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建条线总结与思路[精选]
推进组团开发注重内涵发展 全力打造特色魅力双湖新城
陈启发
(2011年12月8日)
“十二五”是全力打造“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规模城市、推动双湖新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全面攻坚期,结合近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以及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活动精神和全县贯彻落实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我就如何通过推进组团开发,注重内涵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魅力双湖新城,谈几点想法和工作打算。
一、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湖滨城市、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城市发展定位,以双湖新城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品位和内涵,城乡建设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1、城市发展形势良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深入推进城市北拓战略,西双湖开发走向纵深,商务新区、科教创业园区初具规模和形象,滨河新区“四桥六路”基础工程加快建设,石安河以南地块基本完成开发建设。稳步实施城市东移、南进战略,开发区东区与驼峰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大,西开发区有力助推铁南片区建设。县城建成区实际面积从2006年的23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5万人。
二是城市特色亮点进一步彰显。成功实施城市景观干线工程,对晶都大道、温泉大道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刷新了从市区 1
到东海的形象。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分区,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双湖风景区、商务新区、科教创业园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并逐步打造成为城市名片。
三是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全面推进“地图式”管理模式、城区主干道市容市貌十项提升工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综合整治、城区公厕建设,启动实施城区水系修复工程,城区重点地段和步行街管理初见成效。强力推进“绿色东海”建设,城市绿化总面积900万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城区市政配套不断加强,主干道沿线美化、亮化加快提升,13个公园广场对外开放,2007年以来商品房销售累计达38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四是城市建设机制进一步深化。全县上下持之以恒地把城市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战略重心,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工作精力上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的龙头地位。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机制不断深化,城建指挥部高效运转,各分指挥部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到位、工作推进有力,城建主要部门集中力量、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凝心聚力强势推进各项工作。
2、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城市功能配套滞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于快速的城市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新城区不断扩大,但是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配套没有及时跟进,城市人口依然集中在老城区,新区人气不旺;老城区经过近几年的配套和完善,城市功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管网杆线混乱,道路交通组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与群众对城市发展的期待有很大距离。
二是城市特色塑造不足。虽然,以西双湖开发为龙头的双湖新城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群众的认可,也逐步打响了
东海的城市品牌。但是,对城市整体特色的研究和策划不够,对城市风格、色调、品质统筹考虑的不深,地域资源、文化资源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不够,城市特色塑造仍需花大力气统筹推进。
三是城市综合管理粗放。目前,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主要面临几个深层次矛盾问题。首先,管理队伍亟待加强。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行政执法局编制问题的特殊性,城市管理队伍无法满足管理需求,不能实现全覆盖,管理缺位问题逐步显现。其次,管理机制存在缺失。对乱摆摊、占道经营等复杂性、动态性和反复性的问题,缺乏专门设计规划管理,普遍存在“事先控制管理少,事后被动管理多”的现象,对违法建设缺乏“管疏结合”的长效管理措施,缺乏前瞻、超前的主动式管理。第三,各单位管理互动机制尚待建立。如绿化执法管理、物业小区执法管理存在管理与需求的脱节,各单位管理信息不对称等亟待加强和完善,公众直接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平台依然较少。
四是镇村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县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乡镇还停留在5年前、甚至10年前的水平,工作力度不大,变化不明显。部分建设力度大的乡镇,过于注重房地产开发,在基础设施配套、城镇风貌打造、规范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面貌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有了大幅的提升,先后创建了省级康居示范村3个、省级村庄环境试点村25个,但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仅停留在重点区域、国省道沿线等点上,工作的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整治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五是破解发展瓶颈难度加大。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征地、房屋征收和资金方面。