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2010-02-20 | 作者: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 | 来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期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农民工仍是以劳动力流动而非举家迁移定居为主,全国80%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都是流动就业,举家迁徙的农村人口仅占20%左右,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自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到党的十六大决议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一直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党的决议、中央政府的规划,一直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我国21世纪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之一。200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4.9%,城镇人口5.9亿,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分别增长13个百分点和2亿人,年均以2000万人的速度递增。
一、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和基本特点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人口主体
1.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是城镇化的主体。2007年,全国有14个省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超过70%,广东超过60%,江苏、浙江和东北三省、内蒙古超过50%,福建、山东、重庆和海南超过45%。沿海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农民工进城不断增加(分子变大),浙江、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0.7、27.9、24.7、24.4、18.6个百分点。内地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农民工离乡不断增加(分母变小),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5、10.6、13.3和16.6个百分点。
2.农民工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云南等8个地方净流入的跨省农民工在100万以上,其中京津都市圈净流入593万人,长三角城市群净流入1265万人,珠三角城市群净流入1373万人。河南、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和广西等9个地方净流出的跨省农民工在100万以上,河南、四川和安徽3省更是达到500万以上。
3.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以流动就业为主要形式,并没有完成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定居或者“落户”迁徙。在我国统计为5.9亿的城镇人口中,还有1.6亿是农业户籍人口,占到了城镇人口的27%。如在劳动力流入大省浙江,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超过了非农户籍人口,达53.6%。农民工仍是以劳动力流动而非举家迁移定居为主,全国80%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都是流动就业,举家迁徙的农村人口仅占20%左右,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二)我国城镇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1.城镇体系和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2007年,我国共有655个城市,比1978年增长2.4倍。小城镇数量达19249个,比1978年增长7.9倍。其中,20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达36个,增长2.6倍;100万—200万城镇人口城市达83个,增长3.4倍。各类城市人口3.4亿,占城镇总人口的57.6%;县城城镇人口1.2亿,占城镇总人口的20.3%;小城镇镇区人口1.3亿,占城镇总人口的22.1%。
2.各类城市和小城镇都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做出了相应的贡献。2008年,我国共转移农民工2.25亿,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亿,占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0万,占37.7%。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吸收了67.6%的农民工,1.52亿人;中部地区吸收了16.9%的农民工,3800万人;西部地区吸收了15.5%的农民工,3500万人。分城镇类型看,各类城市吸收了52.9%的农民工,1.19亿人;小城镇吸收了47.1%的农民工,1.06亿人。
3.城镇总体人口规模依然偏小,发展空间广阔。2007年,我国50万以下城镇人口的中小城市418个,占城市总数的64%。全国平均城市人口还不到52万人。如果平均人口规模增加到100万人,则可容纳6.55亿人,超过了现有城镇人口的总和。我国县城城镇人口平均为7万人,建制镇镇区人口平均为7845人。如果每个县城平均人口增加到10万人,那么可以容纳1.6亿城镇人口;如果每个小城镇平均人口达到1.5万人,那么可以容纳近3亿城镇人口。
(三)城镇化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
1.城镇化还处在加速发展时期。按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率达到30%后开始加速,达到70%后趋于平稳,城镇化在30%—70%区间为加速发展期。我国2008年城镇化率为45.7%,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的前半期,距离70%还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可能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结构调整支持。
2.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大的潜力。2007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422亿元,只占GDP的2.6%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低于联合国建议的占GDP的3%—5%或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的标准。如达到联合国建议的高标准,未来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应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潜力。
3.城镇化也将对扩大消费和内需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2006年,农民工的年均消费支出5556元,相当于城镇人口年均消费水平的64%。农民工占当年城镇人口的22%,但只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因为农民工收入主要不在城里消费,消费只占收入的49%。而在城里的消费又以食品消费为主,占51%。如果是举家迁移,并且恩格尔系数能降到43%左右(当年城镇和农村分别为36%和43%),那么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就可能增加到6500元左右,相当于城镇水平的75%。这还不包括举家迁徙后购买住房的消费。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在城镇流动就业的农村人口举家定居问题,有可能带动城镇低端房地产市场以及工业制成品市场的消费,并带动农产品的商品消费。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意见分歧
虽然城镇化已经列入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但是在城镇化问题上观点和认识还有较大的差距,导致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各项改革政策难以及时出台。以下就涉及城镇化问题的主要观点和分歧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关于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尽管对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分歧,直接影响推进城镇化的具体政策的制定。
