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城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城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我国城市设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不同的专业角度必然会使得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在从事城市设计研究中有着各自的相对局限性。提出了在城市设计中,应既重视技术性因素,又注重制度性因素;应提高城市设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我国城市建设以大规模物质形态建设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学科具有浓厚建筑学科色彩的氛围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规划形式,作为一种宣传手段,作为一种研究议题,作为一种发展策略被广泛地运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大约1O年的时间,城市设计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城市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设计的操作主体存在分歧
一般认为,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城市设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直接设计具体的城市建筑物及其外部空间,其操作主体是建筑师;二是通过拟订城市设计指导大纲(Urban Design Guidelines)对具体的空间设计提出建议或规定,其操作主体是规划师。因此,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这样两个问题:1)建筑师设计城市空间,如何超越建筑专业本身的视野,克服无系统性,使之不流于建筑空问的简单相加;2)规划师拟订的城市设计指导大纲,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相对具体的贯彻落实。
事实上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的专业角度必然会使得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在从事城市设计研究中有着各自的相对局限性。对于建筑师而言,单纯从建筑角度出发设计城市空间,往往流于建筑空间本身的自然膨胀,各个建筑单体之间往往缺乏有机的联系,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问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切割的片断,被动的形成,而非有意识的主动创作。在目前大量缺乏城市设计的状况下,建筑整体效果的成败,往往寄希望于建筑师的素质,建筑师的视野。这种完全依靠建筑师的方式毕竟是一种冒险的选择,何况建筑师可以对现状的建筑和地形作出判断,却难以了解今后规划的情况,即今后规划对该项目的形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师在实践中很容易将城市设计狭隘地“建筑化”,城市设计的范围也就此被硬性地缩小。另一方面对规划师而言,相对广阔的知识背景使得他们往往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由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在空间的综合立体投影,从而能够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城市,做出的城市设计往往更能够在整体上突出城市这个复杂统一体的大致轮廓。但由此形成的城市空间有时仅仅停留在虚空、形而上的层面上,细节的缺乏常常使得城市空间显得苍白、空疏、无着落。无疑,在这里,大量的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术语仍有待建筑形态层面上的具体化。于是常常会看到,建筑师和规划师相互诉说对方的不是,前者说后者空对空,不着边际,后者则讥讽前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最终却无任何结果。
1.2 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从事的“城市设计”实践恰恰是在大纲欠缺或大纲的内容尚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实践至多只能算是建筑的外环境设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2)我国的城市规划仍未摆
脱物质规划的束缚,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用语中即可见一斑。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如控规制定的关于建筑形体的一些指导性指标,而总体规划中的一些分项,如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也类似于城市设计。3)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但是将来一块块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城市设计的学科认识
首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即城市规划的完成,并不是万事大吉,并不能保证建设工程就会有序推进,特别是只有总体规划没有详细规划的城市;或只有修建性详规而没有控制性详规指导的城市;其次,在规划和具体工程之间,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普遍地缺少城市设计这一环节。纵观城市的发展历史,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在概念范畴上基本是无明显区别的,城市设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中国古代的京城、西方中世纪的广场,以及近代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等不仅被认为是城市设计的典范,同时也被认为是优秀的城市规划现代建筑运动早期,城市设计的倡导者伊利尔•沙里宁就曾经说过:“为了在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在不牵涉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城市设计是控制城市形象,特别是城市空间形象的一门学科。它区别于城市规划。详细规划规定了地块的性质、容积率、退线、绿化率等指标,但缺乏对建筑形态上的控制要求,缺乏各地块之间的建筑形体上的关系指导。而城市设计则补充了这一主要城市形象的重要需求。城市设计应该从宏观着手,将城市空间掌于自己的手中,避免过细地专注对建筑立面形式的考虑。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是介于规划和建筑之间,补充规划对建筑的形体要求,做到全局域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协调。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往往是城市的某一部分,而这正是人们日常生活能感受到的那一部分,是直接能进入人们眼睛的那一部分环境空间。因此它比规划对建设的指导更要直接,人们对某些城市建设的失望,往往是那些区域缺乏城市设计指导的结果。城市设计它在城市这个大“乐队”中起着指挥每个建筑音符的责任,所有的建筑音符应该组合成一首乐曲,而不是各弹各的调。我国城市设计发展需要重视的因素
3.1 城市设计既包括技术性因素,更包括制度性因素
作为技术方法的城市设计,其目标是缔造理想的城市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提取城市空间中的相关元素,有序地予以组织并制定适当的控制和引导条件。在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权,通过对城市开发执行开发控制及对各类设计执行设计控制来操作,实际上是设定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开发预期并以此来约束城市开发,这些开发预期的设定必须以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在我国的规划实施中,城市设计实际上已经基本实现了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个“法定”规划平台的衔接,但是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程序、法定效力仍然有待明确或强化。对城市设计来说,制度建设的内容既包括对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及纳入法定控制条件的规范,也包括对依法定控制条件执行开发控制和设计控制的程序和实体的规范,以及对一系列的修改或上诉程序的设定。因此,制度性因素是实施
城市设计的基础,技术性因素通过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而制度性因素必须以技术性因素为操作手段,二者共同构成城市设计可操作性的条件。
3.2 法制化进程中的规划管理呼唤有法律意识的城市设计