从征地、房屋征收来看,近年来重点推进的项目中,大多数都涉及征地、房屋征收,受社会大背景影响,工作难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依法、惠民、和谐征地拆迁仍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资金投入来看,虽然通过资金融集、向上争取、BT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难题,但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仍需要开辟更多更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才能够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东海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东海是人口大县,现有115万人,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城市规模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化率为50%。随着城市集聚发展能力的增强,大量农民向城区和镇区集聚,转化为市民,为城市进行下一轮大规模扩张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东海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原创性、丰富性,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的。东海水晶、温泉、版画,良好的生态资源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只要能够依赖并放大这些特有元素,就将会大大拓宽城市空间,延长东海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是“走进西双湖”时代带来城市发展新气象。“双湖新城”概念的提出,是东海城市发展里程碑。商务新区、滨河新区成功启动,奠定了城市“跨河北上”的基石。其中,商务新区规划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新区基础,建立了城市扩张递进的重要结构体。
四是东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现代物流业(大型专业市场)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目前,东海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集群集聚的关键时期,对通过城市跨越发展实现生产要素快速汇聚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加强烈。东海处于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叠加区,具有铁路、航空、两条高
速、水运等水陆空兼备的立体交通优势。我们城市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推动生产要素大汇聚,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形成促进生产要素大流入的生动局面。
二、城建的工作思路
按照省委罗书记的要求,2012年东海要实现全面小康。围绕这一奋斗目标,东海应该抢占制高点,打好城市转型升级这张牌,快速推动城市规模扩张,集聚城市发展要素,培育城市特殊气质,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坚持规划引领,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方向。第一,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深化城市规划体系研究,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新城区的功能定位,深化并完善总体层面控规、城市设计、专题研究等规划,确定各城市功能区建筑格调、色彩、空间及服务设施配套要求,建立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和技术规范,保持规划的完整性和严肃性。进一步提升系统设计水平,统一建筑形态,突出建筑风格,优化视觉效果,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和谐的层次空间、生态的城市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第二,整合发展要素资源,抓住大引擎,超前布局教育、医院、专业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城市发展需要大平台、大磁场,这个磁场打造就是公共配套平台建设。第三,要全力推进城市规模有序扩张。加快商务新区建设,以新水晶交易市场建设为带动,吸引发展要素集聚,做优做强中心城市。沿牛山路、幸福路、振兴路三条路线,全面推进城市“跨河北上”,加快“四桥五路”基础工程和236省道城市外环建设工程,迅速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第四,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和铁南片区建设,推动东开发区和驼峰片区融合发展。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30万人,城市
第二篇:城建条线总结与思路
推进组团开发
注重内涵发展 全力打造特色魅力双湖新城
陈启发
(2011年12月8日)
“十二五”是全力打造“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规模城市、推动双湖新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全面攻坚期,结合近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以及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活动精神和全县贯彻落实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我就如何通过推进组团开发,注重内涵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魅力双湖新城,谈几点想法和工作打算。
一、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湖滨城市、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城市发展定位,以双湖新城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品位和内涵,城乡建设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1、城市发展形势良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深入推进城市北拓战略,西双湖开发走向纵深,商务新区、科教创业园区初具规模和形象,滨河新区“四桥六路”基础工程加快建设,石安河以南地块基本完成开发建设。稳步实施城市东移、南进战略,开发区东区与驼峰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大,西开发区有力助推铁南片区建设。县城建成区实际面积从2006年的23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5万人。
二是城市特色亮点进一步彰显。成功实施城市景观干线工程,对晶都大道、温泉大道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刷新了从市区
到东海的形象。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分区,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双湖风景区、商务新区、科教创业园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并逐步打造成为城市名片。