1.城镇化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这一问题就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经济学家和农村问题研究专家的充分重视。“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一重要论点的提出,实际上已经从根本上概括了城镇化对于未来我国农村发展重要性的基本认识,也成为当前制定城镇化政策的重要思想依据。但是也有一部分理论工作者认为,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担心城镇化会造成一部分农民无法承担城镇的失业之痛,还是希望在农村给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留有一个所谓土地作为社保的空间,只有把农民和他的土地永远捆绑在一起,才不至于带来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一观点实际上也影响到了决策层面。
2.城镇化对于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城镇化有利于拉动内需的重要结论。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专家在指出21世纪的国际经济走向时,把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还有一些国际经济学家在提出解决金融危机的有效办法时,也都指出了中国城市化的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国内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也纷纷提出通过城镇化来拉动内需的观点。有国内学者认为,按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50万元投资额计算,增加4.5亿城市人口就需要增加225万亿元投资。也有国际专家指出,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仍将可以保持8%到10%的增长速度,如果按8%的增速计算,将有3%来自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一些农村政策研究专家也指出,城镇化政策会使农民工把长期消费从农村转向城镇,带动低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工业制成品的消费。
3.城镇化对于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作用。虽然理论界很少从这一角度提出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专家指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活力,取决于城市人口结构的改变。主要的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较多的城市研究专家认为,应该允许有技能的农村人才或农民企业家进入城市和较大的小城镇,这样会给城镇带来新鲜的血液和人才补给。但是按照这种观点,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会很慢,因为毕竟农村有技能、有知识的人才或企业家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二是一些城镇化研究专家认为,农民工是城镇最为活跃的人口主体,也是农村的人才和精英,他们进城定居,将给城市带来活力,并将填充正在逐渐出现过剩的公共资源,弥补大城市养老金的缺口。但是这一观点显然还没有得到大多数城市管理者的认同。
(二)关于城镇化发展途径的选择
1.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之争。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政策专家和学者们,大多愿意使用城市化的概念。一方面是因为国际上没有城镇化的说法,另一方面是希望未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聚焦于各类大中城市和城市群。
从事农村政策研究的部门和一些领导同志,根据我国的国情,倾向于采用城镇化的提法,这也是目前中央既定政策的提法。理由是不能把未来农村人口转移集中到各类城市,担心出现拉美国家和印度等国的城市病,担心城市贫民窟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担心农村人口进入大城市会影响大城市的国际形象,降低城市竞争力。促进小城镇发展是基于我国已经有近2万个小城镇,可以把城镇化的矛盾分解到小城镇,在这里进行配套的改革,会把不稳定的因素降到最低。
2.鼓励农村人口向特大城市集中或者是采取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许多专家学者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国际经验比较,支持特大城市优先发展理论。还有观点认为把特大城市和周围的卫星城集合成城市群,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政策研究部门一致的看法。虽然看起来有些中庸,但是实际上也是对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多元化道路给予了诠释。
尽管在理论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争论,但是无论是学者还是政策研究工作者,几乎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目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对于外来农民工的进入都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
(三)关于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讨论
1.中国的城镇化是滞后的。这种观点占主流,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是我国特有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国际上的经济学家也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总体上看速度还是偏低。
2.中国的城镇化是冒进的。这是2007年出现的一个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近10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特别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太快,冒进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后患无穷,城镇化可能会带来贫民窟。这一观点从表面上看,是批评城镇化进程太快造成了许多后果,但是实际上是对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特别是反对形象工程和豪华的城市建设,反对大量剥夺农民的土地,浪费公共资源。
(四)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观点分歧
城镇化是要加快城镇建设还是要促进人口转移?虽然理论界已经明确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的过程,也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的农村地区和人口的过程,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在城镇化的内涵里,增加了生态、环保、城市景观的内容,从理论上增加了城市生活质量标准。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了绝大部分城镇的实际管理者,也直接影响到了近些年城镇投资的导向。人口转移虽然是理论上的目标,但是,城市管理者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对现有城镇户籍人口的服务上,或者是愿意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建设的投资,这样更能体现政绩。
(课题组负责人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第二篇:我国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速率逐年提高,这对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状况,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有重大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增长,与之紧密相连的房地产业也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房地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怎样处理好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使他们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重要关注的焦点,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提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城镇化;房地产业;重要动力;协调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的推进,伴随而来的房地产事业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镇化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房地产业的蓬勃又积极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房地产业不健康发展,导致各地房价过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率,因此,如何避免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利益冲突,使他们相互促进,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业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主要是指城乡人口分布结构变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城镇空间更加文明和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都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1 