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4:5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

第一篇: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

天津科技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

作为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高校,天津科技大学以卓越计划实施为契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结合天津市发展需求,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卓越人才培养,以点带面推进全校的卓越计划的开展。卓越计划实施以来,我校积极推进卓越计划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规划,将“卓越工程师计划”纳入我校“行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多年来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被凝练为“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这24个字。我校在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我校在新时期发展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的重要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我校与卓越计划的目标一致,我校实施的行业卓越人才计划和教育部卓越计划都是依托我校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国家级和天津市级特色专业进行,因此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我校卓越人才培养整个体系之中,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实施。

我校“卓越计划”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自2011年我校依托我校优势学科专业,选拔有工科背景的学生组建了“机械电子类”、“材料化工类”、“食品与生物类”、“经管类”共计四个实验班。2011级共计选拔240名,2012级选拔212名。实验班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

第二层次:以实施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引领,加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8个工科天津市品牌专业,整专业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实施。

第三层次:我校其余工学专业本科生按照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落实好工程实践环节,增加来自于企业的选题来加强毕业设计阶段的综合训练,突出有特色、应用性强的设计课题,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做好前沿性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构,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为保证卓越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负责人,企业家任副主任的的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卓越计划组织协调和工作部署。

为保证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这一专门副处级单位,设编制3人,统一协调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卓越计划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各相关学院成立由院长牵头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业教学组织的实施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办公室负责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由教学秘书具体负责各部门间的信息联系与沟通;由班导师和全程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进行具体指导。

我校卓越人才计划采用校院两级管理。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负责学生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专业教育和实践。

三、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卓越计划实施工作

依据《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1]17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7号)文件精神及我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我校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中关于“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等有关要求和以上对素质、能力、知识的要求,依据“应用型理论教学,工程技术型实践教学”的理念,修订了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提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贴近工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将授课学时由18学时1学分调整为16学时1学分,降低了课堂教学总学时量,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工程实践,专业教学内容中提高了工科类学生实践教学比例。加强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启动选题,强化过程管理,选题要求与工程实际或企业实际相结合,做到真题真做。此外,我校对文科类专业学生一年级增加了“工程认知实践”教学内容,使文科类学生对工程有一定的认识。

除此之外,实验班学生培养方案在一二年级设置大类平台课程,加强了基础课教学、实施外语分类教学加强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进一步完善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2.组建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为提高卓越人才教学质量,学校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优先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各级教学名师授课。在教学中,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引领,通过组建校基础课教学团队来加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学校根据卓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目标的要求,聘请了校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市级教学名师,组建了《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教学团队,负责卓越人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法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发挥团队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除在基础课教学中由团队开展教学外,我校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也引入了团队模式。实验班开设的《专业导论课》均由多名教学经验丰富、各有专长的知名教授以团队形式授课,以名师开启学生进入专业之门。《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由不同认课教师根据自己学术专长分专题授课,而且引入校外师资授课作补充。经管学院《教授与企业家论坛》一课是为卓越人才培养专门设置的创新型课程,该课在不同学期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贯穿学生大学学习,课程由该院不同教授以灵活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

3.建设工程实践中心,以生产实际为主线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由天津市财政投入2000万,校自筹500万在我校建设食品与发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我校开展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场所,该中心下设机电工程实践、生产加工实践和包装印刷设计实践三个分中心。面向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印刷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教学。

三个分中心建设思路分别如下图所示: 设计制造类模块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类模块虚拟现实和仿真模块接触和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模块车削类模块铣削类机床模块加工中心机床模块特种加工机床模块包装产品生产线自动控制通用食品机械过程控制实验模块基于机器视觉的轻工产品质量检测模块类型识别实验模块食品机械包装机械玻璃器皿成型机械轻工通用机械设计与仿真平台模型制造技术平台样机测试与控制平台控制轻工装备平台以食品机械、包装机械设计、制造为主线机电工程实践教育分中心

食品科学基础模块微生物遗传学模块生物化学模块微生物学模块食品加工与保鲜模块 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模块食品、生物工程工艺模块食品生物技术模块食品营养与添加剂模块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机械设备液体类生产线糖果类生产线食品加工工厂设计基础实验平台综合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应用实践应用平台以从生产线仿真实验到企业实践教学为主线食品生产加工实践分中心绿色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模块 机械类产品包装模块包装结构造型与装潢模块电子电工基础模块金工实习模块计算机及美工设计模块工程制图及CAD设计模块包装材料模块包装设计模块包装工艺模块包装结构模块包装机械模块包装运输模块食品包装模块公共基础平台素质专业基础平台能力专业方向平台项目推动下的包装工程实践能力进阶为主线包装工程实践教育分中心 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有力的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大加强了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以完整的产品线实践将所学知识串起来,有助于形成体系。实践教育中心的建立初步解决了当前学生生产实践不足的现状。

