比例不到10%,这说明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急需大力加强,只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起来才能做好,为此我们也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我们的建议。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政府有一定的责任,但最根本的是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然而,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还依赖于政府。因此我们还认为维持交通畅通的另一个关键是政府在全民中的整体教育,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危险意识。树立人人守交觃的风气,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对全体居民加强教育,大力宣传乱穿马路、公路的危害性和面对出行小心谨慎的重要性、利用案例惊醒群众,使遵守交规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真正的对交通环境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减少不必要事敀的发生。
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需要重视对公民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交通安全意识包括良好的大众意识、自尊自爱意识、遵章守法意识。大众意识是把自身和大众融为一体,把自己的行为不单纯地看作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对社会和大众有影响的大众行为,这是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的意识基础。自尊自爱意识就是首先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权利,才会体会到他人生命、权利的重要,才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使他人不受损害。交通法规是综合无数血的教训,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的,能否遵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人的自觉性。自觉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约束,当这种约束逐渐变为习惯,就成了自觉的意识行为。一方面,从幼儿园和中小学生抓起,进行交通法规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化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然而,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并不是一般的宣传、一般的教育、一般的措施所能安全解决的。人们长期遗留下来的弊习,尤其是少数有法不遵、明知故犯的人,单靠教育很难转移意识和观念。大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性的惩戒措施。作为辅助手段培养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交通安全观念。
除培养通安全意识、把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两点式大家必须把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是靠右边行走。走路是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忽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栏,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是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由于这些车辆没有保障。
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做到加大执法力度。我们在交通管理执法上尚存在很多问题,法不责众、领导说情、特权车等现象在交通执法中司空见惯。要真正做到依法治交通,必须严格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保障交通安全。而做到严格考证制度也是一个方面。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驾驶员素质偏低,不适应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在培训,要从法制上严格驾驶员培训制度,在提高驾驶员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交通道德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应加大科技投入,在教练车上安装计时计程器等科技设备,杜绝作弊行为,并加强对驾驶员从业适应性检查,对达不到要求,易引发事故的,从培训核发驾证之初,就将其拒之驾驶职业门外。
交通安全状况的好坏,公民在交通中安全系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对交通安全的关心程度,取决与安全意识的强弱,是靠高素质的公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
只要每一位公民都注意培养自我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系数。人让车,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理解。只有人与车互相谦让,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死亡的人数。生命是唯一的,宝贵的。要想生命得到保障,那就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在交通安全的维护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生命可贵却脆弱,希望人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生活环境更安全美好。
第五篇:关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调查
关于城市交通问题的调查
前言
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机动车占有量也是越来越高.据太原市交警支队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年底太原市机动车数量为273611辆,而截止到2006今年5月底,已猛增到305400辆,并且每天还以200辆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全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平均水平测算,太原市每年光机动车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氮为5.1万吨,占全市二氧化氮总排放量的26%左右。这样看来,机动车增多的问题不仅仅会对城市交通带来不利影响,也会使太原市的空气质量遭到严重破坏。从而,政府机关需要拿出更多的社会资金来进行环境治理。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在发展,同时也在倒退!
一.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堵车、堵车、还是堵车!”只要询问一下太原市民对太原市交通的意见,多半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根据前言资料显示,太原市的机动车数量已达到30多万辆。截止2006年,省城道路总里程有1572公里,总面积为2085.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为8.2平方米。而在省城,仅有8座桥梁柴村桥、胜利桥、迎泽桥、漪汾桥、管线桥、南内环桥、长风桥、小店桥。而其中,管线桥是不可以通行机动车的,小店桥、胜利桥、迎泽桥、柴村桥、长风桥,只有这7座桥梁是较为通顺的。1997年,全国最宽的过河桥在太原建成——迎泽大桥。桥面宽50米,全长 970米,主桥长51l. 6米,宽50米,分8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和2条人行道,但是,就是这样一条使用了先进技术建造的宏伟大桥,在岁月的磨砺下已经出现了桥面开裂,桥面下沉等诸多问题。在问题面前,伴随而来的是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从而使车流量加大,使路面磨损更加严重。这就促使市规划局不得不提出城市交通改造计划。例如近日提出的将要把迎泽大街拓宽为20车道,兴建火车站前广场立交。市政府还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兴建城市轻轨,再建一座学府桥,还要投资5.756亿元,打通9条断头路,政府还安排了1.2亿专项资金对34条路实施大修……等等这些措施,使太原市的人民对未来的交通状况充满希望。也许在“十一五”末期,太原的交通将不再拥挤,将会被改造成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城市立体交通网,那时我们再也不必为等不上车而烦恼,而是为出门要选择什
么样的交通工具而发愁。
二.特殊车辆的霸道行为
现在,随着特殊车辆的增多,很多霸王车也随之而来。面对这些有着特殊权利的车辆,普通汽车驾驶员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特殊车辆的不受某些限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但是,那些特殊车辆的驾驶员,却严重亵渎了我国法律!违章之后美其名曰执行公务,但细查起来,又有多少车辆可以经得住检查?话又说回来,即使能查出来,那么谁会去查呢?面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那些一句话就可以让你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人,有谁赶去查呢?