城镇化速率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流向城市,住房需求摆在了首要位置,这直接导致了房屋刚性需求的变化,此外,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各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发展,工厂扩建,企业办公、服务行业及房产投资等对房屋的需求也拉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非住房消费如休闲场所、度假区等,这些都对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广阔发展。
1.2 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房地产业是我国国名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是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它通过城市功能结构的演化,对城市人口和市场结构进一步扩大,对改善居民居住坏境,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只有房地产业的运行,才能建设良好的城市空间,为外来人口提供物质保证,为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以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健康运行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1.3 房地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具有利益冲突关系,城市化速率的提高,拉动了房产需求,使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热,房产投资和投机日趋增多,直接表现就是房价过高,过高的房价不仅给房地产开发带来了风险,而且与居民收入不相协调,造成外来人口买房难的问题,对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在城市居住设置了关卡,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进而又反作用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 没有合理规划城镇建设,使房地产业的开发无序化,由于城市竞争加剧和房地产业巨大开发利益的驱动,出现了房地产开发的速度高于城镇化规划的速度,使房地产开发出现无序甚至失控,从而城镇功能分区和布局不明确,这不仅对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不利因素,而且造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不协调,从而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2 城镇房地产市场体制不健全,造成产业结构失调,由于城镇房地产利益的拉动,市场机制失调,导致房地产市场开发火热,房地产价格混乱,从而盲目的进行房地产投资,因此占用了其他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和相关产业的资源,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且城镇房地产开发商大多实力小、规范化程度低,使房地产业走向批量大、档次低的尴尬境地,影响了城镇的发后续展。3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涌入城镇,政府发展经济适用房优惠政策和廉租房的建设明显偏少,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却难以实现,从而生活标准难以达到城镇化的最低生活标准,从一方面又减少了房地产开发所需要的劳动力,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共同发展的方法措施 1 切实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经济动力,当前中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日趋加强,对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投机、价格泡沫等问题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作为房地产业本身也应该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注重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标准,进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健康、有序,此外,在房地产开发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使二者协调发展解决好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投资风险,在城镇化进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房地产业开发发生利益冲突,只有房地产开发商有效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与政府、区域经济和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才能是城镇化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投机和投资住房越来越热,因此城镇化进程下的房地产开发需要有长远的规划,避免城镇开发不合理而面临的财政风险,合理定位城镇化目标,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开发、合理定价,加快促进城镇化进程。3 采取有效房地产开发管理,促进城镇化进程,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有效地房地产开发管理措施能够加速城镇化的实现,首先调整与大中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取用与县域房地产相适应的引入政策,其次加强房地产业务管理,提升房地产管理水平,符合国家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择优办理房地产开发业务,加强和银行的合作,做好贷款方案和贷后管理工作,建立绿色房地产业,保证县域向城镇化的健康有序转变。4 加快房地产开发的法律法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合理构建城镇房地产市场,城镇化进程下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房地产业无序化发展,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城镇房地产开发法律法规,突破户籍制度,处理好常住人口房地产市场和流动人口房地产市场的关联,通过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形成合理的人口流动速率和房地产价格市场,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扩大廉租房的覆盖范围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实现公平公正的房地产开发环境,确保人人有住房,形成房地产开发层次结构,确保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结语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业还将持续发展,而城镇化进程的速率也不会停止,它们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我国当前的任务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加快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发展和完善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住宅消费从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才能使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张勇等.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协调,现代农业科技,2007(14).