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化力度的加大,规划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许多时候,法制化的规划行政管理已经反过来挑战城市设计的技术合法性及合理性,如城市设计可设定地块的公共通行空间的合法性,可在限高条件下无法实现容积率时反过来质疑开发控制指标,允许相近条件地块的开发强度存在差异等。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设计过程中,存在规划师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问题,如果将城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认为是准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到技术性因素必须经历制度化过程的洗礼,才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1]杜鹏.关于城市设计实践的思考[J].规划师,2003,19(9): 74.75.
[2]时 匡.都市乐队的指挥——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4(9):5—8.
[3]王世福。汤黎明.对我国城市设计现状的认识[J].规划师,2005.1(1):34—36.
第二篇: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模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也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实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前几年对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纠正金融业的“三乱”,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一,降低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成本。我国的存款类机构(银行、信用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清算上都由人民银行管理,其外汇业务也由外汇管理局监管,在业务上有一定交叉,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往往造成有的金融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出现监管“真空”。或有的金融创新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其二,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全球金融正呈一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分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不能开展综合业务,今后很难与国外银行平等竞争,制约了国内银行的发展步伐;其三,不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和监管趋势。目前,许多国家为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纷纷对过去的多元化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已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
2、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监管内容不全面。金融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监管乎段落后。
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二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
容过窄,仍局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等业务,已不能涵盖全部金融业务;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三是金融监管范围缩小,一些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如将彩票市场、社会集资等监管业务逐步移交给其他部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的准金融业,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分散于不同的部门经营和管理,未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范畴。在部门和地方利益驱使下,这些业务开展的状况十分混乱,有的地方出现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隐藏较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监管方式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陈旧。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虽然近两年开始试行非现场监管,但其方式还不完善,监管的有效性很低。其次,监管手段陈旧,科技水平低,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脑联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监管经验不足,尤其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处理缺乏成熟经验,许多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第四,利用社会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尚未起步,对外部审计师的利用几乎是空白,对如何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实行金融监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第五,金融监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下降。
4、金融监管人力资源严重稀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
尤其是基层人行,队伍结构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了解传统金融业务的人多,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多,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具有某项知识和技能的人多,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少。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主要职责,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1、金融监管理念尚有一定的缺失性。当前,人民银行在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上成效明显,风险监管已成为工作重点。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监管目标理念
较为单一。②市场约束理念不足。经济金融市场化、一体化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市场约束有助于加强资本管制的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此,新的巴塞尔协议框架把市场纪律和约束力确立为资本监管的第三大支柱。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对市场约束理念的引入尚付阙如,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检查也乏善可陈,从而使得监管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③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有待加强。
2、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留有缺陷,需要改进。基层人民银行普遍推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从实践来看,监管责任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与设计预期具有一定的反差,其缺陷主要表现为:①监管责任制有些规定不明确具体,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②监管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相兼容。③监管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滞后,影响其可操作性。
