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经济区划研究城市发展路径探讨
城市经济区划研究与探讨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5]魏崇辉著 2006 行政区划窠臼内的中国经济区划2006特区经济
第二篇:《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1刘科伟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全书内容共有六章,书末附录两篇专门研究重点城市发展的论文。
第一章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指出了区域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城市发展为区域中心的必然性,强调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城市在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陕西城市的起源、发展历史,从夏商周直到90年代初,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以近现代为重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发展。
第三章主要对陕西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陕西城市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不够突出;多数城市的职能还处在城市发展的初级水平,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等级不完善,中间层次弱缺;城市分布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域结构亟待调整等。
第四章主要从影响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区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区位条件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与区位条件是影响陕西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要宏观区域因素,而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则是影响城市微观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发展、工业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模型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相吻合的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陕西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
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陕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体系作了展望。指出必须根据区域国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及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要求,来确定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布局,使城市的发展、分布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同时还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应以区域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区域(如矿产资源开发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区等)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上,除继续有控制(主要是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用地过多,环境污染)地发展首位特大城市西安外,加快发展宝鸡、汉中、渭南、榆林、延安、商州、安康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应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新的建制市。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为实现所设想的陕西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全省的城市化发展应该重点做的几方面工作。包括:(1)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2)加快陕北、陕南和渭北能源、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3)加快以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电力、通讯和市政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条件。(5)搞好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城市规划,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建设。
1本书由王圣学、刘科伟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9年12月获陕西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第三篇: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路径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路径-合并重组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诞生于1995年(时谓“城市合作银行”),是由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的。十年来,城市商业银行按照“守制转机、立市兴行”的经营理念,凭着“植根城市,贴近市场”的竞争策略,从合并之初的“保支付、防挤兑、稳过渡”,顽强地渡过了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初生期,如今已步入了“规范管理、稳
健经营、加快发展”,追求发展质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成长期,城市商业银行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向何处去?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除极个别的将被全国性商业银行收购外,摆在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面前的发展道路有两条:要么“做小”——那些规模小、基础薄弱、竞争力较差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社区银行,“以小取胜”,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要么“做大”一一那些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合并重组向区域性银行发展,“以大做强”,这也是一种新的路径选择。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即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为一家跨区域的商业银行一一徽商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基本条件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实现合并重组,就是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之后,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些必要条件可以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外向、内需”。