张奕河,郑大川.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李东.浅谈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J].今日财富,2008;(6).龙佳宜,鞠慧雅.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北京房地产,2008;(12).尹中立.房地产调控与宏观调控的矛盾与出路.固际经济评论,2007(11).
据上海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之一是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但城镇化有两大前提条件:进城的农民要买得起房;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能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城镇化对增加城市住房需求和调整供求关系等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这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就是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即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并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由此,城镇化发展为中国经济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并有望继续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确实,城市化进程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重大改革以来,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由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美国只有9个,在中国则有166个。联合国人口发展报告也曾指出,中国的城镇人口正在以每年25%速度增加,中国成了世界上城市化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不少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繁荣,并带来或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另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和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化结构等因素导致农村居民在城市中很难生根下来,成为城市经济生产与消费的动力,从而减缓了城市化进程,抑制了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消费。有研究表明,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31.1%上升到2008年的74.4%,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68.9%下降到2008年的25.6%。
透过上述数据,一是受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城市居民消费增长的占比远高于中国城市化率增长,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降低;二是分化的二元城乡结构,不仅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而且也不利于农民分享中国改革的经济成果;三是制度安排和城乡二元分化结构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
水平过低。所以,只有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利益分配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有效促进农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从这个角度分析,放宽中小城市的户口限制,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
之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现在和将来中国经济发展之动力,是因为 “城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二是基本住宅建设,以住房产业为龙头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此外,城镇化还有助于集约性使用土地和解决当前土地矛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以农民进城的方式带动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基于农民有支付能力去购买他们希望进入城市的住房。但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火爆,导致各地城市的房价全面飙升,不要说大中型城市房价的快速飙升,就连中小城市的房价也出现快速上涨。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85%以上城镇家庭无能力购买当前房价高企的住房。因为,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已达到8.31倍,农村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达29.44倍。如果说城市中都有85%以上家庭购买不起住房,那么要想让农民进城购买所需要的住房只能是“天方夜谭”了。所以,加速城镇化进程,最为关键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要使进城的农民购买得起住房。
事实上,要让进城农民真正能在城市中“生根落地”,不仅需要有适度的房价以符合他们的购房支付能力,而且还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由此形成有效的农村土地市场。因为,农村土地市场不仅可以增加土地供给或给土地定价,而且也可以为农民进城提供一种经济保障。
在笔者看来,只有在上述两个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放宽中小城镇居民户口限制才能达到推进城镇化的预期效果。否则,这个制度改革所能起到的作用将是十分有限的。
放宽中小城镇居民户口限制的城镇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确实,通过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落户,这样的城镇化进程将增加农民对城市住房的很大需求,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房价应当接近当下农村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还有,农村土地要能够流转,并能成为农村居民生活的一种经济保障。这样,如果农村土地能够流转的话,土地资源就能起到增加住房供给的作用,并能改变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当然,这个市场方向究竟会向何处发展,还要看下一步政策细化而定。(作者 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第三篇: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1978年以后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2.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1978年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城镇就必然成为可供政府选择的最佳城市化政策。中国的城市化终于由被压制转为松动和放开,过去那种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城乡分隔的政策被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所取代。1980年,在当时城乡分隔、大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下,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为贯彻上述政策,80年代初,开始实行市地级市管理县级市制度,地级市数量增加较快,1983-1998年间,共有100多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其中仅1983-1985年的3年里,地级市的数量净增加50个。
1983年,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1984-1986年“撤社建乡”,并降低建制镇标准,3年里建制镇数量增加7750个;1992-1994年,国家对乡镇实行“撤、扩、并”,结果3年里建制镇又增加7750个。这6年里建制镇增加数相当于1979-1999年间(21年)净增加数的71%。
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修订“建市”标准后,县级市也增加很快。1986-1996年的11年间,县级市数量净增加286个。1992年,国务院再次修订小城镇建制标准,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1993年10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1世纪末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会后,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建设部等6个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1995年4月,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并在全国选择了57个镇作为综合改革试点。1997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通知认为,应当适时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已径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新生婴儿可以随母或者随父登记常住户口。此后,许多小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基本放开了户籍限制;不少大中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等,也放松了外地人口进入本市的限制。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200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了加快城镇化,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这标志着小城镇已经废除了城乡分隔制度。有些地方甚至采取了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居住和创业的政策。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发展现状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中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历次普查城市化水平-柏加镇信息网 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
