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3 11:0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发达国家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和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如鼓励城市的投资者到农村办厂,通过政策扶持农民就地办工业和第三产业,以振兴农村经济,缓解城乡矛盾。在我国及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化所需的原始积累只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虽然促使了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但严重扭曲了城乡关系,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已发展到工业化中期,城乡之间的联系通过产品的等价交换来实现,城市与农村各自依靠自身积累推动自己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工业与农业仍处于初步阶段,城乡走向融合是客观规律。但城市不会自动带动农村,农村也不会自动实现城市化。因此,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城乡二元格局体制。

(二)城乡一体化:贵州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实现农村现代化。2007年,贵州总人口3975.48万,有2852.80万人在农村,农村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76%[4];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2373.9元,实际增长11·6%, 22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5]。然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至4.5∶1,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显然,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严重制约着贵州省经济发展。因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困境呼唤城乡一体化变革提速。

1、城乡一体化是促进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策略。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远远低于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只有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体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中而大量滞留在农村,使有限的耕地资源(贵州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 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承载着过度密集的农业劳动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现城市与农村改革的双向推进,取消城乡界限,允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通畅流动,实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吸引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使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向农村渗透,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通过城乡统筹一体,建立互通、互补、互促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2、城乡一体化是改变贵州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后,贵州农民与全国农民一起进行了家庭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进城务工等新生事物,推动了贵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基本摆脱贫困,总体实现小康。但是,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尚未根本改变,城乡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已导致城乡资源和市场的正常梯度传递链条断裂,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效应丧失。同时,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还会演变为复杂的危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加快推进贵州城乡一体化,加大对农业的技术和资本投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确立平等对待农民的法律制度,理顺农民与其他阶层、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权利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解决农业与其他产业多元结构之间的效益不平衡,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最终推动贵州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3、城乡一体化是建设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能就农村说农村,必须跳出农村说农村,否则新农村建设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经历了以人民运动为重要内容的新变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一场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变化。但是这两次农村“建设”,都没有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式。因而,在当前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如果仍然把农村和城市分开,维持现有的不合理的体制,就难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成了一句空

话。历史的经验证明,农村、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在农村和农业自身,封闭起来就农村抓农村,会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贵州建设新农村,关键就是要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真正把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作为“两位一体”的任务,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对策思考

(一)农民收入现状

2004~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 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①①;200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从贵州来看,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86.62元, 2007年为2373.9元,增长82.6%。虽然贵州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总体上农民增收的基础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比较缺乏,农资价格高位运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年均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而从贵州来看,城乡收入已经形成“剪刀差”,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1995年,贵州省城乡收入绝对值相差2844.84元, 2006年差值高达7131.00元。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1,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受国际原油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几年大幅上涨。2004~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从395.5元增加到481.1元,增长21.6%,亩均净利润从196.5元下降到185.2元,下降5.8%。按目前价格测算,今年因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亩均支出比上年增加近60元。受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业的成本也持续增加[6]。另一方面,在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完全理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稳定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3、农民就业难度加大。2008年以来,由于能源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逐步压缩,导致这些地方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减少。据调查, 2008年上半年贵州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但增幅却在下降,始终在35%左右徘徊。

4、农业灾害影响农民增收。由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了很大影响。2008年初,贵州出现百年难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1、从农业自身看,农业增产基础弱。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态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 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制约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导致农民收入波动大。从农业投入看,也严重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金融支持力度弱。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有限,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科技投入不足。农村缺乏一支有效的科技队伍,农民缺少新技术、新方法的指导,科技成果难以应用推广。由于农业效益低,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

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无资金投入,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特色 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不够。

①资料来源: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贵州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

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 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农民实行的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经营分散,影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也使农产品生产费用普遍偏高,导致许多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难以给农民带来许多利润,农业综合效益低下。

3、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由于受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人口增加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是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和艰巨任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源性因素。当前,贵百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为14.50人,比2005年增加10%[7]212;2006年末,小学文化程度742.70万人,占45.85%;初中文化程度558.05万人,占34.45%;高中文化程度80.48万人,占4.9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9.34万人,占1.20%①①。平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6.79年。显而易见,贵州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低,一方面导致农民思想意识陈旧、保守,利用新技术、新科技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受到限制,影响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科技生产力的转换,严重地限制了农村科技致富的步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导致农民基本技能差,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业渠道窄,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同时,未转移的留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转移难度增大,增收潜力逐渐缩小。