天时:政策的有力支持。2004年11月,银监会颁布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银监会支持经营状况好、管理能力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发展;鼓励同一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划内尚不具备跨区域发展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原则实现资本重组和联合,有效整合金融资源,进一步拓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城市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收购、兼并周边地区城市信用社。监管政策的调整,为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合并重组向区域性银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大的改革舞台和发展空间。银监会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2004年4月,刘明康主席到合肥市商业银行调研,对实施合并重组的意见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也多次表示鼓励和支持省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2005年年初,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议题列入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省金融改革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正是有了政策保障和领导支持,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工作才得以起笔破题。
地利:经营的良好基础。首先要有较大的经营数量基础。截至2005年9月末,参与此次重组的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资产总额460.80亿元,负债总额439.76亿元,整体上总资产年均增长率为29.5,存款年均增长率为38.34,贷款年均增长率35.81,在全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次要有较好的经营质量基础。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经营质量一直较好。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率为3.38,在银监会2004全国评级排名中,4家被评定为一类行、2家被评定为二类行,7家城市信用社在全国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形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安徽现象”。第三要有相对均衡的经营实力基础。参与合并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规模上相当,在风险程度上相近,在内部管理上相似。在这一前提下,各方才有平等的话语权、参与权,才能够站在同一平台上,共谋合并大计。这是合并重组的“平等进入”方式与购并重组那种“以大吃小”、“以强吃弱”方式的根本区别。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中,除合肥市商业银行规模稍大外,其余的资产总额都在25亿~65亿元之间,基本处于同一档次;不良贷款比例最高的为8.1,最低的为2.2,悬殊也不太大。
人和:人才的资源优势。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安徽省各家城市商业银行一直十分重视吸收和培育人才,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干部。此外,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在人才使用、人才开发、人才储备方面都有一套较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才的各种潜能。
外向:业务的地缘突破。近年来,安徽省贼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已经突破所在城市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展业的触角伸向了周边市县,向那里的一些优质客户开展异地贷款或票据融资。城市商业银行向外地寻求优质客户的动机明显、动力强劲,对跨城市、跨区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提出了现实需求。与此同时,同一经济区划或行政区划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业务交流与合作,这就为合并重组奠定了业务基础和信任基础。近年来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间在业务合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协作关系明显加强,建立了董事长、行长联席会议机制,相互开展了资金代理业务,签订了银团贷款合作协议。业务上的合作增强了彼此间合并重组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内需:联合的内在要求。由于资本实力、科技水平、机构布局的制约,以及资本充足率、单一客户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的约束,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生存压力较大,竞争弱势明显,缺乏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后劲和空间。它们迫切希望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壮大经营实力
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资本水平,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质量不差”,但是“规模不大”的制约也比较突出,它们对联合重组具有较强的内在需求,经过适时引导,很快走上了合并重组之路。
合并重组遵循的基本原则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需遵循法律、制度、程序设计的基本规则,将具有基本条件的“优势”化为合并重组成功的“胜势”。从安徽的实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应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自愿性原则。自愿性是市场法则的体现,是平稳过渡的保证,是顺利操作的前提。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搞“拉郎配”,搞行政性重组、强制性合并,最终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使参与方“全军覆没”,使社会产生金融震荡。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必须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作为城市商业银行所有者和出资人的股东要愿意合并重组,并继续保持对合并后银行的出资水平。首先,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者、最大股东和地方金融企业的协调管理者,地方政府的意愿非常关键。其次,实际掌控城市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自愿,可以为合并重组清除技术障碍;与城市商业银行“同呼吸、共命运”的内部员工的自愿,可以为合并重组构建稳定的基石。由于受利益的牵扯或观念的局限,一些股东、地方政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或银行员工的自愿性可能起初不强烈,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促使他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调研论证和决策酝酿阶段,也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对此我们深入到各地市、各行社,进行利弊分析、远景描绘,动之以利,晓之以理,最终达成了共识。在方案设计和实施中,我们又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吸收采纳合理建议,不搞强行推进、强迫命令,从而使合并重组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
合规性原则。参与合并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符合有关监管规定。不能让城市商业银行“带病”进入新的机构,也不能指望好银行消化差银行的包袱,更不能把“手榴弹”(参与方的一个个问题)捆绑成“炸药包”(合并后的风险积聚),不能把合并重组后的机构办成高风险机构的“收容所”。因此这就需要监管当局履行职责,事先设定合理的监管指标,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市值等指标上确定进入标准,达标的可以参与合并重组,稍有差距的可以自补,不达标的拒之门外。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合并重组时规定,只有在提取足够比例(50)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和其他应计应提费用后,不良贷款下降、历史包袱化解、每股净资产达到l元人民币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方可参加合并。少数行社在个别指标上略有不足,原有股东——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置换不良资产、直接注资补亏等办法使之达到监管标准,从而得以首创者的身份加入徽商银行,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先机。
合法性原则。必须以程序的合法性来保证和促进合并重组过程的规范、公正、透明和效率。任何法律程序上的偏离和疏漏,都会给银行合并过程带来不稳定,给合并的结果带来不确定。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所有操作程序都严格遵循《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的章程。所有加入合并的文件都是经过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股东大会(社员大会)决议通过并授权董事长(理事长)签署的。所有合并的实施和结果,都报经监管当局审批、核准和备案。