3、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监管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县支行的原合作金融管理股、金管股、调统股已合并为金融机构监管股,由于中心支行原对应的科室仍各司其职,故县支行原各部门人员继续履行原有职能,使得某些支行员工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县支行金融监管合力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基层人民银行其他部门的人力、物力基本占用了支行总体力量的大部分,而履行基层央行主要职能的金融监管部门仅占支行总体的少部分,与内设机构合并后监管任务加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4、金融监管的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滞后,制约监管效率的提高。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一系统都不是独立和封闭的,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且与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决定于区域内的各项因素,也与邻近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质量、风险程度等相关。故而,建立起基层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联手监管,有利于构建牢固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5、金融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和人员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很大程度上限于领导的评价和看法,监管人员的选配、调动主要取决于各级领导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准确地考察选配人员的业务监管能力,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来实现监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全面的、深刻的、久远的。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迅速提高
央行金融监管水平。
1、加强对国际金融知识、国外金融法律、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国际金融组织规定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改变目前对国际金融发展和监管动态的研究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现状,人行各大区分行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了解;各基层人行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学习研究国际上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根据我国金融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研究、借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国际通用的监管准则,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监管细则,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
2、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现行《商业银行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对银行业监管的需要。要根据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
3、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针对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未雨绸缪,为金融监管实现混业监管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4、合理确定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将谨慎的风险监管确定为央行监管目标,对金融机构法人以风险监管为主,实行并表监管,对其分支机构以合规监管为主。其次,要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风险监管,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减少金融管制,正确区分金融创新和金融违规,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第三,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金融创新业务和准金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央行对全社会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防范金融创新和准金融业务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第四,要尽快实现金融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加强金融监管的电子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第五,要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程序,促进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加强中央银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6、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要加强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国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外资银行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
严格审查其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的扩散。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准则、方式和手段,在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方面提供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大力提高监管水平。
同样根据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思路以供探讨:
(一)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树立和增强监管中的“效益、市场、系统、持续”意识。正确的监管理念是指导金融监管的有力指南,亦须顺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由此,我们认为,在坚持原有合理的监管理念基础上,应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适当引入和增强新的监管理念内涵。①适当引入监管中的“效益”理念。对一些经济金融运行质量较差、金融风险积累突出的地方,人民银行应强化金融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稳定金融秩序,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一些化解显性金融风险已有明显成绩、经济金融运行较为平稳的地方,人民银行在履行好风险性监管职责的同时,监管重点宜有所倾斜,适度突出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指引,带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较好地实现金融监管宏观刚性和银行微观经营灵活度的协调统一。②树立“市场约束”的监管理念。有效的市场约束,是商业银行实行审慎经营的驱动力,也促使商业银行保持雄厚的资本基础以抵御风险,故可以作为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市场约束要求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银行业而言,宜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方式。同时,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制约作用,引入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检查、监督、资信评级等,以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③增强“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人民银行在监管时应统筹规划,注意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现场监管的查误纠错机制的作用,减少监管工作的随意性、突击性;深入研究银行业务的周期性规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特征,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无效监管,在持续监管中逐渐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
