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一体化之理性思考
城乡一体化之理性思考(草稿)
詹志华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然成为一种共识。“统筹”是手段,“一体化”是目标。不过,时下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有悖于中央的精神,这势必会引起“统筹”的片面性。而“统筹城乡发展”贵为“五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和统筹国内和国外发展)之首,一旦有失偏颇,又势必引起其它“统筹”的不良反应。可见,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之辨析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还是一种现代的经济理论。而在当今的中国它则是一项的重要的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城乡一体化”的观点和思想进行认真的辨析和梳理,排除误解,确保其作为战略的地位不受干扰。
1、作为发展规律的城乡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认为,城乡关系由城乡一体到城乡分离,再有城乡分离到融合,这种融合与分离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全部的社会经济史”。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可言,城乡关系处于自然的一体化状态。商品经济出现以后,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城市比仅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创造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开始出现对立和分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德国为了建立城乡分离这第一次大分工,整整用了三个世纪。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因此,这种分离并不是对历史的否定,而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导致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因而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当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乡的分离和差异过分悬殊,又会产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城乡两大经济社会结构失衡。这时人类社会要继续发展前进,就会要求城乡相互吸收对方的先进因素,消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壁垒与障碍,使城乡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的基础上重新融合,从而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2、作为发展理论的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理论的城乡一体化是有关学者针对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来的。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从而构成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他并以此提出要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不可能正确解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导致了城市问题突出,农村萧条。与刘易斯相反,斯多尔和泰勒等则提出,为使发展公平,必须推动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工业化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最终也不能合理地解决城乡的发展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兴起的模式,正是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城乡争夺资源、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矛盾,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此之后,对城乡一体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理论,如麦基提出了农业和非农业高度混合的交通走廊地带概念、佛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为代表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源于费农的梯度转移理论、缪尔达尔累积因果论等等。这些理论尽管有其偏颇,但是这些理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总是一个从不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又从平衡增长到非平衡增长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最终导致城乡和区域间差距的扩大。并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大国家的干预。这种见解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我国,各界人士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也是大异其趣。如我国学者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出发,在人文生态层次上研究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他认为,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业和农村小城镇,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网络,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规划接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更多注重从物质规划和具体操作的角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作为发展战略的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战略是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但它的形成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各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都十分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早在建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精辟的指出:“中国农村有五亿多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人口要减少怎么办?不要涌入城市,就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将来达到一半劳动力搞工业,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像个样子了。”毛泽东所预言的实际上成了邓小平所倡导的“小城镇、大战略”的先声。邓小平同志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有过更为全面的论述。他1975年8月在《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中曾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更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根本理论依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实际情况,及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则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而胡锦涛总书记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是作了深刻的论述。在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论断标志着“城乡一体化”战略地位的确立。在党的十六界四中全会上,他又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性的趋向。”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且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上,党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断,这又是“城乡一体化”战略思想的一次重大发展。[1]
当然,“城乡一体化”战略思想是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逐步确立起来的,也是我们党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批判借鉴各种发展理论的产物。
城乡一体化战略之本质内涵
作为一种战略,城乡一体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不同地角度出发,进行深刻的理解。但尤为重要的是必须抓住这一战略的核心与重点,也就是说必须抓住这一战略的本质内涵。
1、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核心。发展问题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过去,城乡矛盾问题的实质是个发展问题,是因为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遭到破坏,以致形成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机制。归根到底的说,是发展的取向和模式出了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就不能不把发展当作其核心的问题。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也强调城市向乡村靠拢。因此城乡一体化不仅仅
是“农村为城市服务”或“工业支援农业”的代名词。城与乡是“城乡一体化”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但这还不够,还必须双管齐下,以乡带城的同时又以乡补城,双方合作,形成互补,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强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形成城乡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注重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不是要实现城乡的同等或同步的发展,也未必等同于要在城乡实行相同的制度,因为这将有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2]
