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美丽泰安蓝图
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美丽泰安蓝图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古城泰安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根据《泰安市城镇化发展规划(2013-2020)》,未来将着力建设生态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之都。探索城乡统筹、设施建设、要素保障、环境整治、示范引领、片区开发的特色城镇化建设之路,按照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构建人、城、山水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未来的泰安,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至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60% 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推窗可见青山绿水,出门能在花园散步,这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之一的肥城市湖屯镇陶山社区看到的场景。社区路面干净、花坛馨香,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色之中,令人陶醉。到百姓家里看看,宽敞明亮的住宅,天然气、自来水、宽带、有线电视应有尽有。经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这里已变成拥有幼儿园、卫生室、购物超市、健身广场等功能完善的新社区。
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市按照“区域相近、资源共享、人口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全面启动社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全市3654个行政村规划为614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农村社区444个,引导农村住房建设向社区发展。2009年以来,累计集中农房建设20.5万户,共有417个新型农村社区铺开改造,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45个农村社区。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弄进城,而是要综合平衡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的配套性改革。农村人变为城市人,户口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都需要相应措施出台解决。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56%左右,建成100多个重点社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60%以上,重点社区规模将达到300个,实现城镇化中级水平。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都市农业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根据《规划》要求,以促进社会资源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为重点,坚持居民就业与居住同步推进,农村产业与产业园区同步推进,城镇化与经济产业化同步推进,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具体而言,在农村社区形成后,重点发展地方特色的农村产业园区,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以此来培育大中小城市互动的小城镇体系。
农村产业着重围绕土地开展工作。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都市农业,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规划》将5个省级示范镇(石横镇、满庄镇、楼德镇、磁窑镇、银山镇)、10个市级示范镇作为重点发展镇,结合工矿产业、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鼓励示范镇与周边乡镇共建共享,进一步扩大小城镇的规模,实现产业集聚。
规划“一主四副、四轴六组群” 建成新型市域城镇体系
将人居环境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准绳,《规划》按照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现状、城镇化发展条件、交通网络,综合平衡人口、环境、资源等因素,最终敲定“一主四副、四轴六组群”的新型市域城镇体系,即以泰安中心城为城市核心,以省庄、邱家店、满庄为中心城市外延,以新泰、肥城、东平、宁阳为次中心城市,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新型城镇体系,全面推进泰安城镇化建设。
按照《规划》,泰安市新型城镇化将分两个阶段开展,2012年至2015年,重点发展核心城市,形成以泰安中心城为核心,新泰、肥城、宁阳、东平县城城市规划区,以及基础条件较好的磁窑——华丰作为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域。泰安中心城积极壮大南部新城,依托南北交通走廊优先向南部发展。
2016年至2020年,发展“四副”、“四轴”、“六组群”,将满庄、邱家店纳入城区。新泰
将小协镇、汶南镇纳入城区,积极培育“西张庄——果都”组团作为副中心,将禹村并入楼德连体发展;肥城市将仪阳镇纳入城区发展,同时发展壮大“石横——湖屯”、“安家庄——边家院——汶阳”组团;东平县要积极培育“银山——斑鸠店”组团;宁阳要积极培育壮大“磁窑——华丰”(东庄并入)组团。
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后,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60%以上,总人口570万人中将有375万人成为城镇人口。届时,泰城人口将由目前的85万人变为130万人,还有四五十万农村人口变为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篇:县绘就新农村建设蓝图
县绘就新农村建设蓝图
率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和加大小城镇建设,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破解“三农”难题的吴起县,在“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大气魄规划、大手笔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振兴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在10年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勾勒出了宏伟蓝图。
新年伊始,吴起县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结合全县实际,提出了“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科教进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班子坚强、社会稳定、农村和谐”的指导方针和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重建设先抓规划
县上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首先把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先期工作来抓,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分类指导、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思路,对条件较好的“实力型”村子走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的路子,正在发展中的“成长型”村子走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的路子,条件较差的“待哺型”村子走投资启动、扶持发展的路子。在规划中把握了“一个保留、两个坚持”的原则,即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现代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千篇一律。在规划内容上,针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基础,一次性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致富产业项目、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培训教育、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规划到位。在规划模式上,突出本地特色,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于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的山地村,可以设计为生态庄园式或分散村落式;对于川道村、公路沿线村和城郊周围村,可以设计为山区社区式或城郊集中式。注重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先行试点,然后进入全面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基
改善生态环境、配套公用设施、培育致富项目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该县在今年确定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生态环境建设以荒山荒坡为主,在对历年造林地补植完善提高的同时,全年完成新造林1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力度不减,按照《吴起县基本农田建设三年规划》,全县新修农田5万亩。在建设上,坚持“整村推进、逐户达标”和“近水、近路、近村庄”的原则,以户为单位,实行人人达标消号制,年底全县完成人人2亩基本农田建设的任务。扶贫开发上按照《吴起县白于山区三年扶贫开发规划》要求,继续坚持“整合项目、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人饮工程和能源建设上,坚持“整村推进”和“下保任务、上不封顶”的原则年内完成人饮工程建设80处,打井建窖3000孔(眼),集中供水2处,解决10000人的饮水困难。能源建设按照每座补助1200元的标准,新建沼气池3000座,推广节能节柴灶3000口。大力推行“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加大“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力度,全面提高综合效益。
发展产业促增收
新农村需要新产业来支撑,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县上在稳步推进草畜业上,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服务、龙头带动、稳步推进”的思路,着力提高草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年内引进特级白绒山羊种公羊100只,完成杂交改良4万只。新种人工牧草4万亩,补种5万亩。快速开发林果业上,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科学开发、快速推进”的原则,抓住全县沙棘为主的退耕还林面积非常的资源优势,加大沙棘开发力度,使沙棘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的同时,按照《2006年种植业实施方案》要求,全力实施30万亩粮食丰产工程,实现粮食总产5.65万吨。围绕玉米、洋芋、豆类、蔬菜等作物,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全面推广新优品种和旱作农业技术。全县抓4个示范区和15个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点。以吴旗镇、白豹镇为重点,继续加强棚栽业建设,全年完成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00座、弓棚1000个。
新农村的新风尚