(二)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①完善监管责任制体系,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工作中看,实现“授权定责、权责平衡”是确保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的关键因素。按照监管权限来划定责任,谁失误由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划分责任应明确、细致、具体,各级、各类监管责任人对哪些金融风险承担责任及责任的种类,应具体细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改进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监管责任制后,监管者责任重大,从事监管工作具有风险性,应当建立绩效挂钩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可施行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作为追究制等,实现激励与约束的有机兼容,使金融监管活力不断激发出来。③加快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早制定统一、规范、具体的监管岗位操作规程,以明确分解和定位岗位责任;建立以内审、监察部门为主实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以预防、纠正和处罚执法失当等行为。为减少年终考评的主观随意性,可采取以科学设定的指标考核为主、结合抽查核实、个人述职的方式,区别各级不同责任人而分类考核,并辅之以平时累积的监管过程情况材料、表格等进行综合性的监管考评。
(三)优化监管机构内部的人员配置,增强金融监管力量。目前,多数县支行的金融监管仍采取分组的方法,这不利于金融监管整体力量的有效发挥,可以将监管业务划分为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和日常监管三个部分,以此来配备监管人员,发挥监管合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上向监管部门倾斜,增加监管人员所占的比例,以强化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
(四)加快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及时就区域内的金融动态、风险状况、违法违规行为等互通有无、数据共享,密切监视毗邻地区的金融风险对本区域的可能影响,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人行分支机构应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分支机构的联系、磋商,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以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结合辖区和监管自身实际,尽早开发实用、有效的监管业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为辖内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持;尽快实现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强化实时信息联系与数据集成,适时建立起商业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监控网络,促进监管效能的提升。
(五)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应当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为此,要制定金融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逐步形成资格考试、竞争上岗的监管人员选任机制,把好监管人员的“入口关”。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应把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员工,注意好前瞻性、应时性和基础性培训的结合,鼓励员工深造,吸收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使得监管人员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加入WTO后金融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篇: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然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安全。在食品安全隐患之下,我们必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要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发挥企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公民作为主人翁的监督作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在面临国际环境的挑战,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做到不损坏公民的健康生命权,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存在问题;频发原因;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012年2月13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食品卫生法》颁布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工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物中毒发生数量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食品原料种养、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仍存在。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别突出,大致面临着五大问题。一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二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全猪肉白菜水饺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是食源性疾病问题;四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4月,合肥、南京等多地的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一种吃多会致癌的食品添加剂)将猪肉变牛肉。五是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
(二)公众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现在吃饭吃出了担心与忧虑,人们常常发出感叹:“吃一顿饭容易,但要吃一顿安全的饭就太难了”!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
告的数据分析,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特别缺乏。由于受到中国几乎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均存在着担忧。这导致了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抵达信任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由此可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已相当明显——接近于不信任,如若再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就将挑战公众底线了。
从近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明显存在较大漏洞,宣传工作也不够到位。但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出现,并不代表有关部门形同虚设。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存在事实的一部分,而作为政府部门,在媒体曝光后,须有所反映。因此,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大力度,修补漏洞,做好本职,保障食品安全,尽可能让百姓不再“谈食色变”。