三是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全面推进“地图式”管理模式、城区主干道市容市貌十项提升工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综合整治、城区公厕建设,启动实施城区水系修复工程,城区重点地段和步行街管理初见成效。强力推进“绿色东海”建设,城市绿化总面积900万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城区市政配套不断加强,主干道沿线美化、亮化加快提升,13个公园广场对外开放,2007年以来商品房销售累计达38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四是城市建设机制进一步深化。全县上下持之以恒地把城市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战略重心,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工作精力上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的龙头地位。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机制不断深化,城建指挥部高效运转,各分指挥部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到位、工作推进有力,城建主要部门集中力量、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凝心聚力强势推进各项工作。
2、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城市功能配套滞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于快速的城市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新城区不断扩大,但是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配套没有及时跟进,城市人口依然集中在老城区,新区人气不旺;老城区经过近几年的配套和完善,城市功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管网杆线混乱,道路交通组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明显不足,与群众对城市发展的期待有很大距离。
二是城市特色塑造不足。虽然,以西双湖开发为龙头的双湖新城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群众的认可,也逐步打响了
东海的城市品牌。但是,对城市整体特色的研究和策划不够,对城市风格、色调、品质统筹考虑的不深,地域资源、文化资源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不够,城市特色塑造仍需花大力气统筹推进。
三是城市综合管理粗放。目前,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主要面临几个深层次矛盾问题。首先,管理队伍亟待加强。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行政执法局编制问题的特殊性,城市管理队伍无法满足管理需求,不能实现全覆盖,管理缺位问题逐步显现。其次,管理机制存在缺失。对乱摆摊、占道经营等复杂性、动态性和反复性的问题,缺乏专门设计规划管理,普遍存在“事先控制管理少,事后被动管理多”的现象,对违法建设缺乏“管疏结合”的长效管理措施,缺乏前瞻、超前的主动式管理。第三,各单位管理互动机制尚待建立。如绿化执法管理、物业小区执法管理存在管理与需求的脱节,各单位管理信息不对称等亟待加强和完善,公众直接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平台依然较少。
四是镇村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县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乡镇还停留在5年前、甚至10年前的水平,工作力度不大,变化不明显。部分建设力度大的乡镇,过于注重房地产开发,在基础设施配套、城镇风貌打造、规范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面貌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有了大幅的提升,先后创建了省级康居示范村3个、省级村庄环境试点村25个,但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仅停留在重点区域、国省道沿线等点上,工作的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整治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五是破解发展瓶颈难度加大。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征地、房屋征收和资金方面。从征地、房屋征收来看,近年来重点推进的项目中,大多数都涉及征地、房屋征收,受社会大背景影响,工作难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依法、惠民、和谐征地拆迁仍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资金投入来看,虽然通过资金融集、向上争取、BT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难题,但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仍需要开辟更多更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才能够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东海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东海是人口大县,现有115万人,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城市规模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化率为50%。随着城市集聚发展能力的增强,大量农民向城区和镇区集聚,转化为市民,为城市进行下一轮大规模扩张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东海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原创性、丰富性,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的。东海水晶、温泉、版画,良好的生态资源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只要能够依赖并放大这些特有元素,就将会大大拓宽城市空间,延长东海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是“走进西双湖”时代带来城市发展新气象。“双湖新城”概念的提出,是东海城市发展里程碑。商务新区、滨河新区成功启动,奠定了城市“跨河北上”的基石。其中,商务新区规划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新区基础,建立了城市扩张递进的重要结构体。
四是东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现代物流业(大型专业市场)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目前,东海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集群集聚的关键时期,对通过城市跨越发展实现生产要素快速汇聚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加强烈。东海处于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叠加区,具有铁路、航空、两条高
速、水运等水陆空兼备的立体交通优势。我们城市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推动生产要素大汇聚,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形成促进生产要素大流入的生动局面。
二、城建的工作思路
