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近五年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有五个,“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今年的一号文件的重点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基础。运用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服务于农民增收。本论文提出了党的知识
分子政策的扩展,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条件;农业科技服务于农民增收的平台;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关键词:民主党派 知识分子 农业科技 政策环境
引言 从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以五个“1号文件”发表,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2005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法和部署。中央在2004年“1号文件”中提出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451亿元。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亿元。这些政策和措施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充分发挥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统战工作的任务也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特别是要调动广大民主党派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运用科技知识,提高粮食产量,运用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提高农业化水平。
一、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于农民增收的优势和责任
1、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于农民增收的优势
党外知识分子运用自身特有的人力资源,在为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明显的优势。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各级党委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围绕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专业咨询、项目协调、投资论证,强化农业的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能力,并为农民提供服务。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参与主体,以扶贫开发为宗旨,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为主要内容,面向农村的一项扶贫事业。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率先发展起来的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愿意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党的统一战线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回报社会,诚信经营,把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步向农村转移、辐射。对特色农牧产品、矿产资源产品等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互赢互利地带动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将企业产品如钢材、水泥等直接投放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在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对农村的投资,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努力生产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党外知识分子、“三胞”,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出国、归国留学人员等,都具有对外联系广、交往多的特点,在为农村发展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发挥作用。随着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商业、网络和科技人才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可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展与海外先进农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海外的农牧场主与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可用资源有效对接,改善我国农业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重视和加强与出国留学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把国外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科技项目带回家乡,为家乡农副产品的外销提供信息和帮助。这是高校统战工作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优势。
其次是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优势。目前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不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欠缺。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要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运用各类培训中心的场所、设备等硬件资源,通过举办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夜校等对农民实施就业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科学种田,增强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要和劳动力分布情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相联结的就业工作机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利用非公有制企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投资机会,积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和就近就业的容量。利用海外统战工作的优势,在动员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农民工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到海外承包农牧场,学习境外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乡村民主管理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村委会将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高校党外知识
分子中拥有众多的文化、医务人才,在繁荣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组织成员送科技、送文化、送医三下乡活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第三,党外知识分子在“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的投入,也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党外知识分子在新农村建设中,可
以协调各民族、各宗教、各团体和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减阻力,增助力,聚合力。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原来明显的矛盾消除,新的矛盾又开始显现。农民不仅关注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而且要求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得到尊重。这就要求党外知识分子必须密切关注农民对利益的现实需求,根据农村的客观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归类,在引导农民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向上级决策部门真实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统一战线在团结党外知识分子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同时,积极投入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反对一切违背国家和整体利益、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引导农民作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2、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于农民增收的责任
首先要有强烈的服务责任。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农民增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中人才荟萃的优势,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城乡统一战线各领域的人才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服务。要增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把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责。要增进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满腔热情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始终与农民群众心连心。要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仅要大力发挥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统一战线成员,立足本职本岗,发挥自身特长,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创科技之业、拓发展之路,而且还要更好地发挥生活在农村的统一战线成员并通过他们带动所联系的农民群众的潜力和优势,在建设新农村的方方面面显身手。
其次要有建言献策的责任。高校学校有许多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中,研究了我国的“三农”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和拥有的参政议政渠道优势,可以使党和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的实情、真情、详情,促进领导机关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再次是民主监督的责任。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总体战略目标体系。但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以及城市其它战线对农村的支持程度不一样等,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必然出现一定的差异。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听取并积极反映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上级部门的有关决策更加完善、科学,促进政府合理配置上级和社会各界提供给新农村建设的资源,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举措既与中央的精神相一致,又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高校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将国家方针政策渗透于农民之中。同时,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一部分农民的眼前利益可能受到影响。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在农村建设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高校统一战线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外知识分子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1、党外知识分子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素质与其收入密切相关。据美国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收入会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研究表明,人受过初等教育能提高生产效率43%,受过中等教育能提高108%,而受过高等教育则能提高300%。我国农业部曾就收入与农民素质的关系问题作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户比小学户人均收入高333.5元/年,比文盲半文盲户高407.4元/年;初中户比小学户人均收入高294元/年,比文盲半文盲户高367.9元/年;小学户比文盲半文盲户人均收入高73.9元/年。高校统战工作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重要任务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在增强农民收入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首先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只有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蔚然成风,遵纪守法、诚信友爱、保护环境变成习惯,摈弃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成为时尚,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貌。