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质量不高
从宏观层面来看,城市化的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1.6亿多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仍然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享受或者没有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应该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低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特别是没有享受到住房保障这些公共服务,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一些政治权利。如果扣掉2亿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化的人口,中国实质的城市化率只有36%。
二是布局,布局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不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地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这样使全国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水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全国657座城市400多座城市是缺水的,必须依靠地下水维持生产生活,其中110座属于严重缺水,严重缺水就必须靠超采地下水维系生产生活。当然地下水是可以采了,但是地下水如果过度超采会带来地面沉降,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的面积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正在做一个治理措施的全面规划。
三是城市形态。对全国有代表性的55座城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扩张过程的遥感监测表明,平原地区的城市多数以原来的城市中心区为中心进行环形扩张了。
城市化率偏低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65%;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1990年期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如果不计算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真正转移出去的农业人口仅有10.5%,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统计数据表明,在200年前的1800年,当时全世界的城市化率仅有3%,到1850年达到7%,1900年为15%,到20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达到48%。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2%,比197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巨大瓶颈”,成为限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也将成为中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中的一大困难。
问题挑战
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36%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挑战不可避免:
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
环境能源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2011起到205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即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GDP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
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中基本要素有4大类,分别为地形、气候、水文、生态。
地形: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
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人口由分散变的密集,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教育程度变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
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亦有压力。到2050年前后,中国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2001年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城市才能担当起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平衡
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
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2011年中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
发展措施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中国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现有32个,其中东部16个,西部6个.中部10个,基本覆盖全国。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进入国际竞争前沿的中国高地。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四篇:郸城县城镇化现状
河南周口市郸城县城镇化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结构转换。城镇化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水平、工业化的程度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又可带动和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难点在解决“三农”问题,重点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关键在提高就业,出路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消费能力,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淮阳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郸城县城镇化现状
周口市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郸城县总人口为134.58万人,城镇化率为29.7%,城镇人口为39.97万人。通过对比,全县城镇化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不断上升。2011年全县城镇化率达29.7%,较2010年(25.9%)增长3.8个百分点。近年来,郸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并进的方针,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是全县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从近几年的人口与城镇化调查数据来看: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郸城县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9%、13.63%、16.05%、23.91%、25.9%、和29.7%;城镇人口分别为11.87万人、17.99万人、21.32万人、31.90万人、34.70万人和39.97万人,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2、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郸城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2.5%、34.3%、36%和37.7%,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3个、10.4个、10.1个和8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郸城县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二、城镇化水平偏低的原因
1、城镇化起点低,起步慢,城镇规模小。
2、城镇人口承载力严重超载,拉力小、辐射力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
3、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农村人口比重高,人均社会经济指标低,县平均人口规模大。
4、经济实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支撑不足。经济实力不强,重要原因在于城区为数不少的各类“大国有”、“小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改制不彻底,企业效益不佳,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吸纳人员就业的机会较少。
5、城镇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水平低。城镇体系包括管理机制、社区服务等诸多方面。在这些方面,由于城镇体系的不完备,影响了农村人口向城区的转移和城区人员的就业。
6、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经营手段不多。把城镇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是提高城镇综合发展水平,增强吸引力、辐射力的关键。从郸城县现实情况看,由于城镇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等原因,存在着城镇化建设水平不高,功能分区不明显,城乡互动不协调,“空壳市场”,社区服务滞后,社会保障不健全,经济、社会、环境欠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三、加快郸城县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郸城县的城镇化工作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要求。从外部环境看,国家把城镇化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三大基本途径之一;从自身条件看,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实力逐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城镇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城镇化认识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从客观经济规律看,目前,郸城县城镇化率已接近30%这一关键点,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真正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发展生产力、调整经济结构、缩小“三大差别”、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三者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积