按照省委罗书记的要求,2012年东海要实现全面小康。围绕这一奋斗目标,东海应该抢占制高点,打好城市转型升级这张牌,快速推动城市规模扩张,集聚城市发展要素,培育城市特殊气质,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坚持规划引领,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方向。第一,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深化城市规划体系研究,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新城区的功能定位,深化并完善总体层面控规、城市设计、专题研究等规划,确定各城市功能区建筑格调、色彩、空间及服务设施配套要求,建立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和技术规范,保持规划的完整性和严肃性。进一步提升系统设计水平,统一建筑形态,突出建筑风格,优化视觉效果,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和谐的层次空间、生态的城市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第二,整合发展要素资源,抓住大引擎,超前布局教育、医院、专业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城市发展需要大平台、大磁场,这个磁场打造就是公共配套平台建设。第三,要全力推进城市规模有序扩张。加快商务新区建设,以新水晶交易市场建设为带动,吸引发展要素集聚,做优做强中心城市。沿牛山路、幸福路、振兴路三条路线,全面推进城市“跨河北上”,加快“四桥五路”基础工程和236省道城市外环建设工程,迅速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第四,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和铁南片区建设,推动东开发区和驼峰片区融合发展。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30万人,城市
化水平达到45%以上。
(二)坚持组团开发,谋求城市跨越式发展。城市建设不能平衡用力,四面出击,要找准重点,集中用力,采取“组团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推动城市组团率先突进,引领城市快速发展,力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新城”。进一步强化既重视外延拓展、量的积累,更重视内涵提升、量质同步的发展取向。目前,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大的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为城市内涵发展开辟了空间。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深化规划、优化布局,更加注重充实内容、填好格子,更加注重建设质量、品位,提升管理水平,力求开发一片、配套一片、成形一片。当前就要在已经拉开的发展框架上,集中力量,倾斜资源,加快西双湖风景区、商务新区、滨河新区、科教创业园区、温泉旅游度假区、石榴新区六大城市组团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的目的,确保城市快出形象、出好形象。
(三)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如果说前一轮城市扩张靠的是房地产发展,那么下一轮发展动力就在于专业市场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东海的转型发展目标就是打造“智慧型城市”,就是要紧盯东海特有要素资源,放大水晶、温泉、版画、硅材料等重要元素规模效应,走“水晶+硅材料产业+温泉+生态环境+旅游+专业市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特色之路,我们唯有抓住这些亮点才会使东海大放异彩。下一步,要重点加快推进石榴禧俫乐家具城、国际五金商贸城、驼峰食品城等大型专业市场,交通服务中心、福尔多物流园等现代物流业,郑庄农贸市场、英疃农贸市场、贯庄农贸市场、石榴果蔬批发市场等民生类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推进城市经济的转型起步。加快老城区升级改造,促进商业业态转型,加快推进第五季零售等大型综合体建设,旧城改造要坚持统一规划,连
片开发,成熟一块,改造一块,快速推进旧城改造。要加强征地、房屋征收政策规范与研究,坚持“政府少收益,群众得实惠,城市出形象”征收原则,形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的政策体系。
(四)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美好乡村行动”计划。推动城市建设全面转型、提速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推进之路,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要素、人口、产业集聚,实现城乡互融、产业互动、功能互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用3-5年时间对全省村庄环境进行整治,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彻底改善村庄环境面貌。要以此为契机,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推动重点中心镇建设步伐,打造乡镇聚居区亮点,切实增强“县城-重点镇-特色乡镇”梯次的辐射带动能力;统筹抓好农民新村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条件。
(五)坚持“三精”工作标准,打造魅力城市特色。要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就必须走“精品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城市发展之路。这既是工作理念,也是工作态度和方法。精品规划,就是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统筹和引领,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城市规划和镇村规划之间、城市整体风貌控制和单体建筑个性设计之间的衔接和融合,不断提升规划设计层次,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引领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精致建设,就是要摈弃粗放式的城市建设模式,做到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品位提升三者并重,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精细管理,就是要秉承“细节决定品质”理念,坚持以标准化、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思路指导城市管理,注重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体制的整合和创新,规范城市管理行为,细化城市管理空间,创新人性化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区域全
覆盖,领域有纵深,监管无盲点”的城市管理体系。
三、2012年城建工作主要任务
(一)规划设计方面:
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启动县城区跨河北上路径研究,将石榴、温泉、驼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打造“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规模城市的具体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启动新一轮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修编,进一步理清重点中心镇、特色村的发展定位、思路和策略。
