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08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

时间:2019-05-13 11:2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0708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0708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

第一篇:110708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

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试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努力推进我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同时,决定实施“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高度重视专门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实际,积极整合学校现有教育培养资源,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培养理念,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管理潜质,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培养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以人为本原则。培养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卓越管理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二)个性发展原则。培养计划坚持个性发展的原则,是指整个培养计划不是针对每一位学生,而是针对那些综合素质好、热心于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管理发展潜质的学生,在保证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管理潜质,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高管低”原则。培养计划坚持高管低的原则,就是要把该计划作为学校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选拔 1

高年级学生管理低年级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之间接触多、易沟通交流等优势,搭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既能拓展学生管理工作平台,做到深化、细化管理,使管理者在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又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基本思路: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学校以一定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在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热心学生工作、有管理发展潜质的学生,纳入培养计划。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理论课程,由学院安排实践导师和实践岗位,实践导师由学生所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或专职辅导员担任,按学校相关规定计算实践导师教学工作量,不计课时费。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突出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管理潜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经过3年培养锻炼,使学生成长为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

三、培养方案

(一)选拔

选拔时间:在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各学院根据学校统一要求,按照本学院该年级学生人数4%左右的比例组织选拔推荐工作。

选拔方式:选拔采取学院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方式,填写学校统一制定的“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申请审批表”,在规定时间内报各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选拔条件: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潜质;群众基础好;具有感召力和奉献精神;愿意参加校内社会工作。

选拔公示: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荐的学生进行统一评审,对评审合格并预备纳入培养计划的学生进行公示,最终将公示结果无异议的学生确定为培养对象,报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建立档案: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由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建立“学员档案”,并最终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二)培养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学校将按照《天津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修读双学位及第二专业的管理规定(试行)》(津工大[2008]180号)文件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由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组织相关学院根据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第二专业)”3年培养计划。整个培养计划中总学分为5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32学分,实践锻炼18学分。理论课程由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选配相关学科高水平教师担任主讲。实践锻炼由各学院(学部)按照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的要求,以低年级本科学生管理岗位为平台,主要是学生班主任工作或校院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安排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进行岗位实践锻炼。

(三)考核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修读双学位的各类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记为任选课学分。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原专业所需学分、具备获得专业学位证书资格的基础上,由理论课程开课学院,根据《天津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修读双学位及第二专业的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对培养对象进行第二学位专业考核。凡修满第二学位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学分且通过该专业论文答辩者,由学校颁发双学位证书,同时由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颁发“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结业证书”;凡未修满全部学分但超过25学分(含25学分)者,由学校颁发相应辅修专业证书;凡低于25学分者,学校不再发任何证书或证明材料。

(四)退出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中途退出包括学生自愿退出和学校考核清退两种。培养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为不再适合培养计划要求的,向所在学院提出退出申请,并由学院报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后,可自愿退出培养计划。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认为不再适合继续培养者,应给予清退。上述两种情况,学院均需填写“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退出审批表”,报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备案。凡退出培养计划者,不发任何证书或证明材料。

(五)跟踪

在毕业离校前,由校友会协同各学院与培养合格的学生建立联系。学生离校后,由校友会与各学院共同跟踪培养学生的发展情况,了解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不断改革和完善培养计划和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四、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学校成立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统筹全校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培养计划工作的具体落实。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学校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教务处处长、校团委书记;

成员: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就业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各学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副秘书长。

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

各学院成立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为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培养计划各项工作。

学校将设立培养计划专项经费,为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将创建培养计划人才资源库和信息交流平台,为加强管理和沟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载体。

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性,把培养计划的实施作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顺利实现我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措施,作为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我校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工业大学、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长远规划,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保障实施,确保培养计划取得成效。

第二篇: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

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

(试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努力推进我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同时,决定实施“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高度重视专门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实际,积极整合学校现有教育培养资源,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培养理念,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管理潜质,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培养原则和基本思路

㈠ 以人为本原则。培养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卓越管理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㈡ 个性发展原则。培养计划坚持个性发展的原则,是指整个培养计划不是针对每一位学生,而是针对那些综合素质好、热心于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管理发展潜质的学生,在保证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挖掘和发挥学生的管理潜质,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㈢ 实践锻炼原则。培养计划坚持工作实践锻炼的原则,就是为进入该计划学生提供学生管理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学生之间接触多、易沟通交流等优势,搭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既能拓展学生管理工作平台,做到深化、细化管理,使管理者在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又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基本思路: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学校以一定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在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热心学生工作、有管理发展潜质的学生,纳入培养计划。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理论课程,由学部、学院安排实践导师和实践岗位,实践导师由学生所在学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或专职辅导员担任,按学校相关规定计算实践导师教学工作量。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突出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管理潜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经过3年培养锻炼,使学生成长为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

