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19:0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第一篇: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学者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的含义、原因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详述了国内交通拥堵问题的现状、国外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国外经典大城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能为我国的交通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参考,对我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交通拥堵 国内外现状 大城市 拥挤收费 公共交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与城市化进程的不适应性愈加严重,突出表现为近年来热议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其在大城市,在机动车的拥有量及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交通是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与出行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是交通安全威胁、环境污染、能源和土地的大量消耗、严重的经济损失等危害,它严重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和谐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交通拥堵的含义

城市交通拥堵是指某一时空由于交通需求和供给产生矛盾所引起的交通滞留现象,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而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这是由陆化普编写的《解析城市交通》一书中对于交通拥堵的解释。由于世界各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交通拥堵的含义各国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城市干线街道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挤车流。日本建设省1994 年在制定新交通拥堵对策时,确定一般道路拥堵长1 公里以上或拥堵时间10 分钟以上、首都高速公路拥挤量在15h.km/d 以上为交通拥堵[1]。中国对路口和路段的交通拥堵有以下规定:对于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路口,当车辆在三次绿灯显示的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则视为该交叉口处于拥堵的状态;当车辆在五次绿灯显示的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则视为该交叉口处于严重拥堵的状态。当路段上车辆在行车道上排队长度超过2000m时,视该路段为拥堵状态;当路段上车辆在行车道排队长度超过3000m时,视该路段为严重拥堵状态[2]。孙莉芬(2005)把交通拥堵的属性分为:拥堵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型和程度。且用车辆等待的信号周期数或排队长度,把拥挤程度划分为:拥堵、非常拥堵、严重拥堵、死锁[3]。我们可以看出,对交通拥堵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从延误时间和淤积车队长度来理解的,这种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表现很容易让我们联系起城市道路面积的缺乏和城市道路设施的不完备,但这并不是交通拥堵原因的实质,也不能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改善提供正确的指导标准。

二、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关于交通拥堵的原因,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交通设施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1995—2002 年期间,中国汽车数量从1040 万辆增加到2053.17 万辆,增长约2倍。而城市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从1995的3.8公里只增加到2002年的5.4公里,如北京和上海从1990—2000年,道路总长度年平均增产率为9%,远低于同期机动车18%的年增长率[4]。

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落后,交通流组织和管控水平不高,措施不完善,中国特有的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三元混合交通流结构,又使得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加重了交通拥堵[5]。

3.现行以功能分区为主的城市规划理念,增大了人们获取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难度,诱发和加大人们的出行频率。这不仅加重了市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也加重了城市公共交通负担[6]。

4.现有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合理的交通指挥和疏导作用。目前国内城市所采用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多为集中式控制系统,如北京采用的SCOOT 系统,可以实现一个区域内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但仍然存在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对交通流变化的适应性差、交通分区不合理和多路口交通信号协调性差等问题[7]。

三、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3.1我国城市道路总体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城区面积,建成区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使得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十年时间内翻了近5倍,但是城市建设面积则只是缓慢增长。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也有了较大发展,对交通建设的投资也大幅增加。总体来说,道路供给水平呈逐年上升状态,但随着我国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道路供给的增速远跟不上机动车发展的要求。而且,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道路网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缺陷,路网密度普遍偏低。

3.2我国机动车及私人汽车拥有量情况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最近数据,截至到2011年8月份,我国机动车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保有量己达到2.17亿量,其中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保有量的45.88%,刚刚超过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汽车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位。与2007年相比,5年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0.67亿辆,平均以每年约H.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高于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增长速度。

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我国交通的运行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选择也更加的多样化,但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城市也面临着能否承受的问题,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难以保持平衡发展,造成了城市交通频繁拥堵的现象。3.3我国城市人口及出行情况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客观上要求要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通过人口的集聚来带动城市功能的提升。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城镇化速度每年为0.8个百分点,到2015年末,城镇化率为51.5%。[8]届时,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人员出行频繁,经济活动集聚度和交通集聚度倍增,都将对城市的交通造成很大的压力。(1)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居民出行方式就是指居民通常采用何种交通工具或方式出行。人们在对出行工具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交通工具的快捷性,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及经济性。近些年来,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汽车出行占据很大比例。(2)出行时间分布

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早高峰和晚高峰两个峰值,早晚高峰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居民上下班和上下学造成的,因为以上下班和上下学为目的的出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一天中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出行会使得这一路段交通流量剧增,从而产生交通拥堵。在出行的高峰时间段,城市道路上的交通需求量约为平均每小时需求量的两倍,对于公共交通而言,高峰时间段的每小时需求量约是平均需量的三到四倍。[8]由此可知,充分了解和掌握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规律,对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及合理引导居民出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3.4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情况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目前很多国家和城市为解决交通拥堵而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虽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却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快捷性,舒适性、方便性等特点在我国公交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私家车出行,使得道路越来越堵。而且,我国在运营线路网长度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与人口增长和车辆增长幅度并不相匹配,公共交通发展过于缓慢,而且在公共交通运营车数上呈现出负增长态势,公交车辆的减少使得乘坐公共交通的环境更加恶劣,不利于出行者对于公共交通的选择。在静态交通设施方面,我国的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停车位的严重不足使得机动车在路面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挤占了道路资源[9]。