为了规范特殊车辆的行为,中国政府在各地方、各行政机关、军队设立了可以规范其行为的专门机构,但是我看到了这样一条网友的文章:“有次我在国内开车,看见一辆用迷彩布遮住车牌的霸道在正常行驶,后面跟了一辆军纠的车,并用扩音器让霸道停车接受检查,当时觉得这场面好玩,我就开车跟着,后来军纠的车强行超过霸道,霸道才停下,路也堵了,看见军纠下车就把霸道的迷彩布扯了,露出甲B的车牌,在我们福建,甲B是很少见的,霸道车这时候下来一个志愿炮,上前就给军纠一个耳光,这军纠是一毛二啊,边上还带了两个兵,看志愿炮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军纠一毛二给志愿炮敬了个礼就放行了.”这说明什么,那些所谓的“专门机构”,只是形同虚设。地位高的“领导”就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就可以视国家的法律于不顾?那这和君主专制有什么区别?难道社会主义就只体现在经济的公有制上吗?就只是隔几年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吗?那社会主义还有什么意义,宪法所注明的“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还有什么意义?那这里所指代的人民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吗?还是只对于那些高官厚禄之人所讲的呢?去年我去了一次北京,在长安街上,随时可见披着绿迷彩的军车横冲直撞。那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啊,俗话说:天子脚下,太平盛土。富贵安康,欢乐祥和。但是,自从明王朝定都北京后,也没见过几回太平盛世。从前不久的天安门广场升旗后满地的碎纸到如今的特殊车辆的霸道行为,足可见我们的社会道德与精神风貌有多么的低下!也许大家还记得,在韩日世界杯的一场比赛结束后,日本一座六万人的体育场竟没有一张碎纸屑。我们时常嚷嚷着什么抵制日货,愚蠢的认为,抵制日货是一种彰显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回头想想,我们有什么资本去抵制?我们有日本的科技发达吗?我们的企业有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吗?我们的产品有他们的技术含量高吗?我们什么都没有,请国人认清楚这一不争的事实——我们还很落后,我们并不是发达国家,就算日后成为发达国家,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曾经有屈辱的近代史。现在还不时的有人搬出陈旧的都要生锈的四大发明说:“我们有这些就足够了。”这是多么迂腐!现在哪个国家还不会造纸?哪个人还不会使用指南针?谁还不会做郑和那样的航行?瞧瞧我们的长辈们啊,都在和别人比什么? 日益密集的城市车流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而道路的和谐畅通无疑需要所有人的共同维护。但在滚滚的车流中,一个极不和谐的现象正日益凸显:极个别“霸王车辆”无视交通规章,抛弃基本的行路规则,滥用特权,引发诸多争执。这一状况不仅使本已负重不堪的城市道路雪上加霜,更在很大程度上损毁了群体形象,一些百姓愤怒地将其指为“马路公害”。上午7时50分,西客站西向东方向出现轻微拥堵,交汇车辆遵循秩序渐次缓缓前行,但就在此时,一车号为北B00238的白色捷达车以极快速度,绕过两排等候掉头车队、压斑马线、强行挤入正常行驶的车道之中,整个秩序顿时为之混乱。这辆车的霸道行径引起了所有等候队伍的不满,也遭到了后车司机的指责。更为荒唐的是,一身戎装的司机居然迅速停车,冲到后车前对着司机和一女子破口大骂,满嘴脏话,语言不堪入耳。当司机指出他违章,并称其谩骂行为“与身份不符”时,他更是满脸不屑:“你们**管得着吗!”一部特殊车辆和一个特殊司机的表演也许只是一个小场景,但正是这样的小场景无情地击溃着无数社会公众苦心营造的“道路和谐”。个别“霸王车辆”横行的背后是蛮横与强权意识。在这种强权意识下:因为自恃车辆独特,便可以无视规则,自由穿行,所有人等必须恭敬“避让”。甚至在有关方面严格的三令五申下,依然我行我素。在这种意识驱使下的车辆,也自然成了“百姓不敢怒,司机不敢言,警察不敢管”的“马路怪物”。
面对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我们又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连警察都不敢管谁还能制止他们啊!去找国务院吗?去中南海吗?还是给政府写封信,痛诉衷肠?也许,你的这封信从地方上报给中央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吧。在这期间,也许又碰上什么大官,觉得你这信威胁到了他的利益,从而将信扣下,那么你的希望从此破灭!
共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央的倡导下,在最近两年的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代表车队一再压缩,和社会车辆交替放行,遵守信号灯指示......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显著变化,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传递。
营造道路和谐,呼唤所有车辆的遵章和自律。管住个别“害群之马”,不仅需要更为广泛畅通的社会监督,更需要有关方面持之以恒的重拳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机构开始向特权车辆和霸王行径“开刀”:在山西,2000多辆形形色色的“0”字牌照车辆被强令转挂普通地方号牌;在首都北京,一纸响亮的“做遵章守纪模范,树军车良好形象”标贴贴出了社会百姓的良好期盼,也表达了人民军队严保纪律性,共建社会和谐的坚定决心。让我们共同期待!