4、从市场环境看,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不畅。当前,农产品流通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农产品供求信息与生产、加工脱节,农民对市场缺乏了解,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一方面,农民市场主体地位脆弱,面向市场风险大。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由分散、各自为政的农户直接进入初级市场,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体系不完整、运转不灵,信息严重条块分割,市场信号扭曲,不能及时地为农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加之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行政机构任意对市场进行不规则的干预,严重影响市场动能的发挥。

5、现行制度不尽合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阻滞,就业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没有彻底改革。许多地方保护政策人为地剥夺了农民公平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更享受不到只有城市居民才有的就业、培训、失业救济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很多制约,提高了农民就业转移的成本,影响了农民从事非农劳动收入增长。总之近几年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减慢,究其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农业效率下降,家庭经营各业尤其是第一产业收入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贵州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对市场的不适应的集中反映。

(三)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过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减少过程,是农村城市化过程。因此,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思维,站在城乡一体化的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从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探讨农民增收。

1、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民增收产业体系。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

①数据来源: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8-04-10。根据国外经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上固定在城市里,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接近或达到100%[1]。

一、城乡一体化: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分割,特别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使贵州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更多困难和障碍。因此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更有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则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是明确地用事实告诉人们: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我国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而言,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从发展的角度讲,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分离、城乡发展上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就会阻碍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导致社会经济失衡。因此,必须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城乡从对立走向融合。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业化过程可分为工业化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通常情况,在经济。,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2007年2月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质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

(1)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抓好特色农业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按照“品种调优、区域布局合理、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符合地方的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力度,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带和农业产业集群。贵州不是粮食主产区,因此,在保护粮食生产的同时,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如草地畜牧业、茶叶、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经济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农业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着力开发有机食品,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拓宽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2007年上半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4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同比增加6.6个百分点[8]。但从现阶段来看,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

织+农户”、“企业+基地+基地工人”等组织形式,努力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最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贵阳市白云区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户增收中做了有益尝试。该区的白云玫瑰基地,以麦架镇高坡、果园村为中心,以农户种植为主,辐射带动牛场、沙文、都拉等乡镇发展花卉产业。基地面积1050亩,玫瑰品种多个,带动多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地。

(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流通增收。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 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吞吐能力,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尽快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城乡贯通、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农产品商品市场网络。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以农产品交易市场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兴建集农产品收集、流通加工、仓储、包装、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区域界限的高效率、高素质的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

(4)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加工增收。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环 节。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引进关键设备,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比例,促进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同时,按照市场多元化和市场细分的要求,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探索发展农产品网上营销,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加大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力度,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加工营销的不断发展,增强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确保原料农产品供求数量和价格水平的稳定,使农民的增收可预测、有把握。

2、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保障农民增收。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持续地给予补贴、保护。2007年,贵州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年各级支农资金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共11亿元[5]。但由于贵州省农村发展相对滞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保护。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我们有条件也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更多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增收。首先,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发[2004 ]8号)文件,在保证不低于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

大财政资金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农村水利、电网和通信、城镇排污、农村公益事业等投入,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信用

社采取股份制的办法,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大户等参股, 使其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业发展银行实施改革,将农业发展银行改建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切实用好用足WTO的“黄箱” 政策,充分体现国家对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特殊支持。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 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是目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沿海地区靠乡镇企业发财致富,数以亿计的农民靠进城打工摆脱贫困,足以证明了这点。因此,我们必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1998年至2007年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较大成绩,累积劳务输出500多万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已达700元,约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11]。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交流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交流问题研究

——以选派挂职干部、选聘生为例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还是在人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最根本的就是基层特别是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几年,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选派优秀干部去基层挂职锻炼;再比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总的来看,选派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政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多优秀挂职干部和大学生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挂职干部 选聘生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还是在人才。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最根本的就是基层特别是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几年,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选派优秀干部去基层挂职锻炼;再比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总的来看,选派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政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多优秀挂职干部和大学生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试从青年人才下乡对农村各方面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意义入手,以选派挂职干部和选聘生为例,探讨青年人才下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青年人才下乡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它的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而要改变农村这些现状,要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关键靠人才的智力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骨干人才匮乏,不但未引入人才,而且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需要引进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青年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就能及时地给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他们进村后,不仅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能发挥桥梁作用,能成为农村与外界的桥梁,遇到农业技术难题,能向外界求助,并把专家、教授和项目引进农村,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还能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出更为优质的农产品,引导农民对其加工,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并能建立网页,运用网络扩大范围地进行农产品销售。