2、注重城市系统设计。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衔接,有针对性地加强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开展城市色彩、主题文化规划设计,打造城市“第一视觉”,丰富城市人文内涵。
3、强化镇村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建房“四统一”标准,重点加强城中村、国省道和市县路沿线农村自建房监管。创新城乡规划一元化管理方式,提高乡镇规划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组团开发方面:
1、打造最具生态的“城市客厅”。加快中堤公共景观建设,开工建设东堤休闲景观带、湖西高档会所(星级酒店),进一步完善环湖旅游设施,强化景区管理,打造生态型、休闲型、旅游型的4A级景区。
2、打造最具活力的高端商务。加快商务新区在建项目建设,年内13栋百米高楼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水晶博物馆和城市综合体,启动新水晶市场一期工程建设,重点招引知名公司地区总部、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打造城市新型商圈。
3、打造最具前景的滨河新区。5月份全面完成“四桥五路”建设,年内完成滨河小区一期工程、石安河景观带建设。加快高档家具、农产品批发等大型专业市场,医院、学校等配套规划建设,推动产业要素跨河北上。加大滨河新区规划范围内搬迁、改造的统筹力度,进一步优化滨河新区空间布局。
4、打造最具魅力的“城市后花园”。加快温泉大道沿线村庄搬迁、尹湾新村和生态长廊建设,打造休闲购物街区,提升生态人居环境。加快推进高档星级酒店建设,年内福如东海水上乐园、塞维亚香泉丽榭大酒店投入使用,开工建设高端养老社区。
5、打造园区与城市联动发展新格局。根据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布局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提高推进产城一体的统筹能力。加强东、西开发区公共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商务、居住、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开工建设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海版画原创基地建设,推动科教创业园区商住地块开发。
(三)旧城改造方面:
1、推进成熟地块改造。以铁路南果园路、利民东路两侧、高级中学南侧三大地块为重点,以云海楼、西建材市场、县总工会、玉带河北侧振兴北路西侧地块房屋征收突破,全力推进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2、强化城市水系治理。巩固提升自清河、北玉带河整治成果,上半年完成两侧景观带的完善和提升。贯通南玉带河水系,一季度完成南玉带河(含金牛公园)通畅规划论证,上半年启动实施,年内全面完成南玉带河沿线截污、清淤和环卫,实现“送清水”工程。改造城区东水系,年内完成水晶公园改造并对外开放,完成英疃水库向北接石安河的河道疏通改造工程。
3、实施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启动城区主次干道 “白改黑”工程,年内完成振兴路、花园路、富华路升级改造,3年内全面完成。加快推进牛山路、和平路、海陵路三条道路杆线入地,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刷新城市形象。严格控制城市道路转弯半径标准,加大背街小巷和次干道提升改造力度,解决好城区交通不畅、主要道路十字拥堵的问题。
(四)民生工程方面:
1、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落实城区农贸市场规划,推进英疃市场、贯庄市场、郑庄市场建设。启动县幼分校、西双湖小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教育设施布局。
2、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年内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筑垃圾消纳场、粪便处理场投入使用;加快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房、公厕配套建设,城区所有公厕实行统一服务、免费开放。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9个,试运行8个乡镇。
3、推进小区综合整治。实施城区住宅小区分类管理制度,逐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年内确保县城区住宅小区形象大幅提升,创建省级优秀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个,市级优秀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个。
4、提高住房保障能力。新建经济适用房300套,廉租房70套,公共租赁房800套,限价商品房260套,探索在商品房开发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
(五)城市管理方面:
1、改善城市市容市貌。重点开展步行街、水晶城周边综合整治,打造玻东巷小吃一条街,改变城区占道经营“脏、乱、差”。加快推进城区主干道广告提升,店招店牌实现样式统一、造型美观。巩固提升245省道、晶都大道、西双湖沿线楼体亮化,加快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楼体美化、亮化提升。加大城区保洁市场化运作力度,增强垃圾清运能力,提高城区保洁质量。
2、加大拆违控违力度。建立健全拆违控违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坚持“防、控、拆”三结合,严打和控制违建势头,依法拆违控违。坚持疏堵结合,探索实施“县城区危旧房屋改善实施办法”,遏制违法建设行为,推动旧城改造,改善市民居住生活环境。
3、推进城市整体绿化。年内新增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开展林荫路建设工程,行道树实行一路一景,淘汰病害、落后品种,栽植地方品种和适应生长品种。加快广场、街头绿地建设,做优滨河新区、老城区和水系沿线绿化景观。
4、加大城市管理创新。加快构建以县为主导、乡镇为基础、居委会为辅助的城市管理网络,推动城市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深入实施“地图式”管理,加大对热点问题、重点区域的管理力度,高效运行房管、绿化、开发区以及4个乡镇的城管中队,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六)城乡统筹发展方面:
1、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开工建设236省道东海段、连徐高速东海西互通及连接线,打造城市外环交通。改造提升平安公路、青石公路、310国道至横沟镇区段、温泉大道温泉镇区段,新建农村公路乡村道30公里、新改建农桥59座,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通达水平。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启动运营县客运总站及乡镇客运站,年内完成曲阳乡、横沟乡镇村公交网建设。
2、打造特色中心城镇。加快建立“以县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村庄为补充”的四级城镇体系建设,以重点中心城镇、道路出入口沿线城镇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同步推进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乡镇镇区规划管理,规范乡镇房地产开发,实现乡镇合理有序开发。
3、加强村庄环境整治。严格按照《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总体部署,落实《东海县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加快白塔镇新元村等6个省级村庄整治试点村,以及主要交通干线、重要窗口地段179个村庄环境