科学性原则。根据监管当局的指引,合并重组后的徽商银行初步建立了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三会一层”架构,设立了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战略目标定位于“产权明晰、治理科学、资本充足、运营安全、信息真实、效益良好、具有城市竞争力的零售银行”,市场定位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城市、稳健发展,立足中小、面向三市,突出零售、立市发展”。经营机制设计为扁平化管理、事业部经营、条线型管控、团队式营销、客户制核算。建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劳资关系、等级与绩效结合的薪酬制度、股权与期权并用的激励机制、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企业文化。
稳健性原则。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工作中,保持了“四个稳定”。一是保持经营秩序的稳定。监管当局制定了合并重组期间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向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派驻了监管小组,进行“贴身式”监管,加强了对贷款、资金汇划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严防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二是内部员工的稳定。合并期间一般不进行人员调动、岗位变动,并明示合并重组不裁人员、不撤机构、不降待遇,让大家安心工作、热心重组、放心展业。三是舆论导向的稳定。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及时收集分析舆情,畅通信息交流反映渠道,既避免了声誉风险的产生,又产生了舆论推动的效果。四是业务发展的稳定。城市商业银行在合并重组期间,做到改革发展“两不误、两促进”。到2005年11月底,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存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55亿元和6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减少2.11亿元、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合并重组实施的基本步骤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程序比较繁杂、环节较多,要抓好关键的几步。
方式选择。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在重组方式选择上,用了较长的时间,从理论到实践,从各个银行董事长到股东,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反复征询,最终确定了一个方式新、成本低、效率高的合并重组模式。该模式有两个要点,即一级法人的组织形式和吸收合并的重组方式。由合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徽商银行,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吸收合并省内的芜湖、马鞍山、安庆、准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六安、淮南、铜陵、阜阳科技、阜阳鑫鹰、阜阳银河、阜阳金达7家城市信用社,各行社以原有股权,根据资产评估结果核算的折股比例,置换成徽商银行的股份,同时被合并方注销法人资格。
资产评估。在合并重组工作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安徽省各城市商业银行共同审定了清产核资方案,以招标的方式选定了中介机构。评估中重点核查了各行社的不良贷款、非信贷资产损失、固定资产增值、抵贷资产减值、应收利息、应付利息、实收资本等项目,按照同一标准对核查结果进行了相应地调增或调减,并统一按照核实的不良货款余额的50计提拨备,在此基础上再核算各行社的资产净值和每股价值,计算出折合徽商银行新股的系数,确定其在徽商银行的权重。
依法合并。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先后召开董事会(理事会)和股东大会,通过了同意参与全省城市商业银行重组的相关决议,由合肥市商业银行更名后的徽商银行召开董事会,通过向省内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定向募集股份的决议。2005年11月30日,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的董事长(理事长)共同签署了徽商银行合并合同书。
并账并表。在监管当局的监督指导下,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在并账并表阶段主要完成了四项工作:一是对会计报表进行合并,二是统一开发会计科目和核算程序,实行计算机的统一联网;三是统一企业形象设计;四是统一制定新的内控制度。以并账并表为标志,徽商银行步入了新型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合并重组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是着眼未来发展,解决现实矛盾、化解过去遗留问题的一项系统性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操作方案切实可行。方案是合并重组的路线图,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在实施方法上要有可操作性;在工作分工要有均衡性,使地方政府、监管当局、城市商业银行各在其位、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在时间安排上要有紧凑性,方案一旦确定下下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能出现停顿、阻滞。
二是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涉及到股东、地方政府以及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利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支持合并重组的积极性和动力。股东主要关心原有股本是否缩水,董事会和高管层主要关心经营管理权是否被削弱,地方政府主要关心对当地的贷款投入、税收是否缩减以及人事权是否缩小。有鉴于此,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在重组中充分兼顾了各方的利益。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资产评估,处置、消化了一大笔历史包袱,使原有股权价值都有所提升,股东对此感到满意。按照“一级法人,分级核算、单独考核、绩效挂钩、科学授权、兼顾地方”的原则,各城市商业银行转变为徽商银行的分行后,实现权责利对等,原有董事长和高级管理层都得到留任、重任或提任,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对参与重组的各城市商业银行所吸收的资金,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充分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徽商银行在信贷安排上考虑优先支持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在税收方面,按照保证基数、增量分成的原则,确保了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当地财政的贡献度有增无减。
三是抓住时机处置风险包袱。安徽省有少数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背有沉重的历史包袱,长期挂在账上,致使这些行社的净资产不足,暂时达不到合并重组的监管标准。监管当局和重组工作组抓住合并的机会,在不降低准入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与有关市政府充分协商,确定了“谁组建、谁负责、谁弥补”的原则。有关市政府通过收购剥离不良资产、以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资产、直接注资补亏等形式,一举处置了4家积累多年的风险包袱2.89亿元,使这些机构以较为“健康的躯体”加入徽商银行。
四是地方政府引导而不干预。地方政府作为大股东和地方管理当局,在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借助地方政府推动力的同时,也必须注意避免行政干预的负面影响,确保合并重组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地方政府的干预一般有三种表现:实施行政命令,搞强行合并;插手人事安排,干扰建立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重组后的城市商业银行开出更大的贷款“账单”,进行“点贷”、“诱贷”,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在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中,地方政府充分尊重参与各方意愿,只做协调工作,不搞强迫命令;充分尊重股东大会、董事会对有关人员的选举和聘任结果,充分尊重监管当局依法审查任职资格的职责;支持徽商银行把服务“三市”作为信赁支持重点。这种良好局面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地方政府领导正确的金融观,还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为地方经济发展预期平添了新的利好因素,在于监管当局的“立足银行为政府计、立足政府为银行计”的工作策略。