极性,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化进程。
1、要着力完善城镇规划和城镇体系。树立“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宁可多花一点钱把规划做好,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设计。继续坚持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并进的方针,逐步形成以城关镇为龙头、建制镇为骨架,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体系。要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积极推进新城区建设,深入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使城区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
2、发展城镇经济,强化产业支撑。城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壮大和特色产业的支撑。在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着力点,主要还应放在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上,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要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和产业转型,要立足自己的定位,大力发展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提高服务水平。
3、要着力提升城镇竞争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城镇发展一定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型产业培育密切结合起来。要促进产业集聚,科学调整和确定城镇生产力布局;要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县城和小城镇产业特色;要加快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提高郸城县在周口经济发展中的知名度。
4、着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事关民生这一根本问题,要构筑完善城镇交通体系,要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要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5、搞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着力推进老城区改造。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完善住房保障模式和管理机构,不遗余力地推进老城区改造。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转换、社区管理等体制机制方面及时出台政策措施,杜绝“三无人群”的出现。
6、继续控制人口总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继续控制人口总量增长,根本在于落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坚持少生优生的方针,促使郸城县人口走上健康和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全县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人口文化素质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镇化进程。文化素质的提高有时比经济发展的意义更深远。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指建造几幢高楼大厦、修建几条宽敞道路,更重要的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开放。要使广大的农村,在生活水平、生活观念、消费方式上越来越向城镇靠拢,使进入城镇的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成为决定城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砝码。在人口素质导向方面,则要优先让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具有非农产业经验的农民进城,以保证城镇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和农业劳动者进城后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为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达到最优配置创造条件。
第五篇:我国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的主要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其应对措施,并指出土地整理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方法,强调只有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须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耕地保护、土地整理
一、对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城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而产生的农村和城镇聚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城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互动和重组的过程。城镇化意味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多,意味着社会投资向工商业的比重加大。土地作为一种必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其本身的稀缺性,也会由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城市数量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
二、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城市与农村结合的过渡,城乡结合是城市的边缘区,也是农村的边缘区,市城乡用地的焦点区域和城市扩增的前沿阵地,也是城乡用地矛盾最为激烈的集中区。城乡二元制土地管理制度造成部分地区无管制,部分地方双管制等矛盾普遍存在。由此引发土地利用无序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有:违法占地、乱占乱用、黑市交易、规划失控、管理混乱、污染严重等等,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的问题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 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城镇建设进程中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人 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 ;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建设 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还要 占用部分土地,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等诸多 因素的限制,潜力十分有限。土地利用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伴随而来的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城镇化发展带给土地利用的问题具体表现:
1、耕地数量减少耕快。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使建设用地、工矿企业用地、交通拓展用地、农村私房建设不断增加,不仅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且多数用地为优质 良田。
2、土地浪费严重。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方式单一,经营管理粗放,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民在强大的负担面前,面对经济效益低下,弃耕、抛荒现象时有发生。
3、耕地质量下降。重用轻养,短期行为明显,对农用地的投入减少,加之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部分灾毁耕地难以得到及时恢复,进一步加剧了耕地总体质量恶化。
4、土地利用规划相对滞后,我国小城镇 的大发展早,而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则相对较慢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后,且长期缺乏严密科学规范,与城市规划脱节,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土地利用规划的滞后是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 中缺乏统筹和长远考虑,遍地开花,盲目贪大求全,追求高标准,造成小城镇用地规模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5、偏重规模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严重。在小城镇建设中,各地一窝蜂建开发区、新区 但囿于当地经济实力,许多开发区资金、项 目不到位,致使大量土地“ 圈而不用”,土地长期闲置。部分地区虽然开发项 目得到落实,但由于地价低廉,因而建设用地大手大脚。在城镇规划中对于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合理,混杂现象很普遍。对生态和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生活环境反而较大城市差。
6、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结构方面普遍存在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在小城镇用地 布局方 面,存 在着乡镇企业、村庄和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城镇内部道路建设不规范、功能分区不明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建筑物布局零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土地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城市集聚效益降低、生态环境较差、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缺少特色。