向农村输入人才对新农村的政治也有巨大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增强农村的民主法制意识。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所以封建意识仍然对人们有很深的影响,封建专制思想严重压抑和束缚了个性发展,且形成了严重的特权思想,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需要接触的外界机会少,这就使我国直到今天仍缺乏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淡薄。而优秀挂职干部和选聘生整体素质比较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法律知识了解更为深刻,能帮助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从而促进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另一方面,表现在能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目前我国

农村干部存在着队伍日益老化、后备来源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一支真正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成了发展农村的迫切需要。如果仅仅从农村青年中培养选拔,受文化知识的限制,农村青年具备接班人的条件并不多,至少不能作为村干部的培养首选人选。比较而言,选聘生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培养为村干部后,能增强基层组织建设,能改变管理方式,与村干部交流学习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村干部队伍向知识型和职业型转变,这对现有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整体素质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青年人才下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人才下乡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工作理念与工作作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制度的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挂职干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1、“挂职”成“挂空”

一位挂职干部在结束挂职工作时说:“挂职几年,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你啥意思,走了没啥意思。”这一番话,虽语带调侃,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挂职干部在基层工作不适应、难扎根、被“边缘化”的情况。

有的挂职干部存在“做客”思想,认为自己迟早是要走的,思想上自我懈怠,放任自流,工作上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挂职干部存在“镀金”思想,认为自己是组织上精心挑选的,只要工作不出问题,到基层混一两年就走,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动力,得过且过,更没想过要扎下根来服务基层;有的挂职干部存在“临时”思想。认为“挂职”是临时性、过渡性差事,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对基层工作不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其中既包含着对基层群众语言、风俗习惯的不适应的问题,也包含着对基层工作环境和氛围不适应的问题;还有的挂职干部存在“居高”思想。认为自己学历高,而且是从“上边”来的,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时刻以上级机关代言人自居,办事居高临下,待人颐指气使,坐而论道。

如此等等,致使一些挂职干部唯有“基层工作经历”,而无挂职锻炼的效果,枉费了组织的初衷。

2、挂职锻炼工作中存在有一些不正之风

一些被选派干部,在走上“锻炼”之路后,由于处于干部管理的真空地带,上不怕天,下不怕地,于是“眼界大开,思想放松,置组织的重托于不顾,玩三陪女,花贿赂钱,办荒唐事,签糊涂字,不择手段地大把捞钱。锻炼,使这些人打开了思想深处的潘多拉盒子,成了搅和这些人思想,激活这些人灵魂深处欲魔的催化剂”。①“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本是干部培养工作诸环节中的一环。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可能产生镀金思想,认为挂职锻炼是为下一步的提拔重用作铺垫,工作中往往就会挑挑拣拣,善于作最后一道工序,喜欢干一些锦上添花、借花献佛的事情,而不敢碰硬,不愿意解决棘手问题。有了功劳往自己身上拉,有了失误往别人身上推。同时,由于目前实行的挂职锻炼大多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或者一年,或者两年,时间相对较短,也可能使得有 ①王景平.给挂职锻炼定个谱[J].法制日报.2002.(09).些人产生临时思想,工作中便有了短期行为。”①

(二)选聘生政策在实施中的困境

1、部分选聘生不对口,对农村现实情况不了解,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学以及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选聘生中所占比例却比较少。目前,选聘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因此,大多数选聘生没有农业、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②此外,部分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在工作安排中,往往并没有给选聘生安排适合所学专业的工作,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部分选聘生对农村现实情况不了解,农业法规政策掌握明显不足,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2、选聘生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很多选聘生来到农村后首要关心的问题

