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机会均等doc
论文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 入学机会平等 教育过程平等 教育结果平等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儿童之间的差别。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分为三个阶段:
(1)起点上的平等
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设立法律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真正享有,不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种族歧视、性别差异等原因,适龄儿童并不是都能入学,有的地方儿童辍学率还很高。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极不相同的对待,连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平等。可见,起点上的平等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它表现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等方面,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它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交通工具,又包括学校内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以及课程设置的软件设施等条件的完全一致。主观因素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3)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为倾斜,实际上侵犯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的不公,对学生的关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家庭的子女交往,对一些家庭则不交往。这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影响其健全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很难想象,一个受过十几年不公平教育的孩子,当他踏上社会之后怎么去公平地对待社会。论文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 入学机会平等 教育过程平等 教育结果平等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儿童之间的差别。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分为三个阶段:
(1)起点上的平等
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设立法律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真正享有,不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种族歧视、性别差异等原因,适龄儿童并不是都能入学,有的地方儿童辍学率还很高。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极不相同的对待,连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平等。可见,起点上的平等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它表现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等方面,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它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交通工具,又包括学校内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以及课程设置的软件设施等条件的完全一致。主观因素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3)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
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为倾斜,实际上侵犯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的不公,对学生的关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家庭的子女交往,对一些家庭则不交往。这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影响其健全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很难想象,一个受过十几年不公平教育的孩子,当他踏上社会之后怎么去公平地对待社会。
第二篇:武毅英 吴连海: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
武毅英 吴连海: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
2007 「内容提要」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高收费及收费依据相对模糊的状况,这一现象已极大地冲击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并对学生择校和专业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将提出若干思考与对策。
「英文摘要」The highly-charged tuition fee with dubious reasons have seriouslyinfluenced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ector.It also had ledthe of student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payment ability.The Chinese highereducation now is encountering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of improving the socialequity.This article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and measures.「关键词」高校收费/机会均等/负面影响university charge/equal opportunity/negativeinfluence
一、我国高校收费的现状及存在的公平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高等学校在校生突破2000万人,可以称得上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规模发展的同时,高校学费也在逐年上涨,高等教育收费过高已成为横亘在众多低收入学子们面前的一道门槛。
我国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前的免费,到此后的几十元一年的象征性收费,再到如今高于5000元/学年的学杂费,在短短十几年间高校学费上几乎涨了近100倍。不少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即便是缴纳高额学费跨入大学校门,也不得不以沉重的心理压力完成学业,毕业之后即又面临新的就业难问题。近十年来,因为就业不景气,许多靠借贷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连一份养活自己和偿还高等教育费用的工作都找不到。由于缴不起高昂的学费,毕业后又没有着落,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纷纷舍去上大学的机会,宁可选择外出打工。这种看似合理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了多少的不公与无奈啊!更甚者,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父母或学生由于学费无着,愿望与现实之间反差极大,从而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加以抗争。毫无疑问,高校收费过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性,其负面影响已对中国社会的平等理念构成了威胁,长远看将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
本文提出的“高收费”,其实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数字,而是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一概念。具体的数据通常难以直接进行比较,而“警戒线”则是相对于某一生活水准而提出的相对概念,是指学费水平若超出百姓年生活支出的20%,即超越了“警戒线”。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收费已出现超越“警戒线”的趋势。近几年不断攀升的大学学费已使超过约九成的中低收入家庭子女难以承受。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大学每年5000元以上的学杂费收费标准[1].有的专家甚至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些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因为学费门槛太高,无法通过努力学习而顺利踏上社会升迁的阶梯。这种局面是中国历史上自科举制度出现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2].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教授也坦言“近几年高校学费偏高,已超过百姓承受能力”。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教授则认为,由于高校学费上涨过快,每个大学生每年的支出在8000—10000元之间,其中学费4000—5000元、生活费4000—5000元,这相当于农村一般家庭的全年纯收入。2005年9月9日,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与暨南大学合作举办的“高校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的花费这一尖锐的问题。南昌大学甘筱青等教授通过调查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2004年全国高校生学费上涨到5000元,住宿费上涨到1000—1200元,生活费在4000—5000元之间,大学四年花费4—5万。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3].目前我国重点大学中,大部分学校和大部分专业的学费标准都在4800—6500元之间;一般大学也要四五千元。2004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经费成本约为15000元,若按国际惯例,个人所交学费一般只占教育成本的30%左右,则学费平均值应为4500元,何况我国《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这一比例不得超过25%。世界上最大的私立大学哈佛大学,这一比例也仅为21%。可见目前的学费标准既超出了我们国家规定25%的上限,也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水平。
以上是我国目前高校收费的基本情况。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当前高等教育收费客观上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即高等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是劳动力与人力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其预期回报是可观的,但多数的预期回报是由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所获得,高等教育的付出只能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再次投入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现实的情况是,高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的投入又相对不足,对学生的高收费其实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高校自身是有难言之隐的。如何看待这种两难的境遇?高等教育是否应该以公平为代价来迎合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潮流?
