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特色”做文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
立足“特色”做文章推进新型城镇化
·湖北麻城陈昌学
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实力麻城”建设,加快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关键时期,麻城市委召开了七届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麻城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发展导向,强化项目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实力麻城,全面加快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建设步伐。会前,麻城市党政代表团赴老河口、襄州、襄城、枣阳、随县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感受深刻,启发良多,记忆犹新!
“五城同建,跨越发展,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关键在“实力麻城”建设。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创新理念,切实增强推进“实力麻城”建设的紧迫感!怎样推进“实力麻城”建设,促进麻城市域经济跨越发展?笔者认为:在“特色”上做文章,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准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需要突出“城乡统筹”的特征。城镇化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城镇化速度,一方面是由这个国家所能提供的农产品剩余量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城市一定时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决定的。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违背城镇化的规律,超出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城市的承受力。“新型城镇化”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镇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李克强总理是这么解释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进城农民能就业创业,生活才会更安稳,城镇化才能扎实推进。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二、“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当前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麻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十八大后的历史新起点上,实现“城市梦”,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正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新追求新梦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全国各地开始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一些地方的宝贵经验已经给人以启示,各地媒体也在热议新型城镇化。但是,很多还是按照老式城镇化思路探讨如何让农民进城、发展工业和大兴土木。新型城镇化需要有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新思维、新战略和新套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本质应当是实施“逆城市化”战略。逆城市化是由于大城市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和房价飞涨等城市化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小城镇回流形成的新型城镇化潮流。由此可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
1距,解决“城市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立足“特色”做文章是麻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开发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集中起来“赶进城”,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再社会化”的过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摒弃传统城镇化的旧思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立足特色在“新”字上做文章,创新思维,创新机制,这样才有新视野,才有新思路,才有新办法,才能找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实现路径。
我们麻城作为农业大市和革命老区,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的原则,依托特色产业走“兴镇富民”之路,积极构筑“市区—城镇—社区—中心村”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新型城镇化。保护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没有农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没有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利益导向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迈不开坚实的步伐。新型城镇化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产业支撑、城乡统筹、集约开发、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村镇建设上要以点促面,着力在宜居宜业宜游上做文章,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民房特色和旅游观光紧密结合起来,在小城镇建设管理上要力求绿化、美化、净化、靓化,让小城镇不落俗套、各具特色。
(一)突出特色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小城镇策略。充分发挥小城镇自身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集聚周边农村人口,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支持白果和宋埠分别依托石材产业园和不锈钢产业园开展农村新型社区试点,整镇推进,建成市域副中心,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样板。①是坚持旅游主导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龟山、顺河、乘马岗镇旅游文化资源富集的独特形态,决定了该区域需发挥比较优势,走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之路,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服务业,进行特色城镇建设。②是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各乡镇办把发展的重点集中到培育特色产业上,努力形成“产业兴镇、产业富民”的新格局。继续发展好“三乡三业”(福田河的菊花、盐田河的板栗、顺河的油茶),以龟山镇石陂村和宋埠镇彭店村为样板,以点带面,依托特色产业在全市建设好农村新社区,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二)坚持节约集约式发展,推进低碳生态宜居策略。低碳生态是现代城市模式转型趋势,也是我市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应根据国家节约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制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建立循环高效、集约节约的多元产业体系;麻城的“一区六园”(麻城经济开发区和6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扩张工程继续有序推进,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进一步明确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注重集约化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塑造环境整洁、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风貌。
(三)坚持彰显城镇特色,推进城镇个性创新策略。
城镇特色是指一座城镇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镇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方面。城市应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①是以特色生态打造个性城市。我市生态环境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我们要充分利用河、湖、溪、山地等自然资源,加快“两河四岸”和西城新
区建设步伐,突出项目建设,强化功能配套;打造好“凤凰湖”和“巨龙湖”风景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和农家乐。福田河镇可高扬特色优势,突出菊花产业支撑,打造出一批乡风纯朴、宜居宜游的产业型新农村社区。②是以特色文化打造个性城市。我市文化遗存丰富多样,文化形态保存完好,历史文化绚丽多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围绕特色文化来做文章。一方面要传承历史文脉。发展顺河和乘马岗镇的红色旅游,建设好“孝感乡都”和湖广移民文化公园;开发历史文化名镇--龟山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岐亭杏花村。大力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加入时代元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努力在城市发展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③是以特色建筑打造个性城市。建筑是城镇最直观的“名片”,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知名度,形成城市的特色品牌。我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城市历史文化特点和当代建筑的文化内涵,提高规划设计建设水平,打造一批文化内涵深厚、反映城市精神、体现时代特点,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整体协调性的经典建筑,努力做到城镇建筑与人文底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避免出现钢筋混凝土建筑扎堆的“千城一面”城市风格。如阎河镇是麻城古城,可依托柏子塔、李贽文化和桃林春色等文化景点,借鉴监利县农村新社区的城镇化经验,通过企业主导,融合发展,村镇规划,迁村腾地,村民自建,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古城文化一条街,建设生态家园,改善人居环境。
2013年6月24日
第二篇: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
兽医学院
陈嘉琪
201330730502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其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向城市流动的30多年,也是改革的30多年。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可以说是推动城镇化的最大动力之一。改革开放前,通过严格的城乡户籍隔离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迁徙”受到严格限制,加上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出现了“逆城镇化”倾向。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至90年代中期的几年间,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涌进城镇的农民工规模急剧扩张,每年增加约2000万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人口红利”。城镇化由此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促进,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提升至2000年的36.22%。有专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打造出“长三角”这样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开放型的核心区域。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后的今日,“重物轻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也开始面临增长困局,城镇化和改革同时走到了新的路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论述引人注目。李克强提出,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涉及一系列亟待突破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最为迫切,通过这两项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藩篱。2013年,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论证重大改革方案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被看作是为了此后进一步改革作出准备。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种种政策信号表明,城镇化已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和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并将成为中国核心国家战略。
如何有效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统一价值观,是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