4.完善各项政策,以制度建设促进卓越人才培养工作 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相应制度建设,良好的制度和机制可以使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实现健康发展。我校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津科大教[2011]14号)文件规定进行的,文件规定了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管理机构、学生选拔程序以及学籍管理等相关内容。

为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我校制定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分流与增补实施办法(暂行)》,根据分流条件完成了我校2011级试验班学生分流与增补工作。17名学业成绩不达标学生分流出实验班。同时经学生自愿申请,学院面试考核,8名普通班学生增补进入2011级实验班,对22名学生进行了学业预警。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卓越人才培养管理工作,针对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制定了《天津科技大学关于加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若干措施》。提出了我校卓越人才培养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完善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5.进行教学改革立项,以教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了更好地配合卓越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校教务处在学校教学改革立项工作中专门针对卓越人才培养进行校级教学科研立项,通过教学改革立项工作鼓励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校“十二·五”共计立项60项,其中卓越人才培养相关10项。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天津市各类教学改革项目,获批市教委卓越计划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项,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项。

此外,学校在下学期将在实施卓越计划的个专业中启动专业核心核心课和双语课建设项目,通过教学改革立项和课程改革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6.全校通力配合,以合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校长、书记多次召开相关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全校各部门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从学生选拔、面试、食宿等过程得到了学校招办、学生、后勤和机关党委等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全校共同努力是推进工作的主要因素。

自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学校专门为实施卓越计划的学生组织了各类讲座和报告十余场。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学校也积极为学生培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探索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式,机电实验班在中西机床利用最先进的数控设备完成金工实习并取得欧盟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经管实验班将课堂延伸到北京西站和清华大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7.实施小班课堂教学,改革考核办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为提高课堂授课效果,除选聘有经验教师承担课程讲授外,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课一般以小班形式开出。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启发式、研究讨论式教学,采用问题导向式或项目驱动式教学。鼓励教师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考核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加大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力度,确保人才培养各项标准得到具体落实。

四、加强实践环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本科生参与卓越计划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施“3+1工程实践不断线”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环节四年中不断线训练,在校内参加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实验和基础工程训练;在企业参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项设计、企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做到4年不断线,累计1年时间。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也可按双向选择原则,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采取的“3+1”模式是前6学期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第7学期到工厂进行毕业实习,加强学生对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认识,提高其实践能力。第8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按国际化标准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该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参加并通过了专业认证工作。

为更好帮助学生成长,促进个性化发展,整个培养过程实行导师制,导师通过师生互选确定,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对学生学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卓越人才培养力量

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卓越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除了在前面讲到的通过团队建设来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外,学校重视对于青年教学能力的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参与试讲、督导听课、教学观摩活动、讲课比赛等活动,吸取他人经验,改进自己不足,提高教题的课堂教学能力

为打造一支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教师队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在2013年将启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工程和教研室达标工程等六项教学改革工程。为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和素养,学校计划每年派遣一定数量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参与工程项目研究,教师通过深入企业来提升自身工程能力素养,解决学校教师队伍工程能力欠缺的不足。

六、校企合作,协同发展

校企合作是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保障,企业的遴选至关重要。我校已与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天津中西机床技术培训中心、赛文(天津)工业有限公司、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酒公司、天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顶峰淀粉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尖峰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和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等几十家著名企业建立了校级、院级的实习基地。通过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对卓越计划有积极性和有意愿合作的满足条件的企业进行筛选和确定,初步与部分企业达成了实施卓越计划的意向,为开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保障。

多年来,我校的校企合作工作在各个方面深度展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生物工程学院成立天津市首个学院董事会,吸引杏花村汾酒、衡水老白干、安琪酵母、天士力、日照金禾、王朝葡萄酒和利民调料等国内27家知名企业参加,校企双方共同就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以及学生就业等进行了深度合作。包装与印刷学院通过设立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由知名企业老总、专家组成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促进了我校相关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加快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已经完成首届的换届工作。