7、城镇建设占用影响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随着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越来越严重,依赖耕地的粮食生产及其引发的粮食安全再次受到国人关注。1996—2005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除在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51 229.53万吨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并于2003年达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谷(43 069.53万吨),2004年后开始缓慢恢复,但总体上来说,1996~2005年间全国粮食总产仍以下降为主。虽然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很多,但在粮食生产技术未出现较大革新之前,耕地面积减少毫无疑问是引起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四、我国城乡化土地利用的对策
作为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和财富之母,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社会财富应该为相关当事人所公平分享,否则将有损持续发展之土地基础,也有违和谐社会建设初衷。
1、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
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足我圈这样疆土广大的国家,更应该重视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土地,结合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进行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而且事关 区域乃至全国人 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仅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而且要始终坚持法定的规划原则。以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 田保护规划为龙头,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 和布局。这就需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发展 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用途管制制度,在节约、集约用地 的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努力促进农村人 口向小城镇集 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 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 中,使原来分散的小企业经过搬迁,旧村庄经过撤并复垦出一定数量的耕地。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的规定,在我 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按照原则编制 : ①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 占用农用地; ②提高土地利用率; ③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 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⑤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此外,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 当符合 国家规定 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 占或者尽量少 占农用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 的规划,应 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 的建设用地规模。依据以供给确定需求和用途管制制度,自上而下、层层控制,有选择、有重点、合理有序地渐进发展小城镇。在城乡用地总量的调控上必须做到农村居 民点整理补充耕地大于城镇建设 占用耕地。过去虽也这样强调,但完成的并不好。建议新规划应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上要引人激励机制,一是允许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村居 民点整治(不应再过于强调出耕地 比率),二是城镇用地指标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标应直接挂钩,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经批准后可直接转换为城镇发展 占用耕地指标。在编制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时,树立城乡用地规划一体化的观念,将小城镇规划纳入村镇居民点体系规划之中,并充分考虑村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的城镇规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区域规划体系,避免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脱节,防止小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外延式发展规模,用地粗放、浪费土地和乱 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使小城镇建设步入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2、坚持注重土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并重。
在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前提下,应力争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并重,保证补充的耕地质量不下降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是数量的平衡,而是数量和质量的双平衡。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能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 的土地整理质量标准,使土地整理质量的提高有章可循 ; 其次,应对整理增加的耕地进行地力鉴定。凡是对整理对象的土地其适宜性评价为不宜用作耕地的土地,政府部门不应投资对其进行整理 ; 凡是通过土地整理,用作补充耕地的地力或耕地的总生产能力与已占用的耕地是不相对等的,政府部 门在验收时坚决不予验收合格。
3、实施土地用途之间的置换。
农用地之间置换。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农用地资源,对开发整理出的土地能作为耕地的不得用于其他用途,通过土地置换,应把 园地、林地、渔池和建设用地按土地用途分区重新配置,采取园地、林地上山,渔池下滩等措施。
建设用地之间的置换。将零星分散于耕地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乡镇村工矿用地,通过土地置换,调整到旧村改造和乡镇工业小区闲置土地内,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置换。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确保项 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并力争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鼓励农 民在中心村、集镇集 中建房,乡镇企业搬迁入工业小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用地圈内选址建设。新址 占地面积应少于旧址面积,不得 占用基本农 田,确需占用耕地的,经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和批准,可以与腾出采的旧址(如旧宅、旧地)整理后增加的耕地进行置换,其建设用地可以不 占用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在小城镇发展过程 中,由于小城镇所处的 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条件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区域差异性和等级体系特征。从 区位因素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可以归纳为位于大中城市郊区的“ 城郊型”,位于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交通干线
交叉部位的“ 交通型”,位于边境线附近的“ 边界型”,以及若干类型兼而有之的“ 复合型” 4 种类型。从形成的动因分析,有通过乡镇企业倔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乡镇企业型”,有通过外来加工发展起来 的“ 加工贸易型”,有商业贸易集散地发展起来 的“ 商贸集散地型”,还有依托发达的工业或支柱产业发展起来 的“ 支柱产业型” 等。不同类型的小城镇遵循不同的客观发展规律,对应不同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利用模式; 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用地指标,应根据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特征区别对待
结语
城镇化和耕地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 中都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实际工作 中要注意处理好耕地保护和城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健康、协调发展。只有解决我国“ 吃饭” 与“ 建设” 的用地矛盾,加大土地整理的力度,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须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对这些问题从主客观方面进行原因探析,进而采取有利于问题解决的针对性措施,对于稳固城镇化的土地资源基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乃至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都不无裨益,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将要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