2、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点。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且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为我们指明了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工作重心。当今,“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矛盾的主要方面。尽管我们为此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如我们虽然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好转。我国“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盾上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上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造成了现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以及农民在户籍、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劣势。“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城与乡作为“城乡一体化”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任何一方发展上的缺失和滞后都是不允许的。所以,“三农”问题是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所必须克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发展战略转换、体制创新和制度政策调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撤除城乡分割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以平等的发展权利,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进共促、共同发展繁荣的景象。[3]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策略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城乡一体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于统筹好城乡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思想的指引下,探索一条切合我国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已成了当务之急。我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
(一)转换思维模式,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观念。首先,要摆脱束缚我们的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的思维模式,正确认识到城与乡是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农村发展同样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都应从城市单中心中跳出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
[4]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其次,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两个
趋向”的论断,转变“重城轻乡”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提及“两个趋向”的论断,如党的十六界四中全会上,他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性的趋向。”在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且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为我们指明了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工作重心。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把它当作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心来对待和解决。
(二)实行政策扶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当今,“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虽然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做了大
[5]量工作,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好转。因此,要统筹
城乡发展,国家必须在政策上不断地向农村倾斜。2004年、2005年我国连续两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来公布对农村工作的政策,表明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的政策,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税收支持、投资支持和保险支持的力度,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进行体制创新,彻底破除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当前的亲农政策对于逐步化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治标之策。因为,我国“三农”问题乃至城乡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只有通过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彻底破除城乡发展的二元体制,从根本上理顺城乡社会关系,才是治本之策。根据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逐步进行以下诸项改革和创新:
第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渐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第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允许农民对其所承包的土地可以转包、出租、继承和有偿转让,并可作为资本入股取
[6]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促进土地从转移出去的农民手中置换出来,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
第三,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制度, 使农民和城市居民能够大体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为此, 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包括教育文化设施、公共交通、消防、绿化等方面, 使得农民逐步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国家应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第四,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国家应该打破传统是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统筹兼顾,让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7] 社会保障。国家应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制度,为农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2]王良仟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13-23;
[3][5] 杨雍哲 段应碧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69(重复)
[4][6]孙旭玉 论城乡协调发展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6
[7]马宝成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3):78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的我之思考
城乡一体化的我之思考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关键字:
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化,三元化结构,中国的城乡发展现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扩张及其影响。
前言
中国的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问题历来已久,但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在我所了解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现状和政府在这几年来提出的城市化政策提出我的想法和思考。希望研究的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劳动力,科技,资本来推动城乡一体化,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和发展。
在进入2000以来,由于家中有亲戚拆迁房子,我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感受是较为深刻的,现在,暂且不谈其中的社会化问题,只就其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浅谈。