二、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积极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政府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处罚力度不够,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丧失信心,造成了比较消极的社会意识,从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对人民健康安全的威胁,使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教训,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食品安全生产问题,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验,又体现了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的发展道路——食品安全问题彻底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国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等社会权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依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现阶段的食品生产安全事故屡屡频发,不可不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噪音”,但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无法按正常健康的渠道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来获得利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我国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产销者还未形成足够的威慑力,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国家缺乏对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或尚未制定强制性标准,使这些食品原料屡屡成为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源头。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如果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内在因素,那么国际食品生产市场的竞争就是造成食品安全生产问题的外因了。质优价廉的外国食品对国内食品市场造成冲击,加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迫使本来发展维艰的食品生产企业投入更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只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利润空间。
4、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问题,也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党在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暴露的问题也说明了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同样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认识过程,这是急不来的。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积极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工作丧失信心,形成了消极的社会意识,继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相关部
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在食品生产行业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执法者素质,使之有法必尊,执法必严,使食品安全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使积极的社会意识得以重新树立,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接踵而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对群众造成了身体和经济损害,使人们认识到食品已经不安全,有关部门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面对此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措施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并着手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和民众监督体系,以确保食品生产和食品市场进入良性发展的同时达到保障群众的的身体和经济利益的双赢局面;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时,应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这样才能使食品行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保障群众的利益和健康。
(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法厂家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和社会权益;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机制和监督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食品生产者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使食品行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食品行业不可避免地碰到困难和挑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国家必须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政府要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搞好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面对外企的严峻挑战,中国食品行业必须联手以质取胜,而不能一味的减低生产成本;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过程,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逐步建立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找出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壮自身,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416083793.二〇一二食品安全事件回顾[EB/OL]., 2012-5-2
[2] 苏婵.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EB/OL].http://,2012-03-20
[3] 胡卫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四篇: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粮食流通流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李静食工095班 摘要
在逐渐激烈的粮食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现代物流的挑战,暴露出许多弊端,同时又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要积极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的现状,发现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就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商机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不仅能对我国的粮食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地影响和保证作用,更是解决中国“入市”后粮食问题的重要手段,将力的推动中国粮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接轨,顺应国际粮食流通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流通模式。