五是重组政策与监管规定协调一致。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是根据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的精神而进行的,重组的每一步工作都报监管当局审查和认可,确保重组政策与监管规定相一致、重组步骤与监管措施相衔接、重组手段与监管要求相协调。其中监管当局的能动性极为重要。安徽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是在银监会领导及有关监管部门关心和指导下开展的,安徽银监局直接参与了重组工作。银监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主导调研论证但不代替决策,提出可行性报告和重组建议,交由地方政府决策;参与重组工作但不越俎代庖,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政策把关、监督指导,具体实施由参与各方自行负责;主动开展协调,促成重组成功,但决不牺牲监管原则,不丧失监管者本色;严格审查监督但不苛求于人,既监督从严又做到特事特办,不等不靠,主动汇报,让银监会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得到信息,保证了在银监系统内部的协调统一,提高了工作效率。(作者:安徽银监局局长杨家才)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路径-合并重组》完毕!
第四篇: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路径研究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路径研究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各地竞相开展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十家创新型试点县(市)之一。按照省创新型县市试点方案要求,自2011年起,**将通过五年的实践与努力,率先跻身全省创新型城市之列。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在县级市范围内无先例可循,诸多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深入研究。本文拟从**一年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对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建要素、建设路径等作粗浅探究。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建要素及发展规律
创新型城市是指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的复杂创新系统。从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成功实践看,创新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自主创新成为城市总体战略,贯穿到全市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整体建设中,将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到城市主导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整合城市创新文化、创新体系、管理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要素,通过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最终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城市。
2、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由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可知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管理与制度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前提要素。管理与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实施与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管理与制度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
二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动力要素。科技创新不仅包括知识创新,还包括技术创新,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为产业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三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指在一定产业环境下,产业由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的跃升,产业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之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这就要求城市必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兴产业。产业创新包括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培育与成长、夕阳产业的淘汰及产业集群的形成。
四是体系创新。创新体系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要素。创新体系是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创新机构之间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创新意志和目标的系统。创新体系的功能在于:建设与完善创新环境;形成产业集群现象,实现产业创新;创造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和质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经济竟争力。
五是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内在要素。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众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创新文化能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必需的创新精神、基本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创新氛围。
3、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形态区分。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演变形态是指从初级创新型城市形态到成熟的创新型城市形态、再到更高级的持续创新型城市形态的过程。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济发展演变以及工业化、知识化的一般规律,创新型城市主要分为工业化的创新型城市发展形态、知识化的创新型城市发展形态和可持续的高级创新型城市发展形态。从目前**发展实际看,**尚处于工业化创新型城市的初级阶段。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2011年是**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启动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创新的举措和开放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加强创新人才载体和环境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投入取得新的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专利等知识创新产出大幅度增加,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不断改善。