四、国外经典大城市的城市拥堵问题研究现状

4.1增加供给模式

20世纪6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部分大城市遭遇交通拥堵的问题,在接下来很长时间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举措都是侧重增加城市交通供给的环节上,如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路网容量。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道路供给的速度总是赶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后来的实践证明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引发了小汽车的加速发展,反而进一步刺激了交通需求量的猛增,使交通拥堵状况变得更加严重,从而陷入汽车增加-环境恶化-修建道路-再恶化的恶性循环。这也被 Anthony Downs 所证明,即寄希望于通过单纯靠增加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是无效的,新增加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城市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城市交通供给。4.2 系统管理模式

基于仅仅依靠道路供给策略很难有效地解决道路拥堵的状况,20 世纪 70 年欧美国家开始重视现代交通管理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并由美国首先提出 TSM 计划即“交通系统管理”,旨在协调各种交通方式以达到节约能源,改善交通环境,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空间,控制车辆出行的目的,力求达到整体效率最高。目前,世界各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手段,以求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交通网通行能力。4.3 需求管理模式

交通需求管理的核心是要通过引导人们的出行方式来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矛盾的目的,调节人们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需求,倡导公共交通,控制和引导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20 世纪 60 年代新加坡于最早采取了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并采取拥有车辆特许证、车辆注册等一系列 TDM措施,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人交通的出行方式,使交通拥堵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相继实施了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并在运用中对其不断发展完善。基于城市交通的负外部性,交通拥堵收费被很多国家采用。4.4 智能交通管理模式

另外许多国家还致力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目前,国外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和应用发展模式主要以下几种:美国模式重在加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法国模式侧重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德国模式侧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瑞典模式侧重速度智能适应性交通安全保障系统,韩国模式重在通过整合交通信息系统改善交通混乱状况的等。W.Wen 提出建立动态自动的交通灯控制专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监测通过路口汽车数量的变化,实时调整车辆在每一个路口平均等待时间。Miehae A.P.Taylor 和 Jeremy E.woolley 整合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交通拥堵。Waadt Andrea 提出利用移动的 GSM 网络中的移动数据单元进行车辆定位,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比传统方式更加准确的定位精度,能够提供辅助交通拥堵的预测服务。4.5 制度完善模式 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制度首先本质上是一种规则,它用来规范人类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减少交易的费用,一方面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求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摩擦和冲突,进而避免和减少了随之带来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使人们对未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以降低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制度完善模式就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这种理念,认为政府应提供最有效的政策法规,来强化市民的交通守法意识,从而使得这种意识内化到人们的心中,使人们从一开始的由于怕承担处罚而被迫减少违章行为逐渐演变成自己内心自觉减少违章行为,从而消除了人为造成的交通拥堵及其交通事故。其中的制度不仅包括立法等正式制度,还包括习俗,观念等非正式制度。

纵观国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模式及经验来看,从起初的把治交通拥堵的治理对策的着重点放在道路设施供给模式上,到系统管理模式,交通需求管理模式,再到智能交通管理模式和制度管理模式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主要思路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些模式对于交通拥堵问题的治理在不同的阶段做出了不同的贡献,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每一种各有自身的优缺点。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并不是单一的遵循某一个模式,其治理策略应该综合考虑各个层面,目前专家学者也试图当有机的结合这些模式,使得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时候发挥治理模式的最优的效果。而国内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也是多把重点放在对策研究,更多是关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技术手段,但是对于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剖析的却不够深刻。所以,深入地剖析了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10]。

五、国外大城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政策措施分析

5.1新加坡治理城市拥堵的政策措施分析 1.控制汽车拥有量

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实行按道路网新增容量控制年度汽车车辆增加的配额制度[1],通过每月举行一次车辆配额公开招标的方式,由欲购私家车或出租车者竞买“车辆拥有权”,获得汽车拥有权证之后才能购车。实行这项政策后,新加坡小汽车保有量的年均增长率从过去的6%降至3%。2.拥挤收费

新加坡也是最早实施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的国家,做法是把严重拥挤的核心商业区划定为收费控制区,实施这一政策的效果是:核心商业区高峰时段的交通量减少44.5%,平均车速和公交出行比例明显提高。3.完善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为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新加坡在每个地铁和轻轨车站都设有巴士转运换乘设施和相关服务设施,其中包括通往组屋区(经济适用住宅区)的遮阳棚、商场、电影院、小吃店和夜市大排档等。为了推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除了地铁,轻轨等电力轨道交通外,还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私人和公交企业购买混合动力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的汽车、电动车等绿色交通工具。‘ 5.2纽约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措施分析 1.完备公交网络改善纽约拥堵