实现“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科教进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班子坚强、社会稳定、农村和谐”是建设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县上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健全完善村委会、计生协会及妇女、共青团、治安、民事调解等各类组织;规范村民议事制度,形成重大事项“班子拟定、村民酝酿、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议事机制;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障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倡
导文明新风,摒弃黄、赌、毒、邪教等不良社会风气,规范农民言行,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团结友好、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推广“四位一体”庭院经济模式,力争到2015年农村户户建成集“沼气、厕所、猪圈、大棚”为一体的庭院经济新模式。把“四改”与养殖业、种植业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净化环境卫生结合起来,塑造“肥羊(猪)圈里养、鸡兔笼中喂、棚内果菜鲜、做饭不燃煤、饮水不用挑、增收又洁净”的农村新面貌。积极开展卫生村、组、户创建活动,加大垃圾台、排污设施和圈厕改造建设的力度,彻底治理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的现象。全面加快“电进户、电视进户、电话进户、电脑进户、自来水进户、沼气进户”步伐,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目标。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央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03-17北京晨报(北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关键词:指导性
文件内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专家解读
“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他说,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关键词:以人为本
文件内容: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词:发展动力
专家解读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对此,徐洪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
徐洪才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他说,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关键词:量力而行
文件内容: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类城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件内容: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
1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引智模式。
3,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比如汽车交通将转向生态交通,以最小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物流,实现城市流通功能的便利通达;将耗能建筑变为产能建筑;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
三、中国城镇化历史背景
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有1.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5%左右的城镇化率。
四、中国城镇化过程有哪些问题?
1,农民土地物权基本形同虚设
“土地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保持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要素。”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过去三十年,中国在土地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为建立和完善土地财产的现代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存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和真空地带,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刻和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的各种需求。
“中国城乡土地制度持续二元性以及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这一特征带来的问题是: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城市土地比农村土地拥有更完整的权利制度,享有更完善的权能,二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同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法律规制和管理体制是分割的。
这一基本特征导致了四个主要问题:农民土地权利弱化;地方政府(市县一级)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与土地相关的融资;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低下,和与此相关的耕地占用和流失;土地法律框架不完整。
农民土地权利弱化,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物权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农民通过土地物权分享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的权利。征地程序与补偿标准不公平,土地征用成为社会不满的一种来源。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的土地融资,一次性收入的做法使长期的收入来源不可持续,也使土地相关收入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控,因而缺乏透明度与责任,可能会导致金融部门的风险。
按农业产值的原用途补偿和经营性用途的招拍挂出让,激励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式利用,导致宝贵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突出表现为各类城市的形象工程以及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目前中国城市的容积率只有0.3—0.6,远低于发达国家1以上的水平。而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持续减少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最终危及社会稳定。
按照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没有对两种所有制土地平权的制
度规定,这不利于对土地权益拥有者的切实和充分的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与城市房屋均属私人物权,征收私人物权采用不同标准势必重新引入城乡征收法律的二元体制。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的财产制度,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要有效地在多样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竞争的土地各种功能中寻求一种平衡,需要一套综合、完整的措施。专家分析,土地政策改革的目标应该有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促进农业的发展,包括对农田进行保护,通过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支持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有序的城镇化。
第二,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部门的发展,在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规划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为城市的扩张提供土地。
第三,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土地资产作为可持续的公共收入的基础,为公共服务和投资提供资金。
第四,完善利用土地作为抵押来获得资本的政策工具,增加可抵押资产的选择,支持金融部门的成长。
第五,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快速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并把生态文明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第六,促进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权利安排的协调、一致、完整和保障产权的稳定。2,户籍制度让1.6亿农民工被城镇化
“如果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
1.6亿的农民工群体。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理应要享受城市公民一样的待遇,这是新型城镇化需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专家认为,现在所谓超过50%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绝大部分被统计为城市人口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城市实现永久定居。
3,盲目造城运动致城镇化效率低下
我国城市化在加速,现在从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到地级、县级城市,都在建造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但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首先,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是一个土地短缺的国家,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万元GD 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而且用这样的办法进行城市化,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大量虽然进了城却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的“农民工”,于是出现了双重二元结构。
其次,用摊大饼式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因为专业混杂,所以并不能够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导致了城市的专业化水平很低,这样就很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半径变得非常长,交通拥堵,城市运行的效率变得很低。
为什么会发生低效率的问题?一是由于价格扭曲,使得土地被大量浪费。二是政府职能错位。“城市”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来源。我国城市大多是从“城”即“都”(政治中心)发展而来,而其他国家的城市大多是从“市”即市场发展而来的。一般而言,市场自发地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化,形成了相关行业支脉繁多、关系密切的金融业集中在大城市,行业间关联度不高的制造业集中在既能发挥专业化的集聚效应,又能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小城市的格局。而在我国,政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模愈大的城市行政级别愈
高,支配资源的权力愈大,行政级别愈高的城市也就有更大的权力动用资源来扩大城市规模。这种体制推动了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摊大饼式“造城运动”。
五、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是什么?