在征收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句话:“里人盖那么贵的房子让我们住不起,我们就把大米卖到一万块钱一斤,让你们城里人都饿死算了。”由此可见在中国的经济体中城乡是紧密相连的,的确,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范围的扩张,更是加深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甚至是在这个社会化浪潮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农民工的矛盾。农民工报酬在最近10年不升反降,劳动条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农民工基本是在产业末端的加从事简单的装配劳动,这些装配工业诸如玩具、服装、皮革制品、小电器等,由于世界市场的供过于求,而利润很低,且这些产业以专利和商标为典型的利润端多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使得国内外向型企业的利润微薄,支付不起打工者较高的报酬。最近10多年,随着经济外向程度的提高,中国制造的加工产品销往全球(有人乐观地称之为“世界工厂”),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出现饱和状态,世界市场的供过于求使最近10多年来,中国加工产品陷入“出口增一倍,利润降一半”的恶性循环。我到曾经拆迁的地方看,发现虽然新楼房建了起来,却没有建起人们生存的信心。怨声载道,医疗费,生活费,交通费用,子女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和农民及农民工微薄的工资和信心相比,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再来看看这个例子,我的同学在学校的赛扶社团从事,他们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帮助农民实现其价值,创造经济利润。他们走访了农村,看到的是这样的现状——1.卖出西瓜的价格是八分钱一斤,到瓜商手中是3毛,到消费者手中变成一块到一块五。2.民间的工艺受冷落逐渐失传,大部分手工艺人失业,劳动力剩余,家庭经济窘迫。3.传统的耕作模式并有因为家庭联产承包,稻麦收割机的出现有改变,因为没有规模的经营和稳定的销路,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只是一纸空文和天方夜谭。4.世代务农的农民收入只够家庭基本消费,子女的教育使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我的母亲的一个学生来长沙上学,家里给他的一年的生活费是1000元。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强压下来到城市打工,成为庞大的农民工浪潮中的一员,但他们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又只能感出体力的活,在城市赚一个劳动差价以保证子女的教育费用,但这样的现状导致的问题是农田的大量荒废和农村劳动力不足,导致基本物资生产不足的物价上涨。这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来——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创出37个月来的新高。食品价格仍然是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7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而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
在看了以上事例后我为担心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大的消费潜力的是在农村的,而且今年CPI不断攀升,国家又台措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过度投资物价上涨,但这样的措施是又会导致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生产信心下降,同样老百姓在这样的政府信息下,消费的信心降到冰点,理财投资保值似乎成了居民对待人民币的态度。可知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想原因一定很多,在这里我想探究的是城乡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
综合上面的情况和其他参考资料,我为这是农村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是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矛盾。中国应当如何认识这个矛盾,面对这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我认为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同样,城市消费对农村的反作用力更是不容忽视的。在前几天的货币银行学的课上,吴玉宇老师说网上有传言说央行预备发行500元人民币,传言争议颇多,不央行发或不发,实质上都反映了CPI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的确是这样,就长沙的情况看,各大国际奢侈品牌入驻,小学生都用iphone了,可为什么我们还总说消费不足,要用促进内需这辆马车来拉动经济发展呢?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现在为什么反而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消费者得消费欲望呢?
我认为是因为,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的中小企业没有国际竞争力,大量的而外商抢占中国市场,而且外商的产品几乎满足了各种需要,而国内适度通货膨胀,工人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工资,调高个人所得税标准,是财富所有者宁愿购买国外的产品,这造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销路更狭窄,农工在这种情况下进程打工其实是浪费劳动力,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经济疲软,基础物资价格上涨,经济环境恶化,少数投机倒把的商人乘机赚取私利,更加搅混了中国这盆水。
在来看看近几年的农村发展的政策。
在“想富先修路”的思想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经历了农村医疗体制改革,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方针,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水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政策改革。当然这些都为中国农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可是近两年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还有很都不足。
首先,发展环境改变了,发展的境况却没有改变。就我所在的长沙地区来说,的确,城市化进程的中的土地兼并似乎把从前的农村转化为城市,市政府引进的投资开发项目投资建成后,原来是要花钱买的房产,而不是可以带来收入的工业,另一,政府引进了很多工厂,长沙的工业产出也在不断上升,可是,就我所在的长沙地区来说,麓谷高新工业园区,星沙高新工业园区这些有集中在某工业园区,而且大部分的工厂是初级产品加工业,对农民的知识要求也较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并不大,而且并不能直接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生产依旧是粗放型生产方式,农民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商人投机倒把加剧了农贸市场的不稳定性。所以,单纯靠“多予少取”的政策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的。当然,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民意愿留在城市中,但最为根本的还是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来改变自己家乡的环境。而随着全球化得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整合,我认为是十分必要,是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道。问题在于采取何种创新形势来推动发展。
六月份出台的这样一则新闻“加强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提
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称,对于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重点贴息支持。”这是国家支持西部开发的措施,我认为也可以于农村建设,将农村发展融入市场经济的浪潮。
首先,以前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但并没有规定乡镇企业的规模,为了更快的实现农村的发展,我们忽视其带来的影响,致使近年来“黑砖窑”“煤矿事故”“地下垃圾食品生产”等经济乱序出现。而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朝一个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实现产业整合,这方面汽车产业是一个先导,未来不久必将波及到其他的国民生产领域。国家在企业审批的时候也到制定一定的符合规模化经济发展的审批标准,从而促进资金在企业生产前先整合,一个的发展要实现多方融资,而不是一个人的资金到处分散投资。其次,农村经济规模化发展,可以借鉴美国农业的发展经验实现分区发展,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等)大力发挥地域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再次,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这样规模化的大型发展企业来进行消耗,同样,大型 企业化得农业生产单位可以实现各项配套措施,从而实现农民子女教育,老年人抚养问题的就地解决。
这样一来,农民一方面可以从事他们熟悉的行业,并在熟悉的行业中学习新的知识技术,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并且通过一贯时间的发展,农村地区不需要城市土地的扩张来实现城市化,而是直接自己发展,自己成熟,自然过渡到城市化。农村的发展问题解决了,拉动内需就有了动力,城市的生存压力减小,人们消费的胆量和信心就会增强,从而又可以拉动生产,到这个时候,也就是国内生产规模化,产品竞争力提高的时候,适度的通货膨胀才能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
结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消化和转移,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消化和转移就是要实现农村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规模化,集合式的科学经营。要实现规模化科学经营就要实现资金的整合和集中化投资。要实现资金的整合和集中化投资就要完善现代企业股权制度,要完善现代企业的规模规格的规定,要严格审批流程,不再像刚改革开放时那样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啦。
第三篇: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切实解决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问题,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从结构调整的角度对城乡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试图找到破解二元结构、三农难题的“钥匙”。
一、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是“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这个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值得我们重视。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后,城市文明逐步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后,即实现了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城乡现代化。
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变“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状况,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不是农村城市化,不是城市乡村化,更不是城乡一样化。简言之,“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和途径