1、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2011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工业经济、科技工作会议暨建设创新型城市动员会,全面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例会制度,健全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机制,由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建立会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制定重大科技政策的决策机制、开展重大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形成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强化舆论引导,加强宣传报道,发挥新闻传媒和科技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2、加快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2011年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138项,获国家、省资助资金2860万元。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实施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4项,企业博士集聚计划2项。2012年上半年已经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00项。2011年,全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完成专利申请27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43件;专利授权量100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7件。新增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先进单位3家,市科技局被表彰为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3、发展高新技术,布局新兴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扶持力度,2011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3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8.8亿元,增长40.3%,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40.8%,列泰州市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推动新材料等领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环保节能、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雏形,新兴产业规模总量达150亿元。2012年上半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0.21亿元,同比增长37.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7.43%。
4、推进科技合作,构建创新联盟。组织企业参加省“三洽会”、泰州市“八洽会”,以及**“双洽会”、“百名海外博士江苏”**洽谈会等活动,促进各类企业与省内外院校所达成科技合作。与院校所签订各类政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项,“334”企业都与各类高校院所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市政府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科技镇长团工作有效开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高校院所与地方政府、骨干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助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5、打造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服务。2011年建成省院士工作站2家,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泰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新建泰州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组织申报泰州市级外资研发机构2家。江苏省**清洁生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被列为省高新产业支撑与科技资源服务平台项目;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完成江苏省科技情报所**分中心及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工作站建设,建成**科技创新网。
6、推进科技兴农,建设惠民工程。2011年引进、试验、示范应用新技术10项,引进、繁育各类新品种(系)6个。良种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得到大面积普及,生猪、肉牛、肉鸡等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98%以上。建成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便利店)3家、泰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泰州市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新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1个。农林生物质材料的能源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团队获《“十一五”国家星火计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江苏三零面粉有限公司作为盟主单位组建并成立江苏省优质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我们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的结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长较快,但龙头企业偏少;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总体规模相对偏小;专利申请增速较快,但发明专利数量相对偏少;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但成果转化相对缓慢等等。具体表现在:
1、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认知程度和支持力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各级各部门对创建的目的、意义、目标和措施尚不够清晰。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落实不到位。有些行业、单位、部门和有关领导还存在着对科技自主创新的信心不足,缺乏对科技自主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
2、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对照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考核指标,试点城市每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应达3%以上,目前,**财政支出远未达到上述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创新投入相对较低。据统计,至2011年底全市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为9.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9%,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步伐慢。由于受研究专业、管理部门、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大型实验检测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和协调,还难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用户之间对信息交换、更新、共享和维护的需要。
4、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不够突出。**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但产品相近企业之间的错位研发缺乏协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科技资源要素集聚度不高,集成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前伸后延开发脱节,产品链上下游衔接不够;企业之间、产品之间互补性不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整合能力较差。
5、自主创新的能力偏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区域,即以生产、加工、制造等中间环节为主,在研发设计、品牌经营和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区域非常薄弱,使得产业利润空间狭小。至2011年底,每亿元GDP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为2.3件和1件,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1.9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创新人才严重不足。**既无高教资源,又无科研院所,原创性创新资源较为匮乏。人才分布不尽合理,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较为集中,而生产研发方面相对欠缺,尤其是各个专业的高层次领军型创新人才、创新团队较为稀缺。