三、培养方案

㈠ 选拔

选拔时间:在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各学部、学院根据学校统一要求,按照本学部、学院该年级学生人数4%左右的比例组织选拔推荐工作。

选拔方式:选拔采取学部、学院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方式,填写学校统一制定的《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申请审批表》,在规定时间内报各学部、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选拔条件: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潜质,群众基础好,具有感召力和奉献精神,愿意参加校内社会工作。

选拔公示:学部、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荐的学生进行统一评审,对评审合格并预备纳入培养计划的学生进行公示,最终将公示结果无异议的学生确定为培养对象,报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建立档案: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由学部、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建立学员档案,并最终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㈡ 培养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学校将按照《天津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修读双学位及第二专业的管理规定(试行)》(津工大[2008]180号)文件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由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组织相关学部、学院根据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第二专业)”3年培养计划。整个培养计划中教学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30学分,实践锻炼15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理论课程由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选配相关学科高水平教师担任主讲。实践锻炼由各学部、学院按照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的要求,以低年级本科学生管理岗位为平台,主要是学生班主任或校院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安排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进行岗位实践锻炼。

㈢ 考核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原专业所需学分、具备获得专业学位证书资格的基础上,由理论课程开课学院,根据《天津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修读双学位及第二专业的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对培养对象进行第二学位专业考核。凡修满第二学位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全部学分且通过该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者,由学校颁发双学位证书及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证书;凡未修满全部学分但超过25学分(含25学分)者,由学校颁发相应辅修专业证书;凡低于25学分者,学校不再发任何证书或证明材料。

㈣ 退出

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中途退出包括学生自愿退出和学校考核清退两种。培养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为不再适合培养计划要求的,向所在学部、学院提出退出申请,并由学部、学院报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后,可自愿退出培养计划。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学部、学院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认为不再适合继续培养者,应给予清退。上述两种情况,学部、学院均需填写《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退出审批表》,报学校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备案。凡退出培养计划者,不发任何证书或证明材料。

㈤ 跟踪

在毕业离校前,由校友会协同各学部、学院与培养合格的学生建立联系。学生离校后,由校友会与各学部、学院共同跟踪培养学生的发展情况,了解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培养计划和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四、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学校成立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统筹全校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培养计划工作的具体落实。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学校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教务处处长、校团委

书记

成员: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教务处副处长、招

生与就业处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管理学院教学副

院长、各学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副秘书长。

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

各学部、学院成立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学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为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本学部、学院培养计划各项工作。

学校将设立培养计划专项经费,为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经费保

障。学校将创建培养计划人才资源库和信息交流平台,为加强管理和沟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载体。

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性,把培养计划的实施作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顺利实现我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措施,作为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我校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工业大学、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长远规划,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保障实施,确保培养计划取得成效。

第三篇:“卓越培养计划”范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摘录: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要概况、计划宗旨、培养特点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

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工业界,就

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准备实施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规划纲

要也把“卓越计划”列为重大项目,一年来卓越计划正在顺利实施,2010年6月份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今年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该说“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专门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实际用人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新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于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部分高校卓越培养计划:

1、确定专业

2、领导重视;专门成立学校、院(直属系)两级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与“卓越计划”相关的各项改革措施。同

时,认真研究教育部“卓越计划”对试点专业的有关要求,修订完善有利于培养“卓越工程

师”的制度体系。

3、“卓越计划”强调企业深度参与人才的培养,要求按“3+1”模式组织教学,即在校内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累计不少于1年,企业学习阶段成为工科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4、紧密结合“卓越计划”相关要求,整合优化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5、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工程实践,促进其素质和

能力结构的优化。

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

科教兴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从科研立项、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农民培

训等方面,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优势与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广泛合作,深入推进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产学研协作,努力创造农业科技教育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机制、新局面,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实训就业相关联、岗位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发挥优势,面向“三农”,服务地方,设置农科类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一)依托农业科技优势,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训练学生技能,示范给农民看