“大学生出于各种目的来到农村做村官,绝大部分实践期满后,都会选择不同的出路。如何建立一定的村官选拔机制,如何保证村官任职满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保障选聘生制度有序进行下去的重要问题”。③很多大学生来到农村后,会感到非常渺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几年村官后,能够给自己日后的工作带来什么优势?这样的想法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日后生活的质量。因为农村没有给大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也造成了很多选聘生期满后大面积离开的现象。当前大学生的出路问题,各个地方出台的政策不同。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选聘生享受的政策支持各不相同。

三、创新制度、完善政策,让青年人才踏踏实实下乡工作

选派挂职干部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要将政策更好地实施下去,必须分类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政策。

在青年干部挂职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派挂职干部,不能为挂职而挂职。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明确挂职干部的责、权、利,保证挂职干部能够分配到实职,有与岗位相匹配的权力、责任,能得到挂职基层组织的支持、配合等等,不让挂职干部边缘化。挂职干部要准确定位,将过去的职务和工作、成绩和光环放在一边,认清自己的位置,主动拜基层干部为师,在学习的同时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挂职干部自身的思想认识,端正挂职动机。干部挂职时要克服“镀金”思想和“短期行为”,迅速进入角色,融入集体之中,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对于挂职锻炼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正之风,首先是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同不正当行为做斗争。但最重要的则是要以严谨的制度安排来最大限度地限制这些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把这些不正当行为排除在体制之外。一经发现,两级政府要通力合作来查处这些不正当行为,严惩不贷,给那些不法分子以强大的制度威慑。国家应尽早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做依托,对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基本达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挂职锻炼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出现的种 ①赵效为.挂职锻炼话‘四忌’.[J].求是.2002.(1).②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16).③签学伟.成本收益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05).种不正之风,才能使这项工作始终得以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推进。

在选聘生方面。针对选聘生中存在的问题,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机制。

1、构建科学的选聘机制

首先,选聘工作要按照确定的选聘计划和选聘条件,经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加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择优确定人选。选聘过程中,要及时发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度。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高等学校应安排就业辅导员定期给有意向报考农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专门开班上课,讲解我国农村基层情况以及到农村任职的各种优待措施,培养其“服务社区”的信念。还应利用舆论宣传,转变家长的就业观、择业观,让家长认识到农村也有广阔的舞台,到农村工作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再次,“选聘工作还应当贴近农村公共需求,充分听取基层社区的意见,根据农村所需要的具体岗位,对报考毕业生的专业做一些限定,”①确保选聘生下得去。

2、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有关选聘生工作生活补贴的规定、交纳社会保险的规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规定等。各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优惠措施,如考研享受加分,设置专门公务员岗位用于招收选聘生;任期届满考核合格者可以被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年任期结束不想续聘村官的,自主创业享受税收、行政收费减免等。这些政策对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干事创业、解除其后顾之忧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情况看,还应进一步强化:一是对县乡的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打破其工作人员铁饭碗的局面,实行末位淘汰制,为优秀选聘生腾位置。二是出台一项全国性选聘生考研优惠政策。每年应拿出一部分研究生招考名额定向招考选聘生,并根据村官的工作年限和业绩确定不同的加分标准。对多年在农村工作,且连续多年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选聘生,可直接保送到国家重点大学读研。设立选聘生创业基金,为选聘生创业提供支持。三是选聘生任期届满选择自主择业的,政府部门应在档案人事代理、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选聘生,政府应出台配套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农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的因素在各项工作中仍然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文明建设中,人才交流问题特别是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情况不可忽视。

①朱建文.选聘大学生“村官”要贴近农村需要[J].中国改革报.2009.(7).参考文献:

[1]王景平.给挂职锻炼定个谱[J].法制日报.200220.(09).[2]赵效为.挂职锻炼话‘四忌’.[J].求是.2002.(1).[3]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16).[4]签学伟.成本收益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22(05).[5]朱建文.选聘大学生‚村官‛要贴近农村需要[J].中国改革报.200914.(7).Young Talents In The Countrysid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elect some cadres,hiring born for example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young talents in various aspects of rura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o select some cadres and hiring bor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ryside talented youth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Some cadres Hiring born countermeasures

第三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 要]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作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时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农村、农民也已摆脱了贫困状态,基本实现了小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呈现出一片祥和兴旺的景象,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渐凸显。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下降了6.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连续4年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水平。江宁区也同全国一样,有不同程度下滑。根据目前该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身因素等。