纽约建有北美地区最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公交、地铁和通勤火车网络布局合理,相辅相成。纽约共有24条地铁线路纵横交错,线路总长1300公里,468个车站遍及全市各地,为往返纽约上下班的人提供经济快捷的交通服务。2.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纽约市政府通过实行“公交先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路面,提高交通流量,以保障交通便捷。纽约市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在规定时段未经许可,其他车辆不准占用公交车道。纽约还在市内繁华路段设立“拖车区”,某些地点明确规定任何时候都不得停车,一旦违反即遭重罚。商用货车和私家车分类管理,在规定时段只允许商用货车路边计时停车,私家车除了停入昂贵的地下车库外别无选择。3.征收交通拥堵费

通过加征交通拥堵费,减少车辆进入曼哈顿,同时降低市区空气污染程度。另外,纽约市政府通过征收燃油税、过桥、过路费、高额停车费来限制私家车的出行。纽约市政府还设立了拼车专用车道,鼓励私家车主上下班拼车。商用货车和私家车分类管理,在规定时段只允许商用货车路边计时停车,私家车除了停入昂贵的地下车库外别无选择。5.3东京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措施分析

多年来日本东京一直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市民出行大都选择轨道公共交通翻。日本轨道交通不仅分布面广而且出口数量多,如东京一些大地铁站出口多达几十个,许多出口直接通向当地的著名设施、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提升了轨道交通的吸引力。东京地铁的设置特点除了线路多,换乘方便和准时也是东京地铁的一大特点。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成为运送市民出行的最主要工具,这极大地缓解了高峰时期路面的交通拥堵状况。除了便捷的公交系统外,东京政府治理交通的另一个法宝就是高昂的停车费[11]。

六、国外大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措施总结

国外治理交通拥堵措施大致可以分三大类:引导需求、增加供给和加强管理。引导需求的重点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抑制交通产生;增加供给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扩大服务能力;加强管理的重点是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

1.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减少交通流量

交通需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需求,抑制交通出行的产生,所采取的措施包括:车辆拥有控制政策,如车辆税、车辆定额配给、停车库许可制和车辆标准限制等;车辆使用控制政策,如道路拥挤收费、停车收费和车牌限制通行、鼓励合乘车和错峰上下班等。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服务能力

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政策更加侧重于从运输装备角度扩大交通服务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交通部门通过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引导人们“弃车就乘”,从而在扩大服务能力的同时减少交通量,使之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国外公交优先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包括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等。

3.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12] 如果短期内无法改变供不应求的现状,也可以运用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综合考虑道路、驾驶员和车辆等因素,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体现这一思路的最有效的交通拥堵治理措施。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高技术、高投人的系统工程,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高效率方式,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趋势将不可逆转。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研究适应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系统和设备,研究相应的管理技术,全面引进和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来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4.增强政府的监管和宣传作用,倡导“绿色出行”

欧洲一些国家对城市居民每次开车出行的距离进行调查,鼓励近距离出行者步行或骑自行车,有的国家还开辟了自行车专用道和无噪声区等。在欧洲城市中,自行车主要用于中短距离出行,不少市民把自行车停在城市中心区地铁站附近,乘地铁进城后,可以换骑自行车很快到达目的地,免去了开车进城没有泊位和停车费昂贵的烦恼。

七、结语

本文主针对我国大城市中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现状进行分析,以大城市交通拥挤为主要研究对象,参考了国外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治理措施及方法,利用目前国外大城市交通拥挤治理的对策,为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

城市在不断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将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治堵”将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治堵”政策的出台以及其实施的效果,在日益拥堵的今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效果不如人意,但治理交通拥堵不是一蹦而就的事,需要一个科学长远的计划,使城市交通慢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根本解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罗明.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2] 王轶闻.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研究[J].2012,(11)[3] 孙莉芬.城市交道拥挤疏导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武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4] 闫庆军.基于外部性的交通拥堵成因分析与缓解策略[J].经济论坛,2005,(5):57.[5] 张骏.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6] 张莉娜.浅谈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思路[J].现代企业文化,2009,(5):119.[7] 赵冬斌,刘德荣,易建强.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城市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方法综述[J].2009,(6):667.[8] 刘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探讨〔J〕.企业经济.2011,(06)[9] 付宏伟.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 陈凯丽.上海市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3,(3)[11] 袁静.国外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12] 杨成国,李英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12.