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新型农民内涵丰富,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文化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会经营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科技进步、先进文化发展,新型农民的内涵和要求也将随之提高。
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任重道远,必须要有长期努力奋斗的思想准备,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下大力气长抓不懈。培养新型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湖南农业大学统战部,联系学校的党外学者专家,为我省的农民培训作出了贡献。如致公支部参加致公省委“四下乡”,盟员水稻专家刘建丰教授,农工党员、茶叶专家徐仲溪教授,动物养殖专家黄复生教授,深入湘西等边远地区,为农民兄弟送科技资料,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并现场为农民解答种植和养殖的难题。
2、党外知识分子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许多党外知识分子承担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要方便农民就近就地接受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要采取面对面、手把手,方便农民的方法为主,尊重农民意愿,注意教育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重心下沉。一是推进培训教师进村,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推进媒体资源进村,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村“大喇叭”和农民科技书屋等载体,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尤其是当前广大农民普遍关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重要技术,及时送进农村,交给农民;三是推进人才培养进村,要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等各类农民教育培训班都办在村里。以村为单位,制订一个全面的培养计划,设立一个方便的培训点,培育一批实用技术人才,组织一个专业协会,形成一个主导产业,让一户有一个生产明白人。
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衔接起来,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要大力推进农业远程教育发展,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实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使用,建立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人网(办学队伍)三网合一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建立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我校民盟委员到湘西、浏阳和衡阳等地,向农民推广“135保健养猪新技术”。文利新等盟员将该养猪技术进村入户,已建立206个示范场地,在湖南和河南省建立了服务点,2005年已经列入农业部重点推广项目。
3、党外知识分子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所在,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而农民素质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依然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根源。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技能,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提供保证,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才有保证。近三年的实践又进一步说明了高等学校和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在农村找到了发展的平台。有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农民的增收途径,产生了直接的农村经济效益。特别是农林院校科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提供了平台,同时又将高校科研成果渗透于农村。
我校民盟委员会和民盟省委在浏阳市龙伏镇上源村建立扶贫点,在点传授烟草、葡萄的种植技术,实施了科技扶贫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增加收入问题。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专程来我校考察,对民盟基层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给予了“南有湖南农业大学,北有河北农业大学”的高度赞誉。
所以,高校统战工作,可以组织高校民主党派的专家和学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实施科教扶贫等多种途径,从而进一步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三、制定相关的政策环境,实现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是科技。由于农业科研周期长,成果转化水平较低,加之农业技术服务对象的分散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科研、教育、推广工作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因此,要促进湖南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就应该跳出行业、部门以及地区的小集团利益的角度,从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的高度去思考和筹划,才能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两个突破:一是突破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局限于农业内部的发展格局,以科学发展观为基准,推动工商业、农业与科研教育推广的重新组合,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运行机制;二是突破农科教结合局限于部门内的相互连结,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校及推广部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人才培养的紧密联合,形成产业创新与利益驱动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这将促进农业科教、推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是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1、转变各级政府职能,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模式。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家长式”的管理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和生产经营思维转变为以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完善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上来。主要是做到以下六点:一是培育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时,各级政府务必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结构重组、突出特色”的思路,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长远规划,形成产业体系。利用市场调查分析,指导农业高科技企业和农户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产业各环节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二是积极协调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联合制定政策、密切配合,彻底解决政出多门、互相推托、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推进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生产各环节的有机结合起来,弱化部门、行业、条块分割,促进互利互进,使农业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研究领域推行农、科、教、企以委托或联合攻关等形式进行科研合作、在生产经营领域的结合、在技术市场领域的供需互补。三是加速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为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各主体特别是农民提供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资源。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缓解资金短缺矛盾。五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等公益事业建设,降低农业技术成果应用成本。六是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和协会建设,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
其次,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持续、完备、发展的政策氛围。当前,政策环境的营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使产业化的各主体的自身利益得到平等的保护,从而刺激各利益主体投资农业科技;②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可以采取建立成果所有者的股权关系,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规定各主体的基准收益比例或技术资本的法定份额等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第三,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透析湖南农业经济的区位优势。坚持以我为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中捕捉适合湖南两型社会建设重大商机,寻找适合本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
2、以市场导向,深化改革农业科研体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途径。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将以专业为主线的科研机构,转变成以产品为主线的科研机构,在深入探索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争取开辟新的结合方式和途径。
3、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主体,加强农业科技企业建设
从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现状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最有效的途径,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组织形式的主体。湖南省应大力提倡和支持对现有技术、市场、资金和管理人才的大规模优化整合,大胆探索多种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多极化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特别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方式,紧跟市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并不断完善科技企业的运行