希望真的可以像前段所说,中央真的可以出台强有力的措施,来规范特殊车辆。再设立真正有效的部门,真正可以管的住的部门来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共同推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迎接2008年的辉煌时刻!
三.自行车、行人与机动车抢道问题
(一)2007年2月8日,一场大雪将省城装点的银装素裹,而就在这漫天飞雪的天气中,依旧有一群人监守在室外岗位上。那就是交警。
在这下雪的天气中,交通本来就乱,但是就是这样,依然有一些驾驶员乱上添乱。当日上午11时,在府西街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路段,许多行人走上机动车道,导致机动车无法正常行驶,一时间排起了长龙。在便道上,四五辆机动车则跟在行人后面不停地按着喇叭。在新建路与桃园二巷的交叉路口,欲过马路的行人等待机动车行驶过去后通过,但过路的机动车并没有避让的意思,一辆辆接踵而过。一位“的哥”告诉记者,“不光是机动车不让行人,就是机动车之间也是相互争抢。行人更是不让机动车,尤其是在有斑马线的路口,开车更得多留神,没准儿谁会向前猛冲。这说白了就是司机和行人的素质有问题。”
城市交通何以拥挤,除了硬件设施落后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就像这张图所反映的那样机动车自行车乱做一团,毫无秩序可言。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和人口数量,如果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我们的社会将再无安宁可言。那时,城市的大街小巷将会充斥着车辆的鸣笛声与行人的叫骂声,不赶想象那种情景,所以就此打住……
(二)10日,太原市迎泽大街、建设路等6条街道的公交专用道全面启用,这标志着省城的“公交优先”方案正式实施。就此,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观察和采访。专用道频频被占
当天早晨7时30分,记者在兴华街看到,几辆公交车正在专用道内行驶。虽然当时路面上的车辆并不太多,但仍有一些机动车不时地越线进入公交专用道。
上午9时许,记者乘车沿迎泽大街由西向东,一路看到,公交车的行驶基本正常,但不少机动车在普通车道稍有不畅时,便拐入专用道行驶。
上午9时15分,记者在交警一大队辖区内的五一广场东岗看到,交警正在对一位在公交专用道内占道行驶的出租车司机进行教育。该司机说,前两天他已经知道要实施“公交优先”,只是还没养成习惯,看到专用道内车辆较少,就不由自主地拐了进来。在随后的观察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在专用道内占道行驶的驾驶人,在看到交警在前方拦车后,立即掉头或插入旁边的车道。
自行车也在抢道
我们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自行车和行人也出于各种原因占用公交专用道。为配合公交优先,有关部门在改造学府街时专门用绿化带将公交专用道和普通车道分开了,但昨天下午,记者却在学府街看到,非机动车道上停满了机动车,从而将自行车“挤”上了公交专用道,一些公交车为此不得不“借用”普通车道。
当天下午3时50分许,在学府街靠近长治路口的公交专用道上,一位老大爷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行进着,一辆39路公交车就跟在他后面。虽然公交车多次鸣笛,可老人就是没有一点让开的意思。不得已,公交车只好拐上普通车道。
公交车也有犯规
根据有关规定,实施公交优先后,公共汽车只能在专用道内行驶,只有遇到专用道通行受阻时,才可临时借用普通车道行驶,并在确认安全驶离受阻路段后15米的地方驶回专用道。但记者在昨天的观察中发现,有个别公交车并未遵守这一规定。
当天上午11时许,在建设北路十四中附近路段,一辆826路中巴和一辆830路中巴,在公交专用道内基本没有车辆的情况下,仍并排在普通车道内行驶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其它几条街道,也有个别公交车在专用道基本通畅的情况下,仍在普通车道行驶的现象。
交警说暂不处罚
我们在当天的采访中发现,对在公交专用道内占道行驶的司机,交警只是进行批评教育,并未作处罚。交警介绍,由于公交专用道刚刚启用,许多人还不了解或尚未养成习惯,因此,交警部门目前暂以宣传和批评教育为主。当时机成熟后,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罚额度为100元。
尾声
城市交通是个大问题,它是一切生产生活的根本。一个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的生死存亡。我曾经看到过上海的黄浦大桥,那桥的宏伟,可谓为壮丽,给我以深深的震撼。你想吧,能够拥有这样的桥的城市会不发达吗?当然,也不能妄下结论说,只要有经典的交通就会有发达的经济。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发达的交通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的,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只是一味的想发展便利的城市交通,那岂不是天方夜谭吗?现在太原的GDP正在以每年高达16%的速度增长,太原已经有能力去改造一下自己的交通条件了,这样可以使我市的经济有更快的发展,我期待着火车站前立交的建成,也盼望着迎泽大街10车道的宽阔。总之,未来是美好的,我们总是在发展的,永远不会停下来。日后,我们的交通不仅仅会在地面上,还会在天空,海洋,太空,星系之间,到那时我们需要更高的行为准则,更强的自我约束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完善的法律条文。当然现在我们还是走好我们脚下的路吧,立足与现在,才可能放眼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