政策因素。一是农民土地承包制度与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合理流动和转让,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抛荒)和有人无田种的怪现象。个别政府部门和单位打着“示范”旗号,转租农民承包田,变“示范园区”为部门和单位增收的“小金库”。另外,还有的以发展为名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如某某专业种(养)植园地等,农民被迫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从全国来看,1991年~1995年国家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6%、10.01%、9.49%、9.2%、8.4%,1997年降到8.3%,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七五”期间为5.3%,而“八五”期间降到3%。此外加上金融部门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对农村、农业贷款投放相当不足,从而导致了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农业机械陈旧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局部地区又回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三是农民负担过重。其一是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的费用。有统计资料表明,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供养人员的71%,而财政收入只有全国的21%,七站八所,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因官设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在这次机构精简中,江宁区乡镇由原来23个减为17个,行政村由343个减为248个,精简各级干部1000人,为此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3000万元。其二是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中70%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虽由中央、省、市、县、乡镇几级共同承担,但乡镇承担高达78%之多,而最终农民承担达80%左右。其三是各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农民除应缴农业税等外,基层政府和各部门乱开口子,巧立名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市场因素。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面对市场,应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竞争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客观上讲,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震荡,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向买方市场。“卖难”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极其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上的提档.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讲,在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单兵作战,而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抵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冲击。自身因素。江宁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比较明显,农村发展较为滞后,因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农民素质较低。目前江宁区现有农村劳动力33.6万人,其中大中专生占1.8%,高中生占9.3%,初中以下占89.9%,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综合素质上不去,接受新事物慢,运用现代科技能力差,致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弱。就业门路窄、致富机会少,造成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目前江宁区人均拥有耕地0.8亩,林地2.85亩,水田0.48亩。撤县设区后,东山镇将纳入南京市主城区,大面积的开放开发、人口不断增加、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定局,而原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资源下降和农业生产规模上升的矛盾日趋激烈,这都将给农民增收带来阻力。

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在全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新对策、新措施。

1.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服务、科技意识。具体应做到提高三种意识:一是提高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它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道屏障。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品种、规模,既要立足于当前效益又兼顾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依据自身实力;其次是抓好流通,以江宁市场为依托,辐射南京和周边城市,以水、陆、空便利交通为桥梁,以特色农产品为龙头(如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禄口獭兔等),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点,使农产品的外调、外运、外销灵活运转,自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储运——销售——信息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围绕市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最终达到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新理念。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基层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职能与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搭好舞台,让农户上台唱主角,政府做好服务甘当“配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江宁区横溪镇为促进本地区农产品升级,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每年为瓜农举办一次 “西瓜节”,使“横溪西瓜”不仅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闻名遐迩,成为带动横溪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就此一项就使瓜农人均增收350元。三是提高科技意识。首先必须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下乡,使优、特、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信任和应用推广。委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科技骨干、专家、学者深入到农户、田头、场棚,为农户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不搞行政命令或形象工程。其次是农民自身应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投入,提高自身档次和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

2.夯实基础,采取多投、少取、调整的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强民富民关键在于夯实农业基础,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多投,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的电、路、沟、渠、坝、库、闸和农业机械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在努力增加对农业补贴数额的同时,切实改进补贴方法,逐步建立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制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逐步完善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的放贷尤其是放宽对农户的中短期小额贷款的政策,简便手续,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切实为农户服务。二是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近几年对电力农网进行的全面改造,重新调整线路,更新设备,减少自然损耗,严厉打击偷电行为,统一电脑计费,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为农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达50%以上。坚持按中央“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脱产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等,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真正使农民通过减负促增收。

三是调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加入WTO后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油粮经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蔬菜业、林果业等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创品牌、创名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切实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

农民税收政策对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村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终结了实行2000多年的农业税。相关学者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看法。戴天放①研究认为取消农业税在短期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相当明显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其长期趋势却表现为农民增收效应递减,主要是农业税减免引起市场交易成本如农资成本、人工成本增加和引起政府农业服务职能萎缩等。贺景霖②分析了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税费减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认为农业税取消后,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资金缺乏,农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相对淡薄,农业产销信息不畅通,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有限,仍未根本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局面。

赵乐俊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提到: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二是农业的产业化生产程度低和非产业发展缓慢。③