第二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策略

成绩

交通运输导论报告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导论 专业交通运输 班级交通运输一班 学生姓名 学号 上课地点 上课教师

时间: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策略 作者:

摘要:我们每天生活在城市里,却不知道我们的城市变了模样。再不是空气清新、道路通畅的美丽画面了,如今的城市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非常严峻。它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需要,交通拥堵问题也就日益增加。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手段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尤其是我们学交通专业的人,更应该为此做出一些贡献。本论文讲述了什么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功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形成原因、国外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功经验以及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建议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普通成为焦点问题。我们不断开路,不断修路,却不断拥堵。路网不畅、设施不足、行车难、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也日益突显。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希望我们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能尽快得到改善。

一、什么是交通运输

【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人,货从一地移至另一地的一种过程或经济行为。【交通】(traffic)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过程所产生的现象, 这是交通的广泛定义而一般人较熟悉的交通, 狭义而言则专指道路上车辆或行人的交通。【区别】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位移的大小。如:交通量与运输量的关系。

【联系】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交通是手段,运输是目的。彼此离不开。

二、交通现状及拥堵原因

(一)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应协调城市各规划区域与交通之间的关系,避免造成局部负荷过重。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规划者对于城市的功能定位缺乏一个系统、科学、前瞻性的考虑。像北京采取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主要商务区、金融区和行政区都集中于三环以内,形成典型潮汐式交通出行,二环路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 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 30%。尽管北京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空间发展格局,但由于中心城区发展惯性,在进出城道路、中心区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交通拥堵很难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从上海市道路网运行现状来看,占中心区道路长度22%的主干路网承担了该区域总流量的69%,流量过于集中造成了主要道路的拥阻。由于路幅较狭窄、容量有限、断头路等原因,占中心区道路长度64%以上的支小道路系统,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却不到25%,交通流量在道路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均衡。由于各种限制,广州没有按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将城市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路面交通的不合理性分布逐渐显现。

(二)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程度。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区小汽车无序发展、过度使用,使中心区的道路网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加剧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程度。近15年来,北京汽车保有量每年平均递增率超过 15%,个别年份甚至接近20%,而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年平均增加率仅为 1.2%和 3.7%,致使交通需求,特别是小汽车交通需求与市区路网总容量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

(三)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我国早在 2005 年就确立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但在实践中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尚未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轨道交通等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建设滞后,致使小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在北京,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慢则12~13 公里/ 小时,快则 17~18 公里/ 小时,而地铁车厢内人员非常拥挤,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上海、广州的情况也相类似,在上海中心城区“三纵三横”路网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车速为16公里/小时,最慢车速仅为12公里/ 小时,而广州高峰期公交平均时速为11~13公里/小时。

(四)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不合理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调节居民的出行方式,通过价格杠杆、服务水平等调节居民出行方式比例。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由过去以步行、自行车为主转向以小汽车出行为主,公共交通受到小汽车交通的挑战,导致交通出行结构呈现不合理性。同样,上海提出 2015 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比例从 35% 提高到 45%,基本实现中心城高峰时段 90% 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在 1 小时内完成,基本满足日均约 5900万人次出行总量的交通需求。广州也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从“财政优先、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等四方面积极建设“公交都市”,到 2013 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35%,到 2015 年力争达到 42%。

(五)静态交通容量不足

近年来,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而停车资源供应不足、分布不均,导致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据国际经验,停车泊位应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 1.1~1.2倍,以北京市为例,按机动车保有量 400 万辆计算,停车泊位应达到 440~480 万个才能满足基本需求。但许多城市远远不能达到此标准,使得大量车辆被迫停靠在公共道路上,使原本不足的道路面积更难以满足车辆流动的需要,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了交通拥堵。截止 2009 年底,北京私人小汽车同比增长 23.1%,相对小汽车的增长,停车泊位增长速度缓慢。以经营性停车场为例,2009 年底共有经营性停车场 5274个,经营性停车泊位 127.8 万个,同比增长 15%。同样,上海、广州也面临着停车位紧缺的情况。

(六)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管理多采取被动适应式的交通管理模式,通过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来增加交通供给量,道路建设仍无法赶上车辆的需求,相反诱发了更多新的需求使得交通越来越堵。随着我国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出行者交通行为的日趋规范,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愈来愈依赖于 its 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 atms系统,实现道路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发布,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这也要求我国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相应提高。

三、交通拥堵治理对策

北京、广州、上海都发布了治堵策略,都体现了“建”“管”“限”的思想。下面从交通供给、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对三个城市的治堵策略进行比较。

(一)增加交通供给

单纯靠增加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是无效的,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增加供给模式并不是单纯地增加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应结合城市交通路网存在缺陷,调整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19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10月25日市交通结构和完善交通管理方式,有效利用道路资源来缓解交通拥堵。

(二)采取交通需求管理 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交通管理逐步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需求管理也在此期间逐步发展起来。交通需求管理的核心是要通过诱导人们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矛盾。三个城市采取策略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小汽车增长速度,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调节拥堵路段通行权等。上海、广州侧重于利用经济手段来取得上述目的,而北京更侧重于管理手段。

(三)完善交通管理制度

我国城市交通涉及的法规主要有《城市规划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规划法》用于指导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其覆盖面和深度还不够,《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立法规则可实施性、适用范围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三个城市改变了以往以管理车 2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理论前沿辆为主的管理制度,采取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慢性交通的管理和服务。