用推进城市化主动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既是势所必然,也是顺势而为之举。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要准确把握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是现代化两个主要标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任何孤立的理解都是不全面的。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市的现代化,还涵盖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中建设新农村。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结果的表现形态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实现现代化。因此,当前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破解“三农”难题,必须跳出“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式;主要途径是减少农民、改造农业和缩小农村。
减少农民。关键是解放农民,减少农民,变农民为市民。如果说家庭承包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那么城市化将解决农民的“身份”问题和现代化问题。一要减少传统意识的农民。减少农民要求减少传统农民,增加具有现代商品意识且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民。出去打工后即使再回来的农民,在意识、思维方式上与留在原地的农民已经完全不同。二要减少农民绝对数量。既然没有那么多的要素、没有那么多资源让有能力的农民留在农村,还不如让他离开农村去“闯荡江湖”,去城市工作乃至安家落户。三要加快农民市民化。降低进城门槛,引导产业进城集聚,广开就业门路;把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变为“离土又离乡”的现代产业工人,使“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成为“进厂又进城”的现代文明市民。
改造农业。改造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对接。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也是农业的工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一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引入产业融合概念,抓住优势产业,延伸和衍生农业产业链,形成区域特色。加快农业的股份合作公司制改造,打破“农业龙头企业”的界定框框。二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传统工业的市场化改造经验运用到农业上来,运用“折旧”、“技改”等工业管理理念,创建有效的农业产业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农业信息化的过程,要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不断拓展信息服务新领域,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各种应用服务。农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而且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引导下作科学决策,并改造传统农业。
缩小农村。浙江要提前实现现代化,少不了农村这一块。现在我们说穷、说落后,主要是穷在山区,落后在农村。城市化本质上是解决现代化的载体,但是没有落后的农村和贫穷的山区发展起来,那么就无法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缩小农村是使有限的资源更多地集聚,让更少的人运作并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是减少村庄的数量,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大幅度迁移自然村、小山村,撤并行政村,使其向中心城镇集聚,改变分散的状况,从而形成合理的城乡分布格局。二是增加农村的效益,农村发展并不是随着农村数量的减少而速度变慢、总量变小、效益变差,恰恰相反,会使农村发展速度变快、总量变大、效益变好。三是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安康、社会文明的新农村。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达地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重视四个转化过程:一是先“虚”后“实”的过程,即先要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城乡“一盘棋”规划,然后出台相关政策,安排重点项目,落实建设资金。二是以“点”带“面”的过程,即根据经济条件和群众意愿,抓好几个示范村,通过改造旧村、治理环境等形式,以点带面,有序推开。三是从“硬”到“软”的过程,即从道路、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硬环境入手,奠定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再逐步提高村民的素质,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四是由“小”及“大”的过程,先实施农村“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小五化工程,再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大五化工程,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要正确处理三对关系:一是“内”与“外”的关系,即人口的内聚外迁、产业的内聚外来和资金的内聚外引。二是“大”与“小”的关系,即小县大城关、小企业大集群和小财大用。三是“进”与“出”的关系,即山民出深山进新城、工业出老城进新区和农民出农业进工商。这是我们在衢州、丽水等地调研中,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概括和体会。
第四篇: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姓名:XXX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但城乡一体化规划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途径
一、引言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但城乡一体化规划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二、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
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此外,还存在土地开发征用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途径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这不仅要靠中央政府的政策向“三农”倾斜,而且要靠工农、城乡的直接互动,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臵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臵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
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此外,还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体制、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制、城乡一体的财政和税收体制、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制等的改革。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进程中,要坚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第五篇: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郭 健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
和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教科研的主要力量是教师,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推进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倡导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是培养高职教师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基础。
【主题词】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教师 教学科研 一体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依赖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生存的、具有特殊性质和重要任务的教育类型。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教科研任务,而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是教师。在当前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提高学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实践技能的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效能,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不再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存在困难的主客观因素,仅从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职业素养角度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好地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提倡高职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职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学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也是现行机制下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一、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专业。当一位教师进入教室时,他(她)对自己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是熟知的,对培训的实践技能是熟练的,对职业岗位的经验的是丰富的,但学生怎样理解、练习、掌握和运用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情景中都不同的。因此,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永远充满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高职教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意识、研究行为既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谈的“专业化”不是指教师所教的专业(学科)内容,而是指高职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活动”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即掌握较高的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进修意识和学习能力。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未必就能从事职业教育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他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的论点。高职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