机制。
4、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构建农业发展网络平台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公益性职能,承担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指导、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发展、加强农业质量检验监测以及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等重要职能,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主要载体和推进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本力量。
5、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满足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金需求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强度和使用效率。一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支持前期储备项目的立项研究和中间试验,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制、引进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为产业化的经营储备后劲。二是增加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对现有推广专项基金或成果转化专项基金能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持,并及时调整资金投入结构。三是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投入,尽快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四是要建立起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多种形式并存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机制、融资制度、保险制度等。
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条件
1、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环境。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采用多种方式,如知识问答、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丰富、生动的形式,对广大人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民进行教育,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2、构建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即良好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氛围等。我们应该鼓励竞争,包容失败;支持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
3、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加强各级党政领导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倡导同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争上游,要尽可能地为党外知识分子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关心、爱护、理解、信赖他们,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他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报效祖国和人民。
4、营造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
坚持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表彰成功,正确对待失败,形成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平等交流的学术气氛。继续发扬百花齐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为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活拨的学术环境,民主党派知识分子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是一支重要的学术队伍,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服务于农民增收的进程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各级党政领导要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排忧解难,妥善解决后顾之忧,提供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把所学的知识、所研究的成果,送进农村、送给农民,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谐做出贡献。
6、创建较好的工作环境。
首先必须为党外知识分子创建较好的工作环境,党外知识分子大多工作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做好仪器、设备等硬件建设,对重点实验室尽可能配置比较先进的设备,关键项目要用一流设备,确保学校重点学科、重点项目和不同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其次必须营造良好的工作创业环境。鼓励科技人员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或领办企业,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或有偿使用的形式将科研成果进行转让。政府对于领办的企业应给予优惠的税收。要提倡优秀人才先富起来,制定符合需求的政策,进一步引导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扩大企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使各类人才的收入符合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贡献。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实行重奖。
第二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 要]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作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时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农村、农民也已摆脱了贫困状态,基本实现了小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呈现出一片祥和兴旺的景象,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渐凸显。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下降了6.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连续4年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水平。江宁区也同全国一样,有不同程度下滑。根据目前该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身因素等。
政策因素。一是农民土地承包制度与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合理流动和转让,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抛荒)和有人无田种的怪现象。个别政府部门和单位打着“示范”旗号,转租农民承包田,变“示范园区”为部门和单位增收的“小金库”。另外,还有的以发展为名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如某某专业种(养)植园地等,农民被迫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从全国来看,1991年~1995年国家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6%、10.01%、9.49%、9.2%、8.4%,1997年降到8.3%,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七五”期间为5.3%,而“八五”期间降到3%。此外加上金融部门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对农村、农业贷款投放相当不足,从而导致了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农业机械陈旧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局部地区又回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三是农民负担过重。其一是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的费用。有统计资料表明,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供养人员的71%,而财政收入只有全国的21%,七站八所,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因官设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在这次机构精简中,江宁区乡镇由原来23个减为17个,行政村由343个减为248个,精简各级干部1000人,为此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3000万元。其二是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中70%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虽由中央、省、市、县、乡镇几级共同承担,但乡镇承担高达78%之多,而最终农民承担达80%左右。其三是各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农民除应缴农业税等外,基层政府和各部门乱开口子,巧立名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市场因素。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面对市场,应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竞争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客观上讲,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震荡,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向买方市场。“卖难”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极其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上的提档.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讲,在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单兵作战,而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抵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冲击。自身因素。江宁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比较明显,农村发展较为滞后,因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农民素质较低。目前江宁区现有农村劳动力33.6万人,其中大中专生占1.8%,高中生占9.3%,初中以下占89.9%,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综合素质上不去,接受新事物慢,运用现代科技能力差,致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弱。就业门路窄、致富机会少,造成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目前江宁区人均拥有耕地0.8亩,林地2.85亩,水田0.48亩。撤县设区后,东山镇将纳入南京市主城区,大面积的开放开发、人口不断增加、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定局,而原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资源下降和农业生产规模上升的矛盾日趋激烈,这都将给农民增收带来阻力。
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在全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新对策、新措施。