二、高收费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高收费使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上出现分化
分享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原本是体现机会均等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绝对量不足的今天,公平分享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已成了一种理想和点缀,因为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的不足,通常要靠学生的收费和社会的捐赠来补齐。无论是选择高校还是选择专业,学生都必须缴纳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如果想选择好一点的学校和专业的话,费用就更高。这无形之中已在中高收入家与低收入家庭子女之间划了一道分界线: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一般只能选择较差的学校和收费相对低廉的专业,而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因条件许可能够选择更好的学校和更好的专业。显然,因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在高校与专业选择上已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这不能不说是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一大讽刺(参见表1)。另据调查,上海财经大学2003级国际金融专业有学生88人,其中只有5人是来自农村:2003级资产评估专业有50人,仅4人来自农村。复旦大学2003级经济学院新生总计385人,其中只有31人来自农村[4].资料来源: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二)高校学费持续飙升使贫困家庭子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
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到底是多少?目前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相当大的模糊性。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人对当前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持怀疑态度。收费标准如何制定成为质疑的焦点。《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教育培养成本包括以下项目: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第五条又规定:“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但是,该比例的制定“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分步调整到位”,这既体现政策灵活性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漏洞。因此各高校的学费可以在有关政策规范框架下自主确定,不同学校可能从不同的出发点考虑制定出不同的学费水平。缺乏有效制衡的学费标准能多少考虑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教育成本核算中的模糊性与非公开性,使许多高校钻了这个漏洞、打了擦边球,同样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性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目前,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正在持续恶化,高昂的大学学费令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在近几年高等学校录取的新生中,农村生源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30%多,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农村子女上大学的绝对人数没有减少,但相对数在急剧下降。而且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升学机会的现象日趋增多。高等教育促进收入均等、改善低收入阶层经济状况的功能正在逐渐消退,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美好前景正在消失,社会各阶层间的贫富差距将已被人为拉大,优秀贫困生的美好憧憬正在被高昂的学费所扼杀。因接收高等教育所导致的贫困现象将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特别是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高收费还会制约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等学校的多数生源产生影响,从而损害了广大学生的利益。
由此可见,学生是高收费持续攀升的直接受害者。从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来看,学生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比在目前并不高。一个本科生毕业后的工资水平约在1000—2000元之间,而且地区间差异很大。《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本科生工资创新低,月薪仅六百,和保姆一个价。”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经济学博士黄卫华也直接指出“现在的高等教育收费改革基本就是高收费改革,严重侵犯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5]
(三)收费政策的不可预知性扩大了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
在目前的体制下,大学收费的具体标准,是由省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的方案,然后报省政府批准实行。这种收费制度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一,高校收费的决策,既缺少社会与民间的监督环节,也缺乏建立更加广泛的公众咨询制度;其二,高校收费的比例确定,多数仍以高校财务核算的全成本而不是教育成本为基数,这在事实上为学费的进一步上涨留下了空间;其三,政策的制定存在不可预知性。公众对政策的制定有知情权,然而目前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政策的变动既不透明又不可预知。目前,高校收费方面存在的政策变动尤其不可预知,出现了许多自相矛盾与混乱的现象,造成社会与家庭的普遍焦虑。可见政策性因素与信息的不流畅、不公开,是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不可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收费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对低收入群体选择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带来更多的未知因素,这也在一定范围内缩小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换言之,即进一步扩大了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