推进城镇化,首要的是政府和企业形成统一价值观,通过考察、培训等方式,使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如何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共同研究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双方合作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如配套政策的支持、组织领导机构、双方责权利的划分等。如此,城镇化建设必然能够实现“政府得发展、百姓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愿景。
(二)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是顺利实施城镇化的保障 既然城镇化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则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程序就十分必要,如城镇化项目立项和土地指标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服务规范等。
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部门,如发改委、建设和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有必要抓紧研究出台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程序,保障城镇化项目顺利推进。
2.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应本着“谁投资谁收益、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分配机制,保障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3.要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则首先需要在行业类别上重新定位城镇化,使其区别于房地产,以便金融机构能够不受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约束,为城镇化项目提供服务。其次,针对城镇化项目的金融产品创新,也是金融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如项目贷款形式、抵押物标的设定等。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支撑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大,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如何实现城镇化的个性化,使区域发展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并从考核机制上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目标,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使政府真正由经营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是中央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地方城市发展:
(一)注重产城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以产留人,避免因缺乏产业支撑而导致的“空城”困境。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现代化元素与市民内在需求相统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环保、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地上”和“地下”相结合,既做好“显绩”工程,又做好“隐绩”工程。加强市域、市际间基础设施对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与共享。科学布局加密型紧凑型城市,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二是镇村发展工业化。实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土地和资本的流动,把工厂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发展壮大村镇集体经济,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做工人、做老板,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优势产业集群化。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促进各类企业向城市、园区、经济带集中,逐步在有条件的农村片区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建立一批符合乡镇实际、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条向前端设计和后端服务延伸,做强做优制造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行业平台建设,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城市发展组团化。优化城镇片区主体功能,推进区域统筹,加强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行政资源的整合,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加强城市对接区域发展,融入大城市群,突出城市发展个性,形成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布局。
(二)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
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用房,由高校院所投入技术、人才、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推动高校研发与地市需求的无缝对接,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凝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创新产业集聚区。对应“国家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城市产业低碳化发展。二是加快城市管理创新。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互联网+”城市信息化管理,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统筹实施“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集约化利用。三是加强环保治理创新。按照让人和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的边界,严格落实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创新城市环境治理制度,持续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强化对山麓、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控制,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田园,塑造具有地方特色、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城乡风貌。利用边角闲置地块和景观岸线等,建设方便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公园,打造“快节奏、慢生活”的宜居生活空间。
(三)注重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积极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保障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设施一流、网络健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渠道多样、本外共享、优质均衡、城乡协调”的地方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全覆盖。针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先天投入不足、供给机制不完善、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统筹规划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把治安、环卫、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范围。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法律仲裁、心理疏导等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社区。创新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政府下沉到村(社区)的行政工作和公共管理任务,有效推动村级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经济事务“三分离”,减轻村(社区)的经济负担。引入专业化、社团化、公司化运作的服务机构,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地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必须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和阶梯式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途径,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共享范围,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注重社会和谐,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
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是当代政府必须履行的核心职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独特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集体协商和共同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目录和清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渠道。二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矛盾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压力大、任务重、挑战性强。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融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居民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建立集组织领导、预防调处、快速处置于一体的大预防机制。坚持全程跟进、适时介入、果断处置,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劳资矛盾多元化化解的源头治理机制。深入开发大数据在社会舆情、治安防控、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三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关键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法治与德治、自治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推出地方城市基层治理整体设计方案,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基层重大社会事务协调、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层民主和依法治理等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有效改革,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体制机制。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异地商会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等方面,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五)注重多元包容,常住人口市民化。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工作环境的提升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一是有序拓宽人口市民化通道。以优化积分制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为重点,优化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推行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工作时间长、可以适应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口市民化问题。加快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依法依规保障本市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一体化管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体系。二是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地方城市人文精神,化为市民的内在准则和行为习惯。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开放开明、兼容特质的包容文化,增强地方城市文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力培育塑造地方城市精神,精心宣传推介地方城市形象,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力倡导和弘扬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使本外人口和谐相处,构建本外融合型社会。推进基层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广泛开展便于社会各群体参与展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有好书读、有好讲座听、有好展览欣赏、有好平台展示,营造和谐、兼容、共享的文化氛围。三是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持经济与文化双翼齐飞,以文化建筑延续城市文明,加强城市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增强城市文明的积淀。依托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发动市民共建学习之城。依托绿道网、森林公园等,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加快构建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市民的诚信意识。以空巢老人、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服务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城镇化,需要从意识上和行为上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使参与城镇化进程的各方主体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篇: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第一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条件,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强化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责任。