1.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服务、科技意识。具体应做到提高三种意识:一是提高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它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道屏障。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品种、规模,既要立足于当前效益又兼顾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依据自身实力;其次是抓好流通,以江宁市场为依托,辐射南京和周边城市,以水、陆、空便利交通为桥梁,以特色农产品为龙头(如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禄口獭兔等),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点,使农产品的外调、外运、外销灵活运转,自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储运——销售——信息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围绕市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最终达到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新理念。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基层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职能与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搭好舞台,让农户上台唱主角,政府做好服务甘当“配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江宁区横溪镇为促进本地区农产品升级,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每年为瓜农举办一次 “西瓜节”,使“横溪西瓜”不仅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闻名遐迩,成为带动横溪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就此一项就使瓜农人均增收350元。三是提高科技意识。首先必须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下乡,使优、特、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信任和应用推广。委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科技骨干、专家、学者深入到农户、田头、场棚,为农户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不搞行政命令或形象工程。其次是农民自身应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投入,提高自身档次和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
2.夯实基础,采取多投、少取、调整的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强民富民关键在于夯实农业基础,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多投,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的电、路、沟、渠、坝、库、闸和农业机械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在努力增加对农业补贴数额的同时,切实改进补贴方法,逐步建立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制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逐步完善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的放贷尤其是放宽对农户的中短期小额贷款的政策,简便手续,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切实为农户服务。二是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近几年对电力农网进行的全面改造,重新调整线路,更新设备,减少自然损耗,严厉打击偷电行为,统一电脑计费,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为农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达50%以上。坚持按中央“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脱产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等,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真正使农民通过减负促增收。
三是调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加入WTO后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油粮经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蔬菜业、林果业等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创品牌、创名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切实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
农民税收政策对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村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终结了实行2000多年的农业税。相关学者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看法。戴天放①研究认为取消农业税在短期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相当明显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其长期趋势却表现为农民增收效应递减,主要是农业税减免引起市场交易成本如农资成本、人工成本增加和引起政府农业服务职能萎缩等。贺景霖②分析了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税费减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认为农业税取消后,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资金缺乏,农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相对淡薄,农业产销信息不畅通,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有限,仍未根本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局面。
赵乐俊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提到: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二是农业的产业化生产程度低和非产业发展缓慢。③
冯招容在《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研究》中提到:当前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阻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表现为,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二是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三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四是农村财税制度不完善。④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改进措施中,赵乐俊在文中提到: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一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加快培训、劳务输出以促进增收;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增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收。⑤
潘盛洲在《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中提到关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直接面向农民的政策措施,一是稳定粮食保护水平,切实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由政府承担费用,免费向农民提供优质良种和有关科技服务,三是对购买大型农机具、修建住房的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一是积极推进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再次腾飞,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第三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专业人士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下面,笔者试从我国农民增收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和促进农民增收对策三个方面做以论述。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具体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这是建国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快的时期。在这六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实际增长14.8%。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徘徊不前,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仍以5%的速度保持增长,但增长势头较前一时期有所减缓。
第三阶段,从1989年到1991年,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7%,其中1989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第四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5年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5.6%,但其间波幅较大。
第五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形势,农民收入增长再度缓慢,增幅回落。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较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7年实际增长4%,增幅比1997年回落0.6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而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3.84%,直至2002年,增幅仍在回落。但2003年,中央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了4.3%。
(二)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户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一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迫使农民紧缩消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在2002年只相当于2000年17%的基础上,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低于上年,尽管2002年由于农村生活消费指数的负指现象,拉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实际支出与2001年基本持平,但其直接导致的农民消费能力弱化是显见的,以至2002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了4个百分点①。农民消费支出的停滞和下降,导致目前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生活消费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
其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户的投入积极性。2002年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上年减少7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投入量比上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既反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又反映农民现金收入不多。
其三是,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一方面,一部分城市居民由于对日常工业用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基本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出现了消费疲软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则因为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购买能力不足而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费状态,因而无法进入更高层次。据测算,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亿元,将对国民经济新增2亿元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农民增加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基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三)辩证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