当然,在充分认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效与不足的同时,**建设工作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首先,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重要国策,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临外部经济金融环境日益趋紧,将对依赖于出口的增长模式形成挑战;新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创新要素的跨国、跨区域流动和整合,高端创新资源成为全球争夺的焦点,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国际分工格局的关键。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江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奋斗目标。具备良好经济发展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市,理应走在苏中的前列,努力探索一条中等(县级)城市自主创新的新路子。
其次,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省直管县改革的试点,为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可能。**作为泰州唯一的县级市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将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结于倾斜,这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揭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2011年11月,省委、省政府将**列为全省3家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对象之一,为**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创新政策、机制体制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和努力突破各种瓶颈制约提供了实现可能,我们应努力创造经验,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之路。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国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成功经验启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方位体系联动的城市整体创新,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定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采取一系列多层次的政策措施和对策。
1、**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结合**实际,**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将**打造成为苏中乃至全省的科技创新核心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科学发展示范区。通过4-5年的努力,将**建成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市民文明素质高的美好家园。全面建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中介服务完备、创新资源配置合理、创新文化环境良好、政府创新管理体系运作高效、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的现代化中等滨江工贸城市。
2、**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应达到以下目标:人均GDP达到全国人均GDP
1.5倍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3%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每亿元GDP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到6件和2件以上;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煤)完成省、泰州市下达的节能约束性指标;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00人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
3、**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应当努力在以下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1)大力培育先进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能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和深厚土壤。发展创新文化,培养深厚的思想力、活泼的想象力、奔放的创意能力,可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高昂的激情与不息的生命活力。一是培育城市创新观念,大力弘扬“厚德开泰、奋发图兴”的新时期**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促进全民创新意识的提高,把创新的理念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领域。二是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创新典型,推广创新经验。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为创新者提供更适宜施展才华的社会平台。三是提升市民素质,丰富城市精神内涵。大力提倡学习之风,积极普及科普知识,不断提升市民科技素养。
(2)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档次,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首先,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围绕**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开展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集中财政科技资金给予支持,形成一批重大专利技术成果,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0%以上,规模总量达400亿元。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医药原料药科技产业园、新兴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中药科技产业园、汽摩配科技产业园等六个特色产业园,规模总量达500亿元。其次,积极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推进传统产业特色化、差别化、集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协作配套完善、产品关联度高、龙头拉动作用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构建减速机、医药及药包材、油脂加工,船舶制造及配件、电子电气、汽摩配件、乐器、牛仔布织造及服装加工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到2015年规模总量达1300亿元。
(3)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一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建立高层次的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型小企业在原始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加大对科技型民营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使其成为技术创新中最富有活力的生力军。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一批新的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领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搞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宣传和推广试点企业的成功经验,带动更多企业创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