方向一:土地流转试点
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征地补偿被置于首位。”北京大学著名法学专家姜明安认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将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制定和农村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推进城镇化的一大难题就是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1992年,广东省南海市下柏村农民将承包经营的土地以股权形式,流转给村集体成立的经联社统一经营。
而最近的一轮土地改革始于2008年,当时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成为此轮改革的主题。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农村城镇化方面,很多地方的土地改革试点“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不同的经验:重庆的地票式交易、成都土地流转、广东佛山的股权分红、天津宅基地换房,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但都为全国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借鉴。
比如成都在新一轮农村产权改革中提出,“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这样的改革赢得农民的支持。但在取得经验的同时,确权、监管、收益和小产权房等棘手问题也暴露无遗。
在北京打工5年的农民工杨雄称:“政府如果不把土地和就业解决好,将户籍迁离农村的农民就会觉得不踏实,还不如留下土地种庄稼更有保证”。
这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农业部最近就明确表示,2013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方向二:户籍可能是新型化城镇推进的突破口
“户籍改革看似简单,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挂钩的利益却很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分析,户籍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行,就是因为城里的福利政策太多了,且继续和居民户籍密切相关,进城的农民很难同步获得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资料显示,全国将近2亿进城农民工中只有200万左右通过买房、结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如此一来,城市空间扩张过快,而农村人口由于户籍、购买力等限制,被拒于城市大门之外,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而现行户籍和土地制度,正是阻隔在城乡之间的主要壁垒。
“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中国要依靠改革实现没有水分的真正发展,而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
方向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按照这样的算法是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在2010年底中央向各省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决策层就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号,其中最为明确的是提出了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同时,形成三个特大城市群,在哈长、江淮、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并将于全国两会前后颁布的《规划》,就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的更为长远、更为清晰的战略布局。
六、我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模式(试点城市)
成都
天津
广东
第五篇:学生征文稿:科技绘就蓝图
学生征文稿:科技绘就蓝图
六年级1班 吴豪 指导教师:吴敏
漫步在人声鼎沸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车辆、高高耸立的电视塔、默默奉献的路灯......哪样不是科技孕育的美好时代!大到浩瀚的宇宙,小到偏僻的山庄,科技都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的飞天梦终于实现。2019年1月3日,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下,雄壮的嫦娥四号划着一道美丽的弧线成功“移居”到月球。这包含着多少代人的希望啊!我们的工作人员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心血为此刻苦专研。全中国人民都感到无比自豪,全世界都为我们的成就感到羡慕。这可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在月球背软着陆的国家,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这是无数科技人员用勤劳的双手绘就的蓝图!这更是我们党这么多年设计的蓝图之一。
解放初期,人们都是以耕地种庄稼为生。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来都没有脱离对食物的依赖。以往稻谷并不像今天这样饱满,而是干瘪的果实,一眼望去金灿灿的颜色寥寥无几。尽管农民一有土地,便把心思都放在了土地上。可是到收成的时候,很多家庭都吃不饱,有些穷人还得以野菜充饥。多少年以后,直到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的出现才得以改变这一现状,不仅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农民才得以吃上饱饭,贫穷的人们才得以甜蜜的微笑。
这,难道不是科技的力量?!
杂交水稻问世以后,老百姓渐渐能吃饱饭。但却不能走出贫瘠的大山。深山处到处都是荆棘丛林,无路可通;更不用说把山里的好东西往大城市里去卖。慢慢的,党中央开始研究对策。逐渐逐渐,一条条宽敞的柏油大道开始贯通,便捷的小摩托、豪华的小汽车、牛一样的大货车也开始登上一座座看似不可贯通的大山。有的老百姓可以把自家山里的药材运到城里去卖,有的老百姓可以把家里藏了多年的腊肉卖到大城市......老百姓不但能够自己吃饱,还可以让别人尝鲜。当然,他们的荷包也鼓起来了。这不仅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新时代党中央给与我们的无限关怀。
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从步行到高铁,从小木舟到巨型油轮......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是一双勤劳而智慧的巧手,他在新时代党中央的指挥下,会更加强大、更加灵巧。我们坚信他会绘就祖国更加辉煌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