如何看待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解决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路。笔者认为,对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认识,既要看到它对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认识到它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但同时又必须看到,这是在我国农业、农村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难以避免的现实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就是讲,对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的认识,必须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农业内部简单地看待农民收入增速减缓问题。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一是社会总产品包括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经济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三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日益触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深层次的利益结构,不仅要求农业微观制度创新与宏观的体制改革配套,而且还要求城乡改革协调联动。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是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的一个集中反应,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认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与以往农产品短缺的条件下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现在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当前农产品供应丰富,价格下降,固然对农民增收不利,但对城市消费者有利,对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利,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有力支持。从今后发展来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必将给农村经济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促进农业增效创造新的动力和机遇,这对农村改革与发展又是一个较大的推动,促进政府对农村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在解决矛盾与问题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都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如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51.1%,低于2000年的53.1%。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事实表明,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增长速度放缓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回落,农民收入减少。加之,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迈向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损失较大。第四,城乡差别拉大。近几年来,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且城市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农民收入却相应减少,更促进了城乡差别再度扩大。第五,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一般层次上的问题,它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不仅是由于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下跌,更主要的则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全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由总量矛盾为主转向以结构矛盾为主。在农业增长面临日益强化的市场约束形势下,农产品总量扩张已经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低质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由过去靠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逐渐转变为靠提高质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现阶段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约束力增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农外就业是农民进入买方市场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农外就业空间大为压缩: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许多原为农村劳动力占据的就业岗位逐渐为下岗职工代替,一些大中城市还清退了农民工。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的要求,农民受益的产业链条太短。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只靠从事农业生产和出售初级产品是很难富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构建和完善发达的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销售网络体系,着力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的有效手段。我国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没有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相应地拓展。此外,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农村市场化、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应当及时跟进,以使劳动力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至少落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6-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又反过来阻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村产业在其结构转换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制约着农业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和持续快速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税收、集体积累及一些乡村的公共开支支出由农村集体组织转移到农户。从近几年来看,尤其是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和农民负担的高位运行形成的反差,更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款,明确规定要将农民承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但“三乱”现象屡见不鲜,税费双重压力大,农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农民负担仍然偏重。但就我省的目前情况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来,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现阶段,农业科技含量低,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从宏观政策面上分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强调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农业比较利益低和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导致农业资源过度 流失及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这已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有数据为证,40多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投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最近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如剔除水利费用、气象费用,财政支农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已降到了1%-2%②。可见,国家宏观收入的分配政策偏差,也对农民增收减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近几年来,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于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诸如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各地盲目发展工业园区乱占耕地等等。农业在承受市场和政策风险的同时,还必须要承受自然灾害风险,农业的这种弱质性特点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三、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农业始终是一个基础性产业,其自身发展还相当脆弱,不可盲目乐观。过去我国重视农业产量的增长,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业的发展目标也要有所调整,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日渐突出。它在向我们昭示,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要把农业的产量、质量与农民的增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近期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
其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带来了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影响着农业积累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我们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自觉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实现农村第二次制度创新。⑴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土地的承包权,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流转、转让、租赁。⑵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农业集约式的增长方式。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农民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⑷要健全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⑸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其二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从产业和产品层次来说,越是初级产业和产品其社会需求和价格弹性往往也就越低。而提高产业和产品层次不仅可以使附加值增多,而且能扩大市场需求。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并有结构性过剩的条件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农村内部产业结构。要在保证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特别是“种子工程”和抗旱作物节水农业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农业内部产业要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为历史背景的,所以其调整的首要内容应是从农业质的提高上寻求新的发展。所谓质的提高,是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由以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优质产品为主。