(4)不断完善创新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投入上,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可或缺。一是加大政府对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保证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使财政科技经费逐步由生产领域转移到研究开发领域。二是发展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业,制定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实施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机构、个人设立创业投资主体。进一步改善创业投资业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来**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三是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已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收购兼并或在证券市场上再筹资等方式,集聚技术、资产、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大力构筑创新平台。加强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国际科技城项目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综合创新体,聚集一批专业化的金融、商务、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以科研、设计、检测为主的创新载体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探索组建工程技术中心,提高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引导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向企业集聚,研究开发产业核心技术。到2015年,力争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家、院士工作站6家、工程技术中心2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3个。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面向市场,有效集成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围绕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建立若干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及科技担保、工业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咨询、知识产权咨询服务、质量技术检测、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鼓励工业企业将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市场营销、物流、会计、咨询等非制造产业链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业企业,大力培育和开拓服务外包市场。建立服务功能齐全、交易有序的常设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和引导科技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咨询、评估、代理、外包、培训等活动。
(6)大力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坚持把开发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研究聚才之方,探索用才之道,努力把**建设成人才汇集的高地和创新创业的乐土。首先,大力进行制度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梳理现有的人才政策,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加大培养造就人才的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授予荣誉并给予重奖。其次,大力培育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个创新型领军人才可以引领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产业特色和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大力引进海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为创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篇:城市旅游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城市旅游研究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2012级
罗敏
学号:2012011233
2016/4/23
楚湘文化中心——长沙
摘 要: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中心,楚文化发源地,素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长沙又是近代经世济用学派的大本营,经世、爱国、务实、奋斗的人文精神,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貌,并融入现代省城的都市风采,长沙对游客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这座名城的旅游价值更加凸现出来。关键词:文化中心 楚文化近代 人文
长沙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自然风光独特,冬冷夏热,四季气候分明。长沙市地理特征是岳麓山巍峨西峙,湘江穿城而过,桔子洲静卧江心,融山、水、洲、城于一体,这是长沙秀美自然风光的写照。长沙拥有众多的山峦、河流和湖泊,其中有:岳麓山、谷山、莲花山、鹅羊山、天际岭、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咸嘉湖、后湖、年家湖、月湖等。充分体现山河交汇,湖泊众多的城市特点。长沙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交通枢纽。长沙没有平遥、丽江那样大规模的古城建筑,风景名胜也比不上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国内外知名度更不如他们,这也是史迹型名城的共同特点。长沙作为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也具有自身的特色。
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中心,楚文化发源地,素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屈原、贾谊、司马迁、杜甫、李白、韩愈、刘长卿、杜牧、李商隐、欧阳修、范成大、杨万里、袁枚等古代文化巨匠都曾到过长沙,为古城留下了千古绝唱和传世碑刻。长沙又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发祥地之一,宋代胡安国、张木式、朱熹,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夫之等,无不把长沙作为他们治学的宝地。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都在长沙结下不解之缘。而长沙籍的史学家欧阳玄、王先谦,书法家欧阳询、怀素,文学家齐己、李东阳,画家齐白石,戏曲家杨恩寿、田汉等,更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增添了无限光耀。长沙又是近代经世济用学派的大本营,经世、爱国、务实、奋斗的人文精神,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长沙是湖湘文化之都,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出现了灿若星辰的人才群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们心忧天下、经邦济世,在湖南以至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沙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长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7000多年前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察的历史已长达3000多年。夏商时期,这里属古三苗园地;春秋战国之际,为楚国南方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设36郡,长沙郡名列其内;汉朝时为长沙国首府;三国时长沙属吴国;隋、唐两朝曾几度改称潭州;宋代长沙属荆湖南路;明代改为长沙府;清代为湖南省治;公元1922年定为湖南省会;1933年正式设长沙市;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浩瀚的历史长河,灿烂的古代文化,给长沙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距今7000多年的古陶器,距今2000余年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国目前最大的古乐商代铜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等,还有大批三国时代孙吴的竹简和木牍,以及最早的古地图、中国第一支毛笔和第一把钢剑„ „这一切都使长沙这座名城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