关键词
现代粮食物流现状问题改革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粮食购销已全面走向市场,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所以一个顺应市场需求,大规模,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应运而生—现代粮食物流。不难预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的许多特点与现代粮食物流业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所以解决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的问题,突破以往僵化的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与国际接轨,是我们现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正文
一我国传统粮食流通模式特点分析:
从建国初期开始,人多地少,粮食紧缺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尽管“以粮为纲”曾经打下时代的烙印,政府也曾千方百计试图解决粮食共给问题,但综合其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粮食流通模式一直是按照短缺经济的运行模式设计的。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粮食流通模式的计划性
由于粮食长期实行高度的封闭计划经济。因此粮食流通也是全国一盘棋,无论收购还是销售,无论是调拨还是加工,均受制于计划这根无形的“魔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名单是粮食依旧沿袭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粮食流通效率并未提高流通规模流通组织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划思想的约束。
(二)粮食部门思维的定向行
在计划经济时期马零食流通主要是靠政府统筹安排,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层层编制粮食调拨计划,国有粮食企业具体实施计划。粮食流通的目的、效果及费用全部由政府包揽。体现、企业不承担任何实际责任,也不直接体现经济效应,而是间接享受政府的费用补贴。因此,整个粮食流通全部由政府掌控,从上至下也就自然地形成了粮食部门两眼向上的思维定势。
(三)粮食购销范围的边界性
由于粮食长期执行“传统购销”政策,粮食购销范围对于某一特定的机构具有明确的边界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也不准越雷池半步,从而形成了粮食购销区域边界极强,管理者不能考虑“边界”管理范围以外的任何事情,无疑限制了粮食部门的发展空间。同时,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粮食流通也一直徘徊在效率低,流通成本偏高的低发展阶段。
二实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粮食商品流通不再受中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相对的自由调节。
(二)粮食价格经历了国家统一定价,价格双轨制,到订购价与保护价并存,以及随后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和顺价销售的政策,直至今天部分粮食退出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推向市场定价的变化过程。
(三)不同所有制的粮食企业在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后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实行垂直的粮食收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一批非公司成分的不形式的多渠道,少环节的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大规模。
(四)由于资产纽带的制约和经营利益倾向的分离,传统的粮食流通渠道发生变化,特别是原有和国营粮食商业网络已失去昔日控制市场的能力多种经营成份的粮食销售商逐步成为城镇销售市场的主力。
(五)伴随着进入高速信息化的时代,粮食流通与粮食市场信息成为一对忠诚的挚友,并与现代化书融合在一体,粮食商品流通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阶段和时期。三我国粮食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局限,区域分割,功能单调
政府对国有粮食批发,储运企业限制太严,既有粮食定购任务,粮食保护价的限制,又有各地工商部门对夸地区粮食购销限制,还有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企业面向市场跨行业经营的限制,这不尽导致粮食流通链萎缩,经营机制不灵活,服务单一,而且造成大量剩余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浪费,市场分割,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与此相反,欧美,日韩等国的流通体系中,几乎不存在单一的批发业,其批发业已经发展以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流通中心。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现代化,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一种现代流通形式发展起来,他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销售或消费,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批发企业。成为一条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渠道。
(二)政府对粮食物流市场建设投入少,重视不够,对发展粮食物流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粮食流通业竞争较强,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以致粮食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库存积压日渐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1/3的物流运作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甚至达50%——80%。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实行“零库存”,而把仓储、包装、运输留给物流配送中心代理。美国目前约有许多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物流系统
建设的投入,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网络为支撑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三)粗放经营,力量分散,设备利用率低
我国现有粮食的70%左右仍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几乎每个国有粮食企业都建立了仓库、车队,搞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多,自备仓储和自备运输利用率低,成本过高,粗放管理问题突出。这与中国“入市”背景下企业市场化趋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格格不入。
(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信息不灵,物流运行效率不高
不少国有粮食企业的设备使用多年,早已落伍,粮食经营手段陈旧,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人力加工,人力管理经营,以致费用大、成本高、效率低。据统计,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2%-15%,如能挽回此项损失的50%,可供2000万人人口消费4年,相当于开发几百公顷的“无形粮田”。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流通信息滞后、管理不善。而新兴的现代物流产业都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程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实行高效,便利的物流配送。