二、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培养高职教师的有效途径
研究是我们对待未知事物的一种态度,教育研究不应只是专业人员的专有领域,也是教育实践人员的一种态度,一种对教育应有的态度。钱伟长先生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他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进修,而是靠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这是主要方法。因为不搞教学研究,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不懂得如何去教。钱伟长先生的话道出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质。高职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教学与反思、教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使高职教师从过去“教书匠”的简单、枯燥、机械和重复性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转化为充满激情的研究性创造生活,从“经验型教师”变成“科研型教师”,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被动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实施者,才能真正提高职业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不竭的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教学创新的基础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和最好体现。高职教师的教学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然而,无论哪一方面的创新,都要求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成为研究者,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都要求高职教师在遵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共性规律的前提下,在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在各自的起点上,主动探讨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中来,并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事实上,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原始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否定、被修整、被强化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才能真正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四、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
1.教育实践的研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末,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对教育意义的这种理解,十分精辟地表达了教育的实践性质。高职院校的教师处在最普遍的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直接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科知识的自信和热爱,对专业技能的娴熟和精湛,无一不对学生的道德、智慧、身体、精神、生活的态度和未来发展,产生某些触动,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应紧贴职业教学实践,以教学研究为主,广泛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技能培训方法、德育工作探索等研究。可以说,实践性是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的根本特征。对高职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
2.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就是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师为研究者,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着重对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如: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特有的课程和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建设、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职业教学行动原则、职业教学内容排序、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职业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融合、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技能-知识-态度)匹配等研究。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教师立足于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看,只有着眼于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的互动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3.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研究。职业教育需要的是深深扎根于社会需求,为社会所有,自身具有生命力,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职业教育。那末,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这种具有顽强的自我生存能力,发挥强大的社会功能,为我们的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职业教育呢?我们非常羡慕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但是,当我们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理念时,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还必须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文化的特殊性,民族的特殊性进行有机地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诞生,肩负着保证我国持续高速发展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力市场状况,专业技术方向,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于掌握市场需求和企业最新技术设备应用情况,研究由此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技能产生的影响,解决社会、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技术人才的保障问题,等等。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生命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基础,把教育、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视为高职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是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理解。高职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养成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勤于思索、多读书、多收集信息的好习惯,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逐步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目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要有弃而不舍的精神。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教师应了解高职科研的种类与特点,了解一般的科研程序与研究方法,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和适应性有所反思,知己知彼,扎实前进。“搞科研要有点天才,天才来自于勤奋;要有点灵感,灵感来自于积累;要有点能力,能力来自于多方面;要有点兴趣,兴趣来自于认识。”强调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行为,获得研究能力,绝不意味着对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忽视或削弱,而是把它们视为同一过程,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将因为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郭 健.论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外教学研究.2004(9)[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3] 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教育研究.2004(5)[4]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http://
(发表于《大学时代》学术教育版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