长沙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分属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物、石碑石刻五个类别。(1)历史古迹及优秀建筑
①文化古迹:岳麓书院、省立第一师范、爱晚亭、麓山寺、屈子祠、云麓宫、开福寺、岳王亭、舍利塔、天心阁、天主堂、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王室墓、王后渔阳墓、魏家大堆汉墓、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曾国藩、左宗棠等墓、简牍、禹王碑、三绝碑、桔子洲头、北津城遗址。
②革命遗址:烈士纪念塔、中共湘区委员会、船山学社、新民学会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望麓园等等。
③故居街巷:李富春故居、贾谊故居、坡子街、太平街、潮宗街、北正街、金线街、麻石巷。(2)旧城风貌区体系。旧城风貌区反应了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主要体现在整体格局上的控制和某些特有风貌的继承与发展。长沙有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化龙池5个历史风貌保护区。
(3)城市风景区体系。长沙城区有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在市域内有以下古迹保护与风景区: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橘洲公园、金鹰影视文化城(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因此,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特色突出,具有楚汉名城、革命胜地、名人故里、山水洲城四大特征。
长沙最著名的历史遗迹应当属马王堆汉墓遗址和炭河里遗址。这两个遗址都是中国考古史上具有代表性和产生过轰动的古文化遗址。
炭河里遗址位于湘江下游支流———沩水上游的黄材盆地, 隶属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黄材盆地地处雪峰山脉东北麓, 是沩水上源一个较小的山间盆地,面积近1000 万平方米, 三面环山,平均海拔高度约100 米, 沩水主源黄材河自西向东从盆地中间流过,炭河里遗址即座落在盆地西部的黄材河北岸。炭河里遗址发现于 1963 年, 当年在遗址东南部黄材河与其支流 溪河的交汇处大水冲出一件商代提梁卣,高至喜先生前往现场调查发现了该遗址!"。1973 年,湖南省博物馆又对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 从而基本认定了遗址的年代为商周时期(如下图一)。
大家知道, 宁乡黄材是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铜器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按理说, 炭河里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其大致年代的确定已经暗示该遗址可能并非一个普通聚落, 而很可能是与周围及附近地区大量出土的商周铜器群密切相关的重要遗址。遗憾的是, 因为各方面原因, 炭河里遗址在其被发现以后的三十年内一直未引起考古部门的足够重视。上世纪90年代,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黄材盆地开展考古调查, 再次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重点勘探, 确认炭河里遗址是该区域内目前所见最理想的遗址, 它的发掘应该会对宁乡商周铜器群的研究有突破性意义。21世纪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 此次发掘的面积虽然不大, 但发现了可能是商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的重要线索。2003 年冬至 2005 年春,又接连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发掘, 发掘面积共 3000平方米, 果然取得了惊人但又是意料之中的重大收获。
炭河里遗址不仅是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西周城址,也是中国范围少有的西周城址之一。其城墙构筑方法、城壕及城内布局特点、宫殿建筑类型以及城外墓葬出土的大量铜器等,是非常难得的科学史料。而炭河里遗址和炭河里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湖南西周时期历史的空白,为研究湖南乃至南方地区西周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形态,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炭河里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轰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媒体的跟踪报道,“宁乡炭河里遗址”一度占据了许多报刊的主页面。四羊方尊、人面纹鼎等国宝级文物的发现给炭河里遗址填上了一抹神秘而高贵的色彩,如此精美绝伦的青铜物件能反映出当时这里的方荣昌盛,依次可推断出当时这里必定是经济文化的重要区域。随着遗址里的珍贵文物陆续出土,社会关注度迅猛上升,而对于整个区域的勘测观察也更加深入。通过专业科考队的勘测发现了周边还有许多天然溶洞,这些溶洞鲜有人知,通过科学的探测和政府的支持,很快这些溶洞就成为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多姿多态的溶洞奇石,配上灯光,人入其中就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体味非凡。
炭河里西周城址的发现, 无疑是湘江流域商周铜器群性质诸问题考古研究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它将有可能彻底推翻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宁乡商周铜器群性质问题的公论, 从而改写湖南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的历史。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 《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如下图一是马王堆汉墓一、二、三号墓室的分布平面图。
【图一】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据出土的“长沙丞相”、“大侯之印”、“利苍”三颗印章,证明是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族的墓地。这三座古墓规模巨大,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则是利苍之子,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襌衣,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长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大遗存,古今城址重合,古今城市中心重合,而且从战国一直延续至今的都市在中国屈指可数。汉代定王台、贾谊故居,唐五代的园林、寺庙,宋代的书院,明代的王府、城阁等古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虽经“文夕”大火劫难,但独具一格的古建筑、古园林、古寺庙、古城址、古街道、古驿道、古河道至今仍历历可见。长沙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甚多,而且特色鲜明,如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第一师范、桔子洲、爱晚亭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貌,并融入现代省城的都市风采,长沙对游客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这座名城的旅游价值更加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 1 ] 王恩田 《湖南出土商周铜器与殷人南迁》,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1992 年。
[ 2 ] 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新探》, 《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年。
[ 3 ] 盛定国等 《宁乡月山铺发现商代大铜铙》, 《文物》1986 年第 2 期。
[ 4 ] 高至喜.《人面纹方鼎》,《文物》1960年第10期。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几件铜器》《文物》1066年第4期。熊传新:《湖南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