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教授说过,高校学费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按实际成本;一种是按日常的运行成本。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我们选取了后一种办法。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日常成本的确定有很大的模糊性。这样的计算标准使得学生培养成本各异,存在因科类、专业和学校不同而收费差别很大的状况。理论上,收费应体现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能保证弱势群体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不同类型学校为例,名牌学校的学费往往比一般院校高,如清华大学一名本科生1年的培养成本大约为5.2万元,而一般院校的学生,培养费用可能只需2万元左右,这在事实上是降低了低收入群体进入名牌学校的机会[6].另外应关注的是,高教学生收费是以全成本收费更合理,还是以教育成本收费更科学?若以全成本核算的比例进行收费的话,那么学费还有上涨的空间,对学校的办学是相当有利的,但全成本的运作与增加的各项成本是随时在增加且难以预期的;而如果以教育成本(与人才培养有关的费用)作为计算收费的基数,这对于学生收费则是比较客观公平的,但对于学校其它无关费用支出的补偿却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来自高校方面的阻力也往往是出自于此。本研究只希望我们的高校收费政策,能够更加公平与合理,首先应考虑教育的公平目标其次才兼顾学校的办学利益,尤其不应以不可预知的模糊政策或暗箱操作来应对民众的担忧与反响。
(四)高校收费过高导致公众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质疑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不是义务教育,本质上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有不同的定位,但是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理念同样具有广泛的社会普适性。自从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以来,公众及研究者对高教收费的态度发生了趋于理性的变化。从图1中我们得知,公众和研究者对高教收费持完全赞成观点的人数已急剧下降,而谨慎赞成和谨慎反对的人数在上升,这些数字表明人们对高等教育收费的态度不再盲从。公众和研究者对高等教育收费态度的前后变化,充分表明高教收费的弊端正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在众多的反对声中,很多学者多次提到高收费影响了教育公平,破坏了机会均等的教育原则。
资料来源:徐国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研究十五年,教育与经济。
三、对高校收费引发教育不公问题的教育反思
(一)高校收费应该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准则
1、获益原则
“谁受益,谁投资”是该原则的基本理念。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者包括:国家(社会)、个人(家庭)、企业。1994年,世界银行在对世界33个国家关于“学费在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中占经常性费用的比例”的调查中发现,只有3个国家的学费在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中占经常性费用的比例超过20%。由此可见,大多数国家是由政府承担更多的高等教育经费。但是目前我国国家承担教育经费的比例与国际相比可以说是很低的。2003年9月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说,中国“政府仅提供学校经费的53%,其余由学生家长承担;政府承担的比例,比所有实行义务教育政策的国家都低。”既然国际研究已表明我国政府承担的教育经费比例偏低,那么我国政府今后是否也该考虑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2、能力支付原则
在高教收费中坚持“支付能力强者应多支付”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未来的投资,增加教育投入不应以增加学费的方式为唯一渠道。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产业性而且更是公益性事业,虽然我们不能无视它的消费性,但是高等教育投入不能不考虑老百姓的承担能力。《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教育费用持续攀升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家庭消费倾向,子女教育费用排在了第一位;许多家庭因巨额的教育费用不堪重负,高等教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学费增幅大于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在与部分国家的比较中,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学费负担率是美国的2.3倍,日本的1.5倍;农村家庭学费负担率是美国的4.9倍,日本的3.3倍[7].表2所列数据,虽然只是以清华大学的学费为个案,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城乡收入的差别其实很大,如果在学生缴费问题上不分支付能力的大小,其实也是一种不公的表现。
注:其中农村收入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市收入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清华学费为清华大学学费加住宿费。
3、外部效益原则
高等教育的利益并不完全由接受者所独享,它的一些利益被其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所分享,而且高等教育具有外部效应的特点。经济学中外部效应的概念,是指从某种产品的交易中社会得到的效益大于私人得到的收益,或者说私人付出的成本不能从收益中得到充分的补偿。而且按成本—收益理论分析,有外部效应特征的产品,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不一致的,其差额就是外部收益。外溢性的存在影响配置资源的效率。因为个人投资决策时,只可能将其实际承担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在外部收益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就会较少地选择甚至摒弃从事该类活动[8].因此,需要政府对外部效应进行补偿,减少资源配置的损失。这一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中关于高教收费问题同样适用。比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些待业生付的教育成本和损失的机会成本该如何补偿?高学费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使一些农村学生家长对供孩子读书失去了希望。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外部效应是巨大的,作为这种收益代表的政府,自然应补偿其成本。政府不可以撒手不管,相反,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9].因此,在考虑高等教育收费问题时,我们不能回避高等教育外部效应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向影响。
(二)应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大发展中的高收费问题