在下一阶段实施卓越计划的工作中,重点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实现“工学结合、校企互动”。校企联合共同研究课程体系,联合编写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质标准;校企联合开发新课程和新实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实际案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七、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我校卓越计划也同时积极推进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面向世界培养工程师。为更好的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我校卓越人才培养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部分专业按照工程认证的国际化标准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制定培养计划。外语教学实施个性化的分类教学,开设由外教授课的口语选修课,加大双语课比例,这些都为后续学生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还不断拓宽教学资源,采用国外名校教学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学校充分利用目前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学生,鼓励各学院主动联系国际合作项目。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工作,使学生能够走出去,了解国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

八、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对于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各学科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可以看到,随着工作推进也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不足,随着工作推进,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如何激发教师动力,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

(2)校内实践场地不足,特别是实践教育中心场地不足,有待进一步建设。而且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能满足全部学生需要。

(3)企业参积极性不足,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企业教师授课水平,教学质量如何考核评价,工作量如何计算等问题都亟待解决。2.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持续不断的抓落实,特别是工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保证取得预期的培养目标。

(1)与行业企业进一步完善符合卓越人才发展的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对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确定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2)继续制定和完善与“卓越人才”培养有关的文件,使此项工作的开展更具规范性和操作性。

(3)建立有效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切实保证合作企业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 2013.1.23

第二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进展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二О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工程教育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必有之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推进全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和突破点。从“卓越计划”在我校正式启动一年以来,我校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基本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顶层设计开始,系统构架、整体推进、配套实施、逐层落实,相继完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工作,完成了从公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课程体系重构,完成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优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内外)的整合工作,稳步推进了课程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工作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制订培养标准

“卓越计划”首先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改革,而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必须通过构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标准来予以确定并进而在后续培养过程中予以落实,因此标准的制定是正确实施“卓越计划”的基本保障。

在培养标准制订的理念上,我们改变了过去以“知识点”确定培养标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各种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新模式。在培养标准制订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个主要措施:

首先是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对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学校出台专业建设指南,明确要求各专业针对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重新全面梳理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各专业先后进行了主要行业调研、区域调研、典型用人单位调研、毕业生和在校生调研。学校层面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各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组成四支调查组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地区进行专项调研。通过行业调研和区域调研对不同区域和主要行业的宏观发展形势以及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有一个总体把握;通过典型用人单位调研为用人单位的侧重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毕业生进行座谈,掌握学生提供的详尽需求和建议。

其次开展第三方分析评估。在组织各项调研的基础上,为更为全面、定量地掌握客观数据,学校连续三年聘请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对当前人才培养效果分专业予以分析评估,充分掌握当前培养质量特别是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培养情况,找到与客观需求的差距,形成有针对性地制订标准的重要依据。

第三是启动培养标准制订工作。按照“面向工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要求,我们借鉴国际、国内可以参考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工程人才标准,包括ABET的EC2000标准、CDIO的能力大纲、国内部分专业规范,融合我校自己的分析定位制订具体到专业的培养标准,涵盖“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细化的标准,指引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

(二)重构课程体系

培养标准确定后,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培养标准,成为工作的重点。学校启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其核心内容即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整合。为引导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整合工作有序进行,我校出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南》,首先让每个专业重新审视并回答“为什么办专业?”、“办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办好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问题。学校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理念、社会需求、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以及质量工程、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国际化等教学改革与建设等相关内容系统地组织到到专业建设之中,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新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并体现了以下六大原则:

一是需求统领原则。以国际视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是一体化设计原则。一体化设计包含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评估考核的一体化设计、培养过程的一体化实施、教学条件的一体化建设。切实将总体培养要求细化落实到每门课程以及课内外、校内外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要素在各个培养环节中的有机融合。

三是实践引导原则。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将素质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融入实践项目的设计中,通过实践项目中问题的分析引导出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3 通过对实践问题的解决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能力培养。

四是能力递进原则。各类重要能力的培养须贯穿到四年培养过程中,在大一至大四的相关课程中设计能力培养主线,从认知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统筹构建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培养体系。

五是特色凝练原则。专业培养方案在综合考虑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国内专业规范、专业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传统服务面向的发展需求和已有学科基础,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色。

六是科学评价原则。逐步建立侧重能力评价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加强过程评价的体系建设,将学生领导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纳入评价内容。