一句话,就是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具体来说是:⑴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缓解农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目前农产品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我们不应采取单纯压缩农产品生产等消极的办法,而应当采取积极的调整办法,即利用优质农产品和低质农产品在产量上的差异,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争取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偏重于追求产量,培育的品种基本上属于高产型的,优质型的品种往往产量较低。因此,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往往意味着产量的相应下降。优质农产品发展越多产量下降就越明显,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不失为当前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⑵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现在,我国农民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对收入可能产生的种种有利效益,这是导致优质农产品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应当明确,优质与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产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必须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础。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及其标识,是消费者认识和购买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者开拓和扩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后,离开形象良好的品牌,即使优质农产品也难以顺利实现其价值。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是扩大名优农产品市场份额、使优质农产品得以顺利销售的重要保证,更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所必需的外部条件之一。⑶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培育“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是扩大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对数量问题也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必然下降,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即使是目前市场上品种、质量看好的农产品,也不能过多过快地盲目发展,应当在对市场需求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增加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尽力避免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以销定产,这个在工业上提倡了多年的方针,今后在农业上同样也要大力提倡。但是,以销定产不能停留在一般口号和号召上,必须付诸于行动。这种行动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维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通过广泛利用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路。生产者应当以购销合同为主,结合其它销售渠道,确定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率,降低农产品的压库率。这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防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盲目性的基本保证。现在农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生产出来往哪里销售,已经充分说明了推广“订单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⑷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推广。因此,应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要继续安排好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深化农推广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推广机构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以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其三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非农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从事工业生产的机会。面对农村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状况,农村工业就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主要的加工对象,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协作,在推动、促进大工业发展的协作中,求得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民就业作用明显,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服务。
其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负担沉重是在农民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农村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压力和向农民收费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双重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的确对农民增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就必须着手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要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应按照中央的号召,免征农业税;条件差的地区,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逐年降低税率,做到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对降低税率和减免部分,要严格按照减税比例调减到户,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要确保各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下拨到位,尤其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必须按时足额兑现到户。要据实核减合法征占耕地而减少的计税面积。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应实行并村和干部交叉任职,并严格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长远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要立足眼前,还更应着眼长远,把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置于整个国民经济政策发展全局来考虑,立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着眼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变更,跳出单纯就农业内部寻找农民增收的小圈子。
其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从当前来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对农民增收而言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近几年,各地都在抓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分析,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还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大调整力度,真正使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增加,向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寻求品种改良和质量提高的方向转变,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点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作物布局,促进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优良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继续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尤其是需要大力发展合作制的龙头企业,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特优产品,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升级,实现生产与需求连接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和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其五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从建国至今,农业一直处于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地位,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明显偏向于工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当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之后,工业产业在依靠自身积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步对农业进行反哺,工业部门的剩余通过国家宏观政策采取价格支持或投入补贴的手段输入农业,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持农业经济的快速成长。鉴于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投入结构,重点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和今后实现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不仅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更是全面推进我国小康社会进程的重中之重,应不遗余力地抓实抓好。
后注: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2002年,20--20页
②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1--12页
③魏中海:《怎么破解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41--44页
毕业论文
农 民 增 收 问 题 研 究
指导教师:唐宇凤
学员姓名:乔聚河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提要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01级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 乔聚河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主要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颠峰,既要迎接国内市场变化的挑战,又要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如何广辟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已是一个值得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这一国情,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转向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使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这就是:农业生产增长快于人口增长,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供给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相对剩余。加上近年来农业连续丰收,部分农产品出现了销售不旺,出口不畅,导致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可以说,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新阶段的“爬坡”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三大考验: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考验;二是进口农产品冲击的考验;三是国际经济严峻形势的考验。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我国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的内在原因,研究探讨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对策,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也就是我撰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当然,通过撰写论文来检验自己三年来参加研究生班所学,这对于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提高洞察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从而也会有助于自己学识水平的提高。