教育成本分担会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许多人从技术上、战略上和意识形态上等角度反对教育成本补偿政策。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规格品种的多样化,使得一般民众上大学不再是奢侈品,具有了一定的公平性,但我国还存在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每年以15%—20%速度递增的高校收费大大超出了部分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这样,农民、下岗工人的子女就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而且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完善的助学金制度和完备的学生贷款体系。“上得起而考不上,考得上而上不起”大学的现象屡见报端。高昂的大学收费,已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早早让孩子辍学。华南师范大学高教所调查报告同样显示:在家庭无法资助学费的情况下,有约11.5%的学生选择辍学。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和城乡低收入家庭的。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收费较高,不是低收入家庭可以承担的。因而,即使这些家庭的子女学业成绩再优异,也只能选择低收费的学校及专业[1].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利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程度更大。仅仅认识到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与承认社会转型时期高教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程度更大,这两种思考角度值得斟酌。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顺是必须有个明晰的界定。“效率”优先,并不是不顾公平,更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这句话不仅仅是口号,我们应正视目前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可见,政府和研究者须对教育收费大潮提出必要的置疑和应有的反思。要对高等教育收费增长过于迅速的现状叫停,我们要警惕将高等教育收费改革异化为“高收费改革”。我国的高校教育收费改革是必须的,但不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教育收费为基础,收费只是对政府投入教育的财政资金不足部分的补充,如何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如何使高等教育事业更稳定健康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了。对此,各界人士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应该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尤其是助学贷款制度,维护教育的公平性。
(三)应转变观念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在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的过程中,学生资助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突飞猛进,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学费的不断增长,高校中的贫困学生日益增多,而且过高的学费和其过快的增长甚至使很多人失去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利于高等教育公平。国家为此采取了种种措施来解决,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奖、减、免、勤、助、贷等在内的资助体系。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奖学金种类结构不合理,平均主义严重,管理权限集中。因此我们必须在方法、手段乃至体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10].如何改进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保证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机会,改善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利地位,是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所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构建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国家助学贷款应成为其中的主体。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穷国办大教育,单纯依靠政府和学校拨款解决贫困生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也不切实际,依靠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11].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完善贷学金制度,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切实有效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对解决贫困生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谁受益谁付钱”原则的最高体现,也是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因此,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必须重新认识学生资助体系的地位,转变观念。学生资助体系不再是高校学费制度的有益补充,应该是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形势下,国家和社会更应重视助学体系建设,保障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参考文献」
[1]华南师范大学高教所调查报告[N].信息晚报,2004—06—30.[2]张超。高等教育高收费:公共政策为何排斥社会公正[J].当代中国研究,2005,(3)。
[3]一个农民干13年才能供个大学生[N].广州日报,2005—03—12.[4]高价教育猛于虎[EB/OL].http://www.situo.net/200412/onews.asp ?id=240.[5]陈宝成。高校高收费之痛大学收费尚需更多公平[N].新京报,2005—06—19.[6]谢湘,刘万永。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当前大学收费是有点高[N].中国青年报,2005—09—08.[7]李从松。大学收费政策变迁的制度博弈[J].教育与经济,2002,(8)。
[8]韩保君,等。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9]范先佐。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1)。
[10]盘娟梅。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必须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制度[J].零陵学院学报,25(1)。