全校各专业按《指南》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新制订,包括企业领导、资深工程师在内的专业教指委委员多次就课程体系的设置整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充分探讨,明确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关系、课程和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2010年7月和9月,学校对全校48个专业进行了两轮专业论证工作,完成了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详细论证和确定。通过重新梳理、调整、优化、形成新的以工程实践为引导、核心课程为支撑、以方向选修为补充,全部教学环节有机联系协同实现培养标准的全新课程体系。

(四)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本身的建设和改革是决定培养标准能够真正实现的关键。在引导各个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同步推动了全校公共基础课、工科专业公共课的改革,包括思想政治课、数理基础课、计算机基础课、4 英语课、体育课在内的公共课确立了适应本校工程教育需求的课程改革目标,并在学期学时分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不程度的改革。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均按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了多套课程方案,并由专业学院和基础课程承担学院共同制订课程大纲,专业教师参与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部分案例设计。英语课由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构成,大一统一设置基础英语部分,大二开始根据基础英语成绩进行分层分流培养,提供8门课程供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学生修读。思想政治课程和体育课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原来五学期和四学期的课程延长至六学期,减少每个学期课时占用的同时保证思想教育和体育锻炼不断线。思想政治课还增加了实践学时的设置,强调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课程考核评价环节,打破采用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衡量学生成才的旧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特性和由总目标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制定基于能力导向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以《C语言》为代表的计算机类课程,采取分模块机考的方式,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强调编程规范和标准化;以《工程实践》为代表的团队实践类课程,在阶段检查基础上采取团队随即抽人答辩的方式给予团队总分,个人总分由团队制订标准和规则自行协商分配。在考核方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倡导并引导课程组构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领导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体系。

(四)校企联合培养

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环节。目前学校已根据“卓越计划”专门制定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在原有“3+1”校企联合实验班继续实施的基础上,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专门与中国最大的气象仪器设备研发制造企业中国华云技术公司、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研发制造企业仁宝 5 电脑(成都)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广电行业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企业索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实施“卓越计划”协议,并已在高年级率先开始实施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试点,具体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企业全程参与4年

该模式以我校现行的周立功“3+1” 创新教育实验班运行模式为基础。公司从大一即为实验班学生每人提供一套电脑和主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器件与材料,派遣公司专家定期来校或通过网络远程讲学和指导。学校为“3+1”实验班提供固定教室(实验室),配备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坚持早操、集中晚自习、演讲、讨论会以及文体活动等,并根据学习进程的不同将企业已开发项目分层次引入,一个月左右完成一个子项目的设计,每月一考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项目设计能力的形成。大四时学生直接到周立功公司参与其项目的开发或在校参与周立功公司提供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周立功公司直接在周立功“3+1” 班毕业生中录用出色学生,或者把他们推荐给其他对口企业。

2.企业集中参与1年

在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前三年在校内组织教学,后一年在企业组织教学。合作企业提前半年列出企业阶段学习(实习)计划,学校根据联合培养单位提出的岗位需求,在校内进行双向选择预招聘,学校统一组织经双向选择确定下来的学生与企业签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企业培养阶段培养协议》,手续完备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岗位完成企业阶段学习。

3.企业累计参与1年

该模式将企业阶段学习分解为递进的两个部分,时间上主要以“0.2+0.8”和“0.5+0.5”的方式构成一年企业阶段学习。“0.2+0.8”模式中第一部分“0.2”一般在校内学习两年后学生利用暑期进入企业学习两个月,主要学习企业文化、工程环境、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工艺流程,学生在此阶段结束后选择由校企双方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并根据题目有针对性地完成第三学年的校内专业学习;第二部分“0.8”在完成校内三年学习后根据毕业设计内容进入企业对应部门全程参与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0.5+0.5”模式中第一部分“0.5”指第七学期在校内校企联合实验室完成企业培养阶段的部分课程教学,教学方式以企业工程师 远程教学为主、现场指导为辅;第二部分“0.5”指完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教学后,在第八学期进入企业,在实际工程环境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毕业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4.企业项目驱动模式

利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工程实践中心,对口专业学生经培训后进入中心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该模式主要针对因企业承接能力变化或学生个人意愿等其他原因无法进入企业完成学业的部分学生。学校参照原学籍管理规定,补充工程实践学生团队计分管理办法和学分替换方法。建立荣誉资格制度和优补与退出的竞争机制。

“卓越计划”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尚存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我校将始终坚持“卓越计划”指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把改革目标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统筹规划、科学部署,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卓越后备工程师培养之路。