(五)经营观念落后,员工素质偏低,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许多国有粮食企业的员工们人沿用计划观念,面向上级,依赖国家扶持,用行政管理替代经济管理,忽视市场,缺乏物流服务意识,更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然而,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必须进一步开放物流服务业和粮食流通市场,国外成熟的物流配送企业将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经营观念,在我国广泛开展粮食物流配送业,这对我国传统的粮食流通企业势必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按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不少未经市场化改革和物流现代化改造的国有粮食企业及其员工,难免会在残酷无情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
四建立现代粮食物流模式的思考
粮食流通体制正从计划经济的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时代过渡,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调高,粮食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原有的僵硬面孔,粮食与其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积极研究和探索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仓储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加快培育粮食产业链
1在粮食产前要协助农业部门加强对农民选种、育种、栽培等技术指导和农资服务工作。
2在粮食产中要协助农技部门为农民提供防治病虫害等指导工作,并广开粮食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粮食行情,信息服务。
3在粮食产后,粮食部门要为农民提供粮食干燥、储藏、运输、加工等粮食流通服务工作。
(二)加快培育现代粮食物流市场体系
1选择在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重点培育、扶持大中型骨干粮食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的思路重组现有资源,催生新的物流资源,提高其参与国际,国内粮食流通竞争力,增加辐射面,扩大影响力。
2在小城市,小城镇,重点培育面向零售网点的粮食配送中心
3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型粮食批发中心,向配送粮食及其制品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粮食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
(四)加快实施粮食品牌战略
1粮食企业要树立品牌即资源的意识,鼓励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创立属于自
己的品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粮食主要产区不仅要打响成品粮品牌,而且要打响原粮品牌。
(五)加快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六)加快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粮食行业要以“四散”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业。
(七)谋求与外资外贸企业合作合资,推进粮食流通的国际化
总之,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粮食物流的要求,实现物流业务流程重组。发现并改进我国现在在粮食流通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全面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粮食流通企业业务流程,变传统粮食流通重视功能管理,产品管理,存货管理为先代物流的过程管理,客户管理,信息管理。不断强化专属我国的竞争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印州 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以及引导物流业大发展.商业经济文萃,2011
2.曹正 改造传统批发商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商业经济文萃,2011
3.刘春浦 中国粮食流通业如何应对“入世”.粮食流通技术,2004
4.王遐见 论我国粮食物流管理体制的完善.经济体制改革,2002
5.张峻岭 散粮集装箱装卸运输的现状及技术发展研究.粮食加工,2009
6.唐蕾蕾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对策思考.现代商业,2009
7.邢小苗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08
8.杨海民 粮食物流通道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
9.朱东红 福建省粮食物流现状及策略分析.物流技术,2005
10.廖红丰 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5
11.杜长乐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农场紧急管理,2005
第五篇: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基于33个小城镇的调查总结
第 14 位阅读者(更新于: 2005-08-24 09:27:32)
【篇名】 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基于33个小城镇的调查总结
【作者】 魏宏远,张建
【刊名】 建筑知识2005年04期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京郊小城镇;;城市设计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已进入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阶段,小城镇的地位已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本文从调研的实例具体展开,以京郊中心小城镇为例,指出我国现阶段小城镇建设在城市设计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就今后我国小城镇建设如何加强城市设计提出建议。
近年来,各地小城镇的空间规模正不断扩大,人口正不断集聚,经济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自2004年开始,我们对京郊33个中心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各城镇历史风貌、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后,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地区,尽管小城镇建设正高速发展,乡镇工业产值增长喜人,但是.小城镇的面貌却越来越相似城镇整体景观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这些相似的城镇面孔给居民带来的是陌生和难以认知小城镇特有的亲切氛围和特色正渐渐消失。所有这些都是不重视环境效益和盲目模仿建设带来的不良结果。
我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正在起步和发展阶段这正是小城镇环境风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从一开始就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因地制宜构建自身特色,大力加强城市设计,才能真正展现小城镇的自身魅力在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走好坚实的一步。
从京郊小城镇风貌现状看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北京中心区对郊区的经济、技术、信息等辐射作用逐渐增强.对京郊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再加上各小城镇自身的建设和文流,北京郊区小城镇的城镇风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小城镇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
1.各级道路空间尺度缺乏规范和研究
道路空间是很重要的城镇空间它是城镇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京郊小城镇有着优越的地理位里道路均平坦且通直。但是.一些新型小城镇的道路尺度过大不仅显得沿街建筑低矮.而且使人感觉空旷冷清(图1)。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远郊某古镇的道路空间因延续了传统的街区尺度和建筑格局从而使得建筑、道路、远山融为了一体,人们行走于其间倍感舒适与亲切(图2).有资料显示城市车行千道的宽度应由车流t的大小而定。每条车道的宽度为3.5m-4m,而通常适宜的步行街的宽度为,2m-20m左右;人们通常感觉舒适的街廊比为,.2主干道以上的城市道路街廊比为2。对于小城镇而言,车流f小,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小不应盲目套用上述尺度范围而要结合小城镇自身特色和需要营造出“小城“亲切的氛围体现出它优雅安静的气质,给当地居民提供一种适宜居住的环垅。同时规范小城镇的道路尺度也可相应地节约土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缺乏正确的区域空间意识