[11]张生,王敬波。美国高校资助制度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英文标题」The Negative Influenc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Charges of UniversityEducation
「作者简介」武毅英/吴连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武毅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吴连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
第三篇:浅谈教育
浅谈教育
“为何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发人深省,警钟长鸣!早在2005年,这一问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众的深思。想想,那时的我正在题海中打持久战,全然将大好的青春埋葬在层叠的试卷下,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想上高中了。直到最近,才知道竟有这样振聋发聩的一问。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应试教育的受害者,遇到这一问时,真想将一肚子苦水都吐出来,可竟什么也说不出来。毕竟,受了十多年的应试教育,早已和它产生了感情!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大学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是什么原因是让中国没有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通过查阅,答案渐渐明晰起来。
是中国人不够聪明吗?当然不是!翻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扉页,我们不禁为先祖皇帝炎帝的智慧所折服,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为四大发明而惊叹;为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智慧结晶---诗词歌赋而陶醉;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界繁荣景象而欣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不仅滋润着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而且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周边各国,日本、韩国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再看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到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再到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就,无一不、折射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智慧和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既然中国人具备成为顶尖人才的智力,难道是因为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条件比不上发达国家吗?这样的回答在史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在逆境中最终学有所成的例子不胜枚举。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勉励朋友勤苦学习,提到自己求学路上的艰辛:“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然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濂还是坚持学习,最后在明初文坛上享有盛名,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过文臣之首”。建国初期,因战争、侵略、掠夺,原本富庶的中华民族变得一贫如洗,那个时代的教育水平的地下是难以想象的。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学习,忍着饥饿学习,没有笔没有纸,就在地上写呀算呀。可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培养出的人才研制出我们自己的汽车,飞机和核潜艇,甚至是直到现在很多国家还不曾拥有的“两弹一星”。还有谁敢说外在的学习条件决定成败。
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畸形的但普遍认同的学习目的。学习是为了什么?00后一脸稚气:“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字呀?”90后对了00后一脸不屑:“幼稚!是为了上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好不好!”80后看着90后一脸忧郁,苦笑道:“学习是为了买得起房,结的起婚!”我始终忘不了在成长的过程中,老师总用这样的话激励我们学习:“同学们!现在不努力,以后努力找工作。”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是不管怎样,老师成功了,为了好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了,接着成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在高中,考试得高分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其他的事就不用用我们操心了,这样的目标清晰可见,加上身边的同学再和你做的事惊人地雷同,你不用怀疑自己所做的事的正确性,不会感到迷茫。达成目标就变得简单得多。可是进入大学,没有人告诉你,你所做的是否有意义,你是否具备找到好工作的资质,这个时候,我们会迷茫,飞不出迷雾的一部分人就会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钻进自己的世界,没日没夜地玩游戏看电视剧,就这样,紧绷的弦完全放松了。当然这样一部分人完全可以影响其身边的人,一个可怕的现象就产生了。学生不愿上课,但是为了那张找工作时必需的学位证还是来了。老师不愿意讲课,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得年终奖还是来了。一上课,学生在下面上微信刷微博,心里还惦记着未打完的游戏,未看完的续集。老师嘴里念着PPT,心里想着可以让他名利双收的项目。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了,前不久在知名的复旦大学发生的学生单方面提出退学申请的事件就不足为奇了。只要稍稍留心,不难发现诸如“考研包过”“四六级包过”“包办各类证书”的小广告肆无忌惮,漫天飞舞。商家可谓用心良苦,深谙学生渴望不劳而获的心理而大发横财。
不单纯的学习目的引发的不仅仅是学习动力的丧失,更重要的造成学生无求知精神,无创新精神,不喜接纳新生文化。因为考试不考呗!洋务运动为何成不了明治维新?当时在上海,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畅销书、魏源的《海国图志》,居然杳无踪迹,甚至乏人知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清日两国国人对于了解和接受世界的态度实有天渊之别。中国人死守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心埋头苦读,两耳不闻天下事,思想越来越狭隘,而日本人则始终保留着了解世界的渠道,一心想着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为考试而学习,他们为知识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酿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惨剧。