(二)送科技下乡,传授实用技术,带领农民干,吸引农村生源

1.科技承包

2.技术指导

3.科技三下乡

4.参与地方共建活动

(三)为农民搞经营咨询,帮助农民赚钱

(四)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

1.针对“村村大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村大”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两年六学期弹性教学制度

3.优选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4.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调整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建立专业师生合作课题组,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村村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6.跟踪服务

二、产学研互动,灵活设置专业,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

(一)对准市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产教结合,创办制药类专业,培养特色药业人才

1、围绕专业办产业

2、办好产业促专业(1)依托校办制药产业兴办制药类专业;(2)依托产业优势,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3)依托产业拓宽办学思

路。

(三)紧密结合行业需要,开展“订单式”教育,灵活设置社会急需的专业

(四)以“双证书”为有效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全方位的产学合作教育道路

(二)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企业抓就业

(三)加大投入,建设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四)紧密结合“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

1.跟踪企业,编写适合专业需要的特色教材。

2.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3.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4.进行考试方法改革。

课题研究:《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是十九世纪威斯康星大学提出的办学思想。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并认为大学的主要使命之一是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二是专家服务,通过一定制度发动大学教授、专家作巡回教师,到农村、工厂指导工作,利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策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地方高校地处区域前沿,在知识传播和科技推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是地方高校服从这一战略,履行社会职责,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研究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地方高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中,最难的是地方高校正面临着由政府办学向社会办学的转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性质也将由过去政府领导、高校参与向高校为寻求发展主动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转变,服务的市场化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在这样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寻求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两者的双赢。只有把服务放在市场经济范畴中,放在寻求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双赢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

该课题研究对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解决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机制提供个案。为地方高校办学思想的转

变,办学定位的调整以及师资能力转型等都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的研究,探索建立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的政策环境,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和市场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探索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办学定位的调整以及师资培养方式的变化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了以下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要解决的新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长效机制。

2、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要考虑农村不同的文化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送出效益来。

3、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长期支教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执政文化建设进程。

4、新农村建设中,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要引导和培养农民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

(二)分析了在我国高校体系中虽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为共识,但社会服务由于受到办学惯性的影响则还处于边缘的现实原因,得出了当今高校自身的变革要以社会发展对高校服务社会的呼唤为主流的认识

(三)具体探讨了建立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机制需要的条件,如:

1、地方高校要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观念

2、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上提升自己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3、地方高校要建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包括高教发展政策导向;大学生就业导向;在科研导向、职称评聘、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出台激励措施;社会资源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制度化的导向;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的机制建立导向

(四)构建了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内部体系

1、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2、改革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

3、建立联系新农村建设的绿色通道。

4、地方高校要构建城市反哺动员系统。

第四篇: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学校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教育部2003年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下设15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现有13个博士点、44个硕士点和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以及MBA授予权,47个本科专业及25个高职专业,具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还有天津市的“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和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五个重点学科获得天津市的重点建设投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5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人,还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授衔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近50名。

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芬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的共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地区留学生来校深造。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设备一流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及图书馆,还设有国家标准游泳馆、体育馆、运动场和学生活动中心。座落在天津第三高教园区占地2800亩的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6个学院已迁入办学。正在建设中的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坐落在新校区,年内将投入使用。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事业生命线,弘扬“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遵循“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治学、严格管理的校风。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了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等多种学习方式,推行“分层次、个性化、厚基础、重实践、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和知识、能力、创新相统一入手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努力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学校承担和完成了国防高科技、国家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百亿工程和社会科学等科研项目近千项,并取得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及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等400余项,学校多年来到位科技经费均保持在1亿元以上。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纺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半导体照明与材料、机电设备集成制造等研究为特色的科研优势。学校的纺织复合材料科技成果被成功运用在我国“嫦娥奔月”工程上,复合材料、膜技术、半导体照明材 料与技术、天津市大学软件人才基地及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集成应用及装备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天津市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学校在滨海新区的百万平方米中空纤维膜产业化示范项目,已成为国家最大的中空纤维膜生产基地。在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科技的同时,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十一五”以来,学校膜天膜公司被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创建了“教育部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工程中心”、“天津市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工程中心”和“天津工大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中心”,以天津工大为主倡导成立了“天津市LED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并建立了近百个校地、校企合作研发机构。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十多项奖助学金,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实践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评优及学科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500余项;学生体育运动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大运会上曾获“十金”佳绩;“艺缘”学生艺术团在国内外展演和比赛中曾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是中国第一个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大学生艺术团。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热情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认真做好“助困”工作,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建有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格认定体系,大力推进校内勤工助学改革,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生伙食专项补助、临时困难资助、社会资助等多种帮困措施,为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资助。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积极推动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达到一流水平,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努力建设具有产学研结合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事业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专业设置