整治,年内创建2个特色小城镇、1个市级城市化示范镇、2个省级康居示范村。
四、几点工作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县主要领导要挂帅城市建设,加大对城市建设的统筹和指导力度,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把关。同时,要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侧重抓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城市建设任务有力、快速落实。
2、完善工作机制。继续采取城建指挥部工作模式,并根据2012年城建工作实际,科学设立各分指挥部,抽调精干队伍,增强城建指挥部体系的战斗力。
3、加大财政投入。2012年,城市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一些任务政治性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村庄环境整治、城市管理队伍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管护市场化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需要县财政和福如东海集团予以全力支持。
4、强化目标管理。鉴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建议县委、县政府将镇区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纳入全县对乡镇的综合目标管理,确保统筹推进的工作力度和实际效果。
第三篇:城建线2007年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城建线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在国家宏观调整大背景下开展工作的,城建线全体同志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重大决策,紧紧围绕年初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一二三四”工作目标,克服困难,同心协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塑造现代新镇,基础
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
1、完成投资650万元,长160米,宽24米的xxx大桥,该桥于7月9日通过验收。
2、完成长5公里的树漓线和长2.78公里的xxx公里大修项目。
3、完成杨绍线福全段沈家畈段长1.22公里,宽27.5米的拓宽改造工程及xxxx大桥新建改造工程,并完成绿化、路灯等配套项目。
4、完成投资230万元,长3.17公里,宽8米的公路路面硬化工程。
5、完成修复xxxx公路及马湾公路部分破损地段。
6、协助抓好220千伏xxxx线建塔拆塔工作,协调面花补偿。
7、抓好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2004年镇级21只项目全部进行按规范程序公开招投标,其中投资50万元以上的3只项目全部进入县招投标中心,同时对所建项目全程管理,确保质量,并建档存档。
二、集镇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1、硬件建设按计划完成。集镇内新安装92盏路灯;改装胜利公路、xxxx公路路灯150余盏,工业园区内新增绿化面积15903平方米,杨绍线2300平方米,修复排污管道4处。
2、长效管理进一步加强。目前集镇和工业园区内需清扫保洁面积达19万平方米,绿化管理面积达69262平方米,路灯690余盏,为管理好上述三块工作,集管办人员动了不少脑筋,一是抓清卫员和绿化养护员队伍建设,年初调整了一批清卫人员,将年纪大,身体素质差的坚决清退,并招收了二名有绿化管理经验的绿化养护员。二是明确工作责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如绿化修剪、治虫、施肥等有2名绿化养护人员包干负责,卫生清扫、广告清理、绿化拨草有清卫员划块包干。三是建立了检查考核制度。对清卫人员、绿化养护员的工作每日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考核,对工作出色的予以表扬、鼓励,对工作差的扣除每月浮动工资,并及时清退。
3、社区工作进一步规范。如宣传教育、文化体育活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征兵等工作活动经常,任务完成出色。如好舞蹈队2次外地演出,爱心服务站捐款2000余元,捐衣服1000余件。
4、房屋租费、广告费、卫生费、市场管理费收缴及时,全年共收缴24.7万元,其中营业房租金140000元,广告费43000元,卫生费、市场管理费64000元。
5、违章建筑得到控制,拆除违章搭建2处。
三、新农村环境整治呈现良好态势
今年三月份,镇党委出台《xxxxxx镇新农村环境整治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全镇各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1、村庄规划按规定全部完成。今年8个行政村通过村庄规划评审,因全镇总体规划涉及土地性质、道路系统,县规划处要求暂定村庄规划外,全镇19个行政村全部通过村庄规划,其中14个行政村规划已批复,为此镇城建办为14个行政村全程服务,办理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村庄测绘、规划补助款58万元,镇政府支付测绘、规划补助费27万元,减轻了各行政村的资金压力。
2、新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大、势头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已初具规模,xxx村新区建设全部完工,村民休闲广场设计精巧,有个性、有气魄,省、市、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领导和外地参观人员都给予肯定。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2月14日对xxxx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验收。xxxxx138户村民住宅楼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电力线、电话线等六大管线的配套设施建设。镇环境整治直抓村、中心村环境整治,各有特色。xxxxx村环境保洁全县有名,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各试点村书记来村视察。11月份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来村验收市级环境整治先进村。xxxx村老区改造力度大,河道砌坎2000余米,弄堂道路硬化600M2,绿化3000M2,市卫生村验收时,市县爱卫会领导对信诚村环境整治予以好评,当场表示明年可以申报省级卫生村。容山村砌河道、治河道,搞绿化有特色,据不完全统计,3个试点村、镇环境整治直抓村和中心村,今年道路硬化23040M2,绿化23593M2,河道砌坎8455M,仅此三项投入资金485万元,其余各行政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各有特色地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四、常规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1、强化服务意识。城建线全体同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办事,为村厂服务。今年我们为企业的城建手续办理提供全程服务。为10家企业办理预选址,面积达115985M2;为7家企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面积达130948M2。为8家企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达31960M2;为13家企业进行规范验收,面积达106541M2。另外,我们在私人建房审批提供限时服务,全年审批个人建房88户,共190间,占地面积7354.62M2,建筑面积20138.24M2.