本文就我国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论述的层次为:第一部分,农民增收的现状。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以确凿的事实和可靠的数字,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指出了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辩证地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第二部分,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指出了农民增收存在问题的5种具体表现,并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一)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
(二)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
(三)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四)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第三部分,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针对第一、第二部分农民增收的现实表现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若干对策。
(一)近期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其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其二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其三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其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长远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其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其二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其三是,立足于城乡开通,加快城镇化进程;其四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五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民增收问题。其主旨是面对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若干对策。这是正确认识和把握21世纪国际经济体制和国际农业政策与市场情况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更好地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与研究。
第四篇: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
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
统战工作研究
党外知识分子是目前我国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又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统战对象。总书记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XXX区委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就如何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党外知识分子XXX人,其中党政机关干部XX人;事业单位XXX人,包括教育系统XXXX人,卫生系统XXX人,文化系统XXX人,其他事业单位XXX人;规模以上企业XXXX人;自由职业者XXX人。研究生学历XXX人;本科学历XXX人;大专学历XXX人。正高级职称XX人;副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人。40岁以下XXX人;41至50岁XXX人,51岁及以上XXX人。
基本特点: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且占知识分子的比例也逐年递增,年龄不断年轻化,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结构较为复杂,社会联系广泛。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注重知识更新,愿意多渠道获取信息,除传统方式吸收 专业知识以外,注重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和信息传递工具了解各领域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步伐。虽不加入任何党派,但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有政治参与意识,希望政府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与创新意识较强。
二、主要做法
区委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通过不断探索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方法、新思路和新举措,形成了许多统战工作的新机制,以党外中高级知识分子为重点,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大胆使用,使党外知识分子感受到党的温暖。
(一)提高认识,充分肯定党外知识分子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党外知识分子是各种统一战线组织中的骨干力量。工商联、侨联、台联等人民团体,他们是党与非党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的联盟,因而都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些团体的代表人物,大多数是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些组织中不但起着骨干作用,而且担负着组织与领导工作。各级政协的非中共委员中,知识分子也占绝大多数。同时,各少数民族的中上层代表人物、宗教界代表人物,也有不少是党外知识分子,他们在统战工作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新的社会阶层离不开党外知识分子。回顾社会变革的进程,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与知识分子队 伍的不断分流相伴随的,大量知识分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下海”,发展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知识分子离开国有企业到非国有企业单位工作或者从事自由职业,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直接到非国有企业就业,还有归国留学人员在国内创业发展等。再次,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党外知识分子。要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他们在发展科学技术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二)抓住重点,准确把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具体要求。首先,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关心帮助党外知识分子。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党外人士都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尤其党外知识分子大都要求进步,统战部门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上关心帮助他们,成为政治与业务、政治与技术相统一的又红又专的实干家。其次,要积极培养、放手使用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创造条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把杰出的、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充实到各领导岗位上来,把德才兼备的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及时向区人大、政协和政府推荐,对那些在工作上、学术上成绩优异者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创造环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同时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第三,对党外知识分子要在生活上加以照顾。要创造 3 优良的人才成长环境,灵活利用年薪制、技术入股、技术合作等方式留住党外知识分子,同时对现有的党外知识分子第一时间做好户籍迁移、档案转接、工资审批、保险参与、住房安置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精心打造知识分子引进绿色服务通道。
(三)完善机制,努力打造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深入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民愿,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五联五促进”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所有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各单位(部门)一联后进村,促进基层组织转化升级;二联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三联社区,促进文明小区建设;四联信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联贫困户,促进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定期深入基层走访探查,召开座谈会,很多党外知识分子对区委、区政府、本单位、本行业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真真正正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对区委、区政府很多的决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17年,按照市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的要求,区委统战部联合区工商联共同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了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普法教育、组织“银企对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引导企业干部职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和责任担当,把爱国主义和企业经营融合在一起,从价值理 念上培养广大知识分子牢固树立爱国、爱企业、爱岗位的观念,实践活动在企业知识分子范围内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三、存在问题
(一)队伍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党外知识分子大多分布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企业和自谋职业的较少,且流动性较大,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投入机制,工资水平及相应福利待遇和地位偏低,造成了某些行业、岗位知识分子的空缺、断档。且党外知识分子大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参与社会劳动,很少是管理阶层。
(二)整体优势和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数成员没有机会参与调研、评估、考核等活动,他们往往成为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局外人,无法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整体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一些部门和单位作为党外知识分子使用的主体,不能深刻认识他们的重要性,论资排辈、官本位等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重,而在推荐提拔使用、外出考察培训、落实报酬待遇、评优选先时,大部分看资历、看职称,也导致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对发展环境、成长空间不满,挫伤了干事激情。