理科: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源与照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文科:法学、英语、日语、广播电视新闻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

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学科:纺织工程 1个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材料加工工程 2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纺织工程 材料学 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 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材料学 机械电子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为了规范招生工作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结合学校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是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相关信息的最主要形式,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和录取新生最重要的依据。

第三条 本章程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并经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审核后,将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其内容涵盖所有生源省市。

第四条 学校性质及简况

一、学校全称:天津工业大学

二、学校代码:10058

三、办学性质:学校是教育部和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四、办学层次:博士、硕士、本科、高职

五、学校地址:

新校区: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河东校区: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63号

六、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十一五”重点投资建设学科、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还建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并建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及15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49个本科专业、5个高职专业。涵盖工、理、管、文、经、法、艺等7个学科大类。学校下设 1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人。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瑞士、芬兰、韩国、马来西亚、日本、蒙古、俄罗斯、印度等3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2+2”、“3+1”校际交流,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地区留学生来校深造。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230.8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9265万平方米。我校新校区座落在天津第三高教园区,占地2600亩。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坐落在我校新校区。

第二章 招生机构与监督机制

第五条 学校设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决定有关招生的重大事宜。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为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 学校成立以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招生工作监察小组,负责监察招生录取全过程,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 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学科要求、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制定了2011年面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专业招生计划。

第九条 经教育部核准下达的具体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按照规定时间寄送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主管部门,并由其向社会公布,同时学校也通过不同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在录取过程中,学校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报考生源状况,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并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在跨省招生计划内可作适当调整。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等原则,执行教育部和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录取政策,并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和本章程的有关规定,以考生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文化成绩为重要依据,实行德智体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第十二条 学校录取以志愿优先,即先按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顺序排队,再从高分到低分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只有当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的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时,才录取第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并以此类推。

第十三条 专业录取以分数优先,即先按高分到低分排队,并按排队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如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未达到该专业的录取分 数,即看该考生第二专业志愿是否达到此专业录取分数,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考生在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调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者,作退档处理。专业志愿不设分数级差。注(内蒙古自治区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按照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安排专业)

第十四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的规定加分投档,但安排专业时以实际考分进行录取。

第十五条 在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和专业相关科目分数较高的考生。

第十六条 对天津籍考生

一、安排专业时,同分条件下,可优先安排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较佳的考生,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同,则可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安排专业。

二、比较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时,先比较获得A等第的个数,如A等第个数相同,再比较获得B等第的个数,以此类推。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时,依据考生的学业类(含学业成绩、课程修习情况)和非学业类(含道德品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获奖情况)两方面情况综合比较,进行评价。

三、如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同,可再依次参考学业水平单科考试成绩(如,文科考生可依次参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理科考生可依次参考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第十七条 对江苏籍考生

一、我校普通类专业的学业水平测试要求达到必测科目4C,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各专业对选测科目的要求以我校招生计划公布的为准。

二、对进档考生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排序录取。

第十八条 本科电气信息大类(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第十九条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须参加英语口语测试且合格(无口语测试的省份除外)。

第二十条 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录取,按照《天津工业大学2011年艺术类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一条 高水平运动员需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项水平测试,并通过资格认定。录取时按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考生的身体健康要求,依照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

第二十三条 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招生工作按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我校非英语、日语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小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第二十五条 本科电气信息大类(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动画专业将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学习。

第二十六条 学校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批次以当地省、直辖市、自治区安排的批次为准。

第二十七条 学费:本科普通类4000元/生·年,艺术类8000元/生·年,艺术类表演专业10000元/生·年;高职普通类专业5000-5500元/生·年;进入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电气信息大类(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专业按照天津市物价局批准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收费标准执行。住宿费1200元/生·年。各专业收费标准详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计划表或学校下发的新生报到须知。如政府对本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以政府规定的标准为准。

第五章 录取与入学

第二十八条 被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学校招生办公室直接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二十九条 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由于个人原因提出放弃入学要求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在一周之内将书面申请及录取通知书相关材料寄回我校招生办公室。