2、树立责任意识。城建线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群众敏感性强。为此,要求我们以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感为民办实事。我们主要做了:一是做好各村个人建房及翻建、拆抵指标建房测绘、定点和建房审批手续。二是抓好集镇照明路灯的管理,及时调整路灯的亮熄时间并及时维修。三是加强工业集聚点项目测绘、定点、放样工作,实地踏看做好二期工程测路协调。四是城监中队依法办事。今年共受理92起违法搭建,其中21起按法律程序强制拆除,其余会同城建办、村委做好协调和调解工作。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基建工程相对滞后,个别村违章建筑屡有出现,新农村环境整治各村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城建线2007年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建线2007年工作总结。
第四篇:城建线2012年工作总结
xx年年是在国家宏观调整大背景下开展工作的,城建线全体同志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重大决策,紧紧围绕年初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一二三四”工作目标,克服困难,同心协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塑造现代新镇,基础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
2、完成长5公里的树漓线和长2.78公里的xxx公里大修项目。
4、完成投资230万元,长3.17公里,宽8米的公路路面硬化工程。
5、完成修复xxxx公路及马湾公路部分破损地段。
6、协助抓好220千伏xxxx线建塔拆塔工作,协调面花补偿。
7、抓好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xx年镇级21只项目全部进行按规范程序公开招投标,其中投资50万元以上的3只项目全部进入县招投标中心,同时对所建项目全程管理,确保质量,并建档存档。
二、集镇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3、社区工作进一步规范。如宣传教育、文化体育活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征兵等工作活动经常,任务完成出色。如好舞蹈队2次外地演出,爱心服务站捐款xx余元,捐衣服1000余件。
4、房屋租费、广告费、卫生费、市场管理费收缴及时,全年共收缴24.7万元,其中营业房租金140000元,广告费43000元,卫生费、市场管理费64000元。
5、违章建筑得到控制,拆除违章搭建2处。
三、新农村环境整治呈现良好态势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今年三月份,镇党委出台《xxxxxx镇新农村环境整治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全镇各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四、常规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2、树立责任意识。城建线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群众敏感性强。为此,要求我们以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感为民办实事。我们主要做了:一是做好各村个人建房及翻建、拆抵指标建房测绘、定点和建房审批手续。二是抓好集镇照明路灯的管理,及时调整路灯的亮熄时间并及时维修。三是加强工业集聚点项目测绘、定点、放样工作,实地踏看做好二期工程测路协调。四是城监中队依法办事。今年共受理92起违法搭建,其中21起按法律程序强制拆除,其余会同城建办、村委做好协调和调解工作。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基建工程相对滞后,个别村违章建筑屡有出现,新农村环境整治各村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第五篇:降低线损的几点思路
降低线损的几点思路
将指标和任务下达到班组和个人,实现考核,兑现奖罚。提高员工挖潜降损主观能动性,为降损工作提供激励机制。
广东电网汕尾供电局副局长 江涛斌
一、背景
汕尾城区供电局是汕尾供电局直属单位,担负市区的电力供应及客户服务工作。一直以来,城区供电局各项基础管理以及营销工作相对薄弱,线损率也呈较高的态势,2009年完成综合线损率为14.31%,2010年1-6月份完成综合线损率13.83%,在全汕尾供电系统单位乃至全省范围都处于偏高水平。为了摸清现状,更好地引导城区供电局线损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管理,促使线损率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局特地在城区供电局开展了线损管理调研工作。
二、线损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偷窃电现象严重,未形成重拳打击态势。