四、国外交通拥堵治理及对我国的借鉴(1)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和谐统一。

交通拥堵很多情况下是由城市规划不合理造成的,行政区、商务区等过分集中。很多城市规划的新区,忽视了教育、医疗、行政服务等优质公共资源的分配,为交通拥堵创造了条件。在城市规划时,应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2)采取经济手段治理交通拥堵。

通过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费、进城费、拥堵费,限制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区,减少中心区的交通拥堵。在某些经常性拥堵路段,对交通高峰时段行驶的车辆征收道路通行费。通过降低票价等经济手段,引导人们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3)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优先安排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安全、便捷快速的城市换乘体系等。实施不同程度的小汽车总量调控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针对特大城市,大力发展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方式。(4)允许并鼓励“合乘”出行。

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民间自发的“合乘”出行,提高小汽车的使用效率。

(5)采取行政手段治理交通拥堵。推进公车制度改革,抑制单位车辆数量增加,以车辆补贴、班车等方式解决单位用车需要。针对我国大城市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可以采用车辆牌照定额分配制度,使车辆数量增长处于一个合理水平。对于城市中心区,采取限号方式减少车辆的进入,缓解交通拥堵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加大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

五、结束语

治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大家提出合理的建议,还要在实际的实施中随机应变。虽然国外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符合我们自己的需求,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通过优化交通结构、平衡需求调控、完善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强化科技监管等措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而实现我国城市交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昔日的清新与通畅指日可待。参考文献:

[1]曹宝贵.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首都之窗.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2011-2-4 [3]仇保兴.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0,4:6-9

第三篇:申论城市交通拥堵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还靠“组合拳”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民居住在城市是为了居住得更好。”如今城市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圆梦之所。然而,我国部分城市发展进程虽快,但“摊大饼”的发展方式却令城市交通不堪重负,日益严重的拥堵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发展。

本应予人幸福快乐的城市,如今却被交通拥堵的顽疾折磨。究其原因,应当是部分特大城市建设之初缺乏科学规划所致。这些地区公共交通没有随着城市扩大而与时俱进,路网不完善导致微循环不畅。而近年各地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更助推拥堵问题扩散全国。“治大国如烹小鲜”,面对交通拥堵的复杂难题,我们唯有采取多种措施,以“组合拳”疗治顽疾。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应协调城市规划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城市中心区域规划不合理,必然造成局部负荷过重。北京摊大饼般城市扩张模式,将城市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都集中于中心区域,极易引发严重交通拥堵。为此应系统梳理中心城内的城市功能,将城市中心区向郊区疏散,有效缓解中心区域交通负荷。同时,应统筹制定交通政策和战略,对道路、公交和轨道交通网络统一规划。对城市土地科学规划,保证未来交通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建设是一剂良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小汽车无序发展、过度使用,加剧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宁波市通过“一动一静”的公共交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由此,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应开展公交优先实施情况审计,确保公交优先落实到位。通过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对现有交通建设进行整合,完善路网建设,提高出租车、地铁等的使用率。同时要做好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停车信息化建设。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还要辅以行政、经济手段。交通管理逐步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拥堵的作用。所以辅以行政、经济手段治堵不容忽视。要制定合理限制购车政策,但同时应保证市场正常需求。征收拥堵费需要细则,可分时段收取,给交通拥堵区域居民一定优惠,要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既要保证收费透明,也要使其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辅手。

缓解交通拥堵时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只有通过城市合理规划,发展公共交通建设,辅以行政化、经济化手段治理好城市拥堵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顺畅,才能切实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第四篇:如何解决二、三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如何解决二、三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摘要】:城市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城市的过快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我们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着重从城市现在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谈起,分析了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一些对策。

【summar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brings to our life many convenience, but too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bringing us a lot of troubl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become our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imary problem,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city of the existing talked about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analyzed the reason of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solve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of some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

二、三线城市 交通拥堵 对策

【keyword】:Ersan Xian City traffic jam countermeasure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不同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同,其选择出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以下几方面是是现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量增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导致城市交通量的剧增。据统计,我国 1990年的客运量为648085 万人,2003年已经增长到1464335 万人,平均增长率为6.47%。并且今后还会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

二、土地使用与交通生成之间的关系失调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建设项目的交通流通量影响分析没有严格的规定,土地使用与交通生成和吸引之间的和谐关系失控。如前些年杭州西湖的道路拓宽及高楼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福州市中心的旧城改造工程等,未经土地使用强度评估和交通流量预测、沿新建、改建道路的高密度房地产开发甚至引发了比原先更加严重的交通、规划及社会问题。

三、城市交通设施基础薄弱

旧中国的公路交通极为落后,1949年的全国交通里程仅为807km,公路密度仅0.8km/100km2只是改革开放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才发生了历史性转变。1986 年,全国公路客运量为54.4 亿人次、货运量为 62×108t、公路通车里程为78×104km;至2005年,全国公路客运量高达168.4亿人次、货运量高达134.18×108t、公路通车里程为188×104km,分别是 1986年的3.4倍、2.16倍和 2.4倍。而1986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362万辆;到200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100万辆,是1986年的8.8倍。