第三十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三十一条 艺术类新生,入学后在两周内将进行专业再测试工作,发现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三十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体检复查,复查合格者方可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十三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依据《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提前修满学分者可提前毕业),并颁发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其中 6 本科高校高职毕业生在毕业证书中注明“高职”字样。另外,对符合《天津工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要求的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第六章 奖学金与贷款

第三十四条 学校所设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人民政府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业及名人设定的奖学金。

第三十五条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银行申请贷款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政策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第三十六条 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用以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七章 招生咨询 录取信息公布方式 监督举报电话

第三十七条 招生咨询方式有:电话:022-24528227

E-mail:zhaosheng @ tjpu.edu.cn 学校网址:www.xiexiebang.com 公布。

第三十九条 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学校咨询人员的意见、建议仅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不属学校录取承诺。

第四十条 招生监督举报电话:022-24528181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仅适用于我校2011本科、高职层次招生。

第四十二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与本章程不一致的,一律废止,均以本章程公布的为准。

第四十三条 本章程由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联系方式

校址: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63号

邮编:300160 电话:022-24528227 7 传真:022-24528011

招生办网址:http://zsb.tjpu.edu.cn

E-mail:zhaosheng@tjpu.edu.cn

第五篇: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中庭景观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中庭 调研时间:3月6日

基本情况介绍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位于校内泮湖东北角,学院中留了一块位于正中央的庭院,庭院位于艺术与服装学院正中间,四面都是学院的高楼,犹如天井一样。加上进入时必须经过一块高地,显得庭院好像一个下沉空间。一.入口分析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首先进入中庭的入口不方便,外面的入口台阶很多很陡,里面的入口也时常不开通,给人不欢迎的感觉,中庭的硬质铺装过多。

绿植很好的缓和了硬质铺装的冰冷

中庭面积开阔,但冬天感觉有些空旷。从学院外进入中庭台阶很多,高度也有些陡。台阶两旁稀疏有些干枯的植物。走进中庭内一侧分布着石凳,另一侧是建筑献身的空间,通向学院建筑内的门窗紧闭着,平时一般不开,因此也很少有人进入中庭。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走进正前方的教学楼,墙体内有一个空间,还有可以通向二层的楼梯,使整体空间具有层次感。设计很有特点和现代风格的美感。只是因为二层未向楼内开放,空间的使用率几乎没有,基本只作为零时仓库摆放桌椅等杂物。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中庭的座椅就是一些露天石凳,很冰冷,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墙上的镂空造型很有意思,空间感很强,有很强的艺术气息,与艺术学院的风格很搭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绿化不足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各式各样的铁艺作品给艺术学院增加了几分生机

综合分析中庭景观,从设计审美上看,其上升与下沉或者其他抬高景观具有韵律感,构成形式简单,体现了很好的设计性。从其功能使用价值分析,由于入口的抬高导致了私密空间的过渡封闭,同时私密空间处缺少各种功能座椅,设备较少,给人空旷的感觉,导致了人流量较少或者很难发现。

杨文 环艺1102 1110511019

下载110708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0708天津工业大学“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工业大学(精选)

    天津工业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新媒体创意、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文艺编导方向。 1.新媒体创意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新媒体视听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

    2014年卓越管理者

    2013年度感动XXX卓越管理者 二厂统计室主管——XX 诚至柔,方可无所不化;心至纯,才能无私在胸。在华泽三峰就有这样一位懂得感恩、热情洋溢的80后管理者,她有着邻家女孩般的甜甜......

    天津工业大学论文

    摘 要 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著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

    天津工业大学文件(最终定稿)

    天津工业大学文件津工大[2005]295号天津工业大学关于表彰2004-2005学年度 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决定2004-2005学年,我校开展了“学风建设年”系列教育活动,广大学生响应学校号召......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汇报教育部高教司: 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做了大量工作,现就主要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 学校开展“卓越工......

    如何成为卓越的管理者

    如何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做任何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充分发挥自身的一切动能。作为一名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无论职位高低......

    卓越的管理者的读后感

    第一、 有效的办理者晓得如何掌握本身的时间。他们会系统的事变,善用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时间。时间办理十分重要,一小我私家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公道分配本身的时间很重要,......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感谢信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感谢信(精选多篇) 亲爱的食堂负责人: 首先让我们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权益中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权益中心开展的一卡通回收工作已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