区域空间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城市或城镇区域。人们在其中活动能得到与其他地段明显不同的感受。由于小城镇远离市区中心历史的脚印还没有完全被城市化的脚步所替代由此保留了一些有替特殊文化气氛的区域.如一些古镇和古村落。它们既是小城镇有机组成的一个部分,又是急器保护和再利用的特殊资
源,如斋堂镇缝底下村。对于这样的特殊区域当地政府在开发时应采取保护的态度。如果只把它们当作旅游景点对待,则会因某些人为因素而导致历史遗迹的破坏。
一些小城镇对自身特色发掘不足.急于营造所谓区域特色。如京郊某县。将几个中心镇定位为:西班牙风格、伊斯兰风格、欧式风格等。这样的做法虽是出于发展特色小城镇的良好愿望,但因为没有考虑如何与当地的历史和文脉结合.没有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配套设施等做到位,给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觉.与良好的初衷相悖。
我国的小城镇地域差异明显.其城市设计应从区域差异和文化背景入手各地的民风民俗、自然资源都可以为小城镇的设计以及特色定位提供广阔的素材。因为有差异,所以有特色。在设计时要立足于差异,去粗取精将各地文化的精华体现出来,这样的城镇才真正有了内在的魅力。
3。结点空间不注重人性化设计
小城镇的结点空间是指城镇广场或道路文叉口以及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性空间。在城镇的出入口或人流聚集的核心处往往出现节点型的空间这些空问因有其自身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在小城镇入口处的节点空间,不仅是进入该镇的一个标志性场所代表着本镇的形象更是人流文汇、文通复杂的地段.它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些中心镇不注重这种空间的宜传作用简单地在路边树立一个高大牌子作为界定本镇的标识。还有一些小城镇的城镇广场,要么做的规模过大.要么设在人迹罕至的城镇边缘,并且在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没有考虑人的行为习惯缺乏广场应有的小品及公共设施。如图3所示的某镇广场一个巨大硬质铺地的轮廓光光的地面、孤琴零的雕塑人们不能在此驻足.多数都是匆匆而过。②不注意经济性,对适宜的广场尺度缺乏考虑。这些广场大都尺度超大、外表气派、无人使用、没有活力.4.不注重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协调统一
小城镇的建筑布局形式和风貌构成了其不同的体形环境和空间特征是小城镇特色的最直接表现.然而有些小城镇不注重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协调统一:有的并排着两栋建筑一个是明清仿古风格,另一个又是欧陆风情有的一边是中式影壁一边是西式洋房(图4),建筑之间没有对话小城镇的整体形象也遭到破坏给人一种零乱破碎的感觉。
所以小城镇的建筑应有较为统一的风格体量不宜过大要在小而精上做文章这样才能体现出小城镇的整体感和特殊气质。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
1.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历史文脉,发展地域特色。
小城镇特色的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建筑风貌等几方面。其中自然环境是影响小城镇特色的基本要素。因为自然环境是很难重复或雷同的这对构建小城镇特色是非常有利的。图5所示就是英国某山地小城镇,依山环海地势独特,塑造了鲜明的城镇特色。这是有效利用自身资源环境的优秀实例。
小城镇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文化的积累、历史文脉的延续。特色需要一个完整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而文化是小城镇特色最内在的、最有恒久力的东西。在国外人们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因此对文化街区和传统风格都有特别的保护。在法国方圆500m内的新建建筑样式和风格都须由一位资深的建筑师来最后决定其可行性以保持该地区的统一文化氛围和建筑风格。由此可见构建特色小城镇应当注重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历史文脉.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
2.法律保护优美的居住环境
小城镇由于地处郊区污染源较少环境优美如果对环境多加保护和利用就会有更多的人乐于在此居住。现在国外许多小城镇都将建设重点立足于对环境的保护和长期有效利用上如果由于建设而破坏了小城镇的清幽气氛或是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会有人进行投诉或要求赔偿。因此在国外刁喊镇建设中非常注念环境的保护因为如果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不再的话,小城镇的吸引力也会随之散去。
3.营造人性化的居住场所
国外的小城镇非常注重建筑风格的营造和设计.建筑的细部以及建筑的色彩都经过深思熟虑。在日本,也引入了总建筑师的制度,在总建筑师的协调下各个组团的建筑师在设计手法、屋顶的坡度、进深、开口部的比例、颜色等统一规则下对小城镇进行设计。
在这样尽心的设计下,不仅小城镇的建筑有了漂亮且协调的造型而且小城镇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图6为某国外小镇不仅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共存而且街道、广场等公共设施都维护得非常整洁干净。同时还考虑了很多公共场所的休憩空间(图7)。
加强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建议
1.加强小城镇的城市设计宣传工作,创造特色小城镇
城市设计是小城镇保持风貌和活力的基础京郊小城镇应因地制宜结合各自的特殊资源,加强城市设计创造特色小城镇。
小城镇特色的作用小城镇的特色,将加速小城镇内部资源的积累增强小城镇的竞争力:通过小城镇特色的设计,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使小城镇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集聚更多的外部资源,促进小城镇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经济文化发展交流中特色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与其他小城镇开展竞争与交流时只有那些有特色的小城镇才能被更好地认知和识别只有那些有特色的小城镇,才能让大家耳目一新才独具魅力。从这个角度看,特色就是动力创造特色,就是创造小城镇不断向前的经济活力。
2.加强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相关立法和管理
城市设计应当同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一样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和指导城市设计应该贯穿于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的各个环节。深圳已经把城市设计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地方法规中明确城市设计法律地位的城市。现在各地小城镇的发展势头良好在借鉴城市发展经验的同时有必要在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初始就加入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有加强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相关立法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3.及时总结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经验,树立优秀典型
注重采取切实可行的小城镇发展策略树立几个优秀的典型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发展,让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4.鼓励群众参与城市设计和监督管理
这一点在城市设计之初尤为重要。在法国,一些有影响的建筑在建成之前要做成1:1的模型放在待建处让市民进行评判。我国可以通过向市民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形体环境的历史,现状情况进行全面收集和掌握,使市民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使他们的意见成为管理决策的依据之一。运用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手段.引导、鼓励反映和深化城市设计价值观及其设计意图的建设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