2.4私家车数量激增,公共交通萎缩1990~2002 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由 81.3万辆增到1219.23万辆,年均递增25.3%。200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汽车市场,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55.3%,如北京市2004年私人汽车数量已突破100万辆。20 世纪80年代后,与此相反,公共汽车的数量增长缓慢。如1989年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4.6标台,经历了14年发展到2003年每万人拥有7.66标台,年均增长率仅为3.71%。同时公共交通采用固定线路的运输方式,时间效率不高,舒适性也差,即使是以快速著称的轨道运输方式,其速度优势也不明显,再加上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这就造成了公共交通的萎缩。这种极不合理的交通结构,导致我国的道路网络运输效率较低。

四、现代交通意识缺乏

我国行人的交通意识普遍较低。如:在繁华路段的各大中小学门口,每天学生上学、放学家长都要聚集在校门前,很容易发生交通拥挤现象。再如:道路被摆摊设点的商贩占据,迫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相互挤占道路,形成混合交通,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并且越是交通拥挤,容易堵塞的路口和路段越是商贩云集,这会进一步加剧交通秩序的混乱局面。

五、交通结构失衡

交通结构不合理,各类交通工具比例失衡;城市功能整体协调的失衡。忽视交通供需平衡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交通流量的逆向调节;滞后的交通管理与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不相适应都是造成我国交通拥挤的原因。

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措施,交通方式比例严重失衡,非机动车和小汽车(出租车)比重过高,公交方式不断萎缩。许多城市对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轻轨、地铁、高架等表现出足够的兴趣,有的城市热衷于修建步行街、商业街等,还有的在新建主干道、高速路时不从交通系统的整体均衡出发,次干道和交通性支路严重不足。

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理论研究新进展方面,目前比较突出的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多中心城市空间理论、精明增长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市交通拥堵疏导决策理论以及综合交通与赛博空间理,这些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层面、结合供需的空间层面、拥堵疏导的高技术层面以及结合无形传输的综合交通层面等不同层面上,对解决拥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方法:

一、加强道路建设

加强城市的道路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

二、提高交通效率

在道路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优化交通结构 ,提高交通效率同样可以大大减少产生交通拥堵的几率。实践证明 ,只靠修路解决不了交通问题 ,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才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

着力提高交通科技含量,提高交通效率。交通管理智能化是未来交通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它也是解决当前道路资源条件下交通拥堵的重要砝码。我们除了在交通指挥系统、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上提高科技含外,还要着眼于新产品的研发,实现人人主动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比如,国内有些城市已经研发出一种带有上传功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将该系统安装到每辆机动车上,将城市几十万个实时在线的道路信息来源,经智能化管理中心计算后,通过广播频道发出,让所有装有该系统的运行车辆,无偿地接收道路实时信息和智能化指挥,从而达到合理均衡分配整个城市车辆的流量,合理地配置城市道路资源,对城市交通起到主动式智能化管理的作用。

三、交通需求管理

所谓交通需求管理,是指通过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变人们的交通需求选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散交通需求,以减轻消除交通拥挤。交通需求管理是交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是城市正常运行,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矛盾的有效方法。它主要由城市交通实施的容量有限、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土地资源少、不能扩大道路面积率、净化环境的要求等因素决定的。尽管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非常复杂,但大都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 优先发展政策;控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交通系统管理;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政策的引导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限制私车的使用量

路权是全体市民的路权 ,路权的分配应按照出行人数而不是出行车辆进行分配。道路等公共设施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修建的道路设施 ,却被占总人口不到 20%的小汽车和出租车使用者占用 ,无论从路权分配来看 ,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讲 ,都极不公平。目前 ,发达国家的不少城市都意识到,解决交通堵塞,最重要的是限制小汽车的使用量而非拥有量。在纽约,私车一律停放在市郊,开车人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然后再乘公交或出租车去上班。

(2)提倡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

自行车是所有交通工具里面最健康、最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但是只能在短距离发挥作用 ,而这种距离刚好是小汽车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要破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痼疾”,在城市整体交通规划中开辟自行车道不失为一剂“良药”。德国交通部不惜重金在境内建成了密集、通畅的自行车路网,仅2002年投入自行车道的建设资金就高达两亿欧元。不少城市还在自行车道下安装磁感应器 ,当自行车到达交叉路口时,信号灯指示汽车停下,让自行车优先通过。德国每1000名居民拥有自行车814辆 ,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十分高的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 ,也在积极推广自行车,大力建设自行车道。有鉴于此,各地政府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把自行车道变成“机动车和自行车共用道”,甚至把自行车赶上人行道,人为造成市民骑车出行难,而应加宽和确保自行车道,在硬件上为市民骑车出行提供保障。同时 ,可以借鉴法国里昂的经验,建立自行车租赁系统,解决“公交车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自行车—公交车—自行车 ” 的有效便捷运转,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3)推行公共交通