侵略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弱国无外交”的叹息还在凡尔赛宫的上空盘旋,革命先烈的教诲还在耳边回响,难道我们大学生不该从自己的梦中清醒过来了吗?“少年强则国强”,每个大学生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的进步而读书,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为社会的进步而读书,才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第四篇:教育
由无锡开放上海的旅客列车,每天有85趟,具体如下(按无锡发车时间先后为序):
/T115 次空调特快(兰州—上海),无锡 11:25 上海 12:37
K559/K558 次空调快速(延安—上海),无锡 11:35 上海 13:30
T784/T781 次空调特快(南通—上海),无锡 11:56 上海 13:20
D415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2:05 上海 13:08
1461 次普快(北京—上海),无锡 12:15 上海 13:37
N437/N440 次空调快速(镇江—温州),无锡 12:35 上海 14:40
L211 次空调普快(北京—上海),无锡 12:42 上海 15:42
D417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2:50 上海 13:43
D419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2:55 上海 13:58
D421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3:10 上海 14:03
T54/T51 次空调特快(乌鲁木齐—上海),无锡 13:39 上海 14:49 D471 次动车组(南京—杭州),无锡 13:52 上海 14:55
D425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4:02 上海 15:05
D88/D85 次动车组(郑州—上海),无锡 14:07 上海 15:00
D427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4:17 上海 15:15
K374/K371 次空调快速(太原—上海),无锡 14:37 上海 16:29
K190/K187 次空调快速(沈阳北—上海),无锡 14:43 上海 16:44 T763 次空调特快(南京—上海),无锡 14:56 上海 16:06
2001 次空调普快(南京西—福州),无锡 15:21 上海 17:07
T788/T785 次空调特快(泰州—杭州),无锡 15:41 上海 17:26
/K55 次空调快速(哈尔滨—上海),无锡 15:56 上海 17:42
D433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6:10 上海 17:13
K518/K515 次空调快速(长春—上海),无锡 16:21 上海 18:05
D481/D484 次动车组(合肥—上海),无锡 16:45 上海 17:48
D473 次动车组(徐州—上海),无锡 16:55 上海 17:53
K258/K255 次空调快速(包头—宁波),无锡 17:12 上海南 18:50 4310/0000 次空调普快(通辽—上海),无锡 17:21 上海 19:19
1230/1227 次空调普快(阜新—上海),无锡 17:21 上海 19:19
D437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7:47 上海 18:40
5065/5068 次空调普快(阜阳—上海),无锡 18:16 上海 20:09
5077 次空调普快(淮南—上海),无锡 18:40 上海 20:56
D443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8:50 上海 19:53
N436/N433 次空调快速(安庆—上海),无锡 19:02 上海 21:07
N431 次空调快速(淮北—上海),无锡 19:08 上海 21:51
D445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19:24 上海 20:27
N485 次空调快速(阜阳—上海),无锡 19:30 上海 22:00
D78/D75 次动车组(青岛—上海),无锡 19:39 上海 20:32
D457 次动车组(无锡—上海),无锡 20:15 上海 21:14
D447 次动车组(南京—上海),无锡 20:22 上海 21:20
D84/D81 次动车组(郑州—上海),无锡 20:32 上海 21:30
第五篇:专题教育
、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一是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吴敦院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成员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纪检组、政治处、监察室全力以赴的组织和协调主题教育,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阶段安排、工作要求、整改重点。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实的活动实施计划,做到目标、任务、责任、时间四落实。为造浓活动氛围,多次召开党组会、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和全院干警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提高指导教育、整改工作水平,吴敦院长和其他院领导带头开展调研,深入部门、深入法庭、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亲自掌握整改动态,把握整改方向,指导整改工作。
二是多项载体推进教育。
1、把6月份作为“遵章守纪、廉洁司法”活动宣传月,召开了动员大会,邀请县纪委领导作关于“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廉政教育辅导报告,增强了干警廉洁自律意识。
2、结合审判工作开展了“夏季风暴”专项执行活动,抓住农忙时节有利时机,集中清理一批群众意见较大的“骨头案”。
3、开展“廉洁办案,争先创优”竞赛活动,由民一庭向全院业务部门发出倡议书,比办案数量、办案效率和办案效果;
4、院长、纪检监察负责人参加了中院组织的廉政教育基地揭牌和警示教育大会,接受了警示教育。
5、利用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了以“开门接访、逐案排查、一线调处”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处理涉法信访问题的“金桥行动”,处理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6、开展倡廉座谈活动。邀请了党风廉政执法执纪监督员和部分行政执法机关、金融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倡廉座谈会,接受外界人士对法院及其干警的廉政司法监督,促进了主题教育的深入。
三是教育活动的方法灵活。主要是采取“五个一”做法:
1、上一堂党课。在主题教育中,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由院长给全院干警上一堂党课,重温党章要求,增强干警对“遵章守纪、廉洁司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奠定了主题教育的思想基础。
2、作一份承诺。由纪检监察室牵头,在全院开展公开承诺活动,院长、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以及干警层层签订廉政承诺书,层层落实廉政责任制,促进干警自觉遵守党纪条规,主动规范司法行为,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活动氛围。
3、搞一次警示。以本系统的23个违纪的反面典型为警示,使法官从思想上架设“不敢为”高压线,变“要我廉”为“我要廉”,在审判工作中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