(三)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成长渠道比较单一,交流、升迁的机会比较少,个别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不能及时更新,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作用不大,因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够高,责任心不够强。
(四)统战部门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协调难度大、任务重。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企业职工及自由职业者存在分布范围广、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的特点,统战部门在党外知识分子问题上,每做一件事都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沟通,由于认识问题,有些单位不愿意积极配合,因此开展起来有时会力不从心。
四、对策及建议
(一)统一思想,营造良好氛围。站在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人才强区的战略意义,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各级领导的头脑。重视经济追赶与人才追赶,招商引资与招智引才相结合,在教育、培养和引进党外知识分子上实现跨越式进步。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知识分子引进观,积极营造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实施“借智借脑”工程,招来人才,实现人才科学流动。树立辩证用人的观念,破除“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优秀年青党外知识分子,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充分发挥宣传作用,运用政务网、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进行积极宣传,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各类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先进事迹及时报道,针对各部门在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中有效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鼓励、鼓舞人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制订规划,明确重点和方向。通过普查、召开座谈会、荐才活动等,摸清底数,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资源数据 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掌握代表人物的分布情况和具体名单,客观分析缺什么人、为什么缺、该怎么解决等问题。深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规律,特别是成长规律、流动规律和配置规律,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从党外知识分子总量、结构、类型等方面入手,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从上而下,由下至上,反复论证,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未来的工作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党外知识分子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深入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为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外知识分子创新能力。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管理,进一步提高高层次的党外知识分子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他们发挥作用。抓好高技能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人才规划和具体措施。
(三)强化管理,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盘活现有党外知识分子存量,合理配置,努力做到用人所长、用人所愿、人尽其才,把现有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使之实现最大的产业效益。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终身学习的环境,提倡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干部,使人人争做学习型人才。把引进党外知识分子与课题攻关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走出一条我区党外知识分子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的新路子。通过公开选拔、公开招聘等形式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壮大党政管理人才、非公企业实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第五篇: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作者:李 霞 高生荣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对农民收入问题概况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关键词:农民增收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目标任务。农民收入增减又是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农产品的供给。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课题。
在新的形势下,农民增收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稳定增产压力渐增,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继续增收致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必须积极规划新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才能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一号文件”,初步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政策体系。要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如、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汽车、彩电、冰箱、电脑、手机下乡活动补贴。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生猪生产大县奖励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等。通过落实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积极探索农户致富的新模式、新办法。通过财政贴息、农户贷款、低收入户零利率贷款,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民在增收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增收无本、增收无路、增收无法、增收无力的“四无”问题。
从延长县七里村镇张义夫子村的调查情况来看:农业增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按农户收入在上、中、下三种情况调查了20户村民,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收入较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户都是菜农和经商户,农民收入较低的户,是无劳动力和一些搞“老一套”大田里种植的“保守”户,他们一年辛辛苦苦地“从家里到地里、从地里到家里”一条路来回的走,但只能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达不到小康生活水平,更谈不上富裕。而菜农收入较高,是他们尝到了种植大棚蔬菜的甜头,对新品种新技术容易接受,这样在农村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富的一年比一年富,穷的越来越穷。因此,农民增产和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主要课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增长快慢与农民收入的来源于构成紧密相连,是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经济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相适应的。分析张义夫子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无规划,不看市场需求,盲目蛮干,农民思想保守多种原因所造成。
1.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迟缓,农民收入来自二、三产业的比重低,从事第一产业的较多。今年张义夫子村人均纯收入虽然比去年增了3.6%,但是增长速度太缓慢了。生产的盲目性较大,菜农不分析市场需要什么?不懂价值规律,而是种植什么蔬菜一哄而起,使一些蔬菜供过于求,有些蔬菜供不应求,如大蒜和洋芋今年价格较高,种植户却很少,这就是市场信息不灵的原因造成的。
2.农产品需求不旺,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增收难度加大,根据我们对农民增收份额占有叫大的果品、蔬菜等销售调查,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果业:以稣梨为例,延长稣梨被称为“贡梨”,色泽、口味好,但是从去年以来外地客商来陕收购苹果的人多,而稣梨却被冷落一旁没人要,销售量比08年同期减少18%,而且价格大幅度下跌。如稣梨:刚刚上市时,每斤价格只有0.6~0.7元较上年同期价格下降了25%。二是蔬菜:以莲花白和白萝卜为例去年9~11月份每斤莲花白价格仅0.15~0.2元、白萝卜每年0.1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减少0.2~0.22元。三是葡萄:去年农户普遍栽植葡萄较多,使葡萄价格下跌,每公斤0.8~1元,加之秋后雨水多葡萄裂口的较多,有的甚至烂在地里。
二、对策与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大力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选择主导产业。其次,在经营管理上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在利益分配上,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分红、利润等形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同体。第三,要重视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
3.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需要科技,切实把发展农业生产转化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给农村经济注入不衰的活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基础工程,需要大量的工作。为此:一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奖励有贡献的科技人员。二加强农业科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技培训班和讲座。农业常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范围很广和科学体制。农民要操作农业生产全过程当一个合格农民,就必须具有天文地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敢于拼搏,更要智勇兼备的“智搏”,既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懂得经济知识。只有农民掌握科学技术,才能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4.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农民增收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灵,种植什么?卖什么?心中无数,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建议县上要重视农业信息网
络建设工作,逐步把农业统计、农技推广和农产品市场三大信息系统地建立起来,为延长县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服务。
作者简介:李霞,女,生于1967年12月6日,农艺师,大专文化,从事文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工作。工作单位:陕西省延长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