通常私家车人均时空占有率是公共汽车的7倍左右。因此充分利用好公共交通资源,鼓励和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

(4)给出租车以优惠政策

出租车服务是城市交通的一大组成部分,近几年出租车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鼓励行人乘坐出租车也可以降低私人车辆的出行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因此,在政策和交通设施上对出租车以优惠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四、改善执法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可以从民警不愿管,群众不服管以及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入手,逐步改善执法环境,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要建立民警激励机制,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力求达成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要研究可行的勤务模式,将主要警力用在动态监管巡逻,疏导交通、处理事故、纠查违章上,以有效缓解当前日益繁重的交通监管任务和警力不足矛盾;要依法严处各种造堵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撞红灯、双黄线掉头、逆行等严重造堵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力度,迅速形成严管重罚的工作态势,形成震慑力;要制定罚之可依、罚之有度、罚之有效的法规,让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秩序则变为现实。

五、收费制度

征收汽车使用税(包括汽油税、停车税)和交通拥挤税是一种有效的减少私人车辆出行的方法。具体的征收方法可以根据城市的拥挤状况而定,比如只对高峰时间行驶的车辆收取交通拥挤费,也可以对高峰时间上路的车比非高峰时间上路的车收取更高的牌照费。

六、错开上下班时间

做法主要有3种:a.错开上下班时间,b.减少每班上班人流量,c.对某些时间限制性不强的工种,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家庭工作制,进一步减少道路人流量。

【结束语】

城市交通拥挤已经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重大问题,而解决的基础便是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和产生过程有一个具体以及清晰的认识。随着交通管理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尤其是交通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必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①李述:《关于城市交通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②景国胜:《城市交通问题与建设的规划、实施和管理——以现状典型的交通问题整治为例》

③黄欣 杨新苗 常玉林 程杰《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探析》

④刘秋菊,景国勋,房耀洲《浅析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及解决方法》 ⑤张爱东《城市交通拥挤分析与对策》

⑥耿志民,季 令《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探讨》

⑦李小蔓,钟生军,李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一些建议》 ⑧李兰冰《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⑨李 敏,杨 莉,王 波《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 ⑩李维生《大中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第五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解决方法课程论文

成绩

XX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6—2017

学第二

学期)

2017年

06月

18日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

纵观国内外交通发展进程,大城市之所以产生交通拥堵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交通运输服务供不应求和管理技术水平不足。因此,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增加交通供给与引导交通需求并举的措施,双管齐下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在交通供给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状况下,治理交通拥堵应运用先进的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在有限的运输能力下疏导好已经产生的交通流量,从而减轻交通拥堵的程度。

关键词:城市;交通;

拥挤;

对策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命脉,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第二大热点。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及堵塞现象,加上城市车辆数目的急剧增长,车辆与路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1.城市道路系统的构成1.1

道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章附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解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隔离带、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跨河桥、隧道等构筑物和已经征用的规划红线范围内的道路建设用地。

1.2

路段与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通分为路段和交叉口两部分。路段是道路的基本部分,路段上的车流不受分流、合流和交织流的影响,车辆运行特征为连续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构成平面交叉,平交路口分有信号灯控制和无信号控制两种控制类型。

2.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城市交通总量增长与城市道路系统建设不平衡

与城市人出行相关的交通工具、特别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由1978年的158.87万辆增加到2007年的1.4亿辆,其中以私人汽车的增长幅度尤为突出。面对交通工具的快速增长,城市根本无法以相应的速度铺设出供车辆行驶和停放所需的道路面积,直接造成城市交通供需失衡的尖锐矛盾,这也是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2.2

城市形态与现代交通的矛盾

我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形态多为单核团状结构、成片发展,步行是最基本的交通方式。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缓慢发展状态中,自行车交通成为城市人的主要出行交通方式,自行车是一种慢速交通方式,它的合理出行半径大约是5.6km/30min,因此,密集、紧凑的空间结构形态是首选的城市扩展形态,而以机动车为主体的现代交通机动性强、速度快,适合于远距离出行,小汽车的出行速度可达50km~80km,合理的出行半径大约为40km。近20年我国城市形态的扩展大多以现状建成区为中心四面扩散,即“摊大饼”式发展,单核、团状的城市形态与现代交通手段技术特征的矛盾导致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

2.3

城市道路系统的先天性缺陷

我国对城市道路的传统认识与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城市街道与西方城市广场具有相似的功能与意义。自宋代起,古代城市建设采用市井制,街道既有交通功能也承担了社会公共交往的职能。在慢速交通状态下,交通与公共活动的混合具有相互促进的意义,这一传统的惯性思维一直沿袭至今。虽然在1949年之后,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开始接受前苏联的经验,以棋盘式大方格网(路网间距为600m~1000m)的道路体系来改造城市固有的道路体系,这一低速道路网成为我国城市近50年来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蓝本”与“沿街布置商业”的中国传统相结合,其结果必然导致城市交通以慢速、低速为显性特征,城市公共活动与城市交通交杂、混合,不符合现代汽车交通的技术要求。