汕尾市区部分客户法律意识淡薄,人为窃电现象逐渐泛滥。目前的偷电手法层出不穷,窃电行为更具隐蔽性,出现专业化帮助客户窃电团伙。窃电手法存在向技术型偷电转变的趋势,如伪造铅封、电压线虚接、反接、遥控电表倒转等,导致线损率居高不下。
2、部分计量装置存在缺封缺盖的现象,为某些客户提供窃电的便利。
3、低压台区线损分析及日常管理的不到位。
台区线损分析不到位。对于各个台区线损的波动以及线损居高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影响线损的各个因素造成的电量损失情况没有量化数据。台区线损异常管理未能形成良好的闭环管理。自2009年实行线损四分管理以来,市局制定了详细的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流程,但城区供电局未能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此外,抄表人员是线损管理的责任主体,对现场环境和用户用电情况较为熟悉,但对线损率偏高、波动情况较大、或明知存在窃电现象亦未及时上报,工作责任心不强。
4、配电变更业务与营销管理出现脱节的现象。
配变基础档案未能及时在营销系统进行更新,其次是10kV公变总表损坏未能及时更换,导致10kV线路线损率和低压台区线损率统计失准。
5、技术线损偏高。
2009年理论线损计算结果显示,市区低压线损总损耗率为9.28%,其中理论线损评价显示线损率偏大的有163台,约占总台区数的72%。
三、工作思路
(一)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力量全力打击窃电行为
1、主动向政府和公安机关汇报沟通反窃电工作情况,争取得到政府层面的有力支持。以政府层面召开市区打击窃电专项活动启动会议,将打击窃电活动的氛围、决心传达到市区各单位、各街道(此项工作需要市局支持、协调)。形成政府层面关于严厉打击窃电违法犯罪行为的文件,成立打击窃电联合组织机构。要首先抓典型,实行逐个击破,以点促面,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其他客户,最终达到遏制窃电歪风的效果。
2、开展依法用电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打击窃电活动氛围。
外部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宣传打击窃电活动开展情况;通过宣传车巡回广播的方式深入市区各小区、街道、十八乡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横幅、宣传单等方式形成平面视觉宣传效果。
内部宣传:①开展员工用电检查,营造自律氛围。严厉处理员工协助他人窃电行为。②效仿陆丰局签订员工承诺书,强化责任传递机制。
(二)加大营销稽查和计量自动化系统培训力度,堵塞人为因素导致的线损
1、结合线损“四分”管理开展营销稽查工作,不定期抽查现场数据与营销MIS系统内数据的对应性。
2、结合实际抄表情况,制定抄表人员轮换制度,加强抄表管理。
3、加大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员工尽快熟悉和掌握系统的使用。
(三)加大计量装置改造力度,增强线损计量的准确性,建设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提高对大客户的实时监控力度
做好集抄整改轮换的前期资料收集、施工配合和后期资料整理工作;做好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配合工作;尽快对用户表计铅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堵塞用户偷漏电的漏洞。
(四)继续加强“四分”管理,进一步完善常态工作机制
1、根据实际有计划地按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的原则对线损指标进行分解,将指标和任务下达到班组和个人,实现考核,兑现奖罚。提高员工挖潜降损主观能动性,为降损工作提供激励机制。
2、建立线损工作计划管理,市区售电管理所和计量及用电检查班根据线损管理难点和重点制定全年和每月的降损和用电检查工作方案或计划,按照方案或计划有序、有目的开展工作,实现里程碑管理模式。
3、建立线损按照四分模式进行定期统计分析的工作机制,及时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堵塞管理漏洞;加强线损分析与异常管理,缩短线损异常的处理时间,争取多供少损。
4、加强基础资料的管理力度,确保线-变、变-户对应关系达到100%。
(五)加强配网建设、改造进度加强对线路及设备的监测,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进行调整。对市区部分低压线路老化及残旧的进行整改更换;加强配网设备巡视,及时清理攀附电杆的植物,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减少线路的泄漏电流;无功补偿装置的改造:对市区没有装无功补偿的台区进行加装无功补偿,对一些已经损坏的无功补偿进行维护更换。
(六)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组织、抽调相关人员按照市局部署,高质量、高效率完成2010年理论线损计算工作。
负责收集和录入低压网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形成分析报告,汇总上报。负责整理10kV配网基础数据、图表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