冯招容在《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研究》中提到:当前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阻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表现为,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二是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三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四是农村财税制度不完善。④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改进措施中,赵乐俊在文中提到: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一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加快培训、劳务输出以促进增收;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增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收。⑤

潘盛洲在《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中提到关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直接面向农民的政策措施,一是稳定粮食保护水平,切实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由政府承担费用,免费向农民提供优质良种和有关科技服务,三是对购买大型农机具、修建住房的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一是积极推进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再次腾飞,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第四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专业人士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下面,笔者试从我国农民增收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和促进农民增收对策三个方面做以论述。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具体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这是建国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快的时期。在这六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实际增长14.8%。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徘徊不前,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仍以5%的速度保持增长,但增长势头较前一时期有所减缓。

第三阶段,从1989年到1991年,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7%,其中1989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第四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5年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5.6%,但其间波幅较大。

第五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形势,农民收入增长再度缓慢,增幅回落。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较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7年实际增长4%,增幅比1997年回落0.6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而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3.84%,直至2002年,增幅仍在回落。但2003年,中央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了4.3%。

(二)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户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一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迫使农民紧缩消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在2002年只相当于2000年17%的基础上,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低于上年,尽管2002年由于农村生活消费指数的负指现象,拉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实际支出与2001年基本持平,但其直接导致的农民消费能力弱化是显见的,以至2002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了4个百分点①。农民消费支出的停滞和下降,导致目前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生活消费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

其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户的投入积极性。2002年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上年减少7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投入量比上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既反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又反映农民现金收入不多。

其三是,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一方面,一部分城市居民由于对日常工业用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基本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出现了消费疲软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则因为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购买能力不足而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费状态,因而无法进入更高层次。据测算,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亿元,将对国民经济新增2亿元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农民增加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基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三)辩证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

如何看待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解决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路。笔者认为,对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认识,既要看到它对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认识到它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但同时又必须看到,这是在我国农业、农村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难以避免的现实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就是讲,对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的认识,必须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农业内部简单地看待农民收入增速减缓问题。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一是社会总产品包括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经济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三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日益触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深层次的利益结构,不仅要求农业微观制度创新与宏观的体制改革配套,而且还要求城乡改革协调联动。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是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的一个集中反应,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认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与以往农产品短缺的条件下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现在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当前农产品供应丰富,价格下降,固然对农民增收不利,但对城市消费者有利,对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利,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有力支持。从今后发展来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必将给农村经济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促进农业增效创造新的动力和机遇,这对农村改革与发展又是一个较大的推动,促进政府对农村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在解决矛盾与问题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都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如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51.1%,低于2000年的53.1%。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事实表明,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增长速度放缓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回落,农民收入减少。加之,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迈向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损失较大。第四,城乡差别拉大。近几年来,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且城市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农民收入却相应减少,更促进了城乡差别再度扩大。第五,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一般层次上的问题,它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不仅是由于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下跌,更主要的则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全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由总量矛盾为主转向以结构矛盾为主。在农业增长面临日益强化的市场约束形势下,农产品总量扩张已经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低质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由过去靠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逐渐转变为靠提高质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现阶段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约束力增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农外就业是农民进入买方市场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农外就业空间大为压缩: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许多原为农村劳动力占据的就业岗位逐渐为下岗职工代替,一些大中城市还清退了农民工。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的要求,农民受益的产业链条太短。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只靠从事农业生产和出售初级产品是很难富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构建和完善发达的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销售网络体系,着力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的有效手段。我国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没有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相应地拓展。此外,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农村市场化、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应当及时跟进,以使劳动力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至少落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6-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又反过来阻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村产业在其结构转换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制约着农业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和持续快速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税收、集体积累及一些乡村的公共开支支出由农村集体组织转移到农户。从近几年来看,尤其是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和农民负担的高位运行形成的反差,更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款,明确规定要将农民承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但“三乱”现象屡见不鲜,税费双重压力大,农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农民负担仍然偏重。但就我省的目前情况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来,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现阶段,农业科技含量低,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从宏观政策面上分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强调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农业比较利益低和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导致农业资源过度 流失及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这已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有数据为证,40多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投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最近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如剔除水利费用、气象费用,财政支农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已降到了1%-2%②。可见,国家宏观收入的分配政策偏差,也对农民增收减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近几年来,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于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诸如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各地盲目发展工业园区乱占耕地等等。农业在承受市场和政策风险的同时,还必须要承受自然灾害风险,农业的这种弱质性特点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三、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农业始终是一个基础性产业,其自身发展还相当脆弱,不可盲目乐观。过去我国重视农业产量的增长,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业的发展目标也要有所调整,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它在向我们昭示,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要把农业的产量、质量与农民的增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近期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