第二节 实施居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各级政府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的差距。
第三节 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第三十三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第一节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大中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方向,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在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配置。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完善设市设区标准,符合条件的县和特大镇可有序改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建设创新城市。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建设密度较高、功能融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
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建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建标准。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第三节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基本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国重点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第四节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全面推行城市科学设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倡城市修补改造。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需结构,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第一节 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以解决城镇新居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对无力购买住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支持其租房居住,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研究完善公务人员住房政策。
第二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第三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将居住证持有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建筑质量,方便住户日常生活和出行。完善投资、信贷、土地、税费等支持政策。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发放力度。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运营和准入退出管理机制。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济,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第二节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规划村镇建设、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农村宽带、公路、危房、饮水、照明、环卫、消防等设施改造。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整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
第三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生态环保设施城乡统一布局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第四篇: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规划》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规划》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们大致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城镇化历程,成就举世瞩目。1978─2013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不彻底,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以人为本体现在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规划》还提出,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部署中,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政府自身的改革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日益迫切的更高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50%左右的阶段,社会矛盾将进入一个集中释放期。比如英国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美国20世纪初期的“进步运动”,以及近年来在北非等地方爆发的社会冲突和社
会动荡,都是发生在城镇化的这一历史阶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以城市为主要载体和人口聚集地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风险社会,是一个“权力”和“权利”矛盾日渐凸显的变革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贯彻好以人为本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第推进特色城镇化
第五篇 推进特色城镇化
2006-6-19 16:20:0
4坚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增强特色的原则和“1412”发展思路,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县城,突出抓好中心集镇和示范性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各具特色、统筹发展的格局。第十七章提高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
按照构建组团式城市格局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注重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晋城市作为晋豫两省经济联系的支点和山西对外开放的东南门户作用,实施对接中原城市群,融入中原城市圈的发展战略,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协调与长治、临汾、焦作、洛阳、济源等周边城市的职能分工,统筹考虑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与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成为山西与中原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
第一节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依据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以泽州路和凤台街为界形成城市四大功能区。西北地区主要是旧城区,是目前中心城市中基础设施差、环境质量差、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重点区域,“十一五”期间要把西北区的改造列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拓宽东西大街、打通建设路、改造旧城区;东北地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产业发展创新基地;东南地区是市区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的地区,要逐步发展成为教育科研中心和新的商务中心;西南地区主要承担旧城人口的疏解和新增人口的居住,是城市主要的居住地区。“十一五”期间要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把新城的扩展和老城的改造统筹考虑、相互兼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二节构建城市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城市产业集群。市区内的产业要逐步由资源型向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改组改造传统工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法律、会计、技术服务、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业。将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全市科技教育人才的高地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第三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特色品位,改善管理水平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加强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城市消防和人民防空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第十八章搞好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推进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
第一节四个县级城镇建设
高平市城市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布局初步形成,要重点发展煤化工、机械加工制造、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阳城县县城发展要结合“一城三区”原则,加快城市区域间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主城区以加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东城区以交通、化工和纺织业为主,建瓷区以建筑陶瓷产业为主,城镇发展向特色山城发展。沁水、陵川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要加快旅游业发展,创建有特色的旅游城镇。
第二节加快中心集镇建设
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户籍、住房、就业、教育、保障等配套制度。中心集镇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城区北石店、泽州巴公、南村、高平马村、河西、阳城北留、润城、陵川平城、礼义、沁水嘉峰等全市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镇区面积,提高产业聚集能力,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第十九章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围绕“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目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整体跨越。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为“强县(市、区)富民”提供强大动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风险担保机制,大力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能够安排就业的中小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把发展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建设县乡财源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县域特色产业。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实行财政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强化科技人才支持等优惠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区)率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