第三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江南大学(2010.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自2010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以来,学校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从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和2011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中开始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通过开展多方研讨和调研,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加入企业培养环节,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与著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实行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双导师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开展积极研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加强教师、企业和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学校和学院多次组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企业资深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开展座谈研讨,明确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配套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统一了思想。

(二)组织广泛调研,开展理论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国家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各高校与企业都是一种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我校通过参加一系列全国性的研讨会,多方调研,学习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 加强同企业沟通,听取企业提出的宝贵意见。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之课程内容改革探索”和“基于大工程理念‘现代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获学校2010年教改立项支持。信息安全专业持续多年对国外工程教育开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课题组成员于发表了“国外信息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多篇教改论文,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三)改革教育理念,制订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90人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该专业依托信息安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强大优势,充分利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培养信息安全研究型、创新型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义先教授通过整合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科研合作单位的强大资源,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网络信息攻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力量,制订了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实施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或科研院所学习实践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可免试推荐攻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工程硕士。

2010年版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保留2009年版培养方案中厚基础、重实践的理念,将专业课程分为密码学、网络安全、数字内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4个模块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实践常态意识,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四)实施内引外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努力探索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每位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学校正在逐步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以及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措施。计划引进有工程和研发经历的博士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考核办法,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正在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培训和轮训的制度。

从2010年开始,信息安全专业计划在4年内达到6门专业核心课程: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数字内容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工程概论的师资具备5年以上工程经历。每年安排教师到信息安全企业或研究院所兼职、挂职锻炼。计划从2011年开始,启动信息安全专业教师认证资格计划。

(五)学校大力支持,专项经费保证

学校对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给予专项经费支持。2010年支持每个

试点专业10万用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并将随后的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计划的经费报学校明年预算。

(六)依托学科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学校在整合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成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信息安全专业已经与国瑞数码安全有限公司、北京安码科技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行业企业探讨了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与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具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产学研强强联合的优势)联系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灾备系统实习工作。

(七)促进国际化交流,培养国际型人才

我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和法国亚眠大学开展互派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同时邀请了美国,意大利等一些知名大学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洽谈国际合作教育事宜。

二、意见和建议

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实施以来,教育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有以下问题希望教育部能够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学制问题

目前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环节两者均要求有一年左右的企业实践。如果学生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得学士学位,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实践环节存在一定重复性。可借鉴国外(欧洲)普遍实行的5年本硕连读,其中含半年至一年的实习环节,更为合理。

(二)配套政策

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使企业感到有责任、有积极性接纳实习学生。以往的实践环节多依赖于学校、教师与企业的“私交”,这是不规范、无保障的。国家应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和大学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税收、安全、保险、教师聘任制度等制度,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

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在真实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三、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和论证办法的建议

目前我校联系的大部分企业对申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抱积极态度。希望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责权利要求、设立学生实习伤害保险,对企业税收制定优惠政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习单位应不局限于企业还可以是科研院所,后者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要培养卓越的高级技术人才,也要培养卓越科学家。国家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认证之间机结合,做到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北京邮电大学

2010年11月22日

第四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近日,从教育部高教司获悉,我校已经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有61所高校进入。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共有133所高校进入。

我校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必将会对我校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第五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定稿)

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

教高函[201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经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审定,现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印发给你们。请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参照本通用标准,结合各校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 2013年11月28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本通用标准规定卓越计划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制订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本通用标准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

一、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二、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具有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7.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

8.具有工程技术创新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处理工程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基本能力;

9.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0.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11.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2.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意识; 13.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三、工程博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具有从事大型工程研究和开发、工程科学研究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系统深入地掌握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工程科学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制造系统以及本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

5.具有战略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7.具有复杂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复杂工程项目集成能力以及处理工程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能力;

8.具有工程项目研究和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和开发的能力和工程科学研究能力;

9.具有知识更新、知识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0.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11.具有大型工程系统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2.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

13.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下载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总结[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荐阅读)

    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进展报告 (2013年1月) 一、总体概况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全校共有117个专业,其中工科类......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0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以及......

    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模式创新举措,以期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 卓越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检查方案[最终定稿]

    关于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阶段检查方案》意见和实施首次阶段检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为了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快学校专业培养方案落实,经高教司理工处和......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卓越工程师......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附件: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实习体会范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实习体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实习体会我是测绘工程10-1班的***,我很荣幸参加了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这项......

    东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东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2012年,东北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现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