其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带来了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影响着农业积累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我们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自觉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实现农村第二次制度创新。⑴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土地的承包权,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流转、转让、租赁。⑵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农业集约式的增长方式。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农民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⑷要健全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⑸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其二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从产业和产品层次来说,越是初级产业和产品其社会需求和价格弹性往往也就越低。而提高产业和产品层次不仅可以使附加值增多,而且能扩大市场需求。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并有结构性过剩的条件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农村内部产业结构。要在保证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特别是“种子工程”和抗旱作物节水农业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农业内部产业要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为历史背景的,所以其调整的首要内容应是从农业质的提高上寻求新的发展。所谓质的提高,是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由以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优质产品为主。一句话,就是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具体来说是:⑴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缓解农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目前农产品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我们不应采取单纯压缩农产品生产等消极的办法,而应当采取积极的调整办法,即利用优质农产品和低质农产品在产量上的差异,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争取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偏重于追求产量,培育的品种基本上属于高产型的,优质型的品种往往产量较低。因此,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往往意味着产量的相应下降。优质农产品发展越多产量下降就越明显,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不失为当前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⑵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现在,我国农民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对收入可能产生的种种有利效益,这是导致优质农产品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应当明确,优质与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产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必须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础。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及其标识,是消费者认识和购买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者开拓和扩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后,离开形象良好的品牌,即使优质农产品也难以顺利实现其价值。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是扩大名优农产品市场份额、使优质农产品得以顺利销售的重要保证,更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所必需的外部条件之一。⑶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培育“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是扩大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对数量问题也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必然下降,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即使是目前市场上品种、质量看好的农产品,也不能过多过快地盲目发展,应当在对市场需求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增加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尽力避免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以销定产,这个在工业上提倡了多年的方针,今后在农业上同样也要大力提倡。但是,以销定产不能停留在一般口号和号召上,必须付诸于行动。这种行动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维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通过广泛利用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路。生产者应当以购销合同为主,结合其它销售渠道,确定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率,降低农产品的压库率。这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防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盲目性的基本保证。现在农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生产出来往哪里销售,已经充分说明了推广“订单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⑷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推广。因此,应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要继续安排好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深化农推广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推广机构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以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其三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非农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从事工业生产的机会。面对农村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状况,农村工业就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主要的加工对象,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协作,在推动、促进大工业发展的协作中,求得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民就业作用明显,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服务。

其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负担沉重是在农民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农村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压力和向农民收费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双重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的确对农民增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就必须着手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要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应按照中央的号召,免征农业税;条件差的地区,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逐年降低税率,做到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对降低税率和减免部分,要严格按照减税比例调减到户,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要确保各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下拨到位,尤其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必须按时足额兑现到户。要据实核减合法征占耕地而减少的计税面积。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应实行并村和干部交叉任职,并严格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长远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要立足眼前,还更应着眼长远,把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置于整个国民经济政策发展全局来考虑,立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着眼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变更,跳出单纯就农业内部寻找农民增收的小圈子。

其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从当前来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对农民增收而言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近几年,各地都在抓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分析,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还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大调整力度,真正使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增加,向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寻求品种改良和质量提高的方向转变,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点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作物布局,促进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优良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继续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尤其是需要大力发展合作制的龙头企业,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特优产品,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升级,实现生产与需求连接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和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其五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从建国至今,农业一直处于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地位,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明显偏向于工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当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之后,工业产业在依靠自身积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步对农业进行反哺,工业部门的剩余通过国家宏观政策采取价格支持或投入补贴的手段输入农业,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持农业经济的快速成长。鉴于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投入结构,重点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和今后实现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不仅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更是全面推进我国小康社会进程的重中之重,应不遗余力地抓实抓好。