2.4

城市扩展区道路不合理连接制造了交通瓶颈

以机动车交通为基础的大片扩展区与以传统交通方式为背景的城市旧区随意拼贴,使城市旧区与城市扩展区之间形成了新旧“结合带”,不同交通流量道路的对接产生了交通瓶颈,导致了城市交通体系的失衡。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总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形态与现代交通技术的矛盾、道路系统的先天性缺陷和城市不合理的扩展导致了城市交通环境的恶化和交通拥堵。

3.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对策

3.1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路网规划

鉴于我国人均道路面积过小的现状,首先应从道路基础设施入手,通过新增或改造城市道路,改变城市路网稀、人多路少的局面,要加快旧城道路的拓宽改造力度,消除断头路和卡脖子路段。尤其是一些尚未完成绕城公路建设的城市,应加快建设步伐,尽早将绕城公路建设完成,使过境车辆绕城通过,不必穿过市区,从而减小市区交通压力。

3.2

将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应当从城市布局方面来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寻求高可达性、低交通需求的土地利用——通系统发展模式。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从注重发展速度、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转向注重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形态。以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网络共同作为城市布局的骨架,在总体规划上创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谨慎地对待传统的功能分区观念,创造均衡、配套的社区发展模式,保持中心区和各个地区的功能多样化。

3.3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交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时候,应当着力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结构中的比重,合理确定各种车辆的发展比例和速度。同时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对城市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形成公交主干网与次级线路相互配合的网络体系,弥补许多新建小区和新发展地区无公交线路的空白,使线路布局合理,站点设置科学。

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是公交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出路和选择,是一种运营成本低、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易于实现的交通解决办法。巴西库里提巴市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世界闻名,库里提巴现有72km公交专用路组成的骨干快速公交系统,其上运行着二铰接公共汽车,载客量270人,线路运输能力可达16000人以上,每小时运送速度30~40km,被誉为路面

“地铁”。库里提巴公共交通承担了全市出行总量的68%,极大地解决了当地的交通问题。

3.4

科学管理,缓解交通堵塞,向管理要效率。

(1)

采取交通限制措施,如:在市内中心区路网较密但路面较窄的路段设置单行道;实施车牌号码为单、双号的车辆隔天分别出行的强制措施等。这些管制措施无疑会减小交通量,促进道路畅通。

(2)

交通信号灯由点控制到线控制乃至平面控制,改变原来的一个路口一个信号灯的线性控制,从而提供最优的信号灯时间分配,使该路中驾驶员的总的时间延误和停车等待次数最小。

(3)

引进和开发先进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并将整个市区的交通指挥联网,合理调节交通红绿灯的通行能力;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一支疏导交通的机动队伍,随时处理交通堵塞。

(4)

坚决取缔非法占道,还路于交通。健全交通法规,依法加强交通管理。

3.5

加快停车场的建设

停车场建设要和土地开发相结合,制定出土地开发与停车场建设的连带关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停车场建设市场。如澳门市规定高层大厦必须配建停车场,否则工程不予验收;高层大厦自建的停车场可以按规定对外开放收费,以弥补社会上泊车位的不足等。

3.6

逐步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

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结束语

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城市运行效率的消极因素,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消除它对城市的负面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城市的生长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任何抑制和消极的方案都不可取,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城市交通满足城市生长、发展的需要。

2.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交通拥堵是系统障碍的表现,解决方案必须是全局的、整体的。

3.交通拥堵的解决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个人责无旁贷,必须规范个人的交通行为。

参考文献

[

1]

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7-18.[

2]

傅崇兰.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12.[

3]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4-25.[

4]

晋美俊,霍耀中.中小型城市交通状况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23):19-20.[

5]

林震,杨浩.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J].综合运输,2002,1

[

6]

张奎福.城市交通与公共交通[J].世界城市交通,2002,1

下载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南宁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浅析南宁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 一、南宁市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南宁市路网存在密度低、间距大、次干......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市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驶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种种城市弊病逐渐凸显,特别是城市堵车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者......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五篇)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 ***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有限和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的背景下,对上海市......

    城市交通拥堵的论文

    导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家对便利出行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城市交通拥堵的论文,欢迎借鉴!【摘 要】城市交通拥堵已成......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摘 要:近些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由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显现,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道路具有非排除性和......

    恩施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含5篇)

    恩施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主要由建筑物与交通组成。城市交通的存在是给人们提供来往于各建筑物间或各地方之间的方便条件的,它是为城市服务的,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部......

    厦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及其治理

    厦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及其治理摘要:交通作为城市功能中最活跃的因素,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给城市带来不良影响,是每一......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交通犹如城市的动脉,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普遍性的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