4、树一面旗帜。要求各部门通过干警自查、互查,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发现并树立“遵章守纪、廉洁司法”先进典型,通过全院干警大会和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促进干警公正司法、廉洁办案。
5、写一篇体会。活动期间,由政治处组织开展“遵章守纪、廉洁司法”征文活动,要求干警结合审判工作和自身实际,撰写一篇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做法的体会文章,优秀文章在“法院网”上发表,增强活动的实际效果。
四是督查考核和调研信息到位。纪检监察室、政治处每周对干警的审判纪律及工作纪律、窗口服务、庭审活动等进行督查不少于两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始终保持整改的高压态势,促进干警养成时刻注重自己言行的良好习惯。对学习的效果进行了考核验收,组织干警进行“遵章守纪、廉洁司法”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和相关党政纪条规知识考试,促进了学习效果的落实。注重调研信息工作,从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院共上报信息4篇,本院出专题信息2期。目前,已被采用3篇。其中,《江苏法院网》采用2篇,《盐城法苑》采用1篇,有力地推动了主题教育的开展。
二、突出重点,排查问题
一是把握活动重点。这次主题教育中,除了按照上级要求把领导班子和法官作为重点之外,民商事、执行、立案等部门也被确定为教育和整改的重点。在排查和整改的具体环节上,除了按照最高院和中院确定的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的岗位和环节、容易侵
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岗位和环节、容易发生地方和部门保护的岗位和环节等十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教育和整改外,把影响案件质效、关系法院形象的岗位和环节也作为整改的重点。
二是排查突出问题。根据省、市法院的要求,重点对照检查有无违反《法官法》“十三个不得有”和违反法院的“六条禁令”等纪律制度的行为,特别是省高院要求排查的十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对照检查。做到了排查问题不避重就轻,剖析根源细致深刻。排查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内部排查。在全面排查问题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和各个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排查。特别是对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违规违纪的问题,敢于亮丑曝光,不仅排查自己和本部门的问题,还指出党组以及党组成员存在的问题,不仅排查个性的问题,还排查共性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法院整体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不足。2、征求群众意见。设立“三线一箱”:公开纪检室、政治处、监察室三部投诉电话号码,在大门口设立投诉举报信箱。还有立案庭的“司法为民服务热线”和专人信访接待,保证了群众的电话投诉随时有人接听,来人来访随时有人接待,信件投诉有处投放。3、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评议。先后2次邀请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院视察、听庭,汇报主题教育情况,发放200余份征求意见卡。通过以上措施,我院排查问题的环节做的深、做的实、做的细,保证了整改阶段有的放矢。
三是明确重点整改问题。我们对各界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统一汇总,通过主题教育办公室反馈到所在部门和具体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次教育活动需要整改的重点问题:一是解决少数案件质效不高,久拖不决的问题;二是解决办案过程中重法律效果,忽视社会效果的问题;三是解决个别干警司法为民意识不强,服务不优的问题;四是解决个别干警工作作风不严谨,司法礼仪不规范的问题;五是解决个别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大,整体工作推进不力的问题。
三、落实措施,扎实整改
在主题教育中,全院干警都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签定了廉政承诺书;院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能认真查找自身在制
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且主动地向干警征求意见。还针对干警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照分管的职责部门分别找干警进行廉政谈话。在保证主题教育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的基础上,在保证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运行前提下,主要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进行整改,达到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目的。
(一)结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整改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开拓精神,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工作的创新能力,务实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适应法院发展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带头用科学理论指导法院的工作实践。三是进一步改进作风,保持公仆本色。坚定服务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审判质量。增强民主作风,坚持民主决策,进一步落实全局性的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四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着力解决权力、人情、金钱对审判工作的干扰。严格执行《法官法》“十三种不得有”的行为规定、最高法院“四项制度”和省高院“六条禁令”等,确保班子不出问题、队伍不出问题和案件不出问题。加强防范教育,从腐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为干警树好榜样。
(二)结合为民服务促整改
一是建立值班导诉制度。在加强立案庭诉讼咨询、指导的同时,为解决当事人对法院办公布局不熟悉、找人不便的困难,也为了防止法官私下会见当事人,可能出现影响办案公
正的问题,在办公楼大厅内建立了法警值班室,每天安排一名法警值班,负责对来院人员进行登记、帮助当事人联系需要见面的法官,处理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办公秩序。实行法警值班导诉制度后,群众来院办事有了向导,院内办公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普遍反映法院服务周到,办事方便。二是规范诉讼收费行为。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案件收费标准,下调了婚姻家庭案件、执行案件收费标准;严格收费手续,禁止法官代收费用,特别是对法庭收费程序、费用上缴时间等都作出明确规定;简化诉讼退费审批手续,部分案件退费审批环节减少了一半