后注: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2002年,20--20页

②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1--12页

③魏中海:《怎么破解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41--44页

毕业论文

农 民 增 收 问 题 研 究

指导教师:唐宇凤

学员姓名:乔聚河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提要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01级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 乔聚河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主要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颠峰,既要迎接国内市场变化的挑战,又要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如何广辟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已是一个值得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这一国情,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转向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使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这就是:农业生产增长快于人口增长,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供给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相对剩余。加上近年来农业连续丰收,部分农产品出现了销售不旺,出口不畅,导致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可以说,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新阶段的“爬坡”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三大考验: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考验;二是进口农产品冲击的考验;三是国际经济严峻形势的考验。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我国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的内在原因,研究探讨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对策,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也就是我撰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当然,通过撰写论文来检验自己三年来参加研究生班所学,这对于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提高洞察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从而也会有助于自己学识水平的提高。

本文就我国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论述的层次为:第一部分,农民增收的现状。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以确凿的事实和可靠的数字,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指出了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辩证地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第二部分,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指出了农民增收存在问题的5种具体表现,并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一)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

(二)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

(三)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四)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第三部分,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针对第一、第二部分农民增收的现实表现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若干对策。

(一)近期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其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其二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其三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其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长远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其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其二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其三是,立足于城乡开通,加快城镇化进程;其四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五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民增收问题。其主旨是面对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若干对策。这是正确认识和把握21世纪国际经济体制和国际农业政策与市场情况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更好地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与研究。

第五篇: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 扎实推进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山区作为淮北市的主城区,统筹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根据我区当前的实际,要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着手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寻求突破。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首先解放,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首先从原先狭隘的单纯的抓“三农”工作或抓城市化、工业化的框框中跳出来,用宏观、系统、全局的眼光看待统

筹城乡发展,努力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二是及时引导群众更新观念。长期城乡分割的结构,导致城乡居民观念上的较大差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广大群众树立城乡一体的观念,自觉摒弃那种城乡有别的认识。但观念的形成与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上下共识,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二是在规划编制上寻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全面整合城乡资源,合理安排好城乡的空间、生产力、人口布局。目前相山区将按照淮北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功能配套,重点是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形成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在城市规划中,要用超前的眼光,留足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城乡一体理论,编制中心城区、中心镇(街道)、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

第三是在体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努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为此,要深化五项改革: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被征地农民,在征地时就着手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得到了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政策。对未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根据自愿和分类的原则,在若干年内,全面实行农村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农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予以保障。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从保障体制上消除城

乡差别。二要深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相山区在全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工作,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公开化,资产管理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切实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农村基层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深入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凡土地全部被征用的村,及时地将其转为城区的社区,对村级集体资产予以股份化,对村民居住点统一集中安置,将城市基础设施及时配套到位,使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相山区采取“以宅基地换住房”和“空心村”治理的方式,“凤凰新城土楼社区”、“张集小城镇”两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成功。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要改革完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山区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大力推进“和谐拆迁”、“依法拆迁”。通过建立拆迁管理制度,健全评估和安置保障机制,完善拆迁许可、补偿方案、房屋评估及行政裁决等程序。

五要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根据凤凰山开发区的用工需求和农民自身要求,进行定向培训,农民一经专业培训,就能直接在园区的企业中就业。同时,要统筹安排城镇下岗职工与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定期组织再就业洽谈会,使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同时建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9个,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第六是在工作载体上寻求突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一定要以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着力点。一是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相山区是淮北市的主城区,区位独特,基础雄厚,同时又正处于城市的快速扩张时期,推进城市化,就能有效地带动城乡发展。按照淮北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未来5—10年,相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将变为城区,因此,相山区将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为联接的纽带,尽快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增强城区在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建设先进食品基地的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

目前,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继续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扶持激励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相山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下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本站推荐]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针对城......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作者:李 霞 高生荣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对农民收入问题概况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关键词:......

    浅议农民增收问题

    浅议农民增收问题 写作提纲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二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二)我国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给国民收入带来的......

    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村结构调整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村结构调整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镇党委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市委*书记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镇调研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众位领导......

    喀什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最终5篇)

    喀什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的收入历来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喀什地区是南疆的代表,农民收入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本文对喀什近十年农民收入进行了分析,简析对农民收入结......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一)研究目的 2011年10月26日,卢展工同志在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路子,需要......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刘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路径的选择要立足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措施和任务;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